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_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工具的普及,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提高交通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应运而生,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算法,实现对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从而优化道路交通流量,缓解拥堵状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信号灯控制模块和中央控制模块。

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监测道路车辆和行人情况,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传感器模块获取的数据,信号灯控制模块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智能控制,中央控制模块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

2. 技术方案在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物联网等。

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实现对车辆和行人的检测与识别,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学习和分析,从而优化信号灯控制策略,物联网技术则实现了各个模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三、系统实现1. 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包括车辆数量、车速、行人数量等信息,这些数据经过数据采集模块处理后传输给信号灯控制模块。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确保信号灯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2. 信号灯控制策略基于采集到的数据,信号灯控制模块需要设计合理的控制策略。

可以根据车辆密度、行人通过情况等因素动态调整信号灯的变换周期和时长,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四、系统优势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相比传统的定时信号灯控制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 实时性更强:可以根据实时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动态调整,适应不同时间段和道路情况; - 灵活性更高:可以根据需求定制不同的信号灯控制策略,满足不同道路的需求; - 效率更高:通过优化信号灯控制策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拥堵现象发生。

五、总结与展望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当前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基于PLC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PLC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 PLC 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 设计-开题报告———————————————————————————————— 作者: ———————————————————————————————— 日期: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0 届)题目: 基于 PLC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专 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 xxx 学号: xxx指导教师: xxx职称:填写日期:2014年 2 月 20 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教务处 制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 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 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 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 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 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 师签署意见;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 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 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11 年 4 月26 日”或“2011-04-26”。

4.院系审查意见栏签章:自办专业盖中北学院教学院 长签名章、中北学院公章,非自办专业盖联办二级学院教学 院长签名章、联办二级学院公章。

‫ﻬ‬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公交、运输汽车、私家车等车的急速增加,使得 城市道路交通日益堵塞,交通在许多城市已经成为“瓶颈”问题。

因此,提高城市路网的 通行能力、实现道路交通的科学化管理迫在眉睫。

虽然各城市已在十字路口设置了交通灯,对交通进行了有效的疏通,但是随着社会、 经济的快速发展,原先的交通灯控制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日益繁忙的交通状况。

如何改 善交通灯控制系统,使其适应现在的交通状况,成为研究的课题。

基于plc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plc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一、课题意义(包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交通系统是社会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膨胀城市的经济贸易和社会活动日益繁忙交通量持续增长,使得交通拥挤和阻塞现象越来越突出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交通问题成为我国严重的城市病之一,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灯控制系统大都采用定时控制,这种方式控制交通效率低,容易造成交通拥挤,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依据车流量、道路、时间与季节变化情况改变控制方式或自动调节红绿灯的时间长度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以减少十字路口车辆滞留现象,缓解交通拥挤,实现十字路口交通最优控制,从而提高交通控制系统的效率。

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交通灯管制的控制系统以及该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法实验证明该系统实现简单、经济能够有效地疏导交通提高交通路口的通行能力。

分析了现代城市交通控制与管理问题的现状结合交通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城市交通灯控制系统的PLC设计方案。

二、文献综述(包括: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3.本人对所查文献的评述等)1.交通灯的历史渊源及演进过程19世纪初在英国中部的约克城红、绿装分别代表女性的不同身份。

其中着红装的女人表示我已结婚而着绿装的女人则是未婚者。

后来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经常发生马车轧人的事故于是人们受到红绿装启发1868年12月10日信号灯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就在伦敦议会大厦的广场上诞生了由当时英国机械师德·哈特设计、制造的灯柱高7米身上挂着一盏红、绿两色的提灯--煤气交通信号灯这是城市街道的第一盏信号灯。

在灯的脚下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随心所欲地牵动皮带转换提灯的颜色。

后来在信号灯的中心装上煤气灯罩它的前面有两块红、绿玻璃交替遮挡。

不幸的是只面世23天的煤气灯突然爆炸自灭使一位正在值勤的警察也因此断送了性命。

从此城市的交通信号灯被取缔了。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5】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金解云 邹继军,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
【6】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交通灯的设计,周峰,内江科技,2011年第10期
.
五、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
序号
起止日期
工 作 内 容
阶段成果
1
第1-2周
智能交通灯控制技术相关文献调研
搜集所需资料并分类整理
2
第3-4周
四、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材料:
MCS-51单片机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彭军 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 《MCS-51单片机教程》张为民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MCS-51单片机系统及其应用》 蔡美琴 张为民等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交通灯控制器设计,曹纯子 李业德,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
3、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预期目标:
该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控制芯片,它具有良好的温度特性、稳定性和性价比。内置15K的Flash存储器 和512字节RAM,具有3个16位计数器和一个标准的串行通信口,并具有P4口,支持ISP程序下载。单片机价格低廉, 体积小, 运算速度快. 定时器通过中断方式给CPU 发送信号, 使CPU 及时响应, 降低了系统功耗. 单片机通过程序方式控制各种输入输出信号, 可以方便的设定交通灯亮灭的时间和选择运行规则, 从而实现多种功能。
整理文献资料,初步完成论文内容
7
第13-14周
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完成论文排版,打印
8
第15-16周
毕业设计总结与答辩
通过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智能交通灯开题报告

