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24.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朗润(rùn)应和(yìng)着落(zháo)精神抖擞(sǒu)B.贮蓄(zhù)莅临(1ì)粗犷(kuǎng)咄咄逼人(duō)C.侍弄(shì)分歧(qí)一霎(shà)混为一谈(hùn)(正确答案)D.攲斜(qī)侮辱(wū)难堪(kān)人声鼎沸(dǐng)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袅娜(niǎo)宁谧(mì)倩影(qiàn)花团锦簇(cù)(正确答案)B、踌蹰(chóu)蹒跚(pán)戮力(lù)游目骋怀(pìn)C、抽噎(yē)狙击(zǔ)徘徊(pái)放浪形骸(hái)D、吮吸(shǔn)尴尬(gà)蹂躏(lìn)绽开(dìng)3、下列对《红楼梦》有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红楼梦》中“宝黛初会”时宝玉有摔玉举动,摔玉的原因是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
可见宝玉性格率真任性。
B.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时,黛玉回答“只刚念了《四书》”,但当宝玉问时,她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可见林黛玉多思多虑,小心谨慎。
C.小说第五回,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了出来。
D.宝钗对宝玉的通灵宝玉上面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几个字很好奇,她的丫头莺儿认为通灵宝玉上的字与宝钗项圈上的字是一对。
(正确答案)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冠冕miǎn脑髓suǐ吝啬lìB、自诩xǔ蹩进bié鱼鳍qí(正确答案)C、国粹cù譬如pì磕头kēD、孱头càn 摩登mó给予gěi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跌宕dàng 佳肴yáo 供不应求gòngB、踱步duó契约qì锲而不舍qìC、赝品yàn 租赁lìn 果实累累léi(正确答案)D、帐簿bù裙褶zhé藏头露尾lòu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袅娜(nuò)一幢房屋(dóng)B、踯躅(zhú)芸芸众生(yún)(正确答案)C、青荇(xìng)礼节甚倨(jū)D、颤动(zhàn)间至赵矣(jiàn)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首诗()[单选题] *登泰山望泰山望岳(正确答案)观岳8、1老刘庆祝生日,对好友说:“明天是我的生日,特邀请你来贵府一叙,你不会拒绝吧?”他这样表述是得体的。
江西省2020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2020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中考)语文试题卷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吞噬.(shì)伫蓄强.词夺理(qiáng)顿开茅塞B.撺.掇(chuān)统筹锲.而不舍(qiè)不折不饶C.娉.婷(pīn)闲暇惟妙惟肖.(xiào)轻歌漫舞D.睥.睨(pì)浩瀚人迹罕.至(hǎn)销声匿迹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滕王阁,远眺西山叠翠南浦云飞,俯视赣水浩浩渔舟往来,令人叹为观止....。
B.小时候长辈命我临帖,也曾敷衍过一阵子,既是敷衍,当然尝不到什么乐趣,也就随声..附和..了。
C.读书问学、谈文论艺,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
D.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抒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烟波无际,天水相接,固然旷阔可观,一湾浅溪的明净,也使人感到宁静与亲切。
B.《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C.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山水明秀,花木繁茂,其名字便体现了莲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是观莲的首选胜地。
D.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忧患的是民族自强、复兴和独立。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敝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②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
③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④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
⑤“生”的确实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江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江西省2020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kài)哺育孜.孜不倦(zī)头晕目炫B、静谧.(mì)荒缪龙吟凤哕.(suì)囊萤映雪C、荣膺.(yīn)辐射恍然大悟.(huǎng)锋芒必露D、门楣.(méi)剽悍周道如砥.(dǐ)诚惶诚恐答案:D解析:A、感慨kǎi 头晕目眩B、荒谬龙吟凤哕huìC、荣膺yīng 锋芒毕露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却也习以为常。
答案:C解析:首当其冲:当:承当;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并不是指冲锋陷阵。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答案:C解析:A、搭配不当,视野可以拓展,但是感受不能拓展,只能是增强。
B、成分残缺,婆娑多姿为形容词,属于定语,后半句成分是谓语+定语,缺少宾语,后面加“的身影”。
D、句式糅杂,从结构上看,“由”的出现导致主语的残缺,把“由”删掉。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江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吞噬.(shì)伫蓄强.词夺理(qiáng)顿开茅塞B.撺.掇(chuān)统筹锲.而不舍(qiè)不折不饶C.娉.婷(pīn)闲暇惟妙惟肖.(xiào)轻歌漫舞D.睥.睨(pì)浩瀚人迹罕.至(hǎn)销声匿迹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滕王阁,远跳西山叠翠南浦云飞,俯视赣水浩浩渔舟往来,令人叹为观止....。
B.小时候长辈命我临帖,也曾敷衍过一阵子,既是敷衍,当然尝不到什么乐趣,也就随声附和....了。
