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课件19
合集下载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公开课课件

总结: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哪些实践 ?
初步探索 中共八大科学论断
曲 折 发
展 的 二
初步成果 三年困难 (1959-1961)
首次曲折
总路线 大跃进 农村纠左 公社化
初步调整
八字方针
1965年完成
十 年
七千人大会
再次曲折 建设成就
十年文革
最大危害
建成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尖端国防现代化
1.“这种经营方式虽然能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但也存在着严 重的弊端。如个体小农业没有也很难使用大机器、无力抵御自然 灾害等。……随着工业建设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国家对商品粮 和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所能提供的产 品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粮食问题日益严 重。”为此,国家进行了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 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 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 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 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 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出现的 根源是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左”倾思想的指导 C.农村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D.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6.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的日记。按相关记录的事 件先后排序应该是 ①生产队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都同意“大包干” ②当看到合作社成员名单有自己时,禁不住热泪满面 ③回家后,看见村里已大变样,成了红卫兵的世界 ④家里的锅都归了公社,说是要炼钢铁 A.①②④③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课件6 岳麓版

改革相关知识
改革的必要性:建国以来,我国一直 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 体制,其虽在建国初期起过积极作用, 但是其弊端仍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 发展。 改革的实质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 和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从而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一、农业生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主要任务: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 针
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失败
2、失误 1958,中国共产党八届二次会议提出 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轻率地发动了以大炼钢为中心的“大 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点 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文革十年,左倾思想恶性膨胀,经济 损失严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面临的挑战
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企业素质不高 法律(很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 未及修改,难以国际接轨) 观念(国有企业的“官本位”和私有 企业的“家族”管理) 人才 ------经济学专家,北大教授萧灼基
第22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剧变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A和社会习 俗变化A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 素B。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课标要求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A、兴办经 济技术开发区A、开辟沿海经济开 放区A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A的史 实 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 特点B
实行对外开放客观必然性
闭关自守的深刻教训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 要求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实践(B) 总结其经验教训(B)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提出: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 线 工业化(提高生产力) 三大改造(改变生产关系)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

9000万吨
大 跃 进 时 期 的 炼 钢 指 标
3000万吨
1070万吨
535万吨
800万吨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2年
【感悟历史】 在山西省故县“小土群”的一角 农 1958年,全国共生产钢1108万吨,其中民 大 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 炼 ------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土 钢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时 运 送 矿 石
大跃进时期的漫画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公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大跃进”歌谣像一面镜子 ,折射出那个狂热浮躁时 代的社会面貌、人民心态 。全国人民充满幻想,在 歌谣中编造着亿万个美丽 的神话。
“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种个南瓜像地球, 架在五岳山上头, 把它扔进太平洋, 地球又多一个洲。
3)资本主义工商业
①策略: 利用、限制和改造, ②方式: 赎买政策 ③步骤: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个别 企业的公私合营(1953)全行业公 私合营(1956)
私人资本在中国 的“绝种”,仅仅用 了一个月的时间。北 方的代表人物是乐松 生,他是国内最出名 的百年药号同仁堂的 总经理,南方的领头 者则是最大私营企业 集团上海申新公司的 荣毅仁,他们先后都 当上了北京市和上海 市的副市长,一时人 称“北乐南荣”。
后人回顾大跃进,该反思为何发动了大跃进?为何将生产活 动作为一场运动发起?为何党内民主遭到破坏,以致明知出 了问题也无法纠正?随着时代的远去,当代的人们应当对其 有越来越全面的了解与思考。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分别 留下了什么历史教训? 1)不要片面追求建设高速度; 2)注意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按 比例协调发展; 3)变革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 展水平。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课件23 岳麓版

主要 任务
发展生产力,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 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脚踏黄河水倒流, 搬来泰山做枕头。 决心苦战十五年, 赶上英国不发愁。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大跃进运动有何失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走进“八大”会场
结合视频,回答问题
1、 “八大”关于中国 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 什么? 2、这一矛盾的实质是什 么? 3、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 任务是什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国内主 要矛盾
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 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 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 人民需要的矛盾。 实质:先进的社会制 度与落后的生产力 之间的矛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八字方针”
1、内容:“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
2、成效:1962年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 生活有所改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道路曲折 成就巨大
总之,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 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 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 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 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 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 作的主导方面。 ──《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 问题的决议》
正确:
一五计划 1953-1957
中共八大 1956
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0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 充分认识国情。
国民经济发展必须有 计划按比例进行。
“文革” 1966-1976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课件1

行公私合营。
3、性质:把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4、评价: ①积极: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和计
划经济体制,改变了国家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社会主要
矛盾和社会制度,为工业化发展开辟道路; ②消极:改造过程中出现冒进、过激行动,所有制形式单 一,超越了生产力实际。
知识应用
1.农民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是否真的欢迎改造?
