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及其常见伪品的鉴别

合集下载

浅谈川贝母的真伪经验鉴别

浅谈川贝母的真伪经验鉴别

伪品有
1 薏苡仁 呈广卵形或长椭 圆形 ,长 4 8 m, . —m
宽 3 6 . 较宽而略平 ,  ̄ mm基部 顶端钝圆 , 表面乳 白色 , 滑 , 光 有时残 留有未 除尽 的浅棕色种皮 。基部 凹人 , 黑褐色 , 中央
有淡棕色点状痕 。 侧面有 1 条深而宽的腹沟。 质坚硬 , 断面
( 上接 第 2 8页) 2 病性 、 机体 的防御功能有关 , 针对影响切 口愈合的因素采取
相应对策 :
夺 ・ ・ ・ ・ ・ ・ ・ ・ ・ ・ ・ ・ ・ ・ ・ ・>夺 ・ ・ - ・ ・ ・ ・ ・ ・ ・ ・ ・ ・ ・ ・ ・ >夺 ・ ・ ・ ・ ・ ・ ・ ・ ・ ・ 夺 寺 夺 夺 孛 夺 夺 夺 夺 夺 专 夺 幸 - ・ 4 夺 寺 弓 夺 夺 夺 夺 寺 夺 夺 夺 寺 幸 夺 - - 寺 々 寺 寺 夺 寺 寺 ÷ 夺 4
36污染 手 术 、 . 手术 时间 > h明显 增 加切 口感 染率 , 染伤 口 4 污
需早期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清除创伤组织的碎骨片和异物, 对 污染的手术区域彻底消毒,接触污染区域 的手术器械与清洁 区域的器械应严格分开 , 以免感染扩散; 应持续净化手术室内 环境 , 更换术 中应用生理盐水 、 及无菌器械 , 中合理追加抗 术
散 结不 同 。
4光慈 姑 : . 亦名 光姑子 , 药材呈 圆锥 形 。顶端 渐尖 , 基部圆 平, 中央凹入 。不分瓣 。颗粒较松贝稍大 。表面呈黄 白色或 浅棕色 , 光滑 。 一侧有条纵沟到顶端 。 质硬而脆。 断面白色 , 粉性 , 内有一 圆锥形心。气微 , 味淡。 总之 , 伪品与川 贝母 的外形相似 , 药材性状均不同。要 杜绝伪 品进入 医院 , 保证人 民身体健 康 , 把药品质量关 , 严 识别川贝母 真伪之重要特征是鉴别关键 。

川贝母真伪鉴别(图文版)

川贝母真伪鉴别(图文版)
“怀中抱月不到顶且抱合不紧密”,小瓣发育较差,只有大瓣的约1/2高度(不到顶);且多留有缝隙。
“怀中抱月不到顶且抱合不紧密”,小瓣发育较差,只有大瓣的约1/2高度(不到顶);且多留有缝隙;并且小瓣多不规则。
味道
口尝,微苦,有回甜味,具川贝特有的味道。
微苦,无回甜味,无川贝特有味道。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熏硫,入口即很涩口且有刺鼻的硫磺味。
现将我们多年总结的鉴别经验分享给大家,让看到实物的亲们,即使作为非专业人员也容易区分。
品种
川贝母
小平贝
小浙贝
颜色
特有的灰白色。
颜色偏黄,或熏硫后颜色偏白。
颜色偏黄,或熏硫后颜色偏白。
“怀中抱月”形态
珍品“松贝”大小鳞片(瓣)相差悬殊,具特有的“怀中抱月”的形态,“怀中抱月到顶且抱合紧密”(大小瓣高度基本相等)。整体上,川贝较小平贝和小浙贝外观圆整好看。
较苦,无回甜味,无川贝特有味道。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熏硫,入口即很涩口且有刺鼻的硫磺味。
下一页还有图哦
欢迎访问购买我们的:新荷花川贝母店
正品珍珠贝]
正品一级松贝
大平贝(未熏硫)
大平贝(熏硫)
小浙贝(未熏硫)
小浙贝(熏硫)
小平贝(未硫熏)
小平贝(硫熏)
欢迎访问购买我们的:新荷花川贝母店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各种川贝母的成分和药效有较大差别,故2010年版《中国药典》为了规范各种贝母的使用,把贝母分5个品种收载,分别为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和湖北贝母,严禁相互冒充和混用。
其中川贝母补气化痰而不寒,虚人宜之,特别适用于老年虚弱,小孩服用;也特别适用于雾霾天气和抽烟人群的保健。
川贝母真伪鉴别
川贝母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川西北高原上,生长缓慢,繁殖周期长,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孕育了川贝母独特的疗效,是其他贝母不能取代的。由于现在川贝母的价格是小平贝和小浙贝的20倍左右,市场上小平贝和小浙贝冒充川贝母的现象非常严重。

