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B、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a类、b类、ab类、c类、d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区别与工作特点

a类、b类、ab类、c类、d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区别与工作特点【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a 类、b 类、ab 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特点1.a 类功率放大电路2.b 类功率放大电路3.ab 类功率放大电路三、c 类、d 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特点1.c 类功率放大电路2.d 类功率放大电路四、各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区别五、总结正文一、引言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将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到一定程度的电路,广泛应用于音响、通信、广播等领域。
根据工作特点和电路结构,功率放大电路可分为 a 类、b 类、ab 类、c 类、d 类等类型。
本文将对这些类型的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特点和区别进行详细阐述。
二、a 类、b 类、ab 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特点1.a 类功率放大电路a 类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在没有输入信号时仍需消耗一定电流的电路,因此其效率较低。
但在输出功率较小的情况下,a 类放大器的性能较好,失真较小。
2.b 类功率放大电路b 类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在输入信号为正半周期时导通,负半周期时截止的电路。
与 a 类电路相比,b 类电路的效率较高,但存在交越失真问题。
3.ab 类功率放大电路ab 类功率放大电路是 a 类和 b 类的结合,具有较好的性能和效率。
它采用了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失真。
三、c 类、d 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特点1.c 类功率放大电路c 类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在输入信号正半周期时导通,负半周期时截止,并且在截止时采用电容器进行旁路的电路。
c 类电路具有较高的效率,但存在较大的失真。
2.d 类功率放大电路d 类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采用开关管工作的电路,通过开关管的开通和关闭来实现信号的放大。
与 c 类电路相比,d 类电路具有更高的效率,但失真较大。
四、各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区别各类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原理、效率和失真。
a 类、ab 类电路失真较小,效率较低;b 类、c 类、d 类电路效率较高,但失真较大。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案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案音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可以将低功率音频信号放大到较大功率的装置,用于驱动扬声器等音频设备。
设计一个音频功率放大器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包括放大器的类型、放大电路的结构、电源的设计和保护电路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音频功率放大器类型。
