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见设计类型与资料处理方法
处理幻灯片文字太多的5中方法

处理幻灯片文字太多的5中方法处理幻灯片文字太多的5种方法幻灯片是现代演示文稿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有时候幻灯片中的文字内容过多,给观众带来了阅读和理解上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介绍处理幻灯片文字太多的5种方法,帮助你设计出更清晰、更有吸引力的幻灯片。
一、精简文字内容幻灯片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演讲,而不是取代演讲者。
因此,在设计幻灯片时,应该尽量避免将全部内容都放在幻灯片上。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精简文字内容:1. 简洁明了的标题:每张幻灯片应该有一个简洁明了的标题,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主要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观众迅速理解幻灯片的主题。
2. 简短的句子和段落:在文字描述中,应尽量使用简短的句子和段落来表达观点。
避免冗长的句子和长篇大论,以免让观众疲于阅读。
3. 关键词和短语:使用关键词和短语来代替完整的句子,可以更好地传达信息。
关键词和短语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并且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二、使用图表和图像图表和图像是幻灯片中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用来代替大段的文字描述。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图表和图像类型:1. 柱状图和折线图:用于比较和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柱状图适合显示不同类别的数据,而折线图适合显示时间序列数据。
2. 饼状图:用于显示不同部分与整体的比例关系。
饼状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3. 图片和插图:使用图片和插图可以更生动地表达观点。
通过选择恰当的图片和插图,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幻灯片的内容。
三、使用动画效果动画效果可以帮助幻灯片更有吸引力和互动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动画效果:1. 渐显和消失:将文字逐渐显示或消失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避免幻灯片一次性呈现过多的文字内容。
2. 滑入和滑出:将文字从一侧滑入或滑出幻灯片可以增加一定的动感和变化,使幻灯片更加生动。
3. 弹出和缩小:通过文字的弹出和缩小效果,可以突出重点内容,引起观众的关注。
四、使用分页和链接如果幻灯片中的文字内容实在太多,可以考虑使用分页和链接的方式来组织信息。
科研方法试题库填空题

一、填空题1.对照、重复、(均衡)和(随机)是实验设计中的四个基本原则。
2.在实验设计中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共同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3.在试验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完善的(实验计划);试验设计缺乏();单因素设计取代();缺乏必要的();不能合理地处理();样本含量();缺乏合适的记录原始数据的()。
4.在收集数据和选取数据方面存在的问题有:设计类型与资料收集方式不();随意舍弃();盲目运用“()”准则舍弃某些自认为过大或过小的观察结果。
5.在表达资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在编制统计表方面存在()表达不清等问题。
在绘制统计图方面存在()不当和()不符合数学原则等问题;在运用百分比方面存在总例数()也用百分比表示等滥用现象。
在运用平均数方面存在不考虑资料的()情况,一律用()表达资料平均水平的现象;在表达()分布资料”的表示方法。
时仍盲目套用“x s6.在运用统计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把()看成处理定量资料的“万能”方法;把()看成处理定性资料的“万能”方法。
把“()”看成判定两变量呈直线关系的无容置疑的依据。
7.在辨析设计类型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把一个单因素多水平的设计看成是()的设计,统计处理时减少了误差的(),降低了结果的();把一个多因素设计看成多个单因素设计,混淆了()之间的关系,无法分析因素之间的()。
8.试验设计中不可回避的三个要素是(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
9.试验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四个基本原则是()、()、()、()。
10.常用的五种对照形式是(空白对照)、(实验比照)、(标准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
11.有些人在实验结束后要处理资料时却不知需要哪些统计方法,其根源是缺乏完善的()。
12.有些人在实验中虽然设立了对照组,但当某些结果出现时却不能作出明确的解释,这是由于()所致。
13.有人为了说明A、B两台仪器测定的结果之间差别没有显著性意义,居然用一个健康人的4次重复测定值及其统计检验结果为依据,这实际上是曲解了实验设计中的()原则。
一个工程都有哪些方案要做

一个工程都有哪些方案要做一、设计方案1. 概念设计方案:概念设计是一个工程启动的第一步,它需要澄清项目的基本特征、规模和定位,同时进行初步的方案选择。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需要与业主和相关方进行深入的沟通,确保概念设计符合业主的需求和期望。
2. 初步设计方案:初步设计是概念设计的延伸,需要深入细化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等。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需要对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规划和设计,明确工程的构造、形式和美学特征。
3. 施工图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是工程设计的最终阶段,需要细化并确定建筑结构、材料和施工细节等。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需要将初步设计方案细化为可供施工的详细图纸,完善各种设计细节,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方案:施工组织方案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明确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施工方案选择、施工组织设计等。
