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法
化学实验中的质谱法

化学实验中的质谱法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 MS)是一种基于质量分析原理的重要实验技术,在化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质谱法通过测量物质的离子在磁场中偏转的弧线,来确定分子的质量、结构以及化学性质。
本文将介绍质谱法的原理、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步骤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运用质谱法在化学实验中。
一、质谱法的原理质谱法的核心原理是根据化合物中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在磁场中偏转的情况来测量离子的质量。
当样品被电子轰击时,化合物中的分子会发生解离生成离子,并通过加速装置使得离子速度加快。
离子进入磁场后,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发生偏转。
偏转的程度与离子质量成正比,由此可以推断出离子的质量。
二、质谱法的仪器设备质谱法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质谱仪、进样系统、离子生成器、磁场等。
其中质谱仪是整个质谱法的核心部分,其主要由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构成。
质量分析器负责对离子进行分离和质量测量,常见的有磁扇形质量分析器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等。
检测器负责测量和记录离子的信号强度,常见的有电子倍增器检测器和离子计数器等。
进样系统用于将样品引入质谱仪,离子生成器则是将样品中的化合物转化为气态离子。
三、质谱法的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待测物质转化为气态或溶解于可以产生气态离子的溶剂中。
适当的样品制备方法有助于获得准确的质谱数据。
2. 进样:将样品引入质谱仪中,通常使用气相色谱仪等进样系统。
进样系统将样品分子转化为气态,然后引入质谱仪中进行质谱分析。
3. 离子生成:样品进入质谱仪后,通过离子生成器将样品分子转化为离子。
常用的离子化方法有电子轰击离子化和化学离子化等。
4. 质谱分析:经过离子生成后的样品进入质量分析器进行分离和质量测量。
分离是通过磁场的作用将不同质量的离子分离出来,而质量测量是通过测量离子偏转的程度来推断离子质量。
5. 数据分析:通过质谱仪中检测器所测得的信号强度,可以获得离子的丰度和质量信息。
质谱仪通常会输出质谱图,通过分析质谱图可以确定样品的化合物质量、结构等信息。
化学分析中的质谱法

化学分析中的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在化学分析中常用的手段。
该方法通过对样品分子进行离子化和分离,然后测定质荷比(即质量与电荷的比值),从而获得样品的质谱图。
质谱法在化学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鉴定、定量分析、药物代谢研究、环境监测等。
一、质谱法的原理质谱法的原理基于离子在磁场中运动所受到的力受质量和电荷的影响,不同质荷比的离子在磁场中呈现出不同轨道。
质谱仪利用这一特性,将样品分子先转化为离子,再通过加速器和质谱分析仪进行离子排序和分离,最终形成质谱图。
二、质谱仪的组成质谱仪通常由四个主要组件组成,包括样品处理系统、加速器、质谱分析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
1. 样品处理系统样品处理系统用于将待分析的样品分子转化为离子。
常用的方法包括电离法(如电子轰击电离、化学电离、光电离等)和中性气体反应离子源(NGRI)。
2. 加速器加速器用于给质谱仪中产生的离子加速,使其在磁场中能够形成稳定的轨道。
常用的加速器包括电场加速器、气体动力学加速器等。
3. 质谱分析系统质谱分析系统是质谱仪中最重要的部分,用于对离子进行分离和测量。
其中,质谱分析器根据质荷比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如质谱仪、四级杆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等。
