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本科函授自学进度表概要

合集下载

2024年度-《卫生统计学》教学课件

2024年度-《卫生统计学》教学课件

的波动范围。
03
相关与回归分析
通过探讨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卫生研究中,相关与回归分析可用于探讨影响健康状况的因素及其作
用大小。
29
实验设计在卫生领域的应用
临床试验设计
在药物研发和治疗方案评价中,临床试验设计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控制 干扰因素,准确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31
17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随机变量的定义与分类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掌握随 机变量的分类方法,如离散型 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等 。
熟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和 常见分布,如二项分布、泊松 分布等,能够运用这些分布求 解一些实际问题。
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和 常见分布,如正态分布、指数 分布等,能够运用这些分布描 述一些实际问题的概率特征。
理解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概 念和意义,如数学期望、方差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等,能够 运用这些数字特征分析和比较 不同随机变量的特性。
18
04
统计推断
19
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的概念
随机抽样
阐述抽样分布的定义、性质及其在统计推 断中的作用。
介绍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等常用抽样方法及其特点。
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
1 2
描述疾病分布
通过收集和分析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等数据,描 述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制定卫生政策和 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评估健康状况
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评 估,如计算平均寿命、健康期望寿命等指标,反 映人群整体健康水平。

《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02527026英文名称:Health Statistics授课对象:预防医学专业、妇幼卫生专业授课科室:卫生统计学教研室课程名称:卫生统计、医学统计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数:96执笔人:刘钢陶育纯一、课程教学目的卫生统计学是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医学研究、人民健康加卫生事业管理的一门科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

它研究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反映事物特征,揭示事物间的客观规律性。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卫生统计学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统计表和统计图、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方法、居民健康统计等。

它需要较扎实的语文基本知识及一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流行病学等卫生专业学科有密切的联系。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实习等形式进行,注重基本技能训练、严密统计逻辑思维、严谨的工作态度的培养。

采用提问、考试等方式评价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为学习流行病学等学科、阅读专业书刊和从事卫生防疫工作打下一必要的统计学基础。

2。

列出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的各项指标,进行居民健康统计分析。

3.熟练掌握函数型计算器统计功能的使用方法.4.养成统计逻辑思维的习惯,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对人民负责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学时分配课时分配表授课内容理论教学时数实习教学时数合计教学时数第一章绪论 2 2第二章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特征与规律 4 2 6第三章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 8 4 12第四章方差分析 4 4 8第五章相对数 4 2 6第六章χ2(卡方)检验 4 4 8第七章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4 2 6第八章泊松分布及其应用 4 2 6第九章非参数统计 4 2 6第十章直线相关与回归 4 2 6 第十一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4 2 6 第十二章调查设计 6 2 8 第十三章实验设计 6 2 8 第十四章居民健康统计 4 2 6 考试 2 2 学时合计64 32 96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简述卫生统计学的特点、任务和学习目的2、列出卫生统计工作步骤3、区分不同类型的统计资料4、解释几个基本概念5、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内容]1、概述:卫生统计学的特点和任务;学习卫生统计学的目的2、卫生统计工作步骤:统计全过程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3、统计资料的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4、几个基本概念:变异与变量;总体与样本,频率与概率[教学时数] 2学时[外文专业术语] statistics,health statistics,population, sample, variation,variable,data, quantitative data, categorical data,ordinal data,frequency, probability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第二章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特征与规律[教学目的与要求]1、列出频数分布表和绘制频数分布图2、区分频数分布类型3、列举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指标,叙述其应用条件并会应用4、描述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与规律5、认识电子计算器主要键的符号和功能6、学会应用函数型电子计算器作四则运算和统计运算7、学会计算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指标[教学内容]1、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频数分布表的绘制;频数分布的类型2、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平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与百分位数3、离散程度指标:极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4、正态分布:概念、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正态分布规律的应用、对数正态分布5、函数型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主要键的符号和功能;统计运算举例6、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与百分位数计算7、标准差与变异系数计算[教学时数] 6学时[外文专业术语]distribution,frequency distribution table,mean, geometric mean,median, percentile,range, variance,standard deviation,degree of freedom,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normal distribution, standard normal distribution,reference ranges[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实习(课堂习题和课后作业)。

《卫生统计学II》(专升本)学习指导综述

《卫生统计学II》(专升本)学习指导综述

《卫生统计学》(本)学习指导刘仁权(Liurq@、64286391)一、课程总说明(一)课程介绍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科学。

