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课程建设研究
基于专创融合的产品设计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与实践

基于专创融合的产品设计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与实践作者:刘林韩佳钰来源:《中国食品》2024年第02期目前,国家对创新创业的培养教育高度重视,在2015年提出《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相融合。
在此背景下,重知识灌输、轻建构过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国家现阶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专创融合课程建设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以食品创意设计课程为例,探索了专创融合的产品设计专业特色课程,建立了专创融合特色课程建设体系,以达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目的。
一、课程建设思路當前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学生无法在实践中获得能力的提高,无法将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相关联,创新创业的意向也不高。
如何突破传统的文科教育思维模式,实现专业知识和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是课程建设的关键。
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工业大学食品创意设计课程以专创融合为特色,采用“产教、专创”双融合的总体思路进行课程创新建设,以产学研资源为依托,以培养特色鲜明、高质量、高素质的设计创新人才为目标,坚持贯通培养,强化专创融合。
在课程建设方面,包括全方位的创新思维训练、创业意识培养和社会责任树立,将创新创业理念、经验、知识、技能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不断发掘和充实课程中的创新创业产学研教育资源,探索多主体、多层次、多维度的课程评价体系。
通过课程建设,推动专业学习成果向创新创业实践成果转化,以“产教、专创”双融合的系统观推进专业建设与双创教育协同发展。
二、课程建设内容1.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食品创意设计课程作为国家一流专业产品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围绕产品设计专业“产学研用创”五位一体协同育人的路径,重点让学生学习掌握食品创意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创意方法,树立食品创新理念,并能独立完成一款食品的设计与制作。
本课程的目标如下:知识层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食品创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创意方法;清楚食品加工的手工及自动化流程,将对食品的认知上升到现代产业层面;掌握现代食品的设计管理和营销模式,重点理解“食物”到“食品”的商业化转变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工业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为例

基 于工作 过程 的高 职工业 设计专 业 核心课 程群 的建设
本 身 的系统性 得 到 了保 证 , 可从 专 业 技 能 培养 的 整 体性 角度 来看 , 却存 在一 些断层 和割 裂 , 既影 响 了学生 的学 习效 果 , 又增加 了教 i J  ̄f ] 授 课 的难度 。
2 构 建 专 业核 心课 程 群 的 必要 性
专 业核 心课程 群 的建 设必 须解决 独立 专业核
心课程 间既部 分重 复又相 对割 裂 的矛盾 。
2 . 1 专 业 课 程 自 身 的 局 限 性
的核 心 , 试 图 以紧凑 的形式 提供 共 同知识口 ] 。在 高 职课程 体 系的构 建 中 , 往 往 包 括 多 门 围绕 职业
除课 程 问重复 的 内容 和一些 侧重 理论研 究 的部统 性 ,
基金 项 目 : 2 0 1 2年 湖 北 省 教 育 科 学 “ 十二五“ 规划课题 : 基 于 工 作 过 程 的高 职 工 业 设 计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群 的开 发 与 研 究 ( 2 o l 2 B 3 4 3 ) 的 阶 段
这个课 程群 体 中的各 门课程 彼此独 立而 又相互 密
切联 系口 ] 。针 对高 职教育 注重 实践 动手能力 培 养
的特点 , 在设 置人 才培 养方 案时 , 我 们往往 需要 删
的问题 , 尤 其是 围 绕这 些 核 心课 程 开设 的一 般 专
业课 程也 会 出现上 述 的问题 , 这些 问题 容 易导 致 学 生对专 业认 识 的 困惑 和迷 茫 。虽 然 , 每 门课 程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建设探索——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建设探索张 力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纺织与艺术设计分院——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摘 要:工业设计是工业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紧紧围绕以服务地方经济这一主线,在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选取、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完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工业设计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 工业设计 专业建设工业设计是工业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个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嘉兴市也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意见》,这些举措的出台将激发区域工业设计产业的快速发展。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笔者所在的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紧紧围绕以服务地方经济这一主线,在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选取、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完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工业设计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贡献。
