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探讨红外热成像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

探讨红外热成像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

探讨红外热成像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炎疾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红外热成像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探讨红外热成像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在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监测中的潜在作用。

一、红外热成像技术原理及优势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利用对目标表面发射的红外辐射进行图像捕捉和处理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

通过检测目标表面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可以获得目标表面的温度分布图像,从而了解目标的热分布情况。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包括温度检测、热分布图像分析和异常热源检测等方面。

相比传统的诊断手段,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非接触式、无辐射损伤、快速、全面性、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等优势,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诊断信息。

二、红外热成像在膝骨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膝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关节炎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和变形等症状。

传统的膝骨关节炎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X线等影像学检查,但这些方法在早期诊断和评估疾病活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全面、动态地观察膝骨关节区域热量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图像中的温度差异,可以发现膝骨关节炎病变部位的温度异常,自然地可以反映出膝骨关节炎炎症活动的位置和严重程度。

红外热成像技术还能够提供更加客观、直观的诊断依据,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三、红外热成像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多种手段。

而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疗效监测方面。

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医生可以动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膝骨关节区域的热量分布情况,了解治疗对患者的热量分布情况的影响。

红外热成像技术还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从而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作用。

红外热成像的原理与应用

红外热成像的原理与应用

红外热成像的原理与应用1. 红外热成像的基本原理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本身所辐射的红外辐射来获取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非接触式测温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物体的温度不同,会辐射不同强度的红外辐射,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捕获物体所辐射的红外辐射图像并进行处理,得到物体表面温度的分布图。

2. 红外热成像的工作原理红外热成像仪利用红外传感器接收物体所辐射的红外辐射能量,并通过电子元件将红外辐射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再经过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最终将物体的红外辐射图像显示在显示屏上。

其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红外辐射接收红外热成像仪通过红外传感器接收物体所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不同温度的物体会辐射出不同强度的红外辐射。

•步骤2:辐射能量转换红外辐射能量通过光学系统传导到红外传感器上,红外传感器会将红外辐射能量转换为电信号。

•步骤3:信号处理红外热成像仪对传感器发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等处理,以提高信号质量。

•步骤4:图像处理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物体的红外辐射图像。

可以根据图像的灰度变化来判断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

•步骤5:图像显示将物体的红外辐射图像显示在热成像仪的显示屏上,便于用户进行观察和分析。

3. 红外热成像的应用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电力行业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电力设备和线路存在的异常问题,如过热、短路等,避免了因电力故障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建筑物中的热桥、漏水、隔热材料缺陷等问题,帮助人们提前发现隐患,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工业行业在工业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实时监测设备的温度分布,提前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避免设备损坏和生产事故的发生。

•医疗行业在医疗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辅助诊断疾病,如检测体表温度异常、血液供应不足等,帮助医生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儿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儿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引言体温异常通常被认为是疾病的自然指标。

红外热成像(Infrared Thermography ,IRT )技术是一种以红外热成像为基础,锁定机体细胞相对新陈代谢强度为途径的测量人体体表温度的功能影像技术。

19世纪,威廉·赫歇尔爵士确定红外辐射的存在,其子约翰·赫歇尔利用热辐射制作出第一幅“热成像图”,为温度测量开辟了新道路。

1934年,Hardy 等阐述了人体红外辐射的生理作用,将IRT 技术应用于临床,确立了通过IRT 技术进行检测人体温度的诊断方法。

1940年初,世界上第一台可用于热成像的红外辐射电子传感器诞生,十年之后在伦敦的Middlesex 医院和巴斯的皇家风湿病国家医院拍摄了第一批医学红外热像图。

1963年,巴恩斯证明热像图可以提供身体异常的信息,确立了IRT 技术对人体热异常相关病理表现的诊断意义[1]。

1977年,全球已有75个医疗机构将IRT 技术用于疾病诊断。

而在国内,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仅有几所医院和学术机构开始将IRT 技术用于临床研究。

由于其具有非接触式和非侵入性、高效便捷等优势,IRT 技术应用研究迅速增多,由最初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扩大到发热、烧伤、疼痛、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筛查和药物疗效监测等多领域[2]。

此外,IRT 技术还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广泛运用于中医学领域,如辅助中医诊断、疗效评估、中医体质辨识[3]。

目前,国内外医学IRT 技术的研究多聚焦于成人,儿童领域研究较少。

随着儿科学的发展,IRT 技术在儿科疾病诊疗中应用逐渐增多。

1 儿童生理学体温研究人体任何局部生理温度或总体温度的异常,都提示临床可能存在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反应。

