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题作文指导教案.docx

合集下载

中考作文教案

中考作文教案

中考作文教案.-中心doc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包括题目、开头、、结尾等。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3. 引导学生如何进行作文构思,拓展想象力,提高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2. 作文构思与创新3. 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4. 叙述、描写、议论等文体的写作方法5. 常见作文问题分析与修改三、教学过程1. 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作文考试的要求,提高作文质量。

2.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作文构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

3. 针对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布局。

4. 分别讲解叙述、描写、议论等文体的写作方法,让学生熟练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5. 分析常见作文问题,如跑题、拼凑、重复等,引导学生进行修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学习作文写作技巧。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交流,提高写作能力。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课后进行作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定期进行作文讲评,鼓励学生互相借鉴,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评价1. 课后布置作文题目,检查学生的写作成果。

2. 定期举办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心得,促进互相学习。

4. 期末进行作文总评,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与技巧》2. 参考资料:优秀中考作文范文、作文写作技巧文章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4. 网络资源:相关作文写作网站、论坛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作文考试的要求。

2. 第二周:讲解作文构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

3. 第三周:讲解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布局。

4. 第四周:分别讲解叙述、描写、议论等文体的写作方法。

5. 第五周:分析常见作文问题,如跑题、拼凑、重复等,引导学生进行修改。

最新中考语文全命题作文指导教案

最新中考语文全命题作文指导教案

最新中考语文全命题作文指导教案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最新中考语文全命题作文指导教案篇1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写好中考语文作文哦!作为一个小学生,我相信你们一定也曾被"作文"这两个字给难住了吧?所以,我今天就教教大家写作文的小诀窍,希望对你们以后的学习和考试有所帮助哦!首先,你们要搞清楚中考语文作文考什么内容。

不同的考题类型有不同的写作要求,大致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写作手法四大块。

第一类就是记叙文。

老师应该教导过你们写日记、写随笔吧?记叙文就是要求你按照事情的发生过程写作,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写记叙文时,你首先要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主题,然后按时间顺序把整件事情讲清楚,最后再写一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记得写作时要注重细节描写,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更好不过了。

第二类是说明文。

顾名思义,说明文就是对某种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

你们肯定不止一次给家长或老师介绍新学到的知识吧?那个时候就用到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写说明文首先要明确写作目的和重点内容,接着就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解释说明。

写的时候,要注意层次分明,语言通俗易懂,不要用太多深奥的专业词汇哦。

第三类是议论文。

写议论文是最难的,因为需要我们对事物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不过请别被难度吓到了,只要按部就班去写,掌握一些技巧也没那么困难。

议论文写作首先要明确观点立场,然后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论证,可以举例子、列数据、引用权威观点等,最后再进行综合总结阐释下自己的观点,就算写好一篇议论文啦!最后一类是作文手法。

很多时候作文题目并不会直接告诉你该写作什么体裁,而是通过一段引语或简单的要求来出题。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好好领悟题意,从中选择合适的写作手法。

常见的作文手法有记写、描写、说理、讲故事、想象、学习别人作品等等。

例如如果是描述某物外形并表达自己情感,那就用"描写"手法;如果是解释某种现象并发表评论意见,就运用"说理"手法。

初中命题作文写作教案

初中命题作文写作教案

教案:初中命题作文写作指导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命题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意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理解命题作文的要求和特点。

2. 学会如何构思和组织文章结构。

3.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修改能力。

教学难点:1. 创意构思和独特表达。

2. 文章逻辑性和连贯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命题作文题目。

2. 学生准备写作素材和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二、讲解命题作文的特点和要求(10分钟)1. 解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意义。

2. 分析命题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3. 强调命题作文的关键要素:题目、开头、结尾和正文。

三、实例分析和解题思路(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命题作文示例。

2. 分析作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构思和展开论述。

四、小组讨论和创意构思(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创意构思。

2.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建议和帮助。

五、写作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和小组的讨论结果,开始写作。

2. 教师巡视课堂,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六、作文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写作心得和体会。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文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七、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写作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和收获。

