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栽培与饲草加工201709

合集下载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周志新畜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支柱性产业,是基层地区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重要产业。

畜牧养殖产业发展壮大,需要依靠有充足的市场支持,同时也离不开市场种植和加工技术。

通过积极开展牧草种植,能够为畜牧养殖产业提供充足的饲料来源,满足畜牧养殖需求,同时还能够解决不合理放牧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提高养殖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牧草种植技术要点,然后论述了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一、牧草种植技术要点1、种植的选择为了实现集中连片生产经营,牧草种植地区应该面积广阔。

在种植之前应该优选广阔平坦的种植区,要确保土壤肥沃,土壤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并且种植地排灌良好,能够支持牧草茂密生长和多季节生长的营养供给。

选地结束之后,应该对种植地进行一次全面的翻耕,保证土壤疏松多孔,一般翻耕深度控制在20~25cm ,以打破犁底层为主。

通过合理的翻耕处理,能够将土壤当中的营养养分进一步释放,保证土壤养分供给更加均衡。

2、牧草品种选择牧草品种繁多,不同牧草品种的生产能力,适应环境和生产周期存在很大差异性。

要结合本地区畜牧养殖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动物养殖种类,选择草质好,产量高,可以多季收割,生命力顽强,对牲畜营养价值高,并且有利于提高牲畜肉质的牧草品种。

目前人工种植牧草主要以豆科类牧草为主。

在牧草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整个草地生态系统的抵抗能力,建议进行混合搭配种植。

可以将豆科类牧草和禾本科牧草进行混播,提升牧草营养价值,实现增产增收。

目前推广应用较好的牧草品种主要包括了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草、黄竹草、甜象草,紫花苜蓿等。

3、牧草种植理论上牧草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种,但以春季和秋季播种效益最好。

在播种过程中应该根据牧草品种的实际特性,选择最佳的播种日期,一年生牧草以春季播种为主,这样能够保证牧草经过一年的生长达到最佳的产量。

一年生的牧草一般从4月上旬中旬开始,直到5月下旬停止播种。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牧草是养牛、养羊、养马等家畜的重要饲料之一,其种植与加工技术对于牲畜的生长发育和肉、奶、皮等产品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牧草种植和饲草饲料加工两方面进行技术分析。

一、牧草种植技术分析1. 土壤选择牧草的生长需要良好的土壤条件,一般来说,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较高的土壤为种植基地。

土壤的PH值宜在6-7之间,这样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2. 牧草的选择牧草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饲养的家畜种类,选择适合的牧草品种种植。

常见的牧草有黑麦草、苜蓿、牧草、青贮玉米等,种植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3. 种植管理牧草的种植管理包括育苗、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在育苗期间要做好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的控制,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在生长期间要适时施肥和浇水,控制田间杂草的生长,防治病虫害,以保证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4. 收获与储存对于牧草的收获要选择在天气晴朗、空气湿度小的时候进行,采用机械化收割,确保牧草的质量。

收获后的牧草可以进行干草的制作和青贮等加工方式进行储存,以备日后家畜饲用。

二、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1. 干草加工干草是将牧草晾晒风干后制成的一种饲料,其制作工艺包括收割、晾晒、压块和储藏等环节。

收割后的牧草要尽快晾晒,避免雨淋和霉变,晾晒后压块、储藏,以保持牧草的质量和饲用价值。

2. 青贮加工青贮是将牧草在高湿度条件下进行发酵储藏,以保持牧草的营养成分和口味。

青贮的加工工艺包括割草、压实、密封和发酵等步骤,发酵后的青贮饲料口感好,营养丰富,适合于牛羊等家畜的饲用。

3. 切割粉碎对于一些粗纤维含量高的牧草,可以进行切割和粉碎处理,以提高牧草的口感和可口度,增加家畜对牧草的摄食量,促进家畜的生长发育。

4. 添加剂处理在牧草的加工过程中,可以适量添加一些添加剂,如玉米粉、酵母粉、盐等,调整牧草的营养成分和口味,提高牧草的饲用价值。

草原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

草原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

草原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37028119881210****摘要:牧草种植要结合种植地的各种环境条件,选取合适的品种开展种植。

农民在种植中要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技术进行播种、收割活动,种植过程中尽可能少的使用农药,同时政府要鼓励饲料厂对饲料加工技术进行创新,制作环保、绿色的有机饲料,通过不同的技术创造出适用于更多使用场景的饲料,提高畜牧业动物的肉质,从而提升国民身体素质。