常用温度计通过腋窝、口腔等局部进行测温,不同部位或工具测量结果不一样,并且部分温度计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IRT 技术作为非接触式和非侵入性功能学影像技术,没有任何生物学副作用,且不需要镇静或麻醉配合完成就能够绘制出人体“体温云雨图”。

红外线技术在热成像方面的应用

红外线技术在热成像方面的应用

红外线技术在热成像方面的应用红外线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测温技术,与传统接触式测温方法相比,具有测温快速、准确性高、安全性强等优点,因此在热成像方面广泛应用。

本文将分别从红外线技术的测温原理、应用领域、优缺点三个方面介绍红外线技术在热成像方面的应用。

一、红外线技术的测温原理红外线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物体发出或反射的红外辐射来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技术,其原理基于物质对热辐射的吸收和反射特性。

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是与物体表面温度直接相关的,当物体表面温度升高时,其发射的红外辐射也会随之增强。

使用红外线相机可以捕捉到微弱的红外辐射信号,并通过算法计算出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图。

二、红外线技术的应用领域红外线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热成像技术是其主要应用之一。

以下是热成像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 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热成像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建筑墙体、窗户、屋顶等部位的隐蔽缺陷,如漏水、渗水、漏热等。

通过对建筑物的热成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隐蔽缺陷,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2. 电力领域在电力领域,热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电缆等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护。

通过对设备的热成像检测,可以准确发现并诊断其温升异常和故障。

3. 机械制造领域在机械制造领域,热成像技术主要用于机器设备、轴承、齿轮等部件的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寿命。

4.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热成像技术可以用来检测人体表面器官的温度分布,诊断患者是否存在疾病。

比如,对于肿瘤患者,热成像技术可以在早期发现其异常的温升情况,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三、红外线技术在热成像方面的优缺点红外线技术在热成像方面具有许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1. 优点①非接触式测温:红外线技术可以在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无需暴露于有害的温度环境中,更符合安全、环保要求。

②画面直观:热成像技术可以直观地呈现出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和变化趋势,便于操作者分析和诊断异常情况。

热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热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热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开始将各种高新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以帮助医生更加快速、精准地诊断病情。

其中,热成像技术就是一种广受医学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青睐的技术手段。

热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非常多,下面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该技术的原理、优点以及应用实例。

一、热成像技术原理热成像技术,是利用红外线相机来捕捉热量分布的一种无接触的非线性光学成像技术。

采用该技术,可以将人体表面的热量分布转换为冷热不同颜色的图像。

其原理即是利用红外线相机对被检测物体的表面辐射能量及其分布实时捕捉和跟踪,再将表面温度图像及数据转换成可视化图像。

从而可视化和精确的量化地观察和分析人体表面的热量分布情况,进而更好地的诊断出精确、全面的疾病症状。

二、热成像技术的优点尤其是对于现代医学来说,热成像技术的优点尤其明显。

首先,大大减少了诊断过程中病人的痛苦感受。

热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无疼痛的诊断方法,不需要穿刺或药物刺激,也不需要放置任何传感器或导管,光照即可得到目标物的热分布图。

其次,它可以扫描和记录时间依赖性的温度分布。

随着疾病的发展和康复,人体的内部和外部温度分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热成像技术可以扫描到被检测区域的时间依赖性的温度分布,进而更好的观察疾病的发展和痊愈的进程。

此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包括心血管疾病,肿瘤,中风,外伤,关节,头部创伤等等。

因此可以说,该技术是一种非常灵活多变的医学检测手段。

三、热成像技术的应用实例1. 早期发现乳腺癌据科研专家调查研究表明,乳腺癌会产生高温区域。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的乳房进行红外线扫描,可以发现乳腺癌产生的高温区域,进而确定病灶所在的区域,更好地指导开展治疗。

2. 诊断淋巴丰满综合症淋巴丰满综合症是一种疾病,会造成体内淋巴的增多,导致水肿。

热成像技术能够非常快速地检测出不同部位的水肿程度,帮助医生更快捷的诊断出淋巴丰满综合症。

3. 诊断脊柱疾病脊柱疾病的诊断过程通常会依赖于X光片和MRI等检测方法。

红外线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红外线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红外线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线成像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红外线成像技术可以检测物体放射出的红外线,从而得到物体的热图。

近年来,红外线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诊断疾病方面。

本文将介绍红外线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一、 1. 红外线热成像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可以通过观察乳房表面温度分布,发现和确定形态不规则的肿块。