智能交通灯开题报告

智能交通灯开题报告智能交通灯开题报告背景介绍智能交通灯是一种新型交通管理设备,它能够通过内置的计算机程序以及传感器进行道路交通的自动控制。

智能交通灯具有智能化、自适应等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动优化交通流量和路口的通行效率。

在当前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的情况下,智能交通灯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目标本次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能够对交通流量进行自适应调节,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研究内容本次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机器学习算法的选择本次研究首先需要确定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神经网络、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了解,选择出最适合的算法。

2.数据采集与处理为了实现智能交通灯的自适应调节,需要采集路口交通流量的实时数据,然后将其进行处理。

我们需要设计一套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以便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和分析。

3.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在确定机器学习算法和处理好数据之后,我们需要着手设计智能交通灯的控制系统。

此系统需要能够根据实时的路口交通流量进行自适应调节,以确保路口的通行效率。

4.系统优化与评估最后,对设计好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进行系统优化和评估。

这将为我们提供改进系统的思路和方法,并为今后更好地推广智能交通灯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研究意义智能交通灯的推广和应用将会使城市交通更加便捷和高效。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将能够开发出更加科学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进一步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性。

结论本次研究将开发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

此系统能够自动地根据实时的路口流量进行自适应调节,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并为今后推广智能交通灯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我们相信,通过这一研究,智能交通灯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

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开题报告

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开题报告

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开题报告1. 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交通道路的管理和交通流量的控制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交通灯是路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合理控制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并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现有的交通灯控制系统存在许多问题,如无法适应交通流量的变化、无法智能调整信号灯的时长等。

因此,我们计划设计一种先进的交通灯控制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开发一个智能化的交通灯控制系统,实现以下功能: - 根据实时交通流量智能调整信号灯的时长,以提高交通效率。

- 根据交通流量预测,提前调整信号灯的时长,以平衡交通流量。

- 支持不同交通场景下的定制化调度策略,满足不同路口的需求。

3. 项目计划我们计划按以下步骤进行项目的设计和开发: 1. 前期调研和需求分析 - 调研现有的交通灯控制系统,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与市政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合作,了解他们对交通灯控制系统的期望和需求。

- 组织用户调研,收集居民对交通灯控制系统的意见和建议。

2.系统设计和技术选型–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交通灯控制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

–选择合适的技术和工具来实现系统的各个组件。

3.原型开发和验证–根据系统设计,进行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原型开发。

–验证原型系统的功能,并与用户和相关部门进行验证和反馈。

4.系统优化和改进–针对原型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系统的优化和改进。

–对系统进行充分测试和调试,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5.最终系统的部署和推广–在实际交通场景中部署最终版本的交通灯控制系统。

–进行系统的推广和宣传,吸引更多的用户和交通管理部门使用和支持本系统。

4. 项目预期成果通过本项目的设计和开发,我们预期可以实现以下成果: - 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 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提高生活质量。

- 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凡建超
专业
自动化
班级
1224081一、选题的目的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日趋严重,因此为了保障城市交通有序、安全、快速的运行,提高城市路网的通行能力及实现道路交通的科学化管理迫在眉睫。统计的方法已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交通现状,十字路口简单的双向红绿灯的控制已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为了适应现代社会道路车流量越来越大的实际情况,一种以微电脑技术为核心的自动控制装置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灯的控制领域。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利用工控机结合智能控制技术可以提高车辆通行效率,使车辆滞留数量最少化。设计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尽量可靠、经济,使大多数城市能够使用。在未来的工业发展中,交通灯的研究慢慢地走向人性化、自由化和便利化,因此,交通灯控制的设计还存在非常广阔的研究价值。
[5]易继锴,侯媛彬.智能控制技术[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5.
[6]尹宏宾,徐建闽.道路交通控制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出版社.2004,4.
五、指导教师审批意见
年月日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范永胜、王珉.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张飞舟、范耀祖.交通控制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3.
[3]王阿根.PLC控制程序精编108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王耀南,孙炜.智能控制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目前设计交通灯的方案有很多,有应用CPLD设计实现交通信号灯控制器方法;有应用PLC实现对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有应用单片机实现对交通信号灯设计的方法。目前国内的交通灯一般设在十字路口,在醒目位置用红、绿、黄三种颜色的指示灯。加上一个倒计时的显示计时器来控制行车。对于一般情况下的能发挥作用,但根据实际行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还存在以下缺点:1.两车道的车辆轮流放行时间相同,在十字路口,经常一个车道为主干道,车辆较多,放行时间应该长些;另一车道为副干道,车辆较少,放行时间应该短些。2.两条干道的红绿时间不能随时间的改变而修改。而在发达国家,他们的交通控制技术比较先进,他们的大多数城市在使用最优自适应交通控制系统(SCATS),SCATS系统的优点是其自动适应交通条件变化的能力,通过大量设置在道路上的传感器以及视频摄像机随时获取道路车流信息。ANTTS是其重要子系统,该系统通过几千辆出租车装有的ANTTS电子标签可与设在约200个交叉路口处的询问器通话,通过对出租车的识别, SCATS系统能够计算通行时间并对交通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判断。目前我国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也采用这一系统。澳大利亚的先进系统合作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开发一种名叫TRIRAM的系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模拟道路网来预测交通行为以及新的交通流量。

