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GHz无线模块助力无钥匙进入门禁系统中的应用
用2.4G-5G双频WiFi+蓝牙组合模块破解智能家居WiFi信号受干扰难题

用2.4G/5G双频WiFi+蓝牙组合模块破解智能家居
WiFi信号受干扰难题
得益于低功耗、低成本的优势特性,蓝牙模块在智能领域的应用可谓是如鱼得水,但是面对智能家居应用中稍大数据的传输,就需要WiFi技术的协助,但是这其中就有一个问题,WiFi和蓝牙同时工作在2.4GHz频段内,尤其是2.4G WiFi信号经常会受到干扰,这严重影响到我们的上网体验。
为优化物联网智能家居使用体验,2.4G/5G双频WiFi+蓝牙二合一组合模块才是破解智能家居WiFi、蓝牙数据同步难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2.4G/5G双频WiFi+蓝牙组合模块
WiFi+蓝牙组合模块是指高集成的WiFi +BLE蓝牙二合一组合模块,支持WiFi、BLE蓝牙多个数据接口,WiFi与蓝牙可通过UART串口进行数据传输。
目前市面上有多家无线模块厂商推出了适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的WiFi+蓝牙组合模块,WiFi部分支持2.4G,蓝牙部分支持BLE4.2。
鉴于2.4G WiFi 信号受干扰严重,为优化上网体验,SKYLAB推出了WiFi部分同时支持两个不同频段2.4GHz和5GHz,支持802.11a/b/g/n的双频WiFi+蓝牙二合一组合模块WG222。
WG222
WG222基于MTK芯片MT7697研发,WiFi符合802.11 a/b/g/n 无线标准,支持2.4GHz和5GHz双频WiFi,蓝牙支持低功耗蓝牙。
2.4G/5G双频。
CW微波人体感应模块 24G CDM324 移动感应模块

CW微波人体感应模块 24G CDM324 移动感应模块CW微波人体感应模块 24G CDM324 移动感应模块是一款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安防监控、人员进出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物联网传感器模块。
它采用2.4 GHz 的频段进行信号传输,具有低功耗、高灵敏和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适用于需要移动检测的场景,如门口安防、楼道照明等场合。
1. 模块介绍CDM324微波人体感应模块采用了稳定高频电路,工作频率为2.4 GHz,探测距离可达5-9米,可实现多方向检测,并且在检测时消耗的电能非常小。
这款模块集成了射频收发器、低噪音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基带处理器和接口电路,通过射频信号检测移动物体。
2. 应用场合该模块适用于以下场合:•自动化控制:如自动门开启、自动售货机等自动控制领域;•安防监控:如路口红绿灯、商场安防;•人员进出:如图书馆管理、演出场馆等;•智能家居:如灯光自动感应、智能空调调节等。
3. 特点及优劣3.1 特点•频段广泛:可在2.4 GHz频段工作;•双向传输:支持接收和发送功能;•功率控制:可根据需要调节功率;•稳定性好:用稳定高频电路控制;•低功耗:仅需要消耗很少的电能,省电环保。
3.2 优势•灵敏度高:可检测低速移动;•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自动化控制、智能家居等领域;•安全性高:使用稳定的高频电路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3.3劣势•不适用于非常小的移动物体•不适合在电磁辐射强烈的环境中使用。
4. 使用方法1.模块的VCC和GND端子连接电源,建议使用稳压电源;2.OUT端子使用3.3V电平输出信号,SA端子和SB端子指示人体的灵敏位置;3.调整某些组件的电阻或电容可以改变灵敏度和距离。
5. 总结CDM324微波人体感应模块是一款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安防监控、人员进出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物联网传感器模块,它在移动性探测方面具有优异的灵敏度和反应速度,应用范围广泛且安全性高。
因此,这款芯片有着很好的使用前景,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的使用场合。
2.4g无线门禁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现代化办公场所和生活起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安防需求,智能门禁系统逐渐取代普通的门锁,手工出入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实际需求。
本文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横向项目“远距离无线门禁系统开发及安装维护”的研究成果为支撑,通过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研制出了2.4G无线门禁控制系统。
论文的创新工作主要有:(1) 根据无线门禁系统使用需求设计了硬件系统。
通过移植μC/OS-II嵌入式系统,实现了16个任务分8级调度。
通过对nRF24LE1和MF RC522射频电路的研究,提升了2.4G传输模块传输距离和CPU卡读卡模块读卡稳定性。
(2) 针对无线门禁网络节点不需要移动的特点,使用静态路由技术,无线网络以基站节点为中心向外辐射,以-64dbm作为辐射半径,展开无线网络。