C.读书问学、谈文论艺,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
D.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抒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烟波无际,天水相接,固然旷阔可观,一湾浅溪的明净,也使人感到宁静与亲切。
B.《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挤文化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C.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山水明秀,花木繁茂,其名字便体现了莲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是观莲的首选胜地。
D.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忧虑的是民族自强、复兴和独立。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蔽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②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
③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④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
⑤“生”的确实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A.①③④②⑤B.①③②④⑤C.⑤①②③④D.⑤②①③④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青草学校文学社社长王同学接到学校通知:“定于本周五下午2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诗歌朗诵会’,请你代表文学社邀请市电台的金明老师来被指导,并请他示范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41.江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D.睥睨(pì) 浩瀚 人迹罕至(hǎn) 销声匿迹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有误,伫——贮,强词夺理(qiǎng);
B.有误,撺掇(cuān),饶——挠;
C.有误,娉婷(pīng),漫——曼;
故选D。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金老师,您好!我是青草学校文学社社长。我校将于本周五下午2点举办‘诗歌朗诵会’我代表学校文学社邀请您前来指导,并请您示范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C. “金老师,您好!我是青草学校文学社社长。我校将于本周五下午2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诗歌朗诵会’,我代表学校文学社邀请您前来指导,您可不能不来啊!”
(1)岂,怎么;恶业,坏事;端,开端。
(2)以,凭,凭借;四海之富,天下的财富;悉,全,都;饬,装饰;力亦可办,力量也可以办到。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短文所蕴含的道理,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太祖见公主穿着装饰华丽的衣服,便让她脱下,不要再这样穿,说明要戒奢侈,节俭为本;太祖分析公主这样做的后果,“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伤生浸广,实汝之由。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说明太祖正家风,严家教;“伤生浸广,实汝之由”表明珍爱生灵,防止滥杀;“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哉”可知太祖克己律己,以身垂范;也表明太祖重视民生,以天下为重。
【解析】
【详解】容易写错的字词有:天涯、烽火、谩、鬓、苍苍、钓。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日的春光
江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201 5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勾.当(gòu) 恻隐忍俊不禁.(jìn) 妇儒皆知B.归省.(xǐng) 愧作戛.然而止(gá) 销声匿迹c.藩.篱(fān) 瑟索锲.而不舍(qiè) 月明风清D.枯涸.(hé) 技俩顶礼膜.拜(mó) 无可质疑1、解析:C。
A项中的“忍俊不禁.(jìn)”中的“禁.(jìn)”应为“(jīn)”,“妇儒皆知”中的“儒.”应为“孺”;B项中的“愧作”中的“作.”应为“怍”,“戛.然而止(gá)”中的“戛. (gá)”应为“戛(jiá)”;D项中的“技俩”中的“技”应为“伎”,“无可质疑”中的“质”应为“置”;现在请看各项注释:【词语】:勾当【注音】: gòu dàng【释义】:事情,今多指坏事情:罪恶~ㄧ从事走私~。
【词语】:恻隐【注音】:cè yǐn【释义】:怜悯:恻隐之心。
【词语】:忍俊不禁【注音】:rěn jùn bù jīn【释义】: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
指忍不住要发笑。
【词语】:妇孺皆知【注音】:fù rú jiē zhī【释义】:孺:小孩。
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词语】:归省(-xǐng)【注音】:guī xǐng (-xǐng)【释义】:回家探望父母:风尘归省日,江海寄家心|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
【词语】:愧怍【注音】:kuì zuò【释义】:〈书〉惭愧。
【词语】:戛然而止【注音】:jiá rán ér zhǐ【释义】:戛:象声词。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析)

(5)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
B.上阕写姑娘们愉悦的心情和野外迷蒙的秀色,表达了对“东君”的敬意。
C.下阕写天气的无常,以及姑娘们看花觅柳的从容与“小双鸾”沾满泥污的状态。
D.下阕最后三句写出了姑娘们心情变化后笑容顿敛、眉头紧锁的神情。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写雨水的对仗句,富有形象性;下阕运用夸张手法,增添了喜剧色彩。
青草学校文学社社长王同学接到学校通知:“定于本周五下午2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诗歌朗诵会’,请你代表文学社邀请市电台的金明老师来校指导,并请他示范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王同学转述:________
A.“金老师,您好!我校将于本周五下午2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诗歌朗诵会’,我代表学校文学社邀请您前来指导,并请您示范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万望勿辞!”