思想碰撞
2.改造是否真的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思想碰撞
思想碰撞
3.“十六大”提出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我们应该如何
审视三大改造这段历史?
社会主义改造前 经济成分 阶级状况 主要矛盾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存在着经济剥削和剥削 阶级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 的矛盾 社会主义改造后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 民族资产阶级转化为普通劳 动者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 活需要与现实间的矛盾
1949年 1952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2年 1970年 1978年 1980年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
经济恢复:(1949-1952年) 过渡时期 (1949-1956年) 工业化:(1953-1957年) 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 经济方针:中共八大(1956年)
③通过计划体制;
4、成果:
①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②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改变了民族工业近百年来“后天畸
形”的局面,进一步说明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前提。
这些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新中国该怎么办?
材料:1949年,中、美、苏三国在钢、原煤、 原油方面产量对比。中国钢产量占美国的0.2%, 苏联的0.7%;原煤产量占美国的7.3%,苏联的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

3、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 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
过渡时期
十年探索
十年文革
49 52 53 56
经济 恢复
66
76
总路线 社会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 一五计划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工业化 三大改造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的曲折发展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 课程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 标准 验教训。
过渡时期
十年探索
十年文革
49 52 53 56
经济 恢复
66
76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 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 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个体经济
公有制经济 其它经济成分
变化: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
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1.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 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社会主义现代化 B.农业合作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化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4-18《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课件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下面的表格把中国与美国、印度的工业生产比较,为解 决表格中的问题,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
A.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实施了“一五”计划 C.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读取材料信息和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一五
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下,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得以改善, C 项正确;材料中无法反映工业体系,A 项错误;实现工业化是长 期过程, B 项错误; 1958 年以后才出现严重冒进倾向, D 项错误。
答案 C
5.如图反映了我国(
)
A.1949 年的情况 C.1953 年的情况
B.1952 年的情况 D.1956 年的情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读取材料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从示意图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占 据绝对优势,这应是 1956 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才出 现的状况。
答案 D
6.下列关于建国后对社会主义工商业政策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
解析
三大改造后,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社会主
义制度确立起来,故 A、C 两项错误,D 项正确。人民实现了当 家作主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 B 项错误。
答案 D
8.1958 年 5 月 27 日,村民阿牛在日记中写到“广播里面说 全村的人都要集中起来,学习中央的最新理论指示”。是因为当 时在( )
答案 B
9.民歌是时代的回音壁,反映不同时代特征。这是中国民 间一首典型民谣:“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 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吸袋烟。”下列关于这首民谣的表述正确的 是( ) A.这首民谣最早出现在“文革”时期 B.这是新型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带来的丰硕成果 C.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农业丰收的喜人面貌 D.违背农业发展规律浮夸风的真实写照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PPT课件

国家所有,按资本家的股金发给年息百分之五的股
息,共领10年。
2021
19
历史再现:“亏了我一个,幸福全国人” ——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2021
20
互助组
农业 初级生产合作社
三 大
高级生产合作社 小组
改 手工业 供销合作社
造
生产合作社
加工订货
资本主义 工商业 经销代销
和平赎买 公私合营
2021
性
质:
25
(一)成功的探索
1、《论十大关系》 1956年
2、中共八大 1956年
(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2)内容:
①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人民内部矛盾)
②主要任务: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③方针:反保守、反冒进,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地位:路线正确,良好开端
由于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思想还不够成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1、背景: 建国初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措施: A.土地改革(农民私有)
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废除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 有制。到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土改
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把官僚资本企业比较完整地转为社会主义企业, 恢复发展生产。同时接受了帝国主义在华资产。
到1956年底,全国手
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
10万多个,占总数近 92%,基本上实现了对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天” ——兴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北京市手工业者登记入社
2021
18
(3)三大改造(1953-1956) 全行业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题的关键词“曲折、发展”。 这是在与第三单元内容建立联系, 起到“呈上”的作用。
名字浓缩时代发展“烙印”——考考你
建国初期 (1949-1952)
一五计划时期 (1953-1957)
大跃进年代 (1958-1959)
三年困难时期 (1960-1962)
“文革”时期 (1966-1976)
孟跃进、张飞跃、郭超英、 潘胜天、王炼钢、葛公社、
结 ) 并采用教师教授法,讲解我国为何会优先发展重工业?