一、明确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线的人才培养目标由国家到省市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工业设计发展,嘉兴市也于2012年出台了《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意见》,强调了工业设计是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产业链中极具增值力的关键环节,而工业设计人才对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以地方产业经济转型为主线,通过走访工业企业、工业设计企业、毕业生现状调研、招聘市场调研、麦克斯报告分析等形式,整理并总结了区域工业设计人才需求,制订适应地方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人才教育质量的关键。
教育部2006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以创新设计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体系建设

e u l o tn. h ann na i t f raii o sd rda evtl a fh y tm. q al i ra tT et iigo bl o e t t i c n iee st i r o es s y mp r i y c vy s h apt t e
o fCAI s c n t c e o r et a h n . t e i n t e r n e i r c ie i e a d d a D i o s u td i c u s c i g Bo h d sg o y a d d sg p a t sr g r e s r n e h n c
作 者简 介: 闰成新 (99 ) 16一 ,男 , m ̄NN X ,副 教授 ,博 士 ,主要研 究方 向为 工业 设计 ,工程 图学 , 图像 处理 与模 式识 别等 。 , ,
第 4期
f成新等:以创 新设 计为核 心的 “ : - q 计算机辅助 工业设计 ”课程体 系建设
‘ 4 13
A sr c: o ue d dId s i s n( A D So eo oec ussi d s i b tat C mp t Aie ut a Dei C I )i n fc r o re ni u  ̄a r n rl g n l
d sg . n f r r c u s y t m o e a e t n r ad o o t r p r t g r i i g o e i n I o me o e s se m r a n i s a e p i n s f r o wa e o e ai .T a n n 学 学 报
J oURNAL oF ENGI NEERI NG GRAPHI CS
2 0 01
工业设计专业中双语教学课程的探讨

节 。本文根据工业设计专业特点及其培养 目标 , 介绍所
开设 双语教 学课程群 的结构及 特点 ,对工业设计 专业 中开设双语教学 的课程建设进行探讨 。 二、 工业设计专业 的特点 工业设 计专业是一 门艺 术创新与工程 学科相结合
的交叉学科 ,主要学 习工业 产 品艺术设计 的基础理论 与技 能 以及工 业 产 品结构 与 功 能设计 的工程 技 术 基
建立 、 健全学生管理 的相关 规章制度 , 在实施过程 中要
仅是学校 、 教师一方面 的努力就可 以实现和完成 的。它 需要社 会 、 家庭 、 校等方方 面面 的共 同努 力 , 学 形成 诚 信教育 的合力 , 从而 营造出诚信 的社会 风气 、 诚信 的家 庭环境和诚信 的校 园氛 围。相信有 了社会各界 的共 同 努力 , 的诚信校 园 、 我们 诚信社会 已经为时不远了 。
秉承公平 、 公正 、 开 的原 则 , 立学校 的诚 信形象 和 公 树 权威性 。在诚信 问题 上要 态度坚决 、 旗帜鲜 明 , 对考 试
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20 , 1 :7 — 7 . ,0 6 ( ) 14 16 【 李军法. 大学生诚 信教 育 中的若干 问题及 对策探讨 [_ 6 】 当前 1 1
参考文献 :
【 穆文涛, 1 】 赵维莉, 杨威. : 诚信 大学生人 生 中的基ZN] 市青 . 都
年报 ,0 5 1 — 2 2 3 . 2 0 — 2 1( 、 )
【 中共 中央 , 2 】 国务 院. 关于进 一步加 强和改进 大学生思想政 治
教 育的意见【】 z. 中发[o41号文件. 2o 16 [ 《 立社会 主义 荣辱观教 育读本》 写组 . 立社会 主义 荣 3 树 】 编 树 辱观教 育读本 】 . 北京: 红旗 出版社 ,0 6 15 12 2 0 :3 — 5 . [ 中共 中央. 民道德 建设 实施纲要[】 4 ] 公 z. 中发 [0 1 1号文件. 2 0 ]5 [ 张文武. 当代 大学生诚信缺 失的成 因及特 点[. 5 】 论 1 内蒙古农 1
面向工业设计专业的产品设计核心课程群探索

面向工业设计专业的产品设计核心课程群探索戚彬;孙晓明;李美玲;张雨滋【摘要】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将产品设计相关课程纳入综合改革范畴,形成产品设计核心课程群,通过实践与教学相结合,教学引导实践,实践提升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真实感和生动性,注重培养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将竞赛和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结合团队协作机制,以项目竞赛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达到学生主动参与、团队协作、积极动手、探索创新的新型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
%Product desig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urses for industrial design majors. Core curriculum complex has been brought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Group discussion and design competition are major activities in course teaching and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project teaching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ies. With the new industrial design specialty teaching mod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re more vivid, active and creative.【期刊名称】《中国轻工教育》【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87-89)【关键词】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创新实践;项目教学【作者】戚彬;孙晓明;李美玲;张雨滋【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淄博 255049;山东理工大学,淄博 255049;山东理工大学,淄博 255049;山东理工大学,淄博 255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3当今工业设计教育,设计技能的训练是基础,对设计的创新探索和科学系统的研究是重点[1]。