常见的音频功率放大器类型有A类、B类、AB类、D类等。
A类功率放大器可以实现最好的音频质量,但是功率效率低,因此通常用于高要求音频品质的应用。
B类功率放大器功率效率高,但是存在较大的非线性失真。
AB类功率放大器在音频质量和功率效率之间取得了平衡。
D类功率放大器通过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实现高效率的功率放大,但是需要注意输出滤波电路的设计。
选择了功率放大器类型后,我们需要设计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包括输入级、驱动级和输出级。
输入级负责将音频信号放大到适合驱动级的电平,驱动级将信号放大到足够驱动扬声器的电平,输出级将电压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驱动扬声器。
放大电路中的关键参数包括增益、带宽和失真等。
增益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带宽应满足音频信号的要求,而失真应尽量降低。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计电源。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电源是其正常工作的基础,电源的设计需要考虑稳压、低噪声和足够的电流输出能力等因素。
为了提高音频质量,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分立元件电源,避免共模噪声。
同时,应添加保护电路,如过流保护、过热保护和短路保护等,保证放大器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输入和输出接口的设计。
输入接口应该能够适应不同的音频信号源,如电视、音乐播放器等,同时应该具备常见的保护电路,如静音电路和防辐射电路。
输出接口应能够与扬声器匹配,保证音频信号的传输质量,以及具备短路保护电路,防止短路损坏扬声器。
最后,在设计方案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模拟仿真和实际测试。
通过模拟仿真可以评估设计的性能指标,包括频率响应、相位响应和失真等。
实际测试可以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如测量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并进行电磁兼容性和温度稳定性测试。
经典功放电路图之A类,B类,AB类,D类,G类,H类,T类功放电路图详解

经典功放电路图之A类,B类,AB类,D类,G类,H类,T类功放电路图详解展开全文作为硬件工程师,特别是做纯粹模拟电路、应用于音频功放的工程师,对于A类,B类,AB类,D类,G类,H类,T类功放应该特别熟悉。
大多数工程师或许只知道其中的一部分、或者知道大概,为了让更多的工程师掌握更加详尽的音频功放知识,下文对以上说的音频功放做详细的说明。
功放,顾名思义,就是功率放大的缩写。
与电压或者电流放大来说,功放要求获得一定的、不失真的功率,一般在大信号状态下工作,因此,功放电路一般包含电压放大或者电流放大电路没有的特殊问题,具体表现在:①输出功率尽可能大;②通常在大信号状态下工作;③非线性失真突出;④提高效率是重要的关注点;⑤功率器件的安全问题。
而对于音频功放电路,也需要注意以上的问题。
根据放大电路的导电方式不同,音频功放电路按照模拟和数字两种类型进行分类,模拟音频功放通常有A类,B类,AB类, G类,H 类 TD功放,数字电路功放分为D类,T类。
下文对以上的功放电路做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01A类功放(又称甲类功放)02B类功放(又称乙类功放)B类功放是指正弦信号的正负两个半周分别由推挽输出级的两个晶体管轮流放大输出的一类放大器,每一晶体管的导电时间为信号的半个周期,通常会产生我们所说的交越失真。
通过模拟电路的调整可以将该失真尽量的减小甚至消失。
B类放大器的效率明显高于A类功放。
