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资料 (2)

合集下载

创业史的作者柳青的人物资料(2)

创业史的作者柳青的人物资料(2)

创业史的作者柳青的人物资料(2)1936年,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学生运动再度高涨,柳青积极参加。

12月底,经董学源介绍,与延安来的李一氓、冯文斌相识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李一氓领导的陕西省委临时宣传委员会工作,任学校党支部宣传委员,西安学生联合会刊物《学生呼声》主编,在《学生呼声》刊物上,发表了《毛泽东和斯诺的谈话》,短篇小说《待车》。

1937年,柳青高中毕业,担负《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编辑,负责西安青年文协党团工作。

当时,“九·一八”事变已发生6年,东北沦陷,华北告急,祖国处于危急存亡之际。

柳青利用报刊鼓动人民奋起抗日。

是年,平津失守,北京师大、北大和天津北洋工学院部分师生流亡到西安,办起西北临时大学,两月后,柳青考入该校俄文选修班,一边学习俄文,一边从事苏联文学翻译。

因日本飞机频繁轰炸,学校于1938年4月迁陕南城固,柳青未去,跟随八路军到前方打仗,开始了他的创作活动。

1938年5月至1939年7月,柳青在陕甘宁边区文协任“海燕”诗歌社秘书,民众娱乐改进会秘书,做机关党的工作。

翻译西班牙小说《此路不通》后,与刘祖春等人赴晋西北前线采访,先后发表了不少通讯报道。

1939年春,回延安随民众剧团去陕甘宁边区9个县体验生活。

6月回到延安,写了两篇小说。

8月再度上前线,到晋西南115师独立支队2团1营、129师386旅771团任文化教员。

1940年10月回延安,在抗联全工作,先后写出《误会》、《牺牲者》、《地雷》、《一天的伙伴》、《废物》、《被侮辱的女人》、《在故乡》、《喜事》、《土地的儿子》、《三垧地的买主》等10多篇小说,生动地描绘了抗日军民的英雄形象。

后来,他将这些作品收集在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地雷》中。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开始。

柳青暂时放弃写作,参加了整风运动。

1943年2月,组织派他到米脂县民丰区吕家检乡任文书,他经常深入农村,发展共产党员,领导群众开始减租减息,组织大生产运动。

小学一、二年级古诗词汇总(作者简介、注释、古诗今译、名句赏析)

小学一、二年级古诗词汇总(作者简介、注释、古诗今译、名句赏析)

4、《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作者简介】高鼎,清代后期诗人。

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

著有《拙吾诗稿》。

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诗人。

有关他的生平及创作情况历史上记录下来的很少,而他的《村居》诗却使他名传后世。

著有《村居》、《拙吾诗稿》。

高鼎代表作品:《村居》、《早行》、《怀李啸云》、《虚堂》、《偶书》、《秋宵怀湖上》【注释】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②拂堤:形容杨柳枝条很长,下垂着,像是抚摸着堤岸。

③醉:作动词用,即迷醉于。

④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的雾气。

⑤纸鸢:鸢:一种鹰;纸鸢即风筝。

⑥东风:春风。

【译文】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

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

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是早春二月的明媚景色。

前两句描写江南二月里的自然风光,用一个“拂”字,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

后两句叙写了儿童们放学归来放风筝的情景,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映衬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5、《小池》南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作者背景】杨万里(1124-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

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

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人称“诚斋体”。

诗的内容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

【注释】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细流:细小的流水。

⑤照水:倒映在水面。

⑥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穷人作者简介以及作品(2)

穷人作者简介以及作品(2)

穷人作者简介以及作品(2)穷人作者作品简介: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78年开始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

小说的发端就能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早年深受的几处影响的痕迹。

例如他此时深受俄国哲学家和思想家Nikolai Fyodorovich Fyodorov的影响。

Fyodorov推崇____中“凡人通过向耶稣对先辈的过错进行弥补达到救赎与重生,从而达到天下大同” 的理念。

陀思妥耶夫斯基辛辣地将这场弑父案表现为未被这种意识形态所必然遭致的结果。

故事中的兄弟不但不为举止荒.唐的父亲赎罪以求得重生,反而串通一气对父亲的死推波助澜,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这正是人类不统一的体现。

宗教与哲学虽深刻影响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以及他笔下人物的命运,然而一个更大的悲剧却彻底改变了小说的命运。

