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I)卷
2020年南宁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20年南宁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
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
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
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
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
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
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
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
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
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
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
南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I)卷

南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基础知识 (共5题;共10分)1. (2分)选出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 . 湓(pén)浦口水浆迸(bèng)呕哑(ōu yā)悯(mǐn)然B . 贾(jiǎ)人轻拢慢捻(niǎn)嘲哳(zhāo zhā)荻(dí)花C . 恬(tián)然声声思(sī)钿(diàn)头银篦(bì)铁骑(jì)D . 六幺(yāo)虾蟆(há má)陵铮铮(zhēng zhēng)转徒(xǐ)2. (2分) (2017高一下·黑龙江开学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啮噬niè shì 犄角jǐ戕害qiāng杀一儆百jǐngB . 寥廓liáokuò恢宏huī惶惑huáng一泓清泉hóngC . 亘古gèn恪守kè坍圮tān pǐ 步履蹒姗pán shānD . 袅娜niǎo nuó班驳bān bó瘦削xuē 目光炯炯jiǒng3.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我们必须坚决克服各种不良情绪,做到有始有终,一抓到底,杜绝虎头蛇尾;做到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杜绝浅尝辄止。
B . 在奥运测试赛的赛场上,你每天都被志愿者的微笑包围着。
当你见到这些身穿橙色T恤衫的年轻身影时,你也会不由自主地向他们送去友好的微笑。
C . 查韦斯推行的盛气凌人的外交攻势引起了国际上各种各样的评论。
作为一个国家元首,在联合国讲坛上骂另一个国家元首为“魔鬼”是不符合外交礼节的。
D . “纸箱馅包子”这条荒诞不经、漏洞百出的“新闻”得以顺利播出,又被广泛转播、转载,是少数新闻工作者丧失良知、丧失社会责任感的突出表现。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I)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1. (3分) (2017高三上·大庆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曹操在《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出宏伟意境、抒发壮志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若出其里。
”②旬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与常人没有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语句使:________,________。
③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出兵,虽有“________”之雄心,也怕会是“________”的结局。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2. (5分)(2017·宁城模拟)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一分钟自我介绍,其中有些内容游离中心,有些地方表达不够得体。
请加以修改。
①我叫李明,18岁,是来自××中学的高三学生。
②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多有建树。
③我喜欢游泳,也喜欢户外运动,每个周末都要和朋友们到郊外爬山。
④我坚强乐观,不怕困难,不惧挫折,有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执着精神。
⑤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我会在朋友最困难的时候,鼎力相助。
⑥某某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
⑦我的家乡在青岛,那里依山傍海,是风光秀丽的大都市,欢迎老师有时间去做客。
⑧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我将倍加珍惜。
谢谢!(1)必须删除的两个句子:________(只填句子的序号)(2)需要修改的地方:①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3. (12分) (2018高一上·扶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
2021年南宁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南宁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
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厢就能卖货;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城市要有便利的设施、靓丽的外表,更要有寒冬里的庇护、黑夜中的光亮。
“琴棋书画诗酒花”固然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本是最基本的民生考量。
特别是在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各地都在狠抓“六稳”“六保”落实,更不应让一些管理方面的顾虑拖累“保民生”的步伐。
成都前段时间就因有序放开“地摊经济”收获点赞。
3月15日,成都市城管委发布新规,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
成都总府路每到晚上10点,各种美食开始“接管”街道,开启“夜宵”模式。
饮食男女们一拨接一拨,试图在餐桌上把2020年被疫情占据的春天“吃回来”。
两个月来,不仅保障了近8万人就业,更让餐饮业复工率达到98%。
事实上,国际范儿与烟火气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
