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
中空纤维超滤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实验操作技术;3. 通过实验测试,分析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4. 探讨中空纤维超滤膜在废水处理、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二、实验原理中空纤维超滤膜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薄膜,孔径一般在0.01-0.1μm之间。
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膜孔,而大分子物质则被截留在膜表面。
中空纤维超滤膜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能耗低等优点。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自来水、标准溶液(如葡萄糖、盐等)、活性炭、絮凝剂、废水样品等;2. 实验仪器: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高压泵、流量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导率仪、滤液收集瓶等。
四、实验方法1. 准备实验装置:将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安装在实验装置上,连接高压泵、流量计等仪器;2. 标准溶液测试:分别配制一定浓度的葡萄糖、盐等标准溶液,进行超滤实验,记录滤液浓度和透过率;3. 自来水测试:将自来水通过超滤膜进行实验,记录滤液浓度和透过率;4. 废水测试:取一定量的废水样品,经过絮凝、沉淀等预处理后,通过超滤膜进行实验,记录滤液浓度和透过率;5. 活性炭和絮凝剂测试:将活性炭和絮凝剂加入废水中,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超滤膜进行实验,记录滤液浓度和透过率;6. 抗污染性能测试:在超滤膜运行一段时间后,模拟实际应用场景,对膜进行污染,然后进行清洗和恢复性能实验,记录清洗前后滤液浓度和透过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溶液测试结果:通过实验,发现中空纤维超滤膜对葡萄糖、盐等标准溶液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透过率较高;2. 自来水测试结果:自来水经过超滤膜处理后,滤液浓度明显降低,表明中空纤维超滤膜对自来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3. 废水测试结果:废水经过预处理和超滤膜处理后,滤液浓度明显降低,表明中空纤维超滤膜在废水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4. 活性炭和絮凝剂测试结果:在预处理中加入活性炭和絮凝剂,可以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降低膜污染;5. 抗污染性能测试结果:经过污染和清洗后,膜的性能得到恢复,表明中空纤维超滤膜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
中空纤维超滤的原理及作用

中空纤维超滤的原理及作用中空纤维超滤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将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的膜分离技术。
它具有操作简便、能耗低、处理能力大、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在水处理、脱色、脱盐、浓缩、血液透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中空纤维超滤的原理是利用中空纤维膜的微孔结构将水分子和小分子溶质通过,而拦截大分子溶质和悬浮物,实现物质的分离。
中空纤维膜是由一层薄膜材料包覆在一个中空的纤维管道上构成,薄膜材料通常为有机聚合物,如聚酰胺或聚砜等。
膜表面具有大量微孔,孔径通常在0.01-0.1微米之间。
当液体通过中空纤维膜时,较小的溶质分子和水分子可以穿过膜孔,而较大的分子和悬浮物则无法通过,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
中空纤维超滤具有以下几个主要作用:1. 浓缩:中空纤维超滤可以将液体中的溶质分子进行浓缩。
在超滤过程中,液体中的水分子和小分子溶质可以通过膜孔被过滤出来,而较大的分子则被留在滤液中。
通过连续操作,可以将溶质浓缩到一定的程度,减少物质的体积,方便后续的处理和利用。
2. 分离:中空纤维超滤可以将混合溶液中的杂质和溶质进行有效分离。
相对于传统的过滤方法,中空纤维超滤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和更好的分离效果。
它可以将高分子物质、胶体粒子、悬浮物等有效地留在滤液中,使得滤液更加纯净。
3. 脱色:中空纤维超滤还可以用于脱除溶液中的杂色物质。
其原理是通过膜孔的尺寸选择性地将颜料、色素等杂色物质过滤出来,从而实现溶液脱色的目的。
与传统的脱色方法相比,中空纤维超滤更加高效、经济、环保。
4. 脱盐:中空纤维超滤可以用于水处理领域中的脱盐。
当海水、工业废水等盐溶液经过中空纤维超滤时,水分子和小分子溶质可以穿过膜孔,而大部分盐离子被截留在滤液中,从而实现盐的脱除。
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具有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
总之,中空纤维超滤是一种有效的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物质的浓缩、分离、脱色、脱盐等多种功能。
它在水处理、废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
中空纤维超滤膜原理

中空纤维超滤膜原理
中空纤维超滤膜是一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特殊的中空纤维膜材料来实现物质的分离。
中空纤维超滤膜是一种类似于过滤作用的薄膜,由多个微小的中空纤维组成。
这些中空纤维的直径通常为几至几十微米,内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孔隙的结构。
这种中空纤维的孔隙大小通常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当污水或混合物通过中空纤维超滤膜时,由于膜表面存在一定的压力差,液体会从高压侧通过纤维孔隙进入中空纤维内部,而大分子、悬浮物、胶体颗粒、细菌、病毒等物质则被阻挡在膜表面,形成一个过滤层。
