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航线集装箱运输市场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与展望

好 ,船东趋于租用更多的船舶 ,从而带 和 亚欧航线开展合作 。 双方的合作将从
增长低 于人们年 初的预 期 l 太平 动 了租船费率上升。随着 国际燃油市场 线双 向总量约在 l 5 7 0万 TEU左
右 。原 定 6月征 收的 旺季附加费 40 0 美元/ U的征 收情 况并不理 TE
1 .% 集装箱船队总运力达 1 1 35 ; 07
万T EU,同 比 增 长 1 .%。 07
础 上 ,增 开 了航线 或扩充 运 力 ,估 计
后 的新 公司总运 力达 10 T U。 4 万 E 达飞
2 0 年 全年 亚 ̄ / 05 J 南美东航线南行运 力 ' H 增长逾 7 %,而亚洲 /南非航线运力增 0 长在2 %左右。 5 伴随 着运 力的快速扩充 , 2 0 年航线 的数次基于成本的运价恢复 05 计划全部落空。中东航 线下半年运力扩
估计基本能 实现 1%左右 的较高 8
3 .租船 市场强劲增长
20 年上半年 由于航 运需求状况良 05
作。0 5 0 20年1 月初大联盟和新世界联盟
宣布从 2 0 年春开始 , 06 将在太平洋航线 在亚欧航线互换舱位的形式开始 ,同时 运河至 美东的全水路航线 。 似乎强者 变得更强, 行业 的集 中度 断优势正 日趋 明显。
求 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 略 有差 异 。
的集装箱船队 , 合并后的公司运 力排名
并澳洲市场货量的放缓 , 传统的旺季附 将升至前五位 。
行业具体分析
1 .主干航线前高后低
总体 来看 ,欧美 与亚 欧两线 市场继 续走旺 ,然而 两线实际 的
加费基本都被减免掉 。
二是班 轮 业两 大联 盟之 间开展 合
国际航运与管理练习题——国际航线

国际航线一、是非题1.远东-北美西海岸航线为常年性航线()2.世界三大航线上集装箱运量最大的航线是大西洋航线()3.印度洋航线运送的货物主要是来自中东和印尼油田的大宗石油及石油制品()4.大陆桥运输是集装箱运输开展以后的产物()5.按OCP运输成交的货物,是指发货人将货物运至收货人指定的西海岸港口后,发货人便完成了联运提单中的责任()6.世界主要煤炭出口国有澳大利亚、美国、南非()7.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均是世界铁矿的主要输入国()8.石油主要出口地区有海湾地区、非洲、拉丁美洲、俄罗斯、东南亚()9.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为远洋航线()10.日本是世界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其年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的港口有5个()11.西欧美洲日本占世界原油进口量的2/3()12.苏伊士运河无需船闸()13.通过运河运量最大的航线是欧洲与美国西海岸和加拿大的航线()14.世界粮谷的海运航线主要是美国、加拿大到西欧、独联体的航线,该航线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运输航线()二、选择题1.苏伊士运河沟通了()(A)太平洋和大西洋(B)印度洋与大西洋(C)印度洋与太平洋(D)北海和波罗的海2.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不存在()的问题(A)运输能力易受冬季严寒影响(B)来回货运量不平衡(C)运力过剩(D)运力紧张3.海湾地区主要石油出口港不包括()(A)哈尔克岛(B)艾哈迈迪(C)延布(D)阿尔泽4.下列哪一个航线不是我国的远洋航线()(A)波斯湾线(B)地中海线(C)西北欧线(D)美加线5.主要海上石油运输线不含()(A)地中海-日本(B)中东-东南亚(C)中东-西北欧(D)东南亚-美国6.下列哪个港口不是煤炭进口大港()(A)日照港(B)鹿特丹(C)阿姆斯特丹(D)光洋港7.下列哪一个港口不是主要粮食出口港()(A)美国新奥尔良港(B)加拿大温哥华港(C)法国南特-圣纳泽尔港群(D)美国维吉尼亚8.世界最大的粮食运输线是()(A)美西海岸-远东(B)澳大利亚-西欧(C)加拿大-日本(D)美加-西欧9.新亚欧大陆桥起止点为()(A)陇海-前苏联士西铁路(B)连云港-鹿特丹(C)日照-阿姆斯特丹(D)连云港-阿姆斯特丹10.下列哪种方式不是西伯利亚大陆桥的运输方式()(A)海/铁/海(B)海/铁/公(C)海/铁/铁(D)铁/海/铁11.巴拿马运河最大可允许()船满载通过(A)8000吨级(B)56000吨级(C)76000吨级(D)20万吨级12.