4. 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处理并解析质谱图数据。
常用的方法包括质谱图的峰定量、峰识别和质谱图的解释。
三、质谱法的应用1.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鉴定质谱法可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图进行解析,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分子量、官能团以及结构。
这对于有机化学的研究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2. 定量分析质谱法作为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在定量分析中有重要应用。
利用标准曲线和内标法,可以准确地确定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
3. 药物代谢研究质谱法可以用于药物代谢研究中,通过分析药物在体内代谢产物的质谱图,了解药物代谢途径、代谢产物结构以及代谢动力学参数。
4. 环境监测质谱法在环境监测中也有广泛应用。
质谱法

气相,可用于分子量高达105的非挥发性或热不稳定性
样品的离子化。包括场解吸源、快原子轰击源、激光解
吸源、电喷雾电离源和大气压化学电离源等。
离子源(2)
硬源:能量高,伴有化学键的断裂,谱图复杂,可得分
子结构的信息。(可用于定性和结构解析)
目前最常用的硬源是电子轰击源
软源:能量低,产生的碎片少,谱图简单,可得到分子 量信息,但缺乏分子结构信息。(可通过质谱串联的方 式解决)
迹与质荷比的大小有关。
质谱法的特点
1.应用范围广。样品可以是无机物、有机物和生物大分子;可以
是气体、液体或固体。可应用在化合物结构分析、原子量与相对
分子量测定、同位素分析、生产过程监测、环境监测、热力学与 反应动力学、空间探测等多个方面。 2.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有机质谱仪的绝对灵敏度可达50 pg, 无机质谱仪绝对灵敏度可达0.01 pg,用微克级样品即可得到满意 的分析结果。 3.分析速度快并可实现多组分同时测定。 4.与其它仪器相比,仪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使用及维修比较
包括金属杯、电子倍增管分别与测量放大器组成
的检测器。 3.根据接收器的多寡分为单接收系统,双接收系 统,多接收系统。
谢谢观赏
本组成员:熊燕 李红菊 田娅 李明竹 安蔚 卢叶曼
(-)
能量分散
2 mv zeE 2 1 mv 2 rc rc 2
离子源狭缝
接收器狭缝
设法使静电场的能量色散作用和磁场的能量色散作用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就可消除能量分散对分辨率的影响,可获得高分辨率 (105),利用峰匹配技术,可以达到107或者更高。
检测器
1.用来接收、测量和记录已经分离离子的系统 2.根据检测分为照相法和电测法两类,电测法又
质谱法

当H、V一定时,不同m/z的离子其运动半径不同,不
同质荷比的离子,经过分析器后可实现质量分离,即磁场 对不同质量的粒子具有“质量色散”作用。
当R、V固定不变,连续改变H可以使不同m/z的离子顺 序进入检测器,实现质量扫描,得到样品的质谱图,这种 测量图谱的方式称为磁场扫描。如H由小到大连续变化, m/z小的离子首先被检测,m/z大的离子后被检测。
色谱法进样是将多组分样品先经色谱法分离成单 一组分,分离后的组分依次通过色谱仪与质谱仪之间的 “接口”进入到质谱仪中。适用于多组分分析。
二、离子源与离子的产生
电子轰击离子源(EI)
气化后的样品分子进入离子源中,受到炽热灯丝发射的电子束的轰 击,生成包括正离子在内的各种碎片。
其中正离子在推斥电极的作用下,离开离子源进入加速区被加速和 聚集成离子束。
质谱仪与基本原理
概述
质谱法是将气态样品分子在离子室内,碎裂与电离成各
种不同质荷比m/z的离子,并在电场与磁场的综合作用下,将
它们逐一地分离和检测,得到质谱图。根据质谱图确定未知
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决定分子式与推断未知物的可能结构的
分析方法,称为质谱法。
不同质荷比m/z的离子
进样与汽化
碎裂与电离
加速
样品
A B C D
Identificati on
谢 谢!