这样,物质的分离就实现了。
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分离机制主要有三种:体积剔除、筛分和吸附。
体积剔除是指通过孔隙大小的控制,将大分子物质和颗粒固体剔除,而保留溶剂和小分子物质。
筛分是指根据溶质的大小选择性地分离物质,通过膜孔隙尺寸的调节,可以使溶质分子穿透或被阻挡。
吸附是指利用膜表面的吸附作用,将一些特定的物质通过吸附而分离出来。
中空纤维超滤膜具有操作简单、适用于多种污水处理和物质分离等优点。
在水处理、饮用水净化、海水淡化、废水处理、食品加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有效去除悬浮物、胶体物质、细菌、病毒等微小颗粒,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水通量。
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工作温度

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是一种常见的膜分离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水处理、食品加工等领域。
而超滤膜的工作温度是影响其分离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参数。
本文将从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工作温度对膜的性能的影响、工作温度范围的选择以及防止超出工作温度范围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工作温度对膜的性能的影响1. 对分离性能的影响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工作温度对其分离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超滤膜的温度越高,其分离效率越高,分离速率也会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高温下溶液的粘度降低,分子的扩散速率增加,有利于分离物质的穿透与膜分离层的传质。
但是,如果超出一定的温度范围,膜材料可能发生变性、失去强度,导致膜的破坏和失效。
2. 对膜的稳定性的影响PVDF材料在高温条件下会容易发生热老化,导致膜的结构松弛、孔隙变大,从而影响膜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超滤膜的工作温度应在PVDF的热稳定温度范围内,以保证膜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 对清洗和维护的影响在超滤过程中,膜的表面容易附着污物,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
而超过PVDF材料的工作温度范围,使得膜表面的污物附着更加牢固,清洗和维护难度增加,降低了膜的使用寿命。
二、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工作温度范围的选择根据PVDF材料的特性和超滤膜的使用要求,一般建议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工作温度控制在5~45℃范围内。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膜的分离性能和稳定性能能够得到最佳的发挥,并且清洗和维护也相对容易。
1. 低温低温下,PVDF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相对较好,有利于膜的稳定运行和使用寿命的延长。
但是,低温下膜的分离性能较差,应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
2. 高温高温下,PVDF材料易发生热老化,失去强度和稳定性,膜的使用寿命会受到影响。
应尽量避免将超滤膜暴露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运行。
三、防止超出工作温度范围的方法为了保证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在其工作温度范围内稳定运行,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温度监测和控制在超滤系统中设置温度监测装置,对超滤膜的工作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当温度超出范围时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中空纤维超滤膜使用说明及使用注意事项

中空纤维超滤膜使用说明及使用注意事项
1. 产品简介
中空纤维超滤膜是一种常见的分离膜,其具有初始通量高、抗污染性好、长寿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领域。
2. 使用方法
1.产品的安装:将超滤膜组件与其它过滤设备结合,安装前需清洗,避
免被污染。
2.启动系统:超滤系统启动前需先将通水管道打开,让水进入系统,以
免干烧。
3.管路排气:启动后需要从排气口排气,直到没有气泡为止。
4.开始过滤:在排气完成后,打开控制柜的开关,开始过滤,监测系统
运行情况。
5.清洗:当系统污染严重时,需要对系统进行清洗,以保证系统的正常
运行。
6.维护: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膜组件和管路的运行情况,维护系统
的长期稳定运行。
3. 使用注意事项
1.避免使用高温水,避免对膜组件造成损坏。
2.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安装、操作和维护,以保证产品的正常运行。
3.系统运行过程中需定期检查管路、膜组件和其它部件的运行情况,及
时进行维护,避免影响系统运行。
4.系统运行过程中,需定期清洗系统,以保证膜组件的最佳性能状态。
5.当发现系统过滤效率低或渗透率下降时,需及时对系统进行检查和清
洗。
6.禁止将超滤膜组件在未排气的情况下长时间运行,以免导致膜组件损
坏。
7.在使用超滤膜组件时,避免使用带有磨料或去污剂的水,以免对膜组
件造成损伤。
4. 总结
中空纤维超滤膜应用广泛,被认为是水处理、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首选分离膜。
对其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可以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有效降低企业的维护成本和生产成本。
什么是中空纤维超滤膜1

什么是中空纤维超滤膜
什么是中空纤维超滤膜?
