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切片整理精编版

合集下载

病理切片特点总结

病理切片特点总结

病理切片特点总结病理切片是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和分析组织切片的形态学特点,可以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

以下是病理切片的特点的详细总结:一、显微镜下观察1.细胞结构特点:病理切片可以提供细胞组织的切面,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可以观察到细胞的结构特点,包括细胞核的形状、大小、染色性质,细胞质的分布、颜色等。

2.细胞排列特点:病理切片可以展示细胞在组织中的排列方式,如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分层上皮细胞、立方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等,不同的排列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组织类型和器官结构。

3.细胞核特点:细胞核是判断组织良恶性的重要标志之一,病理切片可以观察到细胞核的变异、异型核、核仁的数量和形态等特点,可以对细胞进行分类和诊断。

4.细胞浸润特点:病理切片可以观察到细胞在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如肿瘤细胞的浸润性生长、炎症细胞的浸润等,能够帮助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二、染色特点1.常规染色:病理切片通常采用常规染色方法,如苏木精-伊红染色、血清素染色等,常规染色可以使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更加清晰明了,有利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细微变化。

2.免疫组化染色:病理切片可以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通过对特定抗体的标记,可以检测和定位一些特定的分子、蛋白质或抗原,如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等,从而对病理诊断有帮助。

3.特殊染色:有些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病变无法用常规染色方法显示清晰,需要采用特殊染色方法。

如银染法用于显示神经纤维,培根酸铁染色可显示铁蓝蛋白沉积等。

三、病变特点1.病变形态:病理切片可以显示病变的形态特点,如肿瘤的大小、边界、分化程度等,炎症的程度、类型、炎细胞的浸润情况等,这些形态特征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2.病变分布:病理切片可以观察到病变在组织中的分布,如肿瘤的特定分布方式、炎症的范围和分布区域等,这些分布特点可以帮助确定病变的性质或病因。

3.病变变异:病理切片可以观察到病变的变异程度,如癌细胞的异型性、异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等,可以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进行评估。

病理实验切片附说明行业知识

病理实验切片附说明行业知识

28张切片的解释:
湿小体。
心肌 血管
风湿小体
主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增厚,可见纤维帽和大量胆固醇结晶。内膜ຫໍສະໝຸດ 中膜纤维帽胆固醇结晶
大叶性肺炎: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纤维素
肺泡腔 纤维素
小叶性肺炎:细支气管及所属的肺泡腔内充满大量中性粒细胞
肺泡腔 细支气管
肺脓肿
病变处肺组织结构坏死, 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边缘有少量肉芽组织生 成。
混合血栓:
粉红色(血小板)与红色(红细胞)交替排列
血小板小梁
红细胞
脾梗死
梗死区色淡红,细胞 核均消失,但该处脾 组织的轮廓还存在, 梗死区周围充血出血 带不明显。
肝脂肪变:肝细胞浆内大量脂滴空泡,细胞核被推向一侧。
脂滴 空泡
4
纤维瘤
纤维肉瘤
瘤细胞丰富,弥 散排列,与间质 无明显界限。
淋巴结转移性腺癌:淋巴组织内有腺癌组织
肝细胞癌:异型的肝细胞呈梁索状排列,其间有丰富的血窦
癌细胞 形成的 梁索
血窦
前列腺增生
葡萄胎:绒毛高度水肿,无血管,滋养叶细胞异型增生
增生的滋养叶 细胞
间质水肿的绒 毛,无血管
绒毛膜癌
子宫肌层内可见大片 坏死在其周围可见大 量长单活跃的滋养细 胞,不存在绒毛结构。
风湿性心肌炎:心肌之间,血管旁可见风湿细胞聚集形成风
肺结核病:可见结核结节
肺泡 结核结节
慢性肺气肿:肺泡间隔断裂,肺泡融合
融合的肺泡
肺泡间隔
溃疡病 :可见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合肉芽组织
炎性渗出物及坏 死组织
肉芽组织
急性蜂窝织性阑 尾炎
炎性病变呈扇面形由表浅层向深层 扩延,直达肌层及浆膜层。阑尾壁 各层皆为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 并有炎性水肿及纤维素渗出。阑尾 浆膜面为渗出的纤维素和中性粒细 胞组成的薄膜所覆盖

