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连接分散计算机设备以实现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概述

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深入,特别是家用计算机越来越普及,用户一方面希望能共享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希望各计算机之间能互相传递信息。
基于这些原因,计算机将向网络化发展,将分散的计算机连接成网,组成计算机网络。
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相结合的产物。
它涉及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两个领域。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使计算机的应用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遍布经济、文化、科研、军事、政治、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进而引起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它以光纤通信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综合业务数据网络(ISDN)、人工智能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为主要标志。
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是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Internet 的建立,推动了计算机网络向更高层次发展。
1.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标准化网络和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4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早期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随着工业、商业与军事部门使用计算机的深化,人们迫切需要将分散在不同地方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
为此,在1954年,人们制造了一种称为收发器的终端设备,这种终端能够将穿孔卡片上的数据利用电话线路发送到远地的计算机。
此后,电传打字机也作为远程终端与计算机相连。
这种“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就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其特点是计算机为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2 计算机网络基础这一阶段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质上就是以单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如图1.1所示。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如何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如何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介质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的系统。
它是现代信息化社会中高效、稳定、安全通信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包括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分类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介质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通信系统。
根据覆盖范围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互联网等。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1. 组成:计算机网络主要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和通信介质三部分组成。
其中,计算机是网络的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通信介质有光纤、电缆等。
2. 功能: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数据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传递、远程访问等。
通过网络,用户可以快速传输数据、共享打印机、访问远程服务器等。
三、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方式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点对点通信,即两台计算机直接连接,并进行信息的传递;另一种是广播通信,即一台计算机向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广播信息。
四、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规则和约定,它定义了数据的传输格式、数据的编码方式、错误处理等。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五、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与应用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网络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加密技术等。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各个领域。
例如,在教育领域,计算机网络可以用于远程教育;在医疗领域,可以实现医疗信息的快速传输;在商业领域,可以实现电子商务等。
六、计算机网络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将会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未来的计算机网络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通信的需求,实现更多领域的互联互通。
总结: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介质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定义:是通过传输介质、通信设施和网络通信协议,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设备互连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传输的系统2.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带宽:有两种定义以赫兹为单位的模拟信道的带宽;以位每秒为单位的数字信道的带宽带宽受物质与能量的物理性质的限制时延:指协议包PDU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需要的时间。
总时延由传播、传输、处理、排队和重发时延组成吞吐量:指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
带宽规定了吞吐量的上限。
时延带宽乘积,表示网络中可以容纳的数据量丢包率:指丢失协议包占所发送协议包的比率,反映出网络的可靠性3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互连设备、连接设备、传输介质4传输介质用来做信号的通路,分为:有线介质OR无线介质5计算机设备有:各种计算机、打印机网络存储设备为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设备,同时也是信息处理设备6通信介质: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无线介质(无线电波,红外线,微波,激光)7传输介质按工作方式分类:共享介质网络交换式介质网络8网络连接设备包括:交换机、集线器9网络互连设备用于网络之间的互连,有:中继器、桥接器、路由器和协议转换器10设置和查看网络接口工具ipconfig测试网络连通状态工具:ping 上述工具通过CMD打开第二章1.计算机网络协议的构成:语法,表示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组成和格式语义,表示二进制位组合给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何种应答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说明,哪些动作先执行,哪些动作在其后执行2.信道传输信号分为数字信号模拟信号3.数据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和存储交换,存储交换包括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通常包括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方式。
