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蛋白尿
简述血尿、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的鉴别方法。

简述血尿、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的鉴别方法。
1、血尿鉴别方法:
红色尿不一定是血尿,需仔细辨别。
如尿呈暗红色或酱油色,不混浊无沉淀,镜检无或仅有少量红细胞,见于血红蛋白尿;棕红色或葡萄酒色,不混浊,镜检无红细胞见于卟啉尿;服用某些药物如大黄、利福平,或进食某些红色蔬菜也可排红色尿,但镜检无红细胞。
2、血红蛋白尿鉴别方法:
尿中含有游离血红蛋白而无红细胞,或仅有少许红细胞而含有大量游离血红蛋白的现象。
反映了血管内有超出正常的溶血。
由于尿中血红蛋白含量不等,尿色可以呈红色、浓茶色,严重时呈酱油色。
患者因病因不同可表现为不同症状,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的血红蛋白尿容易清晨第一次尿出现。
蚕豆病有进食蚕豆史或在蚕豆开花季节发生。
溶血严重时常伴贫血、黄疸,肝、脾大。
3、肌红蛋白尿
尿中有肌红蛋白、红细胞及管型。
血清中肌酶明显增高。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不难。
急性期尽量减少肌肉活动,并尽量多饮水或大量补液以稀释尿液有肾功能衰竭者可进行透析疗法。
表现为发作性的肌肉无力、肿胀与疼痛,尿呈棕红色。
少数为遗传性,大多数为散发病例。
常见的病因为肌肉的压榨伤,电击伤,动脉栓塞或较长时间的受压引起的缺血性损害,低血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非酮症高渗昏迷、中毒、烧伤和冻伤等。
血尿蛋白尿鉴别

➢如伴有尿路刺激症状,尿沉渣中白细胞增多,出
现脓尿、白细胞管型,尿培养有致病菌----见于肾 盂肾炎
39
+ 肾活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常见的病理类型 + 常见的病理改变
40
41
21
诊断流程
蛋白尿 分辨真性与假性蛋白尿
判断蛋白尿是生理性或病理性 确定蛋白尿的组成 确定蛋白尿的程度 确定尿蛋白的选择性
蛋白尿定量及病因的确定 确定产生蛋白尿的疾病 肾性蛋白尿的鉴别诊断 22
假性蛋白尿常见于:
➢⑴混入精液或前列腺液、血液、脓液、炎
症或肿瘤分泌物以及月经血、白带等,常 规尿蛋白定性检查均可呈阳性反应,尿沉 渣中可见多量红、白细胞和扁平上皮细胞 无管型,将尿离心沉淀或过滤后,蛋白定 性检查会明显减少甚至转为阴性。
3.5g
➢重度蛋白尿: 24h尿蛋白定量超过
3.5g
36
+ 蛋白质
分 小分子 选择性蛋白尿
子 中分子
量 大
大分子 非选择性蛋白尿
小
小分子 中分子
大分子少 小分子 中分子 大分子
肾小球滤过膜 损伤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肾小球滤过膜 损伤较重
37
➢ 肾小管性尿蛋白的定量通常小于2.0g/d,尿
蛋白定量高于2.0g/d以上时通常有肾小球病变引 起的蛋白尿
➢此类蛋白尿的特点:①是有引起异常血浆蛋白血 症的原发病;②是尿蛋白定性分析可检出特殊蛋 白质;③是早期肾小球功能正常。 32
4.分泌性蛋白尿(secretary proteinuria)
➢ 指肾小管、下尿路分泌的蛋白或其它蛋白
质所致的蛋白尿。
血尿与蛋白尿ppt课件

假阴性:维生素C
血尿
血尿应以镜检为标准,潜血阳性而镜检阴性原因 有: ①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尿; ②有氧化剂如用家用漂白剂清洁器具后留尿; ③尿中红细胞溶解破坏:标本留置过久; ④低比重尿、碱性尿。
血
肾小球源性血尿
尿
病
因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肾脏病学第3版,王海燕
病因
全身性疾病
1.血液系统疾病 2.感染性疾病 3.免疫性疾病 4.代谢性内分泌疾病 5.其它:药物、毒物和放射线的肾毒性反应
肾小球源性血尿特点
全程 无痛 不凝 RBC管型 变形 肾病表现
肾脏病学第3版,王海燕
尿沉渣镜检红细胞管型
相差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
原理 利用相位差观察那些物体成像面上光强
分类
按蛋白尿发生机理分类 按蛋白尿性质分类 根据蛋白质对肾小球的通过能力和 分子量
肾小球性蛋白尿
发
病
肾小管性蛋白尿
机
理
溢出性蛋白尿
物
组织性蛋白尿
按蛋白尿发生机理分类—肾小球性蛋白尿
特点:分子量大,排泄量多 机理: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血流动力学改变 常见疾病:肾小球疾病
微小病变肾病
系膜增生性肾炎
溢出性
滤过>重吸收
血红蛋白 肌红蛋白 Ig、轻链 血清蛋白电泳 血尿免疫固定电泳
特点
典型疾病
>3g/d
肾病综合症
白蛋白和大分子蛋
白为主
<2g/d 小分子蛋白为主
间质性肾炎
特殊蛋白 M带
横纹肌溶解 多发性骨髓瘤
蛋白尿发生机理