03AB类功放(又称甲乙类)04D类功放(又称丁类功放)D类功放也称数字式放大器,利用极高频率的转换开关电路来放大音频信号,具体工作原理如下:D类功放采用异步调制的方式,在音频信号周期发生变化时,高频载波信号仍然保持不变,因此,在音频频率比较低的时候,PWM的载波个数仍然较高,因此对抑制高频载波和减少失真非常有利,而载波的变频带原理音频信号频率,因此也不存在与基波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
许多功率高达1000W的丁类放大器,体积只不过像VHS录像带那么大。
ab类d类功放

AB类D类功放什么是AB类D类功放?AB类和D类功放是两种常见的功率放大器类型。
功率放大器用于将低功率的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大的电平,以驱动扬声器或其他负载。
AB类和D类功放在音频系统中广泛应用。
AB类功放是指同时使用了A类和B类的工作方式的功率放大器。
A类和B类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
A类工作时,在整个信号周期内都有电流流过输出器件,但效率较低。
B类工作时,只在输入信号超过某个阈值时才有电流流过输出器件,因此效率较高。
AB类功放结合了这两种工作方式,以提高效率。
D类功放是指数字式功率放大器,也称为PWM(脉宽调制)功放。
D类功放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脉冲序列。
这些脉冲序列经过滤波后形成与原始音频信号相似的模拟输出。
AB类D类功放的优点AB 类功放优点1.声音质量:AB 类功放具有较低的失真和噪音水平,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音频输出。
2.线性度:AB 类功放具有较好的线性度,能够准确地复制输入信号。
3.功率输出:AB 类功放能够提供较高的功率输出,适用于要求较高音量的应用场景。
4.可靠性:AB 类功放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长时间工作不易损坏。
D类功放优点1.高效率:D类功放具有极高的转换效率,能够将大部分电源能量转化为音频输出而不浪费电能。
2.尺寸小巧:D类功放因其高效率和简化的电路结构而体积小巧,适合在空间有限的应用中使用。
3.低发热量:由于其高效率,D类功放产生较少的热量,无需大型散热器。
4.高动态范围:D类功放具有广泛的动态范围,能够处理各种类型和强度的音频信号。
AB 类 D 类功放在音频系统中的应用AB类和D类功放在音频系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根据不同需求和场景选择使用。
AB 类功放应用AB类功放适用于对音质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家庭影院、高保真音响系统等。
其优良的线性度和声音质量可以满足对高保真音质有要求的用户。
此外,AB类功放通常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能够推动大型扬声器系统。
功率放大器基本知识:分类与性能指标

功率放大器基本知识:分类与性能指标功率放大器通常根据其工作状态分为五类。
即甲类(A)、乙类(B)、甲乙(AB)类、数字(D)类一、甲类(A类)功放:输出功率较小,耗电量大,但失真小,比较少用。
A类放大器的输出晶体管(或电子管)的工作点在其线性部分中点,不论信号电平如何变化,它从电源取出的电流总是恒定不变,它是低效率的,用作声频放大时由于信号幅度不断变化,其实际效率不可能超过25%,可由单管或推挽工作。
甲类放大器的优点是无交越失真和开关失真,而且谐波分量中主要是偶次谐波,在听感上低音厚实、中音柔顺温暖、高音清晰利落、层次感好,十分讨人喜欢。
但一直因为耗电多,效率低,容易发热和对散热要求高而未能在大功率的放大器中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器件长期工作于大电流高温下,容易引起可靠性和寿命方面的问题,而且整机成本高,所以制造甲类功率放大器出名的厂家,现在已大多停止生产晶体管甲类功率放大器。
二、乙类(B)放放:乙类(B)放大器的偏置使推挽工作的晶体管(或电子管)在无驱动信号时,处于低电流状态,当加上驱动信号时,一对管子中的一只在半周期内电流上升,而另一只管子则趋向截止,到另一个半周时,情况相反,由于两管轮流工作,必须采用推挽电路才能放大完整的信号波形。
乙类放大器的优点是效率较高,理论上可达78%,缺点是失真较大。
三、甲乙类(AB)AB类功放:输出功率大,耗电量中等,但失真等比A类大,目前我们大量使用这类功放。
