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勒--符号的世界
卡西尔《符号形式的哲学》

神话与宗教
01
神话的本质
卡西尔认为神话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通过想象和象征表达
了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探索。
02
宗教的意义
卡西尔认为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人类对世界的信仰
和价值观,对人类的生活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03
神话与宗教的关系
卡西尔认为神话和宗教是相互关联的,它们都表达了人类对世界的探
对现代哲学的影响
存在主义
卡西尔的符号哲学对存在主义产生了影响。他强调人的符号性和自由意志,以及 人如何通过其自由意志来创造自己的存在。
现象学
卡西尔的符号哲学对现象学产生了影响。他强调现象的符号性和意义,以及现象 如何通过其意义来呈现其本质。
05
结论
卡西尔哲学的价值
文化研究的新视角
卡西尔的符号哲学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它强调对符号意义的探究,为理解 人类文化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索和理解,在文化的发展中互相影响和促进。
03
符号形式的哲学
符号与思维
符号是思维的载体
卡西尔认为,符号是思维的载体,人类思维通过符号进行表达 和交流。符号系统是构成人类思维的基础。
符号与概念形成
符号与概念形成有密切关系形式。
符号与逻辑推理
符号在逻辑推理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符号,我们可以进行逻 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人类认知的探索
卡西尔的符号哲学对人类认知的探索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的符号化思维和认知方式,揭 示了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和运作机制。
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卡西尔的符号哲学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对现象学、存在主义和解释学等哲学流派的发展。
略论卡西尔“符号”概念的自然科学来源

众所周知,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以所谓“符号形式哲学”而闻名于世。
在卡西尔看来,符号乃是人类最本己的、甚至是惟一的通向“对象性”的媒介,只有凭借符号,人才能构造并理解现实的文化世界。
因此一门作为“文化批判”的哲学只有尽可能地对不同世界内凭借符号而实现的对象化给以描述,世界理解的宏伟目标才能完成。
卡西尔在澄清他的“符号”概念的来源时,更多地是谈论着这个概念与自然科学(尤其物理学)、以及德国人文主义思想(尤其是歌德的符号思想)之间的联系[1]。
可以说,自然科学和德国人文主义的符号思想才是卡西尔“符号”概念的直接来源。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尝试以卡西尔对赫兹、迪昂思想接受为例,对“符号”概念的自然科学来源予以粗浅的梳理。
一卡西尔一生从未停止过对自然科学的哲学思考。
他写过众多著名的科学认识论著作,如《认识论问题》(四卷本)、《实体概念与功能概念》、《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现代物理学中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等。
这一哲学思考对卡西尔的重要意义在于,他把自然科学中的“符号”概念改造成了一个对人类认识方式普遍有效的本体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其符号形式哲学大厦。
在这个概念改造中,首先要说是德国物理学家赫兹(1857-1894)。
在1907年发表的《认识论问题》(卷二)中,卡西尔就在关于莱布尼兹真理概念的讨论中介绍了赫兹的观点。
莱布尼兹从一开始就放弃了知识乃现实之忠实摹写的哲学主张。
在观念和它所表达的内容之间,不需要任何一种相似性。
观念并非图式,而是关于实在的符号。
符号并不摹写一个确定性的客观存在的一切细节和特征,而只是满足于用自己的语言把存在内部诸因素间的关系自在地而完整地表达和翻译出来,比方,用句子表达思想,用几何方程表达圆形略论卡西尔“符号”概念的自然科学来源石福祁内容提要“符号”概念是理解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它的来源之一是自然科学中的符号思想。
人,符号的动物

人,符号的动物【摘要】: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思考,也给出了很多回答,但这些回答几乎都是从静态角度加以界定的,都把人的本质作为一种想象中的实体。