肾小球滤过屏障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 碍 肾小管及尿路上皮的 排泌作用 滤过大于重吸收
血尿蛋白尿

• 裂孔隔膜相关蛋白分子组成
Nephrin180KD I型跨膜糖蛋白,维持正常滤过选择通透性, Nephrin表达下调 蛋白尿,基因NPHSI突变 芬兰型先天性NS, Nephrin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 Podocin 基因突变 激素耐受型NS C持D正2A常P 滤80过KD屏跨障膜糖蛋白,连接裂孔隔膜与足细胞骨架,维
• A组 464 个 5.5 106 µm3 88 106 µm3 • B组 589 个 3.1106 µm3 201 106 µm3 • 蛋白尿与足细胞数及密度负相关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4;19:1437-40
• 裂孔距离25-60nm
• 裂孔隔膜为蛋白质三维结构,外观似拉链状,其上的孔径
成人镜下血尿处理建议
新加坡卫生部肾炎诊治指南2001,10
• 1,尿RBC5个/HP应排除肾脏/泌尿道疾病 • 2,标准条件下相差镜检RBC区分肾小球源性/非肾小
球源性
• 3,单纯性无症状镜下血尿每6-12月监测肾功能和血压 • 4,40岁以下无症状镜下血尿,缺乏恶性肿瘤临床特征,
不需全面泌尿科检查
*P0.01与加水前比较
547.82 54.47 570.67 61.18
273.47 27.53* 262.75 23.01
加水试验在血尿来源 鉴别中的应用
• 肾小球疾病混合性血尿17/51(33.3%) • 非肾小球疾病混合性血尿12/34(35.3%) • 结果:肾小球疾病→红细胞破坏;非肾
30
40 2(1.2个)
以2%作为肾小球源血尿诊断标志
特异性96.7% 敏感性62.5%
临床肾脏病杂志97;1:12~13
(3)加水试验
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怎么区别

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怎么区别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都是尿液中出现异常现象的症状,虽然它们都表现为尿液中的异常物质,但是产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却是不同的。
本文将针对这三个症状进行介绍、区别和治疗。
一、血尿血尿是指尿液中出现红色的血细胞,可以是红细胞、白细胞或止血细胞等,而其中以红细胞为主要类型。
尿液中出现血液可能是由于下列原因之一引起:1.泌尿系统的感染或炎症2.泌尿系统中结石或肿瘤3.情况较严重的创伤或损伤4.体内血小板减少5.药物副作用治疗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经验治疗,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通常,治疗方案包括在病源地区进行治疗,并如果需要,将医生的指示遵从至少一个循环。
注意事项:1.病人要按照医嘱正确的服用药品。
2.如果病人出现腹胀、恶心和呕吐等副作用时,要及时就医。
3.应注意病人的卫生,保持所用的浴室厕所清洁。
二、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是指形成代理时在尿液中出现了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可以用一些细胞中的天然“解毒剂”来加以降解,然而,过多的血红蛋白会导致解毒剂耗竭,使得血红蛋白无法得到正常的水平,最终导致缺氧。
由于血红蛋白尿往往与严重的急性肾损伤有关,所以在治疗前必须进行详细的肾功能检查。
治疗方法:血红蛋白尿的治疗目的是防止肾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以及防治感染等并发症。
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控制病因、维持恰当的液体平衡和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必要时进行肾透析或肾移植。
注意事项:1.病人要及时就医以进行详细检查。
2.病人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3.应避免过度用咖啡、酒精、碳酸饮料等刺激性饮品。
三、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是指尿液中出现肌红蛋白,通常是由于肌钙蛋白运载体的释放和肌肉组织破坏而导致的。
肌红蛋白溶解在尿液中、释放的短后时间内肌红蛋白浓度加重,它可以导致肾小管内的的深度损害,最终导致肾脏衰竭。
治疗方法:肌红蛋白尿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改变管理的目标以缓解肌红蛋白尿,给予积极的液体管理,确保病人的肾功能正常,胸腔放血有必要引流。
血尿诊断标准

血尿诊断标准血尿,又称血尿症,是指尿液中含有红细胞,通常在镜检时可见。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可能是其他系统疾病的表现之一。