优点:结构简单、体积小。 缺点:分辨率低,只能测定各
离子的整数质量。
分辨率低的原因是:虽然具有方向聚焦和质量色散作用,也 具有能量色散作用,但却不能消除同一质荷比的离子具有不 同动能对分辨率的影响。
双聚焦磁场分析器
方向聚焦:相同质荷比, 入射方向不同 的离子会聚。
能量聚焦:相同质荷比, 速度(能量) 不同的离子会 聚。
质谱法

原子质谱法从分析的对象来看,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可分为原子质谱法(atomic mass spectrometry)和分子质谱法(molecular mass spectrometry),本章我们仅讨论质谱法在无机元素分析中的应用,有关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将留待第13章讨论。
原子质谱法,亦称无机质谱法(inorganic mass spectrometry),是将单质离子按质荷比比同而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方法。
它广泛地应用于物质试样中元素的识别而后浓度的测定。
几乎所有元素都可以用无机质谱测定。
§12-1基本原理原子质谱分析包括下面几个步骤:①原子化;②将原子化的原子的大部分转化为离子流,一般为单电荷正离子;③离子按质量-电荷比(即质荷比,m/z)分离;④计数各种离子的数目或测定由试样形成的离子轰击传感器时产生的离子电流。
与其它分析方法不同,质谱法中所关注的常常是某元素特定同位素的实际原子量或含有某组特定同位素的实际质量。
在质谱法中用高分辨率质谱仪测量质量通常可达到小数点后第三或第四位。
自然界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 r)由下式计算。
在这里,A1,A2,…,A n为元素的n个同位素以原子质量常量m u①为单位的原子质量,p1,p2,…,p n为自然界中这些同位素的丰度,即某一同位素在该元素各同位素总原子数中的百分含量。
相对分子质量即为化学分子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通常情况下,质谱分析中所讨论的离子为正离子。
质荷比为离子的原子质量m与其所带电荷数z之比。
因此12CH+的m/z = 16.0.35/1 = 16.035,12C24H+的4m/z = 17.035/2 = 8.518。
质谱法中多数离子为单电荷。
§12-2质谱仪质谱仪能使物质粒子(原子,分子)电离成离子并通过适当的方法实现按质荷比分离,检测其强度后进行物质分析。
质谱仪一般由三个大的系统组成:电学系统、真空系统和分析系统。
质谱法

质谱法是通过将样品转化为运动的气态离子并按质荷 比 (M / Z) 大小进行分离并记录其信息的分析方法,所得结 果以图谱表达,即质谱图(亦称质谱,Mass Spectrum )。 根据质谱图提供的信息可以进行多种有机物及无机物的定 性和定量分析、复杂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样品中各种同位 素比的测定及固体表面的结构和组成分析等。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质谱法更加普遍地应用到有机 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化学家们认识到由于质谱法的独特 的电离过程及分离方式,从中获得的信息是具有化学本性, 直接与其结构相关的,可以用它来阐明各种物质的分子结 构。
概述 generalization
分子质量精确测定与化 合物结构分析的重要工具; 第一台质谱仪:1912年; 早期应用:原子质量、 同位素相对丰度等;
29 15 43 57 71 85
99 113
142 m/z
40年代:高分辨率质谱仪出现,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
60年代末:色谱-质谱联用仪出现,有机混合物分离分析;
1 12.00000 g 12C / m ol12C 1u ( ) 23 12 12 12 6.0221410 C原子 / m ol C
=1.66054〓10-24g/12C原子 =1.66054〓10-27kg/12C原子