大西洋航线中运量最大的是()(A)西北欧/欧洲-北美东海岸(B)地中海-中东-远东-澳新线(C)好望角航线(D)加勒比航线13.世界最繁忙的海域为()(A)太平洋航线(B)印度洋航线(C)大西洋航线(D)北冰洋航线14.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为()(A)非洲(B)拉丁美洲(C)海湾地区(D)俄罗斯15.下列不属于全球集装箱运输的三大主干航线的是()(A)远东/北美(B)远东/欧洲(C)远东/南非(D)欧洲/北美16.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运量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航线上:①泛大西洋航线②泛太平洋航线③亚欧航线按运力货量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②①③(D)③②①17.国际主要通航运河有()①苏伊士运河②巴拿马运河③基尔运河④科林斯运河(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三、思考与练习题1.试比较世界最主要的三条航线(跨大西洋的美东——西欧/西北欧航线;跨太平洋的东亚/远东——美西航线;跨印度洋的东亚/远东——西欧/西北欧航线)上的集装箱运输状况。
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

进 入 2 1 年 最 后 一 个 月 ,航 运 市 00 场 淡 季 迹 象 加 重 ,各 主 干 航 线 平 波 斯 ¨ 湾线 、南非 、南 美线 等次 干 航 线货 量 下 滑 ,船 舶舱 位 利 用率 下 降 ,运价 也 随 之 波动 。但若 和 往年 同 期相 比 ,市 场 总体 尚可 。由于 船 舶装 载 率及 运价 仍 维 持在 合理 水 平之 上 ,2 l ̄ 的 淡季 运 力 削减 oo
的 运 价 将 提 高 4 0 元 / 0 箱 ,到 东 0美 4尺 海 岸 和 美 国 内 陆 的运 价 将 提 高 6 0 元 0美 / 0 箱 ; 同时 ,2 1年 6 1 日至 1 4尺 01 月 5 1
月 3 日期 间 ,班 轮 公 司将 征 收 4 0 元 0 0美 / 0 ̄ 的 旺季 附 加 费 。 47箱
船 舶 舱位 利 用 率 仅在 8%左右 。随 着 货 0
量的波动 ,航线运价也出现下滑 ,1月 1
初 多 家船 公 司 都 宣布 取 t p s  ̄ s 。部 分船 t 公 司 宣 布 了淡 季 停 航 计 划 ,但 和 往 年
相 比 ,2 1年的 停 航不 十 分 突 出 。加 上 00
不很 大 ,计划幅度为 10 美元/ E 5 T U的 G 还是得到了基本实施 。本月波斯湾 RI
航 线 比较 突 出的 还是 班 轮 公 司对 运 力的
新 服务合 同生 效时的运 价提升 计划 ,
2 1 年 太 平 洋 东 行 航 线 到 美 国 西 海 岸 O 1
2010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及未来走势

2010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及未来走势作者:赵小明范安来源:《集装箱化》2010年第07期1当前市场概况经历了2009年的风雨飘摇,航运企业终于在2010年初“赢”来久违的春天。
2010年首季,各航线运价均走出谷底,个别航线更是连创新高,其中,亚欧航线表现最为抢眼,虽然近期运价有所回调,但仍然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此外,泛太平洋航线运价强劲反弹,亚太区域内航线运价稳步回升,澳大利亚航线表现不俗,就连原先表现最不理想的中东航线也突破了前期运价滞涨的局面。
从2010年第1季度的业绩来看,船公司的经营状况已大幅改善。
除亚洲主要船公司由于航线结构原因仍有小幅亏损外,欧洲主要船公司如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等均已恢复赢利。
据统计,截至2010年5月,全球集装箱船运力共计1 341.9万TEU;订单运力416.2万TEU,占现有运力的31.0%;闲置运力占现有运力的5.3%。
预计2010年交付的新造船运力约占现有运力的9.5%,集装箱贸易量将增长8.8%。