B.词的下阕用口语写天气变化,活泼有意趣;用“镂”“拨”描写姑娘们的行动,用词精巧。
C.词中化用唐人诗句,自然贴切,如出己手,体现了词人熔铸前人诗句的本领。
D.这首词充满生活气息,写法新颖,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很有特色,是豪放词中的佳作。
评卷人
得分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七月,公主①尝衣贴绣铺翠襦②入宫中,太祖谓曰:“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饬③。”公主笑曰:“此所用翠羽几何?”太祖曰:“不然。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伤生浸广,实汝之由。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主惭谢。主因侍坐,与皇后同言曰:“官家作天子日久,岂不能用黄金装肩輿④,乘以出入。”太祖笑曰:“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饬,力亦可办。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哉?当勿复言。”
2020江西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江西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I、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8分,每空1分)(1)烽火连三月,。
(2),雪上空留马行处。
(3)夕阳西下,。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 ,”以“蓬”、“雁”白比,写出了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6)同是望月,自居易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苏轼则用“ ,”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回答)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堕落(du)澄清(dēnɡ)酝酿(ninɡ)苦心孤诣B、腆着(tiǎn)恣睢(z)蓬蒿(ɡāo)荒草萋萋C、羼水(chn)荇藻(xnɡ)粗拙(zhuō)心旷神怡D、诓骗(kuānɡ)绽出(zhn)匀称(chn)猝不急防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B 、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心急如焚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C 、xx年11月15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圆满收场。
D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复杂,而井然有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
B、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C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D 、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种种迹象都在警告人类,碳排放量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无法维持,更将继续恶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洗濯.(dí) 通霄达旦涟漪长途跋涉.(shè)B. 枯涸.(hé) 重蹈复辙睥睨玲珑剔.(tì)透C. 恣睢.(zuī)断璧残垣攫取相形见绌.(chù)D. 贮.(zhù)蓄周道如砥亵渎引颈.(jǐng)受戮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拜访者们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着托尔斯泰的接见。
B.鬼子们拍打着水追上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平凡的世界》初读时似平淡无奇,几章之后却令人渐渐地豁然贯通....,拍手称赞。
D.但我总还想对于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冀将来有万一之希望。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赵州桥大约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今天已经一千四百多年了。
B.我常常在想,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往往就静默于你的生命之中。
C.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没有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
D.在一撮水草边,猎人看到了几个细细高高的身影和清脆的鸣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如此善于飞行的昆虫的幼虫(水虿),却只能在水中成长。
