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学-第六章-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牧草栽培学知识点总结

牧草栽培学知识点总结一、牧草概述1. 牧草种类:牧草包括禾本科的熔草、早熟禾和牧草、豆科的苜蓿等。
2. 牧草生长特点:牧草生长周期长,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可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
3. 牧草的价值:牧草是畜牧业的主要饲料来源,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牲畜的生长和产奶有重要作用。
二、牧草栽培技术1. 土壤要求:稳定的土壤结构、适宜的土壤肥力、适当的土壤酸碱度等是牧草生长发展的重要因素。
2. 种子选购:牧草种子应具有良好的萌发力和生存力,还应具有丰富的养分和适宜的外形。
3. 播种时间: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的牧草播种时间会有差别,但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较为适宜。
4. 播种方法:常用的有直播、撒播、线路播种和机械播种等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5. 施肥技术: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采用有机肥、矿物肥和复合肥等多种施肥方式。
6. 灌溉管理:合理的灌溉管理是保证牧草生长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旱季或干旱地区。
7. 节水育苗:选用适宜的品种,精细化管理以及灌溉控制是节水育苗的关键技术。
8. 病虫害防治:牧草的主要病虫害包括禾本科细菌性病害、煤污病和蔷薇病毒病等,采取合理的防治方法可以保证牧草的正常生长。
三、牧草品种选择1. 种植地区和气候条件: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适宜种植的牧草品种有所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
2. 生产性能:包括产量、食用价值和草场利用能力等方面。
3. 抗逆性能:包括抗干旱、抗盐碱和抗病虫害等方面。
4. 适口性:适口性好的牧草品种能够增加牲畜的食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5. 社会环境因素:如环境保护、社会效益等。
四、牧草的管理1. 茬场制度:不同牧草在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下可有不同的茬场制度,一般为单茬一年或双茬一年。
2. 刈割技术:不同的牧草种类和生长阶段有不同的刈割要求,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刈割时间和刈割高度。
3. 肥料施用: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保证牧草的高产和品质,应根据不同地区、种类和生长季节进行调整。
草地学-第六章-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50
<100
草地学-第六章-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11
苜蓿产量与质量的动态变化
草地学-第六章-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12
草地学-第六章-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13
开花期刈割可收获较高产草量和营养物质含量。 (个别情况下草地最高产量是在结实期)
开花后延迟刈割,会降低干草品质。
草地学-第六章-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1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草地学-第六章-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32
草地学-第六章-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33
3 搂草
牧草以条堆的方 式晾晒
草地学-第六章-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34
草地学-第六章-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35
草地学-第六章-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36
集草 晾晒后的牧草集至适宜地方堆垛
草地学-第六章-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37
草地学-第六章-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50
草地学-第六章-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51
二、干草的调制方法
基本原则 干燥时间应当尽量缩短 干燥末期,牧草各部位的含水量应当力求均匀 凋萎牧草也应尽量防止雨、露的淋湿和避免在
阳光下长期曝晒 搂草、集草等应在牧草细嫩部分还未折断或折
断不多时进行
草地学-第六章-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52
(一)自然干燥法
9
羊草的营养物质总收获量
生长期
抽穗期
羊草产量( kg/hm2 ) 284
粗蛋白总收获量 ( kg/hm2 )
粗纤维总收获量 ( kg/hm2 )
44.1 92.6
开花期 581 83.6
结实期 750 55.7
205.4 310.0
草原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