血尿的出现可能伴随有尿痛、尿频、尿急等症状,也可能是无症状的。
因此,对于血尿的诊断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以便明确病因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临床表现。
血尿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尿液颜色异常、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以及伴随的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仔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及持续时间,对血尿的临床表现进行全面评估。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常规检查,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镜检可见红细胞、红细胞管型等。
2. 尿沉渣镜检,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沉渣中的红细胞形态及数量,对血尿的病因进行初步判断。
3. 尿蛋白定性或定量检查,排除蛋白尿,判断是否伴有肾小球疾病。
4. 尿培养及尿常规细菌培养,排除泌尿系感染导致的血尿。
5. 尿细胞学检查,通过细胞学检查观察尿沉渣中的细胞形态,了解肾盂肾炎、肾结石等疾病的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1. B超检查,对肾脏、膀胱等器官进行超声波检查,了解有无结石、肿块、积水等情况。
2. CT检查,对泌尿系统进行断层扫描,帮助明确肾脏、输尿管、膀胱等病变情况。
3. IVU检查,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观察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功能状态。
四、其他辅助检查。
根据临床需要,还可进行肾功能检查、血液学检查、免疫学检查、肾活检等。
五、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资料,医生可以明确血尿的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对于血尿的诊断需要全面、系统地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为患者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对临床医生在面对血尿患者时有所帮助。
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的病例分享及经验总结

定期筛查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 尿液检查和肾功能监测,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04
病例讨论与展望
病例讨论
病例一
患者男,45岁,因无症状性血尿就诊,经检查诊断为肾小球肾炎 。患者未出现其他不适症状,仅表现为间断性血尿。经过治疗, 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血尿消失。
病例二
患者女,32岁,因无症状性蛋白尿就诊,经检查诊断为肾病综合 征。患者未出现其他不适症状,仅表现为尿液中泡沫增多。经过 治疗,患者病情得到缓解,蛋白尿减少。
密切监测病情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长期随访
对于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患者,应定期随访,以便及时 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预防措施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 患病风险。
提高公众认知
提高公众对无症状性血尿 或蛋白尿的认知,做到早 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00%
病情稳定
部分患者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 通过治疗和护理,病情得到了稳 定控制,血尿或蛋白尿症状减轻 ,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80%
进展至肾衰竭
少数患者可能由于病情较重或治 疗不及时,血尿或蛋白尿症状持 续加重,最终进展至肾衰竭,需 要长期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03
经验总结与教训
诊断经验