病理切片整理(汇编)

病理切片整理(汇编)

1、肝脂肪样变描述: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大部分肝细胞排列不规律,呈空泡状,胞核被挤至一侧。

诊断:肝脂肪样变2、脾包膜玻璃样变描述:包膜明显增厚,均质、红染、半透明。

诊断:脾包膜玻璃样变3、肾凝固性坏死描述:坏死区呈楔形,区内细胞结构消失,而细胞外形和组织轮廓仍存在。

坏死区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诊断:肾凝固性坏死4、肉芽组织描述:镜下可见大量细胞和新生薄壁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核体积较大,呈椭圆形,向内腔突出。

毛细血管周围有许多成纤维细胞。

此外,还有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

诊断:肉芽组织5、慢性肺淤血描述:肺泡壁明显增厚,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中可见浅红色水肿液、红细胞及含有棕黄色含铁血红素的巨噬细胞。

肺泡间隔纤维组织轻度增生。

诊断:慢性肺淤血6、慢性肝淤血描述:淤血以中央静脉为中心。

中央静脉及其周围的肝窦明显扩张,充满红细胞。

有的淤血区连成淤血带。

小叶中央区的肝细胞萎缩、消失,致使肝细胞索稀疏、离散、紊乱。

小叶周边区的肝细胞脂肪变。

诊断:慢性肝淤血7、血栓的机化与再通描述:切片中可见一动脉的横断面,波浪状红染折光的为内弹力膜,其内即为血栓。

血栓大部分已为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肉芽组织)所取代,仅残存少许成分呈均质红染状。

一些较大的裂隙有内皮细胞被覆。

诊断:血栓的机化与再通8、急性阑尾炎(蜂窝组织炎)描述:管壁全层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性浸润,可见白细胞和纤维素被肌纤维束分割的现象。

诊断:阑尾纤维组织炎9、结核性肉芽肿描述:①病灶呈结节状②结节中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已转变为上皮样细胞及朗格汉斯巨细胞③结节周围有纤维母细胞及淋巴细胞④部分结节中心有干酪样坏死诊断:结节性肉芽肿10、肉瘤描述:肿瘤细胞丰富,弥漫性分布,间质胶原纤维少。

肿瘤细胞梭形、卵圆形、不规则形,大小不等。

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可见较多的病理性核分裂象。

诊断:肉瘤11、皮肤鳞状细胞癌描述:上皮细胞失去正常排列方式而突破基底膜侵入真皮,形成巢状的细胞团(癌巢),癌巢中央为红染的角化珠。

病理切片期末总结

病理切片期末总结

病理切片期末总结病理切片是一种重要的病理学诊断方法,具有高分辨率、精确性及客观性等特点。

通过对组织标本的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分级、分期和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和诊断决策。

本文将对病理切片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在期末考试中能够有所收获。

一、常见的病理切片类型1. 组织切片:从活体或尸体中取得的新鲜组织标本,经过固定、包埋、切片等处理方法,然后染色观察。

2. 细胞切片:从胸水、腹水、脑脊液等液体标本中采集到的细胞,经过离心、固定、染色等处理,然后制备成切片。

3. 骨髓切片:从骨髓中采集到的细胞,经过固定、包埋、切片等处理方法,然后染色观察。

4. 胎盘切片:从胎盘中取得的标本,经过固定、包埋、切片等处理方法,然后染色观察。

5. 特殊染色切片:除了常规的组织学染色外,还采用特殊染色方法,如铁染色、胼胝体酸染色、肉芽组织染色等,以更好地观察某些特定结构。

二、病理切片的制备与染色病理切片的制备过程包括固定、包埋、切片和染色四个步骤。

1. 固定:将取得的组织标本用10%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等固定液进行固定,以保持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2. 包埋:将固定后的组织通过一系列的醇溶剂处理,进一步进行脱水、透明化和浸渍,然后放入石蜡中进行包埋。

