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三章复习题集

合集下载

(新)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新)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1.(多选)在力的分解中,唯一解的条件是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2.(单选)原长为10 cm的轻质弹簧被竖直悬挂,当其下端挂上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12 cm,换上一个质量为l0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g=10m/s2)A.4 cmB.8 cmC.14 cmD.16 cm3.(单选)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大小为10N,另一个大小为2N,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A.2 NB.8 NC.10 ND.12 N4.(单选)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5.(单选)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时,这两个物体之间一定相互接触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D.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作用6.(单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C物体叠放在A、B上,D物体是_光滑小球,悬挂在竖直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所有的接触画均光滑且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对A 有弹力,且弹力方向水平向左B .D 与斜面接触时,斜面未发生形变C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B 的重力D .A 、B 物体对C 在竖直向上没有弹力7.(单选)如图所示,汽车B 在水平路面上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1v 向右运动,车上的货物A 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2v 向右运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12v v <,货物A 受到了汽车B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B .若12v v <,汽车B 受到了货物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 .若12v v >,货物A 受到了汽车B 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D .若12v v >,汽车B 受到了货物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8.(单选)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B .有摩擦力必有弹力C .弹力增大则摩擦力一定增大D .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9.(多选)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B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竖直向下C .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重力D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10.(单选)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A 、B 分别是皮带上与两轮接触的点,C 、D 分别是两轮边缘与皮带接触的点(为清楚起见 ,图中将两轮与皮带画得略微分开,而实际上皮带与两轮是紧密接触的).当O1顺时针启动时,若皮带与两轮不打滑,则A 、B 、C 、D 各点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 )A.向上,向下,向下,向上B.向下,向上,向上,向下C.向上,向上,向下,向下D.向下,向下,向上,向上11.(单选)如图所示,静止的弹簧测力计受到大小都为40N的F1,F2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 B.40NC.80N D.无法确定12.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A=3N、GB=4N,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F=2N,则绳子的拉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A.1N、6N B.5N、6NC.1N、2N D.5N、2N13.如图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球重为G,球静止时在图中A位置.现用力将小球竖直向下移动x至B位置,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N14.重14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用30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章末复习(复习课件)32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章末复习(复习课件)32张ppt
θ
4、检查:防止错画力、多画力、漏画力。
A
FN
Ff
F1
θ F2
G
05 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
共同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平衡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作用
区 物体
作用 时间
力的
别 性质
作用 效果
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同时产生,同时 变化,同时消失
一定相同
不可抵消,不能求合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不一定同时产生,但 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产生原因:由于 地球的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力学中 常见的 三种力

重力
方向:__竖__直__向__下_ 大小:G= mg 重心:重心是重力的 等效
作用点,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
匀的物体的重心在 几何中心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
一0、2 知知识清识单清单
产生条件:物体直接接触;接触处发生 弹性 形变
B.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103N/m
C.当弹簧受F2=800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量x2=80cm
D.当弹簧伸长量x1=20cm时,拉力F1=200N
【参考答案】B
课堂练习
【练习4】(多选)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
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此可知,A、B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1和B、C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2有可能是
A.μ1=0,μ2=0
B.μ1≠0,μ2=0
C.μ1=0,μ2≠0
D.μ1≠0,μ2≠0
【参考答案】CD
课堂练习
【练习5】如图所示,垂直墙角有一个截面为半圆的光滑柱体,用细线拉住的 小球静止靠在接近半圆底端的M点。通过细线将小球从M点缓慢向上拉至半 圆最高点的过程中,细线始终保持在小球处与半圆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手册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手册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手册(前三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

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

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关键一点](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间隔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间隔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矢量和标量矢量:像位移这样的物理量叫做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标量:像温度、质量、路程这样的物理量叫做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6、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在物体运动的直线上建立x轴,物体在时刻t1处于位置x1,在时刻t2运动到位置x2。

物体的位移L等于两个位置的坐标变化,即L=x2—x1,通常用△x(坐标变化量)=x2—x1△x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t表示时间的变化7、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高一物理第三章练习题

高一物理第三章练习题

高一物理第三章练习题高一物理第三章练习题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一门相对较难的科目。

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物理的内容更加深入和复杂。

在高一物理的第三章中,学生将接触到一些基本的力学知识,如力的合成、分解,力的平衡,以及摩擦力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老师通常会布置一些练习题。

练习题一: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力学中的基本概念。

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矢量相加的方法求得。

而力的分解则是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这些分力的合力等于原来的力。

练习题二: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的基本条件之一。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的合力必须为零才能保持力的平衡。