关键词:草原牧草种植;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引言饲料牧草的种类有许多,种植人员可以根据喂养畜牧动物的种类和牧草生长的年限对牧草进行划分,同时要考虑牧草种植环境。

本文对草原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进行了探究。

1、在饲草饲料的营养价值分析1.1蛋白质较多的营养价值牧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许多动物成长需要的氨基酸,一些科学家指出,牧草中百分之八十的蛋白质能够被动物吸收,制作成饲料时至少可保存4、5成蛋白质。

1.2富含维生素的营养价值牧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够满足养殖动物的生长和日常活动的需求,其中所含的胡萝卜素更是十分高,在制作饲料中只需要添加维生素D和B6就能满足动物的全部维生素摄取量。

1.3富含矿物质的营养价值牧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等,能够满足动物的日常需求。

牧草中还含有多种酶和有机酸,动物使用后有机物的消化率一般不低于百分之五十。

2、牧草种植技术分析1.1牧草种植要科学规划牧草的种植首先需要科学规划,要符合国家发展要求和当地农业局要求,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和生态环境特点以及土壤和水质的特点进行分析,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生长的草种,在合适的时间开展播种和收割。

一些种类的草只能在当年种植,无法结出草籽或通过根部再生,工作人员应当选择适宜的季节开展播种,在气候变暖时快速进行种植,增加牧草的成长时间;多年生牧草的种植时间一般也在春季,在每年中旬或降水量多的时期也可以播种。

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播种工作。

2.2牧草选种和种植预处理工作2.2.1充分了解当地牧草种植环境,可以观察当地植物种类,按照植物所处的目、科、种分析当地的植物生长环境。

草原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

草原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

草原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摘要:在畜牧业发展中,牧草种植以及加工技术会对行业造成严重的影响,使我国可食用肉类总量下降,因此需要提高对畜牧业发展的重视。

在实际畜牧业生产工作中,很多区域的牧草种植工作存在很多不可靠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对牧草种植工作进行探究,从种植、选草种等方面提高牧草种植产量,加强机械化程度,提高收割效率。

除牧草种植工作外,也要进一步加强饲草饲料加工工作质量,提高加工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

因此本文将牧草种植工作以及饲草饲料加工工作作为主要的叙述内容,对生产技术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加快畜牧业发展。

关键词:草原;牧草种植;饲草饲料;加工技术随着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肉类的营养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畜牧业喂养中有机生态饲料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重,牧草重质量以及饲草饲料产量也得到巨大的提高,如何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同时,提高畜牧业养殖户经济收入已经成农业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重视牧草种植以及饲料加工工作,实现牧草、饲料可持续发展,保证畜牧业可以持续、稳定发展。

1.饲料牧草种类分析目前,牧草种植种类较多,很多种植人员需要根据畜牧业饲养动物的类型以及牧草的生长年限进行划分,充分考虑牧草的种植环境,一年生长的牧草有墨西哥1号以及多花黑麦等,多年生的牧草有菊苣以及多性状狼尾草等,这些草料制成的饲料,适用于大部分动物的饲养,而且适种范围较广。

1.牧草中蕴含的营养成分1.牧草种蛋白质含量较高牧草中含有的蛋白质适用于多种动物的成长,在动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氨基酸,在牧草中的蛋白质能够被动物吸收,在制成饲料后,也可以保存大量蛋白质,为动物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

1.维生素含量多在牧草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可以满足动物生长需求,在牧草中胡萝卜素的含量极高,在牧草加工时只需要添加维生素D6以及B6就可以满足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

1.牧草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牧草中也含有大量的矿物质,钙元素、磷元素丰富,能够满足动物的生长需要,而且动物牧草中含有酶以及有机酸,动物在使用后能更容易消化,防止消化不良的情况。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逐渐成为了畜禽养殖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良好的牧草种植和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可以为畜禽提供丰富的营养,增加产量,改善畜禽的生产性能。

本文将详细分析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的相关内容。

1. 土壤改良技术:牧草需要富含养分的土壤来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

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和矿物肥料,合理调节土壤的pH值,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湿性,从而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2. 选择合适的牧草品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畜禽种类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牧草品种进行种植。

常见的牧草品种有燕麦草、黑麦草、苜蓿等。

3. 合理的播种和管理:根据不同的牧草品种,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和方式,确保种子充分接触土壤,并进行适当的灌溉和施肥。

