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反复性早期自然流产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中西医治疗封闭抗体低下致反复自然流产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封闭抗体低下致反复自然流产研究进展

的并发症 。发病 因素主要 有染 色体异 10例 , 1 妊娠成功率 7 .% ; A阳性未 例 不 明 原 因 的 R A 患 者 进 行 B 检 86 B S A
常 、 分 泌 异 常 、 生 殖 器 官 解 剖 异 常 接受主动免疫治疗 R A患者 3 内 内 S 2例 , 成 测 , 其中阴性 10例 ,8例 接受淋 巴细 1 7
【 关键词 】 抗体 , 闭; 封 流产 , 习惯性 ; 中西 医结合疗法 ; 综述
2 04 ) 106
【 中图分类号 】 R 1. ;472R一 【 742 R5.; 5 文献标识码】 A 【 1 文章编号】 1 2 21( 1) —30 0 0 —692 20 00 — 3 0 0 2
反复 自然流产 (eur t pnae N n k rcr n o t — oa aT等 观 察 2 8例 R A患者 , 查 , 中 3 例 B 转 阳 性 , 阳 率 e s n 2 S 其 5 A 转
及感染等 , 其中还有 8 % R A原 因不 功分娩 2 , 0 S 4例 妊娠成功率 7 .% , 50 2者 胞 主动 免疫 治疗 。结 果 : 有效率 6 % , 5
明 。随 着 生 殖 免 疫 医 学 的 发 展 研 究 认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5 ; P 0 0 ) 而 妊娠率 5 % 。李 东 明等 对 108 4 9 例 为 . 多数原 因不 明的 R A主要 与免 1 大 S 8例 B A缺 乏 又 未 接 受 主 动 免 疫 治 疗 B 阴 性 R A 患 者 进 行 淋 巴 细 胞 免 疫 A S 疫 因素 有 关 … 。免 疫 因 素 引 起 的 R A 的 R A患者 , S S 妊娠成功率 3 .% , 0 0 显著 治 疗 后 , A 阳 性 率 显 著 提 高 , 次 妊 B 再

补肾消抗汤治疗免疫性反复早期流产及对抗心磷脂抗体的影响

补肾消抗汤治疗免疫性反复早期流产及对抗心磷脂抗体的影响

科学 》 等 的有关 内容拟 定 , 结 合 临床辨 证 属 肾虚 型 。
治疗 方 法 采 用 补 肾消抗 汤 : 熟地 、 鱼腥草 、 菟 丝
而大量 临床 实践 表 明 , 肾虚 血瘀 是 抗 心 磷 脂抗 体
免 疫性 流产 的基 本病 机 , 补 肾活 血是 治 疗 此 病 的基 本 大法_ 2 ] 。本人 在应 用 这 一 原则 的 同时 , 认 为 可 以把 抗
子各 2 0 g , 山萸 肉 、 山药 、 枸杞子 、 杜仲、 当归 、 桑寄生、 川断 、 连翘、 蒲公 英 、 丹参各 1 0 g , 每 日 1剂 , 水 煎 两 次 共4 0 0 mL, 早 晚饭 后温 服 。1个月 为 1个疗 程 , 每疗 程
服药 2 4剂 , 经 期停 用 , 两 个 疗 程 后抽 血 查 抗 心 磷 脂 抗 体 。治疗 期 问避孕 。 疗效 标准
素 K, 抑 制凝 血酶 原 合成 , 增 加 出血 倾 向 , 延 长 出血 时
问, 诱发 或加 重消 化道 溃疡并 导致 出血 , 因而导致 患者
近年来 R S A呈上升趋 势, 病情 复杂 , 涉及 到遗传 、 解 剖、 内分泌 、 感染 及 免疫 等 。本文 即是 对属 免疫 性 因素 范畴之 一 的导致 的反 复早 期 流 产 3 6例 抗 心 磷 脂 抗 体
法: 采 用补 肾消抗 汤( 熟地 、 山萸 肉 、 山药 、 菟丝子 、 枸杞 子 、 杜仲、 当归、 桑寄 生 、 川 断、 连翘 等 ) 治疗 致 免 疫 性反 复 早 期 流 产之 抗 心磷 脂抗 体 阳性 3 6例 , 观 察 抗 体 之 变化 。结 果 : 治愈 率
8 8 . 9 。结 论 : 本 方 法具 有补 肾养 血 活血 解毒 的功 效 。