3. 切片:用切片机将包埋的组织切割成5-10微米的薄片,然后将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

4. 染色:经过脱蜡和脱水处理后,将载玻片上的切片,通过常规染色方法如血液染色(HE 染色)、酸性染色(PAS染色)等,使组织结构和细胞核染色,以便观察和分析。

三、常见病理切片的观察与诊断1. 肿瘤切片观察:通过观察病理切片中的细胞核形态、细胞排列方式、核分裂数等特征,可以判断肿瘤的类型、分级和分期。

2. 炎症切片观察:通过观察病理切片中的炎症细胞类型、数量和炎症灶的特征,可以判断炎症的类型和程度。

3. 代谢性病变切片观察:通过观察病理切片中的组织结构的变化和细胞器的异常,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代谢性病变,如脂肪肝、痛风等。

病理切片整理(汇编)

病理切片整理(汇编)

1、肝脂肪样变描述: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大部分肝细胞排列不规律,呈空泡状,胞核被挤至一侧。

诊断:肝脂肪样变2、脾包膜玻璃样变描述:包膜明显增厚,均质、红染、半透明。

诊断:脾包膜玻璃样变3、肾凝固性坏死描述:坏死区呈楔形,区内细胞结构消失,而细胞外形和组织轮廓仍存在。

坏死区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诊断:肾凝固性坏死4、肉芽组织描述:镜下可见大量细胞和新生薄壁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核体积较大,呈椭圆形,向内腔突出。

毛细血管周围有许多成纤维细胞。

此外,还有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

诊断:肉芽组织5、慢性肺淤血描述:肺泡壁明显增厚,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中可见浅红色水肿液、红细胞及含有棕黄色含铁血红素的巨噬细胞。

肺泡间隔纤维组织轻度增生。

诊断:慢性肺淤血6、慢性肝淤血描述:淤血以中央静脉为中心。

中央静脉及其周围的肝窦明显扩张,充满红细胞。

有的淤血区连成淤血带。

小叶中央区的肝细胞萎缩、消失,致使肝细胞索稀疏、离散、紊乱。

小叶周边区的肝细胞脂肪变。

诊断:慢性肝淤血7、血栓的机化与再通描述:切片中可见一动脉的横断面,波浪状红染折光的为内弹力膜,其内即为血栓。

血栓大部分已为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肉芽组织)所取代,仅残存少许成分呈均质红染状。

一些较大的裂隙有内皮细胞被覆。

诊断:血栓的机化与再通8、急性阑尾炎(蜂窝组织炎)描述:管壁全层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性浸润,可见白细胞和纤维素被肌纤维束分割的现象。

诊断:阑尾纤维组织炎9、结核性肉芽肿描述:①病灶呈结节状②结节中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已转变为上皮样细胞及朗格汉斯巨细胞③结节周围有纤维母细胞及淋巴细胞④部分结节中心有干酪样坏死诊断:结节性肉芽肿10、肉瘤描述:肿瘤细胞丰富,弥漫性分布,间质胶原纤维少。

肿瘤细胞梭形、卵圆形、不规则形,大小不等。

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可见较多的病理性核分裂象。

诊断:肉瘤11、皮肤鳞状细胞癌描述:上皮细胞失去正常排列方式而突破基底膜侵入真皮,形成巢状的细胞团(癌巢),癌巢中央为红染的角化珠。

病理切片

病理切片

1-02 肝脂肪变性:肝细胞肿大,胞浆内含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空泡边界清楚。

