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成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结构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结构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结构检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保温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建筑结构检测就成为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然而,传统的建筑结构检测手段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例如,人工检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可能会漏检或误检;同时,一些检测设备精度不高,难以进行准确的结构损伤诊断。

在这种情况下,红外热成像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可行的建筑结构检测手段。

1.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利用红外热辐射的原理来进行非接触式成像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建立在物体吸收、反射、透过、辐射的基础上。

物体受到外界热源辐射后,会吸收部分辐射能量,剩余部分通过紧密结构的物体内部传输,然后被反射或透射出去。

通过对物体表面的反射辐射进行检测、定位和量化,就可以得到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从而推断出其内部物理或化学过程。

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结构检测中的应用2.1 检测未知瑕疵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从外表面对有瑕疵的建筑物的内部进行探测,并获得内部的温度分布情况。

例如,在一些建筑物外面覆盖的保温材料出现变形、开裂、缩孔等情况时,可以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保温材料内部的缺陷情况。

此外,在电力设备内部环境容易产生无法预知的瑕疵,这时,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对电路和电器元件内部进行检测,找出隐藏的缺陷。

2.2 测定建筑物的热传导系数热传导系数是衡量建筑物保温性能的指标。

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分布是依照物体的热传导性质的不同而相应变化的,因此,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在温度分布情况下对建筑物的热传导系数进行测量,同时也可以在室外条件发生改变时,测量出同一建筑物内外温度的差异。

这些信息为升级和改进建筑物的保温性能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3.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前景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结构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而传统的检测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红外成像方案

红外成像方案

红外成像方案红外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进行成像的技术,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军事、医疗、安防等。

本文将探讨红外成像方案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其原理和优势。

第一部分:军事领域中的在军事领域,红外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侦察、测距、导航等方面。

通过红外成像装置,可以探测远距离目标,提高战场的控制力和战场意识。

红外成像方案在坦克、战斗机、导弹等武器系统中被广泛应用,能够为作战指挥员提供重要的战场信息。

第二部分:医疗领域中的在医疗领域,红外成像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红外成像可以通过测量人体表面的红外辐射来检测体温,对于发烧等体温异常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乳腺癌等疾病的早期筛查中,红外成像也能够提供良好的辅助诊断手段。

通过对患者进行红外成像扫描,可以及早发现异常的热点区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第三部分:安防领域中的在安防领域,红外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监控系统中,可以在黑暗环境下实现对目标的有效监测。

红外摄像机通过接收目标的红外辐射,将其转化为可见图像,从而实现监控目标的识别和跟踪。

与传统的监控摄像机相比,红外摄像机具备良好的低照度性能和暗光增强功能,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

第四部分:红外成像方案的原理和优势红外成像技术的原理是基于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通过红外传感器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处理和显示,形成红外图像。

相比于可见光成像技术,红外成像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不受照明条件限制:红外成像技术可以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实现成像,这使得它在夜间作战、远程监测等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

2. 温度探测能力:红外成像可以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来判断其温度分布,这在医疗、工业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 显示人工、智能结合:红外图像可以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算法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实现目标的识别、跟踪和分析。

这使得红外成像技术在军事、医疗和安防等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

总结:红外成像方案在军事、医疗和安防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在不同领域中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一、概述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得以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

其中,红外热成像技术(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technology)是一种重要的热力学检测工具,其可以通过红外线热辐射捕捉物体表面温度分布信息,实现对物体内部温度分布的无损检测和图像显示。

二、原理红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大于0.75μm小于1000μm的中红外光线,其在材料中的传播是基于物体热能的辐射传输方式,其中物体表面温度越高,其辐射出来的红外线能量越大。

红外热成像技术利用热红外波段的红外线辐射进行测量,检测物体表面温度变化,然后将检测结果反映到热成像仪中,输出一张反映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热成像图。

三、分类根据热成像仪的工作方式和应用领域不同,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技术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技术是通过激励器来产生红外线辐射以供检测的技术。

常见的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技术有激光探测器、偏置探测器和光纤传感器等。

2. 被动式红外热成像技术被动式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依靠被检测物体的红外线辐射来进行测量的技术。

常见的被动式红外热成像技术有基于微波红外成像仪、红外线放射成像仪和红外线热像仪等。

3.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大范围、非接触、高精度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1)工业制造中的检测应用在工业制造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工艺中产生的温度变化来了解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及时预防它产生异常状况。