主动免疫治疗早期反复流产的临床研究

主动免疫治疗早期反复流产的临床研究

主动免疫治疗早期反复流产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7-03-17T15:42:19.66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作者:覃萍[导读] 探究应用主动免疫方法对于治疗早期反复流产的临床应用效果。

贵港市平南县人民医院,广西平南537307【摘要】目的:探究应用主动免疫方法对于治疗早期反复流产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并实施主动免疫治疗的110例反复流产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选取患者丈夫的淋巴细胞作为主动免疫源,配制淋巴细胞悬液,并未患者注射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流产率。

结果:接受主动免疫治疗的110例反复流产患者中,其既往的流产率均为100%,经过治疗62例患者成功妊娠,妊娠率达到56.364%,然而在62例成功妊娠孕妇中出现17例出现流产现象,流产率为27.419%。

结论:通过利用主动免疫方法治疗早期反复流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因此该方法适合作为治疗反复流产的优选方法加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主动免疫;反复流产;妊娠孕妇;效果反复流产是指孕妇连续发生两次或者两次以上自然性流产,反复流产是临床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孕妇并发症之一。

对于反复流产的引发因素非常多,同时该病症非常容易复发,治疗和预防比较苦难,是一种非常难治的不育病症,排除孕妇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以及自身免疫因素之外,仍然有50%左右的原因不明确,也称为不明确原因的反复流产[1]。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临床医学中人为反复流产与孕妇的免疫因素有直接关系,也是孕妇母体对于胎儿产生排斥的临床症状表现[2]。

通过从孕妇丈夫的血液当中提取一定量的血液并提取淋巴细胞,对孕妇进行主动免疫治疗,能够有效减低孕妇反复流产率,鉴于此本次研究将探究应用主动免疫方法对于治疗早期反复流产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并实施主动免疫治疗的110例反复流产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的研究思路及进展

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的研究思路及进展

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的研究思路及进展刘新玉,郜洁,罗颂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关键词]中医药;自然流产;免疫调节[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849(2011)11-1412-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72819/H2711)自然流产(SA )是妇科常见生殖障碍疾患,其发病率高为10% 15%。

且SA 有反复发作的倾向,SA 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称为复发性流产(RSA )[1],其病因涉及包括胚胎因素(染色体、孕卵发育、胎盘异常等)及母体因素(解剖、感染、内分泌功能、免疫因素)等多个方面,其中以内分泌功能异常和免疫因素为多见[2],但还有30% 40%的SA 原因不明。

该疾病不仅有碍妇女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引发一系列家庭问题,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研究SA 的防治方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中医学把先兆流产归属于“胎漏”、“胎动不安”,RSA 归属于“滑胎”的范畴。

古今中医药文献中包含有较多宝贵的诊治方略,亦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近年来中医学者在内分泌功能异常及免疫性SA 的防治及机制探讨等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并有所发现,现总结如下。

1中医药对妊娠内分泌调节作用的研究反复流产的内分泌因素包括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以及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等。

内分泌异常的最终结果是影响性腺轴功能导致卵巢分泌黄体酮不足,使分泌期子宫内膜腺细胞糖、肽分泌不足,影响子宫内膜的增殖、分化,影响胚胎着床,诱发流产。

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而主生殖。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根于肾,肾虚则冲任随之失摄。

黄体功能不全性自然流产,当属母体肾气衰弱,冲任亏损,无力系养胞胎所致,其中医证候主要表现为肾虚或脾肾两虚,补肾健脾治法具有防治流产的确切疗效[3]。

为探讨其作用机制,罗颂平带领的研究团队首创了以羟基脲与米非司酮建立的肾虚-黄体抑制病证结合模型,模拟了临床上肾虚自然流产发生的状态,造模动物出现活动迟缓、萎靡、体质量下降、体毛枯槁,血清孕激素水平下降,蜕膜孕激素受体(PR )表达被抑制,符合肾虚和黄体不健的临床表现特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动物模型,具有可重复性[4]。

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进展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是指在孕期,胎盘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威胁,导致胎儿发育不良、胎盘早期剥离、胎儿窘迫甚至导致流产。