在这个阶段,施工团队需要综合考虑工程的规模、技术特点和施工条件等,确定合适的施工组织方案。
2. 施工方法方案:施工方法方案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它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包括针对建筑物特点的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等。
3. 施工进度方案:施工进度方案是确定工程施工周期和进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它需要根据项目的工程量、工程技术条件和施工资源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施工进度,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三、管理方案1. 项目管理方案:项目管理方案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管理指导文件,它需要明确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管理责任和管理流程,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 质量管理方案:质量管理方案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管理指导文件,它需要明确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3. 安全管理方案:安全管理方案是确保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管理指导文件,它需要明确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施工安全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报告中常见的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

报告中常见的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特点是简单易行,能够获取较大量的信息。
在进行问卷设计时,需要合理选择问题类型(如单选、多选、量表等),并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此外,还应注意样本的选择和抽样方法,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二、实验法实验法是利用实验手段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的一种常见方法。
在实验设计时,需要明确实验目的和假设,并选择适当的实验变量和控制组。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避免干扰因素的干扰。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可以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三、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直接记录和观察现象的数据收集方法。
在进行观察时,需要选择观察对象和观察要点,并制定观察规则和计分方式。
观察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客观记录,并避免主观偏见的干扰。
通过对观察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到对观察对象特征和行为的描述。
四、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已有文献资料的方法。
在进行文献研究时,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范围,并选择合适的文献来源和检索方法。
在文献收集的过程中,要注意筛选有价值和可靠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归纳。
通过对文献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到对研究问题的深入理解。
五、调查访谈法调查访谈是一种与被调查者直接交流获取信息的方法。
在进行调查访谈时,需要明确调查对象和目的,并制定调查提纲和问题。
在访谈过程中,需要注意与被调查者的互动和沟通,尽可能了解其真实想法和观点。
通过对访谈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可以获取被调查者的主观性意见和经验。
六、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得出结论的方法。
在进行数理统计时,需要明确统计问题和假设,并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模型。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要注意样本的选择和抽样方法,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到对总体特征和规律的描述和推断。
以上是报告中常见的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的六个方面。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领域和特点,研究者在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毕业设计主要设计方法

毕业设计主要设计方法【篇一:毕业设计方法大全】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论文反抄袭软件、论文目录,就差论文正文了,其他都全了!!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
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
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论文写作的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展示设计-ppt课件

2.必要的技术资料和设计依据的收集工作 A. 现场实际空间尺寸的测量 B. 原有的照明设施情况,包括配电间位置、插座
和灯具位置、展厅的供电方式 C. 展品的性质、具体尺寸、展示要求 D. 材料的规格、价格、性能
.
现代展示总体设计
展示总体设计的程序
展示总体设计的程序
3.艺术设计工作 A.艺术的总体设计:展示活动的总平面布局、展 示空间的组织与变化,总体的色调与各局部的色 彩对比关系、统一的版式设计、照明形式的确定、 装饰形式的确定以及展示相关的其他项目,如会 徽、宣传品、纪念品、票证等的设计 B.平面布局的示意图、展示空间的预想图、色彩 效果的预想图、版面设计的示意图、以及照明效 果图等
4.技术设计工作
A. 标有精确尺寸的平面图、立面图、照明和供电 线路设计图、道具的制作图以及其他特殊设计 的施工图
B. 总体施工
.