比如,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汽车轮胎进行检测,可以检测到轮胎胎面与路面接触部位是否存在磨损、裂缝、脱胎等异常情况。

(2)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能耗分析和建筑物检测。

通过测量建筑物表面温度分布,可以判断建筑物的保温效果,有助于建筑物节能和减排。

除此之外,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建筑缺陷探测,也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项热成像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这项技术可以对建筑物的热量分布进行实时分析,从而及早发现潜藏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建立在热辐射基础上的。

建筑物表面释放的热量反映了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

在热红外成像技术中,将物体摄像头采集到的热辐射信号转换为图像信息,以色彩不同的形式直观地表现了物体表面的热量分布情况。

二、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1.建筑物维护与检测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帮助建筑工程师及时发现建筑物的潜在问题。

例如,可以使用该技术对建筑物的电气系统进行检测,尤其对于不容易被发现的接触不良、半导体设备故障、绝缘损坏等问题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此外,红外热成像技术也可以帮助检测水管的渗漏问题,以及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进行评估。

2.建筑物节能设计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帮助建筑师设计更加节能的建筑。

通过对建筑物进行热成像测试,可以发现建筑物表面的温差,进而修改建筑设计方案,例如增加透明隔热屏障、改善建筑材料等。

3.建筑物物流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红外热成像技术也可以被用于物流管理。

例如,可以使用该技术对建筑物内部的货物等物品进行检测。

假设货物随着时间长时间放在室内,有可能会导致温差较大,因此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该物品的状态是否正常。

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方向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推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将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例如,目前有很多更加精准的红外热成像设备。

同时,该技术也有望通过与其他技术的融合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的智能化。

总之,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项智能化、高效化的技术,其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未来,将有更多关于该技术的创新涌现,助力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

混凝土裂缝检测的红外热成像方法

混凝土裂缝检测的红外热成像方法

混凝土裂缝检测的红外热成像方法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但由于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裂缝、空洞、结构疏松等,会导致结构的损坏和失效,因此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裂缝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裂缝检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因其无损、高效、非接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裂缝检测领域。

二、红外热成像技术原理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利用物体不同温度的辐射能量,通过红外热像仪转换成图像,进行无损检测的一种技术。

具体来说,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会发射出辐射能,其中包括红外辐射。

红外热像仪可以将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转换成图像,通过图像的颜色变化来反映物体表面温度的分布情况。

因此,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因为裂缝的存在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分布不均,从而在红外热像仪上形成明显的温度差异。

三、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混凝土裂缝检测中的应用1. 设备准备在进行混凝土裂缝检测前,需要准备好红外热像仪、支架、三脚架等设备。

红外热像仪的选择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一般需要考虑分辨率、测温范围、测量精度等因素。

2. 环境条件在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混凝土裂缝检测时,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一般来说,需要在天气晴朗、气温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检测,避免强烈的阳光、阴影、风等因素干扰检测结果。

3. 检测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对待检测的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清洁,确保表面干净、无杂物,以免影响红外热像仪的检测精度。

同时,需要将红外热像仪安装在支架上,并调整好相机的焦距和角度,保证能够准确捕捉到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

(2)拍摄图像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拍摄。

拍摄时需要保持相机的稳定,一般可以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

同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拍摄规则,如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拍摄、保持相机与被检测物体的距离一致等,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可以在夜间或清晨进行拍摄,因为此时混凝土表面温度分布相对均匀,有利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红外线成像仪有啥用途

红外线成像仪有啥用途

红外线成像仪有啥用途红外线成像仪是一种能够感测和捕捉红外线辐射的设备,它可以将红外线辐射转化为可见图像或视频,用于检测和观察人眼无法直接看到的红外线辐射情况。

红外线成像仪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具体用途。

1. 军事军备领域:红外线成像仪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用于夜视、目标探测、监测和导航等方面。

红外线成像仪在军事侦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实现对敌方目标进行远程探测和监测,有助于提前发现潜在威胁。

同时,红外线成像仪还用于飞机及导弹的导航系统,提高了其在夜间及恶劣天气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2. 安全监控领域:红外线成像仪在安防监控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可以透过烟雾、灰尘或黑暗等环境,实时捕捉人体的红外线辐射,用于监测人员活动、警戒和预防犯罪。

红外线成像仪可以在黑暗或低光环境中提供清晰的图像,为安防工作提供有效的辅助手段。

3. 工业检测领域:红外线成像仪在工业检测中具有广泛应用,如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化工装置等。

