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红外线与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应用综述

红外线与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应用综述由于红外线近距离通讯不受干扰、成本低、实时监测等特点,红外线与红外成像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红外线及红外成像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国外研究较早,拥有许多不外传的关键性技术;国内虽起步较晚,但随着热像仪在我国各行业的普及,对红外成像技术各方面的研究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红外产品与应用市场日趋成熟,正逐渐普及。
本文综述了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对其发展和应用提出了新展望。
经过分析,目前红外热像技术还存在不能检测仪器内部缺陷问题,本文也提出了针对问题解决的方案。
预测未来红外成像技术将会朝着高检测力、智能化的方向继续发展。
标签:红外线;红外成像技术;红外热像仪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与无线电波和可见光一样的本质。
红外热成像技术利用红外热像仪将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图像,并以不同颜色显示物体表面温度分布。
红外热像仪广泛应用于地质、医疗、公安、交通、农业等领域。
如森林火灾探测、建筑热漏搜索、海上救援、火源搜索、矿石断裂鉴定、导弹发动机检查、公安侦察、各种材料和产品的无损检测等。
以下介绍红外线与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 国内外研究发展情况1.1国内红外线与红外成像技术的研究发展情况1.1.1国内红外线与红外成像技术的历史发展情况我国的红外技术研究工作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
改革开放以来,红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探测器的研究工作从单元、线阵到红外胶接面都在进行。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研制出第一台热像仪。
其技术性能与国外相当,对我国红外技术的升级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对电力设备红外检测诊断技术始于70年代,主要检查运行中电气设备的外露过热接头。
1990年,有人在国际大电网会议上指出,该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预测维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08年修订、颁布的《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T 664 2008)对电气设备各部分的校准、操作、检测和诊断标准进行明确规范,进一步推动了红外热像仪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024年红外热成像芯片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红外热成像芯片市场前景分析摘要红外热成像芯片作为一种重要的感应器件,在军事、医疗、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红外热成像芯片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对其市场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需求、竞争状况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产业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红外热成像芯片市场的发展趋势。
1. 引言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物体自身的红外辐射进行热图像捕捉和显示的技术。
红外热成像芯片作为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核心部件,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高分辨率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红外技术和芯片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红外热成像芯片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 市场规模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红外热成像芯片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红外热成像芯片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并逐渐扩大市场规模。
根据市场预测,到2025年,全球红外热成像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3. 市场需求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军事、医疗、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
在军事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在夜间或恶劣环境下提供高清晰度的监控图像,用于巡逻、侦查等任务。
在医疗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临床诊断,帮助医生及早发现一些疾病,如乳腺癌和体温异常等。
在工业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竞争状况红外热成像芯片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红外热成像芯片供应商有XX、XX、XX等。
这些厂商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同时,新进入市场的厂商也在积极加大对红外热成像芯片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5. 市场趋势红外热成像芯片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进步:随着红外技术和芯片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红外热成像芯片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如分辨率的提高、成像速度的增加等。
这将进一步推动市场需求的增长。
红外线技术在热成像方面的应用

红外线技术在热成像方面的应用红外线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测温技术,与传统接触式测温方法相比,具有测温快速、准确性高、安全性强等优点,因此在热成像方面广泛应用。
本文将分别从红外线技术的测温原理、应用领域、优缺点三个方面介绍红外线技术在热成像方面的应用。
一、红外线技术的测温原理红外线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物体发出或反射的红外辐射来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技术,其原理基于物质对热辐射的吸收和反射特性。
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是与物体表面温度直接相关的,当物体表面温度升高时,其发射的红外辐射也会随之增强。
使用红外线相机可以捕捉到微弱的红外辐射信号,并通过算法计算出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图。
二、红外线技术的应用领域红外线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热成像技术是其主要应用之一。
以下是热成像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 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热成像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建筑墙体、窗户、屋顶等部位的隐蔽缺陷,如漏水、渗水、漏热等。
通过对建筑物的热成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隐蔽缺陷,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2. 电力领域在电力领域,热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电缆等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护。
通过对设备的热成像检测,可以准确发现并诊断其温升异常和故障。
3. 机械制造领域在机械制造领域,热成像技术主要用于机器设备、轴承、齿轮等部件的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寿命。
4.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热成像技术可以用来检测人体表面器官的温度分布,诊断患者是否存在疾病。