放眼全球,从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到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
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
当然,放开“地摊经济”不意味着一放了之,城市管理也不可缺位。
成都去年就开始实行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允许占道经营;同时也明确了安全前提,如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工作等,并规定了占道时间。
这些细化的举措都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让微观的民愿汇入宏观的民生,才能让每个人在城市中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在人间烟火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2025届南宁市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南宁市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地球上的物种正在加速灭绝,植物也不例外,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种子库。
为了保证种子能长久保存,首先要尽量采集成熟度较好且饱满度较高的健康种子。
种子采集通常从容易采集的区域入手,逐渐延伸到更偏远的地区。
种子被采集回来后,还要对其“验明正身”,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DNA 材料、照片等是否一一匹配,并初查种子的质量状况。
其次,要创造适宜的条件将种子保存起来,尽可能使它们“延年益寿”,以便日后需要的时候再次利用。
种子喜欢干燥低温的贮藏环境。
大量实践数据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种子的含水量每降低1%或储藏温度每降低5℃,种子的储藏寿命可延长一倍。
实际操作中,种子会被放置在空气相对湿度为15%的干燥间进行脱水,这样做是为了让种子的含水量下降到安全范围之内。
如果种子的含水量超过安全范围,过多的水分就可能成了种子的“心腹之患”,在低温下形成大冰晶,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种子失去活性。
保存种子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重新使用,原本处于休眠期的种子正常萌发。
为此,要周期性地给种子做萌发实验。
一般情况下,在种子送入冷库一周后,就可进行初次萌发实验,萌发率在75%以上即视为合格。
接下来,每隔5-10年,就要从冷库中取出一部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监测种子的活力情况。
理论上,对于冷库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只要打破休眠条件,就能刺激种子萌发。
但实际上,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的种子,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反应。
比如一种叫白楸的植物,它的种子冷藏后便不能萌发。
这类种子被冻僵了,需要给它“泡热水澡”,才能够苏醒过来。
直到现在,种子库中还有某些种子处于“一睡不醒”的状态,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
(摘编自谭治刚、蔡杰《种子库:植物的“诺亚方舟”》)材料二: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一座富有河套文化特色又充满新兴产业朝气的建筑引人注目——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基因库。
2021年南宁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南宁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
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
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
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
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
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
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
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
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
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南宁市高三上学期语文全国示范高中名校九月联考试卷(I)卷

南宁市高三上学期语文全国示范高中名校九月联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大同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上海拥有的咖啡店,但这一家无疑是其中的。
它只供应4种咖啡,且一天只营业4个小时。
门口的告示提醒:非经营场所,不对外营业。
“这里不是普通的咖啡店,而是‘自闭症实践基地’。
”咖啡馆创始人曹小夏说,“做咖啡不是目的,跟人交流才是目的。
”自闭症患者被称为“冰箱里的孩子”,有语言及社会交往行为刻板、智能障碍等特征,而教育和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这家“自闭症实践基地”便是通过卖咖啡、服务顾客的形式,帮助自闭症患者进行职业锻炼,使他们学着独立跟陌生人打交道,进而融入社会。
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非常简单的微笑鞠躬说“欢迎光临”,老师就要教80分钟,且要每天重复训练以免患者忘记,但老师和“顾客”都不厌其烦。
为了帮助这些患者走出自己的世界,慈善人士及相关部门不遗余力,一起用爱心、耐心和宽容为这些患者营造一个“仿真”的温馨世界。
然而,仅有爱心、耐心和宽容是不够的,()。
走出这间咖啡店,他们所面对的真实世界要复杂得多,这就需要更专业的指导、更科学的训练、更长久的等待以及更多力量的支撑。
因此,要呼吁更多的社会主体关注自闭症患者,帮助他们改善病痛、生存能力、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不胜枚举别具一格干预孤独B . 不一而足独辟蹊径干涉孤独C . 不一而足别具一格干预孤苦D . 不胜枚举独辟蹊径干涉孤苦(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会导致他们沉溺于这个特殊环境B . 还要培养他们走向真实世界的能力C . 特殊对待会让他们更加受到歧视D . 过分宽容会让整个探索失去意义(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帮助他们改善病痛和生存能力,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而融入社会。