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集装箱船运力供给比需求高6%左右,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供求状况不容乐观。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在推动运价持续上涨呢?当前运力供求的真实状况又如何呢?2供求基本面分析2.1需求面从全球来看,除欧洲经济受希腊等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而存在不确定性外,各大经济体的复苏方向基本明确,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左右。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集装箱贸易量基数偏低,2010年集装箱贸易量增长10%以上几无悬念。
2010年首季度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火爆并非只是欧美补库存而导致的短期现象。
从欧美日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见图1~4)来看,需求回暖信号非常明确,国内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的工厂开工率、订单量等均可验证这一事实。
2.2供给面2.2.1船舶拆解步伐加快一方面,迫于经营成本的压力,船公司需要逐步淘汰老龄船;另一方面,为顺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船公司需要对小型老旧船舶进行拆解和处理。
全球集装箱市场透视

今年盈利主力。东方海外在报告中表示 说 , “ 去年 异常艰 难之 市场 环境过 随 去 ,2 1 年为货柜运输业带来美好开 00 始 。”尽管对 于不 同的班轮公司而言 ,
这 个 “ 好 ” 的程 度不 一 ,但相 信2 1 美 00
从 美 国 航 线 新 约 季 后 三 个 月 ,即 5
Ho io L n s 近 期 比 较 引人 注 目 rz n i e ,
比拼架势 ,深圳港不断抢占珠三角地区 货源 ,7 月份集装箱吞吐量为2 3 1万箱 , 已超过香港的2 5 6 0 .万箱 t而上海港7 月 份 集装 箱吞 吐量也 超越 新加坡 港 ,两 港今年 累计差距已收窄至1 万箱 。也许 5 正是感 受到 来 自上海的 压 力 ,新 加坡 港务局 已经在今年6 月决定 ,把 向集装 箱 船 提 供 的 减 幅 达 两 成 的 优 惠 延 期 至 2 1 年6 月底 ,显示港务局意 图维持 02
三 大 因素 ,而 运 价 飞涨 的欧 洲 航 线 更是
7 月延 续 旺 盛 势 头 ,亚 欧 航 线 运 力 变 化 多集 中于 该 航 路 。 各船 公 司 订舱 依 然 火
爆 ,船 舶 平 均 舱 位利 用 率 保 持在 9 % 以 5
球 闲置集 装箱 船运 力 占总 运 力的 比例 已由年初 l . %锐减 至 1 7 16 .%,为经 济 危 机爆 发以来 的最 低位 ,显示 货运 需
全球
眼 羹 莆 嵩 : 萎 嚣
荣 的 姿 态 带 来 旺 季 的 喜悦 。法 国AXS — AL HAL NE 的统 计 数 据 显 示 , 全 P I R
场透视
一 远 荣
欧 洲航线 方面 ,由于 西北欧航 线
二个 季度 的业绩 报 告纷纷 出炉 。相 比 上一 个季 度 ,班轮 公司 在这 个季度 实 现 盈 利 已 经 更 具 普 遍 性 ,同 时 用 有 力 的数 据证 明 了这个 在去年 亏损额 超过 10 亿美元之 巨的班轮运输 业,正全面 5 走向复苏。班轮公司均把节约成本、提 升效率、航线开辟视为公司扭亏为盈 的
P3网络联盟对亚欧航线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我国航运企业应对措施

P3网络联盟对亚欧航线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我国航运企业应对措施作者:王志明来源:《集装箱化》2013年第11期2013年6月18日,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和达飞轮船达成协议,在东西航线上组建名为“P3网络”的长期运营联盟。
按照协议:该联盟将在亚欧航线、太平洋航线和大西洋航线上部署运力260万TEU,涉及29条航线和255艘船舶;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和达飞轮船分别投入运力约110万TEU,90万TEU和60万TEU,分别占联盟总运力的42%,34%和24%。
本文分析P3网络联盟成立的动因及其对亚欧航线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我国航运企业的应对措施。
1 P3网络联盟成立的动因(1)缓解过度竞争。
随着东西航线供需结构化矛盾加剧,航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促使船公司加强联盟合作,以摆脱过度竞争的困局。