比如,对于肿瘤患者,热成像技术可以在早期发现其异常的温升情况,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三、红外线技术在热成像方面的优缺点红外线技术在热成像方面具有许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1. 优点①非接触式测温:红外线技术可以在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无需暴露于有害的温度环境中,更符合安全、环保要求。
②画面直观:热成像技术可以直观地呈现出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和变化趋势,便于操作者分析和诊断异常情况。
浅谈红外热成像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01 引言
目录
02 现状分析
03 未来发展趋势
04 关键技术分析
05 市场前景预测
06 结论
引言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探测目标物体的成像技术。由于红外热 辐射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因此该技术在军事、安全、医疗热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并预测其未来 发展趋势。
3、医疗诊断: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疾病诊断和辅助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未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对疾病认识的深入,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医疗 领域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4、夜间视觉辅助:在夜间或低光条件下,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为车辆、行 人等提供良好的视觉辅助。随着夜间活动量的增加,该领域的需求也将逐渐加大。
市场前景预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市场前景十分广 阔。未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将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1、消防安全:在火灾预警和搜救方面,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预计未来该领域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2、工业检测: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设备故障检测、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具有 重要作用。随着工业领域的不断发展,该市场的潜力将进一步显现。
现状分析
当前,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市场应用方面,红外热成 像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消防安全、工业检测、医疗诊断、夜间视觉辅助等领域。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包括更 高的分辨率、更低的噪声水平以及更快的扫描速度。
然而,红外热成像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高成本、对环境温度和湿度敏感 等。此外,当前的红外热成像技术还面临着探测器性能提升、图像处理算法优化 等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拓展,红外热成像技术将迎来更多的发展 机遇。未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与发展

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与发展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能够测量和显示目标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先进技术。
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将目标物体的表面温度以不同的颜色进行表示,从而反映目标物体的热分布情况。
该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且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首先,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军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军事人员可以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来探测并追踪敌人的活动,实现夜间侦察和监视。
另外,红外热成像技术还可以用于导弹制导系统,提高射击命中率。
在无人机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目标识别和跟踪,提高作战的效果。
其次,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火灾救援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帮助消防人员快速地找到火源和寻找受困人员,提高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
另外,红外热成像技术还可以在边境安全、反恐等领域中用于实时监控和追踪可疑人员。
此外,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工业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在电力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巡检中,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温度,避免设备突然故障和火灾事故。
在机械设备维护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设备的磨损和故障,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另外,红外热成像技术还可以在产品质量控制中应用,及时发现产品缺陷和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最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热成像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传统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可以实现高清晰度图像的获取,但仍存在一些限制,如分辨率较低、成像速度较慢等。
未来,随着红外成像器件和算法的进一步发展,红外热成像技术将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快的成像速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各个领域的需求。
综上所述,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军事、公共安全、工业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相信红外热成像技术将为各个领域带来更多的应用和突破。
红外检测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红外检测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引言:红外检测是一种基于红外辐射原理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医学、工业、安防等领域。
本文通过分析红外检测的现状及未来趋势,将对该技术的发展做出预测。
一、红外检测的现状1. 红外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红外检测技术已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导弹制导、夜视设备、无人机目标识别等。
同时,医学领域也使用红外检测技术进行疾病诊断,如乳腺癌早期诊断、体温检测等。
此外,工业应用上的红外检测主要用于辐射计算、材料表征、热成像等。
2. 红外检测技术的发展瓶颈尽管红外检测技术在多个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高分辨率红外成像系统的制造成本较高,导致其在大规模工业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
另外,红外图像去噪和图像增强算法仍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图像质量和准确性。
3. 红外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红外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制造成本下降:随着红外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制造成本预计将逐渐降低,从而推动该技术在广泛领域的应用。
- 分辨率改进:随着红外检测传感器的不断改进,高分辨率红外图像的产生将成为可能,提高图像质量和清晰度。