卡西尔则一反常规,对人的本质加以动态界定,第一次将人定义为”人是符号的动物”。
从而给我们认识人及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路数,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和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人的本质;符号对人的研究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对人的关怀更是哲学家不可回避的责任。
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卡西尔一直关注对人的研究。
他早在1923-1929年写成了三卷本巨著--《符号形式的哲学》,此书建立了一个人类文化哲学体系,从文化角度对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而《人论》,如他自己在该书序言中所说的,正是他晚年到美国后,在英、美哲学界人士的一再要求下,用英文简要地阐述《符号形式的哲学》基本思想的一本书,但其中也增加了不少新的观点。
这本书历来被人们看作一方面是《符号形式的哲学》一书的提要,另一方面又是最足以反映卡西尔晚年哲学思想的代表作(这本书是卡西儿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
也正因为如此,该书是卡西尔著作中被译成外文文种最多,流传最广、影响甚大的一本。
这本书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讨论各种初看起来似乎是完全互不相干的课题,涉及心理学、本体学、认识论的问题,并且包含着论述神话与宗教、语言与艺术、科学与历史学的篇章,却有着严密的内在结构。
全书围绕着一个问题进行,即”人是什么”?这不但是哲学的之所以存在的阿基米德点,也是全书的阿基米德点。
一、反常道而行之--卡西尔有关”人”的论述《人论》的第一章”认识人类自我的危机”,概述了二千多年来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人的问题的各种哲学理论,总的说来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经历了从理性到反理性再到理性的回归,最后走向多元。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发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呼声。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提出要认识自我,使哲学主题发生根本变化,开创了一个新的哲学前景。
卡西尔“符号形式”理论中的“生命”概念及其美学意义

题”
[5]
ꎮ 在对生命和精神的研究中ꎬ卡西尔吸收
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思想ꎮ 事实上ꎬ尽管卡西尔
的“ 符号形式” 主要来源于康德的“ 图式” ꎬ是将康
德的理性批判转向为文化批判的结果ꎬ但卡西尔
受到深刻影响的另一位德国哲学家则是黑格尔ꎮ
他在 1929 年写作第三卷的宗旨之一就是通过构
曹 晖ꎬ陈 学
( 黑龙江大学 a.哲学学院ꎻb.文化哲学研究中心ꎬ哈尔滨 150080)
摘 要:卡西尔对“ 生命” 现象非常重视ꎬ他认为生命现象不是固定的东西ꎬ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ꎬ人类不
仅参与生命过程ꎬ而且通过符号形式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ꎮ 卡西尔认为ꎬ对“ 生命” 内涵的理解离不开“ 精
神” 这一概念ꎬ后者来源于黑格尔的现象学哲学ꎮ “ 生命” 和“ 精神” 的关系还体现在卡西尔的神话理论中ꎬ其
转变ꎬ并通过生命的回归而发生ꎮ 此外ꎬ卡西尔赞
述是 一 致 的ꎬ 尽 管 它 的 基 础 和 发 展 必 然 有 所 不
பைடு நூலகம்
同齐美尔对生命的超越性看法ꎬ认为与精神相比ꎬ
同ꎮ” [3] xv 因此ꎬ卡西尔在对生命的研究中自觉地
生命并非有限不可超出自身的ꎬ生命以其超越自
运用了一种源自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ꎬ并与当代
2022 年第 3 期
( 总第 320 期)
学 习 与 探 索
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
Study & Exploration
No.3ꎬ2022
Serial. No.320
卡西尔“符号形式”理论中的“生命”概念及其美学意义
陈述先验问题本身ꎮ
一、作为与“ 精神” 产生整体性关联的生命
(完整word版)卡西尔与“文学符号学”新探