空泡较大时,核被挤于一边。

1-04 淋巴结干酪样坏死:淋巴结坏死区的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完全消失。

边缘可见散在细胞核的碎屑。

切片中大片伊红色染色颗粒状为干酪样坏死组织,组织和细胞轮廓消失,边缘部分见散在细胞核碎屑。

1-05 肉芽组织:组织由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各种炎细胞组成。

部分血管与表面垂直,血管周围可见各种炎症细胞及渗出液。

一侧表层可见小片修复再生的鳞状上皮。

2-01 慢性肝淤血:肝小叶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充血,肝细胞索变窄,部分肝细胞内见脂肪空泡,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周边区淤血较轻。

2-02 急性肺淤血:肺泡间隔增宽,肺泡壁血管明显扩张,并呈串珠状排列,肺泡腔内见有淡红色水肿液、少量红细胞和巨噬细胞,棕黄色颗粒状心衰细胞。

2-04 混合血栓:动脉腔内一个新鲜的混合血栓,可见条索状淡粉红红色血小板小梁,小梁周边有白细胞附着,之间有纤维蛋白网和红细胞。

3-02纤维素性心包炎:为心壁组织,心外膜表面有一层红染的条索状分支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其中可见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纤维素上附有细菌菌落,染成蓝色。

其下为心外膜的间皮细胞,肿胀,结构模糊。

下方见较多包膜下脂肪组织,有炎症细胞。

最下面为心肌组织。

3-03急性蜂窝性阑尾炎:阑尾横切面,各层组织内均见大量中性粒细胞。

粘膜层血管充血,粘膜组织及腺体部分坏死脱落,固有层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出血,坏死的脓液组织已向阑尾腔突破,肌层肌纤维水肿,其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浆膜层脂肪组织中见中性粒细胞,表面有纤维素渗出3-04鼻息肉:息肉表面覆盖纤毛柱状上皮,上皮下纤维结缔组织水肿,内有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和各种炎症细胞。

另见腺上皮增生。

4-01 皮肤乳头状瘤:乳头表面被覆鳞状上皮,棘细胞肥厚,乳头间质由纤维组织、血管组成,伴有少量炎细胞浸润。

4-02 食管鳞状上皮癌:癌组织呈不规则巢状,浸润至肌层,与间质境界分明。

病理切片复习 整理版共20页文档

病理切片复习 整理版共20页文档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病理切片复习 整理版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病理学切片总结第一季

病理学切片总结第一季

病理学切片总结(第一季)写在前面:病理切片考试距现在也不远了,为了方便更多的同学更好地认识切片,准确地识别并说出其典型特征,特制作该文档,并配以图片进行说明。

有些图片并不能直接显示出最具典型的部位,因为有些切片标本质量不高,敬请谅解。

这是第一季,因为后续还会有各种切片的展示,敬请期待……请将以下标本的序号及对应的病症记在书中,以便考试前使用:02-肾小管上皮水肿 03-脂肪变性 04-脾小动脉玻璃样变 06-肉芽组织07-慢性肝淤血 09-混合性血栓 10-血栓机化 11B-脾贫血性梗死 14-纤维素性胸膜炎 16-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18-伤寒淋巴结 19-鼻息肉 22-鳞状细胞癌 28-黏液腺癌31-平滑肌瘤 32-血管瘤 33-海绵状血管瘤一、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的切片可见肾小球周围的肾小管有些细胞体积大,染色淡红,即为病变部位(请看放大40x10倍图片)。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向管腔内突出,使腔狭窄且层次不齐,细胞浆内充满红染颗粒。

有的胞浆崩解脱落入管腔。

细胞核结构清晰。

◎辨认要点:①看到肾小球,断定切片取自肾脏→②在中倍镜或高倍镜下,看到肾小管细胞明显肿大→③直接下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二、肝脂肪变性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肝脂肪变性的切片可见肝小叶结构存在,在一些小叶的肝细胞胞浆中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空泡的边缘清楚,有的空泡较大,将核挤于一边。