通过力的平衡条件,可以解决一些力的平衡问题,如悬挂物体的重力平衡问题,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问题等。

练习题三: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前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和物体间的粗糙程度有关。

练习题四: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物体沿斜面滑动时,重力可以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分力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以求解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和滑动距离等问题。

练习题五:绳系和滑轮绳系和滑轮是力学中常见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情况。

绳系中的物体受到绳子的拉力作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通过分析绳系和滑轮的力学性质,可以解决一些复杂的力学问题,如绳子的张力、滑轮的力的变化等。

通过解答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答练习题时,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以先进行思考和分析,确定解题思路。

2.画出物体受力图。

通过画出物体受力图,可以清楚地看到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

高一物理第三章测试题 含答案

高一物理第三章测试题 含答案

高一物理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高一物理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高一物理第三章测试题&lpar;含答案&rpar;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a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促进作用b.只有轻易碰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促进作用c.力可以返回物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2.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以下观点中恰当的就是a.物体静止时不受到重力作用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c.物体落向地面时比物体上甩时所受到的重力大d.物体所受到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与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毫无关系3.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战略重点不一定在物体上b.用线装设的物体恒定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战略重点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的位置不变4.一个物体所受到重力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必须发生变化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运动状态5.以下观点中不恰当的就是...a.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用细木棍d.发生改变它的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c.把它放到水里敲击沉在水中的圆木,圆木受的弹力就是由于粗木棍出现应力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膨胀的方向d.支持力的方向总是旋转轴积极支持面而指向被积极支持的物体6.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的运动方向相反b.相互压紧,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c.相互碰触的物体之间,压力减小,摩擦力一定减小d.恒定的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材料的坚硬程度毫无关系a.墙对铁块的弹力增大b.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d.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a.10nb.15nc.80nd.85n物体()物体7.例如图1右图,用水平力f把一铁块斜形在直角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减小时c.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8.两个力的合力f为50n,其中一个力f1为30n,那么另一个力f2的大小可能将就是()9.关于分力和合力,以下观点不恰当的就是...a.合力的大小,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是可能的b.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其它几个力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是其它几个力的合力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d.合力可能将就是几个力的代数和10.如图2所示,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这一实验中,两弹簧秤现在的夹角为90º,使b弹簧秤从图示边线已经开始沿箭头方向缓慢旋转,在这过程中,维持o点的边线和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b两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a示数减小,b示数增大b.a示数增大,b示数减小c.a而立d.a示数增大,b示数先增大后减小数减小,b示数先增大后减小二、填空题(把恰当答案核对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建议答题。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_2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_2

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1.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 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 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 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 叫做机械运动, 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 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 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 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 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 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 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 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3.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 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 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 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 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 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 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 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 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s/t 。

速度是矢量, 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 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高一物理第三章总结及测试

高一物理第三章总结及测试

高一物理第三章总结及测试高一物理第三章总结及测试第三章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第一个力学章节,主要包括了牛顿三大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等内容。

本章是奠定物理基础的重要章节,需要掌握基本概念与定律,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的问题解决中。

一、牛顿三大定律是力学的基石,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1. 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一定律反映了物体的惯性特点,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第二定律:又称为运动定律,描述了力和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F=ma。

这一定律告诉我们,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增大时,物体的加速度也会增大。

3. 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任何一个物体受到的作用力都会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这一定律揭示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特点。

学习了这些定律后,我们可以运用它们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计算物体所受的力、加速度等。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有助于理解力的作用方式。

1.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时,它们的合力等于这些力的矢量和。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可以通过向量法图解或计算得到。

2. 力的分解:有时候,一个力可以被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方向相互垂直的力,这些力分别作用于物体的不同方向。

力的分解使得我们能够研究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物体的运动。

三、摩擦力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 静摩擦力:当物体静止不动时,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必须大于或等于静摩擦力的大小才能使物体开始运动。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有关,可以通过静摩擦系数来表示。

2. 动摩擦力:当物体在表面上滑动时,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动摩擦力的大小才能维持物体的运动。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静摩擦力类似,也与物体间粗糙程度有关。

