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3班交通安全教育教案
初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教案6篇

初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教案6篇初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教案篇1班会目的:1、教育学生在单独行走时应注意的安全。
2、对学生坐车时应注意的安全进行教育。
班会重点:让学生懂得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班会时间:20__年11月4日下午第二节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向学生提问:⑴同学们,你们坐过车吗?学生回答:坐过。
⑵那么你们坐的是什么样的车呢?有的答:坐过摩托车。
有的答;坐过自行车。
有的答:坐过小汽车。
有的答:坐过公共汽车、火车。
⑶同学们坐过各种各样的车,那么你们听到或看到过有关行人或车辆的安全知识吗?今天老师就跟你们简要的介绍。
二、新授1、向学生介绍有关交通安全知识。
⑴在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人必须在人行道上行走。
问:放学后,应从路边绿化带内走,还是从绿化带外走?答:绿化带外。
⑵在道路上行走,必须靠右行走。
问:怎样判断是右边还是左边。
学生回答:(各种各样)老师引导:拿笔的手是右手,右手的一边是右边。
⑶行人横过道路时,应站在路边,看清来往车辆后,确认有无危险,再过马路。
不要突然猛跑,突然往后退,以防驾驶员措手不及发生危险。
老师先做示范,叫学生判断对错。
后让学生演一演,评一评。
a、正确动作。
b、只看一个方向。
c、突猛往前猛跑。
d、突然后退。
⑷“绿灯行、红灯停,从人行横道上行走。
”老师让学生我念几遍,并让学生牢记。
2、交通安全信号识别。
(板书后向学生介绍三灯的含义)⑴绿灯亮——准许通过②黄灯亮——等待,不准通过⑶红灯亮——不准通过⑷绿色箭头灯亮——允许通行⑸黄灯闪烁——等待!三、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知道了怎么走路,大家在上学路上互相监督、放学后要自觉地排好路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谁做得不对,就向老师报告,我们来共同纠正他的错误。
上面内容就是一秘为您整理出来的6篇《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初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教案篇2一、目的意义:为了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进一步搞好我班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进一步培养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
初一交通安全教案实用三篇

初一交通安全教案实用三篇初一交通安全教案 11、黑板__写“安全在我心中”几个美术字。
2、确定男女主持各一人。
3、准备好15道测试交通规则的题目。
4、确定四位学生排练小品《人民的好__》。
5、学生在班会课前自学《小学生日常安全手册》。
6、准备好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一)师主持,以逼真的画面,真实地讲述,真切的告诫,让学生深深懂得交通安全重于泰山。
1、导入:交通安全,一个永恒的话题;交通安全,一个关系人生质量、家庭幸福的话题。
自从1886年德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做燃料的机动车以来,它使人类进一步向现代文明迈进,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这一灰色阴影。
当一个鲜活的生灵瞬间成为车轮下的亡灵时,当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为惨痛的__而支离破碎时,怎不让我们为之警醒?2、请看材料(显示课件)进入新世纪以来,__已经连续3年每年__突破10万大关,10万鲜活生命葬于滚滚车轮之下,如此触目惊心的人间惨剧,留给世人的该是多么沉重的警示和思索。
连续三年每年__突破10万大关,一年10万人是什么概念?一年消失一个小城镇;一个月被吃掉一个万人的军团;一天从天上掉下来一个载有300人的大型客机。
如果仅以每一位死者直系亲属3人计,一年中有30万个家庭遭到家破人亡的灭顶之灾;如果以10位亲属计,死者牵连到的亲属约100万人。
10万个鲜活生命葬于滚滚车轮之下,碾下车轮的有多少个撕心裂肺的人间惨剧。
一年经济损失33亿多元,可以养活100万个下岗职工;可以使200万个穷困地区失学儿童重新走进学堂,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3、请再看具体的、血淋淋的交通事故场面。
(显示课件)4、交通事故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也常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讲一讲亲身经历过或亲人朋友遭遇过的交通事故,(学生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交通故事)5、谈起交通事故,大家无不感到形势严峻,谈起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无不感叹唏嘘。
感叹、震撼之余,请同学们说一说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或想法。
七年级关于交通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七年级关于交通安全教育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
2. 交通规则的理解和遵守。
教学难点:1. 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
2.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交通事故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交通安全的关注。
2. 交通安全知识讲解:介绍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如遵守交通信号灯、各行其道、不要在马路上玩耍等。
3. 交通规则学习:讲解和讨论《道路交通安全法》中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规定,如佩戴安全带、不闯红灯等。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交通安全知识和经验。
5. 总结: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三、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并记录下自己知道的一些交通安全知识。
2. 调查家人或朋友是否存在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并思考如何说服他们改正。
四、教学评价1. 课后访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通行为,评估其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安全,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也要考虑如何将交通安全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真正学会并遵守交通规则。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通过问答或小测试方式,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交通安全知识。
2. 情景模拟:设置交通安全情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遇交通事故、迷失方向等。
3. 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交通安全知识和案例。
4.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交通安全知识和感悟。
5. 总结: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好自我保护。
初中交通安全教案(精选7篇)