卫生统计学是一门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医药卫生工作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科学。

卫生统计学是医学体系的重要分支,是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

随着医学的发展,作为医学科学研究方法学的卫生统计学已逐渐为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所认识、所接受,并广为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可以培养运用这些知识,对医药卫生工作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的能力。

(二)教材、光盘和计算器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指定教材和课件光盘都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准备好指定教材和课件光盘,并准备一个计算器或使用计算机Windows附件中的计算器。

1.课件光盘: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多媒体网络课件《卫生统计学》光盘2张,主讲:刘仁权。

光盘中是按教材《医学统计学》(第4版,主编:马斌荣)第一章至第十章内容详细讲解的全程授课视频录像。

2.现在指定教材:《医学统计学》(第6版)主申:马斌荣,主编:李康、贺佳;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

本教材是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说明:课件光盘是以前录制的,当时的教材是《医学统计学》(第4版),现在已经没有第4版教材出售了,同学们现在拿到的教材是第6版。

不过两版教材内容基本相同,只是换了例题的数据,但解题过程完全相同。

同学们要注意,本课程比较难,大家要认真观看我教学光盘中的讲课录像,安照光盘的顺序和内容,对照教材学习。

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下面的表格是课件光盘、第6版教材内容的比较。

说明2:光盘中“第七章相对数及其应用”是独立的,可以象教材那样提前学习,不影响其他章节的学习。

3.计算器:准备一个计算器或使用计算机Windows附件中的计算器。

中山大学-《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

中山大学-《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名称:卫生统计学 Health Statistics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编号:51101045 学时:100学时主编姓名:凌莉单位:公共卫生学院职称:教授主审姓名:方积乾单位:公共卫生学院职称:教授授课对象:本科学生专业:预防医学年级:三年级编写日期:2005年4月一、课程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1. 课程目的卫生统计学是数理统计与预防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应用学科,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和应用技能,为其学习其它课程和阅读专业书刊、从事预防医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将卫生统计学理论分为要求牢固掌握、一般掌握和一般了解三个层次,以指导师生教与学。

2. 教学基本要求1)要求牢固掌握第一章统计学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量。

第二章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的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描述定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掌握常用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第三章三类相对数(频率、强度和比)及常用指标、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动态数列常用指标(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定基比、环比、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第四章三个常用概率分布(正态分布、二项分布和Poisson分布)的概念;二项分布及Poisson分布的概率函数与累计概率、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的计算方法;医学参考值的计算。

第五章均数及频率抽样误差的概念和标准误的计算;总体均数95%和99%置信区间的计算及适用条件;正态近似法计算总体概率的95%和99%置信区间及适用条件;标准差与均数标准误的区别。

第六章正态分布资料的t 检验、二项分布资料的Z 检验以及Poisson 分布资料的Z 检验的分析与计算过程,包括每种检验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类型;学会综合考虑研究目的、设计类型、变量类型、样本含量等要素选择合适的假设检验方法的技巧。

卫生统计学Ⅰ本科教学大纲-华西第四医院

卫生统计学Ⅰ本科教学大纲-华西第四医院

科研能力培养模块-2本科实验教学大纲供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检验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系编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科研能力培养模块-2课程号:504071040课程属性:专业课/类级平台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医学基础课程学分:4总学时:64 理论学时:44 实验学时:20实验指导书名称:医学统计学实习指导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年12月主编:李晓松实验讲义名称:SPSS 10.0实验指导编写单位:华西医学中心卫生统计教研室编写日期:2000年8月主编:王柏松潘晓平二、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实验课是卫生统计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联系讲授的理论知识,结合医学实例,针对不同内容采用选择题,填空题,计算分析题,讨论题,思考题等多种形式,进行统计分析基本技能的训练。

让学生独立完成习题,以利于活跃思想,培养及开发学生智能。

提倡自学与讨论。

可安排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教师提供思考问题,学生独立回答。

讨论课应结合医学科研和论文中存在的主要统计问题进行,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阅读专业期刊中遇到的统计问题来进行讨论。

在实验中应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让其了解SPSS统计软件包的用途,应结合实验题进行上机训练。

上机实验应结合指导教师安排的课题进行,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对整个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有所了解,培养对数据处理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反对伪造和篡改统计数字。

三、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将各班同学进行适当分组,一般每组学生约40人,每个小组安排一名助教作为实验老师教授和指导上机的实践内容。