而复发性流产则是指孕妇在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妊娠过程中由于不明原因而自然流产。

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和复发性流产都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压力,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殖健康。

目前,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和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和复发性流产的病因非常复杂,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如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等。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抗凝血、扩血管、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等药物进行治疗。

而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和复发性流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治疗以辨证施治为特点,通过调整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也尊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注重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生活习惯。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和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采用中药调理法或针灸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和复发性流产,疗效显著。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发现,中药调理法可显著改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的症状,提高胎儿生长发育指标,降低流产率。

一些临床观察研究也发现,采用针灸治疗可明显改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提高胎盘血流量,改善胎儿宫内生长环境,降低流产风险。

除了中药调理法和针灸治疗,在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和复发性流产中,还有一些其他的疗法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例如艾灸疗法、推拿按摩疗法等,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临床疗效。

中医药还注重患者的饮食和起居调理,通过合理的饮食和作息安排,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夏桂成国医大师调治复发性流产经验探赜

夏桂成国医大师调治复发性流产经验探赜

胎停育 、 反复多次流产 , 使 得人 们 健 康 地孕 育受 到 疗宜 重 补肝 肾 , 大 补 奇经 , 涵养 冲任 , 充 盈 血海 。常 了极 大 的影 响 。 用 大 补 奇经 之 法 , 方 如滋 阴固 宫汤 等 , 善 用炙 鳖 甲 、
中 医妇 科学 历 来 将 本 病 病 因 病 机 责 之 为 冲任 炙龟 版 、 牡蛎 、 阿胶 、 紫河 车等 , 酌情 选择 二 三 。这些 虚损 , 胎 元 不 固 。主 要 在 于 母 体 多 有 肾虚 、 气 血 虚 药 物有 时 过 于 滋腻 碍 胃 。 应 当注 意 运 化 脾 胃 , 务使 弱、 血 瘀 之 因素 , 胎元 则 由父 母 先天 禀 赋决 定 , 先 天 药达 病所 , 发挥 作用 。 肾虚精 弱 , 以致 胎元不 健 , 易 于屡孕 屡堕 。夏桂 成教 病案 1 . 吴某 , 女, 3 9岁 , 已婚 , 公 司职员 。 初诊 日 授认为 , 该 病 主 要 原 因 有 肾虚 子 宫 封 藏失 固 , 故 屡 期 : 2 0 1 2年 1 月 5日。 孕屡堕 , 也有 心 肾失济 . 阴 阳失衡 , 心 肝 之 火 扰乱 胞 主诉 : 结婚 1 6年 。 间 断胚 胎 停 育 1 0次 , 末 次胚 宫. 胞 宫 不 宁 而 致屡 孕 屡 堕 , 还 有 因 肾气 虚 累及 脾 停 清 宫术 后 ,未 避 孕 1 年 未 孕 。 皆为 孕 3 5 7 0 d间 气亦虚 , 脾 肾亏 虚 。 后 天 不 能及 时补 养 先 天 而 致 屡 “ 胚 胎停 育 ” , 保 胎 治疗 无 效 , 末 次胚 停 清 宫术 后 , 现 年 未 孕 。月 经史 : 初潮 l 4岁 , 周期 7 / 2 5 d , 孕 屡 堕 。其次 . 精 神刺 激 、 工 作压 力 以及家 庭境 遇等 未 避 孕 1 均 可 能作 为 导致 脏 腑 功能 失 调 的病 因 , 使 得胎 失 所 经 量 中等 , 经 色 黯黑 , 有血块 , 痛经不著 , 经 间期 锦 丝 带仅 3 — 4 d 。婚 育史 : 0 — 0 一 l 0 — 0 。L . M。 P 2 0 1 1 年 l 2 系, 胎 堕难 留 。中医药 的保胎 治疗 具有悠 久 的历 史 , 积 累 了 丰富 的经 验 。夏 桂 成教 授 更是 独 具 心 得 , 他 月 1 5日。 现周 期 第 2 0天 , 基 础 体 温未 测 , 腰 部 时 在 六 十 载 的 医疗 实 践 和 理 论 探 讨 中 ,秉 承 前 贤 之 酸 , 时有 大便 偏 软 , 经 前乳 胀 , 夜 寐 梦多 , 难 以入 睡 , 说. 又 不 断创 新 , 蕴 含 深 刻 的治 疗 哲 理 和 独 到 的医 白带 偏 黄 , 烦躁易怒 , 脉象 弦 细 , 舌 红苔 腻 。 甲状 腺 学 经 验 ,将 中 医精 髓 融 入 现 代 流 产 疾 病 的诊 治 之 功能 正常 。中医诊 断 : 1 . 不 孕症 , 2 . 滑胎 ; 西 医诊 断 : 1 . 中, 充 分展 示 了其精 湛 的 医术 。本 文 初 步 总结 其 临 继 发 性不 孕 , 2 . 习惯 性流 产 。辨 证属 肾虚 偏 阴 , 心肝 郁火 , 夹 有血 瘀 。经 前期 予 以补 肾健脾 , 宁 心安 神论 床经 验 , 并 列举 典 型病 例 . 供 同道 参 阅 。