由于肿瘤组织的代谢活动高于正常组织,所以它会放出更多的热量,从而在乳房表面形成高温区域。

利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可以很好地辨别这些高温区域,从而发现早期的乳腺癌。

2. 红外线热成像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是如何观察动物或人的大脑实时活动。

传统的脑电图和磁共振成像技术需要对受试者进行限制,而且不能很好地观察大脑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结构。

而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在神经科学研究中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可以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观察大脑的热分布,从而观察和分析大脑活动与身体各器官之间的关系。

3. 红外线激光扫描技术在眼科中的应用红外线激光扫描技术可以通过观察眼睛中的血液流动来检测眼部问题,这对于早期发现眼病有很大的帮助。

这项技术可以通过照射各种作为标记的化学物质,使得眼部结构中特定的分子比其他分子吸收更多的红外线。

这样,红外线激光扫描技术可以生成高分辨率的眼部图像,从而诊断眼病。

二、红外线成像技术的优缺点1. 优点(1)非侵入性红外线成像技术可以在不伤及被检测物体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因此非常适合用于人体和生命体系的检测。

(2)高灵敏度红外线成像技术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很小的温度变化,从而发现异常情况。

(3)高分辨率与其他成像技术相比,红外线成像技术的分辨率相对较高,可以提供清晰的图像信息。

2. 不足之处(1)设备价格较高由于红外线成像技术的特殊性质,检测设备的价格相对较高,这对于一些医院和诊所来说可能不太实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与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相比,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非侵入性、无辐射、易操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全身感染性疾病、心脏病、肿瘤、中风,神经心理疾病等多领域。

影像技术与中医的结合,可以为中医诊疗提供更为直观的依据,从而加深我们对中医的认识和理解。

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线探测被测体表面温度分布并将其表现成图片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红外线相机捕获目标表面的红外辐射,然后将红外辐射转换成温度分布信息,最终形成红外热成像图像。

红外成像技术利用目标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来对其内部结构和病变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为医学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现状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辨证诊断、治疗效果评估、药物疗效监测等方面。

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中医医师可以直观地观察患者身体表面的热量分布情况,从而帮助其进行辨证诊断。

同时,红外热成像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中医治疗对患者的疗效,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中医药物疗效监测方面,红外热成像技术也可以帮助中医医师监测药物在患者身体内的分布情况,为中医药物的疗效评估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三、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1.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脏腑诊断中的应用中医脏腑诊断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脏腑的特定体征来辅助诊断疾病。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患者体表脏腑部位的温度分布情况,帮助中医医师判断脏腑功能的健康状况。

例如,肝经与肾经的特定区域可以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得到清晰的体表温度分布图像,从而帮助中医医师判断患者的肝肾功能状况,辅助诊断和治疗。

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辨证诊断中的应用中医辨证诊断是中医治疗的核心要素之一,通过辨别患者的体表表征、脏腑功能、舌象脉象等信息,来确定病因、病位、病性和辩证施治。

2024年红外热成像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红外热成像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红外热成像市场发展现状摘要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迅猛,为各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应用和商机。

本文将介绍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领域,分析红外热成像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1. 引言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利用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进行成像的技术,具有非接触、实时、高分辨率等特点。

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扩大,红外热成像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2. 红外热成像技术原理红外热成像技术利用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进行成像,其原理是基于物体的温度差异。

红外热成像相机接收到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后,通过红外探测器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信号处理和图像重构,最终形成红外热成像图像。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温度场的无损检测,对于许多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3.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主要应用领域的介绍:3.1 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防性维护。

通过对设备的热图进行分析,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2 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建筑物的能源评估和热桥检测。

通过对建筑物表面的温度分布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找到能源浪费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3.3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体温检测、病人监护和疾病诊断。

通过对人体的红外热像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体温异常、疾病病灶等问题,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3.4 安防领域在安防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夜视和目标探测。

红外热成像相机可以在低光环境下工作,并通过对目标的红外辐射进行监测和分析,发现潜在的威胁。

4. 2024年红外热成像市场发展现状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领域的扩大,红外热成像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以下是红外热成像市场的一些发展现状:4.1 市场规模红外热成像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成像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一、医用热像图的理论基础
热成像技术(Thermography)又称温差摄影,是利用红外辐射照相原理研究体表温度分布状态的一种现代物理学检测技术。

与精密的解剖学相比,热成像系统在反映人体生理的改变以及新陈代谢的进程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性。

