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九年级学业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九年级学业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第一部分(共36分)一、选择(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得合题意。

1.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

甲乙相比A. 乙音调较高B. 甲响度较大C. 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D. 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答案】D【解析】【详解】A.声音的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有表可知,甲的音调高,故A错误;BC.声音的强弱用响度表示,其大小用单位分贝(dB)表示,分贝值越大表示声音的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大,由表知,声音甲的分贝值小于声音乙的分贝值,故甲声音的响度较小,故BC错误;D.甲声音的频率高于乙声音的频率,故甲声音的音调较高,每秒振动的次数多,故D正确。

2.原子核由哪些粒子阻成A. 质子和电子B. 中子和电子C. 质子和中子D. 质子、中子和电子【答案】C【解析】【详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C正确。

3.如图所示的摆设,正常运行时,小轮在支架上来回摆动,每次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小明发现摆设上有一电源,关掉电源后,小轮逐新停下来A. 小轮滚动过程中没有力对其做功B. 正常运行时,小轮的速度一直不变C. 断电后小轮会停下,说明能量守定律不一定成立D. 正常运行时,小轮往返一次,摆设一定需要消耗电能【答案】D 【解析】【详解】A.小轮在滚动过程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故A错误;B.正常运行时,小轮存在重力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化,所以其速度是不断变化的,故B错误;C.断电后小轮会停下,说明小轮的机械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在转化过程总的能量保持不变,所以能量守恒定律一定是成立的,故C错误;D.小轮在往返过程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从而使机械能减少,但为了使小轮每次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就要使小轮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则需要提供另外一种能量来补偿减少的机械能,而这个另外的能量正是由电源提供的,因此小轮往返一次,摆设一定需要消耗电能,故D正确。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广东省广州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卷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

甲乙相比声音,乙音调较高,甲响度较大,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2.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如图所示的摆设,正常运行时,小轮在支架上来回摆动,每次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___发现摆设上有一电源,关掉电源后,小轮逐渐停下来。

因此,正常运行时,小轮往返一次,摆设一定需要消耗电能。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

5.如图所示,平静的湖中,水的压强最小的位置在c处。

6.导线a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a在磁场中垂直于纸面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选项C和D。

7.在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

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示意图D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8.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密闭装置内部如图甲所示,装置内部固定着一根竖直的杆,杆顶有一小球,忽略杆和球间的摩擦,由于装置开始沿某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小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乙所示。

因此,装置向南运动。

9.如图所示,把重为G的物体甲从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至B点,这个过程绳的拉力对甲做的功为WAB;用平衡力将物体乙从A点竖直向上提至B点,这个过程重力对乙做的功为WBA。

因此,___。

10.如图所示,一条长为L的导线在均匀磁场中垂直于磁感线方向运动,当导线的速度为v时,导线两端的电势差为ELvB,其中B为磁感应强度。

因此,选项B正确。

11.如图所示,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其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一模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8. 液化外侧内侧9.做功相互的惯性10.电磁增大增大11. 30 = 相互作用力12. 10 减小<13. 串 5 L214. 48 4800 20三、(第(1)和(2)每题2分,第(3)题3分,共7分)15.(1)(2)(3)四、(本大题3小题,共19分)16.(每空1分,共6分)(1)右52.4 (2)35℃~42℃37.2 (3)1466.2 1467.717.( 每空1分,共6分)(1)便于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不能不变(3)20 (4)实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5)镜面与桌面不垂直18.(7分)[每空1分,(1)图1分,(6)图2分,共7分](1)如图1所示(2)B(3)灯丝断了(4)1.14 (5)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改变(6)如图2所示五、(本大题2小题,共13分) 19.(6分)解:(1)分析图象乙和丙可知,第20s 后物体全部离开水面,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重力等于拉力:G =F 2=103N 。