注意防治牧草病虫害,保持草坪的整洁。

1. 制作饲草干草:将新鲜的牧草晾晒至水分含量降低到10%以下,通常通过日晒或者使用机械晾晒器进行,以减少牧草中的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延长保存期限。

2. 饲草青贮与发酵:将新鲜的牧草切碎,用饲草压榨机压实,然后密封储存,使其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

青贮饲草发酵产生的乳酸能够杀灭有害细菌,提高饲草的营养价值。

3. 饲草浸水处理:将饲草浸入水中,使其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以去除部分草料中的脂肪和糖类物质,降低饲草的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提高饲料的产能。

需要注意的是,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畜禽种类的需求来确定,确保使用的技术与资源的有效利用相适应,提高饲草饲料的产量和质量。

加强畜禽饲养管理,合理配餐以及科学饲喂,提高畜禽的生产效益。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1. 引言1.1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牲畜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升。

牧草种植技术分析主要包括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科学施肥和灌溉、合理管理草场等方面;而饲草种植技术分析则涉及到饲草的生长环境、生长期管理、采摘收割等技术要点。

饲料加工技术分析则是在保持饲草营养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机械化、化学处理等方式,制作出适合牲畜消化吸收的饲料。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的关联性分析将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牧草作为饲料原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新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养殖效益和化解饲料短缺问题。

通过对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畜牧生产实践,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 正文2.1 牧草种植技术分析牧草种植技术分析是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牧草种植过程中,首先要选择适合生长环境和饲用需求的牧草品种,例如青贮玉米、黑麦草、高羊茅等。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合理施肥、灌溉、密植、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以确保牧草的正常生长和高产量。

合理的收割时间和方式,也是影响牧草品质和饲用价值的关键因素。

在牧草种植技术中,还需要注意土壤改良、植株修剪、畜牧草地轮作等方法,以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

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选择适合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以获得最佳的种植效果。

牧草种植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对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和提高饲料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地更新技术、改善管理,才能更好地满足畜牧业的需求,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2.2 饲草种植技术分析养牛、养羊等牲畜,饲草是一种重要的饲养料。

饲草种植技术分析对于提高饲草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选择适宜的土壤和环境是饲草种植技术的重要步骤。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
牧 草种植 与饲 草饲料 加工 技术
Hale Waihona Puke 赵 超 1 科 学 种植 牧 草 ,提升 饲 草 饲 料 的 质 量
1 . 1 品种 的选择 。饲草饲 料加 T 是 以 优 质 的 牧 草 为 基 础 的 。牧 草 包 括 青 饲 料 以及作 物两 种 。要 想优 化牧 草 的种 植 ,取 得 高质量 的牧草 基础 ,首 先需 要针 对牧 草 的品种 进行 选择 ,以 地 方 的 气 候 、 土 壤 条 件 及 禽 畜 的 饲 养 情 况 作 为基础 。根据 陇西 县 的气候 条 件 来 看 ,其 属 于 中 纬 度 内 陆 地 区 ,为 显著的温带季风气候 , 常年光照充足 , 气温 均 ,无 极热极 寒 天气 ,平均 降 水量 为 4 4 5 . 8 m m/ 年 ,受 东 亚 大 气 环 流 和青 藏高 原外 围特 殊地 形 的影 响 ,川 I 北 山 为温 和干 旱【 ) { = , 南 山 为 温 寒 半湿 润 区 根 据牧 草 的 自身条件 ,要

沟 排 。 紫花 菖 蓿 的灌 溉 全 年灌 溉 量 不 超 过6 0 m / 亩 ,灌溉次数年均 7 次 ,降水 量少的年份 ,增加灌溉频度 ,保障菖蓿 生长需 求水量 。紫花菖蓿根部 的根瘤的 固氮能力强 ,因此氮肥的施肥量较少 , 般 于 当年 苗 期 根 瘤 菌 未 形成 前 施 少 量 氮 肥 ,每 亩 施 肥 4 k g ±1 k g ,并 在返 青 及刈 割后 ,对 弱苗追 肥 ,按每 亩 5 . 5 k g 施加尿素。其余时期重点考虑磷钾肥的 施 加 。 春播 时期 , 田间 多 杂 草 ,除 了在 种前使 用氟乐灵进行灭杂外 ,在苗期前
选择 草质 好 ,生命 力强 ,营养 价值 高 的牧 草 ,因此 豆科类 作物 为地 区牧 草 首先 , 陇西县适宜的牧草作物为苜蓿 、 紫花苜蓿等 ,其适应强 ,尤其喜温暖 、 半湿润的气候条件 。以紫花菖蓿为例 ,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牧草是牲畜饲养中不可或缺的饲料资源,牧草的种植和饲草饲料的加工技术对牲畜的生长、发育和产奶产肉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牧草种植和饲草饲料加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牧草种植技术分析1. 土壤选择和改良牧草的生长与土壤的肥力、排水性和通气性等密切相关,因此在种植牧草时需要选择肥沃的土壤,并对土壤进行必要的改良,例如施入有机肥、磷、钾等肥料,调整土壤的pH 值等,从而为牧草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 种子选择和播种方式在选择牧草种子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养殖牲畜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品种和混合比例;在播种方面,一般可以采用直播、插秧、撒播等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以提高牧草的种植效率和产量。

