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语文历史典故 课件(共42张PPT)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中的典故汇总课件(共19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

杜牧《泊秦淮》:感,仿佛已从“商女”
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商女不知亡国恨, 那里听到亡国之音,
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隔江犹唱后庭花。” 间接讽刺了那些只知
寻欢作乐、 不以国
事为重的达官贵人。
典故
例句
赏析
借用“采薇” 的典故,写诗人
采薇:采食野菜。据《史 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 子伯夷、 叔齐在商亡之后, “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 而食之”,最终饿死。后遂以 “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答案一般按三个步骤组织: 1.明技巧,品读诗歌,明确诗意,结合诗中相关信息,明确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2.释运用,结合具体诗句,说明如何运用表达技巧。 3.析作用,分析表达技巧在形象、意境、结构、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答题模板:这句(首)诗/词运用了……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突出了……)+表达了……的情感/揭露了……主旨。
典故
例句
赏析
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 李白《闻王昌龄
“子规”啼声
相传蜀帝杜宇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 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凄苦,暗含悲痛之情,
鹃,于夜中悲啼不已,鸣声凄苦,故 “杨花落尽子规啼, 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
后人多借以抒发悲苦哀怨之情。
闻道龙标过五溪。” 调。
雁足传书:《汉书·苏武传》记
载:苏武等人出使匈奴被困,单于诡 称苏武等人已死。后汉使得之实情, 声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 系有苏武所写帛书,说他在某泽中。
三山:神话中的蓬莱、 方丈、 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李清照《渔家 傲》:“九万里风鹏 正举。风休住,蓬舟 吹取三山去!”
词人想要像大 鹏鸟那样乘风高飞, 飞往仙山,反映了词 人对现实的厌弃和对 美好境界的追求。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共52张PPT)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 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 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 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 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兰亭集序》 1.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 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年。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 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 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3.禊,一种祭礼。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 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 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4.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 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 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 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 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 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 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 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 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兰亭集序》 1.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 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年。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 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 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3.禊,一种祭礼。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 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 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4.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 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 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 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 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 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 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
典故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四、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如: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 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运用了向秀 闻笛、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 时的感受。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 友的不满,抒发了对死去旧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以 “烂柯人”暗示自己遭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 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短短 的十四个字,就表达出了如此复杂的情感,这岂不 是用典的魅力?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用典还使 诗歌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结构严谨。在增加诗歌 内涵的同时,还增加其外形之工整。
文人常引“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来抒发自己一生襟怀未曾开的抱怨。
10、“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前一个 典故出自《晋书· 吴隐之传》。晋人吴隐之上任途 中,经过一处泉水,名叫贪泉,据说喝了这水人就 变得贪心。他不信,就取水喝了,而且写了一首诗, 大意说不存贪心的人喝了这水不会变贪。他到任后, 非常廉洁。“酌贪泉而觉爽”表达了廉洁的人绝不 会受外界污浊的侵蚀,有德行的人即使在污浊的环 境中也能保持纯正。庄子· 大宗师》:“涸辙之鲋, 相濡以沫,相煦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又有成 语“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课文中 引用这个典故意为处境艰难但能自得其乐。
较好地传达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5、“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 远。”“南溟”,指南方的大海,出自 《庄子· 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 徙于南冥(溟),南冥者,天池 也。”“天柱”,传说中的擎天之柱, 出自《山海经· 神异经》:“昆仑有铜柱 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 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 天柱,极言其高。“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两句,通过玄想宇宙 的广漠洪荒,来衬托人生的渺小,从而
历史故事古文ppt课件

ppt课件
9
字词点击:
①张僧繇:南朝梁人,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 ② 每:常常。 ③ 因:因此,就。 ④以为:认为。 ⑤须臾:一会儿。 ⑥诞 :虚妄,荒唐。 ⑦皆:都,全都。
ppt课件 10
译文:
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 龙,但没有点眼睛,他时常说:“点了眼 睛龙就飞走了。”人们都认为荒诞,就点 了其中一条龙的眼睛。一会儿,雷电打破 墙壁,一条龙乘云飞上了天,没有被点上 眼睛的龙都在那里。
ppt课件
25
5、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 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 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 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 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出自刘向《说苑· 正谏》
ppt课件
26
字词点击:
①蝉:知了。 ②其:代词,6个“其”指代不同。 ③居:停留。 ④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紧贴树枝),弯起前肢。附,同 “跗”,脚背。 ⑤傍:同“旁”,旁边。 ⑥延颈:伸长头颈。 ⑦务:一定,必须。务欲:一心想要。 ⑧前利:眼前的利益。 ⑨顾:考虑。 ⑩患:灾祸。
ppt课件 32
实践探索:
1、这么有趣的故事,请你好好读一读。 2、在句子中填上适当的象声词。 (1) 蝉在树枝上(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 (2)小鸟的翅膀发出(啪啪)的响声。 (3) 下课的铃声(叮铃铃)响了起来。 (4) 门(啪)的一声开了。 (5) 大街上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3、背一背这个有趣的故事。
ppt课件 17
实践探索:
1、文中,管宁和华歆在一起发生了几件事? 2、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好好读一读哦。 3、请你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4、回家把这个故事与父母分享。
历史成语故事ppt精选课件

8
背水一战——韩信
ppt精选版
9
指鹿为马——赵高