AB类功放放大器在低电平驱动时,放大器为甲类工作,当提高驱动电平时,转为乙类工作。
甲乙类放大器的长处在于它比甲类提高了小信号输入时的效率,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大,效率也增高,虽然失真比甲类大,然而至今仍是应用最广泛的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程式,趋向是越来越多的采用高偏流的甲乙类,以减少低电平信号的失真。
现在汽车功放多数都是用这种方式。
四、数字(D)D类功放: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功放(数字功放)。
它最大优点是功耗极小。
A类 B类 AB类 D类功放的区别你真的知道吗

A类B类AB类D类功放的区别你真的知道吗A类B类AB类D类功放的区别,有什么不一样你们知道吗?首先根据功放不同的放大类型可分为:Class A(A类也称甲类)、Class B(B类也称乙类)、Class AB(AB类也称甲乙类)、Class D(D类也称数字类)。
()以上都是汽车上常见的功放器。
1、纯甲类功率放大器纯甲类功率放大器又称为A类功率放大器(Class A),它是一种完全的线性放大形式的放大器。
在纯甲类功率放大器工作时,晶体管的正负通道不论有或没有信号都处于常开状态,这就意味着更多的功率消耗为热量,但失真率极低。
纯甲类功率放大器在汽车音响的应用中比较少见,像意大利的Sinfoni高级系列才有这类功率放大器。
这是因为纯甲类功率放大器的效率非常低,通常只有20-30%,但音响发烧友们对它的声音表现津津乐道。
2、乙类功率放大器乙类功率放大器,也称为B类功率放大器(Class B),它也被称为线性放大器,但是它的工作原理与纯甲类功率放大器完全不同。
B类功放在工作时,晶体管的正负通道通常是处于关闭的状态除非有信号输入,也就是说,在正相的信号过来时只有正相通道工作,而负相通道关闭,两个通道绝不会同时工作,因此在没有信号的部分,完全没有功率损失。
但是在正负通道开启关闭的时候,常常会产生跨越失真,特别是在低电平的情况下,所以B 类功率放大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保真功率放大器。
在实际的应用中,其实早期许多的汽车音响功放都是B类功放,因为它的效率比较高。
3、甲乙类功率放大器甲乙类功率放大器也称为AB类功率放大器(Class AB),它是兼容A类与B类功放的优势的一种设计。
当没有信号或信号非常小时,晶体管的正负通道都常开,这时功率有所损耗,但没有A类功放严重。
当信号是正相时,负相通道在信号变强前还是常开的,但信号转强则负通道关闭。
当信号是负相时,正负通道的工作刚好相反。
AB类功率放大器的缺陷在于会产生一点点的交越失真,但是相对于它的效率比以及保真度而言,都优于A类和。
A、B、AB、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A、B、AB、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d类功放D类功放指的是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有时也称为数字功放)。
通过控制开关单元的ON/OFF,驱动扬声器的放大器称D类放大器。
D类放大器首次提出于1958年,近些年已逐渐流行起来。
已经问世多年,与一般的线性AB类功放电路相比,D类功放有效率高、体积小等特点。
发展历程D类功放芯片在音响领域里人们一直坚守着A类功放的阵地。
认为A类功放声音最为清新透明,具有很高的保真度。
但是,A类功放的低效率和高损耗却是它无法克服的先天顽疾。
B类功放虽然效率提高很多,但实际效率仅为50%左右,在小型便携式音响设备如汽车功放、笔记本电脑音频系统和专业超大功率功放场合,仍感效率偏低不能令人满意。
所以,效率极高的D类功放,因其符合绿色革命的潮流正受着各方面的重视。
由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原来用分立元件制作的很复杂的调制电路,现在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价格上均已不成问题。
而且近年来数字音响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D类功放与数字音响有很多相通之处,进一步显示出D类功放的发展优势。
