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重复用水量

合集下载

重复用水量

重复用水量

重复用水量重复用水量的实质就是节约用水量。

这可以用重复用水量的计算公式加以说明。

W3=W 1—W2式中:W 3——重复用水量(吨):W1——未采取重复用水措施所需的新鲜水量(吨);W 2——采用重复用水措施后所需的新鲜水量(吨)。

重复用水有两种主要形式,即,循环用水和循序(串级)用水。

1.循环用水循环用水是指使用过后的水经过适当处理后理新回用,不再排回水体。

在循环过程中损失的水量须从水源取水加以补充。

例如,有一个企业采用循环用水措施后,每天只需补充新鲜水10吨(W2),未采用重复用水措施每天用新鲜水100吨(W1),重复用水量W3为:W3=W1—W2=100—10=90(吨)说明节约用水90吨。

2.循序给水(串级结水)循环给水是将水源送来的先供甲车间使用,甲本间使用后的水或直接送乙车间使用,或经适当处理(冷却、沉淀等)后加压送乙车间或丙车间使用,然后排放。

其重复用水量等于各重复用水单位的水量之和。

例如,有甲、乙、丙三个车间,原先每天备用水80吨,共计240吨,采用串级用水后,每天只耗水80吨。

重复用水量为:W3=W1—W2=240—80=160(吨)这说明这个企业每天节约用水量为160吨。

某厂冷却池有一书(泵的抽水能力为每小时200阴吨,先把水送入甲车间使用,然后依次送入乙车间和丙车间使用(如下图),冷却池每小时补充新水10吨,求每小时重复用水量。

解:求W 3。

W 1=200×3=600(吨) W 2=10W 3=W 1—W 2=600-10=590 (吨)重复用水率企业重复用水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用水量与总水量之比。

根据以上定义,重复用水率公式为:BX XQ Q Q X +=式中:X ——水的重复利用率(%);Q X ——企业内总重复用水量,包括通过节水水装置自身回用水量,即循环用水量和串级用水量之和,单位为吨/小时,也可以用月、季、年作为单位进行计算;Q B ——自水源取水量或补充新鲜水量,单位为吨/小时,也可以用月、季、年作为单位进行计算;计算举例:某厂用水情况如图所示:此图表明,新鲜水1000吨先进入一车间使用后排放400吨,剩600吨到二车间使用,使用后排入节水装置,蒸发了30吨,还剩570吨又到二车间使用,然后300吨输入三车间使用,并补充200吨新鲜水,270吨输入四车间使用。

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

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

1.2.3 工业部门年取水量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适用范围:本标准用于指导工业企业用水管理和水量计算的工作。

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包括重复利用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工艺水回用率、万元产值取水量、单位产品取水量、蒸气冷凝水回收率、职工人均日生活取水量。

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范围对不同层次的工业用水水平,节约用水水平进行较全面的考核,是工业用水进行科学管理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指标。

1 考核指标中有关水量计算1.1 重复利用水量(C)1.1.1 企业日重复利用水量根据重复利用水量定义见标准CJ19—87《工业用水分类及定义》,计算出企业日重复利用水量接利用河流或湖泊进行循环用水,不作重复利用水量汁算)。

1.1.2 企业年重复利用水量由不同季节(或不同用水情况时)的日重复利用水量乘以实际用水天数得到不同季节(或不同用水情况)的重复利用水量,再相加得到全年重复利用水量。