3. 管理和保护在牧草生长期间,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及时浇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以保证牧草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量。

二、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1. 饲草收割和干燥收割是影响饲草质量的关键环节,一般采用割草机或收割机进行收割,并尽快进行干燥,以降低饲草的水分含量,提高保存质量。

2. 饲草贮藏和保管饲草的贮藏和保管对于保存饲草的质量和营养价值至关重要,一般可以采用晒干后堆放、压块成青贮料、打成干草等方式进行贮藏和保管。

3. 饲草加工和配制为了满足不同牲畜的饲养需求,可以对饲草进行加工和配制,例如粉碎、搅拌、添加蛋白质、矿物质等,以提高饲料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4. 饲草饲料的使用在使用饲草饲料时,需要根据牲畜的品种、生长阶段、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配比和喂养,确保牲畜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并保持健康生长。

牧草种植和饲草饲料加工技术是牲畜养殖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合理的种植和加工技术可以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的饲料资源,从而提高牲畜的养殖效益。

养殖户在种植和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并加强管理和保护工作,以期取得更好的养殖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生长阶段,粗蛋白含量差别大。生 长1个月高50cm时粗蛋白含量10.8%, 而生长3个月高150cm时含粗蛋白只 5.9%,只有幼嫩时含粗蛋白54.6%。
3、皇竹草
3.2 栽培管理技术
茎节繁殖,穴深7厘米, 株距0.5米,行距1米,竖直或 是斜向上放,芽向上,覆土踩 实,一周可出苗。对土壤的肥 力反应快速,牛粪为最佳肥料。
农区牧草高产栽培与饲草利用技术
一、发展农区牧草的意义
1、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结构调整的基础,改变目前畜牧业发展以耗粮型为主的现状 3、降低成本,减少投入 4、改善肉、蛋、奶的品质,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解决草食家畜饲草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1、农副产品——充分利用、合理加工 2、草山草坡——分区轮牧、不断改良 3、人工种草——调节供应、提高营养
料和青贮原料。 美国奶牛业靠:苜蓿+玉米青株 前苏联奶牛业靠:青刈苜蓿(三叶草、混播) +青贮玉米+多汁饲料
8、玉米与青刈玉米
8.2 栽培管理技术 整地、施基肥 播种:每亩1-1.5公斤种子 适时收获:
作青饲料:在苗期到乳熟期之间收获 作青贮:在乳熟到蜡熟期之间收获
青刈玉米
普通玉米
青刈玉米的营养成分比较(干物质基础)
制作须2-3月才能完成。在饲用之前与饲用之中均要进 行品质鉴定。 ➢ 气味:具酸味,带醇、酸味最佳。 ➢ 颜色:青绿或黄绿色为好,黄褐或暗绿色为中,暗、褐、 黑绿、黑色为差 ➢ 结构:紧密,但手搓能散;软,湿润;叶、茎、花能保 持原有状态为佳。
青贮料只有在厌氧条件下,才能保持 良好品质,如果堆放在畜舍里和空气 接触,就会很快地感染霉菌和杂菌, 使青贮料迅速变质。尤其是夏季,正 是各种细菌繁殖最旺盛的时候,青贮 料也最易霉坏。