卡西尔与“文学符号学"新探-—重读《人论》札记林玲现代符号学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士分别从语言学和逻辑学的角度创立的.然而,真正使符号学产生影响并在文艺学领域付诸实践进而建构“文学符号学”理论体系的,则是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和他的美国女弟子苏珊•朗格.在美国学界,两人的理论被合称为“卡西尔——朗格符号学”。
而事实上,就理论建树而言,卡西尔实在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兴起的符号学美学运动的“开路先锋"①。
一、《人论》“人类符号化活动”命题的提出恩斯特•卡西尔(1874—1945)一生著述颇丰,在其多达120余种著作中,研究的范围几乎涉及当代西方哲学的各个领域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符号形式的哲学》②(1923—1929)的缩写本,此书尽管是“一部远在二十五年前构思和写作的著作”的改写,但正如作者在该书序言中所说,长期以来,“作者一直在继续研究这个课题”,这里已经包含着许多“新的事实"和“新的问题”,而且“即使是老问题,也被他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从而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③ 由此可见,《人论》事实上是“一本全新的书”④,一本简明扼要地表达了作者关于人类文化哲学的思想体系的重要著作。
作为新著,《人论》这一命题较之《符号形式的哲学》,在题义上更加明了。
所谓“人论”,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人的问题”。
全书由十二章构成,分上、下两篇。
上篇(前五章)回答的是一个总的问题:人是什么?下篇(后七章)总标题是:人与文化。
其下则具体考察了人怎样运用不同的符号创造各种文化。
在卡西尔看来,人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不如说是“符号的动物”,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signs)做出条件反射,而人能够把这些“信号”改造成为有意义的符号(symbols)。
因此,卡西尔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并把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看成是符号化行为的结果,人类文化的各种现象——语言、神话、宗教、艺术、历史、科学等等,在他看来不过是整个符号化行为的一些部分,都是人自身以他自己的符号化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产品",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所有这些活动的产品都是“文化产品”,它们内在地相互联系并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文化。
卡西尔符号文化哲学的研读

卡西尔符号文化哲学的研读人类的大脑通过符号为标识的指称,赋予外部对象和内感对象以名称和内容的规定,从而使人类的意识活动从身体方式的直观感知上升到了概念方式的抽象认知,进而形成了身体方式和概念方式联结的意识结构,驱动了人类特有的符号文化的精神建构和实践创造。
德国人类文化学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的本质就是发明和运用各种符号创造出一个“符号宇宙”,在此过程中,建立起了人之为人的“主体性”。
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和历史都是符号活动的组成和生成,卡西尔由此把他的哲学称之为符号形式的哲学。
读卡西尔的《人论》,感受很深的是:1、人之所以为人是符号的造就;2、人的主体性是符号运作过程;3、人类文化是符号方式的制作。
细读《人论》在符号问题上,卡西尔确实有许多深邃的独到见解,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显得有着理论上的不透彻和不完全。
首先,在符号的来源上,用卡西尔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不能不认定,人的意识结构中有一种自然的符号系统。
卡西尔在语言符号系统的阐述中,举例了儿童从第二十三个月开始,就表现出给事物命名的狂热,而这样的狂热在卡西尔那里被认为是一种先天的能力。
卡西尔主张一种先验的符号构造能力,在这点上他和西方许多哲学家,特别是和许多德国哲学家一样,怀抱着一种追求终极的先验哲学传统,认为人的世界是由一种先天的主体构造所创造的。
先天的哲学传统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是占有主导性的,而这样的先天哲学传统的根本缺陷是始终没有从更高的视野的总体上看清,一切先验的主体架构都是经验历史的铸就,是先验和经验的统一。
人类的主体方式,人类的意识结构,包括生物的和文化的本能等等,都不是从天降落的和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历史由来的进程中,由生物性进化和文化性演化的经验历史所带来的。