2020年南宁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南宁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新冠肺炎防控期间,“野外课堂”“帐篷课堂”等乡村儿童上网课的场景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也让人们看到了乡村儿童学习的困难及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
尤其是,当父母复工,而学校处于停课阶段,亲人和同学远离,乡村儿童可能面临着心理上的“空洞”。
疫情防控下,乡村儿童心理健康面临着一些问题。
因为疫情,乡村儿童对父母的离去多了一份不安全感,他们更加希望父母赶紧回到自己的身边,甚至担心父母可能会感染病毒,永远也回不来。
疫情的影响和乡村居住的分散性使得儿童更加远离同伴,有的乡村儿童在其家附近根本没有同龄的伙伴。
缺少同伴的他们大多和老人相伴,但老人都忙于日常工作,无暇顾及他们,这将会对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乡村儿童每天接触网络时间较多,如果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沉迷于手机游戏,产生网瘾等,带来新的心理健康问题。
(摘编自彭亮《疫情之下的乡村儿童心理健康须重视》)材料二:北京疫情加速管控的同时,高疫情国家迫于经济压力,逐渐采取全面开放的政策,这将带来全球疫情的巨大不确定性。
目前看来,国际范围内短期不能消除病毒,随着各国开始复工复产,疫情有反弹的风险。
从今天许多国家的做法来看,我们看不到疫情有任何减缓的趋势。
所以,以前大家认为的在全球范围内很快可以控制疫情,这种可能性事实上逐渐被打消掉了。
后阶段疫情的防控,全球范围内期盼疫苗的问世。
如果没有疫苗,不断蔓延的疫情可能要持续到明年年底。
明年年底以后,再到后年,以后每年不管是冬春季,还是夏季,疫情仍会存在。
因为现在来看,这个病毒不单是在天气冷时容易生存,而且对热也有一定的耐受性。
这种情况下,全球范围内不可能形成群体免疫。
无论疫苗到来与否,中国都要保留谨慎心态,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倡导公众场所戴口罩,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强化个人卫生的科普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宁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语段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清代的学者积累知识是明代人无法望其项背的,许多传统的学问在清代复兴了,但这种繁荣是以清代的文化限制、压迫和文字狱为前提的。
清代是文字狱最频繁的时代,只言片语就有可能招致飞来横祸,清代一朝禁毁之书达数千种之多,制造出一种非常恐怖的氛围,弄得文人士大夫危若累卵,动辄得咎,他们只好躲进离现实最远的文字训诂和考据当中去了。
A . 望其项背B . 飞来横祸C . 危若累卵D . 动辄得咎2. (2分) (2016高一下·庄河期末)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我不记得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出来,______________ ,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A . 山顶的白云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了紫色,最后它们又发出了金色的霞光。
B . 它那最初的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失的黑夜的清凉交织在一起C . 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蒙盖灰色的露水D . 它射下几条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一般贯穿整个树林3. (2分)下列各项中对作品的情节叙述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对明月,奠长江,横槊赋诗,高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让我们看到一位慷慨壮志、壮志凌云的历史英雄。
B . 《三国演义》以时间为顺序,交错叙述魏、蜀、吴三国形成的历史。
小说一开始,描写汉末大乱,各路英雄陆续登场。
C . 诸葛亮为了平定南蛮之地,派蜀将马岱前去作战,马岱不负众望,七擒七纵南蛮的首领孟获,终于使孟获心服口服,至此平定了南蛮,蜀地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D . 由于马谡骄傲轻敌,不听王平的劝告,致使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不使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为了执法严明,诸葛亮只得挥泪斩了马谡。
4. (2分) (2015高一上·宁夏期中) 对曾卓的诗《我遥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A . 诗歌前后照应,“年轻的时候”与“而今”,“偶尔回头”与“有时回头”相照应。
B . “远在异国的港口”和“烟雾中的故乡”分别是诗人年轻时对年老时、年老时对年轻时的两种感受和认识。
C . 诗人把人生比作一段远洋航程,在寥寥数语中,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体念。
D . 这首诗采用对比、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飘泊在外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5. (9分) (2019高二下·襄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杨万里传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
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
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
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浚入相,荐之朝。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
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
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
宫僚以得端人相贺。
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
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
”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
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