草原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37028119881210****摘要:牧草种植要结合种植地的各种环境条件,选取合适的品种开展种植。
农民在种植中要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技术进行播种、收割活动,种植过程中尽可能少的使用农药,同时政府要鼓励饲料厂对饲料加工技术进行创新,制作环保、绿色的有机饲料,通过不同的技术创造出适用于更多使用场景的饲料,提高畜牧业动物的肉质,从而提升国民身体素质。
关键词:草原牧草种植;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引言饲料牧草的种类有许多,种植人员可以根据喂养畜牧动物的种类和牧草生长的年限对牧草进行划分,同时要考虑牧草种植环境。
本文对草原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进行了探究。
1、在饲草饲料的营养价值分析1.1蛋白质较多的营养价值牧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许多动物成长需要的氨基酸,一些科学家指出,牧草中百分之八十的蛋白质能够被动物吸收,制作成饲料时至少可保存4、5成蛋白质。
1.2富含维生素的营养价值牧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够满足养殖动物的生长和日常活动的需求,其中所含的胡萝卜素更是十分高,在制作饲料中只需要添加维生素D和B6就能满足动物的全部维生素摄取量。
1.3富含矿物质的营养价值牧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等,能够满足动物的日常需求。
牧草中还含有多种酶和有机酸,动物使用后有机物的消化率一般不低于百分之五十。
2、牧草种植技术分析1.1牧草种植要科学规划牧草的种植首先需要科学规划,要符合国家发展要求和当地农业局要求,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和生态环境特点以及土壤和水质的特点进行分析,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生长的草种,在合适的时间开展播种和收割。
一些种类的草只能在当年种植,无法结出草籽或通过根部再生,工作人员应当选择适宜的季节开展播种,在气候变暖时快速进行种植,增加牧草的成长时间;多年生牧草的种植时间一般也在春季,在每年中旬或降水量多的时期也可以播种。
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播种工作。
2.2牧草选种和种植预处理工作2.2.1充分了解当地牧草种植环境,可以观察当地植物种类,按照植物所处的目、科、种分析当地的植物生长环境。
草原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

草原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摘要:在畜牧业发展中,牧草种植以及加工技术会对行业造成严重的影响,使我国可食用肉类总量下降,因此需要提高对畜牧业发展的重视。
在实际畜牧业生产工作中,很多区域的牧草种植工作存在很多不可靠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对牧草种植工作进行探究,从种植、选草种等方面提高牧草种植产量,加强机械化程度,提高收割效率。
除牧草种植工作外,也要进一步加强饲草饲料加工工作质量,提高加工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
因此本文将牧草种植工作以及饲草饲料加工工作作为主要的叙述内容,对生产技术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加快畜牧业发展。
关键词:草原;牧草种植;饲草饲料;加工技术随着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肉类的营养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畜牧业喂养中有机生态饲料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重,牧草重质量以及饲草饲料产量也得到巨大的提高,如何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同时,提高畜牧业养殖户经济收入已经成农业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重视牧草种植以及饲料加工工作,实现牧草、饲料可持续发展,保证畜牧业可以持续、稳定发展。
1.饲料牧草种类分析目前,牧草种植种类较多,很多种植人员需要根据畜牧业饲养动物的类型以及牧草的生长年限进行划分,充分考虑牧草的种植环境,一年生长的牧草有墨西哥1号以及多花黑麦等,多年生的牧草有菊苣以及多性状狼尾草等,这些草料制成的饲料,适用于大部分动物的饲养,而且适种范围较广。
1.牧草中蕴含的营养成分1.牧草种蛋白质含量较高牧草中含有的蛋白质适用于多种动物的成长,在动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氨基酸,在牧草中的蛋白质能够被动物吸收,在制成饲料后,也可以保存大量蛋白质,为动物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
1.维生素含量多在牧草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可以满足动物生长需求,在牧草中胡萝卜素的含量极高,在牧草加工时只需要添加维生素D6以及B6就可以满足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
1.牧草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牧草中也含有大量的矿物质,钙元素、磷元素丰富,能够满足动物的生长需要,而且动物牧草中含有酶以及有机酸,动物在使用后能更容易消化,防止消化不良的情况。
《草地学》教学大纲

《草地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大纲说明1.课程性质与任务《草地学》是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的主要专业课。