咳嗽的克星!你会辨别川贝的真假吗?

咳嗽的克星!你会辨别川贝的真假吗?

咳嗽的克星!你会辨别川贝的真假吗?
教你如何辨别川贝的真假。

川贝的全名叫川贝母,主要产地是四川,也是四川的地道药材,所以叫川贝。

很多人都知道川贝的功效是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特别在咳嗽的时候,都会想到川贝止咳。

但是川贝是一个非常贵的药,自古以来都是,目前的市场价格大概是3500到5000块一斤吧,很多人会说:不会吧,我买的都没有那么贵啊,川贝不是一个很常用的药吗?
因为川贝是没法人工种植,而且药效最好,所以价格一直高居不下,那么市场就出现很多混淆品和伪品,主要是小粒的平贝和浙贝。

由于外观上很相似,如果平贝跟川贝混在一起,老百姓是很难区分的。

那么你买的川贝是真的川贝吗?
今天就教大家如何去分辨川贝的真假。

1、价格辨别法,刚才讲,真川贝要几千块一斤,而平贝和浙北的价格是川贝的十分之一,如果大家看到几百到一千块一斤的川贝就不要考虑了,真川贝在药店的零售价都是几块钱一克的。

2、外观看:真川贝是特有的灰白色,大瓣抱小瓣,“怀中抱月”基本到顶,抱合紧密,无黑线,如果
3、5年的开花粒就两个瓣都大小一样。


常用冒充川贝的品种是小粒的浙贝,平贝,怀中抱月不到顶,抱合不紧密,颜色也偏黄。

不少商家就为了让颜色达到相近,就用硫磺熏过,这样残留高浓度二氧化硫,对消费者也很大危害。

如果是特别白的话,小心是被硫磺熏过。

真的川贝也分三种:松贝,炉贝,青贝。

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辨别了吗?。

川贝母与其混淆品及伪品的鉴别

川贝母与其混淆品及伪品的鉴别

外灯 光下 观察显 蓝 色 荧光 。 粉末 置紫外 灯光 下观 察显亮 淡 取
绿 色荧光 。
平 贝母: 它的来 源 是百 合科 植 物平 贝母 的干燥 鳞 茎 。药
材呈 扁球 形 , 05 10c 直径 08 20c 高 _~ m, .~ . m。表 面乳 白色 或 淡 黄色 , 层两 枚鳞 卅 肥 厚 , 小 相近 , 外 大 互抱 , 中央稍 凹入 质 硬 而脆 , 面 白色 . 性 。 微味 苦 。 末类 白色 , 断 粉 气 粉 在显 微镜 下 观 察 , 粉粒 单 粒 。 为 三 角 形 、 淀 多 卵形 、 贝壳 形 , 角 状 卵 圆 三 形 ; 点列缝 状 、 或人 字状 , 脐 点 位于较 小端 , 层纹 细 密 , 多脐 点 单粒 可 见 。 新 疆 贝母 :它 的 来 源 是 百 合科 植 物 新 疆 贝母 的干 燥 鳞 茎 。呈 扁球 形 . 05 1 m。表 面类 白色 , 滑 。外 面鳞 叶 高 .~ . c 5 光
规格。
松贝 : 呈类 圆锥形或近球形, 0308C 直 径 0 — 9 m。 高 . . m,  ̄ . 3 c 表 面类 白色 。外 层鳞 叶 2瓣 , 小悬 殊 , 大 大瓣 紧抱 小瓣 , 未抱 部分 呈新 月形 , 习称 “ 中抱月 ” 顶 部 闭合 , 部平 或 中央微 怀 ; 底 凹入 , 能直 立放 稳 . 习称 “ 观音 坐莲 ” 中心 有一 灰褐 色 的鳞 茎 , 盘 。质硬 而脆 , 断面 白色 , 富粉性 。气微 , 味微 苦 。粉末 白色 ,
医护 论 坛
29 3 第6 第 期 O 年 月 1 5 0 卷
川 贝母 与其 混淆 品及 伪 品 的鉴别
李 雪 松 ( 宁 省 辽 阳 中 医 药 学 校 , 宁 辽 阳 辽 辽