D类功放是放大元件处于开关工作状态的一种放大模式。
无信号输入时放大器处于截止状态,不耗电。
工作时,靠输入信号让晶体管进入饱和状态,晶体管相当于一个接通的开关,把电源与负载直接接通。
理想晶体管因为没有饱和压降而不耗电,实际上晶体管总会有很小的饱和压降而消耗部分电能。
这种耗电只与管子的特性有关,而与信号输出的大小无关,所以特别有利于超大功率的场合。
在理想情况下,D类功放的效率为100%,B类功放的效率为78.5%,A类功放的效率才50%或25%(按负载方式而定)。
D类功放实际上具有开关功能,早期仅用于继电器和电机等执行元件的开关控制电路中。
然而,开关功能(也就是产生数字信号的功能)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用与Hi-Fi音频放大的道路却日益畅通。
20世纪60年代,设计人员开始研究D类功放用于音频的放大技术,70年代Bose公司就开始生产D类汽车功放。
AB类D类功放的区别及应用

•A类B类 AB类D类功放的区别,有什么不一样首先根据功放不同的放大类型可分为:Class A(A类也称甲类)、Class B(B类也称乙类)、Class AB(AB类也称甲乙类)、Class D(D类也称数字类)。
以上都是汽车上常见的功放器.....1、纯甲类功率放大器纯甲类功率放大器又称为A类功率放大器(Class A),它是一种完全的线性放大形式的放大器。
在纯甲类功率放大器工作时,晶体管的正负通道不论有或没有信号都处于常开状态,这就意味着更多的功率消耗为热量,但失真率极低。
纯甲类功率放大器在汽车音响的应用中比较少见,像意大利的Sinfoni高级系列才有这类功率放大器。
这是因为纯甲类功率放大器的效率非常低,通常只有20-30%,但音响发烧友们对它的声音表现津津乐道。
2、乙类功率放大器乙类功率放大器,也称为B类功率放大器(Class B),它也被称为线性放大器,但是它的工作原理与纯甲类功率放大器完全不同。
B类功放在工作时,晶体管的正负通道通常是处于关闭的状态除非有信号输入,也就是说,在正相的信号过来时只有正相通道工作,而负相通道关闭,两个通道绝不会同时工作,因此在没有信号的部分,完全没有功率损失。
但是在正负通道开启关闭的时候,常常会产生跨越失真,特别是在低电平的情况下,所以B类功率放大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保真功率放大器。
在实际的应用中,其实早期许多的汽车音响功放都是B类功放,因为它的效率比较高。
3、甲乙类功率放大器甲乙类功率放大器也称为AB类功率放大器(Class AB),它是兼容A类与B类功放的优势的一种设计。
当没有信号或信号非常小时,晶体管的正负通道都常开,这时功率有所损耗,但没有A类功放严重。
当信号是正相时,负相通道在信号变强前还是常开的,但信号转强则负通道关闭。
当信号是负相时,正负通道的工作刚好相反。
AB类功率放大器的缺陷在于会产生一点点的交越失真,但是相对于它的效率比以及保真度而言,都优于A类和B类功放,AB类功放也是目前汽车音响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类音频功率放大器(Class D Audio Power Amplifier)B 类、 近二十年来电子学课本上所讨论的放大器偏压(Bias)分类不外乎 A 类、 C 类等放大电路,而讨论音频功率放大器仅强调 A 类、B 类、AB 类而却把 D 类 放大器给忘掉了,事实上 D 类放大器早在 1958 年已被提出(注一),甚至还有 E 类、F 类、G 类、H 类及 S 类等(注二),只是这些类型的电路与 D 类很接近,运用机会低,所以也就很少被提及。
音频功率放大器最大目的在提供喇叭得到最大功率输出,而卫衍生与电源 所供给功率不对等的关系,即所谓功率放大器的效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如表一所示: 偏压分类 理想效率 A类 25% AB 类介于 A 与 B 类之间B类 78.5%D类 100%表一 各類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比随着轻、薄、短、小手持电子装置的发展,诸如手机、MP3、PDA、IPOD 及 LCD TV…数位家庭等,寻求一个省电的高效率音频功率放大器是必然的。
因 此最近几年音频功率放大器由 AB 类功率放大器转以 D 类功率放大器为主流。
如 图 1 所示(注三),在实际应用上 D 类放大效率可达 90%以上远超过效率 50%的 AB 类放大。
