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定量加水控制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智能供水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智能供水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智能供水系统的设计与建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越来越重视。

在这个背景下,智能供水系统应运而生,将水的供应和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本文将就智能供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进行阐述,以期对该领域有所了解。

一、智能供水系统的定义和特点智能供水系统是一种集水处理、管网运营、供水控制、水质监测、故障预警等一系列功能于一体的水务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水资源。

它包括数据采集、自动控制、智能算法、远程监控等多项技术,能够自动调节水压、节约用水、保障供水安全等多重目的。

二、智能供水系统的构成和原理智能供水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仪,通信设备等,用于实时收集各种用水情况、水质数据、管网状况等各种数据。

2. 控制系统:由中央控制器和运行终端组成,通过对采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自动控制、节能降耗、故障处理等多种功能。

3. 监测系统:通过对水质、温度、流量等多种参数进行监测和预警,实现对供水过程的可视化和智能化管理。

4. 管网系统:主要由输水管网和配水管网组成,负责完成供水过程,并通过智能管网控制实现对水压的自动调节。

三、智能供水系统的应用及优势智能供水系统在城市供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1. 自动化控制,提高效率:智能供水系统具有自动化控制的特点,可以通过自动化调节、预警监测等多种方式提高供水的效率。

2. 节能环保,减少浪费:智能供水系统可以通过智能水表、管网控制等方式,实现用水节约和减少浪费,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提高供水质量,保障安全:智能供水系统具有远程监测、水质检测等多重功能,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水质问题,保障供水安全。

4. 监督管理,提高服务:智能供水系统通过对供水过程的可视化监督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四、智能供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智能供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功能需求分析、技术选型、系统集成等等。

智慧供水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供水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供水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智慧供水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供水管理系统,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提高供水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并实现供水的智能化管理。

本文将提出一个智慧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核心功能和技术实现。

一、系统架构设计智慧供水控制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四个层次: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

1.感知层:感知层是系统的底层基础,主要负责实时监测和采集供水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信息,包括水质、水位、流量等。

可以使用传感器、水质检测仪器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2.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层,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NB-IoT 等,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

3.数据处理层:数据处理层负责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数据挖掘和建模。

可以使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以便更好地理解供水过程,进行合理的决策。

4.应用层:应用层是智慧供水控制系统的最上层,主要负责控制和管理供水过程。

包括供水调度、供水策略制定、故障诊断和维修管理等。

可以利用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对供水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二、核心功能设计1.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供水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如水质、水位、流量等,并设定阈值,一旦超过预设的阈值,系统会发出警报,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2.智能控制和调度: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监测到的数据,自动调整供水流量和水质参数,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实现供水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调度。

3.故障诊断和维修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分析数据和模型,检测供水设备的故障,并提供相应的故障诊断和维修管理方案,以减少故障对供水过程的影响。

4.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系统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并生成相应的数据报表,以提供决策支持和优化供水过程。

三、技术实现1.硬件设备:使用传感器、水质检测仪器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使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定量配水电路设计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定量配水电路设计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控制技术已不仅仅在工业化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单片机的问世,一种体积小巧、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高效的微控制器正步入千家万户当中。

全自动洗衣机、智能洗碗机、智能咖啡机等家用电器都涉及到对水量的自动控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由此我想到了毕业设计课题——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定量配水电路设计。

本文主要介绍了由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核心元件,设计包括晶振电路、复位电路、液晶显示电路、按键电路、传感器电路、阀门开关电路等组成的能实现自动定时定量控制配水的硬件电路设计。