川贝母的鉴别

川贝母的鉴别

川贝母的鉴别摘要:通过简易的性状鉴别特征区别川贝母及其混淆品、类似品、伪品。

收集本地区各主要零售店、中药材市场的药用贝母样本,用性状定方法及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工具书等加以描述。

现将川贝母及其类似品、混淆品、伪品的外观特征进行简要区别,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亦可供消费者购买川贝母药材时加以参考。

川贝母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的功效,用于肺热咳嗽,干咳少痰,阴虚劳咳,肺痈等症,其药材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载培品”。

近年来由于货源紧张,来源复杂,商品中伪品、掺伪品时有发生。

以百合科植物一轮贝母、光慈姑(老鸦嘴)、丽江山慈姑、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鳞茎及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种仁。

冒充川贝母的青贝使用,实为不妥,尤其是丽江山慈姑球茎具拔毒、消肿软坚散结的功能,多外用治痛肿疮痒、瘰疬和关节炎,与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用,明显不同,而且含有毒成分秋水仙碱,误服过量会有呕吐、腹泻的副作用,应注意鉴别。

随着人们用药观念的增强,川贝母、味苦甘、性寒,善润肺化痰,常用于阴虚燥咳,咳痰带血、久咳、燥咳、痨咳,因功效显著,已经渗入人们的生活中,与人们的用药紧密相联。

鉴别川贝母的真伪要结合古代本草的记载和现代应用的实际情况,运用植物学、鉴定学等理论知识进行实验研究,明确当今应用的主流品种。

1 性状鉴别1.1 松贝呈圆锥形或近心脏形,高3mm~8mm,直径3mm~9mm,(因其粒小,故又称“珍珠贝”)。

表面类白色,微有光泽,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成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端钝圆或稍尖闭合,内有心芽和小鳞叶1~2枚;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味微苦。

1.2 青贝呈扁球形或圆锥形,高0.4~1.4cm,直径0.4~1.6cm,外表白色或成浅黄棕色。

中药材辨别技巧怎样鉴别川贝母的真伪

中药材辨别技巧怎样鉴别川贝母的真伪

中药材辨别技巧怎样鉴别川贝母的真伪中药材辨别技巧:怎样鉴别川贝母的真伪中药材在传统中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辨别材料的真伪也成为了中药材行业中的一项关键技能。

川贝母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市面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真伪问题。

鉴别川贝母的真伪需要一些专业的技巧和经验。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辨别川贝母真伪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选择中药材。

一、外观特征川贝母的外观特征对于鉴别其真伪具有重要意义。

正宗的川贝母具有呈乳白色或者浅黄色的颗粒状形态,贝母质地较硬,表面光滑而没有明显的杂质。

而假冒的川贝母往往颗粒较大,颜色不均匀,表面粗糙,有的可能含有其他杂草甚至泥沙。

因此,通过外观观察可以初步判断川贝母的真伪。

二、气味辨别正宗的川贝母具有一种特殊的天然香气,气味独特且清香,外加稍带苦涩。

此外,川贝母研磨后的粉末在香气上也有一定的特点。

而不真正的川贝母由于不同的制作工艺和添加剂,其气味通常有所差异。

因此,通过仔细闻气味也可以进行初步的真伪鉴别。

三、研磨鉴别在中药材辨别中,研磨后的川贝母粉末也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真正的川贝母粉末细腻且均匀,具有一定的黏性。