而在非精确测量物质的场合,常采用原子核中所含质子 和中子的总数即”质量数”来表示质量的大小,其数值等于 其相对质量数的整数。 测定气体用的质谱仪,一般质量测定范围在 2 ~100 ,而 有机质谱仪一般可达几千。现代质谱仪甚至可以研究相对分 子质量达几十万的生化样品。 2.分辨本领 指质谱仪分开相邻质量数离子的能力,一般定义是:对 两个相等强度的相邻峰,当两峰间的峰谷不大于其峰高 10% 时,则认为两峰已经分开,其分辨率
质谱法

质谱法质谱仪——样品导入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放大器和记录系统质谱既不属于光谱,也不属于波谱,但它常与UV、IR、NMR联用,是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的重要工具常见的质谱是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棒图,纵坐标是离子的相对强度(以基峰为100%),横坐标是质荷比二、质谱分析法的特点和用途:1 特点(1)应用范围广既可以进行同位素分析,又可以进行化合物分析在化合物分析中既可以做无机成分分析,又可做有机结构分析被分析的样品既可以是气体和液体,又可以是固体(2)灵敏度高、样品量少目前有机质谱仪的绝对灵敏度可以达10-11g(3)分析速度快2 用途(1)测定分子量由高分辨质谱获得分子离子峰的质量数,可测出精确的分子量(2)鉴定化合物(3)推测未知物的结构由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获得的信息可推测分子结构(4)测定分子中Cl,Br等的原子数(5)质谱与色谱联用后,可用于多组分的定性与定量采用选择离子检测(SIM)技术可获得非常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是目前痕量有机分析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第二节质谱仪及其工作原理质谱仪有离子化、质量分离、离子检测三部分组成一、样品的导入与离子源(一) 样品导入系统质谱仪是高真空装置1 直接进样(DPI)适合于单组份、挥发性较低的固体或液体样品2 色谱联用导入样品色谱-质谱联用:色谱将多组分分离成单体,通过“接口”导入离子源进行质谱分析,这种方法称为~“接口”的作用:出去色谱流出的大量流动相,将被测组分导入高真空的质谱仪目前常见的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它们的接口种类较多,其中毛细管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接口最为简单,细径毛细管柱在保温条件下,直接插入质谱离子源即可(二) 离子源离子源作用:将被分析物质电离为正离子或负离子。
质谱法简介—质谱法基本原理(分析化学课件)

m/z 123 -CH3
-CO 108
80
m/z 80 离子是由分子离子经过两步裂解产生的,而不是一步形成的
质谱法基本原理
4.同位素离子
大多数元素都是由具有一定自然丰度的同位素组成。化合物 的质谱中就会有不同同位素形成的离子峰,由于同位素的存在, 可以看到比分子离子峰大一个质量单位的峰M+1;有时还可以 观察到M+2,M+3。通常把由同位素形成的离子峰叫同位素峰。
离子子还可能进一步裂解成更小的碎片离子,在裂解的同时也可能
发生重排。
质谱法基本原理
3.亚 稳 离 子(m*)
在离子源中形成的碎片离子没有进一步裂解,而是在 飞行进入检测器的过程中发生自行的裂解,这样所形成的低 质量的离子叫亚稳离子。 形成过程 m1 (母离子) m2 (子离子) 中性碎片
表观质量 m m22
37
(a+b)n=(3+1)2=9+6+1
即三种同位素离子强度之比为9:6:1。 这样,如果知道了同位素的元素个数,可以推测各同
位素离子峰强度之比。 同样,如果知道了各同位素离子强度之比,可以估计
出分子中是否含有S、Cl、Br原子以及含有的个数。
质谱法基本原理 四、质谱法的特点与主要用途
❖ 特点: ❖ 1.样品用量少。灵敏度高,精密度好。 ❖ 2.分析速度快。 ❖ 3.分析范围广,适合联机。 ❖ 4.能够同时给出样品的精确分子质量和结构信息
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 气质联用(GC-MS)的应用领域:
