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级别标识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和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由医生以医嘱的形式下达护理等级,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护理人员在患者床头牌内加放护理等级标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并作出统一标记,在病人一览表和床头卡上显示(特护或病重为深红色;一级护理为粉红色;二级护理为绿色;三级护理为白色)。
护士在工作中应当关心和爱护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
一.特级护理:(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进行严密监护生命特征的患者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特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特征的患者(二)护理重点: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检测生命特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二.一级护理(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并请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二)护理要点: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三.二级护理(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二)护理要点1.每 2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四.三级护理(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xx 期的患者(二)护理要点1.每 3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护理标识管理规定

护理标识管理规定1. 病房及特殊区域应有防滑、安静、禁止吸烟等提示性标识。
2.每个病房门上都应有病室号及床位号标识。
3. 每张病床固定床号,床号标识在床头上方。
每张病床都相应有一本病历夹,病历夹上明确标明病室、床号。
病历车上按序标明病历序号。
4. 设备标识:中心吸引、供氧有明确的“吸引”、“氧气”标识。
瓶装氧气挂有氧、无氧标记。
口服药车上注有病区名称。
5. 物品标识:做到标识与放置物品相符,科室内的物品标识格式应统一。
待消毒的物品贮放位置应有“未消毒”标识。
6. 药品标识:注射药、内服药、外用药应分开放置,高危药品分区放置,有醒目标识。
7. 护理级别标识:在病人一览表和床头卡上有护理级别标识。
病人一览表卡片的颜色分为三种:一个病区只有一个科室的用白色,一个病区有两个科室的用白色和黄色;一个病区有三个科室的用白色、黄色和蓝色,具体规范如下:一病区(血液透析室:白色)二病区(传统疗术科:白色)三病区(五疗康复科:白色)四病区(心身医学科:白色)五病区(外二科:白色脑外科:黄色肛肠科:蓝色)六病区(脾胃病科:白色五官科:黄色)七病区(心脏病科:白色传统疗术3:黄色)八病区(骨伤科:白色传统整骨科:黄色)九病区(脑病科:白色)十病区(外一科:白色外三科:黄色)十一病区(妇产科:白色)十二病区(综合内科:白色)十三病区(重症医学科:白色)护理级别标识:在病人一览表卡片的右上角用颜色区分具体如下:特级护理:粉色标识一级护理:红色标识二级护理:绿色标识三级护理:白色(无色)标识危重病人在病人一览表卡片的左上角用红色实心圆圈来标识。
8. 住院患者标识:病人入院后佩戴腕带,并穿病号服。
腕带区分蓝色:意识清楚的所有入院患者绿色:手术患者粉色:产妇及新生儿红色: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病情危重患者9. 特殊护理标识:控制滴数、吸氧、膀胱冲洗在应有标识;禁食、有压疮、跌倒坠床危险的患者在床尾应悬挂警示标识。
10.各种管路标识: 留置导管、胃管、引流管等病人都要在管道的适当位置上贴有管路标识11. 护理人员标识:各级护理人员上班时着工作服,佩带胸卡,穿护士鞋。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护理级别由主管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下达医嘱,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服务。
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护士站一览牌和床头卡设护理标识,特级为红色标识且印有“特级”标识,一级为红色标识(补充说明:病重蓝色暂定为一级护理),二级为绿色标识,三级为黄色标识。
1.特级护理1.1病情依据1.1.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1.1.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1.1.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产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1.2护理要点1.2.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1.2.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1.2.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1.2.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具体的基础护理服务内容见表1-1。
1.2.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1.2.6实施床旁交接班。
表1-1特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内容2.一级护理2.1病情依据2.1.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1.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2.1.3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2.1.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2.2护理要点2.2.1至少每1小时巡视1次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2.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2.2.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2.2.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
实施安全措施,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促进康复。
2.2.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表1-2 一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内容3.二级护理3.1病情依据3.1.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3.1.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3.2护理要点3.2.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护理标识模板

