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常识冬至的知识.doc

合集下载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二十四节气常识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二十四节气常识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二十四节气常识不管国考,还是省考,行测都举足轻重。

五大模块题目众多,疯狂刷题固然有效,但如果有一种适合你的复习方法,,更能事半功倍哦。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二十四节气常识,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二十四节气常识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并且在2016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四节气在上古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一、“二十四节气”核心考点总结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订于历法。

“二十四节气”的完整提出,出自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淮南子》,这是第一次完整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说明了确定方法。

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并划分出二十四节气。

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

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二、经典考点再现1.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是( )A.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B.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C.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D.小满、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解析】B。

二十四节气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表明季节,划分一年为四季的。

第二类是反映太阳高度变化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公务员行测联考节日常识

公务员行测联考节日常识

公务员行测联考节日常识公务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公共服务的,负责兼顾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保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实行的公职人员。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联考节日常识,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联考节日常识中国的传统节日(01)元旦: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04)社日:古时祭奠土神的日子,一样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奠。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09)中元:七月十五,祭奠鬼神,又叫“鬼节”(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尾月初八,喝“腊八粥”(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旧迎新一月1月1日元旦 1月26日1月28日国际麻风节[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二月2月2日世界湿地日2月14日情人节 2月17日三月3月1日国际海豹日 3月3日全国爱耳日3月5日学习雷锋纪念日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11日国际威严尊重日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3月14日国际警察日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月16日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3月20日阿露窝罗节3月21日世界森林日 3月21日世界儿歌日3月21日国际排除种族鄙视日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3月22日世界水日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3月25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3月30日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四月4月1日国际愚人节 4月4日寒食节[冬至日后105日清明前一日]4月5日清明节 4月6日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4月6日观音菩萨生日[农历二月十九] 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 4月13日傣族泼水节[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间]4月21日全国企业家活动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世界儿童日[第四个星期日]4月23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4月25日全国预防接种宣传节日4月26日国际秘书日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五月5月1日国际劳动节 5月4日中国青年节5月5日全国碘缺少病宣传日 5月5日全国爱眼日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 5月8日世界哮喘日[第二周的周二]5月12日国际护士节 5月13日母亲节[第二个星期天]5月15日国际家庭日 5月15日国际牛奶日[第三个星期二]5月17日世界电信日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5月20日全国助残日[第三个星期日] 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5月20日全国母乳豢养宣传日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六月6月1日国际儿童节 6月5日世界环境日(1004)6月6日全国爱眼日 6月9日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洪涝日 6月17日父亲节[第三个星期日]6月20日世界难民日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 6月25日全国土地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6月26日联合国宪章日七月7月1日香港回来纪念日 7月1日中共建党节7月7日国际合作社日[第一个星期六] 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7月11日世界海事日7月26日世界语(言)创建日gwyzkX八月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6日苗族吃新节九月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8日国际扫盲日9月10日中国教师节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 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9月18日中国国耻日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9月21日国际和平日 9月22日无车日9月27日世界旅行日9月28日世界教师节(孔子诞辰) 9月30日国际聋人节[最后一个星期日] 十月10月1日世界建筑日[第一个星期一] 10月1日国际住房日(人居日)[第一个星期一]10月1日国庆节 10月1日国际老人节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10月9日世界邮政日 10月10日国际减灾日[第二个星期三]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 10月11日世界视觉日[第二个星期四]10月13日世界保健日 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诞辰日10月14日国际音乐节[10月中旬] 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 10月16日世界食粮日10月17日国际排除贫困日 10月18日世界传统医药日10月24日联合国日 10月28日全国男性健康日10月29日观音出家日[农历九月十九] 10月31日万圣节十一月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11月9日中国消防宣传日 11月10日世界青年节11月10日祭祖节[农历十月初一] 11月11日光棍节11月11日国际科学与和平周[11日所属一周]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 11月22日感恩节[第四个星期四]11月25日国际排除对妇女的暴力日十二月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12月4日中国法制宣传日 12月5日国际理想人员日12月7日国际民航日 12月9日世界足球日12月9日国际儿童广播电视日[第二个星期日] 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12月20日澳门回来纪念日12月20日阔时节 12月21日国际篮球日12月22日冬至节 12月24日平安夜12月25日圣诞节拓展:公务员行测秦岭淮河线考点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限。

冬至节气的常识

冬至节气的常识

冬至节气的常识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

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相关天文历法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冬至气象变化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

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

由于中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

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冬至过后,中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

所谓“数九”,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说法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

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或“完九”。

从“一九”数到“九九”,冬寒就变成春暖了。

传统习俗冬至吃饺子或者汤圆。

老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后进入数九寒天,而饺子有“消寒”之意,寓意着冬天不会冻坏耳朵。

冬至知识问答题

冬至知识问答题

冬至知识问答题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些问答题来深入了解一下冬至吧!问题一: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这是为什么呢?答案:这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并且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存在一个夹角,也就是黄赤交角。