②此后,蜻蜓开始离开水面,告别昨天的水栖生活,开始真正的空中生活。
③蜻蜓由水虿(chài)变为成虫要经过多次蜕壳,少者七次,多者达十五次。
④独特的“脸盖”使这些水虿成为池塘中的一霸,腹部尽头的鳃是供其呼吸的器官。
⑤有些蜻蜓擅长旅行,它们可飞越几千万公里,从某一大陆飞往另一大陆。
A.⑤②①③④B. ③④⑤②①C. ③④②⑤①D.⑤①④③②5.为下面段落的空白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做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B.你的回忆有精彩的瞬间C.你的生命有难忘的故事D.你的事业有迅猛的发展6.为下面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本报北京4月17日电记者从2015年4月17日在京召开的“‘中小学校园足球示范区’授牌仪式暨《中小学校园足球用书》出版座谈会”上获悉,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校园足球用书》将于2015年秋季进入全国中小学校园。
据悉,《中小学校园足球用书》共分7册:学生用书4册,分别为三至四年级、五至六年级、七至九年级、高中全一册;教师用书3册,分别为一至六年级、七至九年级、高中全一册。
丛书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介绍足球运动文化和技战术学练方法,采用了实景技术图解、二维码技术动作视频和三维战术图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更加真实而有效地帮助青少年学生学习和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
A.人民教育出版社近日出版《中小学校园足球用书》B.《中小学校园足球用书》将于今年秋季进入全国校园C.《中小学校园足球用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D.《中小学校园足球用书》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二、古诗文积累和阅读(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
(4分)夜半闻横管①(宋)程俱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
一声横笛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
金谷②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释】程俱(1077—1144)宋代史学家、文学家。
①横管:即笛子。
②金谷:即金谷园,位于洛阳,晋代富豪石崇的别墅。
赵王伦派人抄其家而杀之,夺其爱妾绿珠,绿珠不从,坠楼身亡。
7.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连用多个动词,以平缓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梦魂的归来。
B.颔联意为“一声笛声清脆高扬,飞上九天,响遏行云,把秋风未能吹下的树叶纷纷振落”。
C.颈联用“断肠声”和“万古情”写出了笛声的悲壮。
D.尾联借用“金谷园”故事抒发了盼望收复北方故土的思念之情。
8.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主要写了诗人由秋夜闻笛而生发的故国之思。
B.颈联借笛声倾吐出对南宋朝廷苟安一隅的愤慨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C.诗人诗学柳宗元,受其影响,这首诗显得风格高亢激昂。
D.这首诗把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巧妙结合起来,艺术地表达了怀念故土的沉痛孤寂之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10分)轼与弟辙,师.父洵①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②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洵晚读《易》,作《易传》未究,命轼述其志。
轼成《易传》,复作《论语说》;后居海南,作《书传》;又有《东坡集》四十卷……一时文人如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陈师道,举世未之识,轼待之如朋俦,未尝以师资自予③也。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注释】①洵:苏洵,北宋文学家,苏轼与苏辙的父亲。
②浑涵:博大丰富。
③自予:自居。
9.下列选项中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其/体浑涵光芒 B.其体/浑涵光芒C.其体浑涵/光芒 D.其体浑/涵光芒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师()鲜()11.翻译下面句子。
(2分)轼待之如朋俦,未尝以师资自予也。
12.苏轼对写文章有怎样的看法?请根据文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13. 从短文中可以看出苏轼有怎样的品性?(2分)(三)古诗文积累。