现代展示总体设计
一、前期策划、脚本、文字资料的编辑工 作
1.前期设想、筹备和组织 2.资金筹集、广告、宣传 3.总脚本的策划 4.细目脚本
二、必要的技术资料和设计依据的收集工作
空间的序列与节奏 综合的运用对比、重复、过度、衔接、引导等一系列空间处理手法,把
个别的独立的空间组织成一个有秩序、有变化、统一完整的空间群体。
.
.
.
.
.
展示空间设计
案例分析:上海Zebar酒吧
设计史巧妙地运用看似复杂其实简单的几何斑马线条,设计出这个有机形状的空间框架,从而营造出这 样一个整洁、统一却不雷同的室内氛围。
展示空间设计包括了平面与立体的空间形态设计,属于人为空间环境设计。 展示空间是一门形态构成艺术,除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之外,用实体限定来创造带有心理情 绪的立体空间构成是展示设计的主要艺术手法。 观众随着空间的变化相应改变着情绪。一个好的设计师是一个好的心理专家,他可以运用空间 来影响人的行动和心理。既然是空间,它必定是要流动的、延续的、有时间性的,加入时间概念 的空间是四维空间,从某些方面看,它与电影艺术类似,用时间的延续来展示空间变化。
装配式建筑常见结构设计问题处理方法

装配式建筑常见结构设计问题处理方法引言:装配式住宅剪力墙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以下四类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一、连梁抗剪超筋时的解决方法(同样适用于常规住宅)高层剪力墙结构考虑地震作用计算时,常常出现部分连梁超筋的情况,一般均是连梁截面不满足剪压比的限值。
常规设计采用交叉斜筋,如下图:根据《高规》JGJ 3-2010第11.4.18-3条,当连梁抗剪截面不足时,可采取在连梁中设置型钢或钢板等措施。
对于现浇结构中常采用的交叉斜筋和钢板连梁的做法,预制连梁中应尽量避免。
《高规》JGJ 3-2010第7.2.26剪力墙的连梁不满足本规程第7.2.22条的要求时,可采取下列措施:1、减小连梁截面高度或采取其他减小连梁刚度的措施。
2、抗震设计剪力墙连梁的弯矩可塑性调幅;内力计算时已经按本规程第5.2.1条的规定降低了刚度的连梁,其弯矩值不宜再调幅,或限制再调幅范围。
此时,应取弯矩调幅后相应的剪力设计值校核其是否满足本规程第7.2.22条的规定;剪力墙中其他连梁和墙肢的弯矩设计值宜视调幅连梁数量的多少而相应适当增大。
3、当连梁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无明显影响时,可按独立墙肢的计算简图进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墙肢截面应按两次计算的较大值计算配筋。
二、选择上翻梁还是双连梁对于剪力墙结构住宅,由于南北开间处门窗洞口的需要,纵向剪力墙肢长往往较短,结构的纵向刚度偏弱,结构的变形指标不满足规范限值要求时,常利用上下窗间墙的距离增加连梁高度的做法,形成上翻梁,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满足变形指标。
在现浇剪力墙结构中,如上翻梁的截面跨高比较小,剪压比超限时,可采用设水平缝形成双连梁(前提是设缝后结构整体位移角仍满足规范要求),基于抗剪面积相等原则设置的双连梁相对于单连梁能有效降低连梁的剪力、弯矩,提高延性,连梁的破坏形态从剪切破坏变为弯曲破坏。
在不同的跨高比下,双连梁较单连梁具有更小的剪力和弯矩,设有双连梁的结构自振周期大于单连梁结构,顶点水平位移大于单连梁结构,随着跨高比的增加,双连梁最大剪力、弯矩与单连梁最大剪力、弯矩的比值逐渐降低,说明跨高比越大,双连梁的优势越明显。
1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面向整体)课堂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必修1数据与计算

3.解答与指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五)总结归纳
1.学生总结: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收获和感悟,加深对数据处理过程的理解。
2.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总结,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b.文章结构合理,观点明确,论述充分。
5.定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数据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据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据世界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数据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