反复自然流产的古今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反复自然流产的古今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反复自然流产的古今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反复自然流产(滑胎)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疑难病症,也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到生育年龄妇女的0.4%-0.8%。

不仅损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甚至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家庭问题,而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因此研究反复自然流产的防治方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目前除已知的解剖、免疫等因素外,尚有60%的反复自然流产原因不明,而且目前国内外尚无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理想方法和药物,故防治反复自然流产如今已成为医学界的共同关注的热点。

而中医药对防治滑胎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古今中医文献中就包含有诊治本病的宝贵经验,很值得我们去挖掘。

本文从古今文献的整理和方药应用分析等理论研究入手,总结反复自然流产(滑胎)古今文献研究概况及古今方药证治规律等,以期对科研及临床用药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反复自然流产的文献研究本文运用中医文献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研究方法,运用检索和分析的手段,对各类资料进行分类研究。

历代文献的研究提示:滑胎作为妇科一个疾病名称始于清代,作为治疗方法要早于作为疾病名称一千余年。

滑胎的原因侧重于母体冲任损伤,气血虚衰、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等均可造成滑胎。

病机的论述多侧重于脾肾两虚,另外、肝郁、血瘀、血热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治则治法上多侧重于补肾健脾的药物治疗等,在妊娠期间应予以避忌或慎用的妊娠禁忌中药,历代医家也认为并不绝对避讳妊娠期应用禁忌药,明示妊娠期胎动不安,若能做到辨证求因,用药恰当,则妊娠禁忌药亦可收到安胎良效。