1.1.3 工业部门年重复利用水量由各企业年重复利用水量之和再加上企业间年互相重复利用的水量得到。

1.1.4 工业年重复利用水量由各工业部门年重复利用水量之和再加上城市污水处理厂回用于各工业部门的水量得到。

1.2 取水量(Q)1.2.1 企业日取水量由企业水源进口水表或其他计量仪表计算得到。

1.2.2 企业年取水量由企业日取水量相加得到。

由各企业年取水量相加得到。

1.2.4 工业年取水量由各工业部门的年取水量相加得到。

1.3 用水量(Y )1.3.1 企业日用水量由企业日重复利用水量和企业日取水量相加得到。

1.3.2 企业年用水量由企业年重复利用水量和企业年取水量相加得到,1.3.3 工业部门年用水量由工业部门年重复利用水量和年取水量相加得到。

1.3.4 工业年用水量由各工业部门年重复利用水量和年取水量相加得到。

1.4 间接冷却水循环量(C 冷)1.4.1 企业日间接冷却水循环量根据间接冷却水循环量定义(见标准CJ19—87),测量和计算出企业日间接冷却水循环量。

重复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

重复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

2 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率是工业用水中能够重复利用的水量的重复利用程度。

它是考核工业用水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2.1定义:工业用水中,重复利用用水量(C)占用水量(Y)的百分比。

2.2公式Q=C÷Y×100%=C÷(Q+C)100%2.3计算2.2公式适用于企业、工业部门、城市、全国不同范围的重复利用率计算。

公式中C、Q、Y均为全年的水量。

计算按照1.1、1.2、l.3。

2.4由于火电业、矿业、盐业的用水特殊,为了便于城市间的比较,计算城市工业重复利用率时不包括这三个工业部门。

(也可以同时计算出包括这三个工业部门的城市工业重复利用率)3 间接冷却水循环率(R冷)间接冷却水循环率是考核工业生产用间接冷却水循环和回用程度的专项性指标。

它是重复利用率的—个主要组成部分。

3.1定义:工业生产用间接冷却水中循环和回用水量(C冷)占间接冷却水用水量(Y冷)的百分比。

3.2公式R=C冷÷Y冷×100%=C冷÷(Q冷+C冷)×100%3.3计算3.2公式适用于企业、工业部门、城市、不同层次的间接冷却水循环率计算,公式中C冷、Q冷、Y冷分别为年冷却水循环量,年冷却水取水量、年冷却水用水量,计算按照l.4,1.5,1.6。

4 工艺水回用率(R工)工艺水回用率是考核工业生产中工艺水回用程度的专项性指标,是重复利用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1定义:工业生产中,工艺用水中回用水量(C工)占工艺用水量(Y工)的百分比。

4.2公式R工=C工÷Y工×100%=C工÷(Q工+C工)×100%4.3计算4.2公式适用于企业、工业部门、城市计算工艺水回用率。

式中C工、Q工、Y工分别为年工艺水回用量、年工艺水取水量、年工艺水用水量,计算按照1.7,1.8,1.9。

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指工业企业循环冷却水的循环利用量与外补新鲜水量和循环水利用量之和比,以百分比计。

水平衡测试报告格式

水平衡测试报告格式

企业(单位)水平衡测试程序细则及报告书编制要求(讨论稿)节约用水办公室二○○九年三月目录一、市水平衡测试程序细则二、市企业(单位)水平衡测试报告书编制要求三、附:格式、字体及部分表格范例市水平衡测试程序细则为加强对我市水平衡测试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依照《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B/T12452-2008)、《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结合本市实际,指定本细则。

一、企业水平衡测试包括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测阶段、汇总阶段、分析阶段。

二、测试准备1、制定企业水平衡测试方案。

2、查清测试系统中各用水环节、用水工艺及用水设备的基础情况。

备齐水表、流量计、温度表、秒表等测试工具,按照测试方案安装、校验计量仪表。

检查全厂各供水点及用水点的水表配备率及水表计量率。

水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或技术规范。

3、提取企业用水技术档案,编制各种记录和统计空白表单。

企业水平衡的记录和统计主要表格见《市企业(单位)水平衡测试报告书编制要求》。

各行业、各企业可以根据其用水的不同工艺和流程,编制符合自身用水特点的各种记录和统计表单,但记录和统计表单应能全面、真实反映企业的用水情况。

4、绘制用水流程图根据企业用水管网图和用水工艺,绘制出企业内用水流程图,包括企业层次的、车间或用水系统层次、重要装置或设备(用水量大或取新水量大)层次的用水流程图。