据Alphaliner航运咨询公司统计,P3网络联盟占亚欧航线、大西洋航线和太平洋航线运力市场的份额分别约为45%,41%和22%。
通过提高市场集中度,P3网络联盟有望在弱市中使主流航线(特别是欧洲航线)保持较为合理的运价水平,减少运价波动,避免过度竞争对行业整体利益和远期利益造成损害。
(2)优化资源配置。
P3网络联盟的成员船公司希望通过共享船舶舱位、码头泊位、集装箱设备、航线网络等资源以及统筹安排船队运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提高船舶舱位利用率和运营效率,扩大航线网络,进一步提高运输服务质量。
(3)满足成员船公司经营发展需要。
通过组建航运联盟,船公司能够扩大服务范围,降低船舶运营成本,重新分配过剩资源,更好地实现差异化服务,从而改善经营状况以获得竞争优势。
地中海航运与达飞轮船结盟的最初目的就是提高自身经营效益。
此外,与班轮公会相比,航运联盟的形式较为灵活,能够更好地优化航线网络和运力配置,而且受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限制和干预较少,运营效率较高,更有利于船公司实现经营发展目标。
2 P3网络联盟对亚欧航线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2.1 亚欧航线市场发展现状2.1.1 运力投入过剩,市场集中度较高据Alphaliner航运咨询公司预测,2013―2015年全球年均交付新造集装箱船舶运力将超过130万TEU,集装箱船舶运力年均增长率将维持在8%左右,呈现持续过剩趋势。
8月份国际集装箱市场透视

月份班轮市场最显著的特征 。 8 月份 ,需求市场喜 忧参半 ,但主 干航线旺季特征不 明显 。在欧地线 ,欧
洲 人休 假 结 束和 大 陆 纺 织 品 出 口退 税 率
相 对 平 静 。上 旬 ,长 荣 以 细 节 问 题 未 达
年相比 ,需求热度不可 同 日而语 。在细 分市场 , 华南出 口航线平均舱位利用率 已连续 3 周超过 9 % 而在华北 市场 , 0; 奥
运 效 应 对 运输 市场 的影 响相 对 较 大 。 据
现 了约 8 美元 /r U的 回调行 情, 0 E 华南
港 口运价 升 幅 较 大 。 月 1 8 5日,日本 线运
指收报 70 5 点 ,环 比上月增长 49 2 .3 .%, 同比上年 增长 1 .%。 53
展 望 后 市 , 洋 线和 南北 航 线 成 为 近
F FC统计 ,上半年 ,亚欧西行线箱运 E
量 增 幅 仅 为 6 3 6 份 当 月 ,亚欧 西 .‰ 月
合 了亚 澳 航 线 , 入 船 舶 从 1艘 降 至 1 投 4 1 艘 ;哈 劳 箱 运 终 止 了一 条 欧 洲 /澳 洲 航 线服 务 ,投 入 运 力减 半 ,服 务 也 从 周 班 也 降 为双 周班 。与 此 同时 ,多拉 慢 跑 倡
博弈 中差异性表现更趋明显。中国出 口
东航 线增投 1 8 0 E  ̄4 5 T U型船 , 启动 “ 加
间将 由原 来 的 5周 增 至 6周 ,周 班 服 务
船减速”计划 ,新航次单 程海 上运输时 盆节 的结束 ,需求 回暖 ,各 口岸平均船
集装箱运输市场展望

运价恢复计划 , 打算从 20 年 1 1日起 , 02 月 分期 、 分航线 断增加,但进 口增长依然有许多较为有利的条件 。中国加 小幅恢复市场运价 。 预期运费公会 的这一愿望将有助于改 入世 贸组织对 中 国的经贸和 世界 贸易格 局都 将产 生极大
善船公司 2 0 年 的经营 收益状况 。 02 影 响。 资源配置 的国际化将给 我国外 贸进 出 I运 输带来较 Z l 与此同时,为了对付 国际航运市场面临的 “ 运力过剩、 大的发展空 间,传统 的劳动密集型产 品出口和国外 技术资 运价低迷 ”两大难题 ,目前全球航运公 司都 意识到加强协 本 密 集 型 产 品 作 为 投 资 品和 中 间 投 放 品 的 进 口 将 会 大 幅
估 01 % 会 ,如远 东运 费协 定 ( E C) F F 、泛太 平 洋西 向稳 定协 议 影 响 , 计 2 0 年 中 国 出 口增 长 最 多 为 5 。 展 望 2 0 年 , 虽 然 我 国 出 口增 长 面 临 的 制 约 因素 不 02 ( S 等一些运 费组 织或船公 司也在考虑各有关航线 的 WT A)