教学延伸:1. 布置类似的命题作文作业,让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技巧。

2. 组织写作比赛或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写作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自信心。

初中命题作文教学教案模板

初中命题作文教学教案模板

【课题】命题作文写作指导【教学目标】1. 理解命题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会分析命题,挖掘作文主题。

3. 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作文质量。

【教学重点】1. 命题作文的分析与理解。

2. 主题挖掘与素材积累。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命题与个人经历、情感相结合。

2.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作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命题作文的范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写作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命题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命题作文。

二、命题作文分析1. 教师展示几个不同类型的命题作文,引导学生分析命题的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命题作文的常见类型和特点。

三、主题挖掘与素材积累1. 教师举例说明如何从命题中挖掘主题。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命题,尝试挖掘主题,并分享自己的思考。

四、写作技巧指导1. 教师讲解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的写法、段落结构的安排等。

2. 学生根据所学技巧,修改自己的作文片段。

五、范文赏析1. 教师展示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手法和亮点。

2. 学生结合所学,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作文实践1. 教师根据学情,布置作文题目。

2. 学生根据题目,进行作文创作。

3.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七、作文评改1. 学生互相评改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教师选取部分优秀作文进行点评,总结写作技巧。

八、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完成一篇命题作文。

2. 学生收集写作素材,为下次课程做准备。

【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找出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3. 指导学生掌握作文构思、选材、立意的方法。

4. 提高学生作文的得分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2. 作文构思、选材、立意的技巧。

3. 常见作文类型及写作方法。

4. 作文修改与润色。

三、教学重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2. 作文构思、选材、立意的技巧。

3. 作文修改与润色。

四、教学难点:1. 如何使作文内容丰富、有深度。

2. 如何使作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3.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高作文得分。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作文构思、选材、立意的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学习。

3. 练习法:布置作文练习,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

六、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作文构思、选材、立意的方法等教学内容。

2. 优秀作文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3. 作文练习题:用于学生练习。

4. 作文评分标准:供学生参考。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考作文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

2. 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作文评分的基本要求,明确作文写作的方向。

3. 讲解作文构思、选材、立意的技巧:引导学生如何进行作文构思,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如何立意。

4. 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优秀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5. 布置作文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

八、作业布置:1.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篇作文练习。

2. 收集一篇自己认为优秀的作文,分析其优点,准备在课堂上分享。

九、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应认真反思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通过课堂讲解、作文练习、学生分享等方式,评价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教案标题: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考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2. 掌握中考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教学准备:1. 中考作文题目范例;2.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3. 学生的作文练习册。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话题(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中考作文的重要性和对升学的影响;2. 提问学生对中考作文的理解和感受;3.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步骤二:介绍中考作文要求和评分标准(10分钟)1. 分享中考作文题目范例,解读题目要求;2. 解释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各个维度,如内容、结构、语言运用等;3. 强调写作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如主题表达、观点论证、语言准确性等。

步骤三:讲解中考作文的基本结构(15分钟)1. 介绍中考作文的常见结构:引言、主体段落、结尾;2. 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和写作要求;3. 分析范例作文的结构和段落组织方式。

步骤四:讲解中考作文的写作技巧(15分钟)1.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选取合适的写作素材;2. 教授如何组织思路,构建逻辑清晰的文章结构;3. 分享写作时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步骤五:实践演练(20分钟)1. 分发学生的作文练习册;2. 让学生选择一个中考作文题目进行写作练习;3.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讨论。

步骤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和要点;2. 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和存在的问题;3. 鼓励学生继续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延伸:1. 布置中考作文写作的练习任务,并提供个别指导;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比赛和作文分享活动;3. 提供更多的中考作文范例和评析,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表现;2. 学生的作文练习成果和进步;3. 学生对中考作文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中招作文考前指导教案模板

中招作文考前指导教案模板

中招作文考前指导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中招作文的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

