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米倒伏的原因及对策
邓州市夏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邓州市夏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预防对策邓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农业发展较为发达,夏玉米是该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由于气候不稳定、管理不当等原因,夏玉米倒伏频发,导致产量大幅减少。
本文将对邓州市夏玉米倒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夏玉米倒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气候因素:夏季是邓州市雨量较多的季节,而玉米生长期需求较多的水分。
如果遇到大雨或暴雨,土壤水分过多,会导致根系松散,失去对植株的支撑力,从而引发倒伏。
2.土壤因素:邓州市部分地区土壤质量相对较差,通透性较差、持水能力差,极端天气条件下,会因土壤软化导致玉米植株倒伏。
3.病虫害: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特别是玉米腰斑病,会导致玉米植株抗倒性下降,容易倒伏。
4.栽培方式:有的农民在种植玉米时,栽植密度过大,或者未按照正确的株行距和行距进行栽植,导致玉米植株相互竞争,根系生长不良,易发生倒伏。
由于夏玉米倒伏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为了提高产量稳定性,农民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合理选地和调整播期: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并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合理调整播种期,避免遇到大雨或暴雨。
2.加强土壤管理:改善土壤质量,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和持水能力。
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和秸秆还田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
3.防治病虫害:加强农田管理,及时发现并采取控制措施进行防治,减少土壤中病菌和虫害的侵袭。
定期喷施农药进行防治,注意使用合理的剂量。
4.调整栽培方式:合理调整玉米的栽培密度和株行距,避免玉米植株相互竞争,生长不均衡。
栽培时注意适量使用有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玉米植株的抗倒性。
5.加强管理措施:加强田间监测,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倒伏迹象,并采取支撑措施,如添加支撑杆或使用绑架法等,防止倒伏加重。
总之,邓州市夏玉米倒伏的原因多种多样,预防对策也需要综合考虑。
通过合理选地、调整播期,加强土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调整栽培方式,并加强田间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夏玉米倒伏的发生,并提高玉米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玉米空秆倒伏的原因及防治

度至 4 ~5 . 5 万株 /a可减少空秆 、 h, 倒伏的发生 , 使其达到较 高的 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2 . 2合理供应 适时 、 适量地供应肥水 , 使雌穗的分化和发育
获得 充足 的营 养 。苗期 注意 蹲 苗 , 使根 系 下扎 , 部茎 节缩 短 。 促 基
形, 叶缘 4 6裂 , ~ 先端渐 尖 , 部心 形 。 基 花小 黄 绿色 , 雄异 株 , 雌 雌 花 序单一 下垂 , 黄色 。蒴 果 椭圆 形具 三翅 , 似炮 弹 翅 , 熟 后 绿 形 成 黄 褐色 。 2生 物 学 特性 .
穿山龙 栽培技 术
文 / 韧 强 李 英 淑 姚 红 杜
寒 , 温 度 1" ~ 8(, 长初 期 要 求 温 度 1℃ ~ 02 开 花 适宜 5 C 2 ̄ 生 2 O 2 ̄ , (
结果期要求温度 2 ̄ 2 q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 0C~ 8C 以疏松肥沃 , 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栽培为佳 。种子发芽率为 4%~6%, 0 0 适宜发 芽温度为 2 ̄ ~2  ̄ 达到发芽适宜温度 2 天即可 出苗 , 0 2 8C, ( 6 低于
I ̄或 高于 3'种 子发 芽 均会 受到 抑制 。 O C 0C  ̄
3选地做床 . 穿山龙根状茎在地下横走 , 需要选择 土壤疏松 , 土层深厚, 土 质肥沃、 腐殖质层厚、 H值在 5 ~6 之间 , p . . 5 5 排水良好的地块 。 4 月上旬耕翻 , 每亩撒施腐熟的农家肥 50k , 00 g深耕 3c 结合耕 0m, 翻使粪肥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 耕翻后耙细耙平地面 。 然后做床 ,