以下为学生继续展示课前找到的资料举例
1917年,周村四 大机器制丝厂之 一——恒星缫丝 厂。(现为兰雁 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在三大改 造中实现公私合 营
1954年10月15日,首家玻璃行业公私合 营的十家联营玻璃有限公司开始实现公 私合营,正式挂牌“博山玻璃厂”
材料:1958年,一下子就公社化了。一个乡镇成了一个公社,公社 社长也就是地方行政最高领导,即政社合一。淄博人编了两支歌, 很是轰动,达到了国家级水平。
罗村社员鲁善继创作的《我爱公社这个家》:我爱公社这个家,土地 宽满家业大……
这支歌因为是社员创作,并非专业人员,所以也着实红过一阵子。
淄博七中的李步霖老师创作 的《人民公社就是好》: 锣鼓响,好热闹, 咳锣鼓响来好热闹。 唱起歌儿劲头高, 咳唱起哥儿劲头高。 今天咱不把别的唱, 唱唱人民公社好, 唱一唱人民公社,就是好。 米来米来米扫刀拉刀拉刀拉 扫米来米扫拉刀刀。 一唱呀人民公社好…… 二唱呀人民公社好…… 这歌有领唱,有齐唱,有锣 鼓烘托气氛,很有声色。
【问题设计】:1958年的淄博出现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些活动的主要概况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对淄博1958年重大事件的分析,来引出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
【设计意图】通过对淄博三大改造时期的史实展示,让学生根据学案材料及 课本知识,展示学案预习成果,解决三大改造的时间、方式、目的及历史意 义。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思考:从图中可看出中国的经 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社会主 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设计意图】此处的探究旨在让学 生得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这一结论, 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
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时期
1966
1976 1978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 新时期
二、 1954年的淄博——微观看中国
以下为学生较容易找到的资料展示举例
1954年7月1日,山东铝厂 隆重举行开工典礼大会
朱德到山东铝厂冶炼车间视察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山铝的建设是在什么样的背 景下展开的?(第二小组展示找到的图片,从宏观把 握拉到微观突破的角度,从身边的事例入手,引发对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探究)
教学设计
宏观 把握
微 观 突 破
新中国50-70年代有哪些重大的经济政策 或活动?(构建宏观知识体系)
探究一:山铝和博山玻璃厂建立的背景与 当时中国经济活动的联系(突破一化三改)
探究二:张钢建厂与七中李步霖老师创作 的《人民公社就是好》反映了什么历史事 件?存在哪些问题?(突破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
蒋建国、谭解放、吴国庆、 张胜利、李卫国、邓土改
高建设、张建强、李互助
朱军、刘卫东、马文革 张红兵、王东方、林子荣
杜更生、陈自力、沈图强
【设计意图】 通过连线游 戏,引出新 中国50-70年 代经济建设 主要事件, 这是导入本 课基本内容, 起到一个 “启下”的 作用。
一、 30年风雨话沧桑——全景看中国
克拉玛依 油田
新藏公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
集二铁路
沈阳机床厂、飞 机制造厂
鞍山钢铁厂
长春一汽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宝成铁路
武汉长江 大桥
鹰厦铁路
【设计意图】问题:山铝是“一五”计划中的国家重点项目,那么我国在工 业化中还有哪些建设成果?其发展特点如何?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学生 展示预习成果,锻炼学生从资料中寻找有用信息的能力,从中进行归纳总
岳麓版必修二 第四单元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前准备
• 提前下发导学案,让学生填写,同时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 给予不同的任务
• 第一小组:负责整理本课中各个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 名称等基础知识。
• 第二小组:负责收集“一五”时期山铝成立和三大改造时期淄博 地区公私合营的相关资料,用于展示。
能力 探究三:创设情景,总结经济建设中的经 提升 验教训,畅谈“如何建设我的家乡”(总结
建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学以致用并达到情感和理论的升华)
导入新课
选择
20世纪,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方面,各国呈现出不同选择
美
坚持、
俄 国
国
调整
红
自
场
由
女 神
创新、
像
探索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那么中国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从而引出本
图说历史: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的条件?