所以 D 类放大的晶体管散热可大大的缩小,很适合应用于小型化的 电子产品。
圖 1D 類 及 AB 類效率比A 类放大器(又称甲类放大器)的特点是不论是否输入信号,其输出电路恒有电流流 通,而且这种放大器通常是在特性曲线的线性范围内操作 ,如图 2 所示,以求放大后的 信号不失真。
所以它的优点,是失真度小,信号越小传真度越高,最大的缺点是“功率 效益”(Power Efficiency)低,最大只有 25%,不输入信号时丝毫不降低消耗功率, 极不适合做功率放大。
但因其高传真度,部分高级音响器材仍采用 A 类放大器。
图1图 2(a)、(b)皆属 A 类放大器,设计时让 VCE=1/2VCC,以求最大不失真范围。
注意到 Vi 不输入时仍有 0.5VCC/RL 的电流流过晶体管, 所以晶体管需要良好的散热环境 。
由于 “共 集极”组态(图 2(a) Common Collector 组态又称“射极跟随器”)转移特性曲线较“共 射极”组态(图 2(b) Common Emitter 组态)有较佳的线性度(亦即失真较低)及较低 的输出组抗,因此,同属于 A 类放大器,射级随耦器却较常被当成输出级使用(“共射 级”组态较常被当成“驱动级”使用)。
a b 图 2 A 类放大器图 3 变压器耦合 A 类放大器图 4 变压器耦合 A 类放大器的直流负载特性类功率放大器(乙类功率放大器)是工作点在特性线极端处的一种放大器,如图 1 所示。
当没有信号输入时,输出端几 乎不消耗功率。
所以,若将 上图的左图 VBB 拿掉,则根据定义,这种零偏压的电路就是一种 B 类放大器。
然而,由于它 的静态点在(VCC,0)处,因此,对于一个正弦波输入信号,它的输出端波形只剩半个周期是可以预期的。
图 1 B 类功率放大器电路图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将另一半周期的信号以一 PNP 型 BJT 与原射级跟随器相接,形成所谓的 “互补式射级跟随 器”(Complementary Emitter Follower),又称为“B 类推挽式放大器”(Class B Push-Pull Amplifier),如图 1 所示。
其动作原理,在 Vi 的正半周其间,Q1 导通且 Q2 截止,所以,形成图 2 的输出端正半周正弦波;同理,当 Vi 为 负半周时,Q1 截止而 Q2 导通,结果形成输出端负半周正弦波,如图 2 虚线部分所示。
图2B 类功率放大器特性图由于 B 类推挽式放大器在无输入信号时不消耗功率, 因此它较 A 类放大器有更高的最大功率效益(可达 78%) 。
然而 由于推挽式放大器的信号振幅范围有一段是在特性线的非线性区域上,因此导致严重的失真,如 2 所示,这种失真我们 称它做“交越失真”(Cross-Over Distortion)。
为了改善这种情形,所以有了 AB 类放大器,见下篇。
图 3 B 类双端推挽放大器图 4 交流信号输入示意图图 5 集极电流的变化情形AB 类功率放大器(又称-甲乙类功率放大器)(Class AB Amplifier)前面提到的 B 类推挽式放大器的交越失真,是由于信号大小在 -0.6V<Vi<0.6V 之间 时,Q1、Q2 皆无法导通所引起的,因此,如果我们在 Q1 及 Q2 的 VBE 之间加上两个 0.6V 的电池,使输入信号在±0.6V 之间大小时,Q1、Q2 也可以导通(彷佛一个 A 类放大器 有加上 VBB 偏压一般),以降低失真,这种情形,就是 AB 类放大器,如图 1 所示。
图 1 AB 类放大器AB 类放大器所产生的失真虽然比 B 类放大器小, 但这项改进所付出的代价是待命功 率的浪费及功率效率的损失。
G 类放大器一般用于高频电路,这里不再敷述。
图 2(a)2(b)B 类放大器的交越失真图AB 类放大器消除交越失真的情形图 3 变压器耦合 AB 类推挽放大器图 4 AB 类放大器对于交叉失真的改善情形 各种类型放大器优缺点比较:A 类放大器 工作点位置 导通角度 失真度 负载线中点 θ=360° 失真最小 效率最低,在 50% 以下 失真度低的小功率 放大器B 类放大器 负载线截止点 θ=180° 失真度略高于 AB 类,有交叉失真 效率约为 50%至 78.5% 大功率放大器AB 类放大器 负载线中点与截止 点之间 180°<θ<360° 可消除交叉失真C 类放大器 负载线截止点以下 的区域 0°<θ<180° 失真度最大,有截波 失真 效率最高,在 85% 以上 射频电路与倍频器功率转移效率效率略低于 B 类主要用途一般的音响扩大机三极管 Hi-Fi 放大器的功率级大部分使用 B 类 SEPP.OTL 功率放大电路。
因为 B 类放大电路功率较高,最高达 78.5%,除非是发烧级的音响,为求完美的不失真 才会用 A 类。