◎辨认要点:①低倍镜下不明显,直接调至中倍镜或高倍镜→②看到许多空泡样结构,直接断定:肝脂肪变性三、脾小动脉玻璃样变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上图所示的两组标本皆为脾小动脉玻璃样变,镜下的形态有部分差异,这与切片取材有关。

以下面的一组图片为例,可见脾被膜增厚,脾小梁增粗,脾小体体积缩小,脾窦扩张充血,脾小体中央动脉及小梁内的小动脉壁增厚,管腔变小,在内膜下可见均匀红染无结构的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切片整理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3号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
组织来源:阑尾
镜下特点: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均充血水肿,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有渗出物。

5号肺水肿
组织来源:肺
镜下特点: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肺泡腔内有大量均匀红染的物质(水肿液)。

6号肺脂肪栓塞
组织来源:肺
镜下特点:肺间质血管和肺泡壁毛细血管内,有大小不一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物质,此即为栓塞的脂肪。

7号肠腺癌
组织来源:结肠
镜下特点:癌性腺体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致,异型性明显,呈浸润性生长。

8号血吸虫肝
组织来源:肝
镜下特点:肝血吸虫病的慢性虫卵结节,图中显示有异物巨细胞形成/淋巴细胞浸润和肉芽组织增生。

有钙化的死卵。

12号水泡状胎块
组织来源:胎盘
镜下特点:胎盘绒毛高度水肿,间质内血管消失,表面滋养层细胞增生。

13号转移性印戒细胞癌
组织来源:淋巴结
镜下特点:淋巴结的边缘窦处可见有大量的“印戒细胞”。

15号鳞状细胞癌
组织来源:皮肤
镜下特点:癌细胞呈片状排列成巢,细胞多边形,胞浆丰富,核大,有异型,核仁明显,核分裂多见。

癌巢中心的细胞角化呈同心圆排列,形成癌珠。

肿瘤的实质和间质分界清楚。

17号大叶性肺炎
组织来源:肺
镜下特点:病变均匀一致,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纤维素和嗜中性白细胞,纤维素相互结成网,网眼中有大量的不同状态的变性、坏死的嗜中性白细胞。

18号肝硬化
组织来源:肝
镜下特点:肝小叶正常结构破坏,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假小叶,其间有纤维组织增生和大量炎细胞浸润。

20号血栓
组织来源:静脉
镜下特点:血栓由静脉内淡红色的血小板和血细胞构成,其一边有裂隙,由内皮细胞覆盖再通。

21号动脉粥样硬化
组织来源:动脉
镜下特点:动脉内膜表面有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帽),局部已破溃,其下方为粥样灶,为无结构的红染物,其中有胆固醇结晶(针状裂隙)和钙盐沉积。

斑块底部和边缘出现肉芽组织,少量淋巴细胞和泡沫细胞。

23号胃溃疡
组织来源:胃
镜下特点:渗出层下方为红染无结构的坏死层,再下是肉芽组织层,可见多数毛细血管,其长轴与溃疡表面垂直,其间有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各种慢性炎细胞。

肉芽组织下方为瘢痕层,其中胶原纤维增多。

上方红染的条索是平滑肌细胞束。

24号肺结核
组织来源:肺
镜下特点: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有多个郎罕斯巨细胞,其周围是类上皮细胞,结节的边缘有多数淋巴细胞浸润。

25号肾结核
组织来源:肾
镜下特点:结核杆菌在肾小球发生粟粒样灰白色结核结节,结节中央常发生干酪样坏死,周围为结核性肉芽组织,由成
团的上皮样细胞夹杂着少数多核巨细胞(朗罕斯巨细胞)和淋巴细胞、纤维细胞等。

28号化脓性脑膜炎
组织来源:脑
镜下特点:蛛网膜下腔增宽,血管高度扩张充血,有大量嗜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炎症未累及脑实质。

30号肝脂肪变性
组织来源:肝
镜下特点:肝小叶结构基本完好,小叶中央区肝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病变严重的空泡较大,将细胞核挤向一边,与脂肪细胞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