1878年5月,陀思妥耶夫斯基年仅3岁的儿子阿辽沙离开了人世,这也打断了小说的进度。

陀斯妥思耶夫斯基遭受了空前巨大的打击,因为他儿子正是死于是家族遗传的癫痫病。

他将对于儿子离世的悲伤写在小说中,将阿辽沙这个与儿子同名的人物设置为贯穿始末的英雄并赋予它所有为自己敬仰与寻求的美德。

这份心痛也被揉和进了小说中退伍上尉斯涅吉辽夫与他的儿子伊柳沙的故事中。

一段个人经历也影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让他选择以一场弑父案作为小说的主要情节。

19世纪50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传播反政府言论而被放逐至西伯利亚,成为强制劳工。

那段时期,他遇到了一个名叫Ilyinsky的年轻人,他被指控谋财弑父而被放逐至此。

大约十年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才得知是Ilyinsky乃是被误判的,且在真正的杀人犯伏法之后才得以无罪释放。

这个事件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直接体现在了这部小说中,更成为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决定力量。

不仅如此,老卡拉马佐夫的大儿子德米特里的许多体貌特征和性格特点也都与Ilyinsky很相似。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充斥着现代元素。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了各色写作技巧,很多文学评论家也因此称这部小说在结构上有些散乱。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资料宋代部分王禹偁《村行》1、七言律诗。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拟人手法,写山。

重在绘声,以动衬静。

2、前六句写乐景,后两句抒哀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诗人用的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反衬手法。

王禹偁《待漏院记》1、待漏院:百官早朝候见帝王时的休息之所。

漏:古代的计时器。

2、本文由“勤”字而引出待漏院,又从“待”字而生出“思”,最后收束于“慎”字,点明文章主旨:劝诫宰相为政当勤,忠直无私,而不应图谋私利,庸碌无为。

“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1、塞下,边界险要处,这里指北宋西北边疆。

2、边塞词,开宋代豪放词的先声。

传说欧阳修谑称本篇为“穷塞主之词”。

3、怎样理解理解本词思想感情上的矛盾,即主旨:表现作者御敌守边、建功立业的气概和抱负,同时也反映了边地之苦和思乡之情这样的思想矛盾和复杂感情。

(简或选)4、用典:“燕然未勒归无计”意谓抗敌的大功尚未完成,应是词的主调。

燕然:用典,古山名,即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

《后汉书·窦宪传》载:东汉大将军窦宪打败匈奴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5、词中:“浊酒一杯家万里”“将军白发征夫泪”为思乡之叹。

“浊酒”:以米酿酒,呈白色。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张先因其所作词中有三处善用“影”字而被称为“三影”。

“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张先最得意的名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1、本篇抒写悼惜伤春之感,但也蕴含有予人启迪的生活哲理,即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迁逝之悲。

2、分析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意蕴:(1)首先,这是作者的“触著”之句,即所描绘的是暮春的典型景物。

(2)其次,“落花的衰亡、无情,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燕归”的新生、有情,又给人以希望的慰藉,意蕴颇为丰富。

(3)这一对偶句工巧流利,借助虚字造成回环往复的艺术美感。

湖光水色 梭罗 二、作者资料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1817年

湖光水色 梭罗 二、作者资料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1817年

湖光水色梭罗二、作者资料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1817年出生于康科德城,是约翰和辛西娅·邓巴·梭罗的第三个孩子。

其父母是当地的平民,而梭罗从小就在田间劳动,对野外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1829年至1833年在康科德中学学习,1833年至1837年在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就学。

在校期间,阅读了大量的哲学著作和文学名著,在思想和文化上为他后来成为美国超验主义运动的代言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37年8月30日,梭罗大学毕业,或文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从事过教书、制造铅笔、测绘多种职业,后隐居于瓦尔登湖,从事专业写作。

1862年5月6日,因肺结核逝世,享年44岁。

梭罗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不少思想深奥文字精美的作品,主要有《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瓦尔登湖》、《缅因森林》、《科德角》等,而以《瓦尔登湖》最著名。

梭罗被认为是自然主义者。

梭罗关于“听另一种鼓声”(《瓦尔登湖》,217)的人和关于自然保护的那些名言常常被引用在毕业典礼、演讲和招贴画上,然而,不管这些话变得如何耳熟能详,它们都是梭罗近两百万字作品中的标志。

同样,他那些更加有名的生活插曲——在瓦尔登湖两年又两个月又两天的“旅居”,因为拒付人头税而在监狱度过的那个夜晚,或是他在康科德中心学校当教师时曾经鞭打过学生——这些都可以帮我们简化他的复杂个性,只把他当作是美国大传统下的一个怪人,这样,即使他和他的思想(无论其“节拍”如何)是那样“遥远”(《对市政府的抵抗》,217),我们都能够接受。