中空纤维超滤膜属于超滤膜其中的一种,超滤膜装置工业化早在60年代就已经实现了,它也是最早开发的高分子分离膜之一。
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技术是所有超滤技术中最为先进与成熟的技术之一,被广泛的采用在溶液的分离、浓缩,水质的提纯,废水污水的处理净化再用领域。
中空纤维超滤膜的管壁上布满了成千上亿个毛细微孔,这些微孔可以截停物质的分子量,达到净化提纯水质的目的。
中空纤维的外径范围约0.5~0.2mm,内径范围约0.3~1.4mm。
在原水处理的过程中,中空纤维的外侧或是内腔加压流动,形成了外压与内压这两种运作形式。
中空纤维超滤膜广泛的应用在水的处理中领域,在操作使用的过程中简单方便,无需加热,很好的实现了能源节约功能。
实验四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

超滤膜
浓缩液
超滤液
图 3.2-1 超滤膜分离原理示意图
三 预习与思考 (1)超滤组件长期不用时,为何要加保护液? (2)实验之前为何要进行系统检漏和清洗? (3)在启动泵之前为何要灌泵? (4)在实验中,如果操作压力过高会有什么结果?
四 实验装置及流程 (1)实验装置
视 镜
F11
膜
膜
组
组
精 滤 器
(2)实验流程 本实验将聚乙二醇水溶液通过泵从料液储槽经精滤器精滤后,由转子流量计控制流量,
输送到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经超滤膜将料液分为两部分:一是透过液,即透过膜的稀溶液, 经过一视镜汇集到储液桶中,二是浓缩液,回流到料液储槽 2。
本流程有两个膜,可以单独操作,也可以串联或并联操作;高位槽 3 可以向系统加保护 液,阀 9 可以排放保护液。
件
件
1
2
F9
C1-清洗水储槽; C2-溶液储槽; C3-高位罐; C4-储液筒; F1、F2-C2 和 Cl 的排液阀; F3、F4-C2 和 C1 的出口阀; F 7、F8-组件 1 和 2 的入口阀; F9-排液阀; F10-保护液阀;
F1l、F14-组件 1 和 2 出口调节阀; F17-组件并联阀; F15-浓缩液取样阀; F16-浓缩液循环阀; P 一压力表; L 一玻璃转子流量计; Po 一液体输送泵 图 3.2-2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实验工艺流程图
5)开始实验: 关闭阀 1,4,将约 35L 料液加入槽 2,并取出 l00ml 原料液待测。 开阀 3 灌泵,按操作要求打开相应阀门: 单膜操作(以膜 1 为例):开阀 7,14,16,阀 8,11, 17,9,10,15 关闭: 串联操作:开阀 8,17,14,16,阀 7,11,9,10,15 关闭。 并联操作:开阀 7,8,11,14,16,阀 17,9,10,15 关闭。(不建议采用) 流程确认后,通电,开泵,用出口阀门和泵频调节至流量和出口压力达到操作条件, 稳定运行 30min 后,收集透过液和浓缩液 l00ml,测量。改变条件用同样方法进行实验。 6)停止实验,放尽溶液,用槽 1 中水清洗 20min,方法同前,注意确保阀 3 关闭。 7)加保护液:如果两天以上不用设备,为了防止纤维膜被细菌“吞食”,从保护液槽 3 加入组成约 1%的甲醛水溶液,即开阀 10,7,8,11,14,16,阀 9 关闭,加约 350m1。之 后关闭阀 16,11,14,10,9,8,7 等,封闭系统,避免保护液损失。 8)分析原料液,透过液,浓缩液等的浓度: ●用比色法测量原料液,超滤液和浓缩液的浓度。 ●仪器:722 型分光光度计,使用前认真阅读说明书。 ●开启分光光度计电源,将测定波长置于 510mm 处,预热 20 分钟。 ●绘制标准曲线:准确称取在 60℃下干燥 4 小时的聚乙二醇 1.00g 溶于 1000ml 容量瓶 中,分别吸取聚乙二醇溶液 0.5,1.5,2.5,3.5,4.5ml 稀释于 100ml 容量瓶内配成浓度为 5, 15,25,35,45mg/L 的聚乙二醇标准溶液。再各取 50ml 加入 100ml 容量瓶中,分别加入 Dragendoff 试剂及醋酸缓冲液各 10ml,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放置 15 分钟,于波长 510mm 下,用 1cm 比色池,在 722 型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光密度,蒸馏水为空白。以聚乙二醇浓度 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作图,绘制出标准曲线。 ●取试样 50ml 置于 100ml 容量瓶内,用标准曲线操作相同的方法测试样光密度值,再 从标准曲线上查取浓度值。 9)清洗分光光度计,放在指定位置。 10)切断设备和仪表电源,并闭水阀。