在用水量测试时,如发现用水流程图和实际情况不符,应对用水流程图进行及时修正和调整。

5、根据生产档案,整理、填写和校验企业取水水源情况表、企业生产情况统计表、全厂计量水表配备情况等基础表格。

三、实施测试工作1、水源取水测试测试水源日取水量、水压、水温、水质参数。

2、进行各水量的测试四、测试数据汇总1、填写测试数据以水量为参数,按工艺流程或用水流程顺序逐项填写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表。

汇总各生产用水单元水平衡测试表,填写企业水平衡测试统计表以及企业年用水情况表。

(整理)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整理)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重复用水量统计用水、排水等有关指标,必须首先对给水系统有个概略了解。

在工业生产中按给水的路线和利用程度,分为直流、循环和循序三种给水系统。

1、直流给水系统指工业生产用水由就近水源取消,水经过一次使用后便以废水形式全部或大部分排走。

其生产用水量等于企业从地下水源和地面水源取用的新鲜水量。

2、循环给水系统指使用过后的水经适当处理重新回用,不再排走。

在循环过程中所损耗的水量,须从水源取水加以补充。

3、循序给水系统是根据各车间对水质的要求,将水重复利用,将水源送来的水先供甲车间使用,甲车间使用后的水或直接送乙车间使用,或经适当处理(冷却、沉淀等)后加压送乙车间或丙车间使用,然后排放。

这种系统也叫串级给水系统。

例:某厂给水系统示意图如下甲、乙、丙车间耗新鲜水量为80吨/天丁车间耗新鲜水量为120吨/天戊车间由于采取了循环用水措施,每日仅需补充新鲜水100吨,原耗新鲜水量为1000吨/天,求该厂的重复用水量和重复用水率。

W 前=80×3+120+1000=1360(吨/天) W 后=80+120+100=300(吨/天)重复用水量:W 重=W 前-W 后=1360-300=1060(吨/天) 重复用水率:ξ=%94.77%10013601060%100W W =⨯=⨯前重 另:该厂全年重复用水量=1060吨/天×全年工作日废水排放量废水排放量的计算可以使用各种流量计进行测量,如监测数据、各种流量计测得的数据和连续自动监控测得的数据等。

还可以进行系数估算法,从排污单位的新鲜用水量来估算其污水排放量。

如排污单位的新鲜水量没有进入其产品,一般其污水排放量可以估算为新鲜水量的0.8—0.9倍,如有相当部分变成产品(如啤酒、饮料行业),则其污水排放量应以新鲜水量减去转成产品数量的0.8—0.9倍,还有部分行业水的重复利用率很高,如轧钢、选矿等行业水的重复利用率都高达80%~90%,水经过多次使用,蒸发和流失都很大,这时用新鲜水量推算污水排放量时所用的系数就比较小,有时甚至会达到40%~50%。

2015环评师技术方法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2015环评师技术方法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工程分析第一节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由于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表现不同, 可以分为以污染影响为主的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和以生态破坏为主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一、工程分析方法1.类比法:(1)定义: 用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

(2)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 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①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包括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项目的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

②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 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

③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环境功能、区域污染情况。

(3)计算公式类比法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但用此法应注意要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生产管理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 A=AD×M (1-3)AD=BD—(aD+bD+cD+Dd) (1-4)式中: A-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AD—单位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定额;M—产品总产量BD—单位产品投入或生成的污染物量;aD-单位产品中某污染物的量;bD—单位产品所生成的副产物、回收品中某污染物的量; cD—单位产品分解转化的污染物量dD—单位产品被净化处理掉的污染物量2.物料衡算法(1)定义: 物料衡算法主要用于污染性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是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常规和最基本的方法。

在具体建设项目产品方案、工艺路线、生产规模、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治理措施确定的情况下, 应用此方法。