初中交通安全教案(精选7篇)初中交通安全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的:1、通过读新闻、抢答、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是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三、活动过程:(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3、同学们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a: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b: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安全,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知识竞赛(抢答形式)(三)、看小品,议一议。
1、小品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2、小品内容:两名小学生在马路上踢球,结果拣球的时候,出了车祸。
3、议一议。
这几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安全?4、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5、由小品、谈心得体会。
(四)、轻松一笑。
小合唱《祖国、祖国我爱你》(五)、板板。
(六)、必答题。
四、小结。
1、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初中交通安全教案(精选篇2)授课时间:__月__日下午第三节班会课班级:高一级X班活动形式:安全讲授、图片展示、知识竞答出席人员:高一级X班全体学生、班主任、级长地点:高一级X班教室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2、认知走路,骑自行车,乘车安全知识,并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3、为加强对学生法制与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使学生增加法制观念,做到这法、知法、守未能确保身心健康,平安完成学业。
4、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
交通安全教育初中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交通信号、行人规则、车辆规则等。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教学重点:1. 交通安全基本知识2. 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教学难点:1. 交通信号的识别与理解2. 交通安全习惯的养成教学准备:1. 交通信号图片或视频2. 交通规则宣传册3. 交通标志模型或图片4. 交通法规知识竞赛题目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交通安全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交通安全是指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交通安全基本知识1. 交通信号:讲解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的含义和作用。
-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
- 教师提问:“交通信号灯有哪些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交通信号的重要性。
2. 行人规则:讲解行人过马路、横穿马路等基本规则。
-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行人过马路的安全行为。
- 教师提问:“行人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行人规则的重要性。
3. 车辆规则:讲解车辆行驶、停车、变道等基本规则。
-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车辆行驶的安全行为。
- 教师提问:“车辆行驶时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车辆规则的重要性。
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1. 案例分析:分析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违反交通规则带来的危害。
- 教师展示交通事故案例,提问学生:“这个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违反交通规则的危险性。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过马路、行车等场景,体验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 教师观察并给予指导,确保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遵守交通规则。
四、交通安全习惯的养成1. 制定家庭交通安全规则: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制定家庭交通安全规则,提高家庭交通安全意识。
七年级交通安全教育课件(3篇)

第1篇一、课件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在交通环境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课件内容第一部分:交通安全知识介绍1. 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通过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 强调遵守交通规则,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2. 交通安全基本知识-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的认识与理解。
- 不同交通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
- 行人、自行车、机动车、摩托车等不同交通工具的通行规则。
3. 交通信号灯的含义- 绿灯:表示允许通行。
- 黄灯:表示警示,准备停车。
- 红灯:表示禁止通行。
第二部分:交通安全规则学习1. 行人安全- 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
- 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时,要左右观察,确保安全。
- 不要在道路上追逐打闹,不要翻越隔离栏。
2. 自行车安全- 自行车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不要驶入机动车道。
- 通过路口时,要遵守交通信号灯,不要闯红灯。
- 骑自行车时不准载人,不准双手离把,不准攀扶其他车辆。
3. 机动车安全- 机动车应在规定的车道内行驶,不要随意变道。
- 通过路口时,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
- 驾驶机动车时,不得酒后驾驶、疲劳驾驶。
4. 摩托车安全- 摩托车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不要驶入机动车道。
- 通过路口时,要遵守交通信号灯,不要闯红灯。
- 驾驶摩托车时,要佩戴安全头盔。
第三部分:交通安全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一:某学生在横穿马路时,没有走人行横道,结果被一辆轿车撞伤。
2. 案例分析二:某学生骑自行车闯红灯,与一辆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双方受伤。
3. 案例分析三:某司机酒后驾驶,导致严重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第四部分:交通安全实践1. 模拟交通场景: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交通场景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 安全出行倡议:鼓励学生向家人、朋友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共同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初中《交通安全》教案