可耐低温及微霜,但不耐 冰冻,可用保茎、保兜的方法 越冬。
4、扁穗牛鞭草
4.1 基本特征 禾本科多年生牧草,每年可刈青4-6次, 每亩产鲜草0.8-1.2万公斤 ,干草中粗蛋白质含量9.48% 羊、牛、鱼均爱食。
4、扁穗牛鞭草
4.2 栽培与田间管理技术 茎秆扦插。扦插季节全年均可,但以4-6月和9-10月
2、养羊 牛鞭草、黑麦草、三叶草、苜蓿
3、养鹅 矮象草、奇可利、牛鞭草、三叶草、黑麦 草、紫云英
4、养猪 籽粒苋、矮象草、串叶松香草
5、养鱼 桂牧一号、矮象草、苏丹草、黑麦草
八、牧草与秸秆的加工与贮藏
1、青贮
1.1 概念: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调制保存的青绿 多汁饲料 1.2 建青贮池(窖)
常用牧草的类别见下表。
常见牧草的播种量
单位:千克/公倾
五、我省主要草种及其栽培技术
种草五要素
1、早耕深耕,精细整地 2、因地制宜,选择草种 3、适时播种,加强管理 4、适时收割,合理利用 5、合理搭配,均衡供青
1、桂牧一号杂交象草
1.1 主要特征
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一 年刈割4-5次,株高可达1.8 -3.0米,
提高青贮料的营养养分含量——如加入尿素、 氨化物、饼粕类等,也可加入本不可单独青贮 的料,如秸秆等。
1、青贮
1.3 制作方法: 适时刈割(考虑产量与实际情况):禾本科在抽穗期, 豆科在初花期。 无论是豆、禾本科牧草或是混播牧草,在始花期以后,
推迟一天刈割,牧草的消化率、采食量、总营养价值均降低。
二、我省农区牧草种植的现状
1、农区规模养殖场不断增加,对优质饲草的需求量不断 增加,高产优质饲草缺口非常大
2、我省农区牧草种植难度大 3、种草缺乏认识和技术含量
三、人工牧草的优点
1、青绿期长 2、产量高 3、营养品质好 4、多功能、多效益
四、牧草的分类
1、植物学分类:豆科、禾本科 2、利用方式:放牧型、刈割型 3、生长年限:一年生、多年生 4、对季节的适应性:冷季型、暖季型
6、一年生黑麦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2 栽培管理技术
耕翻整地,施足底肥。宜秋播,在湖南地区一般 在10月底作用播种较适宜,行距15-30 厘米,手 工播深1-2厘米,每亩播种量1.5-2 公斤。喜氮 肥,每次刈割后宜追施速效肥。
7、苏丹草
7.1 基本特征 高粱属禾本科牧草,一年生,根系发达,株高在1.5-3.0 米之间,年刈割3-4次,亩鲜草产量达1万公斤,蛋白质 含量6%左右。 7.2 栽培管理技术 播种量:1.5公斤/亩,条播,行距30cm,喜水、喜肥、喜温 作青饲料的最佳利用期为孕穗初期
粗纤维含量低,蛋白质 含量高,年亩产鲜草达1.5- 2万公斤。
1、桂牧一号杂交象草
1.2 栽培方法
按常规耕平整用地后,土 开穴,穴行株距均为80厘米, 穴深6-8厘米,每穴用土杂肥2 -2.5公斤(以火土灰与猪粪混 合而成),或每穴施复合肥80 -100克,每穴栽桂牧1号种苗 一根,在我省丘陵湖区最佳移 栽时间为每年4月20-5月10日, 最迟不超过6月10日。
-25厘米,年亩产鲜草3000-3500公斤,鲜草蛋白质含 量达到28%左右。播种量每亩0.25-0.5公斤。
9、白三叶草
9.2 栽培管理技术 秋播,10月中下旬,行距30厘米,播深1.5-2厘米。 生长缓慢,不耐杂草,要中耕除杂 控制采食量(含植物胶质和甲基醇,引起臌胀病)
红三叶
红三叶、白三叶营养成分比较(鲜样,%)
1、桂牧一号杂交象草
1.3 田间管理技术
要中耕除杂,每次刈割后兑水逐蔸追施尿素,每亩用肥15公斤, 或碳铵45-50公斤。在7-9月高温干旱季节,利用放水抗旱。第 一次刈青留茬高3-5厘米,以后每刈青一次向上递增1-2厘米。
1.4 留种越冬
➢覆盖种蔸越冬:采用牛粪、猪粪、火土灰、黄土、稻草、薄膜 等覆盖 ➢种茎半掩埋法越冬: 操作方法:挖坑→竖直放→浇透水→覆盖
池深2.5-3.0米,宽2-3米,长度视青贮料多少而定 (一般1立方米压实后,可贮存500-600公斤),池底及 边墙为水泥防渗结构,池顶部在装满青贮料后覆以塑料 布,并盖20厘米厚细土,池子上面要进行遮荫处理。