(8分)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1) 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4)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5)在“生”与“义”二者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孟子》提出了“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观点,而文天祥则在《过零丁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呼应,表明了舍生取义的决心。
(6)自古就是“丝绸之路”重要商品输出地的江西宛若一艘巨轮,正乘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扬帆起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填写《次北固山下》中的两句)。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
(17分)像芦苇一样活着安谅①芦苇,一种禾草,飘逸茂密,又平淡无奇。
我最早诵读《诗经》,就被那段扑朔迷离、清新缥缈的诗歌所深深吸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眼前穗絮飘曳,景色迷蒙,心里则浮起一缕缕情思,柔美而又凄楚。
后来才知道,这蒹葭,就是时常见到的芦苇,平常得貌不惊人,也无多少神奇的色彩。
在沟渠水边,沼泽岸堤,就像寻常的树木一样随意地生长着。
我像忽视了身边的哲人、仙女一般,也忽视了芦苇很久很久。
②感谢辽阔的新疆,让我在人到中年的时候,对人生有了许多深刻的感悟,也由此走近了芦苇,熟识了芦苇,并从芦苇身上感知感触了难得的精神和意志,也领略了大自然生命的另一种品质和精彩!③巴楚的胡杨林吸引了我的眼球。
在一个金秋时节,我造访了充满神奇故事又玉树临风的胡杨森林,我在观赏这些古老的树木的路途上,忽然被一簇簇、一丛丛,不断跃入眼帘的芦苇给攫住了心神。
它们没有胡杨那般高大伟岸,孱弱卑微得无法登堂入室。
但它们的清秀孤傲,它们的坚韧执着,却有一种令人心动的力量。
④后来我很多次深入地接触了芦苇,毫不犹豫地成为了芦苇的忠实拥趸。
从芦苇处,我学到的就是人生的哲学。
⑤我曾在博斯腾湖舟行而上。
那密密匝匝的芦苇荡,绿满水乡,气势不凡。
那芦苇恣意地在疯长,任谁也不可阻挡的生命力。
去年冬天已被砍尽的一片芦苇,现又茁壮成长。
它们宛若湖心的主人,在水中荡漾,在阳光下吐辉,婀娜多姿,神采飞扬。
我十分惊叹的是,它们自然生长,还形成了一道弯弯的河道,静谧、幽深,迷宫一般,正够船只飘掠。
其情其景,真是感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⑥芦苇纤弱却又有倔强的性格。
风过处,它低首屈服,那腰肢似乎总是弯曲着,甚至不能负荷一只小鸟。
但风是压不垮它的,它依然挺立着,顽强地生存着,任何风霜雪雨,只能磨砺它更坚强的意志。
也有人这么说,风会让它暂时地摇摆,但它的根是深扎在泥土里的,绝不会飘忽不定,甚至迷失自我。
⑦即便被冷弃于偏僻之处,寒冽之时,它们都会从艰难和痛苦中起步,向着阳光进发。
在南疆巴楚风光旖旎的曲尔盖胡杨林,胡杨也是绝对的英雄,顶天立地,多姿多彩,几无芦苇插足之处。
但我还是发现了集群而生的芦苇,在边缘角落蔓延生长,就依赖足下一点点土壤和水分,尽显自己的妖娆。
它们让这原始的胡杨林,更增添了柔美和风情。
⑧芦苇还有一种值得赞叹的品质。
它们聚众而长,特别合群,抱团取暖也好,众志成城也罢,都是它们真实的写照。
所以羸弱的芦苇能在风中飘曳,能在浪里独领风骚,那就是因为这种品质,互相依靠,它们才由弱变强,不轻易折伏!⑨有一次,我看到台风席卷中的芦苇,在海堤旁苦苦争斗。
有几株芦苇倒下了,但更多的芦苇并肩而立,迎风飘舞,不失风骨。
芦苇即便被摧毁了,被吹飞了,它最后的姿势,也是飞翔着或者匍匐着的,从没有放弃生命的意志。
⑩芦苇并不是参天大树,也不是名贵品种,但它们付出自己的生命,可以让我们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它们粉身碎骨,被研制成洁白柔美的纸,供我们书写和图画,留下一截草梗,它们也可以在沙漠固沙,以最后尚存的一息,阻止狂野的肆虐。
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秆皆可入药,也算是为人类捐躯了。
⑪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也许真是芦苇的生命真谛!我觉得芦苇是值得称颂的,墙头仅仅寸厚的泥土,芦苇却能扎根进去,并伸展出硕大的枝叶来,有多少植物能够做到?它汲取得很少,贡献给世界的却很多,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发扬宏大的精神吗?⑫芦苇以卑微的心,面对一切。
芦苇的穗絮,白如夜霜;芦苇的茎叶,细如柳眉。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这一切无疑是十分美好的,但芦苇最动人的,还是它的意志和品格。
那是最具感染力的。
做一个具有深邃思想的芦苇吧,人会变得真正的坚强!15.作者对芦苇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
(3分)16.文中第③段和第⑦段都写了胡杨林,简要分析这两处描写分别有怎样的作用?(4分)17. “从芦苇处,我学到的就是人生的哲学。
”结合文中描述的芦苇情景,概述作者分别从这些情景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哲学?(6分)18.本文在遣词造句上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括号内的提示角度对以下句子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