结合程序的写入,通过按键设定时间和水量,再由单片机控制阀门的开关以及接收传感器反馈的数据,该系统能完成自动定量配水要求。

并且时间和水量的设定值、实时出水量都能很直观的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

整个系统在硬件和软件的完美结合中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关键词:定量配水;单片机;自动控制;液晶显示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has not only widely appli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since the 1970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 small size, low cost, simple operation, high efficiency of the micro controller is entering of families. Automatic washing machine, intelligent dishwasher, intelligent coffee machine and household appliances are related to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water, combined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arned from this I thought of graduation design task-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with quantitative hydropower road design.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TC12C5A60S2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component by, including crystals circu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ircuit, key circuit, sensor circuit, valve switch circuit to achieve automatic timing of quantitative control water distribution of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After write programs, through the key to set time and water, then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valve of the switch and receives feedback sensor date, the system can automatically perform quantitative water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And the time and water value, real-time water yield can be very intuitive displayed no the LCD serene. The whole system in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realize of the expected function.Key words: quantitative water distributi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utomatic control; liquid crystal displa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设计的意义 (1)1.2 设计要求 (1)1.3 设计基本方案 (1)2 系统概述 (2)2.1 系统实现的功能 (2)2.2 单片机控制自动定量配水系统结构 (2)2.3 主要芯片及元件的介绍 (3)2.3.1 STC12C5A60S2单片机简介 (3)2.3.2 继电器 (7)2.3.3 水流量传感器 (8)2.3.4 固定式三端稳压器(7805)的介绍 (9)2.3.5 LCD1602液晶显示器简介 (10)3 硬件电路的设计 (12)3.1 电源电路的设计 (12)3.2 复位电路设计 (13)3.3 时钟电路设计 (13)3.4 LED显示电路设计 (14)3.5 按键电路设计 (15)3.6 系统总原理图 (16)4 软件设计 (17)4.1 开发工具介绍 (17)4.2 程序框图 (18)5 硬件电路的焊接及程序的调试 (19)5.1硬件电路的焊接及调试 (19)5.2 软件测试 (19)6 总结 (20)参考文献 (21)附录一系统程序 (22)附录二电路设计总原理图 (32)附录三实物照片 (33)致谢 (34)1 绪论1.1设计的意义单片机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应用广泛,发展快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供水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供水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供水管理系统设计智能供水管理系统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供水设备和水资源进行智能化管理的一种系统。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供水管理系统在城市水务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针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供水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讨论。

一、系统概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供水管理系统旨在通过将传感器、通信设备和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于供水设备和水资源的监测与控制,实现对供水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系统通过感知和收集供水设备的工作状态、水质检测数据、水资源的消耗情况等信息,通过云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从而实现对供水系统的远程管理和优化。

二、系统架构该智能供水管理系统主要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传感器和控制设备、数据通信网络和数据处理平台。

1. 传感器和控制设备:系统采用多种传感器安装在供水设备和水资源的关键位置,用于实时感知和监测供水设备的运行状态、水质情况等数据,并通过控制设备实现对供水设备的智能控制。

2. 数据通信网络:系统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3. 数据处理平台:系统通过云平台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优化策略。

三、系统功能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供水管理系统具备以下功能:1. 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供水设备的运行状态、水质监测数据等信息,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

2. 智能控制:通过数据处理平台分析传感器数据,实现对供水设备的智能控制,例如自动调节水压、控制水流等。

3. 故障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检测供水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以便进行快速维修和处理。

4.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对传感器数据的分析,提供供水过程的数据报告和统计分析,并提供决策支持,优化供水管理策略。

5. 节能减排:系统通过对供水设备的智能控制和数据分析,实现对供水过程的优化,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四、系统优势1. 提高供水效率:通过实时监控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优化供水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供水的效率和稳定性,减少资源消耗。

智慧供水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供水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供水系统设计方案智慧供水系统是基于现代科技手段来实现水资源的监控、调配和管理的系统。

它利用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对水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和运营管理,提高供水效率和用水质量,实现智慧、高效的供水服务。

下面是一个智慧供水系统的设计方案。

1. 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硬件基础设施,包括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等。

传感器网络可以覆盖供水管网的各个节点,实时监测供水压力、水质、流量等参数。

数据采集系统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和传输。

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则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得到供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水资源利用情况。

2. 数据监测与分析:通过传感器网络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实现对供水系统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例如利用压力传感器监测供水管道的压力变化情况,当压力过高或过低时及时发出警报;利用水质传感器监测供水水质,当水质不合格时及时进行处理;利用流量传感器监测供水流量,实现对供水量的实时控制。

同时,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到供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故障预测,为系统决策提供依据。

3. 远程控制与管理:通过智慧供水系统的设计,可以实现对供水系统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可以通过手机APP、网页端等方式,实现对供水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操作。

用户可以随时了解供水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水质情况,进行远程控制,如开关水源、调节供水压力和流量等。

同时,系统管理员也可以通过远程管理平台,对供水系统进行远程操作和管理,如故障监测与处理、调度运维人员等。

4. 大数据分析与优化:通过对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实现对供水系统的优化和调整。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得到供水系统的用水需求和用水特征,从而进行供水计划的制定和优化。