人是恒温动物,能维持一定的体温。

用物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体就是一个自然的生物红外辐射源。

它不断地向周围空间发散红外辐射能。

当人体患病或某些生理状况发生变化时,这种全身或局部的热平衡受到破坏或影响,于是在临床上表现为组织温度的升高或降低。

因此测定人体温度的变化,也就成为临床医学诊断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医用热成像技术就是采用焦平面热探测器阵列(或光机扫描)将红外辐射能量转为电子视频信号,经过处理后形成被测物体的红外热图像,这种图像可在彩色监视器上显示,同时可送入计算机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或存贮在硬盘或软盘上,也可由打印机打印成照片。

红外热像图的诊断原理正是利用红外辐射能照相来研究体表温度分布状态,并将病变时的人体热像和正常生理状态下的人体热像进行比较,从而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红外热成像探测的是人体自身皮肤辐射出的红外线,检查时既无创伤,又无不适,快速方便。

它是绝对被动和不伤害人体的,这一点对于诊断工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医用热像仪的应用领域
从热像仪的工作原理可知,热像仪探测的是人体表面的热辐射,皮肤是一个良好的红外辐射体,其比辐射率可达0.99以上,所以,体内器官的温度差异是可以经过热传导至体表从而被热像仪探测到的;同时,当体内深层器官的病变严重时,在体表也能探测到温度的差异,因此,医用热像仪不仅能诊断体表或接近体表的一些疾病,如皮肤、乳房、甲状腺肿瘤、血管疾病、关节病变等,而且对深层器官疾病的病变也起到很好的临床诊断作用。

医用热像技术用于临床诊断已有几十年历史,现已成为了诊断浅表肿瘤、血管疾病和皮肤病症等的有效工具。

现就几个典型病症的诊断来进行简要的介绍。

1
1、乳腺瘤的诊断:红外热像仪引入医学领域,首先从检查乳腺开始。

对于健康的妇女,两侧乳房的热像图是对称的,任何乳房热图的不对称性往往与疾病和细胞活性有关,更多地与肿瘤有关。

恶性肿瘤周围血管丰富,其温度大多高于正常组织。

研究表明,乳腺癌的热图像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患侧的乳房热图像呈明显的局域性热区,乳晕周围也明显出现高温。

据上海乳腺疾病专家医疗会诊中心对276例临床检测资料介绍,他们用热像仪(温度分辨率<0.1℃)检查276例育龄妇女,乳腺热图大体上分为三个类型,即网状型、多血管型和少血管型。

其中临床拟诊为乳腺癌的4例,热图检测均表现为显著的局域性热区,温差均在 1.0℃以上,与临床和病理诊断一致,该组检测的准确率达100%。

实验证明,由于肿瘤组织代谢旺盛,供血丰富,其热量势必从局部向外辐射。

因此,使用热像仪探测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优点。

由于近年来乳腺病发病率不断增高,而早期诊断和普查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医用热像仪的应用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意义。

2、血管疾病的诊断:人的肢体温度主要由血液循环状态所决定的,当存在血管病变时,血循环发生障碍,皮温降低。

如闭塞性脉管炎、动脉栓塞、动脉瘤等,通常表现为病变部位温度异常,用红外热像仪可清楚显示出病变部位及范围。

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慢性全身疾病,多发生在下肢,更多见于趾端。

中小动脉内膜发生炎症,引起血栓,使动脉闭塞,病变部位血液循环障碍,皮温降低。

用热像仪很容易诊查出病变部位及范围,立体感强,人为误差小。

特别是对早期脉管炎的诊断,由于其临床症状尚不十分明显,一般方法检查不出,但用热像仪,不但能显示出病变的存在,而且能看出各趾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避免肢体发生严重损害,如溃疡和坏死。

动脉瘤大多是由外伤所致,局部隆起。

由于动、静脉血具有一定的温差,所以在红外热图上有显示出血管瘤的外形、大小及周围血管分布的状况。

例如,一运动员右膝外伤后局部隆起,日渐增大,历时已两年有余,拟诊为血管瘤,但X光平片显示不清,而用热像仪检查发现正视有一明显局部温升、色泽鲜艳的隆起区,侧视周围有众多血管分布,并有向上波及趋势,从而诊断为动脉瘤。

此外,热像仪对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症、雷诺氏病、大动脉炎等血管疾病均能进行有效诊断。