增高的I 素。 2 . 4田间管理 苗期应控大苗、 促小苗 , 使幼苗整齐健壮 。另 外, 及时防治病虫害 , 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也有降低空秆和倒伏的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玉米倒伏是指玉米植株在遭遇强风或其他外力作用下,无法维持正常生长姿态,而发生倒伏的现象。
在玉米生产中,倒伏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因此预防玉米倒伏是农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1.生长阶段:在玉米一生中,转折期(拔节-开始抽雄)和生育期(开始抽雄-灌浆)是倒伏的高发期。
转折期时,玉米抽雄、抽秆速度加快,而根系尚未完全发育,导致植株稳定性较差,容易倒伏。
生育期时,随着玉米结实和鲜秆重量的增加,对植株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容易导致倒伏。
2.外力作用:强风、暴雨等自然气候因素是引起玉米倒伏的主要外力因素。
强风可以通过对玉米植株施加较大的压力,使其无法保持直立姿态而倒伏。
暴雨则会使土壤变得松软,减少了植株与土壤的粘结力,进而减弱了植株的支持力,导致倒伏。
3.农艺措施不当:种植密度过大、施肥不当、排水不良、虫害和病害等因素也会导致倒伏。
种植密度过大会导致植株之间竞争激烈,造成植株生长不均匀,根系发育不良,容易倒伏。
施肥不当会导致根系分布不均匀和根系生长不良,减弱了土壤粘结力,增加了倒伏的风险。
排水不良会导致土壤过湿,减少植株根系对土壤的粘结力,易发生倒伏。
虫害和病害的侵害会削弱植株的生长能力,使其无法支撑自身重量,容易倒伏。
为了预防玉米倒伏,农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的品种选择:选择抗倒伏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抗倒伏性强的品种具有较粗壮的秆径、较小的叶片角度和较深的根系,能够更好地抵抗自然灾害的侵害,减少倒伏的风险。
2.适当控制种植密度:合理确定玉米的种植密度是防止倒伏的关键。
密度过大会增加植株之间的竞争,容易导致倒伏,而密度过小则容易造成产量低下。
种植密度的选择应根据土壤肥力、水分状况、品种特性和机械化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3.注意施肥和水肥一体化:合理施肥是减少倒伏的重要措施之一、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生长需要进行合理施肥,避免出现过浓或过稀的施肥现象。
同时,应注意水肥一体化,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提高植株的抗风性。
浅析玉米倒伏发生成因及防治措施

78种植科学1.玉米倒伏的症状玉米倒伏的主要症状有茎倒、根倒和茎折 3 种类型。
1.1茎倒是说玉米植株从节或节间产生倒伏现象,此种现象对玉米的生产及产量的影响都比较大,造成玉米植株发生茎倒的主要原因有植株的种植密度过大,或是选用的玉米茎秆组织比较娇嫩脆弱,本身的负载能力差,再加上植株生长速度过快,节间细长且株体过高,地上部分重量与根基部节间能承受的力量不相适应,从而引起茎秆倾斜或弯折。
1.2根倒即玉米根部露出地面,根倒多发生在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后,或进行浇灌之后有大风,这类倒伏现象可在雨后进行扶起培土,从新种植,对产量影响较小,而根倒的主要原因就是水过于肥沃充足,玉米植株的生长过于旺盛,造成玉米根部不够发达,形成头重脚轻的状态,加上土壤的固着力比较差,待雨水过多或灌溉泛滥后遇到大风便会纷纷倒去。
1.3茎折主要出现在抽雄前,多因抽雄前生长较快,茎 秆组织脆嫩或遭虫害,降低抗风能力引起的。
2.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2.1自然条件的影响玉米生长的旺盛时期当属炎炎夏季,在幼苗成长过程中,狂风和暴雨这两者是最严峻的影响因素,而出现这种恶劣天气恰好多在夏季。
强降雨会导致土壤松软湿润,当土地湿度达到80%时,及易使玉米根部被压倒,造成玉米大面积的倒伏。
除此之外,由于玉米的茎秆在发育期非常娇嫩,遇上暴雨,雨水积少成多,茎秆和茎叶整体的的支撑力随之被削弱,也会引发大面积的倒伏现象。
今年我们本地玉米多是在6月9日,10日播种,在7月26日晚至27日下了一场大雨,当时风力有8级之大,部分地块达到9到10级大风,加之雷暴雨,造成玉米大面积倒伏。
2.2品种的特质玉米从茎秆粗细,植株的高低及产物的软硬度等方面被分为不同的品种,这就是个别地区的玉米产量与质量都领先在前的原因。
不同地域环境里生长的玉米,其抗倒伏能力的强弱也是不尽相同的,保证玉米在根系粗壮发达,茎秆达标的条件下,选择适合其生长的环境,是大有益处的。
2.3栽培与种植方式2.3.1耕种的重要性。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玉米茎倒 或根倒对玉 米的高产 、稳 米 。 展型稀植 品种 ,每 6 7 伸 6 平方米留苗 产都有 较大影响 。造 成玉米倒 伏的原 因 3 0 株 左 右 , 、 距 2 厘 米 ×7 厘 米 。 50 株 行 7 0 有以下五个方面 : 采用 宽窄行种植 方式 ,以改善群体 的光 1 自然条件 造成 的。玉米 是高秆作 照条件 。 .