• 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 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 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 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 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 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 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 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 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 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 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 倒黑白。
成语故事
ppt精选版
1
四面楚歌——项羽
•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 处于孤立无援的窘 迫境地。
ppt精选版
2
ppt精选版
3
ppt精选版
4
ppt精选版
5
ppt精选版
6
煮豆燃萁——曹植
• 《七步诗》 • 煮豆燃豆萁, • 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ppt精选版
7
ppt精选版
ppt精选版
18
西施
ppt精选版
19
破釜沉舟——项羽
•
ppt精选版
20
ppt精选版
21
闻鸡起舞——祖逖
•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 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 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典 出自《晋书·祖逖传》:传 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 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 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 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 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 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 拔剑练武,刻苦锻炼。同 义词:发奋图强、自强不 息。
ppt精选版
10
入木三分——王羲之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 上写字,木工刻时, 发现字迹透入木板 三分(三分等于1厘 米) 深。形容书法 极有笔力。现多比 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古诗文里常见的27个文化典故-PPT

古诗文里常见的27个文化典故
1. 梦蝶
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 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后人 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2.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在桥下见面。他等 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 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 柱,淹死在水里。后比喻坚守信约。
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唐】白居易《长恨歌》
——【唐】杜牧《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
8.鸿鹄
《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 领袖陈胜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 后来就以“鸿鹄”比喻远大志向。
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宋】吴潜《八声甘州》
9.青眼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 所憎恶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表示轻视 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 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 哥稽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 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宋】李清照《醉花阴》
18.寒食
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 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 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子 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 由此而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韩翃《寒食》
19.斑竹
湘妃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 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上生了斑痕。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唐】刘禹锡《泰娘歌》
20.采薇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 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 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 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1. 梦蝶
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 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后人 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2.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在桥下见面。他等 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 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 柱,淹死在水里。后比喻坚守信约。
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唐】白居易《长恨歌》
——【唐】杜牧《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
8.鸿鹄
《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 领袖陈胜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 后来就以“鸿鹄”比喻远大志向。
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宋】吴潜《八声甘州》
9.青眼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 所憎恶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表示轻视 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 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 哥稽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 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宋】李清照《醉花阴》
18.寒食
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 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 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子 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 由此而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韩翃《寒食》
19.斑竹
湘妃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 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上生了斑痕。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唐】刘禹锡《泰娘歌》
20.采薇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 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 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 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40个语文历史典故 课件(共42张PPT)

4.烽火戏诸侯
• 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 sì)笑,烽火连台戏诸侯,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 hào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 被杀,西周灭亡。太子即位,
为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 东周。
5.春秋五霸
• 东周在历史上分为“春 秋”“战国”两个时期。第一 个称霸的齐桓公,与后来的晋 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 公、楚庄公一起,在历史上被 称为“春秋五霸”。(后两位 也有说是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 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禹采 取“开、通、疏、凿、引”方法 治水,因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 联盟首领。大禹治水13年,耗尽 心血与体力,“三过家门而不 入”,最终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三皇五帝
3.桀骜不驯
• 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é) 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桀犬吠尧”(比喻奴才 只知道一心为他的主子效 劳,而不分贤愚善恶)。 “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襄阳隆中,求得诸葛亮出山辅佐,并 按照《隆中对》“东联孙吴,西据荆益, 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策略,成就 了三分天下的大业。
郭汜当政,国舅董承及部将杨
奉护汉献帝出逃,被曹操接至
许昌为都,曹操自封大将军, 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24.官渡之战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与 北方的袁绍产生了冲突,公 元200年,袁绍派军10万进 军却被曹操打败,它是历史
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而后曹操继续征战,统一了 北方。
25.华佗
9.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历经22年,复仇雪恨 灭吴国,成为春秋时 代最后一个霸主。
10.商鞅变法
• 商鞅(yāng),原名公孙鞅,秦 孝公期间,其通过变法使秦国变 得强大,但因执法惹了太子,太 子(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车裂之 刑(五马分尸)将其处死,可谓 商鞅“作茧自缚”。
历史故事ppt课件

历史故事小集萃
--
历史知识小问答
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什么? 其建立者是谁?
