4.1.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2课时)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六章第一节 第2课时 化学反应与电能

②在下列方框中画出装置图并标明电极材料与电极名称、 电解质溶液、电子流向。
答:如图所示
③若导线上通过电子1 mol,则正极质量增加___1_0_8__g。 【解析】(1)只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 池,B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2)根据总反应式Cu +2Ag+===2Ag+Cu2+可知,Cu失电子作负极,负极材 料是Cu,正极材料应是比铜活动性弱的金属或导电的非 金属;Ag+得电子,所以此电解质溶液只能为AgNO3溶 液;由Ag++e-===Ag知导线上通过1 mol电子时生成 1 mol Ag,质量为108 g。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原电池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
)×
(2)原电池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
)
(3)用导线连接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稀硫酸中,锌片上有大量
气泡产生。
( ×)
(4)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 √)
(5)甲烷燃料电池中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
2.充电电池——二次电池 特点:在放电时所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可以 __逆__向____进行,使电池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
3.燃料电池 (1)定义:一种将___燃__料____(如氢气、甲烷、乙醇)和 ___氧__化__剂____(如氧气)的___化__学____能直接转化为___电____能 的电化学反应装置。 (2)与其他电池的区别:由外部装备提供___燃__料____和 ___氧__化__剂____等。 (3)优点:具有___清__洁____、___安__全____、________等特点, 在航天、军事和交通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化学能燃―料―燃→烧 热能蒸―汽―轮→机 机械能―发―电→机 电能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ppt

二、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参加 反应 物质的量 和反应热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
1、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1molCO(g) 和1molH2(g),需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 应的反应热为△H= +131.5 kJ/mol。 2、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 -92kJ/mol 则1molN2生成NH3的反应为: ,1mol H2 -30.67kJ/mol 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
30.5克
4、已知: S(s) + O2(g) = SO2(g) ΔH =-290.6KJ, 求 1.6克硫燃烧成为SO2气体放出多少热量?
14.53KJ
思考与交流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 化学方程式有什么区别?正确书写其应当 注意哪几点?
小结∶热化学方程式不单表示了反应物和生 成物的关系,而且表示了反应的热效应。
D、1/2CH4 (g)+O2 (g) =1/2CO2 (g) +H2O (l) ΔH = -890 kJ/mol
3、已知
(1)H2(g)+1/2O2 (g) =H2O (g) ΔH1 = a kJ/mol
(2)2H2(g)+O2 (g) =2H2O (g) ΔH2 = b kJ/mol
(3) H2(g)+1/2O2 (g) = H2O (l) ΔH3 = c kJ/mol (4) 2H2(g)+O2 (g) =2H2O (l)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C ΔH4 = d kJ/mol 。
A、 2CH4 (g)+4O2 (g)=2CO2 (g)+ 4H2O (l) ΔH = +890 kJ/mol B、 CH4 +2 O2 = CO2 + H2O C、CH4 (g)+2 O2 (g) =CO2 (g) +2H2O (l) ΔH = -890 kJ/mol ΔH = -890 kJ/mol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第一节第2课时化学电源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可充电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可充电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 (1)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充电时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放电时的负极 反应式与充电时的阴极反应式相反。 (2)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充电时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放电时的正极 反应式与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相反。
提示:通甲烷气体的电极a为负极,负极反应为CH4+4O2--8e-===CO2+ 2H2O,通空气的电极b为正极,正极反应为O2+4e-===2O2-。 ②当b极有22.4 L O2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是否为4NA?(宏观辨识与微 观探析)
提示:没有说明已知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所以不能确定O2的物质的量,所以该 说法错误。
O2+4e-+4H+===2H2O
2H2+4OH--4e-===4H2O
(4)优点 ①工作时,燃料和氧化剂连续地由外部供给,在电极上不断地进行反应,生成 物不断地被排出。 ②能量转化率高(>80%),排放废物少。
【自主探索】 (1)可充电电池的放电反应和充电反应互为可逆反应吗? 提示:不是。可充电电池的充电与放电不是在相同条件下发生的,不是可逆反 应。 (2)燃料电池的正、负两极必须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与一种导 电的非金属吗? 提示:不一定,如氢氧燃料电池的正、负极均为Pt。
第2课时 化 学 电 源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化学电池 1.化学电池的分类及其特点
2.化学电池的优点 具有_能__量__转__换__效__率__高,供能稳定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等优点。 3.判断电池优劣的主要标准 (1)比能量:_单__位__质__量__或__单__位__体__积__所能输出电能的多少。 (2)比功率:_单__位__质__量__或__单__位__体__积__所能输出功率的大小。 (3)电池的可储存时间的长短。 4.化学电池回收利用:废旧电池中含_重__金__属__、酸和碱等物质,应回收利用, 既减少污染,又节约资源。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ppt课件演示文稿

探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 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 及能量变化 。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钠原子与氯原子反应生成 NaCl 后,其结构的 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 B.物质燃烧可看做“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 C. 氮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共价键,故通常状况 下氮气化学性质很活泼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收热量 的反应