开国大典
900 1949~1952年工农81业0 800 总产值(亿元)
700
600
500
466
400
300
200
100
0
1949年
1952年
斯大林经济模式
工人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资料展示,再辅助学案上的材料,引导学生得出 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展的历史背景,加深对山铝建立的理解!
• 第三小组:负责收集有关张钢建厂和淄博地区人民公社化等相关 资料,用于展示。
• 第四小组:负责主持“如何建设我的家乡”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并 进行总结发言。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课前通过对淄博本地各种资料
的收集以及导学案的填写,对本课内容有个整体了解,增加学 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去建构知识体系,为课堂效率的提 高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 宏观的把握,勾画知识框架,便于后面的重 难点突破,同时通过小组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工
农
业国
生 产
民 经 济
总恢
中 共
民大 公跃 社进
八 字
一 化பைடு நூலகம்三
八 大
化、
C人
方 针
改B
D
值 复A
十 年 文
E革
改
J
革 开
放
FG
HI
1949 1952 1956 1958 1962
社会主义过 渡时期
三、 1958年的淄博——客观看中国
(一)中共八大(1956年) 问题1:八大召开时 中国的形势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问题2:中共八大对 我国主要矛盾做了 怎样的分析?制定 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二)狂热中的失误挫折——1958年的淄博
以下为学生较容易找到的资料展示举例
1958年张店钢铁厂建成投产
1958 年 冬 , 薄 一 波 来 我 市 视 察 全 民 大炼钢铁生产情况
名字浓缩时代发展“烙印”——考考你
建国初期 (1949-1952)
一五计划时期 (1953-1957)
大跃进年代 (1958-1959)
三年困难时期 (1960-1962)
“文革”时期 (1966-1976)
孟跃进、张飞跃、郭超英、 潘胜天、王炼钢、葛公社、
结 ) 并采用教师教授法,讲解我国为何会优先发展重工业?
以下为学生继续展示课前找到的资料举例
1917年,周村四 大机器制丝厂之 一——恒星缫丝 厂。(现为兰雁 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在三大改 造中实现公私合 营
1954年10月15日,首家玻璃行业公私合 营的十家联营玻璃有限公司开始实现公 私合营,正式挂牌“博山玻璃厂”
材料:1958年,一下子就公社化了。一个乡镇成了一个公社,公社 社长也就是地方行政最高领导,即政社合一。淄博人编了两支歌, 很是轰动,达到了国家级水平。
罗村社员鲁善继创作的《我爱公社这个家》:我爱公社这个家,土地 宽满家业大……
这支歌因为是社员创作,并非专业人员,所以也着实红过一阵子。
淄博七中的李步霖老师创作 的《人民公社就是好》: 锣鼓响,好热闹, 咳锣鼓响来好热闹。 唱起歌儿劲头高, 咳唱起哥儿劲头高。 今天咱不把别的唱, 唱唱人民公社好, 唱一唱人民公社,就是好。 米来米来米扫刀拉刀拉刀拉 扫米来米扫拉刀刀。 一唱呀人民公社好…… 二唱呀人民公社好…… 这歌有领唱,有齐唱,有锣 鼓烘托气氛,很有声色。
【问题设计】:1958年的淄博出现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些活动的主要概况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对淄博1958年重大事件的分析,来引出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
【设计意图】通过对淄博三大改造时期的史实展示,让学生根据学案材料及 课本知识,展示学案预习成果,解决三大改造的时间、方式、目的及历史意 义。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思考:从图中可看出中国的经 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社会主 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设计意图】此处的探究旨在让学 生得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这一结论, 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
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时期
1966
1976 1978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 新时期
二、 1954年的淄博——微观看中国
以下为学生较容易找到的资料展示举例
1954年7月1日,山东铝厂 隆重举行开工典礼大会
