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合集下载

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AC-20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交通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3、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4、交通部《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7、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二、AC-20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下面的规定三、材料要求1.沥青下面层采用优质AH-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见下表。

AH-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2、粗集料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石灰岩。

沥青下面层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3.细集料沥青面层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杂质.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沥青面层细集料规格4.矿粉矿粉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等杂质应除净。

矿粉要求干燥、洁净,禁止使用回收粉尘。

沥青面层矿粉质量技术要求四、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的标准AC-20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如下)五、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1、确定各矿料的组成比例从施工现场分别取各类矿料进行筛分,用计算机或图解计算各矿料的用量,使合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符合要求,使矿质混合料级配曲线接近一条顺滑的曲线,其中特别使0.075mm、2.36mm、4.75mm的筛孔通过量控制接近标准级配的中值。

2、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AC-20目标配比中各矿料的含量,进行冷料仓调配,使之符合进料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调试。

各冷料仓进料比例如下:仓号集料名称进料比例(%)4 10-25mm碎石 243 5-10mm碎石 282 3-5mm碎石 141 0-3mm石屑 31外加矿粉:3%3、确定沥青的最佳油石比用计算的矿料组成采用的油石比范围,按0.5%间隔变化,取五个不同的油石比,用试验室小型拌合机拌制沥青混合料,制备五组马歇尔试件。

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AC-10)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概述1、依据(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颗粒含量、磨耗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细集料:粗石粉、石屑,经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4、矿粉:经检验其表观密度、亲水系数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5、沥青,沥青为齐鲁石化70#道路石油沥青。

经检验其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等各项指标均规范要求。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1、级配设计:对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分别进行了筛分,最终确定各矿料掺配比例为: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参照试验规程沥青参考用量,结合实际经验,按油石比0.5%变化,制作五组试件,即油石比分别为5.0%、5.5%、6.0%、6.5%、6.10%,每组试件四至五块,冷却12个小时后,测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指标,然后经马歇尔试验测的稳定度、流值结果汇总下表: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5.75%。

三、室内配合比结论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矿料级配: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最佳油石比:6.10%,最佳沥青用量5.7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安丘市甘白路甘泉至金冢子段公路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青州市桥山道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AC型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解析

AC型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解析

普通重交沥青
针入度(25℃) 延 度(15℃) 软化点(环球法) 溶解度(三氯乙烯) 薄膜加热163℃,5h 质量损失 针入度比 延度(15℃) 闪点(COC) 含蜡量(蒸馏) 密度(15℃) 动力粘度(绝对粘度 ,60℃)
改性沥青
针入度(25℃) 针入度指标PI 延 度(5℃) 软化点(环球法) 溶解度(三氯乙烯) 薄膜加热试验163℃,5h 质量损失 针入度比 延度(15℃) 闪点(COC) 离析,软化点差 密度(15℃) 弹性恢复(25℃) 动力粘度(绝对粘度, 60℃) 运动粘度(135℃)
表5.3.2-1 粗型和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关键性筛孔通过率
粗型密级配 混合料 类型 公称 最大 粒径 (mm) 用以分类 的关键性 筛孔 (mm) 关键性 筛孔 通过率(%) < 40 细型密级配 关键性 筛孔 通过率(%) > 40
名称
名称
AC-25
26.5
4.75
AC-25C
AC-25F
AC-20
筛孔位于筛孔尺寸(mm)的0.45次方位置
表4.2-1
di 0.075
x d i 0.45
泰勒曲线的横坐标
0.3 0.6 1.18 2.36 4.75 9.5
0.15
x di
0.45
0.312
0.426
0.582
0.795
1.077
1.472
2.016
2.754
d
四、矿料配合比设计
• 集料尺寸定义: 公称最大尺寸:第一筛余大于10%的上一级筛子尺寸。 最大尺寸:大于集料公称最大尺寸的上一级筛子尺寸( 集料100%通过的最小筛孔尺寸); • 0.45次方级配图 • 最大密度线 • 控制点 • 限制区

AC-10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AC-10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检验报告样品名称: AC-10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委托单位: ***************有限公司工程名称:报告日期: ****年**月**日检测编号: *****************************************检测有限公司检测报告第1页,共6页批准:审核:检测:1.材料第2页,共6页1.1沥青材料AC-10C采用70#沥青。

其主要实测性能指标如表1。

表1 70#沥青的基本性能AC-10C混合料的集料采用洁净、干燥、表面粗糙的破碎卵石、石灰石。

石灰石规格有:5-10,破碎卵石规格有3-5,细集料采用0-5机制砂,矿粉采用细磨石灰石粉。

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见表2。

表2 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实测上述集料的各种性能见表3:2 AC-10C 沥青混合料设计 第3页,共6页2.1级配及配合比根据级配要求,由表2中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设计出矿料合成级配见表4,合成级配通过率如图1所示。

表4 AC-10C 合成级配计算表选用的AC-10C 混合料配合比为:矿粉:0-5:3-5:5-10=7%:40%:20%:33%。

图1 合成级配通过率示意图2.2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试验按0.5%的间隔取4.5%、5.0%、5.5%、6.0%、6.5%;5个不同的油石比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