3.培养学生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学会用数据说话,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3)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通过展示一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如近年来的高考报名人数、某城市的平均气温等,引发学生对数据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例演示:结合实际案例,如某电商平台销售数据的处理,展示数据处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3.工具介绍:介绍常见的数据处理工具,如Excel、Python等,并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数据处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小组讨论。
2.讨论主题:各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二)过程与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样本含量估计
4. 随机化方法
动物实验:大多按动物体重顺序编号,根据 编号随机分组。 临床试验:按照符合纳入排除标准患者就诊 顺序号,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别。 统计调查:随机抽样:随机、系统、整群…
5. 实验设计类型
随机平行对照
单纯随机分组:无任何条件,随机分组 分层随机分组:按主要非实验因素分层,每层内随机分组 配对设计、配伍组设计:按一定条件配成对子(配伍组) ,每个配伍组内受试对象随机接受不同处理。
二、资料的描述方法
1.统计量描述
计量资料的描述 计数资料的描述
1.1 计量资料描述
集中位置-平均数、中位数 变异程度-标准差、四分位数、极差(最 大值-最小值)
1.2 计数资料描述
率 构成比 动态相对数:定基比、环比 增长率:
G1 100 ( X t / X t 1 1) G2 100[( X t / X t 1 )
233,364
238,369
1963-1972
1973-1982
1983-1992
1993-2002
建院以来急诊人次
纵轴必须从0开始,用数量大小或自然顺序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人数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初级
中级
高级
职称
十年前人数 今年人数
部位
平均生存期 中位生存期 (单位:月) (单位:月) 胰头癌(共36例) 根治性(17例) 24.9 14 姑息性(19例) 7.8 胰体尾癌(共25例) 根治性(13例) 25 姑息性(12例) 10.2 7 19 9.5
治疗方式
全胰癌(共51例) 根治性(4例) 18.3 15 姑息性(47例) 7.3 6 双因素方差分析:部位: p=0.655,没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方式: 根治性比姑息性治疗生存期平均长15.4 月, p < 0.001,有显著性差异)
表1.2 按根治术分组(生存时间及95%CI) ━━━━━━━━━━━━━━━━━━━━━ 四分位 姑息性 根治性 ───────────────────── 75% 12.0(10.0,15.0) 17.0(11.0,29.0) 50% 7.0( 4.0, 8.0) 10.5( 8.0,12.0) 25% 3.0( 2.0, 4.0) 6.0( 3.0, 9.0) ━━━━━━━━━━━━━━━━━━━━━ 表3 按根治术分组的检验 ━━━━━━━━━━━━━━━━━━━━━ 指标 检验方法 统计量 P值 ───────────────────── 生存期(月) Log-Rank检验 3.61 0.0576 ━━━━━━━━━━━━━━━━━━━━━
不同年份职称人数对比
需要比较人数多少时,用条图; 若需了解构成则用圆图或百分条图,见后
2.3. 圆图
一般按构成比例的大小排序,或用自然顺序
2.4. 百分条图
100 95 90 85 80 75 70 65 60
多个构成时,其 排列顺序须一致
百分比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定性指标: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
无序:性别、血型 有序:疗效、检验结果
主要指标、次要指标:明确定义,客观公正 复合指标:量表分值 全局评价指标:安全性 测量方法、仪器
3
测量指标
2. 实验分组
对照的选择
安慰剂对照:双盲 空白对照:随机 剂量反应对照:最优剂量 阳性药对照:试验、对照、安慰剂 外部对照:历史对照,不提倡
m/n
1),
m 一年中时期个数, n 时期总数
1 / G 3=(R1 R 2 R n) n
2. 常用统计图
一般原则:标题、图域、标目、图例
线图-数量随时间或另一现象变化; 条图-比较相互独立的统计指标; 圆图-反映内部构成情况; 百分条图-同圆图,可同时反映多个构成 散点图-两个变量变化趋势 其它组合图形-多个图形的组合,如散点图+线 图