朱德到山东铝厂冶炼车间视察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山铝的建设是在什么样的背 景下展开的?(第二小组展示找到的图片,从宏观把 握拉到微观突破的角度,从身边的事例入手,引发对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探究)
教学设计
宏观 把握
微 观 突 破
新中国50-70年代有哪些重大的经济政策 或活动?(构建宏观知识体系)
探究一:山铝和博山玻璃厂建立的背景与 当时中国经济活动的联系(突破一化三改)
探究二:张钢建厂与七中李步霖老师创作 的《人民公社就是好》反映了什么历史事 件?存在哪些问题?(突破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
蒋建国、谭解放、吴国庆、 张胜利、李卫国、邓土改
高建设、张建强、李互助
朱军、刘卫东、马文革 张红兵、王东方、林子荣
杜更生、陈自力、沈图强
【设计意图】 通过连线游 戏,引出新 中国50-70年 代经济建设 主要事件, 这是导入本 课基本内容, 起到一个 “启下”的 作用。
一、 30年风雨话沧桑——全景看中国
克拉玛依 油田
新藏公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
集二铁路
沈阳机床厂、飞 机制造厂
鞍山钢铁厂
长春一汽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宝成铁路
武汉长江 大桥
鹰厦铁路
【设计意图】问题:山铝是“一五”计划中的国家重点项目,那么我国在工 业化中还有哪些建设成果?其发展特点如何?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学生 展示预习成果,锻炼学生从资料中寻找有用信息的能力,从中进行归纳总
岳麓版必修二 第四单元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前准备
• 提前下发导学案,让学生填写,同时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 给予不同的任务
• 第一小组:负责整理本课中各个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 名称等基础知识。
• 第二小组:负责收集“一五”时期山铝成立和三大改造时期淄博 地区公私合营的相关资料,用于展示。
能力 探究三:创设情景,总结经济建设中的经 提升 验教训,畅谈“如何建设我的家乡”(总结
建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学以致用并达到情感和理论的升华)
导入新课
选择
20世纪,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方面,各国呈现出不同选择
美
坚持、
俄 国
国
调整
红
自
场
由
女 神
创新、
像
探索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那么中国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从而引出本
图说历史: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的条件?
开国大典
900 1949~1952年工农81业0 800 总产值(亿元)
700
600
500
466
400
300
200
100
0
1949年
1952年
斯大林经济模式
工人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资料展示,再辅助学案上的材料,引导学生得出 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展的历史背景,加深对山铝建立的理解!
• 第三小组:负责收集有关张钢建厂和淄博地区人民公社化等相关 资料,用于展示。
• 第四小组:负责主持“如何建设我的家乡”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并 进行总结发言。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课前通过对淄博本地各种资料
的收集以及导学案的填写,对本课内容有个整体了解,增加学 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去建构知识体系,为课堂效率的提 高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 宏观的把握,勾画知识框架,便于后面的重 难点突破,同时通过小组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工
农
业国
生 产
民 经 济
总恢
中 共
民大 公跃 社进
八 字
一 化பைடு நூலகம்三
八 大
化、
C人
方 针
改B
D
值 复A
十 年 文
E革
改
J
革 开
放
FG
HI
1949 1952 1956 1958 1962
社会主义过 渡时期
三、 1958年的淄博——客观看中国
(一)中共八大(1956年) 问题1:八大召开时 中国的形势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问题2:中共八大对 我国主要矛盾做了 怎样的分析?制定 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二)狂热中的失误挫折——1958年的淄博
以下为学生较容易找到的资料展示举例
1958年张店钢铁厂建成投产
1958 年 冬 , 薄 一 波 来 我 市 视 察 全 民 大炼钢铁生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