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启动 41所本科高校147个学科入选
广东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启动 41所本科高校147个学科入选

广东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启动 41所本科高校
147个学科入选1500字
广东省日前宣布启动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共有41所本科高校的147个学科入选。
该计划旨在推动广东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升广东省高水平大学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广东经济社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此次入选的41所本科高校分布在广东省各个地区,涵盖理工、文史、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入选高校将获得政府的巨额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并且享受更加宽松的管理体制和办学自主权。
这将有助于高校提升教育质量、加强科研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学校学科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同时,广东省还将加大对高校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引进国内外优秀教师和科研团队,推动学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此外,还将加强高校与产业界的合作,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走向高质量发展。
这一计划的启动,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广东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推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广东省将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总的来说,广东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的启动,将为广东省的高等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相信通过各高校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广东省的高等教育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创新和社会进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重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粤办函[2015]325号
【发布部门】广东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5.06.30
【实施日期】2015.06.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名
单的通知
(粤办函〔2015〕325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顺德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各高等学校: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粤发〔2015〕3号)精神,经严格择优遴选,省政府同意中山大学等7所高校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等18个学科项目分别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具体名单如下:
1 / 1。
广东14所高职院校入选!“双高计划”第一轮建设单位名单出炉

广东14所高职院校入选!“双高计划”第一轮建设单位名单出炉1. 引言1.1 背景介绍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具有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广东省14所高职院校入选了“双高计划”的第一轮建设单位名单,此消息引起了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背景介绍: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一直以来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而“双高计划”的推出,为广东省高职院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还能够加快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步伐,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为广东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人才支持。
通过入选“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将在未来得到更多资源和支持,不仅可以加强学校的办学实力,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也标志着广东省高职院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必将为广东省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字数:258】2. 正文2.1 广东高职院校入选情况广东省共有14所高职院校在“双高计划”第一轮建设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这些高职院校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工程技术、文化创意、医药卫生等多个专业。
这些学校均具有一定的办学历史和实力,是广东省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工业大学作为综合性工科院校,以其在工程技术领域的优势获得入选资格。
而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则以其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而脱颖而出。
广东医科大学等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也成功入选,为广东省培养更多高素质医疗人才作出贡献。
这些高职院校的入选不仅是对其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的认可,也意味着他们将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有望实现更快的发展。
这也将为广东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广东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内容达到200字】2.2 双高计划目的和意义双高计划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推动广东高职院校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工作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11.05•【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工作情况的报告——2024年11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工作情况,请审议。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以下称“双一流”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关键引擎,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
党中央高度重视“双一流”建设,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加快“双一流”建设作出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主持会议审议通过“双一流”建设重要文件;2016年以来,14次深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考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今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对“双一流”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李强总理多次强调,要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丁薛祥副总理多次研究部署,对“双一流”建设要进一步突出中国特色提出明确要求。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深入听取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各方意见建议,指导和支持各地各高校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8年多来取得显著成效。
一、建设进展与成效(一)组织实施一是统筹布局,动态调整“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
综合高校办学条件、学科水平等情况,确定首轮1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以下简称建设高校)和465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以下简称建设学科),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二轮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基础学科等国家急需领域加强布局,新增7所建设高校、41个建设学科。
新一轮“双一流”院校名单出炉等

新一轮“双一流”院校名单出炉等作者:来源:《求学·志愿填报版》2022年第04期★新一轮“双一流”院校名单出炉2022年2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重磅发布!全国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147所高校跻身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145所高校的433个一级学科上榜。
本轮新增的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分别为:山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湘潭大学、上海科技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大学本轮有哲学、物理学两个学科入选,是新增“双一流”高校中唯一的“双料王”。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积极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2022年1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工作的通知》,明确要进一步完善考试内容和形式:一是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其中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50%,一般应安排在每年春季举行;二是完善文化素质考试,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三是完善职业技能考试,可采取省级统考、多校联考、高校校考等方式。
高職院校分类考试打破了以往“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给学生提供多种升学发展的选择渠道,减轻部分学生的升学压力。
今后高职院校分类入学将与统一高考相互并行,形成多元录取的一种新常态。
★教育部新增备案专业1773个,撤销专业点804个2022年2月24日,教育部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确定新增备案专业1773个,其中,碳储科学与工程、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生物育种科学、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智慧林业、劳动教育、科学史等31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
同时撤销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吉林大学制药工程等804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被33所高校撤销,是被撤销数量最多的专业;其次是公共事业管理,被31所高校撤销。
相约花城读大学(下)