-----------(2分)(2)从图象可知,物体底部从离开井底到刚好离开水面,用时t =20s,速度v =0.1m/s所以井水深: s =vt =0.1m/s ×20s=2m -----------(2分)(3)在0~10s 内,物体浸没在水中,拉力F 1=400N ,由浮力知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G -F 1=103N-400N=600N ; -----------(1分)浮力做功的功率:P =F 浮 v =600N×0.1m/s=60W -----------(1分)答:(1)物体的重力是1000N ;(2)井水深2m ;(3)浮力做功的功率是60W 。

20.(7分)解:(1)当开关切换到1和2接点,只有R 1接入电路,处于温水挡水龙头电功率:P 1=U 2/R 1=(220V)2/44Ω=1100W -----------(2分)(2)当开关切换到2和3接点,处于热水挡,功率P=3300W工作10min 产生的热量Q 放=Pt=3300W×600s=1.98×106J-----------(1分)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t 2-t 1)=4.2×103J/(kg.℃)×m×(35℃-5℃)=1.26×105m---(1分)根据热效率公式:Q 吸=Q 放η 即:1.26×105m=1.98×106J×70%m =11kg -----------(1分)(3)热水挡的总电阻:R=U 2/P=(220V)2/3300W=(44/3)Ω-----------(1分)当实际电压U六、(本题3小题,共19分)21.(每空1分,共6分)(1)电流大小 电阻 (2)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产生热量与电流大小关系(3)转换法 (4)甲 吸收相同热量,空气体积膨胀比水大22.(每空1分,共6分)(1)正确 凝华 (2)降低 增大 (3)C (4)②23. (7分)[第(1)~第(3)小题每空1分,共5分;第(4)小题2分](1)流速与压强关系 ② (2)凸 靠近 (3)60 (4)0.2图1图2。

2019年广州市初中物理学业试卷及答案(试卷原稿)

2019年广州市初中物理学业试卷及答案(试卷原稿)