4.信道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多路复用FDM ,时分多路复用TDM ,波分多路复用WDM5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中差错控制方法通常采用编码的方法,分为检错编码和纠错编码。
6.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第三章1.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分为7个层次:物理层:对等物理层的协议数据单元为比特流。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指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协议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的详细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散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线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 网络节点:计算机网络中的设备,如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等。
- 网络拓扑结构:描述计算机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如星型、总线型、环形等。
- 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控制和管理数据传输的规则和约定。
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 分组交换:数据在网络中以数据包(分组)的形式传输,每个分组独立处理和传输。
- 路由选择:确定数据包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传输路径,通过路由选择算法实现。
- 数据传输:数据包在网络中通过物理介质传输,如电缆、光纤等。
- 媒体访问控制:多个节点共享同一物理介质时,通过媒体访问控制协议实现对物理介质的访问和利用。
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协议:-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使用最广泛的协议套件,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互联协议(IP)等。
- OSI参考模型:是一个抽象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七层,每层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 网络层协议:负责实现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和转发,如IP协议。
- 传输层协议:负责实现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如TCP和UDP协议。
- 应用层协议:负责实现特定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如HTTP、FTP、SMTP等协议。
4.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 网络拓扑设计:根据需求设计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树型等。
- 网络设备配置:配置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
- 网络安全:实施网络安全策略,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等措施,保护网络和数据安全。
- 网络性能优化:通过调整网络设备和协议参数,优化网络性能,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
以上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的详细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协议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络概述⽬录我在学习计算机⽹络的时候⼼中会有很多疑问?——什么是计算机⽹络?计算机⽹络⾥边都有什么东西组成的?计算机⽹络都能⼲啥?这么神奇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还有计算机⽹络中的⼀些概念术语都是什么含义等,接下来我把这些归纳⼀下。
先上点相关链接:1、什么是计算机⽹络?也就是计算机⽹络的概念,(1)百度百科给的解释是:计算机⽹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络操作系统,⽹络管理软件及⽹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这是⼀个⽐较官⽅的解释,覆盖⽐较全⾯。
(2)我们也可以这么看:计算机⽹络就是互连的、⾃治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所谓⾃治就是⽆主从关系,各个计算机相互独⽴;所谓互连,显⽽易见就是这些独⽴的计算机互联互通,能相互通信。
(3)我们也可以简单点:计算机⽹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说⽩了计算机⽹络就是⼀种通信⽹络。
那么全球这么多的计算机,很多计算机距离⼜⾮常远,如何保证它们之间的互联呢?答:通过交换⽹络把这些主机互连起来,这些交换⽹络就是很多交换节点(路由器或交换机)组成。
2、计算机⽹络的分类按照分布范围分类可以分为1)⼴域⽹(WAN)任务主要是提供长距离通信,覆盖范围⼤。
⼴域⽹也是因特⽹的核⼼部分。
连接⼴域⽹的各结点交换机的链路⼀般也都是⾼速链路,通信容量⼤。
2)城域⽹(MAN)覆盖范围相对⼩很多,⼀般也都在⼀个城市内。
城域⽹⼤多采⽤以太⽹技术,所以也可以并⼊局域⽹进⾏讨论。
3)局域⽹(LAN)局域⽹⼀般⽤微机或者⼯作站通过⾼速线路相连,覆盖范围较⼩。
局域⽹使⽤⼴播技术,⼴域⽹则使⽤交换技术。
4)个⼈区域⽹(PAN)是在个⼈⽣活⼯作的地⽅将电⼦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机等)⽤⽆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络,也常称为⽆限个⼈区域⽹WPAN,范围⼤约在10m。
注:若中央处理器之间距离⾮常近(如仅1m或甚⾄更⼩),则⼀般称为多处理器系统,⽽不称为计算机⽹络。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基础知识

js1.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许多计算机系统或设备连接起来,按某种谢雨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使用目的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和利用公用网组建的专用网;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和混合型;按网络的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增加可靠性和实用性;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集中式管理;综合信息服务。
4.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5.网络协议的定义:保证网络中的各方能够正确、协调地进行通信,在数据交换和传输中必须遵守事先规定的准则,这些准则必须规定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及控制信息的内容,这个准则为网络协议。
6.网络协议由3要素组成:语法、语义、时序。
7.常见的协议由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
第二章1.被传输的二进制代码成为数据。
2.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信号表示形式。
(以下非重点- -)3.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通信模型: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段叫信源,接受信息的一端叫信宿。
信源与信宿通过通信线路进行通信,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也将通信线路称为信道。
4.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而传输数字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5.模拟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宿预计噪声源组成信源所产生的原始模拟信号一般经过调制再通过信道传输。
到达信宿后,通过解调器将信号解调出来。
6.数字通信系统由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信宿、噪声源以及发送端和接收端始终同步组成。