方式 因地 制宜 , 确定适宜 的种植密度。 竖 茎 干节间伸 长 ,促进茎干增 粗 ,根 系发
叶 紧 凑性 品 种 ,每 6 7 方 米 ( 亩 ) 留 达 ,增 强抗 倒伏能力 。( 6平 1 赵春香 马和 东
苗 4 0 株左右 , 、行距 1 厘米 ×8 厘 嘉祥县 万张 乡农技 站 邮编 :2 20 50 株 7 0 7 4 0)
5管理粗放 。在玉米苗期 , . 对有些有 水 , 要 控 制 水 量 , 勿 大 水 漫 灌 。玉 米 但 切 旺长趋 势的地 块未能及 时蹲苗 。在 玉米 穗 期阶段要 灌好两 次水 ,一是大 喇叭 口 大 喇叭 口期未 能正常使用 植物生 长调 节 期前后 , 结合追穗肥进行浇水。 次, 第2 抽 剂 ,造成植株过高 ,抗倒能力差 。
劣环境 时植株 易倒伏 。 保叶攻粒肥。 壮苗攻秆肥 , 当玉米 5 叶 ~7 3种植密度过大。 . 密度大导致 田间郁 展开时 ,6 平方米施氮磷钾复合肥 ( 5 67 2- 蔽,通风透光差 , 茎秆徒长 , 再加上有些 1-1 )1 千克 。壮秆攻穗肥 ,当玉米有 0 5 5 玉米地块播 种后不 问苗 ,造成 田间群体 9 1 叶 片 时 , 行 第 2 追 肥 , 6 平 方 ~ 2 进 次 67
过大 , 、钾肥及微量元素较少,造成茎 应 ,使 地 上 部 节 间缩 短 ,根 系 入 土 深广 。 磷
导致玉米倒伏的主要因素及预防补救措施

导致玉米倒伏的主要因素及预防补救措施摘要本文分析了导致玉米倒伏的三个主要因素,介绍了防止玉米倒伏所要采取的五种措施以及玉米一旦倒伏后所采取的三个补救措施,以供生产中参考应用。
关键词玉米;倒伏因素;技术措施玉米倒伏可分为:茎倒伏、根倒伏、茎倒折三种,但不论何种倒伏都会对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玉米产量不断提高对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玉米栽植密度的不断加大,致使玉米倒伏的风险也不断加大,对玉米的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所以说玉米倒伏是玉米生育期中的一个非常主要的自然灾害,可以造成玉米大幅度的减产,严重时甚至绝收,防止玉米倒伏是玉米栽培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1玉米倒伏的原因玉米倒伏主要有三种因素:一是品种因素;二是人为造成;三是天气影响。
1)品种因素。
主要是指玉米品种本身因素,是由生物遗传因子所决定,大致可总结出两个方面。
①是植株的生理缺陷,品种植株过高或穗位过高,杆细杆瓢,或次生根少。
②是品种的抗逆性缺陷,品种本身不抗病虫害或者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差,致使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病虫害,导致倒伏现象发生。
2)人为因素造成。
①密度过大,把低密度品种当作高中密度进行播种,或者把高密度品种过于密植,造成群体内通风透光减少,光合产物减少,导致个体发育不良,植株偏高或茎秆偏细,遇到暴风雨等灾害性天气造成倒伏。
②种植密度虽然合理,但是行距与株距不和谐,行距过窄或株距过小,都可以造成玉米倒伏。
③施肥不合理,氮磷钾等主要肥料没能合理搭配,施肥量过大,特别是氮肥过多,施肥深度过浅(不利于根系的下扎)或距离根太近而造成烧根。
④田间管理措施不当,既不实行宽窄行种植,出苗后也没有进行间定苗,又不注重病虫害的防治。
⑤玉米整地质量不好,土壤过于板结,致使玉米根系不能下扎,根系发育不良、根系少,也是造成倒伏的主要原因。
3)天气条件影响。
天气条件是玉米倒伏的关键因素。
苗期的雨水过多(不利于蹲苗)、拔节期的阴雨寡照和灌浆期的暴风骤雨都能引起玉米的倒伏。
玉米倒伏原因及防治方法

防治病虫害
病害
玉米倒伏后,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如茎腐病、纹枯病等。 因此需要及时喷洒适量的杀菌剂,以防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
虫害
玉米倒伏后,也容易受到虫害的侵袭,如玉米螟、粘虫等。 此时需要使用适量的杀虫剂进行防治。在使用杀虫剂时要注 意安全和适量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合理化控
化控的作用
玉米倒伏的分类
根据倒伏时间不同,玉米倒伏可分为 早期倒伏和晚期倒伏。
根据倒伏方向不同,玉米倒伏可分为 根倒伏和茎倒伏。
早期倒伏多发生在玉米拔节后至抽雄 前,晚期倒伏则多发生在抽雄后。
根倒伏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分过多、根 部发育不良或病虫害等原因导致;茎 倒伏则多是由于大风、大雨等天气因 素造成。
玉米倒伏的影响
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
进一步研究玉米倒伏的机理和抗倒伏的遗传机制,发掘抗倒伏的基因资源,通过分子育种等手段培育抗倒伏能力 强的新品种,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同时,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玉米倒伏的影响,为预测和预防玉米倒伏提供 科学依据。