气质联用已经成为有机化合物常规检测中的
必备工具。环保领域的有机污染物检测,特别是
低浓度的有机污染物;药物研究生产质控的进出
口环节;法庭科学中对燃烧爆炸现场调查,残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开裂 开裂
卓鎓离子 C7H7+ m/z91
环丙烯
环戊二烯
(3) α开裂 开裂
(4)有γH烷基取代苯有麦氏重排 有 烷基取代苯有麦氏重排
m/z 92
4.饱和脂肪醇 饱和脂肪醇 (1) M 弱 (2) 易发生 裂解 烷烃开裂 易发生α裂解 烷烃开裂) 裂解(烷烃开裂 m/z31
m H R = z 2V
加速电压V、场强 一定时 加速电压 、场强H一定时
2
2
m/z小的离子,R小 小的离子, 小 小的离子 m/z相同的离子,R相同 相同的离子, 相同 相同的离子
磁场质量色散作用
实际上,仪器 固定 实际上,仪器R固定 不变, 扫描, 一.H不变,电压 扫描,电压由小至大,离 不变 电压V扫描 电压由小至大, 由大至小进入检测器. 子m/z由大至小进入检测器 由大至小进入检测器 磁场扫描(略 二、磁场扫描 略)
第十五章 质谱法
分析化学教研室
不属于 光谱法 红外 IR 紫外 UV 核磁 NMR 质谱 MS
四大光谱
质谱分析法:将分子电离成分子离子和碎片离
并按质荷比( 子,并按质荷比(m/z)不同分离测定,用于定 )不同分离测定, 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性、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分子量————分子离子峰(M )质荷比 分子量————分子离子峰( ————分子离子峰 碎片离子————裂解方式与分子结构有关 碎片离子————裂解方式与分子结构有关 ———— HPLC-MSn ————液质联用,用于定性定量分析 ————液质联用 液质联用, GC-MSn ————气质联用,用于定性定量分析 ————气质联用 气质联用,
叔C阳离子最稳定
2.烯烃 烯烃 (1)M 强 ) 裂解: (2)发生 裂解: )发生β裂解
β开裂
m/z41(末端烯烃) 末端烯烃) 末端烯烃
(3)碎片 nH2n-1系列峰 碎片C 碎片
27, 41,55,69… , , ,
(4)麦氏重排 麦氏重排
麦氏重排
m/z 42
3.芳烃 芳烃 (1) M 强 (2)烷烃取代苯 烷烃取代苯
NH2
NH2
NH2
NH2
m/z 123
m/z 108
m/z 80
二、阳离子的裂解过程
单电子转移 两个电子转移
电荷位置不明 EE 偶数个电子
OE 奇数个电子
㈠单纯开裂 ①均裂
X
Y
X +Y
若 R1>R2
R1 C R2 O
均裂 R + R2 1
C
O
OE±Βιβλιοθήκη EE+②异裂 双电子转移 X+ + Y- (Y )
能量不聚焦
m v R = z H H一定时,相同 一定时, 离子, 一定时 相同m/z离子, 不同,R不同 离子 v 不同, 不同
离子运动速度
色散作用, 磁场能量色散作用,分辨率降低
分辨率( ): ):质谱仪重要性能指标 分辨率(R):质谱仪重要性能指标 表示质谱仪分离相邻质谱峰能力。 表示质谱仪分离相邻质谱峰能力。 M和M+△M两峰恰好分开(10%谷) 和 △ 两峰恰好分开 两峰恰好分开( 谷
0.9 − 0.006 × 9 nO = ≈2 0.2
2
n
C
=
9 .9 1 . 12
≈
9
n H = 150 − 9 × 12 − 16 × 2 = 10
②分子中Cl 分子中 一个Cl 一个
M : (M + 2) ≈ 100: 32.0 ≈ 3 :1
m(60) m+2(62)
CH3Cl35 CH3Cl37
( M + 2)% = 0.006 n + 0.20 nO
2 C
一个含CHO的化合物 例:一个含 的化合物
M/z 150(M) ( ) 151(M+1) 152(M+2) 相对峰强( ) 相对峰强(%) 100 9.9 0.9
C9H10O2
解
M +1 ( M + 1)% = × 100 = 1.12 nc M
M+△M △ H
M
H/10
M R = ∆M
例:M1=1000 M2=1000.1 则:R=1000/0.1=104
R>104 (高分辨率质谱仪) 高分辨率质谱仪) 能给出精密离子质量(小数点后 位 能给出精密离子质量(小数点后5位)