其原理就是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等于产出产品总量与物料流失总量之和。

(2)物料衡算法分类:在工程分析中, 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 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有总物料衡算;有毒有害物料衡算及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2019年整理】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2019年整理】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重复用水量统计用水、排水等有关指标,必须首先对给水系统有个概略了解。

在工业生产中按给水的路线和利用程度,分为直流、循环和循序三种给水系统。

1、直流给水系统指工业生产用水由就近水源取消,水经过一次使用后便以废水形式全部或大部分排走。

其生产用水量等于企业从地下水源和地面水源取用的新鲜水量。

2、循环给水系统指使用过后的水经适当处理重新回用,不再排走。

在循环过程中所损耗的水量,须从水源取水加以补充。

3、循序给水系统是根据各车间对水质的要求,将水重复利用,将水源送来的水先供甲车间使用,甲车间使用后的水或直接送乙车间使用,或经适当处理(冷却、沉淀等)后加压送乙车间或丙车间使用,然后排放。

这种系统也叫串级给水系统。

例:某厂给水系统示意图如下甲、乙、丙车间耗新鲜水量为80吨/天丁车间耗新鲜水量为120吨/天戊车间由于采取了循环用水措施,每日仅需补充新鲜水100吨,原耗新鲜水量为1000吨/天,求该厂的重复用水量和重复用水率。

W前=80×3+120+1000=1360(吨/天)W 后=80+120+100=300(吨/天)重复用水量:W 重=W 前-W 后=1360-300=1060(吨/天) 重复用水率:ξ=%94.77%10013601060%100W W =⨯=⨯前重 另:该厂全年重复用水量=1060吨/天×全年工作日废水排放量废水排放量的计算可以使用各种流量计进行测量,如监测数据、各种流量计测得的数据和连续自动监控测得的数据等。

还可以进行系数估算法,从排污单位的新鲜用水量来估算其污水排放量。

如排污单位的新鲜水量没有进入其产品,一般其污水排放量可以估算为新鲜水量的0.8—0.9倍,如有相当部分变成产品(如啤酒、饮料行业),则其污水排放量应以新鲜水量减去转成产品数量的0.8—0.9倍,还有部分行业水的重复利用率很高,如轧钢、选矿等行业水的重复利用率都高达80%~90%,水经过多次使用,蒸发和流失都很大,这时用新鲜水量推算污水排放量时所用的系数就比较小,有时甚至会达到40%~50%。

《重复用水量》

《重复用水量》

重复用水量重复用水量的实质就是节约用水量。

这可以用重复用水量的计算公式加以说明。

W 3=W1—W2式中: W3——重复用水量(吨):W1——未采取重复用水措施所需的新鲜水量(吨);W2——采用重复用水措施后所需的新鲜水量(吨)。

重复用水有两种主要形式,即,循环用水和循序(串级)用水。

1.循环用水循环用水是指使用过后的水经过适当处理后理新回用,不再排回水体。

在循环过程中损失的水量须从水源取水加以补充。

例如,有一个企业采用循环用水措施后,每天只需补充新鲜水10吨(W2),未采用重复用水措施每天用新鲜水100吨(W1),重复用水量W3为:W 3=W1—W2=100—10=90(吨)说明节约用水90吨。

2.循序给水(串级结水)循环给水是将水源送来的先供甲车间使用,甲本间使用后的水或直接送乙车间使用,或经适当处理(冷却、沉淀等)后加压送乙车间或丙车间使用,然后排放。

其重复用水量等于各重复用水单位的水量之和。

例如,有甲、乙、丙三个车间,原先每天备用水80吨,共计240吨,采用串级用水后,每天只耗水80吨。

重复用水量为:W 3=W1—W2=240—80=160(吨)这说明这个企业每天节约用水量为160吨。

某厂冷却池有一书(泵的抽水能力为每小时200阴吨,先把水送入甲车间使用,然后依次送入乙车间和丙车间使用(如下图),冷却池每小时补充新水10吨,求每小时重复用水量。