y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 2 3 4 5 6 x 7 8 9 10 11 12 13
曲线拟合:
出境人数
1,986
1,988
1,990
1,992 年度 出境交流
1,994 出境学习
1,996
1,998
2,000
历年出境学习和出境交流人数
2.2. 条图
531,317 550,000 500,000 450,000 400,000 350,000 474,802
急诊人次
300,000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1953-1962 88,063
小计
51Biblioteka 表1.1 按根治术分组(百分率(标准误)) ━━━━━━━━━━━━━━━━━━━━━━━━━━━━━ 指标 姑息性 根治性 ─────────── ─────────── 终点数 剩余数 响应率(SE) 终点数 剩余数 响应率(SE)
──────────────────
生存期(月)36 41 9 25 6个月 36 41 53.25( 5.69) 9 25 73.53( 7.57) 12个月 59 17 22.96( 4.83) 23 11 32.35( 8.02) 24个月 72 3 5.40( 2.62) 29 5 14.71( 6.07) 36个月 73 2 3.60( 2.28) 31 3 8.82( 4.86) 48个月 74 1 1.80( 1.71) 33 1 2.94( 2.90) 60个月 75 0 0.00( 0.00) 33 1 2.94( 2.90) ━━━━━━━━━━━━━━━━━━━━━━━━━━━━━
交叉设计
先配对,每对中随机决定某个先用A,另一个先用B;完 成一个阶段后,改变处理。
析因设计
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多种因素交叉分组,可检验 交互作用。
重复测量
7
试验设计类型
6. 统计分析方法
实验分组、测量指标、设计类型决定了统计方法 资料描述:计数、计量 参数估计:正常值范围、可信区间 差异性:差别性检验 相关性:相关系数、一致性检验 影响因素分析:多元分析、生存分析
2.1. 线图
2.8 2.6 2.4
每床工作人员数
2.2 2 1.8 1.6 1.4 1.2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年度 1985 1990 1995 2000
每床工作人员增长情况
坐标轴可不从0点开始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78
表? …
部位 胰头癌 治疗方式 根治性 例数 17 平均生存期 中位生存期 (单位:月) (单位:月) 24.9 14.0
姑息性
小计 胰体尾癌 根治性 姑息性 小计 全胰癌 根治性 姑息性
19
36 13 12 25 4 47
7.8
25.0 10.2 18.3 7.3
7.0
19.0 9.5 15.0 6.0
十年前 年份 初级 中级 高级
今年
不同年份职称构成情况
2.5. 其它组合图形
90 80 70
费用构成
60 50 40 30 20 1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药品分类
140 130 120 110 100 90
分组不宜过多,各组的对比有实际意义
3. 样本含量估计
样本含量估计需要的参数:根据主要指标测算
α:第一类错误概率,一般取0.05 β:第二类错误概率,通常取0.1,0.2 μ 、 σ、π:总体均数、总体标准差、总体率 δ:两总体参数差值
估算例数多于规定例数时用估算例数。 考虑脱落例数。
常见统计设计类型 与资料处理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医疗统计科 曹秀堂 2011.10.27
一、统计设计要素
测量指标 实验分组 样本含量估计 随机化方法 试验设计类型 统计分析方法
1. 测量指标
定量测量:一般由测定得来,有度量单位
连续:生存时间(年、月)、血红蛋白量(g/L) 离散:生育胎次
招生人数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年级 博士
1992 硕士
1994
1996
1998
2000
研究生招生情况
当要比较的是数量级不同的率时,需对Y轴取对数-半对数线图
320 300 280 260 240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84
7. 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纳入排除标准:事先制定,严格把握 实验总体与样本的代表性:规定同质的总体,样 本能反映总体情况,统计结论限于该总体 符合伦理要求 简洁、明确地介绍以上6个方面的内容。
随访设计与分析
现有资料:体检、门诊、住院等 管理角度:量的变化趋势、规律、预测、药品使用 规律 疾病角度:疾病种类、预防措施、治疗措施、预后 随访数据库:随访内容、前瞻性、间隔 生存期资料分析:Cox模型,生存期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