- 数据处理技术的突破:通过改进红外图像处理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红外图像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 模块化设计:红外检测设备的模块化设计将使其更加灵活和易于维护,降低维修成本。
二、红外检测的未来趋势1. 军事应用领域红外检测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展。
高分辨率红外传感器的发展将为导弹制导、目标识别等提供更精准的数据。
此外,隐形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得军事装备的隐蔽性能得到增强。
2. 医学应用领域红外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随着红外成像设备的进一步普及,乳腺癌早期检测等疾病预防工作将变得更加容易。
同时,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也将得到加强。
3. 工业应用领域红外检测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红外热成像技术被用于检测施工质量和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一、红外热成像技术简介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物体表面辐射的红外辐射来获取其温度分布的无损检测方法。
利用红外相机可以将物体表面的热能转化为可见图像,通过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温度区域,从而实现对建筑结构进行检测和评估。
二、红外热成像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1. 检测保温层装配式建筑中常常使用保温材料来提升建筑结构的保温性能。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或其他原因导致保温材料存在缺陷或损坏,就会影响到建筑的保温效果。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保温层存在的缺陷,如漏风、漏水等问题,便于及时修复和改进。
2. 检测管道系统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管道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管道系统存在泄漏或堵塞等问题都可能对整个建筑结构造成严重影响。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对管道系统进行全方位、实时的检测和监控,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后续更大的损失。
3. 监测电气设备装配式建筑中的电气设备也是需要经常检测和监测的对象。
传统的检测方法往往需要停电并拆卸设备才能进行维修和维护,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延误。
而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实时无损、非接触式地监测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并提供详细全面的数据分析报告,帮助准确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隐患,做出及时的维护和保养计划。
4. 检测隐蔽工程装配式建筑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隐蔽的工程项目,如水管、电线等。
而这些隐蔽工程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对这些隐蔽工程进行全面检测,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确保工程质量。
5. 环境检测红外热成像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建筑本身的监测,还可以用于周围环境的检测。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与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相比,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非侵入性、无辐射、易操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全身感染性疾病、心脏病、肿瘤、中风,神经心理疾病等多领域。
影像技术与中医的结合,可以为中医诊疗提供更为直观的依据,从而加深我们对中医的认识和理解。
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线探测被测体表面温度分布并将其表现成图片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红外线相机捕获目标表面的红外辐射,然后将红外辐射转换成温度分布信息,最终形成红外热成像图像。
红外成像技术利用目标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来对其内部结构和病变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为医学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现状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辨证诊断、治疗效果评估、药物疗效监测等方面。
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中医医师可以直观地观察患者身体表面的热量分布情况,从而帮助其进行辨证诊断。
同时,红外热成像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中医治疗对患者的疗效,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中医药物疗效监测方面,红外热成像技术也可以帮助中医医师监测药物在患者身体内的分布情况,为中医药物的疗效评估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三、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1.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脏腑诊断中的应用中医脏腑诊断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脏腑的特定体征来辅助诊断疾病。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患者体表脏腑部位的温度分布情况,帮助中医医师判断脏腑功能的健康状况。
例如,肝经与肾经的特定区域可以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得到清晰的体表温度分布图像,从而帮助中医医师判断患者的肝肾功能状况,辅助诊断和治疗。
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辨证诊断中的应用中医辨证诊断是中医治疗的核心要素之一,通过辨别患者的体表表征、脏腑功能、舌象脉象等信息,来确定病因、病位、病性和辩证施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无损检测,是指在不会对材料或元件的有效性或可靠性造成损害的前提下,对其内部的异性结构(缺陷或损伤)进行探测、定位、识别及测量的一种实用性技术。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在红外探测器、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综合性高新技术,该技术正朝着快速扫描、非致冷、焦平面阵列式接收、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方向发展,利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控制的系统正日趋完善。
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又称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技术,它的研究和应用,对提高航空航天器,多种军、民用工业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1.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原理
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被检物的不连续性缺陷对热传导性能的影响,使得物体表面温度不一致,即物体表面的局部区域产生温度梯度,导致物体表面红外
辐射能力发生差异。
借助红外热像仪探测被检物的辐射分布,通过形成的热像图序列就可
推断出内部缺陷情况。
从理论上分析可知,材料或构件因内部缺陷将导致局部力学性能的强度改变,由于材
料内部结构的不连续性,这种缺陷将引起材料或构件的热传导不连续,致使材料或构件的
温度梯度不同,因而显现出的红外热图像也有所不同。
通过研究被检测材料的内部缺陷及
结构力学性能,找出其热传导特性与红外热图像之间的关系和机理,根据显示图像的温度
梯度就可以确定缺陷的位置和范围,由温度梯度随时间变化的速率可以确定缺陷的深度。
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检测的特点是不受材料的几何结构及材质的限制,可以实现
非接触、大面积的检测。
2.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分类