最后使用OMNET++4.0仿真了30个门禁节点的无线网络,通过仿真实验对无线网络基站节点数据接收量、各级节点数据吞吐量、节点数据包发送延迟、节点待发数据队列深度等组网参数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存储容量和传输时间参数。
(3) 为了解决远距离RFID系统出现碰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Q+值防碰撞算法,解决了大量电子标签同时回复一个阅读器而产生碰撞的问题,降低了读卡的平均时延。
仿真实验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文在实验室环境下,对2.4G无线门禁控制系统已进行硬件和软件测试。
实验数据验证2.4G无线门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为无线门禁控制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字:无线门禁网络;μC/OS-II;OMNET;远距离RFID系统;Q+值防碰撞算法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higher level of security management of modern office space and living accommodation is needed, the common door lock system is gradually replaced by intelligent access control systems, manual access control can not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modern management.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business project of Shenzhen Polytechnic “long-distance wireless access control system development and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wi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 2.4G Wireless Access Control System is developed. The main innovation of the paper includes:(1) The hardware system is designed by the demands of wireless access control system. By transplantting μC/OS-II embedded systems to achieve 8 levels scheduling of the task. The performance of the 2.4G transmission module and the CPU card reader module are enhanced through the study of nRF24LE1 and MF RC522 circuit.(2) Aim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reless nodes do not need to move, wireless network is used as the static routing technology, consider the base node as center, using -64dBm signal strength as the transmission radius. At last, the OMNET are used to simulate the wireless network which has 30 nod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can be analysed the amount of base station node data, the amount of throughput data at all levels of nodes, the packet transmission delay of node, the waiting queue depth of data in the node and so on. The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ensur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capacity and transmission time parameters.(3) In order to solve the tag collision problem in long distance RFID systems, an enhanced Q+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new algorithm solved the problem which a large number of electronic tags replyed a same reader will come out collision, and reduced the average reader delay of cards. The algorithm's reliability has been proved by the simulation results.2.4G wireless access control had debugged the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 