中空纤维超滤膜实验报告

中空纤维超滤膜实验报告中空纤维超滤膜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过滤性能和应用前景。
通过实验测试,得出了中空纤维超滤膜在水处理领域的潜力,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言:中空纤维超滤膜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在水处理、饮用水净化、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本实验通过对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实验测试,旨在探究其过滤性能以及可行性。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中空纤维超滤膜样品、水样、溶液等。
2. 实验装置搭建:将中空纤维超滤膜样品装置于实验装置中,确保流体能够通过膜孔。
3. 实验参数设置:调整实验装置的操作参数,如压力、流速等。
4. 实验过程监测:通过实验仪器对实验过程进行监测,记录数据。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评估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过滤性能。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中空纤维超滤膜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微生物等。
2. 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过滤效率与操作参数有关,适当调整压力和流速可以提高过滤效果。
3. 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膜通量较高,能够满足大规模水处理需求。
4. 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耐污染性较好,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应用前景:中空纤维超滤膜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 饮用水净化:中空纤维超滤膜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提供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2. 工业废水处理:中空纤维超滤膜可以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实现废水的回用和资源化利用。
3. 海水淡化:中空纤维超滤膜可以应用于海水淡化领域,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
4. 医药领域:中空纤维超滤膜可以用于药物的分离纯化和血液透析等医药应用。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对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过滤性能和应用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空纤维超滤膜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相信中空纤维超滤膜将在水处理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提供更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
实验指导书
膜分离技术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分离技术。
膜分离法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与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
膜分离法可用于液相和气相。
对于液相分离可用于水溶液体系、非水溶液体系、水溶胶体系以及含有其他微粒的水溶液体系。