秘密★启用前 2019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物理学业考试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第1至第3页,第二部分第4至第8页,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 铅笔把对应该两号码的标号涂黑.2.第一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二部分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 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24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第一部分 (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 图1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A .14mmB .145mmC .500mmD .50.0mm2. 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表示氢气分子,图2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3.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A .振幅一定更大 B .振幅一定更小C .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 .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4.对比图3中我国2017年发电量和2030年预测发电量,预测 A. 火电发电量将减少图1……………………………………………………………………………………………………………………………………………………………………………订 线 装 密 封 考生号: 姓 名:图2顶部底部 A 顶部底部 B 顶部底部C 顶部底部DB. 水电发电量将增加C. 我国将以核能发电为主D. 风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减小5.如图4所示,通电导线a 、b 固定不动,左磁体对a 的作用力为F a ,右磁体对b 的作用力为F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如图5所示金属球使小芳带电, 则小芳A .得到电子 B. 失去电子 C. 得到原子核 D. 相互排斥的头发带上同种电荷7. 如图6所示,OQ 是水平地面,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O 匀速直线运动到Q. OP 段拉力F 1为300N ,F 1做的功为W 1,功率为P 1;PQ 段拉力F 2为200N ,F 2做的功为W 2,功率为P 2.则A. W 1> W 2B. W 1< W 2C. P 1> P 2D. P 1< P 28.如图7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G2017年发电量(单位:亿千瓦时)火电 4662772%太阳能 9671%核电 24814%风电 29505% 水电 1189818% 2030年预测发电量 (单位:亿千瓦时)火电 4757055%太阳能 930011% 风电 1000012% 水电 15900 18% 核电 36004%图3图5金属球图64m6mF 1 F 2B. F a 、F b 方向相同NSNS ab图4A. F a 、F b 方向相反NSN+- + - +- + - S ab 左右右左左右C. F a 、F b 方向相反NSNSabD. F 、F 方向相同N S NSab甲> G 乙.甲受到的摩擦力A .大于5NB .等于5NC .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D .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9.物质M 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8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A .固 液 气 B .气 液 固 C .气 固 液 D .液 固 气10.如图9所示,甲、乙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甲球下落过程中经过P 、Q 两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着地瞬间,两球的动能相等B. 甲球在P 点和Q 点的机械能相等C. 释放瞬间,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D. 从释放到着地,两球所受重力做的功相等11. 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10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A .向西加速B .向东加速C .向西减速D .向东减速12.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 图11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图12中哪幅图可能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乙透镜的光路图 第二部分(共64分)乙(后拍)M (甲物态)放热吸热吸热 M (乙物态) M (丙物态)图8甲乙F 1=5NF 2=10N图7广州塔甲(先拍)图10西东图1110 20 10 20主光轴0 主光轴主光轴主光轴主光轴1010202010201020B102010 200 D10201020C 图12P Q水 西 东二、填空作图题(共24分)13.两条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13所示.(1)该透镜是_______透镜(选填“凹”、“凸”).(2)光线a射向水面.在图中①画出a的反射光线;②大致画出a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③标示出反射角r1和折射角r2.(3)逐渐往容器中加水,光线a在容器底形成的光斑会_______(选填“左移”、“右移”、“不动”).14.O为支点的轻质杠杆原处于水平静止.现同时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1、F2(如图14).(1)此时杠杆能否保持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画出图中F1的力臂l1.15.(1)图15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得当地大气压等于________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2)关于图15现象的成因,十七世纪有两种观点.观点一:否认大气压存在,玻璃管内本应充满液体,液面下降是因为管内的部分液体变成气体,管内气体越多,液面下降越多.观点二:管内液面上方是真空,大气压支撑起液柱.帕斯卡为了验证哪种观点正确,将两根长12m规格相同的玻璃管分别装满水和酒,倒置在相应液体槽中.酒的密度比水小,且比水易变成气体. 若观点一正确,应出现图16中____图的现象.若观点二正确,应出现图16中_________图的现象.16.