第五部分
引流管标识:
1、T管:灰色 2、胃肠减压管:梅红色 3、腹腔引流管:蓝色 4、胸腔引流管:橘黄色 5、导尿管:黄色 6、鼻饲管:紫色 7、静脉营养管:大红色 8、肠内营养管:绿色 9、空白管道标识:白色 10、导管刻度:红色
第六部分
血管活性药物微量泵使用标识:
1、硝酸甘油:蓝边 2、硝普钠:红边 3、多巴胺:紫边 4、胰岛素:绿色 5、肾上腺素:灰色 6、空白
第七部分
1、病员一览表: (1)内科病员信息牌(竖形):红色 (参保)、白色(自费) (2)外科病员信息牌(横形):红色 (参保)、白色(自费) (3)护理级别:危重病人(红色五角 星)、Ⅰ级(红底黑字圆牌)、Ⅱ 级(黄底黑字圆牌) 2、床头卡:特护(白底红字)、一级 (红色)、二级(黄色)
第七部分
第二部分
饮食标识:
1、普通饮食(白底蓝字竖插牌): 普食、软食、半流质、流质、鼻 饲流质、禁食 2、治疗饮食:“树”形橙色,红笔 书写
第三部分
过敏标识:
1、 “心”形金色,红笔书写 2、过敏提示单页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四部分
安全标识:
1、防跌倒:绝对卧床休息(淡蓝底 深蓝色字)、谨慎活动以防跌倒 (紫红底白字) 2、防压疮:注意皮肤护理(黄底白 字) 3、防管道滑脱:预防管道滑脱(紫 色底白字) 4、跌倒、压疮评分:黄色空白圆圈
3、加床床头牌: (1)内科
(2)外科
第八部分 其他
1、临时治疗转抄单:白底黑字 2、胰岛素开瓶日期:白底黑字 3、引流袋更换日期: 1(红底黑字)、2(桔黄底黑字)、 3(黄底黑字)、4(绿底黑字)、 5(淡紫底黑字)、6(蓝底黑字)、 7(深红色底黑字) 4、腕带:男性(蓝色)、女性(粉 红色) 5、药品标识: (1)高危药品:红底黄色感叹号 (2)毒麻药品:黑底白色感叹号
级别护理的颜色标识

级别护理的颜色标识
品质护理一直是医院护理工作的最高标准,除了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保证护理质量外,视觉上的标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病人的安全和安宁。
针对特级护理的标识颜色,一般选用深蓝色,这是一种清新而淡雅的色彩,而且可以
表现出专业的特色。
深蓝色的护理服和标记是每位病人的象征,它也清楚地告诉病人他们
正享受着该医院提供的高级护理服务,让病人感受到被最大限度地照顾着。
此外,深蓝色还具有和谐秩序与系统完整的意味,而且色彩中蕴含的心理色彩宝蓝可
以治愈病人的心理痛苦,让他们感受到平静与安宁。
同时,深蓝色的标识还应在护理服上进行清晰明了的示意,因为在护理过程中,它们
是职业护士外在的象征,也是其敬业精神及服务素质的外在体现。
总之,深蓝色的标识既代表着正规专业的服务,又能以其柔和的色彩给病人带来安宁、安全感。
因此,深蓝色非常适合用作特级护理的标识颜色,是一种值得推崇的色彩选择。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员依据患者病情和⾃理能⼒分为特级护理、⼀级护理、⼆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四个级别。
级别标志:特级护理为绿⾊,⼀级护理为红⾊,⼆级护理为黄⾊,三级护理不设标志。
⼀、分级⽅法1、患者⼊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2、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理能⼒的等级;3、依据病情等级和(或)⾃理能⼒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4、临床医护⼈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理能⼒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分级依据及内容1、特级护理(1)维持⽣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病情变化需要进⾏监护、抢救的患者;(3)各种复杂或⼤⼿术后、严重创伤或⼤⾯积烧伤的患者。
护理内容(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量;(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腔护理、压疮护理、⽓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认真书写危重护理记录单;(7)实施床旁交接班。
2、⼀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变化的患者;(3)⼿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4)⾃理能⼒重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内容(1)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腔护理、压疮护理、⽓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6)按照病历书写规范认真做好护理记录(7)实施床旁交接班。
3、⼆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理能⼒轻度依赖的患者;(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理能⼒轻度依赖的患者;(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理能⼒重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内容(1)每2⼩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护理级别标识简化