the laboratory environment. The reliability of 2.4G wireless access control system had proved by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it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access control system.Key wor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μC/OS-II;OMNET; Long distance RFID systems; Q+ Anti-collision algorith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2无线门禁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2)1.2.1国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2)1.2.2国内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2)1.3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4)1.3.1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4)1.3.2本文章节安排 (4)第2章无线门禁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5)2.1系统整体方案 (5)2.1.1无线门禁系统安装方案 (5)2.1.2无线门禁的工作过程 (6)2.2门禁系统控制板硬件设计 (7)2.2.1 MCU芯片选型 (8)2.2.2实时时钟设计 (9)2.2.3存储模块设计 (9)2.2.4 LCD显示模块设计 (10)2.2.5 CPU卡读卡模块设计 (10)2.2.6 2.4G无线传输模块设计 (11)2.3μC/OS-II嵌入式系统移植 (13)2.3.1无线门禁工作状态 (13)2.3.2用户身份验证 (14)2.3.3数据存储管理 (15)2.3.4电锁开关检测 (15)2.3.5无线数据传输 (16)2.3.6任务调度优先级 (17)2.3.7软件系统移植 (19)2.4射频PCB设计 (20)2.4.1 PCB电源的处理 (20)2.4.2 PCB地的处理 (21)2.4.3阻抗匹配 (23)2.4.4射频板基材的选型 (25)2.4.5 2.4G模块的天线设计 (25)2.4.6 13.56MHz无线读卡模块设计 (27)2.5本章小结 (29)第3章无线网络通信协议设计 (30)3.1无线网络数据链路层 (30)3.1.1差错控制方式 (31)3.1.2差错控制编码 (31)3.2无线数据帧设计 (32)3.3无线门禁组网描述 (33)3.3.1网络地址分配 (33)3.3.2网络路由建立 (34)3.4网络数据访问控制方式 (36)3.5OMNET++网络仿真 (37)3.6本章小结 (41)第4章RFID防碰撞算法设计 (42)4.1RFID碰撞产生原因 (42)4.2RFID系统中的防碰撞算法 (43)4.2.1 Q值算法 (44)4.2.2 Q+值算法 (45)4.2.3 C值的改进 (46)4.2.4算法性能分析 (48)4.3本章小结 (49)第5章无线门禁系统测试 (50)5.1无线门禁硬件测试 (50)5.1.1 MCU在线测试 (50)5.1.2存储模块读写测试 (51)5.1.3串口传输测试 (52)5.1.4天线驻波比测试 (52)5.1.5无线信号检测 (53)5.1.6有源标示卡通信距离测试 (53)5.2无线门禁软件测试 (54)5.2.1系统上位机测试 (54)5.2.2无线门禁系统读卡测试 (55)5.2.3 RFID系统读卡测试 (55)5.2.4无线门禁网络测试 (57)5.3无线门禁装置 (58)5.4本章小结 (59)第6章总结与展望 (60)参考文献 (61)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5)第1章 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门禁是对出入口和通道口管理设备的统称。
2.4GHz无线一对多收发控制系统

文章编号:1007-757X(2019)08-0023-032.4GHz无线一对多发控制系统梁昕(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南京210016)摘要:设计了一款短距离无线通信控制系统。
该系统是基于射频技术,采用A7105无线传输模块,通过STM8S控制块发送端与SN8F接收端来实现控制芯片之间进行2.4GHz无线通信,并能够一G对多G的短距离无线通信。
用户可简单方便地对周围环境中多个电路系统的进行监视与控制。
系统传输距离可达20米以上,功耗低,抗干扰强,应用范围广,成本低等有G,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射频技术;无线通信;A7105;STM8S;SN8F中图分类号:TN92文献标志码:AControl System with2.4GHz Wireless Transceiver and One-to-More FunctionLIANG Xin(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Nanjing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Nanjing210016) Abstract:A control system with2.4GHz wireless transceiver and one-to-more function