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如图17所示,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依据公式图14图15图16 图13ρ=_________,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g/cm 3.17. 小明用图18中的动滑轮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 ,测出A 移动的距离s 、水平拉力F 和A 的重力G .(1)以上条件能否求出此时滑轮的机械效率η? 如果能,写出η的表达式;如果条件不足,写出还需补充的物理量的测量步骤和符号,并写出η的表达式._________ (η用题目已知及补充的物理量符号表示)(2)若A 在10s 内运动了4m ,A 的速度为____.18.白色感压纸受到的压强达到可测最小值时才变色,且颜色随压强变大而变深,大于可测最大值时颜色不再变深. 感压纸A 的规格如图19所示.实验1:用250N 的压力垂直作用在A 上,受力面积为0.25cm 2,此压力对A 的压强为____N/cm 2.实验2:仍用250N 的压力垂直作用在与A 规格相同的感压纸上,要使它变色且颜色深度与实验1不同,下列哪些受力面积符合要求?__________① 2cm 2 ② 0.8cm 2 ③ 0. 3cm 2 ④ 0.1 cm 2 ⑤ 0.01 cm 2 19.测得某熔断开关S 在不同电流下的熔断时间如下表.将电磁铁开关和S 接入电路,如图20所示.当I >4A 时,电磁铁能在0.1s 内吸动衔铁,使电路断开,衔铁无法自动恢复至图示位置;当1A <I ≤4A 时,电磁铁无法吸动衔铁,S 发热熔断,使电路断开(熔断时间为S 开始通电到它熔断的时间).(1)S 的电阻为1Ω,当I =2A ,通电时间为____s 时S 熔断,此过程中S 产生的热量是___J ;(2)当I =5A 时,通电0.1s ,S 能否熔断?__________(3)若电路中电流方向与图20中相反,电磁铁吸引还是排斥衔铁?_______三、解析题(共20分)电流/A 1 1.5 2 4 5熔断时间/s不会熔断 2204052FAs图18测空注射器的质量电子秤 图17 测装有20mL 液体的注射器的质量 电磁铁开关衔铁 电磁铁S- 触点图20 用电器+可变电压电源 I250 N/cm 21000 N/cm 2可测的压强范围图19解析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演算过程及结果都要在数字的后面写上正确的单位.20.测得某白炽灯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如下表数据序号灯两端电压U/V 灯的电功率P/W1 220 402 110 12.1(1)灯两端电压为220V时,灯的电阻为多少?(2)灯两端电压为110V时,通过灯的电流为多少?通电100s灯消耗的电能是多少?21.小明每天测量同一个鸡蛋的质量,再把鸡蛋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浮沉情况后,取出放好. 下表是他记录的部分数据及现象.(鸡蛋的体积保持不变,g=10N/kg,ρ水=1.0×103kg/m3)第1天第8天第29天第57天第58天第70天质量66.8 66.2 64.4 62.0 61.9 60.8m/g鸡蛋在水中的位置沉底沉底沉底悬浮漂浮漂浮(1)求第57天鸡蛋所受浮力及鸡蛋的体积.(2)比较第1天和第70天鸡蛋受到浮力的大小,写出判断依据.(3)根据表格的现象你如何判断鸡蛋存放时间的长短?四、实验探究题(共20分)22. 小芳想了解当滑动变阻器与电阻并联时,调节滑片,电阻两端的电压及电路中的电流怎样改变.(1)实验电路图如图21所示,请在图22中连接对应的实物图.(2)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记录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3的坐标系中画出电阻R的U-I图线.(3)某次实验电压表和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24所示,U=______V,I1=____A,I2=0.90A,此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______A.(4)此电路不允许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3.如图25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 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26.数据序号 1 2 3 4电压表示数U/V 2.40 1.80 1.20 0.60电流表A1示数I1/A 0.16 0.12 0.08 0.04电流表A2示数I2/A 0.40 0.75 1.14 1.50图21VA1A2图223 15V--- +电阻RRA1-- 0.6 3A2A1-- 0.6 3A1图24ˉˉ3 15 0.6 3V AU/VI/A0 0.04 0.08 0.162.400.12 0.20图23…………………………………密(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25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 ℃.(2)甲液体第30s 的内能_______第35s 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小明根据图26中0至30s 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24.小明把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插入水中,发现管内的液面上升(如图27).他查资料得知: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与水温、管的内径有关.小明想利用这支细玻璃管探究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与水温的定量..关系..,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器材:细玻璃管、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可画图或文字表述): (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图27图25 图26温度/℃ /s2019年广州市初中物理毕业生学业考试13. (1)凹(2)如图所示 (3)右移 14. (1)否(2)如图所示 15. (1)734(2)甲 丙16. 21.2Vm1.06 17. (1)不能 还需测得不用滑轮时匀速水平拉动物体A 的拉力F 1 ,%10021⨯=FF η (2)0.4m/s 18.1000 ②③ 19.(1)40 160 (2)否 (3)吸引 20. (1) I =UP① R =IU② r 2r 1根据① ② 式可得R =P U 2=W40220V 2)(=1210Ω (2)P I U =''' 12.1W 110V = 0.11A = W P t ='12.1W 100s =⨯ 1210J = 21.(1)G mg =362.010kg 10N /kg -=⨯⨯0.62N =因为鸡蛋悬浮,所以N 620.浮==G F 由排液排浮gV ρG F ==得F V ρg=浮排液 330.62N1.010kg /m 10N /kg=⨯⨯536.210m -=⨯-536.210m V V ==⨯排(2)第70天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第1天受到的浮力. 根据公式排水排浮gV ρG F ==,第70天鸡蛋排水体积比第1天少,而ρ液g 不变,可知,第70天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第1天受到的浮力。