、8.通信信道的分类方法: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模拟信道与数字信道;专用信道和公用信道9.数据传输方式:1)串行运输:只用一条线路,易于实现,成本低,用在长距离连接中比秉性运输更可靠。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1章计算机⽹络概述第1章计算机⽹络概述1.1 计算机⽹络的定义和发展历史1.1.1计算机⽹络的定义计算机⽹络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形成的。
计算机⽹络就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链路链接起来,在⽹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及⽹络管理软件的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所谓的⽹络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图⼤容量磁盘、光盘阵列、打印机等),软件资源(例如⼯具软件、应⽤软件等)和数据资源(例如数据⽂件和数据库等)。
1.1.2 计算机⽹络的发展历史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远程终端联机阶段、计算机⽹络阶段、计算机⽹络互联阶段、Internet与信息⾼速公路阶段。
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阶段,计算机所采⽤的操作系统多为分时系统,分时系统将主机时间分成⽚,给⽤户分配⼀定的时间⽚。
1969年12⽉,Internet的前⾝--美国的ARPA NET 投⼊运⾏,它标志着我们常称的计算机⽹络的诞⽣。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微机应⽤的推⼴,微机联⽹的需求也随之增⼤,各种基于微机互联的局域⽹纷纷出台。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使计算机⽹络体系结构实现了标准化。
1993年美国宣布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后,全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和建⽴本国的NII,从⽽极⼤地推动⼒计算机⽹络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络进⼊了⼀个崭新的阶段。
1.2 计算机⽹络的功能和应⽤1.2.1计算机⽹络的功能实现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提⾼可靠性、提供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能⼒、集中管理、综合性息服务1.2.2 计算机⽹络的应⽤办公⾃动化、管理信息系统、过程控制、Internet应⽤(电⼦邮件(Email)、信息发布、电⼦商务(ECommerce)、远程⾳频、视频应⽤)1.3 计算机⽹络的系统组成计算机⽹络是由⽹络硬件系统和⽹络软件系统组成的。
计网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自主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在相应软件的支持下,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2.信道带宽:信道中能够传送信号的最大频率范围,如果信号的带宽小于信道的带宽,则输入信号的全部频率分量都能通过信道。
如果信号的带宽大于信道的带宽,则输入信号的部分频率分量将不能通过信道。
3.计算机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套规则称为网络协议或通信协议,它主要有语义、语法和同步三个部分组成。
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分成若干层来实现,每层都有自己的协议。
我们将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
5.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
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止这个连接。
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是可靠的报文分组按顺序传输方式。
6.局域网:是一种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将大量PC机及各种设备互连在一起,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
7.虚拟局域网:是局域网中由一些具有某些共同需求的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网络中的每一个帧都带有明确的标识符以指明其源发站是属于哪个VLAN的。
8.无线局域网: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组网技术,它是以无线信道为传输媒质构成的计算机网络,通过无线电传播技术来实现在空间传输数据9.城域网:是比局域网规模大的一种中型网络,它是将不同的局域网相联,构成一个城市范围内的中型数据通信网络。
10.什么是TCP/IP:TCP/IP协议是当今技术最成熟、应用广泛的网络传输协议,并拥有完整的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11:IP的主要功能是什么?IP有那两个主要的特性?IP 有哪两个主要的特性:IP协议的基本功能是对数据包进行相应的寻址和路由,并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
IP协议在每个发送的数据包前加入一个控制信息,其中包含了源主机的IP地址和其他一些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1]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按广义定义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另外,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是以传输信息为基础目的,用通信线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一个计算机网络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
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是这样定义的: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的网络操作系统。
由它调用完成用户所调用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从整体上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
简单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按连接定义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线路互连起来的、资质的计算机集合,确切的说就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并配置网络软件,以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的系统。
按需求定义计算机网络就是由大量独立的、但相互连接起来的计算机来共同完成计算机任务。
这些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s)[2]中国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早期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但受益于计算机网络设备行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场不断扩大,我国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十分迅速。
近两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渐消退,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获得良好发展机遇,中国已成为全球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重点发展市场。
2010年我国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171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85.70亿元,同比增长15.64%;实现利润总额39.83亿元,同比增长24.93%;产品销售利润为72.18亿元,同比增长44.34%。
2011年,在国内宏观经济向好的环境及电信产业投资高速增长产生的需求带动下,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好发展。
2011年1-5月,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9.78%;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8.61%;产品销售利润则较上年同期增长42.36%。