而假冒的川贝母粉末通常颗粒较大,细腻度差,且不具备黏性。

此外,研磨后的川贝母粉末通常具有一种特殊的光泽,而假冒的贝母则相对呈现暗淡无光的状态。

四、燃烧试验燃烧试验是一种常见且简单的鉴别中药材真伪的方法。

川贝母燃烧后的残渣通常应该呈现黑色或黑褐色,有的橙黄色。

在燃烧过程中,真正的川贝母往往会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而且燃烧时火焰较为平稳。

而假冒的川贝母残渣颜色可能不一致,有时也会有较大的泡沫产生。

五、化学检测对于一些有化学检测条件的实验室,还可以运用一些化学方法来鉴别川贝母的真伪。

例如,可以采用紫外光谱进行鉴别,通过观察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光谱来区分真假川贝母。

此外,还可以使用色谱、质谱等先进的分析方法对川贝母进行精确鉴别。

总结鉴别川贝母的真伪是一项需要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技术活,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较为困难。

川贝真伪鉴别

川贝真伪鉴别

川贝真伪鉴别(1-37)川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品种较多,可分为松贝、青贝、炉贝三种规格:松贝:呈卵圆形,圆锥形或近心脏形,颗粒大小均匀,直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

顶端稍尖、闭口。

底部平、能直立放稳。

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小鳞片被包在心脏形的大鳞片内,留一新月形部分在外,俗称“怀中抱月”。

外表纯白色,有光泽。

质地硬脆,断面白色,粉性足。

青贝:呈扁球形,外层两鳞片大小相近。

顶端开口,内有小鳞片数枚,颗粒多歪邪,不能直立放稳。

外表呈浅黄白色,质地较松贝疏松,粉性。

炉贝:多呈棱形或圆锥形,颗粒大,形似马牙状,故俗称“马牙嘴”。

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外面两枚鳞叶大小相近。

表面黄白色,稍粗糙,常有黄棕色斑块,习称“虎皮斑”。

质脆、断面粗糙,白色,粉性。

这三种贝母均气微、味微苦。

均以质坚实、粉性足、色白者为佳。

松贝、青贝、炉贝的鉴别要点如下:1、松贝:松贝也叫尖贝,是质量较好的川贝,它的价格也比较高。

其鳞茎呈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

表面类白色。

外层鳞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

底部平,微凹人,中心有一个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

质地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

2、青贝:青贝的个子比松贝大,是长大了的松贝。

其鳞茎呈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是0.4-1.6cm。

外层鳞叶两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

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3、炉贝:炉贝是棱砂贝母的鳞茎,因其外表有呈浅棕黄色或具棕色斑点,也被称为“虎皮贝”。

因其原植物与上述两种不同,故鳞茎的外形也与上两种区别较大。

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

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

外层鳞叶两瓣,大小相近。

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川贝真假辨别方法

川贝真假辨别方法

生活中的常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生活经验知识分享川贝真假辨别方法
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操作方法从川贝的外观上来看,真的川贝颜色一般上灰白色,很多不良商家会用硫磺熏白,这时大家就要看看是不是用硫磺熏过的川贝,呈卵圆形,颗粒大小均匀,直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

从川贝的价格上来看,正宗川贝的价格就不会很低,基本上都在一千以上,如果看到低于一千的川贝,你就要看看是否是真的川贝
从川贝的质量上来看,川贝的油籽约少,它的质量就越好,当然也就是真的川贝
辨别川贝的时候,可以把川贝用来闻闻,真的川贝味道的气味会带有一种苦味,或者会带有腥味,如果是假的,就没有气味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贝及其常见伪品的鉴别
贝母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

陶宏景谓之“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

”后至《本草纲目拾遗》始将之分为川贝及浙贝二种。

川贝因其疗效显著且货源紧缺,加之规格较多,故市场上伪劣品种不少。

现将其鉴别方法整理如下。

一、正品
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为“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

1.松贝:因其过去集散于四川松潘县附近,所以称为松贝。

本品外形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

因其如豆如珠,又称“珍珠贝”、“米贝”。

表面类白色,外有鳞瓣2枚,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俗称“怀中抱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或小鳞叶1~2枚;顶端闭合,稍尖或钝圆,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习称“蒜泥点”或“蒜泥蒂”。