在梭罗的时代,有一些人十分重视他。

一位早期评论家称他是“美国的第欧根尼”(布里格斯[Briggs],314),认为梭罗类似于那个古希腊伟大的愤世嫉俗者。

当梭罗力图成为在精神生活上更有影响力的人,而不是从事更实用的职业时,他亲密的良师益友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很是失望(《梭罗》,331-332)。

八上《孟子三章》复习资料

八上《孟子三章》复习资料

《孟子》三章【作者作品】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k),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继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另一位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来并称二人。

他主张实行“仁政”,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害民。

这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孟子》是记录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喻,即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来说明复杂抽象子》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文题解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富贵不能淫》:题目是编者加的,“富贵不能淫”是文中的一句话,是大丈夫所须具备的道德操守之一。

《生患死于安乐》题目是编者加的文题的意思是:常处忧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题目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以此为题主旨显豁。

【课文解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优质文档】闻一多《一句话》原文阅读、作品赏析及作者简介-优秀word范文 (2页)

【优质文档】闻一多《一句话》原文阅读、作品赏析及作者简介-优秀word范文 (2页)

【优质文档】闻一多《一句话》原文阅读、作品赏析及作者简介-优秀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闻一多《一句话》原文阅读、作品赏析及作者简介
一句话
作者: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作品赏析:。

世界名画《和平鸽》的创作者是毕加索(2)

世界名画《和平鸽》的创作者是毕加索(2)

世界名画《和平鸽》的创作者是毕加索(2) 关于《瓶⼦、玻璃杯和⼩提琴》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

他开始以拼贴的⼿法进⾏创作。

这幅题为《瓶⼦、玻璃杯和⼩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了这种新风格。

在这幅画上,我们可分辨出⼏个基于普通现实物象的图形:⼀个瓶⼦、⼀只玻璃杯和⼀把⼩提琴。

它们都是以剪贴的报纸来表现的。

在这⾥,画家所关注的焦点,其实仍然是基本形式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此时却是以⼀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

在分析⽴体主义的作品中,物象被缩减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为许多的⼩块⾯。

毕加索以这些块⾯为构成要素,在画中组建了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

他通过并置和连接那些笔触短促⽽奔放的块⾯,获得⼀种明晰剔透的画⾯结构,反映了某种严格⽽理性的作画程序。

⽽如今,在综合⽴体主义的作品上,他所采取的恰是正好相反的程序。

他不再以现实物象为起点,将物象朝着基本原素去分解,⽽是以基本原素为起点,将基本的形状及块⾯转化为客观物象的图形。

这就是说,他在表现出瓶⼦、杯⼦及提琴之前,就已经把⼀个抽象的画⾯结构,组织和安排妥当了。

通过对涂绘及笔触的舍弃,他甚⾄获得⼀种更为客观的真实。

他采⽤报纸、墙纸、⽊纹纸,以及其他类似的材料,拼贴出不同形状的块⾯。

这些块⾯,⼀⽅⾯显⽰着画以外的那个世界,另⼀⽅⾯则以其有机的组合⽽显⽰出画的⾃⾝世界的统⼀性和独⽴性。

难怪他的画商及好友卡恩维勒会如此地评价他:“即使没有摆弄画笔的本领,他也能搞出绝佳的作品。

”在这幅拼贴的画上,左边的⼀块报纸表⽰⼀只瓶⼦,那块印有⽊纹的纸,则代表着⼀把提琴。

⽽⼏根⽤⽊炭笔勾画的坚挺的线条,则使这种转换得以实现,并且将那些不相⼲的拼贴材料,纳⼊⼀个有机的统⼀体中。

这种拼贴的艺术语⾔,可谓⽴体派绘画的主要标志。

毕加索曾说:“即使从美学⾓度来说⼈们也可以偏爱⽴体主义。

但纸粘贴才是我们发现的真正核⼼。

”在这种拼贴语⾔的运⽤中,毕加索显然⽐别的⽴体派画家(如布拉克、格⾥斯等)更为⼤胆和富于幻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张岱不仅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