通过机器学习和预测算法,可以实现对供水系统的故障预测和预防,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供水系统的潜在问题和改进空间,促进供水水资源的节约和环保。

智能城市中的智能供水管理系统设计

智能城市中的智能供水管理系统设计

智能城市中的智能供水管理系统设计智能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在这个背景下,智能供水管理系统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智能供水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其功能和特点,并探讨其在智能城市中的应用和优势。

一、智能供水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点智能供水管理系统是指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对城市供水网络进行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以实现供水管网的高效管理和运行。

其功能和特点如下:1. 实时监测:智能供水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流量计等设备对供水管网进行实时监测,可以监测水质、水位、压力等关键指标,及时发现供水管网的异常情况。

2. 数据分析:通过采集和分析大数据,智能供水管理系统可以预测供水管网的故障和漏水风险,帮助城市提前做出相应的维修计划和预防措施。

3. 智能决策: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智能供水管理系统可以做出智能决策,调整供水管网的运行模式,提高供水的效率和稳定性。

4. 远程控制:智能供水管理系统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设备,实现对供水管网的遥控,包括调节水压、控制阀门等,可以快速响应供水的需求变化。

二、智能供水管理系统在智能城市中的应用智能供水管理系统在智能城市中有广泛的应用,具体如下:1. 水资源管理:智能供水管理系统可以对城市的水资源进行统筹和优化管理。

通过监测和分析供水管网的水质、水量、水位等指标,可以实时掌握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并根据需求做出相应调整,实现节约用水和合理分配水资源。

2. 漏水检测和预防:智能供水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监测供水管网的压力和流量等指标,及时发现漏水点和漏水风险,并预测漏水的可能位置和程度。

通过及时维修和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漏水损失,提高供水管网的使用寿命。

3. 故障监测和维修:智能供水管理系统可以对供水管网的设备和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

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可以做出维修计划和维修策略,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减少对城市正常供水的影响。

智能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智能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智能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水系统的应用也慢慢占据市场。

智能水系统是指通过采集、处理各种水资源数据,并根据数据结果来实现对水适宜性、水量控制、供应水压稳定等问题的自动化调节的一种方案。

本文将从系统设计角度出发,探讨智能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情况。

设计方案智能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方式可以使得整个系统的升级和维修更加便捷,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确认故障所在,也便于更换损坏的模块。

同时,在系统的安装布置上,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配置更加灵活,提高系统的兼容性。

二、数据采集系统智能水系统需要采集大量的水资源数据,包括水流量、水压力、水温等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决策至关重要。

因此在系统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算法模型智能水系统需要高效的算法模型,以实现对于数据的处理和水资源管控。

目前,有许多应用于智能水系统的算法模型,如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等。

系统设计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算法的选择和应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四、通讯协议智能水系统需要实现对于数据的传输和交换,而通讯协议是实现数据传输的关键。

在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通讯协议的兼容性和可靠性,以及对数据加密、解密等安全措施。

应用案例智能水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应用案例。

一、智能灌溉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灌溉系统进行升级而形成的。

通过选用适当的传感器来检测土壤的水分状态和气象因素,实现了对灌溉的自动化调节,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城市供水系统城市供水系统是保证市民生活用水需求的重要设施之一。

利用智能水系统,可以实现对于水流量、水压力等参数的监控和管理,确保供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能源发电中的水循环系统能源发电中的水循环系统可以利用智能水系统实现对于水池、水闸等的自动化管理,避免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重大事故。

四、水环境监测系统水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对城市内的水源进行监控,对水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确保市民的饮用水安全。

智能化供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控制

智能化供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控制

智能化供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控制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供水系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智能化供水系统可以为城市的供水系统带来许多优势,例如提高水的质量和供水的可靠性,节能减排,降低人力成本等。

本文将针对智能化供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控制进行探讨。

二、智能化供水系统的设计智能化供水系统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对供水系统进行全方位、高智能化管理的供水系统。

这种系统不仅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响应,也能够为城市的供水系统提供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服务。

1. 数据采集与处理智能化供水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是整个系统的关键。

对于水厂和水管的状态进行全面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快速、准确、实时的采集和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在数据采集方面,可以使用各种传感器对水的质量、流量、压力和温度等进行监测。

这些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中心需要具备分析大数据和实时响应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能够提供高效的决策支持和管理系统。

2. 控制系统设计智能化供水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是系统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供水需求进行调整。

例如,根据供水需求的大小和位置,可以灵活调整水的压力和温度。

此外,对于水的制备、贮存、输送和消费等过程,都需要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控制。