在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对于北半球来说,此时太阳高度角最小,白天接收的阳光照射时间最短,夜晚则最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天会逐渐变长,夜晚逐渐变短,直到夏至时达到相反的状态。

问题二:冬至有哪些传统习俗?答案:冬至的传统习俗在各地有所不同,但常见的有吃饺子、汤圆、喝羊肉汤等。

在北方,饺子是冬至不可或缺的美食,因为饺子形状像耳朵,人们认为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被冻掉。

而在南方,汤圆则更受欢迎,寓意着团圆、美满。

此外,一些地区还有喝羊肉汤的习俗,因为羊肉性温,能够在寒冷的冬天为身体提供充足的热量,抵御严寒。

问题三:冬至为什么又被称为“亚岁”?答案:冬至在古代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其地位仅次于春节,因此被称为“亚岁”。

在这一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民间百姓也会欢聚庆祝。

人们会祭祀祖先,向长辈敬献鞋袜等礼物,以表达敬意和祝福。

问题四:冬至时节如何进行养生保健?答案:冬至是养生的好时机。

首先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头部、脚部和背部的保暖,避免受寒。

饮食方面,宜多吃温热的食物,如牛羊肉、核桃、栗子等,以补充身体的阳气。

同时,要适当运动,但不宜过于剧烈,可以选择散步、瑜伽等温和的运动方式。

此外,保持充足的睡眠也非常重要,有利于恢复体力和增强免疫力。

问题五:冬至有哪些与农业相关的谚语?答案:“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这句谚语是说如果冬至当天是晴天,那么过年的时候可能会比较寒冷。

“冬至有雪到年关,冬至有风冷半冬”,意思是冬至下雪,年关时可能会有较多的降雪;冬至刮风,整个冬天可能都会比较寒冷。

问题六:冬至在古代历法中有何重要意义?答案:在古代历法中,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冬至小常识和知识

冬至小常识和知识

冬至小常识和知识
1. 冬至的时间:在公历 12 月 21 日至 23 日之间。

2. 冬至的含义:北半球在这一天白昼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之后白昼逐渐变长。

3. 冬至的传统习俗:在中国,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有许多传统习俗。

其中包括吃饺子、吃汤圆、祭祀祖先等。

4. 冬至的气候特征:冬至过后,中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

5. 冬至的农事活动: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大好时机,同时要施好腊肥,做好防冻工作。

6. 冬至的养生: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

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

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7. 冬至的天文意义: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

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日,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

以上是一些关于冬至的小常识和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公安招警考试行测题库:行测常识之冬至

公安招警考试行测题库:行测常识之冬至

公安招警考试行测题库:行测常识之冬至本文是公安招警考试行测题库:行测常识之冬至。

大多数考生对于行测常识的把握很多都是靠平时积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不过,在公考大军中,每一分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一分都很可能决定我们的命运,所以对于常识,我们不要轻易的放弃。

今天,华图招警考试频道为大家分享一下冬至常识。

在公考大军中,每一分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一分都很可能决定我们的命运,所以对于常识,我们不要轻易的放弃。

纵观历年常识考题,我们也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考试规律,下面就跟小编来学习一下招警考试行测常识。

21日,“冬至”,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自冬至开始,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即人们常说的“进九”。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冬至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在每年阳历的12月21日至23日,太阳运行到黄经270度时。

据史料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

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古籍《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

”意思是说,从这一天以后到立春的45天,阳气渐升,阴气渐降,白昼渐渐变长,夜晚渐渐变短。

1自冬至开始,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今年12月21日进入“一九”,2017年3月3日进入“九九”。

“出九”之后,我国各地将迎来春暖花开。

我国民间有“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的说法,冬至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但在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

气象资料显示,每年冬至后都有强大的冷空气和寒潮出现,造成骤然降温。

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显示,从21日起,一股新的冷空气将影响我国部分地区。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值此时节,公众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以防感冒等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如果外出,要注意头部和脚部的保暖。

在饮食调理上,多吃些大葱、洋葱、山药、桂圆、栗子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便于御寒,并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

2024年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积累汇总

2024年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积累汇总

2024年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积累汇总1.2024年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积累汇总篇一大雪为何兆丰年?“大雪兆丰年”是一句流传很广的农谚,意思是冬天下几场大雪,是来年庄稼能获得丰收的预兆。

这不仅是我国先民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而且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一是大雪能为越冬作物保暖。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在北方一些地区,三九寒天,夜里最低温度可达零下十几摄氏度,而一天降雪量达到5毫米以上的大雪,往往形成松软的积雪覆盖,就像“盖三层被”一样阻挡了外面冷空气的侵入,保护作物安全过冬。

二是大雪能为土壤补充养料。

“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雪中含有丰富的氮化物和硫化物,尤其是氮的含量为同体积普通水含量的4至5倍。

积雪融化后,可以对土壤起到很好的施肥作用。

三是雪在融化时可以冻死害虫。

“大雪半融加一冰,来年病虫发生轻”,积雪融化时会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使土壤温度骤然降低,可把土壤表面与作物根茬里的害虫和虫卵冻死。