3、皮肤损伤病症的诊断:红外热图一般反映皮肤本身温度的分布,很自然,皮肤病
2
症的诊断是热像仪应用的一个合适领域。

例如,用热像仪很容易查出皮肤冻伤面积,其准确性接近100%。

因为冻伤部位坏死,无血供应,其温度比周围皮肤明显低,这种温差能在热像图中清楚地显现出来。

4、头部疾病的诊断:
a, 头痛
头痛原因多,机理也复杂。

一时诊断有困难,如血管性头痛,浅动脉炎就是常见疾病之一,热图可明显反应头部血管投影和高温区。

少数枕大神经痛可出现在同侧肩骨角内缘有一个痛点和热区。

b, 脑梗塞
国外专家早在1965年报告颈动脉血循环障碍时同侧前额眉上部皮肤温度下降。

这是由于颈内动脉一—眼动脉一—眼窝上动脉血流障碍的结果。

我们通过许多病例证实了这一发现。

c, 脑痛
通过头部颈外动脉热像图的检查,可以发现颅内肿瘤有无颅外血供,特别对脑膜瘤,有时可作定性诊断或了解务供情况,便于术中充分思想准备,尤其对儿童解决了一次有创伤痛苦、危险性较大、穿刺困难的脑血管造影。

5、脊髓监测:热图像对脊髓损伤的监测,解决了脊髓损伤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皮肤排汗功能障碍及血循环、温差等问题。

我们可以将脊髓植物性神经损伤的程度分为三型:(1)高温型。

表现皮肤温度高,出汗多,皮肤湿润;(2)低温型。

临床表现皮肤温度低,不出汗,皮肤干燥(3)稳定型。

皮肤温度、出汗、湿润性基本上和正常人一样,无明显差别。

由此,取得三种不同的热像图。

有的能很清楚的看到不同的温差。

为科研、临床提供了诊断、随访和疗效的客观依据。

6、男性会阴部疾病:通过会阴部热图,可以发现副睾、睾丸、精囊、血管等病变。

如精索副睾尖、缺血性睾丸坏死、睾丸肿瘤、鞘膜积液、不育症等。

曾经有这样一个病例,一患者因施行输精管结扎后,一侧睾丸发凉,缩小,影响性功能,发生医患纠纷四年,未获解决。

医生不承认手术有什么误差,认为纯属患者精神因素造成;患者缺乏输精管结扎后病态的直观依据,医患之间的纠纷政府部门也无法解决。

而红外热像图提供
3
了科学的证据:发现一侧精索动脉误扎所致,解决了长期医患之间的纠纷。

7、各种炎症的诊断:急性炎症由于局部充血,皮温上升,容易被热像仪显示出来。

但需与肿瘤皮肤温度升高相区别。

炎症皮温高于周围皮温,而在炎症中心点的皮温更高于炎症区皮温,这是炎症热像的特征。

炎症和肿瘤的鉴别可用如下方法:在热像拍照前,局部先冷却,然后观察温度回升速度。

肿瘤温度回升慢而炎症温度回升较快。

此外,用热像技术还可鉴别各种关节炎的类型,探测出发炎面积大小的热变化程度。

热像仪在医学上的应用范围,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其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

例如,热成像技术还可用于针灸原理和经络现象的研究、胎盘的定位、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监视、骨折挫伤诊断等许多方面。

我国红外热像仪整机技术已成为国际一流水平,但我国医用热像图的研究、应用及普及,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作为国内最大的红外热像仪厂家,广州飒特公司专业生产有热电致冷红外焦平面型热像仪、非致冷红外焦平面型热像仪以及光机扫描型热像仪,非常希望与专业医疗机构开展合作,进行医疗热像的研究。

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开发,热像图诊断将在医学科学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医用热像仪的选取
医用热像仪的主要关键性能指标包括温度灵敏度、图像清晰度(探测元的数量)、帧频。

医用热像仪的主要功能指标包括温度分析软件功能、图像显示功能、数据存储功能、信号输出接口功能等。

另外还须考虑设备的操作方便程度,是否需要易耗品及附件的配备程度。

对于临床诊断应用来说,医用热像仪的温度分析功能必须完备,典型的功能是:图像任意点的温度值显示、多点温度值显示、最高温度值的显示、等温图显示、高温区域的温差分析、热图的相互比较、直方图显示、任意线的波形图显示等。

目前,市场上的热像仪的型号很多,有光机扫描型、热电致冷红外焦平面型以及非致冷红外焦平面型,价格从二、三万美元至十几万美元。

其中热电致冷红外焦平面型热像仪灵敏度最高,效果最好,价格也最昂贵;非致冷红外焦平面型热像仪灵敏度其次,效果较好,价格适中;光机扫描型热像仪相对逊色,但价格便宜。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