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第三单元复习要点(知识点)-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要点一、会默如下词语:风靡豁开疙瘩挨揍冰棍俨然橡皮雕成磕碰跺脚颓然沮丧趴在抽屉谜团尚未氧气倾角揭开斑点干燥沙漠磁场抵御因素海盗培养眼巴巴悻悻然摄氏度紫禁城博物院前功尽弃威风凛凛呆头呆脑歪歪斜斜挖空心思叱咤风云别出心裁技高一筹得意洋洋弄巧成拙虎视眈眈大步流星怒气冲冲津津有味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模一样相视一笑两手空空心满意足嫦娥奔月沧海一粟迥然不同井然有序暴露无遗剑拔弩张二、理解以下词语☆☆☆风靡:草木随风而倒,形容事物很风行。
剑拔弩张:形容形式紧张,一触即发。
别出心裁:别:另外。
心裁:心中的设计、策划。
独创一格,另外想出与众不同的主意、办法。
技高一筹: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技艺高人一等。
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威风凛凛:形容威武雄壮,很有气派,声势逼人。
虎视眈眈: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沧海一粟】粟:谷子。
大海里的一粒谷子,形容非常渺小。
☆☆前功尽弃:以前的功绩全部废弃,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一哄作鸟兽散:成群的人慌张而狼狈地逃开,就像林中的鸟群或兽群,受到惊吓后散开一样。
多形容敌人的溃败逃走。
暴露无遗:全部、彻底地显露出来,毫无遗漏。
念念有词:念念:诵读。
现多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多含讽刺诙谐意味。
津津有味:形容趣味特别浓厚。
咋咋呼呼:形容吵闹或者说的话没有意思。
悻悻然:不高兴的样子。
化为乌有:乌有:没有,不存在。
形容一下子全部丧失或者落空。
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
三、易错字音威风凛(lǐn)凛俨然(yǎn)剑拔弩(nǔ)张挨(ái)揍沮(jǔ)丧弄巧成拙(zhuō)别出心裁(cái) 卡(qiǎ)住叉(chǎ)腿一绺(liǔ)红线攒(cuán)着颓然(tuí)偃(yǎn)月刀暴露(lù)无遗虎视眈眈(dān)一溜(liù)烟抽屉(ti)悻(xìnɡ)悻然技高一筹(chóu)咋咋呼呼(zhā)虎视眈眈(dān)鏖战犹酣(áo)赫(hè)赫战功跺(duò)脚中轴(zhóu)线倾(qīng)角防御(yù) 金銮(luán)殿额枋(fāng) 窦(dòu)尔敦紫禁(jìn)城矗(chù)立气氛(fēn) 屋脊(jǐ)四、多音字hōng:闹哄哄,哄堂大笑hǒnɡ:哄骗hònɡ:一哄作鸟兽散,一哄而散,起哄mú模样,一模一样,装模作样,模板,模具mó模型,模仿,模糊,模范,规模gōng供应,提供,供不应求gòng供认,口供,逼供,供奉,供职cuán:人头攒动 Zǎn:积攒,攒钱huō豁开、豁口 huò豁达、豁然开朗jì系绳子 xì关系jiǎo角落 jué角色féng缝合 fèng裂缝jìn禁止 jīn情不自禁五、理解课文重点内容:1.《竹节人》围绕“竹节人”主要写了“我们”用毛笔做竹节人、“我们”斗竹节人、老师没收竹节人、老师玩竹节人这几件事。
3.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3.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一、词语积累。
1.近义词。
寒冷——冰冷朋友——好友融化——融解必须——务必难受——难过舒服——舒坦努力——尽力调皮——淘气费力——吃力摇晃——摇摆满意——满足急忙——连忙非常——异常贮藏——储藏悲哀——悲痛集合——聚集队伍——队列嘀咕——嘟囔照样——照旧助手——帮手也许——大概可惜——惋惜趁机——乘机依旧——依然大吃一惊——大惊失色争先恐后——力争上游七上八下——六神无主四面八方——五湖四海2.反义词。
缩——胀旧——新强——弱足——亏处罚——奖励朋友——敌人融化——凝固寒冷——炎热点燃——熄灭难受——舒服努力——懒惰高大——矮小调皮——乖巧休息——工作费力——省力舒展——卷缩非常——平常悲哀——欢乐集合——解散消失——浮现犹豫——果断可惜——幸好暖洋洋——冷飕飕细嚼慢咽——狼吞虎咽争先恐后——甘居人后七上八下——心平气和3.量词积累。
一(棵)树一(只)鸟一(盏)煤油灯一(辆)手推车一(头)黄牛一(次)旅行一(块)奶酪/大石板4.词语搭配。
(寒冷)的冬天(紧紧)地包裹着(调皮)的儿子(呼呼)的风声(偷偷)地看(笑眯眯)地说5.词语归类。
描写吃惊的成语:大吃一惊惊心动魄惊慌失措胆战心惊“四~八~”式成语:四面八方四平八稳四时八节四通八达6.成语盘点。
七上八下大吃一惊四面八方争先恐后二、日积月累。
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三、佳句欣赏。
1.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它慢慢变老了,跑起来的时候,骨头会吱吱嘎嘎地响。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
(语言描写)《那一定会很好》2.红头不说话,只露两只眼睛偷偷地看。
它心想,我要是一答应,就会被青头发现。
(动作/心理描写)《在牛肚子里旅行》3.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子,味道真香!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重要知识点第一课《时间在流逝》1.在远古时候人们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昼夜交替形成的(天)成了最早的时间单位。
2.(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长度变化的一种天文仪器。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方向)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第二课《用水计量时间》1.自制水钟的水滴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2.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漏水孔)的大小,(滴漏中的水位)的高低有关。
3.我们可以利用同样会流动的(沙)来制作计时工具,如(沙漏)。
4.古代有一种刻漏,主要由几个铜水壹组成,又叫(漏壶)。
第三课《我们的水钟》1.滴水计时水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受水型)水钟;另一种是(泄水型)水钟。
2.自制水钟中水流的速度先快后慢。
3.水钟一般是泄水型和受水型相结合进行计时。
第四课《机械摆钟》1.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2.同一个单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3.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第五课《摆的快慢》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
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大小无关。