符号不是人类意识结构中的先验系统。
符号的制作和使用,起源于远古时期群体狩猎采集的食物分享生活,这种食物分享生活内在地、实在地发生了分配指称的需要,即对食物品类、部位、份额、分享成员,以及相关用具的指称需要。
故乡--卡西尔的符号哲学探析

[1](p.34),从而理性并不能概括语言这一符号形式的全部。同样的情形也表现在别的文化形态里。总而言之,“对于理解人类文化生活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说,理性是个很不充分的名称。”
与康德的先天形式一样,卡西尔的符号形式也是于人的理性上言说的。实际上,卡西尔对人类文化形态的全面考察及从这一角度所做出的对“人”的新的定义,仍然是与人的理性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根据他的意思,“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定义并没有失去它的力量。”
三、 神话思维的本源性特色
卡西尔的符号现象学仍然是知识论意义上的文化哲学,虽然传统的主客之间的认识论问题已不在他的考察范围之内,但“符号”的意义还是落在了知识论的范围内。从这一点上说,其旨趣与传统的哲学并无二致。与此相比,海德格尔的思想就显示出了在现象学领域的进一步推进。他的存在之思已经超出了经验知识的真理性范围,而属于一种更为本源性的思索。知识论范围内的理性真理已经不再被考察,取而代之的是对更为本源的“存在”的思索。
Hale Waihona Puke 这就是说,卡西尔在他的符号哲学中肯定了情感因素在认识当中的重要地位。很显然,卡西尔的这一立场是深受美国实用主义的影响,“符号”的这一层意义与杜威的“经验”就很有相似之处。
二、 符号哲学在本体论上的缺失
故乡--卡西尔的符号哲学探析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简繁转换
关于故乡故乡社区站点导航使用帮助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 >> 哲学
文章来源:故乡 发布日期: 2002年11月5日
[1](p.78) 可见,卡西尔确实是自觉地赋予了他的“符号”以强烈的理想意义。
人是符号的动物:卡西尔符号哲学思想

064《名家名作》·研究[摘 要] 不同于自然主义路径,将人从生理角度区分于动物;更不同于形而上学,将人视为理性的动物。
卡西尔从“人是什么”出发,提出了“人是符号的动物”的哲学,开启了人学思想的新篇章。
事实上当代哲学的“文化转向”,也体现了打造一种更广义的认识论的意图,即一种深化的和延展的“认识批判”。
卡西尔深刻地置身于人文科学之中,并借此创立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来撼动自然科学的统治地位并确立了人文科学的地位。
[关 键 词] 卡西尔;符号;文化哲学人是符号的动物:卡西尔符号哲学思想张文卓“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索的最高目标。
它就像哲学的阿基米德点,是所有思想固定不变的中心。
”[1]认识自我是人类一直以来的共同话题,也一直是哲学领域中的一座高山。
黑格尔曾道:“人能超出他的自然存在,即由于作为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存在,区别于外部自然界。
”[2]不难看出,这种自我意识就是人对于自身存在的特殊性的理解和解释。
人拥有自我意识,因而人创造自我价值;人拥有自我意识,促使人们可以认识外部世界,也可以认识自我。
正是这种自我意识,才让我们开始对自身开始反思,以及对认识自我问题开始了“刨根问底”的探索。
这种反思正体现了人本性中的超越的本质,正是这种探索,才使人追求自我,使人达到今日的文明。
然而西方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对“人的本质”有不同的定义,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路[3]。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这一抽象的范畴渐渐地开始有了可触碰的、可理解的规定。
同样,“人的本质”也是卡西尔追求的“一座高山”,在卡西尔晚年的著作《人论》中,他同样意识到了人类的自我认识产生了一种危机。
用他独特的视野,强有力地打破了传统定义人自我认识的视角,提出了用“符号”这一新的路径去解释究竟什么是“人的本质”。
一、追根溯源:卡西尔之前如何认识自我“人是什么”这个问题蕴含着人类对于自我的审视和对认知自我的渴望[4]。
在更早的时候,人们从自然路径出发,常常将人放到自然中,从生理角度与动物进行区分,以此更加强调了人的类本质,即区分于动物的类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神学、 数学、 生物学分别承担了人的问题的阿基米德点, 并各自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路线与 方法。 对斯芬克斯之谜的最早解答当推苏格拉底哲学。他的哲学唯一的问题就是: 人是什么?