红外线成像仪可以实时检测设备的热量分布、热耗损和异常情况,从而可提前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红外线成像仪还可以用于热分析、温度监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4. 医疗保健领域:红外线成像仪在医疗保健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疾病诊断、体温测量、皮肤病检测等方面。

例如,在临床中可以使用红外线成像仪检测体表皮肤温度,从而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或者诊断疾病。

此外,红外线成像仪还可以用于体温检测仪器的制造和使用,提高了体温测量的准确性和便利性。

5. 建筑工程领域:红外线成像仪可以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能源管理、热漏检测等方面。

通过使用红外线成像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建筑物的热量分布情况,发现建筑物的隐患和热漏点,从而优化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

6. 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红外线成像仪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科学家可以利用红外线成像仪观察动物或人体在不同情况下的热量分布和代谢情况,了解其生理状态和健康状况。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结构检测中的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结构检测中的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结构检测中的应用引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人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长期受到自然环境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建筑结构可能会存在一些隐患和潜在的风险。

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诊断建筑结构的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已经在建筑结构的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利用物体发射的红外热辐射对其进行无损检测的方法。

在建筑结构检测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通过捕捉建筑物表面的红外热辐射图像,以反映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分布和热传导情况。

该技术有以下几个特点:1. 非接触性:红外热成像技术不需要与被测物体接触,可以在远距离内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

2. 实时性:红外热成像技术采集数据的过程非常迅速,几乎可以实时获取建筑结构的热分布情况。

3. 高灵敏度: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可以检测到微小的热异常。

4. 高分辨率:现代红外热成像仪器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热成像图像,使得捕捉建筑结构的热分布情况更加精确。

二、1. 检测隐蔽性缺陷:建筑结构中常常存在一些隐蔽性缺陷,如水渗透、空气泄漏等。

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检测表面温度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这些隐蔽性缺陷,并及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2. 评估热桥效应:热桥效应是指建筑结构中较热的区域与较冷的区域连通的情况。

这种情况会导致能量损失和热条件不佳,从而影响建筑物的节能性能。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迅速识别和评估热桥效应,以指导设计和改进建筑结构。

3. 检测结构变形:在建筑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建筑结构可能出现一定的变形,如裂缝、变形等。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通过检测表面温度的分布,来评估建筑结构的变形程度,从而指导维修和改造工作。

4. 火灾预警: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实时性,在火灾预防和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建筑物表面的温度异常,可以及早发现火灾隐患,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施工监测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施工监测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施工监测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同时也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施工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工程专家的角度,探讨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施工监测的优势和应用。

首先,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在建筑工程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建筑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的稳定性。

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我们可以实时检测建筑物表面的温度分布,及时发现温度异常和问题,从而避免潜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例如,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如果可以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分布,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来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的问题,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其次,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检测建筑物的隐蔽缺陷。

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一些缺陷可能被掩盖在外部结构或内部空腔中,很难通过常规的检测方法来发现。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建筑物表面的温度分布来判断结构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例如,如果建筑物的外墙存在裂缝或漏水问题,温度分布就会不均匀,通过分析红外热成像图像,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问题的位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复。

此外,红外热成像技术还可以用于施工质量的评估。

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整个工程造成影响。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我们可以检测建筑物的热桥、热漏、热桥等问题,从而评估施工质量的合格性。

例如,在墙体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热桥问题,墙体的温度分布就会异常,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墙体的热性能,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

最后,红外热成像技术还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

传统的施工监测方法需要人工巡检和大量的测量工作,费时费力。

而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无损监测,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同时可以同时监测多个位置,大大提高施工监测的效率。

例如,在大型工程项目中,我们可以使用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对工地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位和诊断,简化了监测流程,提高了施工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符郁林(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温州325035)摘要:无损检测已经成为工程质量检测中的主流。