2. 指导学生掌握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作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让学生了解中招作文的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作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备有中招作文的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准备相关的写作技巧和范文。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纸笔,以及对中招作文的相关知识和技巧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中招作文的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要求和写作的重点。

2. 讲解(15分钟)。

教师讲解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写作结构、语言运用、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要点。

并通过范文讲解,让学生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 练习(30分钟)。

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选择一个话题进行写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

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写作题目进行练习,以提高写作能力。

4. 评析(15分钟)。

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指出作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建议和改进意见。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5.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写作的重点和技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六、作业布置。

布置写作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话题进行写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

要求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进行写作,以提高写作水平。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招作文的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但也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语言表达不够准确、逻辑思维不够清晰等。

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作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同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中考作文指导课教案

中考作文指导课教案

中考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素材积累和运用。

4. 提高学生作文的得分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基本要求: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

2. 作文结构:引言、、结尾。

3.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4. 素材积累与运用:如何寻找写作素材,如何运用素材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5. 作文得分技巧:审题、立意、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中考作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中考作文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作文写作的方向。

3. 讲解作文结构,让学生掌握作文的组织方法。

4. 讲解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丰富作文内容。

5. 讲解素材积累与运用,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和运用素材。

6. 讲解作文得分技巧,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得分能力。

7. 课堂练习:让学生现场写作一篇作文,检验学习效果。

8. 总结: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收集一组素材,分析其运用到作文中的作用。

3. 按照课堂所讲的作文结构,写一篇练笔作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考作文要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文结构的合理性。

3. 学生运用表达方式的丰富性。

4. 学生素材积累与运用的能力。

5. 学生作文得分技巧的应用。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年中考优秀作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作文写作中的难点和易错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作文写作技巧。

4. 实践演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作文写作练习,教师即时指导。

七、教学资源:1. 历年中考优秀作文集。

2. 作文写作技巧相关书籍。

3. 网络资源:关于作文写作的教程、素材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界集中学课堂教与学方案七年级语文组总计第课时 2017年2 月24日备2月 26日投放课型复习主备人执教人祝壮教案设计二次备课中考命题作文写作指导教学目标:命题作文的特点、审题方法。

教学重点: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教学难点: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教学时间:三教时。

教学活动:一、探究宿迁09---16中考试卷中的作文部分内容,思考中考作文总体要求,【一】作文写作总体要求【教师讲述】:【写什么】【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中心】。

【如何写】【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2】、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

【怎样写】【1】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说明文。

【2】学生在考场中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作文题目,按照要求出题者在作文题目中不设置审题障碍,因此只要认真阅读作文题目,便能十分清楚“写什么”,至于“怎样写”和“ 如何写好”,这便要了解一些写作的技巧与方法了。

二、命题作文专题指导纵观近几年来各地的中考作文题,文题类型一般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四种类型。

下面针对命题作文做一个具体指导:【一】什么是命题作文命题就是命制作文的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出示的题目进行写作,就叫命题作文。

【思考】命题作文的特点,从内容上看:【 1】命题切合实际,联系实际生活。

【2】贴近社会生活,关注社会人生。

【3】) 富于启发性。

从形式上看:【1】完全式命题作文。

材【 2】料式命题作文。

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审题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审视题目本身以外,还必须对材料和题后的“要求”反复阅读与思考。

也就是说,对材料和题后的“要求”理解,同样是审题过程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生易错点再现【学生作文呈现】(1) 自作主张,另写文题。

(2) 不辨题义,匆忙动笔。

(3) 东拉西扯,入题太慢。

【三】写作方法指导做命题作文时,不要看到题目就忙于动笔,要养成动笔之前想周全的习惯。

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 1】认真审题。

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

这是做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a. 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

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如:《有意义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义”三个字上,审题时紧扣“有意义”三个字思考就可以了。