is designed.This system is based on RF technology,and the A7105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is adopted to carry out2.4GHz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ending end of STM8S control block,and the SN8F receiving end control chip is used to realize a pair of one point to multipoint function.The user can easily realize th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multiple circuit systems i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The transmission distance of this system can be up to20meters,it has low power consumption,strong anti-interference,and strong practical value.Key words:RF technology%Wireless communication;A7105;0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种类型、各个频段和基于各种不同架构的无线收发系统层出不穷&同时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着更加简便快捷的生活方式,近距离无线通信如RFID、WIFI、蓝牙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钥匙进入系统 原理

无钥匙进入系统的基本原理1. 简介无钥匙进入系统(Keyless Entry System)是一种用于控制和管理进入和出入的系统,它通过使用无线通信、密码识别或生物识别等技术,取代了传统的物理钥匙,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和智能的进入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钥匙进入系统的基本原理。
2. 基本组成无钥匙进入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2.1 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是无钥匙进入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
它负责与用户的手机、智能手表或其他无线设备进行通信,接收用户的指令并传输给其他组件进行处理。
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NFC等。
2.2 门禁控制器门禁控制器是无钥匙进入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它负责管理和控制门禁系统的各个组件。
门禁控制器通常具有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接口,可以与无线通信模块、读卡器、电子锁等设备进行通信和控制。
2.3 读卡器读卡器是用于识别用户身份的设备,它可以读取用户的身份证、门禁卡、指纹等信息,并将其发送给门禁控制器进行验证。
读卡器通常使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或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
2.4 电子锁电子锁是无钥匙进入系统的关键组件之一,它取代了传统的机械锁,通过电子信号控制门的开关。
电子锁通常由电磁锁、电动锁或电子密码锁等组成,可以根据门禁控制器的指令进行开锁或上锁操作。
2.5 门禁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和配置整个无钥匙进入系统的软件系统,可以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权限管理、日志记录等操作。
门禁管理系统通常提供图形化界面,方便管理员进行系统的配置和监控。
3. 工作原理无钥匙进入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用户身份认证、权限验证和门锁控制等几个关键步骤。
3.1 用户身份认证当用户需要进入某个区域或开启某个设备时,首先需要进行身份认证。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智能手表等设备发送身份认证请求。
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请求后,将其传输给门禁控制器。
门禁控制器接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通过读卡器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门禁卡号等。
亿佰特TLSR8269 2.4GHz ZigBee多功能SoC无线模块E180-Z6907A使用手册