其中红外检测能在不同温度场、广视域的进行快速非接触式的连续扫描测试,成为已有的无损检测技术功能和效果的补充。

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外装饰物以及建筑节能检测中应用广泛,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关键字:红外无损检测;红外成像仪;工程应用;改进The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 engineeringFuyulin( 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Zhejiang325035)Abstract: Non-destructive Testing (NDT)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engineering testing. Infrare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T) can be used in rapid test continuous Scan Test in every kind of temperature field, it has already been the supplement in the functions and effects of other NDT technology. It is especially popular in the quality testing of high-rise building's outside ornaments and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testing.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everal inadequates in the INT technology needed for researchers to further improve.Key words: Infrare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frared imager;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improvement背景与意义目前,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由于它具有无损、非接触、快速实时、远距离等优点,所以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在高速运动、高温、高电压等场合下,该技术更具有常规无损检测技术所无法相比的优点.目前该技术己在石油化工、电力工业、机械制造、航天航空及冶金等领域中获得广泛应用.在工程诊断以及质量验收时采用的手段大部分为无损检测技术,比较常见的检测手段有红外成像法、超声波法、砼强度检测的回弹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检测法、冲击回波法等等。

所谓无损检测就是在不破坏工程原有结构的条件下,在工程结构构件原位上对工程结构构件进行直接定量检测的技术。

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是根据被测对象能够连续发射红外线的物理现象,在检测时无接触、破坏被测物,已成为国内外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红外成像检测法在建筑外装饰物的检测以及建筑节能检测中应用较为广泛。

1 红外检测技术1.1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从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胥尔发现了红外线后,开辟了人类应用红外技术的广阔道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用红外变像管,研制出了主动式夜视仪和红外通信设备,为红外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由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TI)在1964年首次开发研制成功第一代用于军事领域的红外成像装置,称之为红外寻视系统(FLIR)。

它是利用光学机械系统对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扫描,由光子探测器接收两维红外辐射,经光电转换及处理,最后形成热图像视频信号,并在荧屏上显示。

六十年代中期,瑞典AGA公司和瑞典国家电力局,在红外寻视装置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温度测量功能的热红外成像装置。

这种第二代红外成像装置,通常称为热像仪。

七十年代,法国汤姆荪公司又研制出,不需致冷的红外热电视产品。

1986年,瑞典研制出工业用的实时成像系统,它无须液氮或高压气,而以热电方式致冷,可用电池供电;1988年又推出全功能热像仪,它将温度的测量、修改、分析、图像采集、存储合于一体,重量小于7kg,使仪器的功能、精度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九十年代中期,美国FSI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由军用转民用并商品化的新一代红外热像仪,它是属焦平面阵列式结构的一种凝视成像装置,技术功能更加先进,现场测温时只需对准目标摄取图像,并存储到机内的PC卡上。

各种参数的设定,可回到室内用软件进行修改和分析,最后直接得出检测报告。

由于取代了复杂的机械扫描,仪器重量已小于2kg,如同手持摄像机一样,单手即可操作使用。

随着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的迅速发展,美、英、法、德、日、加拿大、以色列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在竞相研制和生产先进的红外焦平面阵列摄像仪,其中美国在红外焦平面阵列传感器的发展水平方面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其焦平面阵列规模已大达2048×2048元,已接近于可见光硅CCD摄像阵列的水平。

日本在世界上最先实现了100万像元集成度的单片式红外焦平面阵列,在品种方面,从HgCdTe、InSb、GaAlAs/GaAs量子阱和PtSi到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等种类产品推向市场,抢占商机; 法国、荷兰、瑞典、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在非致冷红外热摄像仪技术的发展方面,已显出其处于前沿的竞争地位,如AGEMA公司的热视570,AGEMA520和德国STNATLAS电子公司驾驶员视觉增强系统,都具有很高的水平和市场竞争实力。

此外,加拿大、以色列、韩国、澳大利亚、波兰、新加坡的一些公司和机构都在尽力发展先进红外焦平面阵列热摄像仪技术,竞争已遍及全球几大洲。

七十年代,中国有关单位已经开始对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研究。

八十年代末,中国已经研制成功了实时红外成像样机,其灵敏度、温度分辨率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在红外成像设备上使用低噪声宽频带前置放大器,微型致冷器等关键技术方面有了发展,并且从实验走向应用。

如用于部队的便携式野战热像仪,反坦克飞弹、防空雷达以及坦克、军舰火炮等。

近几年来,中国的红外成像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西方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有些设备的先进性也可同西方同步。

如目前己能生产面积小于30μm2的1000×1000像素的探测器阵列,由于采用了基于锑化銦的新器件,目前己达到了分辨率小干0.01℃的温差,使对目标的识别达到更高的水平。