1.(2011·南京高一质检)下列各图 中,表示吸热反应的图是( )
解析: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 A
二、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对化学反应,以反应过程中放热或吸热为标准 划分,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两种类型。有热 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放热反应,需要吸热收量的 化学反应叫吸热反应。 1.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1)所有的燃烧反应,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 ,如木炭、H2、CH4等在氧气中的燃烧,H2在Cl2 中的燃烧。
第2课时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了解化学反应中存在能量变化。 2.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3.知道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4.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活动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有关 化学方程式
NaOH+HCl=== ________________ 反应混合液 NaCl+H O ___________ 2 的温度升高 ____ 反应时______ 放出 热量
溶解 _____________ Zn+2HCl=== 锌粉逐渐_____, 气泡 产生, ___________ ZnCl2+H2↑ 有______ 反应 溶液温度_____ 放出 热量 升高 时_____
第2课时 燃料的充分燃烧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共14张PPT)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思考与讨论】完成课本第165页“思考与讨论”,了解燃气 燃烧出现黄色或橙色火焰的原因,归纳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进风口 调节轮
进气口 调节轮
出现该现象说明 氧气量不足,燃气 燃烧不充分;需调 节进风口,以增加 氧气的进入量。
【小结归纳】 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燃烧时要有_足__够__的__空__气__(__氧__气__), 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__接__触__面____,等等。
____小__于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化学
3.易错辨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
(1)燃烧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
燃烧。
( ×)
(2)“煽风点火”的原理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使燃烧更
炸石、拆除危旧建筑等。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化学
课堂精练
例2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需要点燃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2. 化学变化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反应吸收热量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化学
课堂精练
例1 (2023泰州中考)《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
先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
(D)
A.降低松木的着火点
B.升高松木的着火点
C.提高氧气的浓度
D.增大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2024上海二模)能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是
( D)
进风口 调节轮
进气口 调节轮
出现该现象说明 氧气量不足,燃气 燃烧不充分;需调 节进风口,以增加 氧气的进入量。
【小结归纳】 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燃烧时要有_足__够__的__空__气__(__氧__气__), 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__接__触__面____,等等。
____小__于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化学
3.易错辨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
(1)燃烧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
燃烧。
( ×)
(2)“煽风点火”的原理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使燃烧更
炸石、拆除危旧建筑等。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化学
课堂精练
例2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需要点燃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2. 化学变化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反应吸收热量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化学
课堂精练
例1 (2023泰州中考)《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
先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
(D)
A.降低松木的着火点
B.升高松木的着火点
C.提高氧气的浓度
D.增大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2024上海二模)能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是
( D)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电能》PPT课件

【典例2】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 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偿训练】 1. 关于如图所示的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铜是正极 B.溶液中的Fe3+向铜棒移动 C.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碳棒 D.碳棒上有红色铜生成
【解析】选C。首先书写此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电池反应式)2Fe3++Cu====2Fe2++Cu2+,在此反应中铜 失电子,作原电池负极,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碳棒,在 碳棒上电子与溶液中的Fe3+结合生成Fe2+,所以碳棒作 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溶液中的Fe3+向正
【思考·讨论】 (1)原电池内部阴、阳离子如何移动?移动的原因是什 么?