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选出正确的选项并涂黑。

1.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B。

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

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D。

一个篮球的体积约为0.01m³2.头球(运动员用头碰撞飞行中的足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B。

足球被顶飞,是因为头对足球的力小于足球对头的力C。

头对足球的作用力消失时,足球的惯性仍然存在D。

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足球是运动的3.题3图是锂(Li)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锂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锂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C。

锂原子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锂原子是中性的D。

锂原子失去电子后带正电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量越大的物体,体积一定越大B。

固体的密度总是大于液体的密度C。

同一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D。

晶体都有固定的沸点5.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

如题5图所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选手听到鼓声大作,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C。

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调来辨别的D。

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变6.如题6图所示,灯泡L1、L2的电阻分别为10Ω、20Ω。

闭合开关S,通过L1、L2的电流分别为I1、I2,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则:A。

B。

C。

D。

7.题7图为家庭部分电路示意图,正常发光的电灯突然熄灭,检查保险丝发现完好,再用试电笔先后检测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

由此判断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A。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声音甲的频率是1 100 Hz,声音乙的频率是700 Hz,甲的音调高,故A错误;声音甲的强弱等级是70 dB,声音乙的强弱等级是110 dB,故乙的响度大,故B错误;响小轮度大的声源振动幅度大,所以声音乙的声源振动幅度大,故C错误;声音乙的频率低,音调低,声源振动慢,每秒振动的次数少,故D正确。

【考点】声音的特性。

2.【答案】C【解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故C正确。

【考点】原子的结构。

3.【答案】D【解析】小轮在滚动过程中,受到重力作用,在重力方向上有移动距离,重力对小轮做功,故A错误;正常运动时,每次能达到最大高度相同,说明小轮上升到最大高度的过程,速度会逐渐减小,故B错误;不通电时,小轮会逐渐停下来,机械能逐渐减少,说明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但能量不会消失,仍然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该装置上的小轮在通电时,每次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而关掉电源后小轮会逐渐停下来,说明正常工作时有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会消耗电能,故D正确。

【考点】能量转化及能量守恒定律。

4.【答案】D【解析】两物体温度相同,质量不一定相同,内能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物体内能是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较大,但分子势能不一定大,其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的温度高但不能说明甲物体内能大,故C错误;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的分子互相进入对方分子间隙的现象,其原因是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高分子运动剧烈,温度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较低,但扩散现象均可发生,所以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故D正确。

【考点】内能大小的比较。

5.【答案】A【解析】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小,压强越小。

广东省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B.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

1m/s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D.一个篮球的体积约为1m3【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一道生活常识的估测题。

对A选项,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A错误;对B选项,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

1m/s,符合实际,故B正确;对C选项,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即体重约为500N,故C错误;对D选项,篮球的直径约为25cm,即体积约为0。

01m3,故D错误。

故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考生的估测能力,要求考生应熟记一些常见的物理基本数值,同时要学会将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2.头球(运动员用头碰撞飞行中的足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B.足球被顶飞,是因为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力C.头对足球的作用力消失时,足球的惯性也消失D.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足球是静止的【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一道力与运动的小综合题。

对A选项,球被头顶飞,在头的力作用下,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A正确;对B选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故B错误;对C选项,物体的惯性是固有属性,且惯性的大小只跟质量有关,所以足球的惯性不会因为头的作用力消失而消失,故C错误;对D 选项,以运动员为参照物时,足球的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足球相对于运动员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应选A。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考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相互作用力、参照物、惯性的理解,考生要注意牢记相关知识点,同时应重点弄清力的两个作用效果以及影响物体惯性的因素。

3.如图是锂(Li)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锂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锂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C.锂原子的质子数是电子数的两倍,所以锂原子带正电D.锂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物质的组成题。

广东省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

广东省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

广东省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B .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 .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D 一个篮球的体积约为1m 32.头球(运动员用头碰撞飞行中的足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B .足球被顶飞,是因为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力C .头对足球的作用力消失时,足球的惯性也消失D .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足球是静止的 3.如图是锂(Li )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锂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锂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C .锂原子的质子数是电子数的两倍,所以锂原子带正电D .锂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体积越大的物体,质量一定越大B .固体的密度总是大于液体的密度C .同一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D .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5.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