红外热成像仪,可以分为致冷型和非致冷型两大类。

红外电视产品和非致冷焦平面热成像仪是非致冷型产品,其他为致冷型红外热成像仪。

前一代的热像仪主要由带有扫描装置的光学仪器和电子放大线路、显示器等部件组成,已经成功装备部队,并己用于夜间的地面观察、空中侦查、水面保险等方面。

目前,新的热成像仪主要采用非致冷焦平面阵列技术,集成数万个乃至数十万个信号放大器,将芯片置于光学系统的焦平面上,无须光机扫描系统而取得目标的全景图像,从而大大提高了灵敏度和热分辨率,并进一步地提高目标的探测距离和识别能力。

1.2 红外检测技术的原理在自然界中,任何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是红外线的辐射源。

由于红外线是辐射波,被测物体有辐射的现象。

红外无损检测就是通过检测通过物体的热量和热流来检测物体的质量。

如果被测对象内部或者表面有缺陷时,它将改变物体的热传导进而对物体表面的热辐射产生影响,利用红外检测技术测量出物体表面的热辐射并且通过成像技术呈现出缺陷的位置以及相对大小。

热量流入物体时是均匀的,对于没有缺陷的物体,经过反射或者热传导之后,正面和反面的温度是均匀的。

如果物体内部有缺陷或者裂缝,缺陷处的缺陷分布将出现异常。

从传热学的角度,物体内部的缺陷分为隔热型和导热型两种。

对于隔热型的缺陷,从物体正面检测时,缺陷处对应的表面温度高于其他各处表面温度将出现“波峰”,而从反面检测时会出现“波谷”;对于导热型的缺陷来说,从正面检测时温度曲线分布会出现“波谷”,从反面检测会出现“波峰”[1]。

因此,通过红外检测可以直观的展现出物体内部缺陷的分布以及材料的均匀性。

无缺陷均质体表面温度分布图1隔热型缺陷表面温度分布图2导热型缺陷表面温度分布图31.3 红外辐射的特点红外检测中,除了被测物体会辐射红外线外,环境中其他物体也会产生热辐射,如果不设法消除环境中的辐射,测量时会产生很大的背景噪音,所测量的结果就会不准。

为了消除环境中辐射的影响,在实际测量时要以参考黑体为基准,让它提供基准辐射能量,成像仪据此进行温度的绝对测量,在扫描的某一瞬间使其充满红外探测器的瞬时视场,探测器此时输出到的信号就对应于参考黑体的辐射能。

所谓黑体,就是指能够将外界辐射的能量完全吸收的理想模型。

根据普朗克定律,黑体的单色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规律为),(T f E b λλ=,其数学表达式为[2]1512--=T c b e c E λλλ(1)λb E —黑体的单色辐射强度,3/m W ;λ—波长;T —绝对温度,K ;e —自然数对数;1c —第一辐射强度,其值为21610472.3m W ⋅⨯-;2c —第二辐射强度,其值为K m ⋅⨯-210439.1。

只要黑体的绝对温度不为0,黑体的单色辐射强度就不为0也即能向外一直辐射能量。

对黑体的单色辐射强度积分就得到波尔茨曼公式,即黑体在温度T 时的总的辐射能为4T W ⋅=σ(2)σ—波尔茨曼常数,其值为4212/10673.5K m W ⋅⨯-T —黑体的绝对温度,K 。

实际物体的辐射小于黑体,通常要加一个修正系数ε,即可得到实际物体的辐射定律,其中ε为修正系数。

4T W ⋅=εσ(3)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物体辐射的总能量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在实际测量中根据波尔茨曼公式只要对光谱的单色辐射强度在波长λ的0→∞内积分得到总的辐射能,然后就可以换算成相应的温度值。

2 红外成像仪的构造红外成像仪的基本构造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光学系统,红外线转换装置(包括红外探测器和前置放大器)以及信号处理机[3]。

其中光学系统主要负责接受被测物体表面的红外线,红外线转换装置主要作用是将光学系统接受的红外信号转化成电子信号以及对电信号处理成热图像信号,信号处理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将如图像信号转变成和温度一一对应的热图像信号,使热图像曲线能够直观反映温度的分布情况。

物镜 光机扫描器 参考黑体 电子信号处理探测器透镜 探测器前置放大器 探测器 制冷器马达驱动 同步电路 监视器红外热像仪的构造流程图42.1 光学系统其中光学系统又包括能够接受红外辐射的物镜、马达驱动和扫描器、探测器透镜和参考黑体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