实际应用前景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有望培育出抗倒伏能力更强、产量更高、品质更优的玉米新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 技术支持。同时,针对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玉米倒伏的影响,可以建立更加精准的气候预测模型,为农业生产提供 及时、准确的预警和服务。
肥水管理不当
施肥过量
过量施肥会导致玉米植株生长过快,增加倒伏的风险。
水分管理不当
在拔节期至抽雄期这一关键时期,水分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引发倒伏。
病虫害影响
茎腐病
茎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会导致玉米茎秆变软,容易发生倒伏。
玉米螟
玉米螟是一种常见的虫害,会蛀食玉米茎秆,使其变得脆弱,容易倒伏。
玉米倒伏原因及防止措施

玉米倒伏原因及防止措施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倒伏现象,给农民朋友带来不小的损失。
那么,玉米倒伏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采取措施来防止玉米倒伏呢?玉米倒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天气因素: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的袭击往往是导致玉米倒伏的主要原因之一。
台风带来的强风和暴雨会猛烈地摆动玉米植株,使其根部容易松动,从而导致倒伏。
2. 茎秆过细: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茎秆过细是导致玉米倒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茎秆细弱无力,抵抗风雨的能力较差,容易在强风吹袭下折断。
3. 疏植密度不当:玉米的疏植密度不当也会影响植株的稳定性。
如果植株过密,茎秆之间的空间不够,植株之间互相支撑不足,容易导致倒伏。
为了防止玉米倒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种植抗倒伏品种:选择抗倒伏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降低玉米倒伏的风险。
抗倒伏品种的茎秆粗壮,抵抗风雨能力强,能够更好地保持植株的稳定性。
2. 合理施肥:适量施肥,保证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
过度施肥会导致玉米茎秆过长而细弱,容易倒伏;而缺乏养分则会使植株生长不健壮,同样容易倒伏。
因此,合理施肥是防止玉米倒伏的重要措施之一。
3. 控制疏植密度: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合理控制疏植密度,使玉米植株之间的空间适中。
过密的疏植密度容易导致植株之间互相竞争,茎秆细弱,增加倒伏的风险;而过疏的疏植密度则会导致植株支撑不足,同样容易倒伏。
4. 及时支撑: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可以适时进行支撑,以增加植株的稳定性。
可以使用木桩、竹竿等支撑物,将其插入土壤中,与玉米植株相连,起到支撑的作用。
5. 加强管理:加强对玉米的管理,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等,保持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
同时,及时修剪茎秆,保持茎秆的粗壮,有助于提高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地防止玉米倒伏的发生,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农民朋友们在种植玉米时,要对玉米倒伏的原因有所了解,并灵活运用相应的防止措施,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玉米倒伏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 分析玉米倒伏的原因,即品种间抗倒性存在差异、种植密度不合理、施肥不当、采用化控措施及倒伏对植株的影响;提出防止玉米倒伏的措施,主要包括把好种子质量关、注重苗期蹲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采用化控措施等,以减轻玉米倒伏,实现玉米超高产栽培。
[关键词] 玉米;倒伏;原因;防倒措施
玉米倒伏在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它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农作物茎秆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现象。
原因是植物生长时处于风雨等自然条件下而形成的一种与植株垂直的扭力,导致植株弯曲,甚至折断。
玉米倒伏包括根倒、茎倒和茎折断。
