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学设计
化学试验基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学目的】1、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Cl-,SO42-)、分离(过滤和蒸发、蒸馏和萃取)的实验技能;3、能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同学之间能讨论交流;4、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5、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目的之二,同时也是难点。
【课时安排】3节第一节引言&化学实验安全第二节过滤与蒸发第三节蒸馏与萃取第一课时引言【教学目的】1、介绍化学课程结构;2、了解化学科特点;3、了解化学科学习要求;4、学习化学实验安全,了解化学实验室的要求。
【教学过程】一、化学课程结构说明:高一完成化学1和化学2,高二开选修课程,每个模块(或课程)2学分,学生获6学分毕业,也就是文科类学生选学一门选修课程,可毕业,最多不超3个模块;理工类学生最多不超4个模块,化学类学生最多不超6个模块。
一、化学科的特点:实用性(举例说明)二、学习化学要求听课――适当笔记(可记书页眉、页脚、页边)复习――练习(作业)――纠错――预习多想多做多问,当天问题当天解决。
三、化学实验安全四、化学实验要求(1)遵守实验室规则、按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2)提前5分钟到实验室;(3)带齐学习用品如课本、实验册、笔等;(4)独立完成或两人完成(5)损坏仪器要登记马补充,对非正常损坏仪器还要赔偿的【作业】学生抄在黑板上(1)预习课本P4-7《学生实验》P1-4(2)预习问题:过滤操作中一贴、二低、三靠是指什么?为什么要这操作?(3)蒸发至什么情况下可以停止加热?(4)课本P7-思考与交流中“先后顺序”如何?实验课有空的同学可以作为一道实验习题。
SO10分钟(5)实验时间安排粗盐提纯15-20分钟,鉴别 24【板书设计】【课后体会】一、化学实验安全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中,实验都必须安全。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三篇篇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习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
3.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的讨论,加深对提纯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化学实验安全(一)、避免实验事故,进行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遵守______________。
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了解____________。
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着火、烫伤和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电闸、报警电话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等。
3.掌握________________。
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答案:1.实验室规则2.安全措施3.正确的操作方法(二)、基本实验操作及应注意问题1.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用________取用;块状药品:用________取用。
(2)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____________吸取;一定量液体:用________量取;较多量液体:可____________。
2.加热(1)给液体加热时,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固体加热时,可使用________或________。
(3)加热时,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
烧得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或直接放在冷桌上以防止骤冷炸裂。
3.收集气体的方法根据被收集气体的性质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收集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引言化学实验安全主备人:薛锋时间:2009年8月30日课程标准: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省教学要求: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的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过程与方法:了解化学科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实验安全标识、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进而掌握实验的基本准备常识,并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在工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同学们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热爱化学这们学科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逐渐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教学重点:化学的新认识、了解安全措施教学难点:高中化学的知识特点以及学习方法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流程:Ⅰ、课前检测:一、复习检测:1、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 取用块状固体应使用____________; 取用少量液体时即应使用____________;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
取用药品,如果实验里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只要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_______性、有__________性的药品,因此在使用时,______________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________________,更不得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预习检测:1、进行化学实验要注意哪些问题?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有哪些?Ⅱ、课堂新授:【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说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2、高中化学有哪些内容?【小组交流讨论1】为什么说化学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师生共同探讨】1、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1) 解开许多物质结构之迷,在工厂大规模生产化工产品,如人工牛胰岛素(2) 合成并开发诸多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和新材料(3) 为解决困扰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和资源问题提供更多的有效途径(4) 利用化学高效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国民经济能良性、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造福,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初中化学基本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基本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化学基本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材料: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玻璃棒、玻璃烧杯、试剂瓶等。
实验步骤:
1. 将试管夹夹住一个试管,并将试管斜倾,不要直接拿试管。
2. 使用玻璃棒小心搅拌试剂,避免接触试剂。
3. 使用酒精灯要小心防止烫伤,注意不要使试剂溅到火上。
4.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实验台面整洁,避免试剂的混合或者污染。
实验内容:挥发性液体的实验操作
实验原理:挥发性液体在常温下蒸发产生气体,形成特征性气味。
实验步骤:
1. 取一小瓶挥发性液体,将其倒入试管中。
2. 将试管加热,观察挥发性液体蒸发产生的气体。
3. 闻气味,记录挥发性液体的气味。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戴上实验手套,以免挥发性液体溅到手上引发伤害。
2. 使用酒精灯时要小心操作,注意安全。
3. 清洗实验器皿时要注意用水清洗干净,避免试剂残留。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了解了挥发性液体的挥发性能力,并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实验中能够认真操作,做好实验记录,不断提高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__教案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过程与方法⑴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⑵通过实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树立安全意识。
难点:会处理实验室的突发事故。
【教学程序】师: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接触了化学,知道它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美国着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曾说过:“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也许我们对这句话的含意还知之甚少,相信随着我们知识的丰富,你一定会同意西博格教授的观点,并对化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在初中化学学习的基础上,去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并学会用它解决更多的化学问题,解释更多的实验现象。
只要我们带着探究的眼光去看,带着创新的精神去想,我们就会发现高中的化学更精彩!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因此,我们就从实验学化学。
[板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推进新课]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就从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起吧。
[板书]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师:小明同学对化学实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不,他在家中进行了KMnO4制O2的实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多媒体设置情景]一位学生用固体加热制气体,实验结束后,先撤去酒精灯,结果水倒吸至热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生:小明未将导管先从水槽中取出就撤去酒精灯,引起水倒吸至热的试管,导致热的试管遇冷水炸裂。
师:无论是在化学实验室还是在家中进行实验或探究活动,必须注意安全,这是实验顺利进行和避免受到意外伤害的保障。
