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MFLC 超滤膜分离实验装置
膜分离装置(UF)

膜分离装置(UF)产品概述超滤和纳滤膜分离技术属错流型分离过滤,在此过滤过程中,进料液与浓缩液的流动方向均与滤膜平行,使得滤膜表面不易沉积微粒,滤孔不易被堵塞,因而滤膜能长期、反复的使用。
卷式膜分离装置是错流型分离、过滤设备中的主要型式。
设备特点由美国密理博(中国)有限公司按我公司技术要求专门生产的HW型、SMH 型、HPL型膜分离具有以下特色:1 产品规格齐全,分离能力有小至200切割分子量有纳滤级分离,大至20万个切割分子量的超滤分离级别,滤膜材质多种,可供选择。
设备规模小至面积0.6m2膜实验装置,大至几百平方米膜面积工业规模生产用的成套装置。
2 适合使用项目多,能满足纯化水,净水制备,液体产品的澄清和提纯,半成品浓缩,和脱盐。
脱除小分子量有机溶剂等各类工艺要求。
3 在中草药提取液中去除大分子,纯化药液,部分脱色等方面有着独特效果,且耗能低,分离率高,是固-液相分离不可取代的装置。
售前、售后服务完善,包括提供技术咨询,协助开展应用试验及现场安装、调试直至工程承包等各项技术服务内容。
技术参数1 型号注解:HWA-B-C-DH:框式 W:卷式膜分离装置代号A:组件外形尺寸 B:膜包C:设备总膜面积[m] D:滤膜的材质与切割分子量SPK-高分子合金 PVDF-聚偏氟乙烯 PEK-聚醚酮PAN-聚丙烯腈 PSF-聚砜切割分子量:自然数×100 举例:HW4-130-PEK100选择时用户应根据实际要求,选择不同规格型号的膜装置。
2 膜元件:膜元件是膜分离装置的关键部件,流体进入料流通层,沿着膜面平行方向流动,穿过滤膜的滤出液在导流层内按规定方向进入中心滤出液管后流出组件。
料液浓缩后从膜元件的另一端流出。
在实际运行中,此分离过程反复、循环进行,直至达到预定工艺要求。
3 组件:将膜元件装入不锈钢制成的容器内,安放好容器场地膜元件间的密封圈,外部配置上必需的连接管件,就构成了一个独立的膜分离件,它是膜分离装置的基本单元。
实验用超滤纳滤反渗透膜分离装置设备工艺原理

实验用超滤纳滤反渗透膜分离装置设备工艺原理简述实验用超滤纳滤反渗透膜分离装置设备是一种用于分离和浓缩溶液或悬浮液的装置。
它是利用半透膜对溶质和溶剂之间的选择性透过性进行分离和浓缩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用超滤纳滤反渗透膜分离装置设备的工艺原理。
工艺原理超滤超滤是一种半透膜分离技术,它可以将散分质量分子从高分子溶液中分离出来。
具体原理是使用孔径在0.001-0.1微米的半透膜,将高分子的大分子质量和颗粒从小分子质量的水中隔离出来。
在这种半透膜上,水分子可以通过膜孔,而有机分子和大分子蛋白质等则无法通过孔径,从而达到了分离和浓缩的目的。
超滤的过程中,一般选择0.001-0.1微米的膜孔径的半透膜,以便分离大分子和小分子。
通常情况下,超滤采用正向过滤或反向过滤的方式将水解离出来。
纳滤纳滤和超滤作用类似,主要是用于分离分子尺寸小于超滤膜孔径的混合物。
但是纳滤的孔径要比超滤更小,一般在0.001微米以下。
采用纳滤技术可以选择性地去除,如病毒、金属离子、微生物、细胞蛋白等物质。
使用纳滤膜时,通过物质在孔径的筛选下实现分离。
反渗透反渗透是一种利用纳滤膜的反渗分离原理来浓缩和分离水中溶质和溶剂的方法。
反渗透膜的孔径一般比纳滤膜还要小,可通过浸透压作用将水分子从含盐水中分离出来。
反渗透膜中的水可以通过膜孔,溶剂中的其他物质则无法通过膜孔,从而实现水的浓缩或除去其他溶质的目的。
反渗透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起始浓度高、渗透压低的水中含质盐溶液,然后将其排出。
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选择性地将固体颗粒和水分离开来,从而达到浓缩和清除杂质的目的。
实验用超滤纳滤反渗透膜分离装置设备实验用超滤纳滤反渗透膜分离装置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超滤、纳滤、反渗透。
每个部分都采用半透膜分离技术来进行有效的溶质和溶剂的选择性分离。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将待处理溶液或悬浮液通过一组半透膜进行处理。
该半透膜通常具备不同的过滤孔径,以便在净化过程中选择性地分离出目标物质。
超滤膜分离装置的优势与使用领域