针对不同的环节,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如PLC、DCS、SCADA等。

这些设备具有自动化、高效、可靠的特点,可控制各种关键参数并对不同的控制器进行调整和传输。

此外,还需要利用降噪技术和音量调节技术,控制水管的噪音和水压的变化。

3. 系统集成和网络设计智能化供水系统的系统集成和网络设计是非常复杂的过程。

系统集成需要对不同的供水需求进行分析和集成,以实现全方位供水系统管理。

此外,网络设计需要确保系统的通信和数据传输能力,以及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在网络设计方面,需要采用先进的通信协议和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定量加水控制系统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现很多工艺过程比如:生产高品质混凝土、小麦工艺、造纸过程等,都需对其中水分进行准确监测控制来保证产品的质量。

高品质混凝土制取必须解决砂石含水率测定和制备混凝土过程中的加水控制问题。

水分与混凝土质量的相关性律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混凝土所用骨料初始水分的不确定性,会导致最终所配制的混凝土的物料组分的不稳定性。

二是混凝土的强度直接依赖于所含的水分和水泥的比例即水灰比,因此对于任何给定的配比,加水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和混凝土使用后的耐久性上。

根据小麦品种不同, 现代制粉工艺要求入磨小麦水分在14% ~ 17%, 以达到最高的出粉率、最佳的面粉质量以及最适宜的粉磨作业条件。

小麦入磨前的着水及水分调节的直接目的是使得小麦麸皮变韧而胚乳变软, 研磨时麸皮和胚乳容易分离。

尽管制粉工艺对小麦水分有一定的要求,但工业化生产中加工面粉的小麦多来自粮库的储粮, 小麦在储藏中的水分含量必须控制在储藏安全水分( 一般为11% ~12%),此水分值低于所要求的入磨小麦水分值, 故需对小麦进行实时在线着水。

小麦着水已成为制粉工艺中十分关键甚至是影响全局的工序, 对小麦原始水分含量的测定和拟加水分的控制是制粉生产线上重要而特殊的一环。

造纸工业的抄纸过程有两个重要的控制参数,一个为每平方米的纸张重量, 简称定量。

另一个是每平方米纸张的含水量,简称水分含量。

定量一般用调节闸门的开度来控制,水分含量一般用调节进人烘缸的蒸汽流量来控制。

当蒸汽流量增加时使水分含量减少,同时也使定量减少。

同样,纸浆闸门开度的变化也会引起定量与水分含量的变化。

目前,许多造纸厂这两个控制参数大都是处于手动或人工控制状态,因而纸张的质量往往不容易保证。

1960 年代初,Vingas提出了总量控制的概念,即根据某一生产阶段总的用砂量和浇注金属量,并考虑新砂、实际物料补加、芯砂混入、除尘量等参数,确定下一生产阶段的物料补加量。

后来又有人提出预防性控制理论,强调型砂组分稳定是质量控制的基础,这种基于组分稳定的控制是目前型砂质量控制的基本指导原则。

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将组分控制的思想与在线检测、控制技术相结合,从砂系统总量平衡的角度确定物料补加量。

由于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及参数检测的偏差,必须根据每一碾砂的检测数据修正系统的物料补加值,开发实时、在线的型砂性能检测与控制系统就成了实现组分稳定控制的关键。

2、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加水控制系统有定量水设定单元和加水控制单元以及一些附属电路。

控制单元是由单片机将测定的水分与事先设定的水分进行比较,如有差异即向进水机构发出增减水量的指令,使加水结果逐渐趋于设定要求。

加水结果与设定相符后, 供水量维持不变,如产生差异,则调整加水量系统设置了人工手控加水支路,以便于系统调试和主控系统维护,水加法器提供用水量的累计计量,调节阀为加水执行器采用高分辨率步进电机执行机构驱动高精度电动调节阀。

方案主要根据流量计反馈给定量控制仪的脉冲流量信号,当流量累计流量达到设定的数值(定量值),定量控制仪会给电磁阀门或泵一个开关信号,已达到对阀门、泵的启动和关闭控制。