体运力 冻结 幅度将 在 1 %~1 %。 目前 亚洲/ 0 5 北美、 洲/ 较 旺盛。目前全 国主要港 口内贸集装 箱吞吐量 已占到 集装 亚 0 欧洲航线 的周班运 力已减少了 1 %。 A A成员最近也决 箱总吞 吐量的 1 %左 右.国 内沿 海货 运集装 箱化率也 由 0 TC 9 8年的 4 2 . %,上升到 了 1 %,目前内贸集装箱运输发 0 定,将从跨大西洋航线上暂时撤出一部分船舶运力 ,以应 1 9 展 势头 良好 。我国国民经济 的持 续稳定增长,为内贸集装 付 即将到来 的新年货运淡季 。此外, 受市场运力增加 、 竞争 特别是 我国 “ 入世” 西部开发 、 、 扩大 加剧、营运 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各承运人之间将会进一 箱运输提供 了原 动力 , 步通过舱位 租赁协 议相 互租用 船舶 舱位来改 变 自身 的经 内需及 申奥成功等有利 因素 ,将极 大地推动 内贸集装箱运 营状况。随着航运 企业间的联盟与并购越 来越 多, 船公 司 输 的发 展 。 由于 集 装 箱 化 运 输 比侧 的不 断 提 高 ,国 内集 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欧航线集装箱运输市场运价分析摘要:从亚洲各港口经马六甲海峡穿过印度洋和苏伊士运河抵达欧洲各国港口的航线,称之为亚欧航线。
亚欧航线是联结欧洲众多的发达国家群与经济增量、增速位于世界前列的且拥有巨大潜力的中国及亚洲新兴国家群的最重要的商贸路线。
该线沿途所经地区国家众多、物产丰富、货源充足,成为各大班轮公司争夺的重点航线。
但近期希腊或退出欧元区的危机以及欧洲经济、中国经济数据的低迷,则对亚欧航线集装箱运输市场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亚欧航线上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将会持续低迷。
关键词:1 引言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三条集装箱航线是远东—北美航线,远东—欧洲、地中海航线和北美—欧洲、地中海航线。
这三条航线将当今全世界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三个板块—北美、欧洲和远东联系起来。
这三大航线的集装箱运量占了世界集装箱水路运量的大半壁江山。
以亚欧主要贸易方中国和欧盟为例,后者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以纺织品、家具和玩具等轻工产品为主,而欧盟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等。
传统的亚欧航线货量大、航程长且港口及水深条件良好,因此大型集装箱船特别是超过8000TEU以上型船都会被投入到这条航线。
不可否认的是,大型集装箱船因为规模优势在成本上比小型船舶更受青睐。
但是受到欧债危机等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亚欧航线也没有往常的走俏,一些大型船公司纷纷从亚欧航线撤出少许运力。
2 回顾去年的亚欧航线2011年航运整体情况惨淡,运价直线下跌。
经融危机以来,欧盟受到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轮番打击,经济状况不容乐观,直接影响到了亚洲对欧洲的出口。
印度、韩国、泰国三国出口增长已开始放缓。
由于欧洲经济低迷,购买力不足,即便是处在航运旺季,总货量也没有明显的提高。
运力严重过剩,从马士基开始,不断有大量8000TEU以上的大船进入市场,市场运力有较大程度的增加。
2011年远东/西北欧航线全年集装箱货运量同比增长约为5.05%。
2011年远东/地中海航线全年集装箱货运量同比增长约为6%。
货运量总体处于淡季水平。
2011年亚欧航线运力整体上增长迅速。
据CI-online统计,远东/西北欧航线年运力2775千TEU,同比增长12%,远东/地中海航线年运力1163千TEU,同比增长1.8%。
亚欧航线上的船舶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船龄在十年以下的船舶占市场的八成,年轻船舶几乎占据市场的全部运力,这表明亚欧航线新增运力大都以大型船舶为主,而该航线上的中小型船舶竞争力度不够,无法承受大型化及低成本压力而逐渐被替换到次干线中。
由于欧债危机等因素的影响2011年亚欧航线上货运需求不足,加上严重的供大于求,致使班轮运价始终处于跌势,整个2011年亚欧航线运价已经接近历史新低。
加上国际燃油价格的不断高涨、船公司经营成本上升、船舶融资困难和现金流紧缺等原因,使得2011年亚欧航线运价是全球航线中最低迷的,运价已跌至成本线以下,船公司普遍亏损。
截至2011年10月底,西北欧航线运价指数为1020.83点,地中海航线运价指数为1261.8点,均低于年初水平。
往返亚欧间基本港的运费已低于盈亏平衡点1200美元/TEU,大致在900美元/TEU左右。
3 今年的亚欧航线3.1 当前的经济形势联合国近日发布年中更新版《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说,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依然严峻,继2011年显著减速之后,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很可能会继续低迷,预计2012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5%,比年初的报告下调了0.1个百分点。