超滤膜分离装置的优势与使用领域
超滤膜分离装置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
超滤膜分离装置的优势:
1.过滤的过程是在常温下进行,条件温和无成分破坏,因而特别适宜对热敏感的物质,如药物、酶、果汁等的分离、分级、浓缩与富集。
2.过滤过程不发生变化,无需加热,能耗低,无需添加化学试剂,无污染,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分离技术。
3.超滤技术分离效率高,对稀溶液中的微量成分的回收、低浓度溶液的浓缩均非常有效。
4.超滤过程仅采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流程短、操作简便、易于控制和维护。
5.超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得到干粉制剂。
对于蛋白质溶液,一般只能得到10~50%的浓度。
超滤膜分离装置的使用领域:
(1)反渗透给水的预处理,高效、紧凑的超滤因过滤精度很高,可以为反渗透膜提供大限度的保护;
(2)大中型饮用水厂的深度处理;
(3)市政及工业废水处理:超滤可比传统处理工艺提供更好的处理效果,实现中水、废水回用;
(4)循环排污水回用净化处理;
(5)污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
(6)矿泉水的制备、饮用水、井水的脱菌处理,去除水中的各种悬浮物、胶体杂质,特别是去除隐孢子、鞭毛虫、大肠杆菌等致病微生物;
(7)口服液、生物制品的除菌、澄清、纯化分离;
(8)高纯水终端处理;
(9)果汁、蛋白质、酶制剂的浓缩分离。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超滤膜分离装置的优势与使用领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实验室超滤设备设备工艺原理

实验室超滤设备设备工艺原理1. 概述实验室超滤设备是一种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的设备,通常包含有空气过滤器、泵、连续超滤器、超滤浓缩器、柱层析仪等组成。
本文将主要讨论实验室超滤设备的工艺原理。
2. 超滤原理超滤技术是利用压力差将溶质和水分子分离的技术,在实验室中常用于分离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细菌和病毒等。
其原理是利用超滤膜的孔径截留大分子,水分子及小分子能够透过超滤膜,从而达到物质分离和纯化的目的。
3. 超滤设备实验室超滤设备根据压力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级压力和双级压力两种,其中单级压力分为常压过滤和加压过滤两种,双级压力则为双膜滤过。
常见的实验室超滤设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3.1 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能够从实验室空气中去除微生物和尘土颗粒等,有效减少细菌污染。
3.2 泵超滤过程需要一定的压力,通常使用压缩空气或电动泵来提供高压力水流。
3.3 连续超滤器连续超滤器是一种置换过滤器,经常用于初步筛选和分离不同大小的分子。
由于连续超滤器有很高的分离效率,因此通常用于对溶液初步的富集。
3.4 超滤浓缩器超滤浓缩器是由内部组装的膜分离单元构成,其工作原理类似于超滤膜,能够移除较小的杂质分子。
由于其能够同时富集多种生物大分子,因此可以用于精细的纯化任务。
3.5 柱层析仪柱层析仪包含质量分数、溶质结构、流速和保湿度等参数的控制,能够高效地区分分子的化学特性。
超滤后的溶液可以用柱层析仪进一步净化和纯化。
4. 总结实验室超滤设备是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的重要工具之一。
超滤过程中利用超滤膜的孔径,通过压力差将生物大分子分离出来,从而实现了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富集。
超滤设备包括空气过滤器、泵、连续超滤器、超滤浓缩器和柱层析仪等各个组成部分。
在实验室工作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个部分的影响因素,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化工专业实验:实验5-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