其任务是通过讲授草地及其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理论基础,学习各类草地的合理利用和培育改良的理论与方法,熟悉优质高产饲草通过动物生产过程有效地转化为人类需要的畜产品的流程,同时使草地生态条件不断地得以维持和改善的一门科学。
通过该课程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的业务打下基础。
2.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草地和草地牧草的主要生物学、生态学以及群落地理学的特性和理论;天然草地的形成、发展和演替规律;草地资源的分类及培育、经营利用和调查规划等方法;基本草地建设方法和草业生产相关知识;草地生产能力的评定方法及草地季节畜牧业的原理和实施办法。
使学生掌握畜牧业或草业生产中草地生产工作中的基础知识和技术,为将来从事相关的业务打下基础。
3.适用专业动物科学专业(本科)。
4.前期相关课程要求草地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动物生产与植物生产相结合的一门课程,一方面论述草地植物生产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介绍植物产品转变为动物产品的各个转化节。
在教学中,与草地学课程相关的课程有植物学、植物分类学、动物生产学、草地生态学、气象学、牧草栽培学、动物营养学等。
5.教学方式、主要环节与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70学时,其中授课37学时,课堂讨论3学时(3次)。
学时安排详见表1。
另外,有实验10学时,1周实习20学时,共70学时。
表1 《草地学》学时安排章节名称学时教学方式第一章绪论 2 讲授,讨论第二章草地发生发展的诸因素 6 讲授第三章草地类型与草地分类 4 讲授第四章饲用植物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 4 讲授,讨论第五章草地生产能力的评定 4 讲授第六章草地的调查与规划 6 讲授第七章草地的培育与改良 6 讲授第八章草地的合理利用 4 讲授,讨论第九章基本草地建设和草地围栏 2 讲授第十章草地季节畜牧业 2 讲授第十一章实践教学:实验(5个实验)实践教学:实习1周10 20合计学时706.考试考核办法基于课程的性质,草地学考核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
2012草地学-绪论

•草原牧区目 草原牧区目 前饲养草食家 畜牛4000 4000余 畜牛4000余 万头, 万头,羊1亿 多只
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 草地生产力水平低 与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 与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单位面积 草地的畜产品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新西 兰的1/80 美国的1/20 1/80, 1/20, 兰的1/80,美国的1/20,澳大利亚的 1/10;机械化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 1/10;机械化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
• 回良玉对这项战略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强调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 回良玉对这项战略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 加快草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人与自然和谐发 加快草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展的理念与草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结合起来, 展的理念与草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结合起来,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 要求与草业发展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要求与草业发展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33
34
四、草业发展机遇
啊!路在
何方? 何方?
35
畜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取 得了巨大成就。 得了巨大成就。 畜产品总量快速增加, 畜产品总量快速增加,成为世界畜牧业生 产大国;生产结构不断优化; 产大国;生产结构不断优化;饲料工业 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 飞速发展, 畜牧业科技含量增加, 国;畜牧业科技含量增加,科技贡献率 逐年上升。 逐年上升。
16
“草原” • 在地理学范畴内,被认为是温带和热带干 在地理学范畴内, 旱区中的一种特定自然地理景观。 旱区中的一种特定自然地理景观。
“草地” 草地”
• 在农学范畴里,具有更广泛的含义。 在农学范畴里,具有更广泛的含义。 我国草地学家贾慎修教授: 我国草地学家贾慎修教授: 体,土地是环境,草是构成草地的主体, 土地是环境,草是构成草地的主体, 也是人类经营利用的对象。 也是人类经营利用的对象。
草地学绪论1(1)

• 我国的草地畜牧业起源于北方草原,草地自然被认 为是草原
• 我国南方和东部农业区,生长多年生牧草为主的地 段称为草地, 南方的草山草坡
• 2002年12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草原 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