公元前2070 夏朝 禹(大禹治水)
2、继夏朝后,同学们还能数出中国历史上 哪些王朝的名称?
商朝、 周朝…-- ……….
历史人物篇
--
历史上的暴君——商纣王
辛(商纣王)
妲己
--
商纣王的大臣:九侯、鄂侯、西伯昌
纣王是商朝末年的暴君。他曾以各种酷刑
--
亲尝汤药
--
亲尝汤药
西汉时期的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从小 就奉行孝道。刘恒被封为代王时,生母薄太后跟随他住在一起。 刘恒与母亲感情深厚,倾心的侍奉母亲,尽力让她感到快乐和满 足。然而薄太后身体虚弱,常患病,连续三年都卧病在床。三年 里,汉文帝每日勤理朝政,下朝后便衣不解带地陪伴在薄太后病 床前。给太后煎好的汤药,他总要亲自尝过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唯恐药饵失调。汉文帝往往通宵达旦,陪伴在母亲身边。三年后, 母亲的身体终于康复,他却由于操劳过度累倒了。汉文帝的仁义 和孝顺感动了天下人,加上他治国有方,国家一派兴旺景象,与 后来的汉景帝一起开创了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繁荣时代。
孙敬、苏秦悬梁刺股 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
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
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的自故己的事大腿对上你刺一有下。什这么样, 启示? 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古语:“百善孝为先”
对付那些反对他或是劝喻他的人,当中更包括
他的叔叔比干。他为人穷奢极侈,挥霍无度,
花了大量钱财兴建了一座高千尺、广三里的鹿
--
历史知识小问答
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什么? 其建立者是谁?
公元前2070 夏朝 禹(大禹治水)
2、继夏朝后,同学们还能数出中国历史上 哪些王朝的名称?
商朝、 周朝…-- ……….
历史人物篇
--
历史上的暴君——商纣王
辛(商纣王)
妲己
--
商纣王的大臣:九侯、鄂侯、西伯昌
纣王是商朝末年的暴君。他曾以各种酷刑
--
亲尝汤药
--
亲尝汤药
西汉时期的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从小 就奉行孝道。刘恒被封为代王时,生母薄太后跟随他住在一起。 刘恒与母亲感情深厚,倾心的侍奉母亲,尽力让她感到快乐和满 足。然而薄太后身体虚弱,常患病,连续三年都卧病在床。三年 里,汉文帝每日勤理朝政,下朝后便衣不解带地陪伴在薄太后病 床前。给太后煎好的汤药,他总要亲自尝过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唯恐药饵失调。汉文帝往往通宵达旦,陪伴在母亲身边。三年后, 母亲的身体终于康复,他却由于操劳过度累倒了。汉文帝的仁义 和孝顺感动了天下人,加上他治国有方,国家一派兴旺景象,与 后来的汉景帝一起开创了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繁荣时代。
孙敬、苏秦悬梁刺股 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
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
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的自故己的事大腿对上你刺一有下。什这么样, 启示? 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古语:“百善孝为先”
对付那些反对他或是劝喻他的人,当中更包括
他的叔叔比干。他为人穷奢极侈,挥霍无度,
花了大量钱财兴建了一座高千尺、广三里的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司马迁《史记》
• 西汉司马迁秉承父志编写《太史公 记》(《史记》),因替大将李陵 求情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忍辱 含垢(gòu)地生存,深知:“人 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 毛”,历时十余年终于完成了《史 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21.马援老当益壮
• 东汉大将马援,曾言:“大 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 益壮。”“男儿当死于边野, 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其以 “堆米为山”分析战局也是 战争史上的创举。
• 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师兄弟,但庞涓 嫉妒孙膑的才能,献谗言于魏帝,并 将孙膑的髌骨挖掉,孙膑装疯被齐国 营救,后有“围魏救赵”的事迹,并 在一次战役中设计大败魏军,诛杀了 庞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 不可无”“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此 事给后人的启示。孙膑著有《孙膑兵 法》。
12.战国时期四大公子
22.班超弃笔从戎
• 班超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 探险家,通军事,有胆气。 40岁出使西域,71岁回洛阳, 历经31年,招抚了西域鄯 (shàn)善、于阗(tián)、 龟兹等50余国再度隶属于东 汉统治。
23.挟天子以令诸侯
• 王允定计诛董卓,执掌朝政, 董卓部将郭汜(sì)率大军攻 陷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杀,
18.霸王别姬
• 大将韩信计将项羽困在垓(gāi)下, 项羽爱妻虞姬,唱罢“汉兵已略地, 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 聊生”拔剑自刎。项羽退至乌江, 乌江亭长劝其退回江东称王,项羽 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边拔剑自 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西楚霸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9.飞将军李广
• 汉朝猛将,一生抗击匈奴,赢得 飞将军美名,后被卫青陷害引剑 自刎。有唐诗人王昌龄诗云: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 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 马度阴山。”龙城飞将说的就是 李广。