提示:阴离子要移向负极,阳离子要移向正极。这是因 为负极失电子,生成大量阳离子积聚在负极附近,致使 该极附近有大量正电荷,所以溶液中的阴离子要移向负 极;正极得电子,该极附近的阳离子因得电子生成电中 性的物质而使该极附近带负电荷,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
A.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A、B、C分别为Zn、Cu和稀盐酸 C.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 D.A极发生氧化反应
【思维建模】解答有关原电池问题的思维流程如下:
【解析】选C。原电池中,负极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 反应,溶解,质量减小,故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A、D项 正确;A、B、C分别为Zn、Cu和稀盐酸时,可以构成原电 池,且现象符合题意,B项正确;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 向正极,C项错误。
(1)火力发电存在几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提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 转化为电能3种形式。 (2)试分析火力发电有哪些弊端? 提示:①使用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②化石燃 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SO2、CO等)及粉尘 ,污染环境;③能量经过多次转化,能量利用率低。
【高中化学】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H2
+
Cl2
H—H
Cl—Cl
点燃 2HCl 2 H—Cl
吸 断收 开能
量 2 H· +
吸 断收 开能
量 2 ·C····l
形成 放出能量
2H
C····l
·· ··
··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在标准状况下,将1mol气态分子AB(g)解离为气态原子A(g),B(g)所需 的能量,称为A-B键的键能,用符号E表示,单位为kJ.mol-1。如不指明温度
,应为298.15K。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牢固,含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自身具有的能量越低。
H2
+
Cl2
点燃 2HCl
吸收
断 开
436kJ/mol பைடு நூலகம்量
2 H·
+
断 开
吸收 243kJ/mol
能量
2 ·C····l
形成 放出
2 H C····l
2×431kJ/mol能量
·· ··
··
反应中能量变化:436+243 - (2×431kJ)kJ = -183kJ
3. 已知反应: X+Y=M+N放出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因为该反应为放出能量,故反应不必加热
C)
4.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 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 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C )
B. 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C. 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D. 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全章课件(人教选修4)

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 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 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 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 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思考5: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 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答:因为本实验的关键是测反应的反应热,若 动作迟缓,将会使热量损失而使误差增大。
作业: 课本P6 3-(2,3,5,6)、4 [课外作业] 1、预习课本下一小节的内容 2、课外查阅我国能源结构和状况。
一、燃烧热 二、能源
一、燃烧热
1、定义
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 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2、单位 3、注意 kJ/mol
指定产物通常规定为: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
⑵ 一定标明各物质的状态(s、l、g、aq) ;
⑶ ΔH只放右边,以空格与标有物质状态的化学方程 式隔开(数值及单位) 放热: ΔH < 0; 吸热: ΔH > 0; ⑷ 系数仅仅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或原子个数; 故系数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
⑸ΔH的值与系数相匹配。 系数加倍,ΔH值也加倍。 正逆反应的ΔH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⑹ 反应物完全变成生成物,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H2 + I2 == 2HI
只表示物质变化
【例1】 在200℃、101kPa时,1 mol H2与碘蒸气作用生 成HI的反应,科学文献上表示为:
H2(g) + I2 (g) ==== 2HI(g) ΔH =
101kPa
200℃
-14.9 kJ/mol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B )
A. 2C2H2(g)+5O2(g)=4CO2(g)+2H2O(l) △H=-4b kJ B. 2C2H2(g)+5O2(g)=4CO2(g)+2H2O(l) △H=-4b
kJ/mol C. C2H2(g)+5/2O2(g)=2CO2(g)+H2O(g) △H=-4b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复习巩固
焓变(△H)的“+”与“-”? 焓变(△H)表示的是反应体系能量的变化。
放热反应: 反应体系 释放能量 环境
△H<O为“-” E
E
吸热反应: 反应体系 吸收能量 环境
△H>O为“&二化学
kJ/mol D. 2C2H2(g)+5O2(g)=4CO2(g)+2H2O临(l湘) 一△中H=+4高b二化学
参考练习
C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参考练习
根据反应图示,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O(g)+H2O(g)
CO(g)+H2O(g)
△H=-41kJ/mol
△H=+41kJ/mol
CO2 (g)+H2(g)
CO2 (g)+H2(g)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参考练习
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 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思考与交流
阅读教材第4页的例2的内容并思考: 影响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的因素有哪些?