中孔超滤膜分离实验设备说明一、用途膜分离技术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分离技术。
膜的种类很多,中空纤维超滤膜是其中之一。
中空纤维膜分离广泛应用于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的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操作过程。
该过程的特点是:处理对象无相态变化,节能,分离效率高,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等。
本装置具有耐蚀性和耐用性,外观漂亮,整体性强,适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实验,也可作为研究人员进行研究的手段。
二、技术指标双组件结构,外压式流程。
组件技术指标:截留分子量:6000;膜材料:聚砜;流量范围:6~60L/h;操作压力:≤0.2Mpa;适用温度:5~30℃;膜面积:2M2;泵:不锈钢射流式自吸离心泵;膜组件可串、并联操作,流程为不锈钢材料制。
三、膜组件结构及工艺流程2、工艺流程图见图2四、操作方法1.按工艺流程图连接好管路。
2.在槽C1内放入清水。
3.检漏。
打开阀F4使泵充满液体,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严禁水泵在无液体情况下运行。
以组件1为例,打开阀F7、F14、F16通电启动水泵。
视各接口有否漏液现象,若有漏,必须解决到不漏为止。
4.检查各液流是否畅通。
在一定流量和压力下运转数分钟,观察浓缩液和超滤液均有液体出现,说明组件正常。
5.系统清洗。
系统处理一定浓度的料液,停车后,用清水清洗系统。
方法是放掉系统存留的料液,接通清洗水系统,开泵运转10~15分钟,清洗污水经F17放入下水道。
停泵,并切断电源。
6.加保护液。
停泵,放净系统的清洗水,从保护液缸加入保护液,保护液的作用是防止纤维膜被细菌“吞食”。
保护液的组成约1%的甲醛水溶液,夏季气温高,停用两天之内可以不加,冬季停用五天之内可以不加,超过上述期限,必须有效的加入保护液。
下次操作前放出保护液,并保存,下次继续使用。
五、故障处理1.泵运转声音异常。
停泵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确,或泵内没有充满液体。
2.泵不运转。
检查电源符合要求否,有无线路故障。
3.流量不足。
中空纤维超滤膜实验报告

中空纤维超滤膜实验报告中空纤维超滤膜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过滤性能和应用前景。
通过实验测试,得出了中空纤维超滤膜在水处理领域的潜力,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言:中空纤维超滤膜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在水处理、饮用水净化、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本实验通过对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实验测试,旨在探究其过滤性能以及可行性。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中空纤维超滤膜样品、水样、溶液等。
2. 实验装置搭建:将中空纤维超滤膜样品装置于实验装置中,确保流体能够通过膜孔。
3. 实验参数设置:调整实验装置的操作参数,如压力、流速等。
4. 实验过程监测:通过实验仪器对实验过程进行监测,记录数据。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评估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过滤性能。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中空纤维超滤膜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微生物等。
2. 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过滤效率与操作参数有关,适当调整压力和流速可以提高过滤效果。
3. 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膜通量较高,能够满足大规模水处理需求。
4. 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耐污染性较好,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应用前景:中空纤维超滤膜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 饮用水净化:中空纤维超滤膜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提供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2. 工业废水处理:中空纤维超滤膜可以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实现废水的回用和资源化利用。
3. 海水淡化:中空纤维超滤膜可以应用于海水淡化领域,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
4. 医药领域:中空纤维超滤膜可以用于药物的分离纯化和血液透析等医药应用。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对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过滤性能和应用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空纤维超滤膜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相信中空纤维超滤膜将在水处理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提供更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超滤膜分离实验

超滤膜分离实验实验报告1.根据实验装置流程图绘出溶液流动路线,标出所经部件所起的作用。
答:1-料液灌:储存一定浓度的牛血清蛋白溶液;2-磁力泵:给牛血清蛋白溶液提供动能;3-泵进口阀;4-泵回流阀:旁路调节,防止溢流;5-预过滤器;6-滤前压力表:记录过滤前压力;7-超滤进口阀;8-微滤进口阀;9-超滤膜;10-微滤膜;11-滤后压力表:记录过滤后压力;12-超滤清液出口阀;13-微滤滤液出口阀;14-浓液流量计:记录浓液流量;15-清液流量计:记录清液流量;16-清液灌:储存清夜;17-浓液灌:储存浓液;18-排水阀2.膜组件中加保护液有何意义?答:为防止灰尘,微生物等进入膜组件,造成堵塞,起膜的保护作用。
3.查阅文献,回答什么是浓差极化?有什么危害?有哪些消除方法?答:浓差极化:在超滤过程中,待浓缩循环液加压于膜面,由于小分子物质的透过和根膜管内壁边界层的存在,膜内表面形成圆筒状高浓区,以膜管中心为对称轴,均梯度地分布于膜内表面。
在高浓度区内附着于膜内壁形成一个新的“皮”,使小分子物质透过膜的阻力大大增加,从而产生浓度极差。
危害:影响小分子物质透过速率。
消除方法:选择更大流量,使流体流动状态处于或接近于湍流,扩大分子对流,破坏浓差极化的形成。
4.为什么随着分离时间的进行,膜的通量越来越低?答:随着小分子物质的透过,在膜内表面上形成一个高浓度区,浓度达一定程度时,形成膜内表面的二次薄膜,这层膜极大增加了小分子物质的透过阻力,也使膜的有效管径变小,变得更易堵塞,所以膜的通量越来越低5.实验中如果操作压力过高或流量过大会有什么结果?答:压力不仅是超滤的推动力,还增加浓差极化的程度。
所以超滤时,不能无限增加压力。
超过一定阈值的压力越大,流量越小,流体在膜管内的流动状态就越接近于层流,边界层就越厚,浓差极化程度越大。
6.简述紫外分光光度计原理。
答:紫外分光光度计原理:利用一定频率的紫外可见光照射待分析的有机物,引起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选择地被吸收。
实验五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