2.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3.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制造了第一座带摆的时钟。
4.伽利略是第一位发现摆的等时性的科学家。
第六课《制作钟摆》1.摆的摆动快慢只与(摆绳长短)有关。
改变其长短可以改变摆动的次数。
2.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称之为摆的(等时性)。
3.摆钟就是利用摆的(等时性)来进行制作的,比较精准。
第七课《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1.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12)时辰,就是现在的(24个)小时。
2.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方向变化来计时的工具叫做(日晷)。
3.我们现在使用的挂钟一般都是(石英钟),计时比较精准。
4.计时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非常大,比如跑步时就会用到(秒表)计时。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 单元知识要点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单元知识要点一、感受并记录天气变化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通过记录天气日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段时间内某一地区的天气变化规律。
4、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时间、气温、降雨量、云量、风向和风速等。
5、常见的天气符号。
二、观察、讨论、测量、记录四种天气特征1、气温的测量工具单位测量地点记录方法气温气温计摄氏度(℃)室外阴凉、通风处绘制柱状图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比早上高,下午2点气温最高,黎明气温最低。
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气温。
2、降雨量的测量(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必须选择直筒透明容器来制作。
(3)气象学家根据降雨量的多少,将降雨量划分为6个等级。
3、风的观测(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就是由北向南吹的风。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方向就是风向。
工具 单位 测量地点 记录方法 降雨量 雨量器 毫米(mm ) 室外空旷处 绘制柱状图东风 东 南 南风西风 西 北 北风4、云的观察(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卷云。
层云是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积云是大团、堆积的云;卷云是纤维、羽毛状的云。
三、整理天气日历及天气预报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3、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的。
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5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各课重点、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各课重点、知识点归纳一、课文中心归纳:《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怜的小女孩——深切同情《那一定会很好》——快乐的手推车——默默奉献《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聪明的蟋蟀——机智勇敢《一块奶酪》——值得尊敬的蚂蚁队长——严于律己1.《卖火柴的小女孩》通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冷漠和贫富悬殊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反衬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那一定会很好》写了一粒种子随着时间变化,度过了从一棵大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到木地板的生命历程,赞扬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3.《在牛肚子里旅行》主要讲述了两只蟋蟀在玩捉迷藏时,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在另一只蟋蟀的帮助下,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
4.《一块奶酪》写了蚂蚁队长带领小蚂蚁们搬运粮食的事,通过对一丁点儿奶酪残渣的处理,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一种文章体裁童话,它是一种借助拟人手法讲述故事来让我们懂得道理并学习知识的文章。
在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让人怜悯的小女孩,无私奉献的种子,勇敢机智的蟋蟀青头,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
2.《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交替出现,在鲜明的对比中使我们认识了旧制度的不公平、腐败与丑恶,是这篇童话的特点。
3.《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
接着,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
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
4.《那一定会更好》通过种子的心理活动展开故事情节,讲述了一粒种子不愿被包裹着,努力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被做成了一辆手推车,后来手推车被拆了,做成椅子,最后又被拼成了美丽的木地板的一段历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

4.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考点4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实质
以分子为例
宏观
微观
纯净物
只含有一种物质
如:氧气
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分子
氧气中只含有氧分子一种分子
混合物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如:空气
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