世界经济目前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下行风险主要来自发达国家。
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仍然深陷在金融危机之后的困境中。
这些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继续上升,金融系统依然脆弱,失业率高企,政策空间上受到政治和经济双重制约,而且这四者之间已形成恶性互动。
上述状况在欧洲尤为突出,而欧元区危机是目前对全球经济的最大威胁,“一旦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失去控制,甚至导致欧元区解体,对全球金融系统的冲击将会远远大于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时所造成的震动,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将难以估计”。
这些经济体的不稳定发展是世界经济会再次探底的预兆。
与此同时,随着各国可是把完成国外需求向发展内需转变,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会进一步抬头,同时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蔓延的风险日益严重,发展中经济体也普遍受到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影响。
因此,世界经济短期内很难快速复苏,预计将会在未来1-2年内低速调整。
3.2 现今航运市场形式如果说2003至2008年是航运经济的“夏季”,那么2009年之后则开始进入“冬季”,时至今日行业俨然进入“隆冬”季节。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贸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对航运市场也造成了巨大冲击。
之后2009年大幅下跌,2010年短暂复苏后,2011年低位徘徊,今年又陷入了“深度调整之中”。
作为全球经济晴雨表,BDI指数在经历2011年的萎靡不振后,2012年仍然没有稳住,从年初的1624点一度跌至今年2月的647点,创下了该指数1986年以来的新低,尽管目前回至1000点附近。
从需求方面来看,2004年,全球海运总量约60亿吨,经过连续高速增长至2008年达到81.7亿吨;尽管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下滑,但仍然达到78.4亿吨,2011年国际海运总量达到近90亿吨。
然而,与航运运力增长的速度相比,海运总量的增长只是“小巫见大巫”。
在BDI指数飙升的2003至2008年,传统船东、航运公司、大量货主甚至资本投资者疯狂订造大批船舶陆续投放市场,航运运力急剧膨胀。
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世界海运量为60亿吨,但世界航运的运力仅为8亿吨,每艘船一年大致能跑8个航次;目前世界海运量增长为90亿吨,但每艘船一年却只能跑6个航次,运力过剩20%以上。
2012年全球航运企业平均收益率将比2011年再降5-10%。
由于欧元区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及海湾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航运市场2013年仍将陷于低迷状态。
鉴于运力过剩,穆迪预计干散货市场未来前景最差,未来15个月BDI将在1000-1200点区间波动,船东生存艰难。
3.3 如今亚欧航线集装箱运输市场运价5月16日,马士基集团在香港宣布其一季度业绩,全球第一大班轮公司——马士基航运以亏损5.99亿美元的业绩成为已公布业绩的班轮公司“亏损王”,足见一季度集运市场的低迷。
经梳理主要班轮公司一季度的“成绩表”,结果便是几乎“全军覆没”,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失落的季度。
尽管一季度是传统淡季,但是全行业如此大规模的亏损,还是让人心惊胆战。
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安仕年表示:“尽管我们大部分业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净利润与去年同期持平,我们对一季度的运营表现并不满意。