第一章概述 (3)1.1产品简介 (3)1.2功能特点 (3)1.3设备类型介绍 (4)1.3.1 非休眠终端 (4)1.3.2 休眠终端 (4)1.4 应用场景 (4)第二章规格参数 (5)2.1 极限参数 (5)2.2 工作参数 (5)第三章机械尺寸与引脚定义 (6)第四章工作模式 (7)4.1 传输模式 (7)4.2 配置模式 (8)4.3 模式切换 (8)4.3.1 指令切换 (8)4.3.2 引脚切换 (8)第五章收发方式 (8)5.1数据发送的方式 (8)5.1.1广播模式 (8)5.1.2 组播模式 (9)5.1.3 单播模式 (9)5.2 接收数据的输出方式 (9)5.2.1 透明输出 (9)5.2.2 数据+短地址 (9)5.2.3 数据+长地址 (9)5.2.4 数据+RSSI (9)5.2.5 数据+短地址+RSSI (9)5.2.6 数据+长地址+RSSI (10)第六章应用功能和指令配置 (10)6.1 功能引脚 (10)6.1.1 LINK 详解 (10)6.1.2 WAKE详解 (10)6.1.3 AUX详解 (10)6.1.4 ACK详解 (10)6.1.5 UART_BAUD_RESET详解 (10)6.2 无线远程配置功能 (11)6.3功能参数说明 (11)6.5 HEX指令集 (12)6.5.1 指令规则 (12)6.5.2 读取指令集 (13)6.5.2 配置指令集 (15)6.5.3 网络操作指令集 (16)6.6 HEX 参数说明 (17)6.6.1 系统发送模式 (17)6.6.2 接收数据输出方式 (17)6.6.3网络节点类型 (17)6.6.4网络状态 (17)6.6.5网络 PAN_ID (18)6.6.6网络短地址: (18)6.6.7 MAC 地址 (18)6.6.8父节点网络短地址 (18)6.6.9父节点 MAC 地址 (18)6.6.10网络组号 (18)6.6.11网络信道 (18)6.6.12发送功率 (18)6.6.13串口波特率 (19)6.6.14休眠时间 (19)6.6.15父节点保存时间 (19)6.6.16父节点丢失后网络重连的周期 (19)6.6.17尝试重连的最大次数 (19)6.6.18无线远程配置ID (20)6.6.19用户 gpio 参数 (20)6.6.20用户 pwm 参数 (20)6.6.21用户 adc 参数 (21)6.6.22 配置所有网络参数 (21)6.6.23 读取所有网络参数 (21)第七章快速入门 (22)7.1 快速建立一个ZigBee网络 (22)7.2 快速加入一个ZigBee网络 (25)7.3 ZigBee网络通信测试 (28)7.3.1单播测试 (28)7.3.1.1终端和协调器之间相互以短地址形式单播 (28)7.3.1.2终端和协调器之间相互以长地址形式单播 (29)7.3.2组播测试 (30)7.3.3广播测试 (32)第九章常见问题 (33)9.1 传输距离不理想 (33)9.2 模块易损坏 (33)9.3 误码率太高 (33)关于我们 (34)第一章概述1.1产品简介E180-Z6907A是基于TELINK TLSR8269无线SOC设计生产的一款小体积、低功耗、高可靠性、工作在2.4GHz 频段的ZIGBEE模块,芯片自带高达48Mhz的32位高性能MCU,发射功率最高可达到7dBm。
2.4g无线遥控器jf24e-tx无线收发模块[宝典]
![2.4g无线遥控器jf24e-tx无线收发模块[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3673ce2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8.png)
2.4G无线遥控器及配套接收模块JF24E-TX/RX技术规格书V03版本(多发1收)V02版本(多收1发)【功能介绍】JF24E-TX是一款内含遥控程序的高端大方的2.4G无线遥控器,是安阳市新世纪电子研究所在JF24D-TX/RX遥控模块的功能基础上开发的带外壳的低功耗2.4G遥控器。
遥控器内部已经烧写2.4G的基本程序及遥控对码程序,不需要做任何编程即可和接收模块配套使用。
遥控器采用一粒CR2032纽扣电池供电,按一次按键自动连续发射1秒后进入休眠状态,不再消耗电流。
遥控器有5个发射按键,对应接收模块的5个输出端口,遥控器面板上有一个发射状态LED指示,亮度降低需要更换电池。
JF24E-RX是遥控器配套的低功耗接收模块,接收模块已经烧写与遥控器配套的遥控程序,遥控器必须和接收模块对码后才能遥控,断电自动保存密码,不需要重新对码。
接收模块具有5个输出端口,可以分别输出5路控制信号电平,平时输出端口为0电平,收到发射信号输出为高电平,输出能力可驱动一只LED,如需驱动更大功率负载需要加功率驱动管。
模块具有2种输出状态选择,可以选择锁存或者非锁存模式。
5路输出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互不干扰。
遥控器采用2键自动对码方式,接收模块上电3秒内按下遥控器对码按键即可完成对码。
模块采用芯片唯一的ID地址对码,V03版本一个接收器可以配多个遥控器(不限制数量),如果丢失遥控器可以购买新的遥控器对码一次即可使用。
V02版本是一个遥控器可以控制多个接收器(不限制数量)。
每个接收器可以输出5路控制信号。
接收模块为低功耗设计,平时处于休眠与唤醒的省电模式,平均消耗0.1mA电流,比超外差接收模块消耗的电流小几十倍,由于接收模块启用休眠模式,输出反映速度及输出时间会出现最大1-2秒的延迟,对于遥控产品完全可以忽略这个延迟时间。
接收模块体积小,功耗低,无任何外围零件,无需编程即可嵌入各种遥控主板实现控制,使用非常方便简单。
2.4g无线

北高智推出2.4G无线双向透明数据传输模块方案作者:张建伟FAE部北高智科技有限公司摘要关键字:2.4G无线模块 透明传输 工业控制 门禁 考勤 监控 安防Beken(博通)BK2411内容简要:基于博通(BEKEN)BK2411 2.4G无线收发芯片,同时针对工业控制、门禁、考勤、监控、安防等行业应用特点推出本方案。
当前市场上2.4G无线模块的方案众多,这些方案基本上都是对不同RF芯片典型应用线路的整合。
这些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给用户带来了方便,但是在客户具体应用的时候,依然需要做大量的软件设计工作,延迟了客户产品的上市时间。
本方案专门针对无线工业控制、监控、安防、门禁、考勤等行业应用,是真正意义上的方案整合。