如图所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C .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D .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6.如图所示,灯泡L 1、L 2的电阻分为10Ω、20Ω.闭合开关S ,通过L 1、L 2的电流分别为I 1、I 2,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1、U 2,则A .I 1:I 2=l:1,U 1:U 2=2:lB .I 1:I 2=1:2,U 1:U 2=1:1C .I 1:I 2=1:1,U 1:U 2=l:2-1-1-1+3L 1L 2SD .I 1:I 2=1:2,U 1:U 2=l:27.如图为家庭部分电路示意图,正常发光的电灯突然熄灭,检查保险丝发现完好,再用试电笔先后检测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B.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D.一个篮球的体积约为1m3【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一道生活常识的估测题。

对A选项,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A错误;对B选项,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符合实际,故B正确;对C选项,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即体重约为500N,故C错误;对D选项,篮球的直径约为25cm,即体积约为0.01m3,故D错误。

故应选B。

【点评】此题考查考生的估测能力,要求考生应熟记一些常见的物理基本数值,同时要学会将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2.头球(运动员用头碰撞飞行中的足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B.足球被顶飞,是因为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力C.头对足球的作用力消失时,足球的惯性也消失D.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足球是静止的【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一道力与运动的小综合题。

对A选项,球被头顶飞,在头的力作用下,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A正确;对B选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故B错误;对C选项,物体的惯性是固有属性,且惯性的大小只跟质量有关,所以足球的惯性不会因为头的作用力消失而消失,故C错误;对D选项,以运动员为参照物时,足球的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足球相对于运动员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应选A。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考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相互作用力、参照物、惯性的理解,考生要注意牢记相关知识点,同时应重点弄清力的两个作用效果以及影响物体惯性的因素。

3.如图是锂(Li)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锂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锂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C.锂原子的质子数是电子数的两倍,所以锂原子带正电D.锂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物质的组成题。

由物质组成的理论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在组成物质的微粒中,较大的微粒原子正常情况下是不带电的(而不带电的原因就是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较小微粒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而中子不带电。

若原子因某种原因失去电子,则该原子会带上正电;反之,若原子得到电子,则它会带上负电。

综上所述,A、C、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故应选B。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物质的组成,考生只需熟记相关知识点即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越大的物体,质量一定越大 B.固体的密度总是大于液体的密度C.同一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 D.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概念性问题的综合题。

对A选项,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含的物质越多,其质量就越大,但体积大并不代表物质就多,还要考虑物质堆积的疏密情况(即密度),故A错误;对B 选项,一般情况下,固体分子堆积都比较密集,而液体分子堆积相对比较疏松,所以固体的密度大多比液体的密度大,但也有例外,比如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银的密度比许多固体的密度都大,故B错误;对C选项,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只跟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温度等因素无关,故C错误;对D选项,晶体与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就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故D正确。

故应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要求考生在学习物理过程务必明白,熟记并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重要基础。

5.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

如图所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声现象的综合题。

对A选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的说法正确;对B选项,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而声音的大小是用响度来表示的,故B的说法正确;对C选项,在声音的三个特性中,音色是人们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主要手段,所以选手能在嘈杂的声音中辨别出鼓声,靠的就是鼓声的音色与其它声音的音色不同从而做到的,故C的说法正确;对D 选项,声音的传播速度跟其所处的介质种类及温度有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鼓手敲击鼓面越快只能使鼓声的音调得以提高,而无法改变鼓声的传播速度,故D的说法错误。

故应选D。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声的传播速度及其三个特性,要求考生注意理解声的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同时要善于区别声的三个特性及影响三个特性的因素。

6.如图所示,灯泡L1、L2的电阻分别为10Ω、20Ω,闭合开关S,通过L1、L2的电流分别为I1、I2,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则()A.I1:I2=1:1,U1:U2=2:1 B.I1:I2=1:2,U1:U2=1:1C.I1:I2=1:1,U1:U2=1:2 D.I1:I2=1:2,U1:U2=1:2【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简单电路题。