在预防与康复上提出,应注意精神调养、饮食起居保养、节制性欲、慎用药物、男女双方适龄而婚等思想。

近20年的文献研究提示:在病因病机方面不仅注重母体因素,如生殖器官异常、感染因素、内分泌功能异常等,胎儿因素如遗传因素、胎盘异常等导致滑胎也论述至深,值得借助科技手段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则也是值得当代医生注意的问题;在治法上虽然专病专方治疗值得研究,但应提倡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反复自然流产的进展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反复自然流产的进展
1 自 身 免 疫 型 RSA 自 身 免 疫 因 素,临 床 常 见 为 抗 心 磷 脂 抗 体
(ACA)、抗透明带抗体(AzpAb)、抗 子 宫 内 膜 抗 体(EM- Ab)、抗卵巢抗 体 (AovAb)等 抗 体 的 阳 性 表 达。西 医 主 要 运 用 抗 栓 塞 、抗 凝 和 免 疫 抑 制 治 疗 ,如 阿 司 匹 林 、泼 尼 松 、低 分 子 肝 素 、免 疫 球 蛋 白 ,但 长 期 服 用 这 些 药 物 可 扰 乱 机 体 正 常 的 免 疫 功 能 ,出 现 过 敏 反 应 、出 血 、血 小 板 减 少症及骨质疏松等,甚至损害重要脏器[3]。 1.1 ACA:ACA 是一种自身免疫抗体,胚 胎 作 为 半 同 种异体移植 物,在 子 宫 内 膜 着 床 后 即 可 使 部 分 孕 妇 的 细胞免疫功能处于 激 活 状 态,产 生 ACA,导 致 流 产、死 胎。其机制可能是:①ACA 作 用 于 滋 养 层 表 面 的 磷 脂 依赖抗原,影 响 其 黏 附、融 合 和 分 化 过 程,使 合 体 滋 养 层细胞形成不足,造成子 宫 对 胚 胎 可 接 受 性 明 显 降 低, 引起流 产;②ACA 拮 抗 胎 盘 血 管 的 磷 脂 受 体,导 致 蜕 膜血管病变及胎盘栓塞,造 成 胎 盘 血 流 量 减 少,致 使 胚 胎缺血、缺氧、死亡;③ACA 可 能 阻 止 了 前 列 环 素 的 合 成,使血栓素 A2(TXA2)/前 列 环 素 比 例 升 高,血 栓 素 相对增多引起全身和胎 盘 血 管 痉 挛 缺 血,形 成 血 栓,引 起胎盘梗死,造成 不 良 妊 娠 结 局 。 [4-5] 赵 良 倩 以 [6] 补 肾 活血、调补冲任 为 基 本 治 法,随 证 加 减 治 疗 ACA 阳 性 的反复自然流产 患 者,无 论 对 于 ACA 转 阴,还 是 对 于 孕后保胎,疗 效 满 意。 周 虹 等 采 [7] 用 养 阴 清 热 法 治 疗 ACA 阳 性 患 者 39 例,总 有 效 率 为 82.05%。 史 松 瑶 等[8]运用 补 肾 健 脾、化 瘀 安 胎 法 (菟 丝 子、益 母 草 各 25g,桑 寄 生、续 断、阿 胶、党 参、白 术、丹 参、黄 芩、炙 甘 草 各15g,当 归20g,川 芎10g)治 疗 本 病36 例 ,3 个 月 后 转阴6例,好转 7 例,无 效 5 例,总 有 效 率 86%。 詹 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性反复性早期自然流产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李娟 赵可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210029)关键词:免疫;早期;自然流产;中医药疗法;综述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早期自然流产是指在孕12周前胚胎因某种原因自动脱离母体而排出者,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者称为反复性早期流产。

本病属于不孕的范畴,其发病率约为0 4%~1 0%,占所有妊娠丢失的15%~20%[1]。

随着免疫生殖学的兴起与发展,反复性早期流产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得到妇产科临床的足够重视。

资料统计,原因不明的流产50%以上与免疫因素有关,不少学者对其做了深入的研究,但迄今为止,免疫性反复性早期流产仍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

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免疫治疗的研究。

免疫治疗存在操作复杂、需要特殊条件设备、服用激素的不良反应、远期安全性等问题。

而中医药在治疗先兆流产、反复性流产方面独具特色,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长期以来得到妇产科医生的认同。

现将多年来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反复性早期自然流产的临床经验综述如下。

1 抗心磷脂抗体(ACA)的研究抗心磷脂抗体是母-胎免疫识别过度型反复自然流产重要的自身免疫性病因。

一些学者提出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史松瑶、林玲[2]选用补肾健脾、化瘀安胎的中药口服,疗程3个月,药用:菟丝子25g,桑寄生、续断、阿胶各15g,党参20g,丹参、黄芩各15g,白术、炙甘草各15g,当归20g,川芎10g,益母草25g。

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

抗体转阴率为86%。

王昕[3]自拟补肾安胎汤治疗,药用菟丝子20g、桑寄生15g、川断15g、阿胶15g、白芍20g、炙甘草10g、党参20g、黄芪30g、当归15g、川芎10g、丹参15g、益母草30g,每日1剂,水煎3次温服;若脾虚腹泻加莲子肉15 g、山药15g、白扁豆15g;若偏热加黄芩15g;若阳虚加巴戟天15g、鹿角霜15g。

抗体转阴率为55 8%,获子率为86%。

楼凯凌[4]采用资肾活血祛瘀中药,基本方为:桑寄生、杜仲各10g,菟丝子20g,女贞子15g,白芍12g,柴胡、黄芩各10g,丹参15g,益母草12g。

ACA转阴率为47 35%。

李卫红[5]以HC g2000U每日1次肌注,服用VitE,若出现阴道出血则加用黄体酮20mg,每日1次,肌注,为对照组,以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安胎胶囊为观察组。

结果:观察组流产治愈率为93 33%,抗体转阴率为80 33%,对照组分别为73 33%、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朱东方、李大金、朱影[6]采用清热利湿活血中药,药用:茵陈、丹参、泽泻各10g,炒黄芩5g,当归、白术各9g,白芍10g,甘草5g。