既不需要做任何额外的工作,只需要加上电源就能够实现其最基本的功能,不需要客户去慢慢研究复杂的RF芯片的寄存器配置及指令数据的读写,完完全全做到数据的透明传输。
一、方案构成1. 方案的基本架构图1方案的基本架构2. 模块封装本方案模块尺寸为20x10(单位:mm),脚位定义如图2。
图2模块脚位定义二、方案的基本功能z完全的透明数据传输z标准的UART数据接口z速度: 2400bps – 230400bps,可以由软件配置z发射功率: -18dBm – 0dBm, 可以由软件配置z自动记忆配置参数z天线可以是印制板天线也可以是外置天线三、方案的基本电气指标z电源: DC 3.3 – 5Vz功耗 发射:22.5mA接收:13mA休眠:2uAz接受灵敏度: -88dBmz调制方式:FSK/GFSKz工作温度:-40℃~85℃四、方案的应用及服务1. 典型数据传输方式图3典型数据传输方式2. 北高智提供的服务z线路图及PCB设计z印刷板天线设计z源程序代码z专业的技术支持z常备芯片库存Website: Phone:86-755-83476956 e-mail:sal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钥匙进入系统技术属于汽车电子系统技术领域,本文主要阐述该项技术在门禁系统中的应用。
普通的遥控钥匙进入系统,英文名称是Remote keyless entry,简称RKE,这需要人主动去操作钥匙从而进行开锁。
而无钥匙进入系统具有无钥匙进入并且启动的功能,英文名称是Passive Keyless Entry,简称PKE。
该钥匙的被动性(Passive)在英文名称里很好地体现出来了,即不需要主动操作钥匙开锁。
在操作方面,无钥匙进入系统显然比普通的遥控系统更加先进。
门禁系统属于智能建筑领域,英文名称是Access Control System,简称ACS。
例如,酒店门禁,小区门禁,停车场门禁等都属于门禁系统。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大多数门禁系统主要居于磁卡识别的技术,可以称之为磁卡门禁系统。
该系统是以手动刷卡为前提的,出入都需要人为刷卡,这种操作方式容易使卡片及设备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磁卡容易复制,不利于双向的控制,安全系数比较低;磁卡信息容易因外界磁场丢失,使磁卡无效。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将无钥匙进入系统技术应用到门禁系统上,产生一种新型的门禁控制装置。
该装置采用无线双向通信的方式,安全系数高,不存在磨损,设备使用寿命较高。
新型的门禁控制装置,包括钥匙端、主机端(核心端)和后台端。
钥匙端主要包含主控芯片、2.4GHz无线发送芯片、125KHz无线接收芯片以及PKE 强制按键。
2.4GHz无线发送芯片、125KHz无线接收芯片以及PKE强制按键均与主控芯片连接。
主机端(核心端)主要包含主控芯片、2.4GHz无线接收芯片、3个125KHz无线发射芯片、3组125KHz发射天线以及串口模块。
2.4GHz无线接收芯片、3个125KHz无线
发射芯片以及串口模块均与主控芯片连接。
3组125KHz发射天线分别与3个125KHz无线发射芯片相连接。
后台端包含了串口模块及其他。
主机端(核心端)的3个125KHz无线发射芯片与钥匙端的125KHz无线接收芯片采用无线连接;钥匙端的2.4GHz无线发送芯片与主机端(核心端)的2.4GHz无线接收芯片采用无线连接;主机端(核心端)和后台端通过串口模块连接。
钥匙端主控芯片实现数据加密、解密、存储数据、控制收发的功能。
125KHz无线接收芯片用于检测主机端(核心端)周期发送的125KHz触发信号,实现靠近感应功能。
2.4GHz无线发送芯片用于成功感应后快速向主机端(核心端)发送自身ID和控制命令等数据。
钥匙端上电后主控芯片长期处于深度休眠状态,功耗极低,休眠电流为uA级。
当钥匙端进入主机端(核心端)任意一125KHz发射天线的2m感应范围内,钥匙端125KHz 无线接收芯片收到正确的125KHz触发信号,唤醒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控制2.4GHz无线发送芯片向主机端(核心端)发送自身ID和控制命令等数据。
钥匙端也可以通过PKE 强制按键唤醒主控芯片,实现上述功能。
主机端(核心端)包含了两种状态,分别是连接状态和非连接状态。
当有任意数量的钥匙处于感应范围内,主机端(核心端)处于连接状态(默认收到正确数据);当全部的钥匙均离开感应范围,主机端(核心端)处于非连接状态。
主机端(核心端)主控芯片实现数据加密、解密、存储数据、控制收发的功能。
主控芯片周期性使能3个125KHz无线发射芯片,3个125KHz无线发射芯片分别通过各自的125KHz发射天线实现2m的感应范围。
当钥匙进入感应范围,主机端(核心端)2.4GHz 无线接收芯片接收到正确的数据,则进入连接状态。
主机端(核心端)通过串口模块向
后台端传输信息,这个信息包含进入指令以及钥匙ID。
当钥匙离开感应范围一定时间(秒级时间)后,主机端(核心端)进入非连接状态。
主机端(核心端)同时也通过串口模块向后台端传输信息,这个信息包含离开指令以及钥匙ID。
整个过程无需对钥匙进行任何操作,钥匙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后台端通过串口模块收到主机端(核心端)的信息后控制各种外部设备,例如开门、关门等。
由于采用了无钥匙进入系统技术,该门禁系统达到了以下有益效果:该系统实现了自动控制,在操作方面更为先进(前文多次提及);该系统采用了2.4GHz无线收发芯片进行数据传输,传输速度更快,传输时间更短,降低了钥匙端功耗;该系统采用了3组125KHz发射天线,3组天线可同时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实现了自由扩展感应范围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