质地坚硬且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

2.青贝:因其过去集散于四川青川县附近故称青贝。

本品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

外层两枚鳞瓣大小形态相近,相对抱合,在顶端形成裂口。

鳞瓣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底部钝圆。

气微,味微苦。

3.炉贝:因其集散于打剑炉故名之。

本品外形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在川贝中个体最大。

外表类白色或浅黄棕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俗称“虎皮斑”。

外层两枚鳞瓣,大小相近,在顶端形成略尖的裂口,内有小鳞叶及心芽。

质地不如上两种川贝坚实,断面较粗糙。

气微,味微苦。

二、地方习用品
据报道,全国有几十种贝母属植物的鳞茎作贝母入药。

有的已收入部颁标准,如湖北贝母;有的在药典中被另立门户,如平贝、伊贝。

其鉴别要点如下。

1.湖北贝母:为百合科湖北贝母的干燥鳞茎,又称板贝。

本品呈扁圆球形,高0.8~
2.2cm,直径0.8~
3.5cm,表面类白色至淡棕色,外层有鳞瓣2枚,肥厚,略呈肾形,或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顶端闭合或开裂。

内有鳞叶2~6枚及干缩的残茎。

基部内陷呈窝状,残留有淡棕色表皮及少数须根。

外层单瓣鳞叶呈元宝形,长2.5~3.2cm,直径1.8~2cm。

质脆,断面类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苦。

2.平贝:为百合科平贝母的干燥鳞茎。

商品多来源于栽培,主产东北。

本品外形扁球状,形如算盘珠,高0.5~1cm,直径0.6~2cm 。

表面乳白色或淡黄白色,外层有鳞叶两瓣,肥厚饱满,大小相近或一片较大,互相抱合,顶端微平或微凹入
,稍开裂。

中央鳞片小,质坚实而脆,富粉性。

平贝与川贝最大的区别在于平贝较川贝大,扁平不圆,色常不白,味苦。

近来有用小粒平贝充松贝者,其直径仅约0.5cm,呈圆锥形,形似松贝,但顶端较圆,鳞叶两瓣大小亦极悬殊,大抱小,但小鳞叶仅呈米粒样,只在中部显现,多不到基部(不似松贝之怀中抱月形)。

味苦。

3.伊贝:为百合科新疆贝母或伊犁贝母的干燥鳞茎。

新疆贝母为扁球形,高0.5~1.5cm。

表面类白色,光滑。

外层鳞叶2瓣,月牙形,肥厚,大小相近而紧靠。

顶端平展而开裂,基部钝圆,内有较大的鳞叶及残茎、心芽各1枚。

质硬而脆,断面白色,粉性。

本品常混作青贝,应注意鉴别。

伊犁贝母呈圆锥形,较大,表面稍粗糙,淡黄白色。

外层鳞叶心脏形,肥大,一片较大,或近等大,抱合。

顶端稍尖,少有开裂,基部微凹陷。

三、混伪品
常见的川贝混伪品有一轮贝母、东贝母及草贝母等,鉴别要点如下。

1.一轮贝母:本品呈扁球形,直径约1cm。

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

外层鳞瓣多枚,肥厚,轮生,顶端开裂。

中央有小鳞叶和心芽。

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味苦,有毒。

2.东贝母:本品呈扁球形,直径1~2.5cm,高1~1.5cm。

表面类白色,外层两枚鳞叶肥厚,对合,中央有皱缩的小鳞叶2~3片及干缩的残茎。

质实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味苦。

3.草贝母:主产于四川和云南,即丽江山慈菇的球茎,俗称为草贝母。

有误当贝母服用造成死亡的事故发生。

球茎呈短圆锥形,高1~1.5cm,直径0.8~2cm,顶端渐尖,底部呈脐状凹入或平截。

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光滑;一侧有一处从基部伸至顶端的纵沟。

质坚硬,断面角质样或略带粉质,类白色或黄白色,味苦而麻,有大毒。

综上所述,松贝与青贝的明显区别在于松贝的两个鳞瓣大小悬殊而青贝的大小相近;炉贝个体最大,呈长圆锥形,色显黄白,或有“虎皮斑”。

川贝均以质坚实,粉性足,色白者为佳。

另外,一轮贝母及草贝母均有毒,须格外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