实验的基本要求包括习题的解答、上机操作和理论课有关问题的讨论。

上机实验主要是了解SPSS软件包的操作和统计分析的过程,使得学生能够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并通过软件分析的结果正确地做出结论。

华北理工《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72学时)

华北理工《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72学时)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72学时)《卫生统计学》是医学相关专业学生主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它是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尤其是预防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中各类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的应用科学。

它既是学生学好预防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其它课程的基础,又是学生做好毕业课题的重要工具,更是学生走出校门后从事预防医学及卫生事业管理科研工作的基本功。

其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和应用技能,为其学习其它课程和阅读专业书刊、从事预防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实践、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使学生能根据不同问题,正确选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达到能应用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的水平。

卫生统计学的教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专业实例,讲述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教学中应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把统计思维方法的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对于统计公式着重讲解其意义、使用方法、应用条件和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不必追究公式的数学原理和推导过程。

卫生统计学教学分理论课教学、讨论与实习两部分。

理论教学部分对学生有三种要求,即:掌握的内容、熟悉的内容和了解的内容。

掌握部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深讲透,使学生深刻理解、记忆并融会贯通;熟悉内容教师要详细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解内容教师可作一般介绍也可鼓励学生自学,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72学分:4适用专业:生物技术、医学检验、麻醉、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等专业教材版次及主要参考书目:1 方积乾主编,《卫生统计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2 方积乾主编,《卫生统计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3 孙振球主编,《医学统计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4 徐勇勇主编,《医学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第一章绪论1 教学目标1.1 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卫生统计学III》教学进度表--02-2019秋

《卫生统计学III》教学进度表--02-2019秋
系所: 流统系
课程信息
课程号 504130030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课序号 02 48 30 18
电话:
教材 名称
参考书 名称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
医学统计学(第3版),李晓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卫生统计学(第8版),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周次
日期
星期
节次
授课地点
9 10月29日 二 9 11月1日 五 10 11月5日 二 10 11月8日 五 11 11月12日 二 11 11月15日 五 12 11月19日 二 12 11月22日 五 13 11月26日 二 13 11月29日 五 14 12月3日 二 14 12月6日 五 15 12月10日 二 15 12月13日 五 16 12月17日 二 16 12月20日 五
2019-2020秋 季
选课人数
面向专业、班级
83 2017级护理实验分组2来自实验(训/践)项目属性
职称
验证性实验 综合性、设计 创新探索性
(训)项目 性实验(训) 实验(训)

项目数
项目数
副教授
副教授/助教

副教授
副教授/助教

副教授
副教授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助 教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助 教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助 教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助 教

7-9 九教4-1 1-3 卫生统计学实验室 7-9 九教4-1 1-3 卫生统计学实验室 7-9 九教4-1 1-3 九教4-1 7-9 九教4-1 1-3 卫生统计学实验室 7-9 九教4-1 1-3 卫生统计学实验室 7-9 九教4-1 1-3 九教2-1 7-9 九教2-1 1-3 卫生统计学实验室 7-9 九教2-1 1-3 卫生统计学实验室

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负责人:隋云南开课单位:卫生统计学教研室课程编码: 0510014 课程中文名称:卫生统计学课程英文名称:Health Statistics《卫生统计学》课程是预防医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

《卫生统计学学》以统计分析工作为逻辑起点,以预防医学专业成人教育本科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统计学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统计分析工作的理论、方法、技术,具备在数据整理归纳、信息提取、结果的解释等方面的实际技能,从而胜任疾病预防、控制与管理工作。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了解卫生统计学的发展史,掌握基本的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培养独特的统计思维方式,熟悉SPSS统计软件包的基本功能。

本教学大纲供预防医学专业成人教育本科使用。

先修课程要求: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

本课程计划36学时,2学分,其中理论学为16学时,实验为16学时。

选用教材:卫生统计学(第五版)主编:方积乾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统计学计算器、计算机。

考核方法:闭卷考试。

课内实验安排:第二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利用统计图表描述定量资料的基本方法、制作统计图表的基本要求和规则及百分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的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描述定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常用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了解定量资料的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和分布规律,描述分布形态的偏度系数的计算和意义。

定量的资料的统计描述计划8学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频数与频数分布了解定量资料的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和分布规律。

第二节定量变量的特征数熟悉百分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的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描述定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了解描述分布形态的偏度系数的计算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