广州的“双一流”高校共有7所,在全国来说,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南京,与武汉、西安、成都学校名称“双一流建设学科”相约花城读大学(下)●成思衡2Part实至名归从“双非”到“双一流”,广州,是中国的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北上广深”中的“广”,也是广东省的省会,无论是政治地位还是经济实力,都不容小觑。
而且广州文脉源远流长,高等教育发达,高校数量众多,是求学的理想之地。
在本刊上一期(2024年第1期)《相约花城读大学(上)》一文中,已对广州这座城以及广州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这四所高校做了详细的介绍。
接下来,就让我们去看看广州其他的别具特色的高校。
大学嘉年华/ 大学之城 /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坐落在花城广州,土地总面积 8261亩,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 1909 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
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的丁颖院士、“时代楷模”卢永根院士等知名学者都曾在此工作。
如今的华农已发展为一所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农业”大学名不虚传,在华农,很多专业的学习研究都会围绕农业来展开,比如机械专业的学子会学习农机的设计与制造,计算机专业的学子会以果园或农田中采集的图像作为分析对象,自动化专业的学子会设计抓取果实的机械臂控制系统,视觉传达专业的学子会设计茶叶等产品的包装等。
在华农,除了有专业的老师,学生中也是藏龙卧虎,你随便对一名工科生发起提问,或许他也可以在农学方面侃侃而谈。
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稻作科学之父”、华南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首任院长丁颖院士率先在我国开始了水稻育种的研究,在我国稻作史上第一个用人工杂交法育成了新品种,奠定了作物学科发展的基础。
如今,华农的作物学是“双一流”建设学科,也是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
建校以来,华农一直很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校园风光。
2022年最新广州双一流大学名单公布