地上式青贮窖剖面
外加剂青贮
在青贮中加入另一些物质以达到: 促进乳酸发酵——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接
原料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搓绞法-----在切碎前,饲草被搓绞,茎不折断、叶片不脱落为适宜。 手抓法-----取切碎原料,用手压挤成团,慢慢展开,注意料团的状态。
以饲料团缓缓展开,手掌中可见水迹,而无水滴为宜。 烘干法-----实验室测含水量
2、密封的好坏
1、青贮
1.5 品质鉴定 含糖较多的青贮2—3周就能制成。不易青贮的原料
(2)配制菌液 将复活好的菌液倒入充分溶解的1%食盐溶液中搅拌均匀, 一般秸秆1000千克用水800千克、食盐8千克。处理青秸秆,活干菌用量减 半,不加食盐或适量加入,贮料含水量要求达到60%~70%。
(3)装窖 将秸秆铡成2~3厘米长,在窖底铺放20~30厘米厚秸杆,然后 均匀喷洒菌液并踩实,装一层喷一层踩一层,连续作业,直到高出窖口40 厘米再封口,用手握秸秆无水滴,手上水分明显,含水量即达到60%~70 %。每层可撒入秸秆量0.5%的玉米面、麦麸等,要求当天制作当天封窖。
1、青贮
1.6 开窑使用 ➢ 随用随取,防晒、雨淋,用后密封。 ➢ 不宜作单一饲料喂。 ➢ 饲量应由少到多。
2、氨化
2.1 概念 将秸秆铡碎密封好通入氨和氨水,或者将秸秆铡碎后与 一定量的尿素溶液混合堆垛,密封制作饲料的方法。
2.2 优点 粗蛋白含量提高4-6%,>8%的限定值 采食量提高20-40%,消化率提高10-20% 成本低,每千克仅增加0.03元,有杀菌作用。
种类
粗蛋 白质
可消化 粗蛋白质
(%) (%)
粗粗
无氮
脂肪 纤维 浸出物
(%) (%) (%)
粗 灰 分
产奶 净能
(%) (MJ/kg)
玉米 青刈 8.5
5.1
2.3 33.0 50.0 6.3 5.51
玉米 秸秆 6.5
2.0
0.9 68.9 17.0 6.8 4.22
9、白三叶草
9.1 基本特征 多年生豆科牧草,年刈割4-5次,叶层一般高15
种乳酸菌、加酶制剂等到可迅速产生乳酸 (PH达到3.8—4.2)。如:糖蜜,甜菜 渣,乳酸制剂等。 抑制不良发酵——如加入酸类、抑制剂, 阻止腐败菌生长。
外加剂青贮种类
(美)青料加85%的甲醛3.6㎏/t、黑麦草加 95%的甲醛2.5㎏/t;
(英)甲醛+甲酸,也有甲酸+丙酸+乳酸+抗氧化 剂。也有甲酸钙+Na2SO3防霉。
2、氨化
2.3 制作方法 秸秆切碎:以3-5厘米为宜。 尿素的加入方法:每100公斤秸秆用尿素4-5公斤,
溶于10-20公斤水中,撒在秸秆上,拌匀。 压实,覆盖,密封
3、微贮
3.1 概念 将多种有益菌株复合制
成一种多菌株复合体,然后 将其接种于铡碎的牧草或秸 秆中,依靠微生物本身的作 用,分解纤维素,提高蛋白 质含量,改善牧草或秸秆饲 料的柔软性、适口性的制作 方法。
类别
干物质
可消化 粗蛋白质
粗蛋白 质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 浸出物
粗灰分


红三叶 27.5
3.0
4.1
1.1
8.2
12.1
2.0
0.46
0.07
白三叶 17.8
3.8
5.1
0.6
2.8
7.2
2.1
0.25
0.09
10、苜蓿
10.1 基本特征 “牧草之王”,豆科多年生牧草,亩产鲜草可达8000
-9000公斤;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5%-20%。 10.2 栽培管理技术 播种一般分为春播、夏播、秋播。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撒播两 种,播种深度为2-3厘米,土湿宜浅,土干则深。播种量为 1.0-1.5公斤/亩,种植密度一般为135-270株/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