护理服务标识说明
护理级别标识
病人一览表:
一级护理——红色牌子
二级护理——绿色牌子
三级护理——黄色牌子病危病人——左上角标识红色实心圆病重病人——左上角标识红色实心三角:隔离病人——右上方标识红黄两色实心半圆过敏病人——右上方
标识红十字
床头卡:
一级护理——红色实心方块标识二级护理——绿色实心方块标识三级护理——黄色色实心方块标识青霉素药物过敏——涂红色其他药物过敏——涂蓝色
2012年10月修订
2012年11月执行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医院护理过程中各种标识的管理制度

医院护理过程中各种标识的管理制度
一、病区及设施标识
1、病区大门上方标明科室名称,病区的治疗室、换药室、库房等有标识牌,各病室门口有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及病室号和床号的标识牌。
2、病室内每张病床有固定床号和床头卡,标识醒目。
3、每张病床固定一本病历夹,病历夹上明确标明床号;各科室病历架上按顺序标明病历序号(病床号)。
二、护理过程标识
(一)护理级别的标识为:患者床头卡有护理级别标识。
患者一览表上的护理级别标识,以卡片的颜色加以区分。
特级护理和一级护理用红色标识卡;二级护理用黄色标识卡;三级护理浅绿色标识卡,更改患者护理级别时应及时更换标识卡
(二)入院标识:患者入院安排床位后,当班护士应在病区患者一览表、病床床头卡上作入院标识记录。
(三)饮食类别标识:禁食、治疗饮食、普通饮食均在患者床头卡上进行标识。
(四)药物过敏标识:所有药物过敏试验阳性的患者在医嘱、病历夹、床头卡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及红色的“(+)”符号;在患者腕带上用红色标记,并注明过敏药物的名称。
(五)所有住院患者均应使用手腕带,标明科别、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六)其他护理标识
1、血型卡分为“A、B、0、AB、RH阴性”的标识卡。
2、特殊用药用黄色治疗卡,如强刺激性化疗药(米托蒽醌、吡柔比星、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长春瑞滨、氟尿嘧啶等)。
3、特殊治疗用红色治疗卡(膀胱冲洗、胃肠内营养)。
4、各类导管标识按导管标识管理规范执行。
三、护理人员标识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级别标识
特护:
粉红色、一级护理:
大红色、二级护理:
蓝色、三级护理:
绿色。
腕带标识:
凡住院的手术病人、新生儿、神志不清、昏迷、无自主能力、危重症患者、语言沟通障碍、语言及听力障碍、化疗、药物过敏的患者一般采用腕带标识过敏标识:
药物过敏的病人要有三种过敏标识①佩戴红色腕带②床头挂有药物过敏标识③病历夹封面贴有过敏标识。
各种管道标识:
留置导管的病人都要在管道的适当位置上贴有管管道标识。
特殊用药标识:
临床上因病情需要需特殊用药的病人要挂有特殊用药标识。
各种血型标识:
输血病人要在输液架上挂有各种血型标识。
特殊治疗标识:
需特殊治疗的病人要在输液架上挂有特殊治疗标识各种药物标识:
治疗室内常见的药物用蓝色标签高浓度药物、毒麻药物用白底黑字标签标识。
其他各种风险标识:
护士评估患者存在发生压疮、跌到等风险时必须在床头挂上风险警示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