由于集装箱船和油轮运价持续低迷,始终不能盈利,航运业务收益较差。
然而,我们在恢复集装箱运价方面所做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我们仍将在今年继续施行各种举措,努力恢复运价。
”马士基航运宣布自3月起全面恢复亚欧航线运价,并削减9%运力,运价增长基本被全面接受,而运力削减源于平均航速的降低。
马士基航运在亚洲航线上推出的“天天马士基”服务改变了整个行业,树立了新的业界标准,也使得其他班轮公司把在亚欧航线上的服务整合为三大联盟(中海集运——中国远洋——长荣联盟、G6联盟、地中海——达飞轮船联盟)。
三大联盟加之马士基也开始试探同其他班轮公司合作,上述几家公司大约占领欧线市场92%的运力。
继航运巨头欧洲马士基集团率先提升亚欧线的集装箱运价后,地中海航运、长荣航运、中远集运、中海集运等公司也跟随提价。
截至目前,船务公司已经累计3次上调运价,热门的欧美航线运价甚至翻了两番。
据了解,在2011年末,一些航线上的现货运价甚至低于500美元,然而目前,一个亚欧线上的标箱运价是1600美元左右,加上紧急燃油费等其他费用,需要2000美元以上。
运价上涨,班轮公司的业绩得到改善,但要全面扭亏为盈仍有一定困难。
因为班轮公司一边涨价在挣钱,一边却在大量烧钱――闲置大量集装箱船。
为了满足85%至90%的舱位率水平,集装箱运输市场必须闲置大量船舶。
根据Alphaliner调查,截至今年2月27日,全球已有289艘、84万TEU闲置,占集装箱运力总规模的5.4%。
该机构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闲置船舶运力将达110万TEU。
从集装箱运输的需求上分析,目前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发达国家需求不振,新兴国家通胀压力,以货币政策为主的一揽子刺激经济政策已很难再发挥作用。
从运力方面来分析,集装箱新造船订单从2007年的历史峰值322万TEU,下降到2008年的116万TEU,而到金融危机的2009年,新订单已降到8.8万TEU,因行情不好,新订单已降到个位数,新增运力趋缓,为运价上涨提供了保证。
而近两年来,班轮公司误判全球经济增长形势,片面追求市场份额,重新走上盲目扩张的经营模式,2011年,新造船订单达到178万TEU,仅次于历史上最高的2007年,为历史第二高点,如庞大的新船在今后几年悉数下水,将对运输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从船舶减速航行方面看,为了对冲不断上升的油价,同时减少运力过剩压力,在2009年金融危机时就开始实施减速措施,这个方法已实施3年,可以减速的船基本都采用了,其成果已实现,除了新船,以前的船再减速空间已经不大,运力消耗已相对有限。
4 下半年亚欧航线的预测随着今年亚欧航运市场运力投放的持续增加,今年班轮巨头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公司并购、重组和结成新联盟等现象会更加频繁地出现。
每年8月1日起,连续3个月是班轮公司的旺季,因为美国和欧洲的零售商们在这段时间为圣诞节销售储备货源,增加了海运需求,刺激了航运公司旺季提价。
去年,客户与班轮公司在运输价格上进行谈判,而船公司由于班轮航线上产能过剩,失去了议价能力。
意大利米兰穆迪投资服务公司的高级信贷官Vetulli说,如果提价政策在连续两个旺季均以失败告终,这将对整个行业产生负面影响,会使航商们失去信心。
德鲁里航运谘询公司海事分析员曾发表声明指出,集装箱运输现货市场运价已达最高点,将在今年下半年下滑。
他说,“航商们将继续提价,但是成功的可能性很低。
”由于全球贸易环境和经济基本面均没有发生变化,运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相当突出。
全球班轮业需克服的问题是运力过剩,上涨运价的同时更要减少运力,只有运输供求关系取得相对平衡,运价才能保持在一个合理位置,避免市场的大起大落,集装箱运输市场才会健康发展,运输企业和贸易各方才能共享全球贸易增长的成果。
同时,班轮公司在提高运价前,要顾及外贸企业的生存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如挫伤外贸企业积极性,则有可能遏制有效需求,那么涨价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上海航运交易所6月1日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显示,上海至欧洲基本港航线运价比5月25日下跌2.63%,为1666美元/FEU;上海至欧洲基本港航线运价下跌1.84%,为1812美元/F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