近年来在我国由于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以及不利气候因素的增多,倒伏已成为限制玉米高产稳产的制约因素。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在不同生育时期发生的倒伏,其对产量的影响不同,在玉米吐丝期后,倒伏发生越早,穗粒数越少,百粒重越低,减产幅度越大。
2011年7月30日,此时北方玉米正值灌浆的关键时期,梨树县四棵树、白山乡等6个乡镇突遭强大风袭击,严重地块玉米全部扒在地面,全县玉米倒伏面积约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 20%。
因此研究玉米发生倒伏的原因,提高作物抗倒伏能力,对玉米超高产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设在梨树县高科技示范园区,土质为黑土。
密度试验:设4、5、6、7、8万株/hm2 共5个处理,常规田间管理,供试品种为沈玉21。
生产调查:秋季对2011年7月30日因大风遭受倒伏的地块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括种植品种、茎秆基部第1—4茎节长度及果穗的调查。
二、结果与分析
1.引起植株倒伏的原因
(1)品种间抗倒性存在差异
通过生产调查可知,玉米品种不同,其抗倒性存在差异。
有些品种根系发达,尤其地上部分气生根发达,轮数多,且每轮数目多,抗倒性强,如沈玉21 等;而有的品种如先玉335本身抗倒性差,加之田间管理措施不当,容易发生倒伏。
(2)种植密度对倒伏的影响
通过对沈玉21五种密度下倒伏的调查可知,随种植密度的增大,玉米的倒伏率增加,即密度从每hm24、5、6、7、8万株,倒伏率分别为0.5%、2.4%、7.3%、12.7%、17.9%。
(3)一次性施肥、分次施肥对倒伏的影响
通过对先玉335的生产调查可知,一次性施肥地块倒伏的比分次施肥的地块严重。
原因是由于农户选用的一次性肥料加工工艺存在问题,在作物生长季节雨水充足条件下,其养分短期内大量释放,使作物营养生长过旺,植株徒长严重,造成倒伏。
而分次施肥的地
块,农户则可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补肥,能及时补给作物养分,满足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
(4)采用化控措施对倒伏的影响
在生育前期,即玉米叶片9片叶时喷施玉黄金,先玉335品种的株高、穗位分别比对照降低15.7cm、12.8cm,沈玉21的株高、穗位分别比对照降低12.6cm、9.1cm。
该试验证明适时采用化控措施,可有效控制穗下部茎节长度,使株高、穗位降低,提高了植株抗倒伏能力。
2.倒伏对植株的影响
(1)茎基部节间长度
以hm2保苗6万株未喷玉黄金的先玉335为例,测定茎基部第一节间、第二节间、第三节间、第四节间长度,整理见表1。
表1 倒伏与直立植株各节间长度对比表单位:厘米
以hm2保苗6万株未喷玉黄金的先玉335为例,茎基部第一节间、第二节间、第三节间、第四节间倒伏30-45度比直立的均长,分别长0.2,0.5,1.2,2.7cm,其中倒伏的植株其第三、四节的茎节长度明显高于直立的。
(2)在果穗方面
今年秋季通过田间测产,对今年7月30日倒伏及直立植株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穗,进行室内考种可知,由于受灾时期正值玉米吐丝期,在单穗粒重、穗行数、行粒数、单穗粒重、百粒重等方面,
直立的均明显高于倒伏的,经计算在单穗粒重方面:直立的比倒伏的增产65.22%。
三、结论—防止玉米倒伏的有效措施
1.把好种子质量关
选用抗倒伏性强的品种,同时播前做好种子处理,如做好晒种、选种及种子包衣等,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以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目前生产上抗倒性较好的品种有郑单958、沈玉21等。
2.注重苗期蹲苗
从出苗开始到拔节期应注意蹲苗。
在玉米苗期底墒充足的情况下,控制灌水。
3.合理密植
倒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加重。
目前各乡镇创高产都需在高密度下进行,因此提高玉米群体的抗倒伏能力,则是实现高产的保证措施。
合理密植应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保证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避免因通风不良而造成玉米倒伏。
表2 室内考种对照表单位:kg,厘米,克,%
4.科学施肥
施肥对玉米的倒伏有一定影响。
建议:分次施肥好于一次施肥,追肥提倡垄沟深追肥。
若使用一次施肥的地块则要选用大厂家的高氮缓控释肥,保证作物整个生育期间养分的供应。
同时在施肥时重视k肥的施用,因k肥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及运输,使茎秆强
度增强,提高作物抗倒伏能力。
5.适时采用化控措施
玉米茎基部节间长度,尤其第3、第4节间长度,对植株的倒伏有重要的影响,农业生产上可采用化控措施降低植株基部节间长度。
建议在玉米叶片8—12片时喷施玉黄金,可有效控制基部节间长度,达到抗倒伏的目的。
综上所述,良种配良法,提高作物群体的抗倒伏能力,对玉米超高产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