再如:《充满活力的岁月》,其表意的重心在“充满活力”四个字,考生需要思考的是怎样通过具体的人、事、物,来诠释一个中学生对“活力”的理解与界定。

b. 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

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

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

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如:《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题目限制了对象——我,内容——趣事,数量——一件,范围——身边,没有限制时间、地点。

这样,写作时就可以不去考虑时间、地点因素,选材的范围大多了。

《美丽的谎言》,明确规定了事情的属性——本身是带有欺骗性的,但其实质必须是善意的、美丽的 ; 没有限制的有:对象——任何人,具体内容——欺骗的具体内容和经过,数量—— N 个谎言,范围——过去现在,身边远方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

再如:《我想唱首歌》,题目虽规定了主题——褒扬、赞美生活,但没有限制赞美的对象、赞美的原因。

如此,我们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唱首歌; 既可以为个人,也可以为集体、为社会唱首歌; 既可以写事,也可以写人⋯⋯只要生活有着欣与感激,得失成有自己的体与思考,就能切中意。

又如:《充活力的月》,要思考活力的表,也要兼“ 月”一的理解,但写作的主体——“ 充活力” 完全没作限定。

c.. 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充分想象和想,以目体,向深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

如《,我大了》个文,其关在于“ 大”的理解。

如果“ 大”的含只是生理、身体的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照自己,胆子大了,能付人的欺等等,那么种理解就比肤浅。

而如果能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正于花季年的初中生成中的追求、向往、和困惑,以及人生的初步,写人生中的各种各的任感已在心中出,那么,的思考就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了文的含。

d. 巧构思,化抽象具体。

一粒沙里世界,一瓣花上人情”。

材若太太泛,会人“空”或“浮”的感。

要解决一,不妨采取“化大小”、“化虚”或“化窄”的方式,从微,具体生地展生活的感悟。

【 2】不同类型题目的审法:( 1)式命目本身就是眼,就要准确、全面理解的含,不要理解的字面意,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其内在的深含。

分析的内涵、外延。

是名的,我要明确知道个的内涵和外延。

如《》的内涵是指在期逐养成的,一不易改的行、向和社会尚;而它的外延就比广了,可以是一个人的,可以是一个民族的;可以是生的根源,可以是的作用和弊端。

是的,我就要注意个所表示的个作行的本身的意思,然后个添加,使它的作性更加明确. 如《》,我知道“ ” 个的含是主要是指,那么什么呢?我可以加上适当的,如具体的某一本,抽象的可以人生,社会,人等。

是形容的,要了解个所表示的人或物的性、状。

如《忙》,个是表示人在一种没有空的状中。

个状可以是形容一个人或一个集体的状,可以是忙得有收,也可以是忙得无果,是一种忙乱。

是具体的,如《》,我要了解个的内涵和外延,更重要的是了解个的比,抽象。

如可以想到抽象的面,可以想到抽象的表面等。

是抽象的,我要把个具体化。

如“新”。

是个形容,它的含是出的或到的。

我可以想到物之新,想到人之新,想到事之新;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新,如新,新、新潮等。

于独式的作文,可以采用的方法不外是如下几点:① 含②化虚、化虚法③大小作、小大作法。

如《他》:思考“他”,上从“我”开始。

从法角度分析,“我”一是可以包括中的“你”的,当然,也可以不包括。

他 ---是“我”之外的某群人。

于是“我”就有了多,随之“他”也就有了多。

小而言之,“我”是高中学生,“他”就是失学的、在外打工的同人;大而言之,“我”是中国人,那么,外国人就是“他”. 多的同学的“他”将是自己的其他同人,比如“汶川”的受灾学生、地震孤儿,民工子女等。

有些考生可能会常以的身份察社会,就可以有更多的,更的写作。

比如期跟踪察城市乞象的部分中学生,就可以写一写“城市乞丐”。

(2)短式命作文命是一个短,短可能是主式、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品味尚》、《起脚尖》、《我与故事》如果是偏正构,眼一般是修。