• 草原在地理学范畴内,由旱生多年生草本为主组成 的植物群落,一种植被类型。被认为是温带和热带 干旱区中一种特定的自然地理景观。
草地学课程考核 • 课程考核的构成与分值 1、平时课程考核:50分。 2、期末课程考核:50分。
• 平时课程考核 1、出勤:5分。 2、随堂测试:5次,共25分。 3、课后习题:2次,共20分。
• 期末课程考核 第17周、笔试
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者,该课程必须重 修。
考核范围与分值比例
• 绪论
3%
2.62 6.12 8.45
20.78
10.34
19.99
亚洲 非洲 北中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欧洲
国内草地资源
• 我国草地3.93亿ha,占国土面积41.41%。次于澳大利亚, 第二。
• 西藏8205万ha,内蒙古7880万ha,新疆5726万ha。 • >1500万ha: 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 • 500-1500万ha:广西、黑龙江、湖南、湖北、吉林、陕
疏灌丛草地; • 撂荒>5年的次生草地; • 沼泽地、沿海滩涂; • 植被覆盖度>5%的高寒荒漠、苔原、盐碱地、沙地、石砾
地; • 5年内未更新的伐林迹地、或火烧迹地、造林未成林地; • 宽度大于1-2m的田埂等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各种空闲
地。
二、草地资源及其重要性
• 世界草地68.3亿ha,占土地面积51.88%。永久草地33.23亿
一 、草地的概念
牧草生产与加工

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53
2 光化作用引起的损失 胡萝卜素及叶绿素因光化学作用而被破坏 维生素C也几乎全部损失
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54
3 雨、露淋湿作用引起的损失 主要是发生在叶子上 使那些能自由通过死亡的原生质薄膜的易溶性 化合物(矿物质、易溶于水的碳水化物和部分 粗蛋白质)受到损失 雨淋后也加强了水解和氧化的发酵过程并促进 了腐生微生物的繁殖
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本讲主要内容 1 牧草的收割 2 干草的调制与加工
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1
第一节 牧草的收获
要点:
牧草的适宜收获期:产量与质量的关系;
牧草刈割-压扁的作用:加速茎秆干燥速度;
牧草留茬高度;
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2
一、牧草的收割时间
1、牧草的产量与质量变化关系;
2、牧草种类与利用方式;
牧草潜在采食量和干物质消化率相对优劣的指标。以盛
花期苜蓿(假定41% ADF and 53% NDF)的可消化 干物质采食量为参照值(=100). RFV的计算: Digestible dry matter (DDM)=88.9-(0.779×ADF) Dry matter intake (DMI)=120/NDF RFV=( DDM×DMI)/1.29
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57
牧草干燥过程中的损失量
以机械作用造成的损失为最大,达15~20% (因叶子脱落造成的损失) 由于呼吸作用造成的损失,在10~15% 由于酶的作用引起的损失,在5~10% 由于雨、露等淋湿作用的结果,可损失5%。
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58
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59
四、加速牧草干燥过程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3
四、牧草的收割
1 人工收割 2 机械收割
.
24
1人工割草 农区或半牧区,用大镰
.
25
2 机械割草 目前干草生产的主要方式
.
26
.
27
第三节 干草的调制与加工
干草生产时间短,季节性强,面积广、生产量 大,必须实行机械化作业
.
28
干草(hay):
青草或栽培青饲料在未结实以前刈割 ,经日晒或人工干燥而制成的干燥饲草 。
26.01 32.39 35.36 41.33
23.25 30.63 36.68 40.47
.
8
羊草割草地产量动态
刈割时期 (生长期)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开 十月
(抽穗) (开花) (结实) 始凋萎) (枯黄)
草群 产量
kg/hm2
占最高月份 (%)
400 36.4
837 76.2
1098 1045 100 95.2
干旱地区,降雨稀少,气温较高,空气干燥 防止光化学作用破坏胡萝卜素和避免机械作用
引起植物细嫩部分的损失
牧草的刈割与搂成草垄两项作业同时进行或割 倒后晾晒 2-3小时 搂成草垄 35-40% 成堆 2-3 天 干草
.
needlegrass
19
.
20
.
21
三、牧草的刈割高度
影响干草数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牧草刈后留茬越高
收获量越低 ,草地产量的 损失也越大 ; 影响干草营养物质含量
刈后留茬过低
降低了牧草的光合作用 , 影响刈后再生和地下器官 营养物质的积累
.
22
适宜的牧草刈割高度为5~6cm 但对下繁草草地为3~4cm
.
40
.
41
.
42
.
43
.
44
Pick up machine
.
45
.
46
.
47
.
48
5 堆藏
.
49
新疆那拉提草原
.
50
.
51
二、干草的调制方法
基本原则 干燥时间应当尽量缩短 干燥末期,牧草各部位的含水量应当力求均匀 凋萎牧草也应尽量防止雨、露的淋湿和避免在
阳光下长期曝晒 搂草、集草等应在牧草细嫩部分还未折断或折
要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高大杂类草草地:抽穗(现蕾)初期到开花期刈 高大禾本科草地:抽穗初期刈 芦苇割草地应在抽穗之前上有8~9片叶时 蒿类草地,在结实期刈,以减少苦味 针茅为主草地,在芒针形成或出现前刈
.
17
.