襄阳隆中,求得诸葛亮出山辅佐,并 按照《隆中对》“东联孙吴,西据荆益, 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策略,成就 了三分天下的大业。
4.烽火戏诸侯
• 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 sì)笑,烽火连台戏诸侯,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 hào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 被杀,西周灭亡。太子即位,
为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 东周。
5.春秋五霸
• 东周在历史上分为“春 秋”“战国”两个时期。第一 个称霸的齐桓公,与后来的晋 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 公、楚庄公一起,在历史上被 称为“春秋五霸”。(后两位 也有说是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郭汜当政,国舅董承及部将杨
奉护汉献帝出逃,被曹操接至
许昌为都,曹操自封大将军, 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24.官渡之战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与 北方的袁绍产生了冲突,公 元200年,袁绍派军10万进 军却被曹操打败,它是历史
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而后曹操继续征战,统一了 北方。
25.华佗
6.管鲍之交
•指春秋时期,齐国 齐桓公的两位贤臣 管仲和鲍子牙之交。
7.秦晋之好
• 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 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 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 儿文嬴(yíng)嫁给了重 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8.问鼎中原
•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 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 有取代周室之意,“问 鼎中原”源于此。
14.赵括纸上谈兵
• 秦国攻打赵国,老将廉颇据守,秦 无策,后秦使离间之计,调离了廉
颇,赵国任赵括统兵,此人只识纸
上谈兵,并无实战之能,被秦将白 起打败,40万赵兵,除240名年幼 者,全部被坑杀于长平,长平之战 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惨案。
15.毛遂自荐
• 毛遂,赵国平原君赵胜门 客,因秦攻打赵国时,说 服楚国合纵抗秦,而“锋 芒毕露”且“脱颖而出”, “颖”指锥子的柄。
• 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禹采 取“开、通、疏、凿、引”方法 治水,因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 联盟首领。大禹治水13年,耗尽 心血与体力,“三过家门而不 入”,最终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三皇五帝
3.桀骜不驯
• 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é) 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桀犬吠尧”(比喻奴才 只知道一心为他的主子效 劳,而不分贤愚善恶)。 “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齐国孟尝君田文、赵 国平原君赵胜、魏国 信陵君魏无忌、楚国 春申君黄歇。
13.屈原与《楚辞》
• 屈原投江,屈原是我国伟大的诗人、 政治家、思想家、爱国人士,因遭谗 言被流放,后因不忍看到国家(楚国) 沦亡,抱石自投汨(mì)罗江,百姓 乘舟寻尸不遇,为防鱼儿蚕食,用竹 筒盛米倒入江中,后演化为赛龙舟、 包粽子,后演化为端午节。他著有 《离骚》《天问》《九章》等爱国诗 篇,被后人整理为《楚辞》流传至今。
• 汉末注明医学家,外科技 术尤为精湛,首次将全身 麻醉(酒服麻沸散)应用 于外科手术。并模仿“虎、 鹿、熊、猿、鸟”5种禽 兽创编了“五禽戏”。
26.三顾茅庐
• 袁绍败北,刘备投靠刘表,屯驻新野 小县,访襄阳水镜先生司马徽(huī) 知: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卧龙”诸葛亮,字孔明,刘备三访
40个语文历史典故
让你读懂半部中国历史
1.炎黄子孙
• 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黄帝联合 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ī)尤, 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
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
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
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
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 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2.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9.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历经22年,复仇雪恨 灭吴国,成为春秋时 代最后一个霸主。
10.商鞅变法
• 商鞅(yāng),原名公孙鞅,秦 孝公期间,其通过变法使秦国变 得强大,但因执法惹了太子,太 子(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车裂之 刑(五马分尸)将其处死,可谓 商鞅“作茧自缚”。
11.围魏救赵
16.荆轲刺秦王
• 秦王嬴政执政后,灭韩、赵,并 攻占燕国,燕国太子丹派勇士荆 轲刺杀秦王,“图穷匕见”,刺 杀未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丢了性命,可他英勇机 智、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精神 永垂青史。
17.秦始皇统一中国
• 秦王先后灭韩、赵、燕、 魏、楚、齐山东六国, 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并 决定采用皇帝的称号, 自称“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