早期诊断
对于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 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定期进行 尿液检查和肾功能监测有助于 及时发现异常。
诊断过程
02
01
03
尿液检查:尿液中红细胞和蛋白质含量异常升高。 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正常。 其他检查:无异常发现。
02
治疗方案与过程
治疗方案选择
血尿蛋白尿的名词解释

血尿蛋白尿的名词解释血尿蛋白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它指的是尿液中出现了异常增加的蛋白质和红细胞。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很低,通常不可检测到,而红细胞通常也只有少量存在。
然而,当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在尿液中的异常增加时,就会出现血尿蛋白尿的症状。
血尿蛋白尿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临时性和持续性。
临时性血尿蛋白尿通常是由于某些暂时性因素引起的,比如剧烈运动、发热、感染等,这些因素会导致临时性的尿液异常。
而持续性血尿蛋白尿则是指蛋白质和红细胞持续出现在尿液中,通常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
血尿蛋白尿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症状,包括肾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最常见的原因是肾脏疾病,如肾炎、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肾脏滤过功能的异常,使其难以过滤掉血液中的蛋白质,从而导致蛋白质在尿液中的异常增加。
此外,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结石和尿道狭窄等问题,也可能导致血尿蛋白尿的症状。
除了肾脏和泌尿系统疾病之外,一些代谢性疾病也可以导致血尿蛋白尿的出现。
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高血糖水平持续存在,会导致肾脏受损,使蛋白质从尿液中泄漏出来。
此外,炎症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也可能引起血尿蛋白尿。
对于血尿蛋白尿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来进行。
其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尿液检查和血液检查。
尿液检查可以获得尿液中蛋白质和红细胞的相关信息,而血液检查可以评估肾功能和其他相关指标。
此外,医生还可能进行超声检查、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病因和评估肾脏的情况。
一旦确诊为血尿蛋白尿,治疗的目标是解决病因并控制尿液中蛋白质和红细胞的异常增加。
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因而有所不同。
对于肾脏疾病,治疗主要集中在保护肾脏功能、控制高血压和炎症,以及适当的药物治疗。
对于泌尿系统疾病,治疗可能包括消除感染和清除结石。
对于代谢性疾病,治疗则主要集中在控制疾病本身,如控制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尿 血红蛋白尿 肌红蛋白尿 尿酸 卟啉症 尿黑酸尿
药物 止痛药:非那西丁 安替比林 抗菌素:利福平 灭滴灵 呋喃坦叮 抗凝剂:华法令 抗惊厥药:苯妥英
蔬菜染色 甜菜根和一些浆果 辣椒粉 食物色素
血尿定义
• 离心沉淀后的尿液,光镜下若RBC>3个/ 高倍视野,则称为血尿。
– 小量出血呈显微镜下血尿 – 出血量超过1ml/L可呈肉眼血尿
血尿诊断方法及评价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特殊检查 • 肾活检 • 随访
病史和体检(1)
• 排除假性血尿
• 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感染后10-14天出现血尿
– IgA肾病: 上呼吸道症状与血尿几乎同时发生, 一般不超过3天。
病史和体检(2)
– 多发性骨髓瘤 –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 淀粉样变 – 轻链沉积病 – 淋巴瘤或白血病
• 肌球蛋白
如何进行蛋白尿的鉴别诊断?
持续性蛋白尿
一过性蛋白尿
持续性蛋白尿
病史 体检
24小时尿
血生化
肾实质损害
肾循环因素 肾循环中异常 蛋白由尿排泄
肾活检
一过性蛋白尿
• 功能性蛋白尿
– 高温 – 剧烈运动 – 高烧 – 受寒
• 直立性蛋白尿
– 常见于青春发育期少年
谢谢大家!