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一、创新能力在工业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工业设计专业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追求创新,因此创新能力在该专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工业设计师,他们需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工作中需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设计问题,因此创新能力也是评价工业设计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当前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尽管工业设计专业教育一直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学校的教学模式偏重理论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思维,传授的知识和技能陈旧,不能满足市场对工业设计师的需求;部分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不足,缺乏主动学习和实践的动力。
三、如何培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1. 强化实践环节。
工业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实验室建设,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并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创新设计比赛,并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潜力。
3. 提供多元化的课程。
课程设置应该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包括工程技术、艺术、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知识,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创新意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语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改善教学环境,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学生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多参与实践活动。
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
工业设计课程群建设初探

励教师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领域的研究探索 。 在积极响应新课 改号召的 背景下,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高等院校纷纷进入了课程群建设 的高峰期 。
起 开展 教 改研 究 , 强化 课程群 地位 , 丰 富其 理论 、 教学 内容和 教学 手 我国高校课程 以多门课程 组合 的形式进行建 设 , 至今已有十余年的 段 , 完善课程群体系, 在 此平台上带动整体教学水平进一 步提高。 历史。 1 9 9 0 年, 北京理工大 学基于 “ 在课程建设中应当以教学计划的整体 而 在课程 群的建设 内容上 , 则主要包含课程 内容 的整合、 门数的归 优化 为目标” , 提出要注重 “ 课群” 胡 量洋的早期称谓) 的研究与建设 [ 1 ] 。 并、 课 时的调整、 顺序 的安排 、 教师的选派、 设备的使用 、 经费的分配等 在课程群 内涵认知 上, 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 。 其一 , 课程群是 以现代 繁 杂的工作 【 8 ] 。 这些庞杂 的工作需要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参与, 当然也 教育思 想为指导 , 对教学计划 中具有相互影 响、 互动 、 有序、 相互间可构 需分工明确、 主次有序 , 使课程群负责人、 骨干教 师、 其他任课教师各司 成完 整的教学 内容体系 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 规划 、 设 计、 构建 的整合性 其 责、 各尽所能 ; 如负责人主要承担课程群建设的总体规划 、 人员调配 、 课程 的有机 集成 [ 2 ] ; 其二 , 课程群 是以一 门以上 的单 门课程为基础 , 由 经 费使用等宏观工作, 与骨干教师一起拟 定每 门课程 的建设任务, 一 般 三 门以上的性 质相 关或相近 的单门课程 组成 的一个 结构合理 、层次清 任课 教师应 了解课程群 内的所有课程 , 并能胜任一到两门课程 的教 学。 晰、 课程 间相互连 接 、 相 互配合 、 相 互照应 的连环 式的课程 群体 [ 3 ] ; 其 三, 课 程群是 指若干 门彼 此独立而相 互密切联系 的课程 [ 4 ] ; 其 四, 课程 三 、 因地 制宜 建设 有特 色的 课程 群及课 程体 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设计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文章旨在探索工业设计课程如何改革,以培养应用技术型工程师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
探索结合企业实际开发需求下的教学、考评培养模式,基于公理设计(AD)理论对工业设计课程建设开展相应研究,通过课堂实践,表明基于AD理论进行工业设计课程改革行之有效,文章所提出的课程改革思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映射;AD理论
目前,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已达到800 多万,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现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胜任企事业单位的需求。
深层次的原因还包括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大多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大学生从心理预期上都倾向于做管理、研究性工作,不愿意到生产一线从事体力和技术型工作。
这与实际的社会需求是脱节的,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对管理类和研发类的需求在总体需求上的比例都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企业发展需要靠大多数基层技术人员的努力。