这一章的内容比较理论,但与生活实际有很强的联系。

在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观察物体的运动,验证牛顿定律和摩擦力的存在。

人教版高一物理选修3-1第三章章末综合练习

人教版高一物理选修3-1第三章章末综合练习

人教版高一物理选修3-1第三章章末综合练习⒈(多选)关于磁感应强度,正确的说法是( )A 根据定义式IL F B,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 与F 成正比,与IL 成反比B 磁感应强度B 是矢量,方向与电流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同C 磁感应强度B 是矢量,方向与通过该点的磁感线的切线方向相同D 在确定的磁场中,同一点的B 是确定的,不同点的B 可能不同2.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 )A .磁感线从磁体的N 极出发,终止于S 极B .磁场的方向就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某点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C .沿磁感线方向,磁场逐渐减弱D .在磁场强的地方同一通电导体受的安培力可能比在磁场弱的地方受的安培力小3.两个电荷量相等的带电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只受洛伦兹力作用而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它们的运动周期相等,则它们的质量相等B .若它们的运动周期相等,则它们的速度大小相等C .若它们的轨迹半径相等,则它们的质量相等D .若它们的轨迹半径相等,则它们的速度大小相等4.有一根竖直长直导线和一个通电三角形金属框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如图所示,当竖直长导线内通以方向向上的电流时,若重力不计,则三角形金属框将( )A.水平向左运动B.竖直向上C.处于平衡位置D.以上说法都不对5.(多选)长为L的水平极板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为B,板间距离为L,板不带电。

现在质量为m、电量为q的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左边极板间中点处垂直磁感线以速度v水平射入磁场,欲使粒子不打在极板上,可采用的方法是( )A.使粒子的速度v<BqL/4mB.使粒子的速度v>BqL/4mC.使粒子的速度v>5BqL/4mD.使粒子的速度BqL/4m<v<5BqL/4m6.两个相同的圆形线圈,通以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电流I1和I2,如图所示。

先将两个线圈固定在光滑绝缘杆上,问释放后它们的运动情况是 ( )A.相互吸引,电流大的加速度大B.相互吸引,加速度大小相等C.相互排斥,电流大的加速度大D.相互排斥,加速度大小相等7.(多选)回旋加速器在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原理如图7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第三章复习题3—1 弹力1、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力的作用C.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只要是接触的,必定会产生弹力。

B.压力的方向不一定垂直于接触面。

C.放在桌面上的皮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之后产生的。

D.绳的拉力也是弹力,其方向沿绳的收缩方向3、物体静止在水平桌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A、就是物体的重力B、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D、是由于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4.一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 500 N/m ,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有一500Kg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这时弹簧的伸长量为()A. 1mB. 10mC. 2mD. 5m5.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下列说确的是A.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B.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C.摩擦力大小跟弹力大小一定成正比D.摩擦力方向跟弹力方向可以不垂直6、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在图4的四个受力示意图中,哪个物体受力示意图是正确..的7、一根弹簧原长8cm,挂上重2N的砝码时,伸长1cm,这根弹簧挂上重4N的物体时,它的长度为。

(弹簧的形变是弹性形变)8.一根轻弹簧长为20cm,在弹性限度,对其施加30N的压力时,其长为14cm,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牛/米。

9、如图1所示装置中,A物体质量为5kg,B物体质量为2kg,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试画出A、B物体受力示意图,并求出绳对B的弹力和地面对A的弹力大小。

B图110.如图2所示,轻质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20N/cm,用其拉着一个重为2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cm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图211、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到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cm,当拉着物体前进时,弹簧伸长2cm,己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g=10N/kg)求:(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少?(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3—2 摩擦力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正压力成正比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摩擦力一定是阻力D.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一定发生在两个静止的物体之间。

B.静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产生。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正压力垂直。

3.关于摩擦力,下列说确的是A.摩擦力是在两个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产生的B.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产生摩擦力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D.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4.如图所示,一个物体质量为20kg,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同时受到一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力的作用。

已知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则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10N,方向向右B.10N,方向向左C .20N ,方向向右D .20N ,方向向左5.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叠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 l =7N 和F 2=4N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B 对A 的摩擦力为f 1,地面对B 的摩擦力为f 2,则 A .f 1=11N ,f 2=11N B .f 1=11N ,f 2=3N C .f 1=0,f 2=3N D .f 1=0,f 2=11N6.一个物体从斜面上匀速下滑,它的受力情况是( ) A .重力、弹力、下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重力、弹力和下滑力的作用 C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D.弹力、摩擦力和下滑力的作用7.皮带运输机把物体匀速运往高处时,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A 、与物体速度同向 B 、与物体速度反向C 、摩擦力为零D 、因不知相对运动趋势,故不能判定。

8.汽车的发动机通过变速器和后轮相连,当汽车由静止开始向前起动后: A 、前后轮均受向后的摩擦力 B 、前后轮均受向前的摩擦力C 、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D 、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9.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向右作匀速运动时,则( )A 、物体受水平向左摩擦力作用;B 、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C 、物体受水平向右摩擦力作用;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如图所示,C 是水平地面,A 、B 是两个长方形的物块,F 是作用在物块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 和B 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A 、μ1 = 0, μ2= 0B 、μ1 = 0,μ2 ≠ 0C 、μ1≠ 0,μ2= 0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1.放在传送带上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见下图)12.用水平力F 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 增大时,墙对铁块的支持力将 , 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将 。