收稿日期: *$$* ) $! ) *’ 作者简介: 李恩来 (#’,+ ) ) , 男, 湖北恩施人, 广西师范大学社科部副教授, 哲学博士 .
** 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961=1@8? 54A B1C956 BC9<4C<=) 0123456 17 (4829 :49;<3=9>?
D53C8 *$$+ E16. */ F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物需要和实际利益的范围内, 就会找不到通向理想世界的道路。 ”
普遍性: 所谓普遍性是指符号的功能并不局限于特殊的状况, 而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原 ’、 理, 这个原理包括了人类思想的全部领域。这一特性表明人的符号功能是不受任何感性材 料的限制。由于每物都有一个名称, 普遍适用就是人类符号系统的最大特点之一。这也就 是为什么聋、 哑、 盲儿童的世界也比最高度发达的动物世界还要无可比拟地宽广和丰富的原 因, 这也是为什么唯独人类能打开文化世界大门的奥秘之所在。 多变性: 一个符号不仅是普遍的, 而且是极其多变的。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 #、 样的意思, 也可以在同一种语言内, 用不同的词表达某种思想和观念。 “真正的人类符号并 不体现在它的 一 律 性 上, 而 是 体 现 在 它 的 多 面 性 上, 它 不 是 僵 硬 呆 板 的, 而是灵活多变
[%] ( "!&) 蜜蜂筑巢的同样方法在生产哲学和诗歌的一种较高种属动物。 ”
历史几经沧桑, 文明数度盛衰。虽然人性的探索经历了以上不同几个阶段, 但是对 “人 是什么” 并没有做出一个根本性的解答, 反而是陷入了 “思想的无政府状态” , 之所以是这样, 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方法来掌握和组织各个学科已经积累并且仍在不断增长的大量 的事实, 反而在一大堆材料中迷失了方向。要走出这个迷宫, 就必须寻求新的方法, 开拓新 的观察人的视角。于是卡西尔在总结前人的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了 “符号形式的哲学” 的思 想, 以完成这个目标。 二、 符号形式的概念与功能 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是以一种新原则去解答人的问题。这种新的原则就是从人的全 部活动中, 从人的劳作 (’()*) 中去探讨人的本质。以往人们种种对人的探究都是从劳作的 结果和特性上入手, 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 社会性的动物或政治的动物。但这并不是区分 人和动物、 人类世界与自然世界的根本之所在。卡西尔认为真正把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是人 的符号功能和人的符号活动。人的特点就在于能以符号来解释、 把握世界。因此, 卡西尔独 树一帜地把人定义为 “符号的动物” 。 那么, 什么是符号?它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它何以能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呢?首先, 卡 西尔在一般意义上对符号作了解释: 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 它包 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某种可以感觉的东西就是对 象及其意义的体现者。它有两个方面的内涵: 一方面它是意义的载体, 是精神外化的呈现; 另一方面它具有能被感知的客观形式。在符号中, 既有感觉材料, 又有精神意义, 二者是统 一不可分的。符号的建构作用就是在知觉符号与其意义之间建立起联系, 并把这种联系呈 现在我们的意识之中。 其次, 卡西尔认为要更好地理解符号, 需要把符号与信号相区别。符号与信号虽有相似
&
万方数据
苏氏不厌其烦地分析了人的各种品质和品德。例如善、 公正、 节制、 勇敢等。他认为: 对人的 考察不能用探究物理世界的方法, 而应该在与人的直接交往中, 在对话中, 去洞察人的本性。 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 人即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 进入中世纪以后, 理性被信仰所取代, 宗教变得至高无上。宗教断然否定人的理性本 质, 认为理性不可能指示我们通向真理和智慧的道路, 一切只有依靠神启。因此, 人必须放 弃理性, 坚定信仰, 听从上帝的召唤。所以作为人的本质的异化物, 宗教是一种荒谬的逻辑, 而且只有这样它才能把握这种荒谬、 把握这种内在的矛盾、 把握人的幻想中的本质。 从文艺复兴时期起, 对关于人的一般理论的探究, 是以经验的观察和普遍的逻辑原理为 根据的。新的宇宙学— — —哥白尼日心说体系, 成了新人类学的唯一可靠基础。人被置于一 个广大无边的空间之中。相关地也打破了神性对人性的桎梏。人被重新规定为理性的存在 物, 只不过在其内涵上作了新解释, 这就是 “数学理性是人与宇宙之间的纽带, 它使得我们能