膜分离包括反渗透、超过滤、电渗析、微孔过滤等。
膜分离过程具有无相态变化、设备简单、分离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能耗少、适应性强等优点。
目前,在海水淡化、食品加工工业的浓缩分离、工业超纯水制备、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
超过滤是膜分离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实验掌握这项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和熟悉超过滤膜分离的工艺过程;
2. 了解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超滤膜分离的基本原理
通常,以压力差位推动力的液相膜分离方法有反渗透、纳滤、超滤和微滤等方法。
对于超滤而言,一种被广泛用来形象地分析超滤膜分离机理的说法是“筛分”理论。
该理论认为,膜表面具有无数微孔,这些实际存在的不同孔径的孔眼像筛子一样,截留住了分子直径大于孔径的溶质和颗粒,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最简单的超滤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当含有高分子和低分子溶质的混合溶液通过被支撑的超滤膜表面时,溶剂(如水)和低分子溶质(如无机盐类)将透过超滤膜,作为透过物被搜集起来;高分子溶质(如有机胶体)则被超滤膜截留而作为浓缩液被回收。
应当指出的是,若超滤完全用“筛分”的概念来解释,则会非常含糊。
在有些情况下,似乎孔径大小是物料分离的唯一支配因素;但对有些情况,超滤膜材料表面的化学特性却起到了决定性的
截留作用。
如有些膜的孔径既比溶剂分子大,又比溶质分子大,本不应具有截留功能,但令人意外的是,它却仍具有明显的分离效果。
由此可知,比较全面的解释是:在超滤膜分离过程中,膜的孔径大小和膜表面的化学性质等,将分别起着不同的截留作用。
因此,不能简单地分析超滤现象,孔结构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另一重要因素是膜表面的化学性质。
(三) 实验设备、流程和仪器
1.主要设备:
中空纤维超滤组件如图1所示。
主要参数:膜材料,聚砜;截留分子量,6000;适宜流量,200~300L/h ;操作压力≤0.15Mpa ;正洗压力≤0.15Mpa ;使用温度,5~45℃;pH 范围,2~13, 颗粒粒经:<5m 。
2. 实验流程(见图2)
实验装置及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截留分子量为6000,膜面积约为2m 2,适宜流量为200~300L/h 。
本实验将料液——聚乙烯醇水溶液(PV A )经泵输送至过滤器,然后从膜下部进入
料液入口
图1.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
膜组件。
将料液分为:①透过液——透过膜的稀溶液,该液除取样以外其它全回料液贮槽;②浓缩液——未透过膜的PV A溶液(浓度高于料液)。
浓缩液回料液贮槽。
中空纤维膜组件容易被微生物侵蚀而损伤,故在未使用时应加入保护液。
流程中,保护液储罐为膜组件加保护液(用超滤水配制的1%亚硫酸氢钠溶液注满,并避光保存,3个月需更换保护液);过滤器——200目不锈钢丝网过滤器,作用是拦截料液中的不溶性杂质,以保护膜不受阻塞。
溶液中PV A的浓度采用72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
3. 主要仪器:
722型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PV A的浓度。
图2超过滤膜分离实验流程图
(四)准备工作、实验方法与步骤
1.准备工作
(1) 用超滤水配制1%亚硫酸氢钠溶液作为保护液;
(2) 配制5‰的PV A溶液;使用时,取一定量加入料液贮槽中,充分混匀,制成浓度为0.3~0.4‰的原料液;
(3) 配制发色剂:发色剂为碘和硼酸的混合溶液,浓度为碘0.003mol·L-1,硼酸0.32mol·L-1;
(4) 72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通电预热20min以上;
(5) 测定标准工作曲线(此项一般由实验室老师预先做好)。
(6) 溶液储槽和清洗水储槽的放净阀除进行放净操作以外,维持关闭状态。
(6) 溶液和清洗水的循环阀可进行自循环操作和系统流量调节,请选择使用。
(8) 保护液储罐的加料球阀除向保护液储罐添加保护液操作以外,维持关闭状态。