空气中含有氧气分子、氮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
解释生活现象: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三态变化、给自行车胎打气、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如夏天车胎、篮球等打气太满容易爆炸,酒精温度计测温度。(给自行车胎打气,分子间隔变小)
(水银是金属,由原子构成;水银温度计测温度,是因为受热汞原子间隔变大。)
B.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减小,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变大。
解释生活现象:加压可以让6000mL氧气装进40mL钢瓶。
(注意:分子的大小不会改变,物质体积的变化是分子间隔在改变)
(4)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氢气具有可燃性。
考点3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分子
①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清单
考点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 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关系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少数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部分非金属固体)由原子构成,一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
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考点2微粒的性质
解释实验3中A烧杯变红原因: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毫米、分米的认识。
1. 毫米的认识。
-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 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1厘米 = 10毫米。
- 测量物体长度时,如果物体的一端不是对着刻度0,要用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减去起始端所对的刻度。
2. 分米的认识。
- 10厘米就是1分米(dm),1分米 = 10厘米。
- 1米 = 10分米。
二、千米的认识。
1. 千米的认识。
-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
1千米 = 1000米。
- 千米也叫公里。
2. 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 把千米换算成米,在千米数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在米数末尾去掉3个0。
三、吨的认识。
1. 吨的认识。
-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1吨 = 1000千克。
2. 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
- 把吨换算成千克,在吨数末尾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在千克数末尾去掉3个0。
第三单元简单--知识要点

第二课与山为邻【垂直的生计】——秘鲁安第斯山区秘鲁境内的安第斯山脉一、安第斯山脉的地理位置1.安第斯山脉(1)西半球、南北走向(2)纵贯南美洲大陆西部,全长9 0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3)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2.秘鲁地处低纬度,东临太平洋。
大部分国土位于,安第斯山区二、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1.安第斯山脉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明显变化的原因。
气候差异显著2.描述5°S左右安第斯山脉东坡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
热带常绿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干寒草原→ 高山冰雪图3—17 5°S左右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3.自然环境的特点(1)地形复杂,地势崎岖(2)气候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3)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安第斯山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哪里?主要种植哪些农作物?分布:低海拔的山谷和山坡上;农作物: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
3.高海拔的畜牧业(1)安第斯山脉的畜牧业的分布和主要畜种。
分布:高海拔的干寒草原地带;畜种:骆马、羊驼。
(4)总结羊驼和骆马在秘鲁人生活和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
多少的地形严重影响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修建铁路和公路困难重重,在崎岖的高山峻岭间行走自如的骆马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羊驼毛出口是秘鲁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4.教材问题探究(1)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山体不同高度发展生产的。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低海拔的山谷和山坡上;畜牧业:分布在高海拔,气候寒冷的干寒草原上。
(2)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适宜山区环境种植玉米和马铃薯为主食;驯养羊驼和骆马提供奶、肉、皮革和毛;利用骆马作为山区的运输工具。
图3—23秘鲁国徽(3)秘鲁国徽的左上角的动物图案,它的形象出现在国徽上说明什么?;说明骆马在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读图3—35函馆港,分析:1.四幅图和文字从哪些方面展示了日本独特的“鱼文化”?生产、饮食、文化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课文:《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
内容目录:
易读错的字、词语听写、形近词组词、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词语搭配、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日积月累、词语积累、词语解释、佳句背诵、课文中心思想回顾、课文重点内容解析。