[!] ( "!!) 够自由地从一端通向另一端, 数学理性是真正理解宇宙秩序和道德秩序的钥匙。 ”
进入 #$ 世纪后, 一种新的力量出现了— — —这就是生物学思想。伴随着达尔文生物进化 论的传播与发展, 生物学对人性的探究不是抽象思辩, 也不是信仰, 而是经验实证。依照进 化论思想, 人和其他有机生命之间不存在一个绝对界限, 人都是由最低等的生命形式经过漫 长的演化而来。因此, 在这个意义上, 人与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人只不过是用蚕吐茧丝或
万方数据
$
之处, 但本质上却截然不同。它们分别与人的生存方式和动物的生存方式相联系。动物是 以所属的种的本能活动去被动的适应外部环境, 只有行动的功能。而人却是以自己的精神 力量去能动地改造对象世界, 除了行动功能以外, 还具有符号意义的功能。动物是以获得信 号去适应所属的环境, 而人则是以创造符号去把握世界。 “在前一种情况下 (有机体的反 应) , 对于外界刺激的回答是直接而迅速地作出的, 而在后一种情况下 (人的反应) , 这种回答
恩斯特 ・ 卡西尔是著名的现代德国哲学家, 在一般人的眼中, 卡西尔是一位新康德主义 者, 即从康德哲学的基本思想出发, 着重研究人类认识问题。卡西尔的早期著述, 也着重研 究认识和科学知识问题。但是, 随着 《符号形式的哲学》 和 《人论》 的出版, 卡西尔的思想发生 了重大转向, 他试图用符号形式的哲学思路去把握、 概述人性的生成与演化。在其名著 《人 论》 中, 他以 “人是创造符号的动物” 为出发点, 勾勒了人性发展及人类文化的所有创造物 — — —语言、 历史、 艺术、 宗教、 神话的整体构架。这是西方人学理论的一次创新与突破。它标 志着在探索人性的问题上, 人学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今天, 无论是在人的哲学、 文化哲 学或历史哲学上, 都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 人是哲学永恒的主题 卡西尔符号形式的人学思想依循着一条基本的逻辑线索, 这就是自我认识、 符号概念、 符号活动以及符号功能。 哲学的根本使命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哲学的理论前提。任何哲学理论都以这个前提为 其逻辑生长点。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也不例外。在他看来, 这个前提就是: 哲学要关注、 寻求、 解答人本身的问题。即: 人的本性、 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作为生命存在物的终极价 值等问题。 “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 —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 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 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 这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 是一
[!] ( "$() 的。 ”
卡西尔认为, 正是这三大特性使符号超越于信号。 “信号” 是一个物理事实, 是物理世界 的一部分。相反, 人的 “符号” 不是 “事实性的” 而是“理想性的” , 它是人类意义世界的一部 分。信号是 “操作者” , 而符号是 “指称者” , 信号有着某种物理或实体性的存在, 而符号是观 念性的。人类由于有了符号的特殊功能, 才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世界而且能对世界作出主 动的创造与解释。 三、 符号论的方法功能 在对人的把握上, 卡西尔的符号哲学不是去寻找人的形而上学的实体, 而是对人作一种 功能性的说明。所以 “人是符号的动物” 只是个功能性的定义, 体现了卡西尔关于人的本质 的探讨的方法论原则, 并由此找到了通向人类文化哲学的道路。 黑格尔曾经说过: “方法, 是一切哲学体系的灵魂” 。对于卡西尔的符号论的人性观, 只 有站在方法论的高度, 才能把握其要领, 领会其创新。当我们把历史上传统的人论与卡西尔 的人论加以对比, 就可发现它们是大异其趣的。传统的人论一般采用的是静态归纳的方法, !)