四是雪融化带来的水,可以为土壤补充水分,防止农作物干旱。

“雪多下,麦不差”,冬春时节,我国北方地区雨水稀少。

雪融化而成的水留在土壤里,不仅能够缓解开春旱情,而且经过冰冻的雪水,会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春耕播种及越冬作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2.2024年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积累汇总篇二什么是叶绿素?叶绿素是高等植物和其它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体含有的一类绿色色素。

叶绿素有多种,例如叶绿素a、b、c、d和f,以及细菌叶绿素和绿菌属叶绿素等,与食品有关的主要是高等植物中的叶绿素a和b两种。

其结构共同特点是结构中包括四个吡咯构成的卟啉环,四个吡咯与金属镁元素结合。

叶绿素吸收大部分的红光和紫光但反射绿光,所以叶绿素呈现绿色,它在光合作用的光吸收中起核心作用。

叶绿素存在于叶片的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膜上。

在叶绿体内,叶绿素可看成是嵌在蛋白质层和带有一个位于叶绿素植醇链旁边的类胡萝卜素脂类之间。

当细胞死亡后,叶绿素即从叶绿体内游离出来,游离叶绿素很不稳定,光、酸、碱、氧、氧化剂等都会使其分解。

冬至的传统知识

冬至的传统知识

冬至的传统知识冬至是中国农历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

它是指太阳到达黄经270°时的时间,通常在公历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

冬至具有浓厚的民俗意味,人们会通过吃饺子、祭祖、守夜等活动来庆祝冬至。

下面将介绍冬至的传统知识。

一、冬至的起源和意义冬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祭天的仪式。

古人认为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时刻,所以冬至也被称为"冬节"或"长至节"。

这一天南北半球的白天长度不同,北半球白天最短,北极圈以北的地区甚至出现极昼。

因为冬至正是寒冷的季节,人们通过庆祝和祭祀来迎接冬天,盼望春天的早日到来。

二、冬至的饮食习俗冬至是饮食方面的重要节日,人们有许多与冬至相关的传统饮食习俗。

首先是吃饺子。

吃饺子在中国是冬至时节的传统习俗,因为饺子形状酷似古代北方的货币——银两,人们把吃饺子视为带来财富和好运的象征。

其次是吃汤圆。

在中国南方,人们过冬至时会吃汤圆,寓意团圆。

第三是吃鸡。

鸡在中国的象征意义很多,人们相信吃鸡可以驱邪避凶,庆祝吉祥如意的新年即将来临。

这些传统的饮食习俗使冬至更具魅力和独特的风味。

三、冬至的祭祀活动冬至是传统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也进行祭祀活动。

祭祀活动通常包括祭拜祖先和祭奉神灵。

人们会烧香、烧纸、祭拜家神和祖先的牌位,并为神灵准备食品和饮品。

这些祭祀活动体现了人们对祖先和神灵的敬意,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四、冬至的守夜习俗冬至的守夜习俗也是人们流传已久的传统活动之一。

守夜是指在冬至这一天夜晚不睡觉,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人们会在室外集会,点起篝火,载歌载舞,以此来驱逐恶灵,庆贺长夜逐渐消退,阳光渐渐增加。

守夜的习俗既是对冬至的庆祝,也是对生命力和盼望的象征。

五、冬至的民间习俗除了上述饮食、祭祀和守夜的活动外,冬至还有许多其他的民间习俗。

例如,在江南地区有端午诗咏的传统,人们会互赠诗画,以共庆冬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多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常识冬至
的知识
2017年多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常识冬至的知识
随着2017年各省公务员考试的举行,2017年多省公务员考试已经拉开帷幕。

早早备考,才能做到充分、更加充分。

华图省公务员频道为大家整理行测各种备考资料、真题、模拟题等文章。

所以今天华图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梳理常识冬至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1日,冬至,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自冬至开始,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即人们常说的进九。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冬至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在每年阳历的12月21日至23日,太阳运行到黄经270度时。

据史料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

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古籍《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

意思是说,从这一天以后到立春的45天,阳气渐升,阴气渐降,白昼渐渐变长,夜晚渐渐变短。

自冬至开始,我国将进入数九寒天。

今年12月21日进入一九,2017年3月3日将进入九九。

出九之后,我国各地将迎来春暖花开。

我国民间有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的说法,冬至后白
昼时间日渐增长,但在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

气象资料显示,每年冬至后都有强大的冷空气和寒潮出现,造成骤然降温。

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显示,从21日起,一股新的冷空气将影响我国部分地区。

在此提醒说,值此时节,公众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以防感冒等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如果外出,要注意头部和脚部的保暖。

在饮食调理上,多吃些大葱、洋葱、山药、桂圆、栗子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便于御寒,并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

多吃蔬菜和樱桃、木瓜、山楂、龙眼等温性水果,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情绪稳定,保持良好的心境,切忌急躁和精神抑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