由图知,L1与L2是串联关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的特点,得I1与I2相等,即I1:I2=1:1,故B、D错误;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得U1:U2=R1:R2=10Ω:20Ω=1:2,故C正确。

故应选C。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考生除了要熟记相关知识外,还要懂得把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的关系转化为1:1的比例形式。

7.如图所示为家庭部分电路示意图,正常发光的电灯突然熄灭。

检查保险丝发现完好,再用试电笔先后检测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

由此判断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A.插座短路 B.进户的火线断路 C.进户的零线断路 D.电灯的灯丝断路【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家庭电路题。

根据题意所给故障现象,且发现保险丝完好,可推断故障原因不可能是短路,故排除选项A;根据试电笔检测插座时,氖管可以发光,可推断出火线不可能断路,故排除B选项;如果是电灯的灯丝断路,则只会导致电灯熄灭,而插座应该是正常的,即试电笔检测插座两个孔时,应出现的现象是:一个孔氖管发光,另一个孔氖管不发光。

这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选项;故应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考生应熟记引起家庭电路短路的原因及短路所导致的结果;同时要求考生应学会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或根据故障原因分析故障现象。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8.如图所示,用细线系住小球悬挂在O点,将小球拉至A点释放,从A点经过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变小后_______,动能先________后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变大变大变小【解析】本题属于动能、势能及其转化题。

由于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所处的高度有关,即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其重力势能越大,反之则越小,所以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再到C点的过程,其高度先变小再变大,故其重力势能先变小后变大;物体的动能跟其速度有关,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反之则越小;在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时,其速度在变大,而由B点运动到C点时,其速度在变小,故小球的动能变化时先变大后变小。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影响重力势能、动能的因素,考生只需把相关知识牢记在心即可。

9.某汽油机工作过程有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如图为_______冲程工作示意图,活塞向______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在这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

【答案】压缩上内能【解析】本题属于热机相关知识题。

由图知,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活塞有向上标志(或火花塞没有火花),所以该图为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工作示意图,压缩冲程对应活塞是向上运动的,此时燃料混合物被压缩,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燃料混合物的内能。

【点评】此题考查了热机的四个冲程。

要求考生熟记每个冲程的示意图及每个冲程的特点及能量转化情况。

10.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小明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入射角等于________(选填“30°”或“60°”);若增大入射角,则反射角_______。

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在右侧纸板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答案】30°增大不能【解析】本题属于光的反射题。

由入射角的定义知,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所以由图甲知,入射角等于30°;又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反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所以若增大入射角,则反射角增大;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共面,所以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则由于右侧纸板不再与左侧纸板共面,故在右侧纸板上便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点评】此题考查了入射角的概念以及光的反射定律。

要求考生注意弄清入射角、反射角是哪两条线之间的夹角,并且学会反过来用光的反射定律解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涉及的实验现象或实验操作。

1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静止的导体棒ab在轨道上向右运动,说明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______的作用。

若只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则导体棒ab将向_______运动(选填“左”或“右”);若只将蹄形磁铁的N、S极对调,则导体棒ab将向_______运动(选填“左”或“右”)。

【答案】力左左【解析】本题属于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题。

闭合开关,导体棒在轨道上由静止变成运动,说明导体棒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也就说明导体棒受到了力的作用,而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显然是磁场,所以这个现象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由于磁场对通电导体力的作用方向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均有关,即若只改变导体中的电流方向,导体受到磁场的力的方向会改变;若只改变磁场的方向,导体受到磁场的力的方向也会改变;若同时改变导体中的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则导体受到磁场的力的方向不改变。

因此,若只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即使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反,则磁场对导体棒的作用力的方向也会与原来相反,所以导体棒将向左运动;若只将蹄形磁铁的N、S极对调,即使磁场方向与原来相反,则磁场对导体棒的作用力的方向也会与原来相反,所以导体棒将向左运动。

【点评】此题考查了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要求考生懂得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状态的变化推断出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并且应熟记影响这个力的两个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