18
indiagrass
Green needlegrass
awn
Red threeawn
40-45
124-140
Mid bloom
20-30
13-16
35-40
45-50
100
Full bloom
<20
<12
>40
>50
<100
.
11
苜蓿产量与质量的动态变化
.
12
.
13
开花期刈割可收获较高产草量和营养物质含量。 (个别情况下草地最高产量是在结实期)
开花后延迟刈割,会降低干草品质。
特点: 营养价值较高
耐贮存
是饲喂家畜,进行畜牧业生产的一种主 要饲料。
.
29
一、干草调制的主要环节
1、刈割、压扁 2、晾晒 3、搂草 4、打捆 5、堆藏
.
30
1 刈割与压扁
将牧草茎秆压裂,破坏茎 的角质层以及维管束,使 之暴露于空气中,茎秆内 的水分散失速度加快,与 叶片干燥速度同步。
.
31
2 晾晒
第六章 牧草的生产与加工
本章重点
牧草的适宜收获期:产量与质量的关系;
干草的调制与加工 .
1
草地资源 在生产上存在着季节 间的不平衡性
第一节 概念及意义
放牧家畜的膘情: 夏饱、秋肥、冬瘦、 春亡
.
2
割草地
指牧区草原、农区草山草坡、沿海滩涂草地 以及人工、半人工草地中能够进行割制干草 的生产地段,它是草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758 69.0
羊草占草群的比例 (%)
71.5
69.4
68.3
71.7
70.5
.
9
羊草的营养物质总收获量
生长期
抽穗期
羊草产量( kg/hm2 ) 284
粗蛋白总收量 ( kg/hm2 )
44.1 92.6
开花期 581 83.6
结实期 750 55.7
205.4 310.0
.
14
综合考虑当年的割草地产量和干草的营养物
质含量,尤其是可消化营养物质含量,牧草 的适宜刈割时期应当以开花期为最好。
.
15
刈割时期对下年草地产量的影响
科学实验证明 下一年草地最高产量是在本年开花期刈割情况下
获得, 相反下一年草地的最低产量却是在本年早期(开
花初期以前)刈割情况下获得
.
16
2 根据牧草的饲用价值 确定刈割时期不一定完全按照草群中主
刈割后的牧草必须经过晾晒,以散失牧草中过多 的水分。摊晒机、翻草机
.
32
.
33
3 搂草
牧草以条堆的方 式晾晒
.
34
.
35
.
36
集草 晾晒后的牧草集至适宜地方堆垛
.
37
.
38
4 打捆
干草用机械加压成 捆后,较散干草的 体积小运输方便, 干草的损失减少, 并且便于贮藏。
.
39
新疆天然草地干草生产
断不多时进行
.
52
(一)自然干燥法
1 地面干燥法 干燥牧草的具体干燥过程和时间,随地区气 候条件的不同也不完全一致。
.
53
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刈割期正值雨季 ,避免 雨露的淋湿。
刈割牧草 干燥6—7小时 凋萎 40—50% 搂草机 搂成草垄 干燥4—5小时 集草器集成草堆 1.5—2天 干草
.
54
.
10
苜蓿:
Analyses of Alfalfa Hay Cut at Various States of Maturity
Stage
% Leaves % Protein % ADF % NDF % RFV
Bud
>40
>18
<30
<40
>140
Early bloom 30-40
16-18
30-35
.
3
目前我国割草地面积约有6732.93万公顷 ,占草地总面积(4亿公顷)的16.8%左右
.
4
.
5
第二节 牧草的收获
一、割草地的选择
根据草地类型、自然条件和干草产量高低等,选 择以禾本科草为主、植株较高和具有一定产量的 草地来做割草地。
羊草草原割草地
针茅草原割草地
.
6
二、牧草的刈割时期 影响割草地单位面积产量和干草品质
1 根据牧草的生物学特性 当年干草产量和干草营养物质含量
根据生长期内割草地产量动态和牧草营养 物质积累动态规律,确定在单位面积营养 物质总收获量最高时期进行刈割。
.
7
示 例
羊草的化学成分含量动态(占风干重%)
生长期 粗蛋白质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拔节期 抽穗期 开花期 结实期
26.24 15.42 14.39 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