就三极管的散热以及电源电路的容量,B 类都比 A 类好很多。
PP 电路中虽然有输出电路产生的偶次高谐波可互相抵销的优点,但实际上,主放大 器推动 PP 电路中的 A 类驱动级就会产生二次高谐波,因此高谐波还是很多。
不 过,B 类 PP 电路为减少交叉失真,须特别注意偏压的稳定。
以下介绍几个代表 性的 B 类 SEPP.OTL 电路图 a 半对称互补 OTL 放大电路图 b 全对称互补 OTL 放大电路图一 输入变压器式功放电路输入变压器式 SEPP 电路如图一,利用输入变压器进行相位反转作用。
线 路简单而中心电压又稳定,如果使用两电源方式,可简单剪掉输出电容器。
又, 输出短路时,不容易流出大电流,对过载引起的破坏,有很大的防止作用。
不过 因为输入变压器的影响,不能有较深的负反馈,所以不能获得较低的失真,在高 频特性及失真会显著恶化是主要缺点。
CE 分割方式图二CE分割方式如图二所示,利用三极管Q1集电极与发射极之相位相反进行反向的方式,与真空管的PK分割相同。
因为可以由NPN型三极管构成,所以很容易找到特性整齐的三极管。
但是,因为有电路比较复杂,需用的交连电容多,低频特性不好,所以一直不能成为主流的电路。
互补方式图三互补方式如图三所示,利用NPN与PNP型三极管之组合作为相位相反兼驱动的电路,三极管放大器几乎都使用这种方式。
因为电路直接交连,相位偏差少,且可以有较大的负反馈,所以容易作成超低失真度的放大器。
可以获得Intermodulation少,输出组抗低等优点。
然而,过载时有非常大的电流经过输出三极管,因此必须有适当的保护电路。
从防止被破坏来讲,这点很不利。
此外,输出三极管之偏压须经过稳定化,对于电源电压之变动及温度变化须做适当补偿。
输出三极管虽然亦有采用NPN和PNP型组合的纯互补电路,但是大输出的PNP硅晶体现在很贵,不容易买到,所以较少采用。
利用硅NPN及锗PNP三极管组合的纯互补电路,上下对称特性虽然较差,但因为线路单纯,所以最常被使用。
现在就图三的电路图作说明。
图三是互补式放大器第二级后的电路。
Q1为A类驱动级,利用VR1偏压调整,改变Q1的集电极电流,将中心电压调整到Vcc的1/2。
因为利用R2从Q1的集电极(约与中间电压同电位)进行DC负反馈加以稳定化,因此只要电路常数选择的当,中间电压几乎没有调整的必要。
二极管与VR2用来改变Q2与Q3的基极偏压,进而调整Q4及Q5的无信号电流。
无信号电流在Pc100W级的三极管以30~50mA,Pc25W级的三极管以20~30Am最恰当。
Q3,Q4负责信号的上半部,Q2,Q5负责信号的下半部,分别交替进行动作。
因此,无信号电流如果太少,即出现跨越失真,上下信号之接和部分变形。
无信号电流如过多,则损失增多,产生热的问题,因此须利用温度补偿使其保持一定大小。
温度补偿的方法等一下会提到。
直接交连双电源无电容式方式图四交连双电源无电容式方式从图四可知,将互补式电路的初级改成差动放大,使电源电压即使有变动,中间电压亦能保持零电位的电路,就是直接交连二晶体无电容方式。
因为没有输出电容,所以低频部分阻尼特性非常好,即使1KHz附近的波形,亦可完整而极少失真的再现。
但是,加上电源时,中间电压的稳定度会有问题,Q1,Q2的差动放大级与Q3的A类驱动级,电路常数应适当选择,使加上电源时,尽可能由低电压开始动作。
负反馈与阻尼因数放大器的阻尼因数以DF=RL/Zout表示,因此,输出阻抗越低的放大器DF越好,不加负反馈的互补电路,输出阻抗为1~5Ω。
使用complementary电路放大器,输出阻抗很容易做到0.1Ω以下。
冲击噪声防止电路OTL电路当电源加入时,输出电容瞬间被充电,因此一下子会有很大的冲击。
防止这个冲击的方法,就是使中间电压慢慢上升,图四即为此种电路的例子。
温度补偿方式使用三极管的功率放大器为防止热失控,须进行温度补偿。
顺便补充一下前面说过的互补式电路的温度补偿。
三极管温度一上升,电流亦增加,此增加部分可用二极管,热电阻或三极管等进行补偿。
因为补偿可以减少跨越失真,因此,可以达到稳定无信号电流的作用。
对于电源电压的变动亦有稳定化的必要。
图六为利用热敏电阻及三极管作补偿之例,具有非常优秀的特性。
图六温度补偿方式频率特性以及功率频带宽度频率特性为判断放大器好坏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通常以输入方波的方式看输出的波型来看频率特性。
图九是一特性平坦的放大器,波型右侧微微成直线下斜是因为10Hz附近频率特性下降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