实测不同油石比时混合料试件的各项技术指标,取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油石比为最佳设计油石比。

马歇尔试验结果见表5,根据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分别绘制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与油石比的关系如图2-图7所示:表5 不同油石比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 第4页,共6页图2 毛体积密度-油石比 图3 空隙率-油石比图4 矿料间隙率-油石比图5 有效沥青饱和度-油石比图6 稳定度-油石比 图7 流值-油石比第5页,共6页从上图中可以得出:最大毛体积相对密度时油石比a 1=5.5%;最大稳定度时油石比a 2=5.5%;设计空隙率中值5%时油石比a 3=5.2%,沥青饱和度中值70%时油石比a 4=5.4%,从而可计算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 1:OAC 1=(a 1+ a 2+ a 3+ a 4)/4=5.40%同时,根据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求出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的沥青用量OAC min ~OAC max ,计算沥青最佳油石比的初始值OAC 2:OAC 2=(OAC min + OAC max )/2=5.45%根据OAC 1 和OAC 2综合确定最佳油石比OAC :OAC=(OAC 1+ OAC 2)/2=5.4%结论:AC-10C 最佳油石比为5.4% 。

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AC-10)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概述1、依据(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颗粒含量、磨耗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细集料:粗石粉、石屑,经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4、矿粉:经检验其表观密度、亲水系数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5、沥青,沥青为齐鲁石化70#道路石油沥青。

经检验其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等各项指标均规范要求。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1、级配设计:对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分别进行了筛分,最终确定各矿料掺配比例为: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参照试验规程沥青参考用量,结合实际经验,按油石比0.5%变化,制作五组试件,即油石比分别为5.0%、5.5%、6.0%、6.5%、6.10%,每组试件四至五块,冷却12个小时后,测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指标,然后经马歇尔试验测的稳定度、流值结果汇总下表: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5.75%。

三、室内配合比结论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矿料级配: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最佳油石比:6.10%,最佳沥青用量5.7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安丘市甘白路甘泉至金冢子段公路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青州市桥山道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七月二十五日【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方案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方案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方案一、前言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道路建设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而配合比方案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决定了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因此,制定一份合理的配合比方案对于保障道路质量至关重要。

二、配合比方案制定原则1. 根据工程用途确定材料种类和性能要求。

2. 充分考虑现场施工条件,尽量选用当地资源。

3. 选择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材料组合。

4. 遵循“优化设计、节约用材”的原则,尽可能降低成本。

5. 保证沥青混凝土在使用寿命内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三、配合比方案制定步骤1. 确定基础数据:包括道路类型、设计车速等级、设计车辆荷载等级等。

2. 选择材料:根据基础数据选取适当的材料种类和规格。

3. 制定初步配合比:根据选取的材料种类和规格制定初步配合比。

4. 进行试验:对初步配合比进行试验,包括稳定性试验、抗剪强度试验、压缩强度试验等。

5. 修正配合比:根据试验结果修正配合比,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6. 编制配合比方案:根据最终的配合比结果编制配合比方案。

四、常见材料的选择及性能要求1. 沥青:应选用符合规定的沥青,其黏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2. 矿料骨料:应选用质量良好、粒形良好、不含过多细颗粒和粉尘的矿料骨料。

矿料骨料的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沙子:应选用质量良好、级配均匀的沙子。

沙子中不得含有过多细颗粒和粉尘。

4. 水泥:应选用符合规定的水泥,其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5. 外加剂:可根据需要选用外加剂,如膨胀剂、缓凝剂等。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沥青混凝土强度不足:可增加沥青的用量,或增加矿料骨料的用量。

2. 沥青混凝土稳定性不足:可增加矿料骨料的用量,或增加沥青的用量。

3. 沥青混凝土粘结性不足:可选用适当的外加剂,如黏结剂等。

4. 矿料骨料级配不均匀:可采取筛分、洗涤等方法进行改善。

六、配合比方案示例以某市道路建设工程为例,制定一份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方案如下:1. 基础数据道路类型:市政道路设计车速等级:60km/h设计车辆荷载等级:Ⅰ类2. 材料选择及性能要求沥青:AC-20矿料骨料:碎石(5-20mm)和中砂(0-5mm)沙子:中细砂(0-5mm)水泥:P.O42.5外加剂:膨胀剂3. 初步配合比碎石:中砂:中细砂=70:20:10AC-20=4%水泥=2%外加剂=0.5%4. 试验结果稳定性:2.5kN抗剪强度:1.2MPa压缩强度:20MPa5. 修正配合比碎石:中砂:中细砂=65:25:10AC-20=4.5%水泥=2%外加剂=0.6%6. 配合比方案碎石:中砂:中细砂=65:25:10AC-20=4.5%水泥=2%外加剂=0.6%七、总结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方案的制定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AC-10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AC-10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检验报告{样品名称: AC-10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委托单位: ***************有限公司工程名称:)报告日期: ****年**月**日检测编号: *****************************************检测有限公司$检测报告第1页,共6页批准:审核:检测:1.材料第2页,共6页沥青材料AC-10C采用70#沥青。