万方数据
追求的是实体性定义, 而卡西尔的独到之处就在于运用发生论方法, 给出功能性定义。 传统的人性观, 无论是理性论还是神学论或者是生物论, 都是从 “人所共有” 的属性出发 去寻求人的本质, 总是把他们所寻求的人的某些共同属性慨括为人的根本属性。这是一种 典型的追本溯源式的求同归纳法。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探索, 其缺陷不 在于采用了归纳法, 而在于拘泥于归纳法, 并把归纳法所得出的结论绝对化, 试图得出关于 人的本质的实体性定义。这些思想家的理论从逻辑上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首先, 求同归纳法以 “人所共有” 作为定义人的本质的根据, 但实际上人所共有的就未必 一定是人的本质。由于人们观察的视角不同, 对 “人所共有” 加以归纳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如 “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是政治的动物” 、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 等等。但哪一个结论是正确 的呢?哪一个更能说明人的本质呢? 其次, 求同归纳法定义人的本质都在于想得出一个恒定的终极结论, 即追求一种关于人 的本质的实体性定义。这种追求本身蕴含着一个十分鲜明的逻辑前提: 即人的本质是恒定 的。然而, 这一逻辑前提是虚构的, 事实上, 人的本质是历史地、 具体地、 变化发展着的, 人们 不可能对人的本质作出一个绝对的实体性的定义。人类文明的发展证明了人的本质是一个 丰富的历史范畴。 卡西尔人论的理论的独创性, 不在于他找到了人类各种属性中最恒定且独特的某种属 性, 而在于他以动态的、 发展的发生论方法研究人的本质, 给出一个功能性的定义, 从而在人 性探究的道路上独辟蹊径。 所谓发生论方法, 就是从事物发生发育的角度来研究的方法。它强调对象的存在及其 本质是一种不断演变的过程, 否认任何一成不变的、 恒定的事物。所谓动态性是指: 整个人 类文化现象依次生成, 构成人类精神发展的历史。各种文化现象即每一个符号形式都有一 个概念化和符号化的过程, 各种符号形式都是走向实在的台阶, 各有自己的功能价值, 大致 体现为表现功能、 再现功能和意义功能。 卡西尔关于人的本质这一功能性界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 只有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人类文化诸形态的考察, 才能把握人的本质。 第二, 之所以透视人类文化形态才能把握人的本质, 是因为人类文化诸形态既是人的符 号活动的前提, 又是人类符号活动的结果。作为前提, 它规定和制约着人的本质; 作为结果, 它全方位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因此, 从人类文化诸形态的总和中认识人的本质, 就是从人的 符号活动以及活动的前提、 结果中去把握人的本质。人类文化诸形态不是外在于人的符号 活动, 而是符号活动的显现。 第三, 人类的符号活动能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 所造就的人的本质是具体的、 历 史的, 而不是恒定不变的。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 人的本质具有不同的内涵。特定 历史时代的人类文化诸形态系统, 是这一时期的人类符号活动的前提, 它所形成的特定的思 维方式、 情感方式、 价值观念, 制约着人的本质和属性。反过来, 当人类文化诸形态系统发生 变化时, 新的人性因素便随之产生。因而, 人不是消极的被决定者, 而是能动的创造者。因 此, 人的本质应当从人的符号活动的历史长河中, 从对人类文化诸形态系统的改变及改变的 方式及程度中去认识。卡西尔宣称人类文化诸形态的依次生成, 是一部人类精神成长的史 诗, 也是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 传统哲学研究重心往往落在人和动物之间的划界, 并且只是停留在这一层次上。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