实验五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膜分离技术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分离技术。
膜分离法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与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
膜分离法可用于液相和气相。
对于液相分离可用于水溶液体系、非水溶液体系、水溶胶体系以及含有其它微粒的水溶液体系。
膜分离包括反渗透、超过滤、电渗析、微孔过滤等。
膜分离过程具有无相态变化、设备简单、分离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能耗少、适应性强等优点。
目前,在海水淡化、食品加工工业的浓缩分离、工业超纯水制备、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
超过滤是膜分离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实验掌握这项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熟悉超过滤膜分离的工艺过程;2、了解膜分离技术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分离机理通常,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液相膜分离方法有反渗透(RO)、纳滤(NF)、超滤(UF)和微滤(MF)等方法。
图1为各种渗透膜对不同物质的截留示意图。
对于超滤(UF)而言,一种被广泛用来形象地分析超滤膜分离机理的说法是“筛分”理论。
该理论认为,膜表面具有无数微孔,这些实际存在的孔径不同的孔眼象筛子一样,截留住了分子直径大于孔径的溶质和颗粒,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最简单的超滤器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当含有高分子(A)和低分子(B)溶质的混合液流过被支撑的超滤膜表面时,溶剂(如水)和低分子溶质(如无机盐类)将透过超滤膜,作为透过液被收集起来,高分子溶质(如有机胶体)则被超滤膜截留而作为浓缩液被回收。
应当指出的是,若超滤完全用“筛分”的概念来解释,则会非常含糊。
在有些情况下,似乎孔径大小是物料分离的唯一支配因素,但对有些情况,超滤膜材料表面的化学特性起到决定性的截留作用。
如有些膜的孔径既比溶剂分子大,又比溶质分子小,本不应具有截留功能,但令人意外的是,它仍具有明显的分离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配液池:60L,304不锈钢制。洗水池:60L,304不锈钢制。
5、水泵:不锈钢离心泵,流量:1m3/h,扬程:30m,功率:370W。
6、流量计:液体流量16-160L/h,10-100L/h。
7、管路、阀门、管件:304不锈钢材质。
8、各项电路指示、操作均在控制屏面板进行。
9、框架为304不锈钢,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10、外形尺寸:1200×500×1800mm(长×宽×高),外形为可移动式设计,带3寸双刹车轮。
测控组成
变量
检测机构
显示机构
执行机构
电导率
电导传感器
电导率显示仪
无
流量
转子流量计
转子流量计
手动阀控
KH-MFL/C超滤膜分离实验装置
技术指标
说明
装置功能
1、膜分离效率测定;了解膜分离的分离工艺流程。
2、通过折分膜组件,进一步理解膜组件的内部结构。
3、测定盐(溶质)的脱除率与操作压力的变化关系
主要配置
洗水池、滤液池、水泵、超滤组件、压力表、液体流量计、控制屏、不锈钢框架。
公用设施
水:装置自带水箱,连接自来水。实验时由水箱循环压力表
压力表就地显示
无
温度
PT100铂电阻
数字温度仪表
无
电:电压AC220V,功率1KW,标准单相三线制。每个实验室需配置1~2个接地点(安全地及信号地)。
实验物料:自来水或聚乙二醇,外配设备:分光光度计
技术参数
1、运行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90%RH,电源:电压220V;功率370W。
2、超滤膜组件:聚丙烯中孔纤维,孔径:0.01—0.3μm,孔隙率:50%-55%,截留分子量:5万,可实现无菌过滤。使用温度:44℃-73℃;最大工作压力:4Kg/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