肾小球滤过屏障
• 孔径屏障 • 电荷屏障
肾小球滤过屏障
尿蛋白形成: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重吸收 肾和尿路排泌
蛋白尿类型
• 肾小球蛋白尿 • 肾小管性蛋白尿 • 组织蛋白尿 • 溢出性蛋白尿
肾小球蛋白尿
• 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 • 尿中蛋白量常较大 • 主要成分为白蛋白
肾小管蛋白尿
• 肾小管对正常滤过蛋白的回吸收障碍 • 常因肾小管受损所致 • 主要组成为:
• 初段血尿:尿道疾病 • 终末血尿:膀胱颈、三角区、后尿道、前列腺 • 全程血尿:肾脏、输尿管或膀胱出血
– 尿脱落细胞检查 – 细菌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2)
• 尿钙 • 尿酸 • 血生化
特殊检查(1)
• 腹部平片
– 血尿伴腹痛首选
• 静脉肾盂造影
– 肾结核、肿瘤、先天畸形、肾盂肾炎 – 透X光结石、膀胱肿瘤
• 腰痛-血尿综合征
– 多见于青年妇女 – 服用含雌激素避孕药
蛋白尿
proteinuria
定义
• 健康成人:
– 尿中排出蛋白总量30-150mg/day(上限200mg/day) – 其中:白蛋白30mg/day – 其余:为肾小管分泌蛋白(Tamm-Horsfall/IgA)
2-MG 酶 肽激素
全身出血性疾病 剧烈运动
全身或泌 尿系邻近
器官
血尿病因
泌尿系
内科:肾小球肾炎 遗传性肾炎 薄基底膜肾病 泌尿系感染 结核 多囊肾
外科:结石/肿瘤/创伤
如何鉴别内科性 or 外科性血尿?
尿RBC的形态
方法
• 相差显微镜 • 光学显微镜油镜 • 微粒容积自动分析仪
均一红细胞血尿
• 一份尿标本内红细胞大小一致、形态 相似,每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布均 匀,整个红细胞与周缘血红细胞相似。
• 逆行尿路造影
特殊检查(2)
• 肾动脉及肾静脉造影
– 肾占位性病变 – 肾血管疾患:
动静脉瘘、血管瘤、畸形、动脉血栓
• CT • 超声波检查 • 膀胱镜检查
肾活检
• 多形性红细胞血尿患者 必要时应进行肾活检
随访
• 无症状血尿患者
– 每半年一次尿液分析和细胞学检查 – 每两年一次膀胱镜和静脉肾盂造影 – 若血尿反复发作,随访期至少3年
– 2-MG – 球蛋白片段 – 溶菌酶
组织蛋白尿
• 肾脏组织分泌的蛋白
– Tamm-horsfall蛋白(远端肾小管分泌) – IgA球蛋白(尿路上皮分泌) – 酸性磷酸酶(前列腺产生)
• 肾小球基底膜样物质 • 肾小管刷状缘抗原 • 各种酶
溢出性蛋白尿
• 血浆中某种蛋白质浓度过高 • 免疫球蛋白轻链
血尿是由肾或尿路血管破裂, 血液直接进入尿液而产生。
多形性红细胞血尿
• 一份尿标本内红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多 样,每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布不均。
红细胞经疾病肾单位而进入尿液
尿红细胞变形机理
• 红细胞被挤压穿过病变的肾小球 基底膜时受损。
• 红细胞通过肾小管时受到管腔内 渗透压、pH值及代谢物质(脂肪 酸、溶血卵磷脂及胆酸等)作用, 而发生外形及大小多样化变化。
• 家族史
– 耳聋 – 血尿 – 肾脏病
• 血尿伴随症状
– 肾绞痛 – 尿路刺激症 – 水肿、高血压及全身其他症状等
病史和体检(3)
• 注意血凝块
– 血尿中混血凝块常提示非肾小球疾患出血 – 大而厚的血块见于膀胱出血 – 小的条形血块见于上尿路出血
实验室检查(1)
• 尿液分析
– 尿常规 – 相差显微镜 – 三杯尿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