初中《交通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素养。
二、教学重点:1. 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
2. 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和遵守方法。
3. 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
2. PPT课件。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交通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对交通安全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行走、骑车、乘车等各方面的安全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分析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 总结提升:强调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和遵守方法,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6. 课堂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交通安全素养。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向家人宣传交通安全知识,让家人也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后是否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确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初一年级道路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初一年级道路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意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认识到道路交通中存在的潜在危险,了解交通规则和交通标志;3、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交通安全意识;4、通过班会形式,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大家集体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道路交通安全常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2、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和提高;3、如何通过班会形式,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大家集体意识。
三、教学方法:1、介绍、讲解、互动、演示。
2、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了解事故案例,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1、开场白:老师向学生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道路交通安全,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请同学们向家长宣传相关安全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更能让家长们了解和重视相关安全知识。
2、介绍、讲解:通过投影仪或黑板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交通规则和交通标志,并讲解每个交通标志和规则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道路交通的重要性和交通事故的危害性。
3、演示:由老师、学生或志愿者在教室里边参观模拟道路示范区,先后演示“过马路,从不带行人天桥、地下通道、斑马线”情况下,如何安全通过马路。
4、互动:通过教学中巧妙的互动方式加深学生们对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例如,老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然后带领大家讨论如何正确应对该状况。
通过互动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5、视频观看:老师播放交通安全教育片段,以案例分析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交通安全事故的危害性,同时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感性认知水平。
六、教学后记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更好的认识到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到交通事故的危险性,掌握了一些道路交通的安全规律和知识,提高了交通安全意识,增强了班级集体凝聚力和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将会掌握正确的交通出行方式,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同时也更好的传递交通安全知识,为创建和谐交通环境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3班交通安全教育教案
张建华
教学目标:学生反思自身不良交通行为,学习道路交通安全常识教学目标:学生反思自身不良交通行为,学习道路交通安全常识,使他们从小就能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反思自身不良交通行为,学习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教学方法:讲演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作为中学生,我们时常有很多不良行为与交通法规是格格不入的,你觉得自己有没有这样的不良行为呢?结合自身实际举例说明
二、中学生不良的交通行为表现
1.中学生在路上的不良行为:(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列举)
(1)在道路上行走时不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时,不是靠路的右边行走,而是在路的左边或中间行走。
(2)横过车行道时不走人行横道、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而是任意横穿,或在车辆来临时突然横穿。
(3)只顾行路,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的显示,不服从交通指挥和管理。
(4)在车行道、桥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逗留、玩耍、打闹、抛物、泼水等。
(5)在铁路道轨上行走、坐卧、玩耍、放牧、拣拾杂物、摆放石块、木块等。
穿越、攀登或跨越道路和铁路的隔离设施。
(6)从铁路桥梁、隧道和没有道口或其它平面交叉设施的铁路道轨上通过。
(7)不听从铁路道口工作人员或信号的指挥,钻、爬、越道口栏杆(栏门),强行通过已经关闭的铁路道口。
2.中学生骑自行车的不良行为:(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列举)
(1)未满12岁的中学生上路骑车。
(2)在人行道、机动车道、逆行道上骑车;在机动车道上学骑自行车。
(3)骑车横冲直闯,争道强行,只顾自己行驶,不管前方情况和左邻右舍的安全,当机动车临近时也毫不相让。
(4)骑车遇路口转弯时不减速,不向后望,不打手示,突然猛拐。
(5)通过路口时猛蹬猛骑,遇有禁行信号时抢行或闯行。
(6)骑车时双手离把或单手持物,或再牵引一辆车,或驮带他人。
骑车在道路上互相追逐、打闹或曲线竞骑。
三五人骑车并列行驶或扶肩并行。
3.中学生乘车乘船的不良行为:(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列举)
(1)候车时不在车行道上,或在车行道貌岸然上招呼出租车。
(2)不按秩序依次候车候船,在上下车船时拥挤争抢。
(3)上车船后,不坐在座位上,随意走动、打闹,或将身体探出车船之外,或向车船外任意抛投物品。
(4)在车船上随意触动车船上的设施。
三、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㈠行路常识:
行路是中学生最基本、最常见的交通方式。
因此,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安全教育,掌握如下一些常识。
1、路上行走要走在人行道上,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群体行进要列队,横排不要超过两人。
2、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在没有这些标志、设施时,须直行通过,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长队伍横过车行道时可视情况分段通过,有条件的可佩带明显标志,如小黄帽等;不准横过划有中心实线的车行道。
3、行路时要注意各种信号灯的指示,尤其是路口红绿灯、人行横道信号灯和车辆转向灯的变化。
4、当公共汽车站设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设施上时,上下车要避让车辆,并直行通过非机动车道。
5、不要在车行道、桥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逗留;不要在路上玩耍、抛物、泼水、散发印刷广告或进行妨碍交通的活动。
6、不要穿越、攀登或跨越隔离设施。
学生交通安全知识守则
㈡骑自行车常识:
目前我国中学生上、下学大多以骑自行车为主,特别是在城市,这一现象更为突出,有的学校甚至绝大多数学生都骑车上、下学,这就使得加强这方面的安全教育,掌握骑自行车的安全常识列为必要。
1.我国交通法规明文规定,12岁以下儿童不能骑车。
但城市骑车的12岁以下儿童不少,因此中小学生骑自行车,就成为我国交通事故的一个高发点。
因此,必须加强对中小学生在这方面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骑车安全意识。
2.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赛车、山地车等多了,发生事故的比例也增多了。
所以,不要骑快车、追尾、超车等。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