1、物质本身的性质(键能); 2、物质的状态; 3、物质的多少; 4、外部环境等。
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需要指明影响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的各个因素。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1、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注明反应热, △H:吸热用 “+”,放热用“-”,单位是kJ/mol; 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不注明即指: 25℃、101kPa; 3、各物质后需标物质的状态(s、l、g、aq); 4、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H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5、若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绝对值不变。
复习巩固
焓变(△H)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H =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H =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
我们已经认识了反应热,那么如何在化 学方程式中正确反映其热量的变化?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 能表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 关系的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P4) H142(.9gk)+J/Im2(go)l1=2001=0k℃=Pa===2HI(g) △H=-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思考与交流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不同? ①H14热2(.9化gk)学+J/方Im2程(go式)l1=20包01=0k含℃=Pa物=质=变=2化H和I(能g量) 变△H化=两-个部分,
二者缺一不可。 ②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 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③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各物质的状态。 (s:固体、l :液体、g :气体、aq :溶液)
④热化学方程式不写反应条件,无可逆符号。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H142(.9gk)+J/Im2(go)l1=2001=0k℃=Pa===2HI(g) △H=在200℃、101kPa的条件下,1mol氢气和1mol碘蒸
气反应生成2mol碘化氢气体时放出14.9kJ的热量。
说明:1、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 数,只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所以可以是分数。 2、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H也不同(P4资料), ∆H 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3、若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绝对值不变。
A. 2C2H2(g)+5O2(g)=4CO2(g)+2H2O(l) △H=-4b kJ B. 2C2H2(g)+5O2(g)=4CO2(g)+2H2O(l) △H=-4b
kJ/mol C. C2H2(g)+5/2O2(g)=2CO2(g)+H2O(g) △H=-4b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复习巩固
焓变(△H)的“+”与“-”? 焓变(△H)表示的是反应体系能量的变化。
放热反应: 反应体系 释放能量 环境
△H<O为“-” E
E
吸热反应: 反应体系 吸收能量 环境
△H>O为“&二化学
kJ/mol D. 2C2H2(g)+5O2(g)=4CO2(g)+2H2O临(l湘) 一△中H=+4高b二化学
参考练习
C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参考练习
根据反应图示,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O(g)+H2O(g)
CO(g)+H2O(g)
△H=-41kJ/mol
△H=+41kJ/mol
CO2 (g)+H2(g)
CO2 (g)+H2(g)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参考练习
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 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思考与交流
阅读教材第4页的例2的内容并思考: 影响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的因素有哪些?
1、物质本身的性质(键能); 2、物质的状态; 3、物质的多少; 4、外部环境等。
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需要指明影响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的各个因素。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1、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注明反应热, △H:吸热用 “+”,放热用“-”,单位是kJ/mol; 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不注明即指: 25℃、101kPa; 3、各物质后需标物质的状态(s、l、g、aq); 4、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H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5、若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绝对值不变。
复习巩固
焓变(△H)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H =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H =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
我们已经认识了反应热,那么如何在化 学方程式中正确反映其热量的变化?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 能表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 关系的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P4) H142(.9gk)+J/Im2(go)l1=2001=0k℃=Pa===2HI(g) △H=-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思考与交流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不同? ①H14热2(.9化gk)学+J/方Im2程(go式)l1=20包01=0k含℃=Pa物=质=变=2化H和I(能g量) 变△H化=两-个部分,
二者缺一不可。 ②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 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③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各物质的状态。 (s:固体、l :液体、g :气体、aq :溶液)
④热化学方程式不写反应条件,无可逆符号。
临湘一中 高二化学
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H142(.9gk)+J/Im2(go)l1=2001=0k℃=Pa===2HI(g) △H=在200℃、101kPa的条件下,1mol氢气和1mol碘蒸
气反应生成2mol碘化氢气体时放出14.9kJ的热量。
说明:1、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 数,只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所以可以是分数。 2、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H也不同(P4资料), ∆H 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3、若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绝对值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