2022年最新⼴州双⼀流⼤学名单公布第⼆轮“双⼀流”建设⾼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于2022年2⽉9⽇公布,其中,⼴州共有7所⾼校列⼊名单。
下⾯是⼩编整理的2022年最新⼴州双⼀流⼤学名单公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2022年最新⼴州双⼀流⼤学名单公布⼴州第⼆轮“双⼀流”建设⾼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022年2⽉9⽇公布)中⼭⼤学:哲学、数学、化学、⽣物学、⽣态学、材料科学与⼯程、电⼦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商管理暨南⼤学:药学华南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程、轻⼯技术与⼯程、⾷品科学与⼯程华南农业⼤学:作物学⼴州医科⼤学:临床医学⼴州中医药⼤学:中医学华南师范⼤学:物理学⼴州⾸轮建设⾼校名单(2017年12⽉6⽇公布)⼀流⼤学建设⾼校:中⼭⼤学、华南理⼯⼤学⼀流学科建设⾼校:暨南⼤学、⼴州中医药⼤学、华南师范⼤学⼴东省⼗⼤名牌⼤学1、中⼭⼤学中⼭⼤学由中华⼈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业局和⼴东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学,位列⾸批国家“双⼀流”A类、“985⼯程”、“211⼯程”,⼊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已经成为⼀所国内⼀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学,正努⼒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2、华南理⼯⼤学华南理⼯⼤学由中华⼈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与⼴东省⼈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学,位列“211⼯程”、“985⼯程”、“世界⼀流⼤学和⼀流学科”,是以⼯见长,理⼯结合,管、经、⽂、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学。
3、暨南⼤学暨南⼤学是中国第⼀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等学府,是中央部属⾼校、全国重点⼤学,直属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领导,被誉为“中国第⼀侨校”。
是国家“211⼯程”、“985⼯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校,国家“双⼀流”世界⼀流学科建设⾼校,教育部、国侨办、⼴东省三⽅签约重点共建⼤学,全国⾸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范⾼校,是全国⾸批试⾏学分制的⾼校,最早在综合性⼤学⾥开办医学院的⼤学,最早设⽴华侨华⼈问题研究机构的⼤学,最早创设商科的⼤学。
广东省2020年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广东省2020年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专业名称 哲学 逻辑学 经济学 经济学 经济学 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 税收学 金融学 金融工程 保险学 投资学 金融数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 法学 法学 法学 法学 知识产权 国际政治 外交学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 经济犯罪侦查 警务指挥与战术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 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来自学校名称 韩山师范学院
深圳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暨南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白云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岭南师范学院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学校名称 中山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汕头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暨南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汕头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广州体育学院 深圳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岭南师范学院 广州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岭南师范学院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嘉应学院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州大学 嘉应学院 暨南大学 韩山师范学院 汕头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 惠州学院 广州大学 中山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汕头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启动41所本科高校147个学科入选作用哦!广东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启动41所本科高校147个学科入选11月13日,广东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联合公布了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学科名单,全省41所本科高校和147个重点建设学科入选。
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名单一、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一)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二)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同时列入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二、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岭南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韶关学院、嘉应学院、惠州学院、五邑大学、肇庆学院,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河源校区。
三、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广东财经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药科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广东警官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州航海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一、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一)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任务,自主确定学科建设口径和范围暨南大学:药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网络空间安全、光学工程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农林经济管理、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广东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深圳大学:光学工程、土木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理论经济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南方科技大学:力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二)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汕头大学:临床医学、化学、海洋科学、数学广东海洋大学: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广州大学:土木工程、数学、网络空间安全、统计学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二、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广东海洋大学: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药学、基础医学岭南师范学院:教育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韩山师范学院:教育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韶关学院:教育学、园艺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嘉应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体育学惠州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数学五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药学肇庆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教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三、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广东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广东药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星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广州体育学院:体育学、音乐与舞蹈学、新闻传播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广东金融学院: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广东警官学院:公安学、公安技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数学、生态学广州航海学院: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光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畜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新增3所高水平重点建设高校今年1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的工作计划及资金安排方案,整合了系列高等教育建设工程,形成“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和“特色高校提升计划”三大建设计划,推动高校在不同层次争创一流、特色发展。
早在2015年4月,广东就在全国较早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并推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省市共建本科高校、特色重点学科建设,以超强度建设、超常规投入推动广东高等教育加速发展。
与上一轮建设相比,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上出现3张“新面孔”,原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高校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大学,原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南方科技大学成功“晋级”,进入整体重点建设行列。
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也出现了3张“新面孔”,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3所高校。
“新增的三所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上一轮建设的直接受益者。
”有关权威教育人士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单位,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2所特区大学迅速崛起,以“黑马”姿态频频闯入各类排行榜。
新增的3所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是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两所中外(境外)合作高校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
12所高校纳入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早在2016年,广东启动了“省市共建”地方本科高校,采用超常规的思路和方法,支持共建高校实现大发展。
但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省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基本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与上一轮建设相比,“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就是要加大对粤东西北12所高校的支持,分别是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岭南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韶关学院、嘉应学院、惠州学院、五邑大学、肇庆学院、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河源校区。
“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建设高校将以“补短板”为核心,着力建设一批服务区域支柱产业发展的急需学科专业,加快补好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办学条件的短板。
“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则包含14所高校,分别为广东财经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药科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广东警官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州航海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暨大华农华师重点建设学科数居榜首在“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中,有41所本科高校和147个重点建设学科。
其中,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有81个学科入选,重点建设高校51个,重点学科建设高校30个;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高校共有27个学科入选;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共有39个学科入选。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任务,自主确定学科建设口径和范围。
据统计,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入选重点建设学科的学科数量最多,均为8个;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均为6个;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均为5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汕头大学、广州大学,以及新晋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则分别为4个。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重点建设学科重点服务创新驱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覆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重点领域,主要包含支撑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
纵深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揭秘:这些高校和学科为何入选“冲补强”?经过近一年的谋划,广东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学科正式名单公布了。
那么,“冲补强”名单如何遴选的?下来如何推进建设?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接受了记者专访。
Q 南方日报:早在2015年4月,广东较早在全国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等一揽子工程,建设成效如何?景李虎: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在全国较早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并推出了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省市共建本科高校、特色重点学科建设。
经过三年时间的高强度建设、超常规投入,广东高校初步形成了分类清晰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综合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取得了一些亮眼的成绩。
截至10月底,共有11所高校入选四大国际排行榜,14所高校66个学科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比2015年同期增长88%;331个学科入选上海软科公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比2017年增加41个,增量居全国首位;今年新增博士点总数47个,全国排第2,其中净新增博士点(不含二级学科升一级学科)33个,全国排名第1。
但我们必须承认,广东还仅仅是一个高等教育大省,不是教育强省,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正是要解决我省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Q 南方日报:“冲补强”为入选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大家都很关注,建设高校是如何遴选的?景李虎:遴选建设高校的总体思路是,从现有建设基础出发,以增量方式统筹推动建设,即充分考虑前期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省市共建本科高校等系列工程建设基础,将一批行业特色鲜明、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新增纳入建设范围。
“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紧密对接国家“双一流”和延续我省上一轮高水平大学的做法,分为“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两类进行建设,重点任务是以“冲一流”为核心,着力建设一批原始创新能力强的高峰学科。
“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建设高校的遴选范围原则上为粤东西北地区、珠三角非核心区域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大部分是前期的省市共建本科高校。
“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建设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以“强特色”为核心,遴选范围原则上为行业特色显著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以及部分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省市共建本科高校。
Q 南方日报:147个重点建设学科,又是如何遴选的?景李虎:遴选重点建设学科的总体思路是,参照国家世界一流学科的遴选标准,以人才培养、学科水平、贡献奖励和政策导向4方面为主,统筹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区域急需等因素,确定三类组团高校的重点建设学科,努力形成支撑广东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学科体系,大力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