入对,言:“天下有无形之祸,僭非权臣而僭于权臣,扰非盗贼而扰于盗贼,其惟朋党之论乎!盖欲激人主之怒莫如朋党,空天下人才莫如朋党。
党论一兴,其端发于士大夫,其祸及于天下。
”宁宗嗣位,升焕章阁待制、提举兴国宫。
引年乞休致,进宝文阁待制致仕。
嘉泰三年,诏进宝谟阁直学士,给赐衣带。
万里为人刚而褊。
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
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嘱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
”侂胄恚,改命他人。
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
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
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
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赐谥文节。
(摘自《宋史·杨万里传》)(1)下列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B .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C .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D .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宰相是古代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职。
宰相也叫相、相国、丞相,历史上各个朝代都设一个宰相,此人地位仅次于皇帝。
B . 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弟者之称。
四级科举考试依次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C . 致仕,指交还官职,即官员退休。
致仕的年龄各朝代有特殊规定,一般是七十岁,有疾病可以提前,“乞休致”是官员自请退职。
D . 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或有地位的人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的一个或褒或贬评价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杨万里虚心求教,正心诚学。
在张浚贬谪永州时,他多次拜谒不得见,后以书力请才拜见成功;他为了终身谨记张浚正心诚学教诲,把自己书斋取名为诚斋。
B . 杨万里为人正直,遇事敢言。
他任奉新知县时,为张栻被贬袁州一事,他上疏为张栻抗争,又写信劝宰相虞允文助力,事虽未成,大家公认杨万里人格高尚。
C . 杨万里慧眼识才,为国举才。
任东宫侍读时,宰相王淮问他:宰相第一要务是做什么?他认为选拔人才最重要。
他所举荐的朱熹等六十人,先后被王淮提拔任命。
D . 杨万里沁屈权贵,刚直爱国。
韩侂胄当正时,他卧家十五年,仍心忧国事并忧愤成疾。
当听说韩侂胄用兵时,他失声恸哭,表达激愤又留字别妻子儿女,笔落而逝。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党论一兴,其端发于士大夫,其祸及于天下。
②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6. (10分) (2019高一下·定陶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挽李左藏许月卿少年谓子气横秋,壮已边城汗漫游。
筮仕①弗如归亦好,读书未了死方休。
半生懒意琴三叠,千古诗情土一丘。
月落锡林烟雾冷,松风无籁自飕飕。
【注】①筮仕:初次做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李左藏少年时代就性情豪放气度不同凡响,壮年时喜欢游历天下,颇有大丈夫气概。
B . 李左藏清高自持,他初次出仕感觉不如意,于是退归林下,读书度日直到生命终结。
C . 作者评价时“不虚美、不隐恶”,赞美李左藏的诗词成就,也遗憾他懈怠于音乐研究。
D . 诗歌选取典型事迹凸显逝者的志趣品格,沉郁悲壮的笔调中蕴含着深深的哀挽之情。
(2)诗歌最后一联为后人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7. (8分) (2019高三下·吉林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阐述学与思的关系,《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一句写琵琶女调弦校音,信手弹来,而在诗人看来则是“________”。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含蓄地表明词人杀敌卫国的壮志以及渴望重新得到任用的心情。
五、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8. (12分) (2019高一下·应县期末) 小说阅读那一排钻天杨肖复兴四十多年前,从北大荒回到北京不久,我搬家到陶然亭南的地铁宿舍。
走出宿舍,有一条大道,大道旁有一排新栽不久的钻天杨,瘦弱的树后有两间同样瘦弱的小平房,这是一家小小的副食品商店。
我和店里的售货员很熟。
年轻的那一位售货员,刚来不久。
她个子不太高,面容清秀,长得纤弱,人很直爽,快言快语。
她曾经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没考上大学,家里非催着赶紧找工作,只好到这里上班。
知道我在中学里当老师,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她想明年接着考。
我鼓励她:对,明年接着考!有这个心劲儿,最重要!每次去那里买东西,她都爱和我说话。
我把看过的杂志和旧书借给她看,或者索性送给她。
她见到我就叫我肖老师,我管她叫小冯同学。
有一次,她看完我借给她的一本契科夫小说选。
还书的时候,我问她读完这本书,最喜欢哪一篇?她笑了:这我说不上来,那篇《跳来跳去的女人》,我没看懂,但觉得特别有意思。
1978年的夏天,我和她相互鼓励着,一起到木樨园中学参加高考。
记得考试的第一天,木樨园中学门口的人乌泱乌泱的,黑压压拥挤成一团。
高考放榜,我考上了,她没考上。
从此以后,她不再提高考的事了,老老实实在副食店上班。
大学毕业后,我搬家离开了地铁宿舍,发现旧杂志把床铺底下挤得满满堂堂。
便想起了这位小冯同学,她爱看书,把这些杂志送给地好。
我来到副食店,一眼就看见她坐在柜台里。
看见我进来,她忙走了出来,笑吟吟地叫我。
我这才注意,她脸色有点黄,挺着个大肚子,小山包一样,起码有七八个月了。
我惊讶地问道:这么快,你都结婚了?她笑着说:还快呢,我25岁都过了小半年!我们有同学都早有孩子了呢!那天告别时,地特意送我走出副食店。
正是四月开春的季节,路旁那一排钻天杨的技头露出了鹅黄色的小叶子,迎风摇曳,格外明亮打眼。
在这里住了小九年,我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这钻天杨的小叶子这么清新,这么好看。
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小冯同学。
前些日子,我参加一个会议,到一座宾馆报到。
那座宾馆新建没几年,设计和装潢都很考究,宽阔的大厅里,从天而降的瀑布一般的吊灯,晶光闪烁。
一位身穿藏蓝色职业西式裙装的女士,大老远挥着手臂径直走到我的面前,伸出手来笑吟吟地问我:您是肖老师吧?我点点头,握了握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