其主要实测性能指标如表1。

表1 70#沥青的基本性能!AC-10C混合料的集料采用洁净、干燥、表面粗糙的破碎卵石、石灰石。

石灰石规格有:5-10,破碎卵石规格有3-5,细集料采用0-5机制砂,矿粉采用细磨石灰石粉。

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见表2。

表2 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实测上述集料的各种性能见表3:《表3 各种集料的实测性能2 AC-10C沥青混合料设计第3页,共6页级配及配合比根据级配要求,由表2中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设计出矿料合成级配见表4,合成级配通过率如图1所示。

表4 AC-10C合成级配计算表选用的AC-10C混合料配合比为:矿粉:0-5:3-5:5-10=7%:40%:20%:33%。

图1 合成级配通过率示意图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试验~按%的间隔取%、%、%、%、%;5个不同的油石比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

实测不同油石比时混合料试件的各项技术指标,取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油石比为最佳设计油石比。

马歇尔试验结果见表5,根据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分别绘制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与油石比的关系如图2-图7所示:表5 不同油石比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第4页,共6页图2 毛体积密度-油石比图3 空隙率-油石比~图4 矿料间隙率-油石比图5 有效沥青饱和度-油石比油石比(%)理论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饱和度VFA,(%)稳定度(kN)(流值(mm)】@·、…技术指标——4~6≥1365~75…≥8~4图6 稳定度-油石比 图7 流值-油石比第5页,共6页4.55 5.56 6.5油石比(%)密度空隙率稳定度流值VMF VFA 共同范围】从上图中可以得出:最大毛体积相对密度时油石比a 1=%;最大稳定度时油石比a 2=%;设计空隙率中值5%时油石比a 3=%,沥青饱和度中值70%时油石比a 4=%,从而可计算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 1:OAC 1=(a 1+ a 2+ a 3+ a 4)/4=%同时,根据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求出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的沥青用量OAC min ~OAC max ,计算沥青最佳油石比的初始值OAC 2:OAC 2=(OAC min + OAC max )/2=%根据OAC 1 和OAC 2综合确定最佳油石比OAC :OAC=(OAC 1+ OAC 2)/2=%\结论:AC-10C最佳油石比为% 。

沥青路面AC-10技术要求设计理念

沥青路面AC-10技术要求设计理念

1・沥青材料AC-10沥青混凝上采用道路石油沥青的质量应符合表1规左的技术要求。

表1 A级90#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2粗集料规格及要求2. 1用于水泥路下而的沥青功能层粗集料为机扎碎石,用于加工集料的源石料的有关技术指标必须满足规左要求,同时加工的成品集料技术指标也必须满足规左,集料规格按给左的要求生产,各碎石厂按规定的级配范羽根据碎石机的型号选择振动筛,如生产的级配不满足规定,应对振动筛进行适当调整。

2. 2根据级配设计特点,推荐采用以下的集料规格,生产的集料应满足规左的要求,当生产的粗集料不符合规格要求时,但与其它材料配合后的级配符合沥青面层的级配范国时,经项目办批准,经中心试验室认可后也可使用。

路而功能层粗集料规格2.4路而各而层集料按下表规格采用:功能层集料规格表32.5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其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路而而层粗集料质量要求表42.6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用于沥青路而的碎石至少应经过两级破碎.第一级为瓠式破碎,第二级为反击破碎,不应单独采用频式破碎机加工。

3细集料规格及要求3.1沥青而层的细集料采用机制砂或石眉,规格为S16,即0~3,其级配要求如表5所示。

路面面层细集料质量要求表64填料4.1沥青混合料的填料采用石灰岩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要求干燥、洁净,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当采用水泥或消石灰做填料时,苴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2%。

沥青面层用矿粉的质虽:技术要求5混合料一般规定5.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充分利用冋类道路与冋类材料的施工实践经验,并应经配合比设计确定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

5.2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讣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及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通过配合比设讣决立各阶段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矿料级配及沥青用疑。

本段公路目标配合比采用马歇尔方法进行,生产配合比采用马歇尔方法进行,混合料配比设讣阶段均应进行有关路用性能的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混凝土(AC-10)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概述
1、依据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2、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颗粒含量、磨耗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细集料:粗石粉、石屑,经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4、矿粉:经检验其表观密度、亲水系数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5、沥青,沥青为齐鲁石化70#道路石油沥青。

经检验其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等各项指标均规范要求。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
1、级配设计:对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分别进行了筛分,最终确定各矿料掺配比例为: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
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参照试验规程沥青参考用量,结合实际经验,按油石比0.5%变化,制作五组试件,即油石比分别为5.0%、5.5%、6.0%、6.5%、6.10%,每组试件四至五块,冷却12个小时后,测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指标,然后经马歇尔试验测的稳定度、流值结果汇总下表:
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
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5.75%。

三、室内配合比结论
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
矿料级配: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
最佳油石比:6.10%,最佳沥青用量5.7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安丘市甘白路甘泉至金冢子段公路
Ac-10沥青混凝土





青州市桥山道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