2. 实验方法
将预先配置的PV A料液在室温下,进行不同流量的超滤膜分离实验。
在稳定操作30分钟后,取样品分析。
取样方法:从料液贮槽中用移液管取5.0mL料液入50.0mL 容量瓶中,与此同时在透过液出口端用100.0mL烧杯接取透过液约50.0mL,然后用移液管从烧杯中取10.0mL放入第二个容量瓶中;在浓缩液出口端用100.0mL烧杯接取浓缩液约50.0mL,并用移液管从烧杯中取5.0mL放入第三个容量瓶中。
利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三容量瓶中PV A浓度。
烧杯中剩余透过液和浓缩液全部倾入料液贮槽中,充分混匀。
然后进行下一个流量实验。
3. 操作步骤
(1)722型分光光度计通电预热20分钟以上。
(2)放出超滤组件中的保护液。
为防止中空纤维被微生物侵蚀而损伤,不工作期间,在超滤组件内加入保护液。
在实验前,须将保护液放净。
放净保护液对应的阀组操作状态为:
关闭保护液罐球阀、关闭保护液进口球阀、打开透过液调节阀、关闭浓缩液调节阀;打开料液进口阀、打开透过液取样阀;再打开膜组件放净阀,这样即可放净保护液。
放出的保护液用容器接存。
(3) 清洗超滤组件。
为洗去残留的保护液,用自来水清洗2~3次,然后放净清洗液。
其对应的阀组操作状态为:
关闭溶液储槽出口阀,开启清洗水储槽出口阀;在清洗水储槽注入一定量的自来水。
关闭保护液罐球阀、关闭保护液进口球阀、关闭膜组件放净阀,关闭透过液取样阀;关闭浓缩液取样阀;关闭料液回流阀;打开料液进口阀,打开透过液调节阀阀,打开浓缩液调节阀。
再开泵通清水冲洗5分钟,停泵,再按(2)中操作模式放净清洗液。
(4)膜(组件)过滤运行准备
检查实验系统阀门开关状态。
使系统各部位的阀门处于膜过滤运行的“开”或“关”状态。
膜组件运行对应的阀组操作状态为:
关闭清洗水储槽出口阀,开启溶液储槽出口阀,在溶液储槽注入一定量的溶液,关闭保护液罐球阀、关闭保护液进口球阀、关闭膜组件放净阀,关闭透过液取样阀;关闭浓缩液取样阀;关闭清洗水回流阀;再依次打开料液回流阀;打开料液进口阀,打开透过液调节阀,打开浓缩液调节阀。
(5)用移液管取PV A料液5ml放入容量瓶(50ml)中,用以测定原料液的初始浓度。
(6)启动泵通溶液进行膜过滤,注意调节,使透过液和浓缩液流量比例适宜。
稳定运转20分钟后,按“实验方法”进行条件实验,做好记录。
然后改变流量,重复进行实验,数据取足即可停泵。
(7)清洗超滤组件。
待超滤组件中的PV A溶液放净之后,用自来水代替原料液,在较大流量下运转20分钟左右,清洗组件中残余PV A溶液。
放净超滤组件中的PV A溶液对应的阀组操作状态为(同放净保护液阀组操作状态)(8)加保护液。
如果10小时以上不使用超滤组件,须加入保护液至组件1/2高度以上。
然后密闭系统,避免保护液损失。
加保护液之前请放净系统的中的清洗水,放净清洗水对应的阀组操作状态同放净保护液操作状态。
加保护液时,仅需开启透过液调节阀阀作放空用,膜组件附近其他阀门关闭。
(9)将722分光光度计清洗干净,放在指定位置;切断分光光度计的电源。
(五)数据处理处理
1. 按下表记录实验条件和数据。
压力(表压):Mpa 温度:℃日期:年月日
2.数据处理:
(1)PV A 的脱除率:
%100⨯-=
原料液初始浓度
透过液浓度
原料液初始浓度f
(2)PV A 回收率:
%100⨯=
量
原料液中量
浓缩液中PVA PVA Y
(3)在坐标纸上绘制Y 与流量的关系曲线。
标准曲线:
(六) 思考题
1. 讨论超滤膜分离机理?
2. 超滤组件中加保护液的目的?
3. 实验中流量过大会有什么影响?
4. 提高料液温度对超滤有什么影响?
(七) 聚乙烯醇的比色分析方法
该法利用碘和硼酸混合液作为发色剂,与PV A 发生显色反应,发色剂为:碘0.003M 与硼酸0.32M 混匀。
操作:取定量中型或微酸性PV A 溶液加入50ml 容量瓶中,加入8ml 混合液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放置15分钟,用分光光度计在690nm 处测定吸光度A ,然后由标准曲线查得PV A 的浓度;按照测定样品相似的方法,测定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
然后以A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阀门名称:
清洗水储槽出口阀
溶液储槽出口阀
清洗水储槽放净阀
溶液储槽放净阀
清洗水循环阀
溶液循环阀
保护液罐球阀
保护液进口球阀
膜组件放净阀
透过液取样阀
浓缩液取样阀
清洗水回流阀
料液回流阀
料液进口阀
透过液调节阀
浓缩液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