[板书](一)化学实验安全师:我们在初中曾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如固体和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以及一些基本仪器的使用等,在这些基本操作中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思考与交流]1.取用药品的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2.用酒精灯加热的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多媒体展示]一、取用药品的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实验名称:溶解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1. 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3. 掌握测定溶解度的方法。
实验原理: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量,常用单位为克/100g 水。
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压强等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
1. 三种不同晶体状物质;
2. 试管;
3. 压力计;
4. 温度计。
实验步骤:
1. 取三个试管,分别装入等量水;
2. 将三种不同物质的晶体状物质分别加入到三个试管中,并摇匀;
3. 观察观察各试管内溶解度的差异;
4. 利用压力计和温度计测定水的溶解度的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
1. 切勿直接将试管热放入火焰中加热,应使用水浴进行加热;
2. 温度计的读数要准确;
3. 操作前认真阅读实验步骤,了解每一步操作的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分析:
1. 观察实验结果,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差异;
2. 分析压力和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我们学到了测定溶解度的方法,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验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
2. 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包括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取用、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等。
3. 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概念与重要性。
2. 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试剂的取用原则及方法。
4.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方法。
5.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试剂的取用原则及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验室仪器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和试剂的取用。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试剂的取用原则及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方法。
3. 演示:展示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和试剂的取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方法。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5.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实验室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对试剂取用原则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数据的记录与处理能力。
4.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安全意识和规范性。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实验室专业人员为学生进行实地讲解和演示,加深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了解实验室的布局和各类仪器设备。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学设计

[选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学情分析1.学生有一定知识基础,学习较为主动,有学习动机和兴趣,能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良好的交流与合作,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与要求,积极关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按要求正确操作,能够倾听、协作、分享。
2.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到一些实验知识,本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对初中已有的有关实验知识的拓宽和提升。
初中学生实验过程中已经涉及一些实验安全问题、分离的方法。
已经初步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方法,蒸馏的简易装置。
在本章中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巩固粗盐提纯的操作,掌握蒸馏的实验室正规的装置和规范的操作,学习新的分离提纯的方法——萃取,还要了解有关离子的验检。
可以看到第一节中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
在分离提纯的学习过程中纯盐提纯有关的操作学生比较熟悉,其学习的难度不大。
但对于课本中提到的提纯后溶液依然存在的杂质如何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分离提纯,对学生而言涉及物质的性质,和对性质的灵活应用,需要一定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蒸馏和萃取的实验学生比较陌生,所以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3.学生尚未形成适合高中学习的学习方法二、学习内容分析(一)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导航化学1(必修)主题2 化学实验基础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的配置等实验技能。
3、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二)普通高中高考考纲及高考考试说明导航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与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
相互关系。
2.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学会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计算逻辑思维能力。
3.初步学会分析处理数据、推理演绎、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
4.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
5.通过理解并运用概念,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严谨务实、循序渐进、探索真理的
科学态度,培养科学归纳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事物规律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其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1 mol任何粒子的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目都相同,1 mol粒子的质量往往不同。
那么1 mol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呢?下面通过计算来证明。
温度0°C.压强101 kPa
〖活动〗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组计算,然后进行归纳处理。
〖小结〗数据处理的方法:先将数据有序排列,再将数据进行对比异同,观察规律。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从中提炼并总结出决定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微观因素及主要因素。
(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模型或形象的比喻进行引导)
〖结论〗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物质的体积主要由物质所含粒子的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决定。
当粒子数相同,粒子间距离很小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小;粒子间距离很大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之间的距离。
〖小结〗物质在固态或液态时,粒子间的平均距离比气态小得多,决定固体、液体的体积的主要因素是粒子的大小,由于粒子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1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不相同的。
而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故气体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间的距离。
决定粒子间距离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强(有何影
响?),不同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作是相同的,所以,粒子数相同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有着近似相同的体积。
反之,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应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这就是著名的阿伏加德罗定律。
〖讲解〗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很大,因此,说到气体的体积时,必须指明外界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如果将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用V m表示,单位为L/mol,那么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V m是个常数,如果条件变化了,则V m亦随之改变。
如在0℃、101 kPa时,V m=22.4 L/mol;在25℃、101 kPa时,V m=24.8 L/mol。
〖归纳〗归纳得出公式:气体体积V= n•V m
〖小结〗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小结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实物投影仪展现学生小结出的不同知识网络,组织学生相互评价,在讨论和交流中再次展现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补充习题:
1.标准状况下,2.2 g CO2的体积是多少?
2.标准状况下10g氢气的体积是多少升?6.72L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多少克?
3.现有3.4 g H2S和0.1 mol HBr气体。
(1)不同条件下,哪个分子数较多?
(2)相同条件下,哪个该用较大的容器装?
(3)不同条件下,哪个质量大?大多少?
(4)哪个所含H原子的物质的量多?多多少?
(5)其中含S和Br各多少克?
4.标准状况下有(1)6.72L CH4(2) 3.01×1023个HCl分子(3)13.6g H2S,下列对这三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 B.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
C.质量__________________ D.氢原子数_______________
5.N2.CO2.SO2三种气体的质量比为7:11:16时,它们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