如:《家庭事》中的“ ”字就告我要多写家庭中所生的事;《充活力的月》,“充活力”是眼;只要扣住“ 眼”思考就可以了,其他不必多加考,就可以省,加快速度。

如果是构,眼一般是前面的。

《品味尚》如果是主构,眼一般是,如《知足常》,眼在“常”上如果是并列构,在多数情况下,关是找出并列之的相互关系。

有要全部舍弃目中已有的因素,而去找新的因素。

比如《成功与失》、《父与子》、《生之》等等都是。

些目中都有两个因素,但已有的两个因素都不是写作的重点,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

比如写《生之》个目就不会分在“老”和“学生” 两个因素上筋了,只要写出一种新型关系就行了,老和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民主平等,教学相等等,随便写哪—个方面都可以。

找到文含的内在因素,任即算完成,不必再在其他方面浪胞和。

,的速度也就快捷了。

( 3)句子式命。

作文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今年花去年》《我有一双形的翅膀》。

于目之意主要是抓住主部分的中心或字。

如《今年花去年》此文达的有效信息有:①写作内容是“花”,是“ 花”。

“花”在中有比,需要展开想,思考它指什么。

它可指火火的象、蓬勃繁盛的事,也可指思想崇高、才学秀、成突出的精英。

思考要从不同角度把些写作象具体化,写感受最深的方面。

② 眼是“ ”,“ ”在中是“超”、“ ”的意思,文章重心就放在“今年”的“花” 上,在今年的巨大化中体出秀人的涌、社会面貌的化或祖国事的繁荣等。

特注意:目中有副,要弄清含的要求。

如:“最”、“也”、“ ”、“更”、“其”等副出在目中,不是可有可无的点,而是体着一定的要求,有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陷阱”。

所以虚不“虚”,副不“副”,必重。

如:《有一把匙属于自己》其中的“ ”字,有着丰富的潜台。

它暗含曾有找适合自己的那把“ 匙”的理,写作要体一个化的程,即从多“ 匙”中行挑的程,最在多种方法中必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把。

【 2】在弄清目的要求、重点和范以后,就要真回与个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表达一个什么思想,就是回材料,确定中心。

中心明确了,就要中心,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

就是中心,材料。

如何取材立意:要做到“大中取小,以小大”第一,将“窄”。

所,就是从内容上看,可以包含多材、多素材的目。

由于它的“ ”,似乎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写作文,我就必准材料,把作文的内容“ ”到一个点之上,使之“窄”,以便利成文。

如“火柴的想”是一个,它可以你想到非常多的事,非常多的人,非常多的象。

但种丰富的想只能是在构思程中,必从丰富的想中决定一个供展开的“ 想点”,才能开始考作文的写作。

第二,将大“小”。

所大,其也是一种。

从“意”上看,有些目的主比直露,比追求一定的“意”。

如文“ 了”,从个“ ”字上看就是要求你在文中一定要点示出某种“意”。

于的,我可以用加“限制”的方法将其“小”。

如“ 了” 个,我可以在目前加上限制性的言,如“ 了”、“我家了”;也可以在目后面加上副,如“ 了——从一件小事看我的班”、“ 了——他又回到了我班”。

的“ 理”,就可以开始构思了。

第三、“以小大”“我的一天”、“ 我受到的一次小挫折”、“家中小事”、“ 一堂我喜的文”、“我的老”、“常人小”、“令我深思的一件事”。

些目内容的要求都很具体,材也比容易。

的文,我要做到的“以小大”。

“小中大”最关的就是要“ 点生”,也就是,要好一个能你很好地展开叙、很好地展开的“点”,再从个“点”上写开去。

第四、化虚,抽象具体A、一些有比或象征性的目,如《暖流》《春》等,注意其本体与体之的关系,挖掘出些目背后的象征意。

例如,《笔》当然可以理解作写工具的各种型的笔,但把它看作写青春的“笔”,写情友的“笔”,写多彩人生的“笔”,写神州新貌的“笔”,更容易挖掘出目的深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