配合小剂量阿司匹林50mg/天。

服药1个月后复查ACA,3个月转阴后嘱受孕,并据磷脂变化情况服药,结果再次妊娠成功率为100%,抗体转阴率为86 2%,总有效率为93 1%。

2 ABO血型抗体的研究ABO血型不合是孕妇与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母亲O型多见,胎儿为A型、B型或AB。

主要原因为O型母亲血清中的抗A或抗B的I gG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溶血。

李恩棠[7]采用健脾养肝益肾法,以当归芍药散加减防治夫妇ABO血型不合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获子率达93 55%,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降为6 25%。

孙淑慧[8]分2种证型治疗:一是湿热内蕴型,药用:茵陈20g,炒山栀、川断、党参各15g,当归10g,白芍20g,黄芩、制大黄、生甘草各10g。

脾虚加炒白术15g,阴道出血加炒地榆、阿胶、苎麻根各15g,腰痛明显加桑寄生15g。

二是气滞血瘀型,药用:当归、川芎、益母草各15g,菟丝子25g,桑寄生、川断各15g,香附、砂仁各10g,白芍20g。

气滞重可酌加陈皮、苏梗。

治疗后保胎成功率为91 3%,血清抗体效价下降有效率为86 96%。

李馥媛[9]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药基本方为:茵陈10~15g,当归10g,白芍、白术各10g,甘草6~9g,黄芩10~15g,栀子6g,益母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

对于抗体效价>1 128者,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液500mL加维生素C2g。

临产前2周开始服鲁米那,每次0 03g,每日3次。

临产前1周服地塞米松5mg每日2次,连服3天。

以上治疗同时给予叶酸、维生素E、丹参、能量合剂、间断吸氧等支持治疗。

治疗后抗体效价下降总有效率为100%,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率为6 45%,且经蓝光照射治疗24小时后消退。

3 抗精子抗体(AsA b)抗精子抗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感染、外伤或男方精液中免疫抑制因子减少,导致屏障破坏,异常抗原产生,免疫调节失调所致。

所产生的抗精子抗体可活化巨噬细胞,破坏配子胚胎而引起不孕及早期流产。

俞调中[10]采用中药治疗AsA b和EM Ab阳性患者70例,并与西药(泼尼松)治疗26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 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4 62%。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并且能克服西药治疗之副作用。

罗颂平[11]等使用具有滋肾补肾、活血化瘀作用的纯中药制剂助孕I号、I I号丸治疗血清中A sAb阳性的不孕不育症或有反复流产史的患者62例。

结果显示:中药组AsAb转阴率达93 5%,避孕套对JIAN 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 E M EDICINE文献综述照组AsAb转阴率为57 1%及安慰剂对照组AsA b转阴率为15 4%。

4 封闭抗体(BA)母体封闭抗体缺乏,则同种免疫识别保护功能低下,使胎儿遭排斥引起流产。

归绥琪等[12]采用补肾益气清热法,对108例先兆流产和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予中药(桑寄生、川断、杜仲、菟丝子各12g,党参、炒白术、苏梗各6g,炒白芍9 g,黄芩15g)口服。

治疗后保胎成功率为90 74%,其中封闭抗体缺乏先兆流产和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保胎成功率分别为91 11%、88 10%。

邵淑芹等[13]亦用补肾清热法,药用党参、白术、黄芩、川断、菟丝子、杜仲、桑寄生、白芍、丹参、苎麻根,治疗30例封闭抗体低下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治疗后保胎成功率达86 70%,封闭抗体恢复正常率达93 33%。

王冰洁、林飞燕[14]以温肾补阳法为原则,自拟处方胎宝灵,药用菟丝子、川断、杜仲、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女贞子、知母。

治疗后封闭抗体转阴率为67 8%,妊娠成功率为74 2%。

5 透明带抗体(Zp)李大金[15]以滋补肾阴、清泻虚火为原则,采用中成药知柏地黄丸,每次6g,每天3次,治疗4例Zp抗体阳性患者,3例受孕并足月分娩,并认为其机理一是降低抗体水平,二是改善患者的生殖能力,最终有利于胚胎在母体内存活。

另外,李大金[16]还报道应用滋阴降火中药治疗因透明带抗体引起的免疫性不孕症及反复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分别为81 3%及100%。