我国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其中又以广东、江苏、浙江三地企业分布最为集中,且是全国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发展领先的地区,2010年行业销售收入均在84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四川、湖北及上海地区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销售收入增长率均在30%以上。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段;早期年代过去人们开始将彼此独立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完成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研究,为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做好了技术准备,奠定了理论基础。
分组交换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期间,美国国防部领导的远景研究规划局ARPA提出要研制一种崭新的网络对付来自前苏联的核攻击威胁。
因为当时,传统的电路交换的电信网虽已经四通八达,但战争期间,一旦正在通信的电路有一个交换机或链路被炸,则整个通信电路就要中断,如要立即改用其他迂回电路,还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这将要延误一些时间。
这个新型网络必须满足一些基本要求:1:不是为了打电话,而是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
2:能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
3:所有的网络节点都同等重要,这就大大提高了网络的生存性。
4:计算机在通信时,必须有迂回路由。
当链路或结点被破坏时,迂回路由能使正在进行的通信自动地找到合适的路由。
5:网络结构要尽可能地简单,但要非常可靠地传送数据。
根据这些要求,一批专家设计出了使用分组交换的新型计算机网络。
而且,用电路交换来传送计算机数据,其线路的传输速率往往很低。
因为计算机数据是突发式地出现在传输线路上的,比如,当用户阅读终端屏幕上的信息或用键盘输入和编辑一份文件时或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而结果尚未返回时,宝贵的通信线路资源就被浪费了。
分组交换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把欲发送的报文分成一个个的“分组”,在网络中传送。
分组的首部是重要的控制信息,因此分组交换的特征是基于标记的。
分组交换网由若干个结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
从概念上讲,一个结点交换机就是一个小型的计算机,但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结点交换机是进行分组交换的。
每个结点交换机都有两组端口,一组是与计算机相连,链路的速率较低。
一组是与高速链路和网络中的其他结点交换机相连。
注意,既然结点交换机是计算机,那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是没有直接连线的,它的处理过程是:将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结点交换机暂存的是短分组,而不是整个长报文,短分组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即内存)中而不是存储在磁盘中,这就保证了较高的交换速率。
再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那个端口转发,然后由交换机构将该分组递给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各结点交换机之间也要经常交换路由信息,但这是为了进行路由选择,当某段链路的通信量太大或中断时,结点交换机中运行的路由选择协议能自动找到其他路径转发分组。
通讯线路资源利用率提高:当分组在某链路时,其他段的通信链路并不被通信的双方所占用,即使是这段链路,只有当分组在此链路传送时才被占用,在各分组传送之间的空闲时间,该链路仍可为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可见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的实质上是采用了在数据通信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的策略。
因特网时代Internet的基础结构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有部分重叠。
1: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了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想连接在它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它规模增长很快,到70年代中期,人们认识到仅使用一个单独的网络无法满足所有的通信问题。
于是ARPA开始研究很多网络互联的技术,这就导致后来的互联网的出现。
1983年TCP/IP协议称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
同年,ARPAnet分解成两个网络,一个进行试验研究用的科研网ARPAnet,另一个是军用的计算机网络MILnet。
1990,ARPAnet 因试验任务完成正式宣布关闭。
2:建立三级结构的因特网:1985年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就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1986年,NSF围绕六个大型计算机中心建设计算机网络NSFnet,它是个三级网络,分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
它代替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要部分。
1991年,NSF和美国政府认识到因特网不会限于大学和研究机构,于是支持地方网络接入,许多公司的纷纷加入,使网络的信息量急剧增加,美国政府就决定将因特网的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经营,并开始对接入因特网的单位收费。
3:多级结构因特网的形成:1993年开始,美国政府资助的NSFnet就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因特网主干网替代,这种主干网也叫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考虑到因特网商用化后可能出现很多的ISP,为了使不同ISP经营的网络能够互通,在1994创建了4个网络接入点NAP分别由4个电信公司经营,本世纪初,美国的NAP达到了十几个。
NAP是最高级的接入点,它主要是向不同的ISP提供交换设备,使它们相互通信。
因特网已经很难对其网络结构给出很精细的描述,但大致可分为五个接入级:网络接入点NAP,多个公司经营的国家主干网,地区ISP,本地ISP,校园网、企业或家庭PC机上网用户。
为什么会建立这么多的计算机网络,主要还是因为计算机网络的运用受到个人和公司的青睐。
一、商业运用。
1、主要是实现资源共享(resource sharing)最终打破地理位置束缚(tyranny of geography),主要运用客户-服务器模型(client-server model)。
2、提供强大的通信媒介(communication medium)。
如:电子邮件(E-mail)、视频会议。
3、电子商务活动。
如:各种不同供应商购买子系统,然后在将这些部件组装起来。
4、通过Internet与客户做各种交易。
如:书店、音像在家里购买商品或者服务。
二、家庭运用1、访问远程信息。
如:浏览Web页面获得艺术、商务、烹饪、政府、健康、历史、爱好、娱乐、科学、运动、旅游等等信息。
2、个人之间的通信。
如: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ing)运用<QQ、MSN、YY>、聊天室、对等通信(peer-to-communication)<通过中心数据库共享,各大网盘,但是容易造成侵犯版权>。
3、交互式娱乐。
如:视频点播、即时评论及参加活动<电视直播网络互动>、网络游戏。
4、广义的电子商务。
如:电子方式支付账单、管理银行账户、处理投资。
三、移动用户以无线网络为基础。
1、可移动的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PDA、3G手机。
2、军事:一场战争不可能靠局域网设备通信。
3、运货车队、出租车、快递专车等应用。
四、社会问题网络的广泛运用已经导致了新的社会、伦理和政治问题。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的一般的事物分类方法一样,可以按事物的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特点即事物的属性分类。
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
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间)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要学习网络,首先就要了解主要网络类型,分清哪些是我们初级学者[2]必须掌握的,哪些是的主流网络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