解:求W 3。

W 1=200×3=600(吨) W 2=10W 3=W 1—W 2=600-10=590 (吨)重复用水率企业重复用水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用水量与总水量之比。

根据以上定义,重复用水率公式为:BX XQ Q Q X +=式中:X ——水的重复利用率(%);Q X ——企业内总重复用水量,包括通过节水水装置自身回用水量,即循环用水量和串级用水量之和,单位为吨/小时,也可以用月、季、年作为单位进行计算;Q B ——自水源取水量或补充新鲜水量,单位为吨/小时,也可以用月、季、年作为单位进行计算;计算举例:某厂用水情况如图所示:补充新水(1000)车间1车间2节水装置车间4排放(600)车间3循环1(600)循环4(270)排放水(400)循环2(570)损失(30)循环3(300)循环5(330)排放(70)新鲜补水(200)工艺用水(100)此图表明,新鲜水1000吨先进入一车间使用后排放400吨,剩600吨到二车间使用,使用后排入节水装置,蒸发了30吨,还剩570吨又到二车间使用,然后300吨输入三车间使用,并补充200吨新鲜水,270吨输入四车间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复用水量
重复用水量的实质就是节约用水量。

这可以用重复用水量的计算公式加以说明。

W3=W 1—W2
式中:W 3——重复用水量(吨):
W1——未采取重复用水措施所需的新鲜水量(吨);
W 2——采用重复用水措施后所需的新鲜水量(吨)。

重复用水有两种主要形式,即,循环用水和循序(串级)用水。

1.循环用水
循环用水是指使用过后的水经过适当处理后理新回用,不再排回水体。

在循环过程中损失的水量须从水源取水加以补充。

例如,有一个企业采用循环用水措施后,每天只需补充新鲜水10吨(W2),未采用重复用水措施每天用新鲜水100吨(W1),重复用水量W3为:W3=W1—W2=100—10=90(吨)
说明节约用水90吨。

2.循序给水(串级结水)
循环给水是将水源送来的先供甲车间使用,甲本间使用后的水或直接送乙车间使用,或经适当处理(冷却、沉淀等)后加压送乙车间或丙车间使用,然后排放。

其重复用水量等于各重复用水单位的水量之和。

例如,有甲、乙、丙三个车间,原先每天备用水80吨,共计240吨,采用串级用水后,每天只耗水80吨。

重复用水量为:
W3=W1—W2=240—80=160(吨)
这说明这个企业每天节约用水量为160吨。

某厂冷却池有一书(泵的抽水能力为每小时200阴吨,先把水送入甲车间使用,然后依次送入乙车间和丙车间使用(如下图),冷却池每小时补充新水10
吨,求每小时重复用水量。

解:求W 3。

W 1=200×3=600(吨) W 2=10
W 3=W 1—W 2=600-10=590 (吨)
重复用水率
企业重复用水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用水量与总水量之比。

根据以上定义,重复用水率公式为:
B
X X
Q Q Q X +=
式中:X ——水的重复利用率(%);
Q X ——企业内总重复用水量,包括通过节水水装置自身回用水量,即
循环用水量和串级用水量之和,单位为吨/小时,也可以用月、季、年作为单位进行计算;
Q B ——自水源取水量或补充新鲜水量,单位为吨/小时,也可以用月、
季、年作为单位进行计算;
计算举例:某厂用水情况如图所示:
此图表明,新鲜水1000吨先进入一车间使用后排放400吨,剩600吨到二车间使用,使用后排入节水装置,蒸发了30吨,还剩570吨又到二车间使用,然后300吨输入三车间使用,并补充200吨新鲜水,270吨输入四车间使用。

三车间用水其中100吨为工艺用水,70吨排放,其余330吨输入四车间使用。

四个车间总共用600吨重复水而后排放。

求重复用水率。

%
3.63%1003270
2070
%100)330270300570600()2001000(330270300570600=⨯=⨯++++++++++=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