实现对加料的自动和手动控制。

该系统精度高,操作简单,可现场校准。

系统有流量传感器、泵或电磁阀门、定量控制。

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主要是采集流量信号,反馈给定量控制仪。

定量控制柜:主要有定量控制仪表和电柜组成。

定量控制仪可任意设置所需要加入的水量(定量值)定量控制仪具开关量信号输出,当设定好定量值,仪表根据流量传感器反馈的流量信号,当达到设定值后,自动关闭泵或阀门。

带有瞬时流量,累计流量,加入量显示功能控制仪带有面板清零装置。

恢复:既在突然断电或其他原因造成定量控制中途停止时,按恢复键可以继续加入未完成的定量值。

停止:遇到紧急情况,可按此键停止阀门。

启动:每次操作完成后,按此键可以将定量值清零,重新开始下一批次操作。

3、进度安排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的主控制芯片和主测量单元。

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4-6周:设计控制加水装置,涉及到电磁阀、电动调节器等装置。

第7-8周:设计定量给定水量单元,包括键盘电路等。

第9-10周:设计辅助电路模块,包括消抖电路等第11-12周:选择主控制芯片,这对设计要求选择控制算法。

整合总电路并完善电路。

第13-14周:完成并修改毕业论文。

第15周:准备论文答辩4、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xx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摘要 ..................................................................... ........................................................................ .. (I)ABSTRACT ............................................................... ........................................................................ ................. II 1绪论 ..................................................................... ........................................................................ . (1)1.1课题来源及其研究意义 ..................................................................... .. (1)1.2课题的研究内容 ..................................................................... .. (1)1.3论文组织结构 ..................................................................... .................................................................. 1 2流量计的概述及选型 ..................................................................... (3)2.1流量计的发展现状 ..................................................................... . (3)2.2流量计类型的选择 ..................................................................... . (3)2.3涡轮流量计的基本原理 ..................................................................... .................................................. 6 3 智能定量加水控制系统整体设计 ..................................................................... (9)3.1智能定量加水控制系统功能要求 ..................................................................... . (9)3.2硬件电路设计原则 ..................................................................... . (9)3.3系统硬件的总体设计 ..................................................................... .................................................... 10 4 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 . (11)4.1 MCS一5lC语言及开发环境 ..................................................................... . (11)4.2流量显示软件设计 ..................................................................... ......................................................... 11 5 各模块硬件及软件设计详细说明 ..................................................................... . (13)5.1单片机控制模块 ..................................................................... (13)5.1.1 单片机的选择 ..................................................................... (13)5.1.2 AT89c51单片机各个引脚具体应用...................................................................... . (13)5.1.3 定时/计数器T0、T1的工作原理 ..................................................................... . (15)5.1.4 计数/定时器具体控制方式 ..................................................................... (17)5.2传感器信号输入模块 ..................................................................... . (17)5.2.1流量计工作方式及数值处理 ..................................................................... . (18)5.2.2传感器脉冲输入模块的程序设计 ..................................................................... .. (18)5.3面板按键模块 ..................................................................... . (20)5.3.1 键盘的工作原理 ..................................................................... .. (20)5.3.2键盘按键的硬件设计 ..................................................................... . (23)5.3.3键盘按键程序设计 ..................................................................... .. (23)5.4液晶显示模块 ..................................................................... . (24)5.4.1 字符型点阵式液晶显示器 ..................................................................... . (24)5.4.2 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RT-1602C的外观与引脚 (25)xx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5.4.3 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RT-1602C的内部结构......................................................................265.4.4 液晶显示的硬件接线图 ..................................................................... .. (27)5.4.5 液晶显示模块的程序设计 ..................................................................... . (28)5.5电源供电模块及其它外围电路 ..................................................................... (30)5.5.1电源供电模块 ..................................................................... . (30)5.5.2 电源整流模块 ..................................................................... (31)5.5.3指示灯电路 ..................................................................... .. (31)5.5.4 其他模块 ..................................................................... ........................................................... 32 6智能定量加水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的PCB板与仿真 ..................................................................... (33)6.1系统硬件设计的PCB板 ..................................................................... . (33)6.2 按键及液晶显示电路的仿真 ..................................................................... ....................................... 33 7总结与展望 ..................................................................... ........................................................................ .. (37)7.1总结 ..................................................................... ........................................................................ .. (37)7.2展望 ..................................................................... ........................................................................ ........ 37 参考文献 ..................................................................... ........................................................................ ............... 38 附录一 ..................................................................... ........................................................................ ................... 39 附录二 ............................................................................................................................................. ................... 40 致谢 ..................................................................... ........................................................................ (45)xx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摘要在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等领域中,对定量加水的控制要求智能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