13.重100N 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用40的水平推力刚好推动它。

当它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时,用35N 的水平推力即可维持木箱做匀速运动,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N ;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用38N 的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受摩擦力为 N 。

F V V●● V ABC F14.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同时受到一个向左的5N的水平拉力作用,若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15.用水平拉力F拉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

在拉力F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所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如何变化?16.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其中F1=10牛、F2=2牛。

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摩擦力为。

17.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物重为150N,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推力F=100N的作用,物块保持静止,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为。

若将水平推力增加到120N, 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为。

(物块仍保持静止)18.如图6所示,在水平面上,叠放着两个物体A和B,m A=2kg,m B=3kg,两物体在1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和B之间摩擦力大小为N,B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为N。

AB图619.两位同学背靠背把一本重10N的书紧压在两背之间,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了一段距离,此时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若其中某位同学配合不好,背离开了书,书向下滑动,这时书受到的摩擦力又是多少?20.把物体放在水平地板上,已知物体所受重力为50N,物体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下列情况中,物体受到的是哪种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如何?(1)用6N的水平力向左推物体;FF图1-3(2)用10N的水平力向右推物体;(3)用12N的水平力向右推物体;(4)用15N的水平力向左推物体21.如图,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a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

求:(1)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2)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3 、 3—4 力的合成1.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B、合力的大小一定等于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C、合力的大小可以大于它的任一个分力D、合力的大小可以小于它的任一个分力2.两个力一个力F1 = 80N,另一个力F2 =50N,则这两个力的等效力的大小可能为A.80NB.50NC.20ND.150N3.下列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说确的是A.合力与分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B.分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的效果与合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C.合力总是大于分力D.合力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任一分力4.下列说确的是A.合力的性质与分力的性质相同B.合力是原来几个力的等效替代C.两个力夹角为θ(0≤θ≤ ),它们的合力随θ增大而减小D.合力的大小总不会比各分力之和大5.有两个力F 1、F 2它们的合力为F.若F 1>F 2,它们间的夹角a 在O°到 180°之间,则A .F 一定大于F 1B .F 一定小于F 2C .a 越大,F 越大D .a 越小,F 越大6.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F 1、F 2与其合力F 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 的大小随F 1、F 2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B.F 的大小一定大于F 1、F 2中的最大者; C.F 的大小随F 1、F 2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D.F 的大小不能小于F 1、F 2中的最小者;7.已知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则这三个力的大小可能是( ) A .15N 、5N 、6N ; B 3N 、6N 、4N ; C .1N 、2N 、3N ; D 1N 、6N 、3N ;8.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其中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12N 和8N ,则第三个力的大小可能为( )A .2NB .3NC .20ND .30N9.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 、OB 、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 是水平的,A 、B 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 端所挂重物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A .必定是OAB .必定是OBC .必定是OCD 。

可能是OB ,也可能是OC10.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如图二所示,斜面对木块的作用力的合力的方向应该是:A 、沿斜面向下B 、沿斜面向上C 、垂直斜面向上D 、竖直向上11.已知一个力F=100N ,把它分解为两个力,已知其中一个分力F 1与F 的夹角为30°,则另一个分力F 2的最小值为( )A .50N B.N 350 C .N 33100D. N 3100 12.有三个力大小分别是3N 、7N 、9N ,则它们的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A .19N 、1N B. 9N 、2N C .13N 、0 D.19N 、013.有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夹角为θ角,它们的合力F 随θ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那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 A 、1牛和6牛 B 、2牛和5牛C、3牛和4牛D、4.5牛和2.5牛14.如图3所示,将一个已知力F分解为F1、F2,已知F=10N ,F1与F的夹角为37º,则F2的大小不可能...是:(sin37º=0.6 ,cos37º=0.8)A、4NB、6NC、10ND、100N15.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大小为A、40NB、N210C、N220D、N31016.把重20N的物体放在θ=30°的粗糙斜面上并静止,物体的右端与固定于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如图3所示,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12N,则弹簧的弹力可能是A、22N,方向沿斜面向上B、2N、方向沿斜面向下C、2N、方向沿斜面向上D、可能为零17.用水平力F推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当力F由零开始逐渐增大而物块仍保持静止状态,则物块:()A、所受合力逐渐增大;B、所受斜面摩擦力逐渐增大;C、所受斜面弹力逐渐增大;D、所受斜面作用力逐渐变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