6 抗滋养层抗体李玛建、张淑敏[17]对抗滋养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67例患者进行孕前中药干预治疗,予口服养血安胎颗粒(菟丝子、续断、当归、白芍、益母草、莲子肉、川芎等),同时服用知柏地黄丸。

血瘀重者加血府逐瘀口服液;血瘀伴有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虫丸。

治疗3个月后,抗体转阴率达90 9%。

7 免疫细胞的研究N K细胞是人体免疫监视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排斥。

吴宁、贾长茹[18]采用M T T比色分析法对30例先兆流产病人进行疗前疗后NK细胞活性测定。

结果示先兆流产病人外周血NK细胞活性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经优生宁治疗后,NK细胞活性有所降低,趋于正常值。

抑制性T细胞(T s)的调节作用加强,可保护胎儿免遭排斥。

陈秋梅、高爱平[19]对33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用M T T法检测妊娠早期Ts细胞活性,其值均偏低,而未明确查到其他流产原因,经用益肾养血汤(桑寄生、川断各15g,枸杞子10 g,阿胶珠6g,生地15g,当归、白芍、山药、白术各10g,黄芩、苎麻根、甘草各6g)治疗后,T s细胞活性于妊娠晚期明显升高,并使保胎成功率达90 91%。

李恩棠[20]用养血安胎冲剂(主要成分为当归、白芍、益母草、莲子、菟丝子)防治习惯性流产,并观察T s细胞活性变化。

结果获子率为98 0%,保胎成功率为98 2%,习惯性流产患者孕早期T s细胞活性低于孕中期、孕晚期,经治疗,T s细胞活性于孕中期明显上升。

8 结语综上所述,中医药对免疫性反复性早期自然流产的多种免疫因素均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中医药对人体免疫功能多环节、多靶点的积极影响,双向调节作用和较小的毒副作用,使中医药在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疗效。

但是目前中医对免疫性流产的研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目前的研究大都以疗效观察为主,中医辨证治疗、中药药理与免疫流产机制间的研究显得不足。

总之,中医对治疗免疫性流产有广阔的前景,同时需要做一些前瞻性的研究来揭示中医药在这一领域的优势。

参考文献[1]Scott JR Immunological aspects of recurrent abortion and fetal deathobs tet[J].Gynecol 1987,70:645[2]史松瑶,林玲 中药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导致先兆流产36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3):226[3]王昕 中药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习惯性流中医药产43例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5):945[4]楼凯凌 中药治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先兆流产[J].宁波医学,2000,12(6):285~286[5]李卫红 中西医结合治疗抗心磷脂抗体所致反复流产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3,26(3):23~24[6]朱东方,李大金,朱影 磷脂抗体致反复自然流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新中医,2000,32(8):30[7]李恩棠 孕期中西结合防治夫妇ABO血型不合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3):137~138[8]孙淑慧 ABO血型不合所致流产的中医药治疗[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4):314~315[9]李馥媛 中西医结合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4):75~76[10]俞调中 中药促AsAb、EmAb阳性转阴7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3,24(10):36~37[11]罗颂平,张玉珍,梁国珍,等 助孕I号、II号丸治疗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1996,28(8):46~48[12]归绥琪,许钧,俞而概,等 封闭抗体缺乏性自然流产者的中药治疗[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7,24(3):217~219[13]邵淑芹,林萍,王鸣 中药治疗封闭抗体低下型反复自然流产30例[J].职业与健康,2002,18(12):122~123[14]王冰洁,林飞燕 温肾补阳法治疗封闭抗体缺乏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7):447~448[15]李大金 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流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7):390~392[16]李大金 免疫性不孕症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7):488[17]李玛建,张淑敏 滋肾清热活血法对复发性流产免疫抗体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2005,12(7):59~60[18]吴宁,贾长茹 中药复方优生宁对先兆流产病人NK细胞活性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02,19(2):59~61[19]陈秋梅,高爱平 益肾养血汤在防治习惯性流产中对短寿命Ts细胞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6):21~22[20]李恩棠 养血安胎冲剂治疗习惯性流产及对短寿命抑制性T细胞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4):248~250(收稿日期:2006-06-27)江西中医药2007年1月第1期总38卷第289期文献综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