一、易读错的字。
曹.操(cáo záo)柱.子(zhù zù)大称.(chèng chēng)
为止.(zhǐ zǐ)重量.(liàng liáng)端详.(xiáng yáng)弄脏.(zāng zǎng )糟.了(zāo cāo)脑筋.(jīn jīng)削.好(xiāo xuē)冷.清(lěng lěn)一束.(shù sù)
哄.我(hōng hǒng)红润.(rùn rūn)窗.外(cāng chuāng)沙.沙(shā sā)信封.(fēng fōng)
二、词语听写。
一同柱子一边到底秤杆力气出来船身石头地方果然评奖时间报纸来不及事情坏事好事出国今天圆珠笔
开心以前还有台灯这时阳光电影明亮故事头发窗外三、形近词组词。
苹(苹果)园(公园)灯(灯光)评(评奖)圆(圆形)钉(钉子)福(福气)枝(枝叶)空(天空)幅(一幅)支(一支)窗(窗外)鱼(小鱼)令(命令)友(朋友)画(画画)今(今天)发(发现)燃(燃烧)言(语言)沿(沿着)然(然后)信(信封)沉(沉默)航(航行)挂(挂上)检(检查)船(船夫)封(一封)脸(笑脸)
战(战士)开(开花)闲(空闲)站(站立)并(并且)闭(关闭)夕(夕阳)掌(掌声)失(失去)岁(年岁)拿(拿下)先(先后)故(故事)极(极小)供(供给)做(做事)及(及格)哄(哄笑)竿(竹竿)别(别处)景(景色)杆(杆子)另(另外)影(电影)低(低头)服(服装)龟(乌龟)底(底下)报(报纸)电(电视)住(住下)低(低头)毛(毛发)柱(柱子)纸(纸上)笔(毛笔)秤(秤杆)桨(船桨)株(一株)称(名称)奖(奖状)珠(珍珠)
四、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主——(柱)(柱子)干——(杆)(杆子)平——(称)(杆秤)故——(做)(做事)占——(站)(站立)平——(评)(评奖)合——(拿)(拿走)言——(语)(语言)朱——(珠)(珍珠)丁——(灯)(灯光)景——(影)(电影)共——(哄)(哄笑)五、量词搭配和词语搭配。
一(头)大象一(堵)墙一(杆)大称一(棵)大树
一(艘)大船一(条)线一(只)花狗一(沓)纸
一(支)圆珠笔一(束)鲜花
(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
(温柔)的妈妈(乌黑)的头发(沙沙)的响声
六、多音字。
称
chēng(称号)
chèn(称心)杆
gǎn(秤杆)
gān(竹竿)
量
liàng(重量)
liáng(打量)
朝
cháo(朝向)
zhāo(朝阳)哄
hǒng(哄人)
hòng(起哄)
发
fà(白发)
fā(发出)
七、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高兴—(开心)议论—(讨论)办法—(方法)果然—(果真)满意—(满足)收拾—(整理)仔细—(认真)亲爱—(心爱)
冷清—(凄凉)美丽—(漂亮)明亮—(透亮)温柔—(温和)
反义词
高兴—(难过)仔细—(马虎)现在—(以前)冷清—(热闹)明亮—(昏暗)乌黑—(雪白)下沉—(上浮)开心—(难过)
美丽—(丑陋)温柔—(粗暴)
八、日积月累。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九、词语积累。
1.ABB式词语:一排排一个个一朵朵一只只一把把
2.~~极了的词语:兴奋极了开心极了高兴极了难过极了
3.又……又……式词语:又高又大又高又壮又细又长又大又圆又大又红又哭又笑
4.AAB式词语:点点头粒粒香慢慢来哈哈笑眯眯眼
十、词语解释。
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表示意见。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端详:仔细地看。
收拾:整理,整顿。
懒洋洋:没精打采的样子。
冷清:冷静而凄凉。
午睡:午饭后短时间的睡眠。
美丽:使人看了产生快感的,好看。
红润:红而滋润(多指皮肤)。
乌黑:深黑。
散步:随便走走。
十一、词语造句。
像……像……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一边……一边……
我一边走路,一边说话。
就要
大家赶紧上车,火车马上就要开了。
更
比起语文,我更喜欢数学。
十二、佳句背诵。
1.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了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里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3.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4.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妈妈的呼吸那么沉。
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她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十三、课文中心思想回顾。
1.《曹冲称象》本文通过曹冲用比官员们更好的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表现了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筋、大胆表达的品质。
2.《玲玲的画》课文讲的是玲玲不小心弄脏了自己的画,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使画更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3.《一封信》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女孩露西给爸爸写信的事。
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第一封信的内容很伤感,第二封信在妈妈的感染下,露西告诉爸爸,她们在家生活得很好。
虽然身处异地,但一家人的心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4.《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自己在妈妈午睡时的所见所感。
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的美丽、温柔和劳累,让我们感受到母子之间温暖的爱。
十四、课文重点内容解析。
1.《曹冲称象》一文中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为什么?
答:曹冲称象的办法很好,充分利用了人们可以找到的资源,可以说是既省时又省力。
2.《玲玲的画》一文中有一句话“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联系生活说说你的体会。
答:在生活中,我也遇到了很多这样的事情,比如我家的小树被风吹倒了,我很伤心,可是爸爸用小树的树干给我做了一把小椅子,非常漂亮,我很喜欢。
坏事真的能变成好事的。
3.《一封信》一文中对比一下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认为哪一封信好?为什么?
答:我认为第二封信好。
因为爸爸看了第一封信,会不放心家里的情况,也就不能安心在外面工作了。
第二封信会让爸爸很放心家里的事情
4.《妈妈睡了》一文中,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答:“睡梦中的妈妈”是美丽的、温柔的、劳累的。
是在梦中惦记着孩子,准备醒来给孩子讲故事的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