根据探测方式不同,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可划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其中反射式更便于使用;根据引起温差的方式不同,可划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
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可以对物体表面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并具有直观、非接触、单次检测面积大等特点。
根据主动式激励源不同,主要划分脉冲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锁相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和超声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等。
2.1脉冲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
脉冲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方法,也是目前研究最多和最成熟的方法之一。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以高能脉冲闪光灯作为激励热源,热流在被测构件内部传导过程中,若构件内部存在缺陷或损伤,则使得物体内部热分布将存在不连续性结构,从而导致其缺陷或损伤处的表面温度与无缺陷或损伤处有明显不同。
图1冲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
脉冲红外热成像检测方式虽然简单实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点:适于检测平板类构件,对于复杂结构构件检测存在困难;对热源的均匀性要求非常高;检测构件厚度有限,当检测厚度较高的构件时,难以显示缺陷结果。
2.2锁相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
锁相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由函数发生器控制激励热源发出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光源强度,光源的热辐射对被测构件进行加热,采用红外热像仪采集构件表面的温度信息。
锁相的目的在于从干扰信号中提取特定频率的有用信号,分析其存在的差异,从而实现对缺陷特征的判定与识别。
图2相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
锁相红外热成像技术与常规的脉冲红外热成像技术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不受加热不均的影响;相位图与构件表面发射率无关;加热的温度较低,不会导致材料表面发生损伤;根据锁相频率和相位延迟,即可求出缺陷深度。
此外,相位检测与幅值检测相比,在热像仪精度确定的情况下,能显著提高缺陷的探测能力和测量精度。
2.3超声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
超声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将超声激励技术与红外热成像技术相结合,其原理,如图3所示。
利用低频超声脉冲波作用在构件表面上,利用其特定的振动激励源促使物体内部产生机械振动,使得缺陷部分因热弹和滞后效应导致声能在物体中衰减而转化成热能,通过红外热像仪对构件表面温度变化情况进行捕捉和采集。
通过观察红外热像仪所记录下来的温差,借助于计算机对时序热图进行处理,即可实现对构件内部缺陷的判定与识别。
图3超声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超声红外热成像技术与脉冲红外热成像等其他表面加热的检测方式相比,其检测灵敏度更高。
超声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对物体更深的亚表面裂纹进行检测,还可用于对复合材料内部分层或脱粘进行检测。
超声红外热成像的实验系统比较复杂,操作时需要小心谨慎,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和浪费。
3.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应用
外热成像技术因能快速、实时、直观地检测零件的损伤,所以应用广泛,可应用于航空设备检测、复合材料的检测、衬里损伤诊断、电力设备的故障诊断等。
3.1在电气领域的应用
测试对象主要包括变电所空压机互感器接头、分电箱导线接头、变压器零线接头、供电厂照明线接头、电车隧道电缆过载、空气开关接头和高压线电缆中间接头温度的测试等。
通过对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定期测温,排除了大量的安全隐患,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为工厂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3.2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
随着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日新月异,其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也有了很大发展。
尤其在建筑物外墙饰面施工质量检测技术日趋成熟。
通过采集外墙表面的温度场变化,可为判断饰面工程质量提供一种途径。
3.3在航天航空领域中的应用
发动机涡轮叶片是飞机中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在燃气冲击下高速旋转,不但承受变化巨大的各种应力,还受到高温氧化等作用,所以准确高效的检测涡轮叶片的缺陷,对于预防危害性故障,提高飞机运行安全有着重要意义问。
文献川以热风作为激励源,对正常和故障叶片分别进行相同的持续激励,然后用红外热像仪记录叶片表面的温度变化情况。
4.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展望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以红外探测器的发展为标志,可以从红外探测器的发展来推断其发展趋势:以“二代”焦平面阵列的实用化,批量生产,大量装备为重点,解决各种不同功能要求的图像处理和智能化、自动化问题,提高非制冷焦平面阵列规模和水平,与应用密切配合,解决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发展应围绕“第三代”焦平面阵列,着重基本技术问题的研究解决,包括外延材料生长大规模高密度器件工艺、非均匀性校正、可低温工作的信号处理电路、互联耦合技术、测试评价技术、图像处理和智能化等技术关键问题,以缩小整机体积,并增强功能;进一步应探索新型材料器件的研究开发,从能带工程出发,设计研究新型焦平面阵列材料和器件;竭力提高成品率,降低价格,扩展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应用价值。
纵观现代各种无损检测技术,均要求对零件的损伤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与评估,因此,红外热成像技术未来也要朝着快速、准确的方向发展,其具体发展方向有以下几点:(1)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2)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实现更加快速、准确的检测;(3)尝试各种先进的信息处理方式,得到更加精确的零件损伤信息;(4)为适应现场检测的要求,向便携式方向发展。
5.总结
红外热成像技术历经多年的发展,已从当初的机械扫描机构发展到了今天的全固体、小型化、全电子、自扫描凝视摄像,红外热成像技术正走向辉煌,同时,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走上了一条充满挑战的发展道路,要想发展,必须解决许多问题,以提高灵敏度,增加识别距离,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戴景民,汪子君.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7,26(1):2.
[1]戴景民,汪子君.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7,26(1):2.
[3]蒋玉龙.激光锁相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0.
[4]冯辅周,张超省,江鹏程.超声红外热像技术中缺陷的自动识别[J].激光与红外,2012,42(10):1149—1153.
[5]刘新业,常大定,欧阳伦多.红外热成像在电气设备维护中的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2,31(3):220-224.
[6] 杨继俊.红外探测器发展述评[J].激光与红外,2006,36(12):1098-1102.
[7] 吕宇强.热红外探测器的最新进展[J].压电与声光,2006,28(4):407-410.
[8]缪鹏程,洪毅,张仲宁,等.红外热像仪在超声红外热像技术中的应用[J].激光与红外2003,33(2),132.
[9]吴斌,邓菲,何存富.超声导波无损检测中的信号处理研究进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33(4):342.
[10]江涛,杨小林,阚继广.超声红外热成像无损评估技术[J].无损检测,2009,31(11):884
[11]刘波,李艳红,张小川,等.锁相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J].无损探伤,2006,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