智能交通灯参考开题报告

智能交通灯参考开题报告
3.课题设计(或研究)的内容
本次毕业设计是要求基于单片机的原理来实现对智能交通灯的控制,需要设计出合理的交通管理方案,使该方案能实现以下功能:
1、红绿灯的自动切换功能,同时显示每种指示灯持续的时间;
2、在红灯倒计时时间里,当有车辆闯红灯时,启动蜂鸣器进行报警,3秒后恢复正常;
3、记录每次绿灯时间车流量检测的功能。
第14~15周: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制作PPT,进行预答辩以及正式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左右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内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优先通行。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路口的停车线后停车。黄灯是警告信号,面对黄灯的车辆不能越过停车线,但车辆已十分接近停车线而不能安全停车时可以进入交叉路口。
5.实施计划
第1~3周:了解设计需求和设计目标,资料准备,准备开发环境,阅读文献,熟悉开发工具,准备开题报告。
第4周:查阅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5~6周:进行系统设计与分析,以及环境准备;
第8~13周:对系统的软硬件进行设计,实现红绿灯自动切换及时间显示功能,对闯红灯车辆进行报警以及记录绿灯通行时间段里的车流量功能;
2.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道路上的车流量也大幅的增加,而现今,红绿灯早已安装在各个路口上,成为疏导交通车辆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通过个人购买、网络搜索、大学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借阅解决。
六、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1、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
为完成本课题的基本任务要求,拟定工作方案如下:
(1)确定毕业设计题目之后,首先从个人图书、学院资料室、大学图书馆,因特网上搜集相关的文献和技术文档,以及可能涉及到的软件程序,开发平台所需要的插件,帮助文档等。
6、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7、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
二、本报告必须由承担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任务的学生在接到“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正式开始做毕业论文(设计)的第二周末之前独立撰写完成,并交指导教师审阅。
三、每个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撰写本报告一份,作为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审查学生能否承担该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依据,并接受学校的抽查。
[6] 蔡美琴.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及其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
[7] 付家才.单片机控制工程算机控制技术 [M].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9
[9] 蒋万君.在论循环时序电路的简便设计[J].机电一体化,2005 第5期
[2] 周立功.增强型80C51单片机速成与实战[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5
[3] 雷丽文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2
[4]周航慈,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
[5]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 [M].清华大学出版,1996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学 号:
学 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年级:
电子信息工程2011级
指导教师:
职 称:
副教授
完成日期:
二○一五年一月九日
一、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课题来源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于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研究,改善现有交通灯存在的短板。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安全行车,车辆分流尚能发挥作用,但根据实际行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还存在以下缺点:1.两车道的车辆轮流放行时间相同且固定, 在十字路口,经常一个车道为主干道,车辆较多,放行时间应该长些;另一车道为副干道,车辆较少,放行时间应该短些。2.没有考虑紧急车通过时,两车道应采取的措施,臂如,消防车执行紧急任务通过时,两车道的车都应停止,让紧急车通过。
2、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的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信号灯虽然是自动的,但是仔细的会发现红绿灯转换是定时状态的,即转换间隔时间是固定不变的,定时式的交通灯是不和实际要求需要的,如果东西和南北方向的车流量相差很大,而交通灯是平均分配导通时间,就会出现一方面车挤一方面车松的尴尬状况,就会造成城市间的道路交通拥挤局面,这就是机器自动控制不如现场人工指挥的差别。然而人工指挥劳动强度大,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用计算机模拟人工智能来控制交通灯,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时间节约率。 国内的交通灯一般设在十字路门,在醒目位置用红、绿、黄三种颜色的指示灯。加上一个倒计时的显示计时器来控制行车。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安全行车,车辆分流尚能发挥作用,但根据实际行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还存在以下缺点:1.两车道的车辆轮流放行时间相同且固定, 在十字路口,经常一个车道为主干道,车辆较多,放行时间应该长些;另一车道为副干道,车辆较少,放行时间应该短些。2.没有考虑紧急车通过时,两车道应采取的措施,臂如,消防车执行紧急任务通过时,两车道的车都应停止,让紧急车通过。3. 基于传统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过于死板,红绿灯交替是间过于程式化的缺点,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就更显示出了它的研究意义,它能根据道路交通拥护,交叉路口经常出现拥堵的情况。利用单片机控制技术.提出了软件和硬件设计方案,能够实现道路的最大通行效率。 通过研究我们能利用智能交通灯的控制系统来实现,智能的交通信号灯指挥着。