可知离子(分子) 由精密质量 可知离子(分子)的元素组成 m=66 C 5H 6 66.0468 C 4H 2O 2 66.0105 C 3H 2N 2 66.0218
X
若 R1>R2
Y
R1
C R2 O
异裂
R1+ + R2
C
O
③半异裂 分子在裂解前极性强 X+ Y
CH3
X+ + Y
CH3
C2H5
H3C
C CH3
半异裂
H3C
C
CH3
+ C 2H 5
㈡重排开裂
两个以上化合键断裂
1. McLafferty重排(麦氏重排) 重排( 重排 麦氏重排) 麦氏重排
A
+
B
α
也可以是O、 、 、 ①X也可以是 、C、N、S 也可以是 向缺电子处转移, 键断裂 ②γH向缺电子处转移,β键断裂 向缺电子处转移 ③脱掉中性分子 ④电子奇偶性不变 失去的不是奇数个N原子 ⑤(失去的不是奇数个 原子 质量奇偶数也不变 失去的不是奇数个 原子)质量奇偶数也不变 (通常不含N的碎片离子奇数 通常不含 的碎片离子奇数 质量,但重排离子偶数质量) 质量,但重排离子偶数质量)
质量分析器
将不同m/z离子分离的装置 将不同 离子分离的装置 1.单聚焦质量分析器————磁分析器 单聚焦质量分析器————磁分析器 单聚焦质量分析器———— 2.双聚焦质量分析器 双聚焦质量分析器 3.四级杆质量分析器 四级杆质量分析器
单聚焦质量分析器
质谱方程式: 质谱方程式: 离子在磁场中运动半径
m m+2 m+4
M M+2 M+2 M+4 1 : 2/3 : 1/9 三个Cl: 三个 (3+1)3=27 + 27 + 9 + 1
m m+2 m+4 m+6
1 : 1:
1/3 : 1:27
③分子中含Br 分子中含 1个Br 个 2个Br 个 3个Br 个 M:(M+2)=1:1 ) M:(M+2):(M+4)=1:2:1 ) M:(M+2):(m+4):(M+6)=1:3:3:1
小数点后数不同, 小数点后数不同,为不同化合物
第二节 质谱中的主要离子及其裂解类型
一、离子类型 1. 分子离子 M -e M
(OE )含奇数个电子, 含奇数个电子, 含奇数个电子 M 一般质荷比最高,峰出现在图谱右端。 一般质荷比最高 峰出现在图谱右端。 质荷比最高,
2.碎片离子 碎片离子 M -e M 键断裂
⒋亚稳离子 m1+(母离子 离子源中裂解 m2+(子离子 母离子) 母离子 子离子) 子离子 m1
+(母离子 飞行途中裂解 母离子) 母离子
m*(亚稳态离子) (亚稳态离子)
m2+和m*质量相同, m*能量低,在小于 质量相同, 能量低, 质量相同 能量低 它的质量位置上出峰。 为它的表观质量。 它的质量位置上出峰。 m*为它的表观质量。 为它的表观质量
O
H3C
C
H2 C
H2 C
麦氏重排 CH2
CH3
CH2
H3C
C OH
+
CH2
H2 C
H2 C
CH3
麦氏重排
CH2
CH2
+
CH2
H
H
2. 逆Diels-Alder重排(RDA重排) 重排( 重排) 重排 重排
第三节 质谱分析法
一、分子式的测定
(一)分子离子峰的确认 一般质谱最右端( 一般质谱最右端(注意最右端可能 为同位素峰,或没有分子离子峰) 为同位素峰,或没有分子离子峰) 1. M 峰稳定性规律 芳香>共轭烯>脂环> 支链烷烃> 芳香>共轭烯>脂环>烯·····支链烷烃>醇 支链烷烃
最强峰
100
相对强度 (%)
M(153) ( )
m/z
用途
判断M ⅰ 判断 峰,求M 定性鉴别,相同的化合物, ⅱ 定性鉴别,相同的化合物,相同的操作条 件,质谱相同 产生符合一定的规律, ⅲ A+产生符合一定的规律,可用来推测结 相对强度(丰度)大小, 构。相对强度(丰度)大小,代表键断裂 难易。 难易。 用同位素峰计算Cl、 等原子个数 ⅳ 用同位素峰计算 、Br等原子个数
12CH 4 13CH 4
质谱中
100% 1.12% M M+1
M+1 =
M 同位素峰强比和自然界中丰度比一样 分子中同位素丰度比和含同位素原子的个数 M +1 M + 2 决定峰强比,用 表示 M
M
1.12 100
①只含C、H、O的化合物 只含 、 、 的化合物
M +1 ( M + 1)% = × 100 = 1.12 nc M
④分子中含Cl、Br 分子中含 、 轻质同位素丰度比 重质同位素丰度比
1个Cl,1个Br: (a+b)n(c+d)n’ 个 , 个 =(3+1)1(1+1)1=3:4:1 =3 + 3 + 1 + 1 M M+2 M+2 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