张岱出身于累代仁宦之家,早年曾漫游苏、浙、鲁、皖等省,阅历广泛。

他家经三代积累,聚集有大量明朝史料,读书颇丰,他32岁那年起就得用家藏资料编写记传体的明史。

明亡后披发入山,安贫著书。

张岱的兴趣广泛,平时非常注意社会上的各种人物、动态、人民生活、风俗习惯,以至饮食、蔬果等许多方面。

这些往往为旧时代正宗文人所不屑,而他却偏有欣赏、记录的兴趣与勇气。

他写过一篇《自为墓志铭》,非常坦率的承认自己少为“纫子弟,极爱繁华”,称自己为“茶淫桔虐”。

张岱品茶鉴水之精到,《陶庵梦忆》中“闵老子茶”一节赢余得极为生动:余曰:“香朴烈,味甚浑厚,此春茶耶!向瀹者的是秋采。

”汶水大笑曰:“予年七十,精赏鉴者无客比。

”遂定交。

张岱不愧为辨茶识水的行家。

张岱精于品茶,还悉心改制家乡的日铸茶,创制出一种“兰雪茶”。

“日铸雪芽”在宋朝已列为贡品,有“越州日铸茶,为江南第一”之誉。

然而到了明代,由于安徽休宁松萝茶,制法精妙,名噪一时,盖过一时,美国过日铸。

张岱“遂募歙人入日铸”,一如松萝制法,采用法、掏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

进而他又探究泉水,发现“他泉瀹之,香气不出,煮禊泉,投以小罐,则香太浓服,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

取清妃白,倾向素瓷,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

雪芽得其矣,未得其气。

余戏呼之兰雪。

”(《陶庵梦忆·兰雪茶》)如此四五年后,兰雪茶风磨茶市,绍兴之饮茶者一改往日饮松萝的习惯,反倒非兰雪不饮。

后来,连松萝茶亦改名“兰雪”了。

兰雪茶有此名声,功归张岱。

明时,绍兴已开出游少茶馆,其中有一家煮水烹茶尤其考究:“泉实玉带,茶实兰雪,汤以旋煮,无老汤,器以时涤,无秽器,其火候汤候,亦时有天合之者。

”张岱对这家茶馆特别喜爱,并亲为其取馆名“露兄”,是承米芾“茶甘露有兄”之意。

还为其作《斗茶檄》:“水淫茶癖,爰有古风,瑞草雪芽,素称越绝,特以烹煮非法,向来葛灶生尘,更兼赏鉴无人,致使羽经积蠹。

迩者择有胜地,复举汤盟,水符递自玉泉,茗战争来兰雪,瓜子炒豆,何须瑞草桥边,桔柚查梨,出自促山圃内,八功德水,无过甘滑香洁清凉。

七家常事,不管柴米油盐酱醋,一日何可少此,子猷竹庶可齐名。

七碗吃不得了,庐仝茶不算知味,一壶挥尘,用畅清谈,凌晨榻焚香,共期白醉。


曾声名远播,一时名重虎跑、惠泉的绍兴名泉枣禊泉,一度掩没,已不为人知了,是张岱重又发现的。

他在《禊泉》一文中记述其经过:
甲寅夏,过斑竹阉,取水啜之,磷磷有圭角。

异之。

走看其色,如秋月霜空,天为白,又如轻岚出岫,缭松迷石,淡淡欲散。

余仓卒见井口有字画,用帚刷之,禊泉字出,书法大似右军。

益异之。

试茶,茶香发。

新汲少有石腥,宿三日,气方尽。

辨禊泉者无他法,取水入口,第挢舌舐腭,过颊即空,若无水可咽者,是为禊泉。

好事者信之,汲日至,或取以酿酒,或开禊泉茶馆,或瓮而卖,及馈送有司。

董方伯守越,饮其水,甘之,恐不给,封锁禊泉,禊泉名日益重。

茶事、茶理、茶人,在张岱的文集中记述甚多。

张岱以茶公友,其茶友中有“非大风雨,非至不得已事,必日至其家,啜茗焚香,剧谈谑笑,十三年于此“的会稽鲁云谷;有每与他嗓茶“辄道白门闵汶水”的周又新。

他那嗜好“米颠石,子奠竹,桑茶,东坡肉”的季弟山民和与他茗战“并驱中原,未知鹿死谁手”的胞兄,也都是“茶痴”。

岱还好玩赏茶具。

他弟弟山民获得一瓷壶,款式高古,他把玩一年,很一壶铭:“沐日浴月也其色泽,哥窑汉玉也其呼吸,青山白去也其饮食。

”还有一只宣窑茶碗,张岱有铭曰:“秋月初,翠梧下。

出素瓷,传静夜。

”另有一把紫砂壶,未镌制作者印,张岱确认出于龚春之手,特作壶铭:“古来名画,多不落款。

此壶望而各为龚春也,使大彬骨认,敢也不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