[21]Zou Zhijun. A study of capacity of major/minor priority T-intersection by means of computer simulation[J],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000, 13(3): 101-105.
2)研究意义
自从1858年英国人,发明了原始的机械扳手交通灯之后,随后的一百多年里,交通灯改变了交通路况,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随着人们社会活动日益增加,经济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道路日渐拥挤,交通灯更加显示出了它的功能,使得交通得到有效管制,对于交通疏导,提高道路导通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显著的效果。
积累基于传统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过于死板,红绿灯交替是间过于程式化的缺点,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就更显示出了它的研究意义,它能根据道路交通拥护,交叉路口经常出现拥堵的情况。利用单片机控制技术.提出了软件和硬件设计方案,能够实现道路的最大通行效率。
二、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2)阅读搜集到的文档,熟悉课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开发工具。查漏补缺,继续完善文献和技术文档。
(3)对于课题进行分析学习,抽取其系统结构图,划定各个模块。
(4)尝试编写功能模块,坚持完成一块,调试一块,解决一块的原则。
(5)进行系统调试,安装和部署项目。
(6)在各阶段中,做好相关的文档;在调试结束后进行文档的整理与汇总,完成毕业设计文档的撰写,并做好演示课件,准备毕业答辩。
2)经济可行性
本课题利用keil c51实现对程序的编译和调试,利用Microsoft Visual C++ 6.0实现对上位机程序的设计,硬件电路需要自己购买,但是成本不高。通过本课题可以使我们对该方面技术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认识,为以后的研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积累宝贵的经验。
3)操作可行性
本课题要求智能交通灯有比较细致的了解,能够通过对既有文献的学习和既有技术文档和程序的研习,利用自己在石河子大学学习的系统的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知识,自主开发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来讲,完全可行。
[19]Donald A.Neamen. Electronic circuit analysis and design [M].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and Springer
Verlag.2002.
[20]Srinivasari, T.; Jonathan, J.B.S.; Chandrasekhar,A.Sentient autonomous vehicle using advanced neural net technology [A]. Cybernetic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2004
说明:
一、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应包含的内容:
1、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3、对课题提出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4、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5、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实验设备或实验环境条件、某类市场调研、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等等)及解决的办法。
3、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
本课题所涉及的研究目标,在国内外已经有相当成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通过我们的文献调查,以及对智能交通灯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发现系统的绝大部分可以使用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知识进行构建,其他的部分则可以通过自学,调用程序中已经开发好的一些功能模块来完成课题涉及到的技术要求。
三、对课题提出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1、对课题提出的任务要求:
(1)、制作一个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
(2)、该系统可以智能的根据车流量大小自动调节倒计时间。
(3)、该系统还能够启用紧急模式。
2、完成本课题需要使用的主要开发工具
(1)PC。
(2)Keil C51。
(3)protel99se、Microsoft Visual C++ 6.0。
[11]何立民.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5
[12]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13]吴金戎,沈庆阳.8051单片机实践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4]张志良等.单片机原理与控制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单片机at89s52一个。
(3)能够保证一天不少于3个小时的工作环境。
(4)相关的书籍和学习资料。
2、解决的办法
(1)使用自己的计算机一台,并且安装有keil c51和Microsoft Visual C++ 6.0软件。
(2)单片机at89s52一个。
(3)教师电子备课室的开放时间足以保证时间要求。
四、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本课题重点研究的问题,即本课题的关键是解决对车流量的检查及反馈,以及上位机程序的编写。预期目标能够置出汽车探测装置,以及能够基本智能交通灯的基本功能。
五、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1、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
(1)要求安装有keil c51和Microsoft Visual C++ 6.0软件的个人计算机一台。
2、完成本课题的进度计划(以周为单位)
(1)第1-2周 查找相关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2)第3周 总体规划,方案设计。
(3)第4-12周 硬件设计,代码编写。
(4)第13周 系统调试、修改。
(5)第14周 撰写论文及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