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需要转变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大学生的就业观也必须进行一定的转变。
我国在2014 年明确提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推进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的特定的学位制度。
由于历史原因,福建省属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除少数本科院校外,绝大多数本科院校都属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本科教育占主流部分,本科生的就业去向主要为福建本省,是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主要新生力量。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福建省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在培养服务于本地企业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本地企业输送了大批实用型人才,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1.课程内容相对抽象、内涵过深,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授课内容与最新工程技术实际仍存在滞后,教学与应用衔接不够。
2.教学实验方法刻板、老化,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互动较少。
3.案例教学缺乏理论总结和理论提升,在遇到条件变化的情况下无所适从。
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以工业设计课程建设为例,针对工业设计专业,构建基于公理设计(AD)理论的新型工业设计课程模型,结合福建省的区域产业需求,依据AD理论主导各个设计环节。
一、基于公理设计理论的工业设计课程模式
公理设计(AD)是一种哲学方法论,其目标是将用户需求进行工程化语言的抽象处理,进而用科学、缜密的逻辑思维开展设计过程,从而避免传统的凭直觉和经验的方法进行设计时所造成的错误或浪费。
其理论主体是通过映射,建立需求(FR)与设计参数(DP)间的映射,从而应用具体的设计方案来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公理设计更多地是进行设计过程的规划,没有提供在解决具体工程问题方面的工具,但它提供了功能独立性公理和信息最少公理来约束和指导设计过程,以得到最优方案。
构建基于公理设计的工业设计课程模型(图1 ),具体方法如下。
公理映射,根据区域需求选题,题目大小尺度把控,设计定位对应于功能需求,方案设计对应于设计参数,方案优选对应于信息公理。
工业设计突出工业二字,在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师必须掌握各种生产加工工艺,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何种形式的造型可适用于工业生产。
同时要在此基础上融合美学、人机工程学使产品符合美学的、经济的、社会的特征。
因此,在工业设计过程中,约束必不可少,有来自生产工艺的约束,有来自形式美法则的约束,还有来自人机工程学等方面的约束,这些约束很多情况下可以成为评价设计方案的准则,也可以成为“信息公理”应用的标准。
二、基于公理设计理论的工业设计课程教学实训
针对福建省区域特点,设定选题。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产业上以制鞋、卫浴等轻工业为主,气候湿润,台风多发,是水果、茶叶的主要产区。
针对这些特点,课题组布置了针对伴宠机器人(图2 )、台风应急避险、卫浴产品研发等为主的课题任务,将教学班进行分组,每组3 至5 人(便于讨论和方案评判、优化)。
每组学生按照公理设计的产品开发流程进行相应课题实务演练,从需求分析着手,总结归纳出所研究方向的用户需求,然后进行需求到功能域的映射――将用户语言转换成工程语言,画出总功能需求和子级别功能需求图;之后寻求满足功能需求的设计方案,即方案草绘设计;最后将设计方案进行细化实施,即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模型制作等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始终要以方案是否具备可行性以及是否符合成本预算等约束条件来进行方案优化与选择,该过程可应用公理设计中的信息公理进行相应操作。
基于上文所构建的工业设计课程模型,需要对传统的授课环节进行如下改革:1.课程内容以案例分析、设计点评为主,由教师组织实施,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设计,什么样的设计有市场化成功的可能,对设计理论进行概要性讲解,融合生产工
艺、人机工程、设计心理学、形式美法则等美学专业知识,把控各个设计环节。
2.课程评价采用权重评分制,邀请企业、业界人士一同进行成绩评定,避免主观、片面性影响。
对设计方案从创新性、可行性、商业价值等多方面设计合理的权重与分值分配,适当引入部分学生的自评评分。
此外,教师需进行三个方面的引导,以对设计进行深入拔升。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除了进行常规市场调查外,引导学生进行技术发展史调查,拓展思路,并介绍技术进化法则等理论,引导学生进行未来技术的预测,增加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引导学生运用希望点列举法、缺点列举法,进行设计前瞻和改良。
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中挖掘设计元素,进行传统文化再设计,赋予设计以人文情怀。
三、结论
1.工业设计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强调实际设计能力的培养,强调综合掌握设计分析能力,熟悉工程及工艺知识,具备手绘、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制作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美学素养,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需要建立在与产业融合、合作的基础上,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学生。
2.教学内容方面引入公理设计理论,改变我国传统设计师依靠经验和试错的方式进行产品开发的陋习,约束设计在理性的思维导向下完成设计工作,从而提高产品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3.打破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形成产、学、研一体、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将企业课题和企业人员引入课堂,强调设计的适用、实用性,提升企业对学生的认可度,对于服务地方经济和提升学生就业保障具有实际意义。
通过近三年的实际改革和推进,基于AD理论的工业设计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近三十件学生的设计方案获得企业采纳并得到进一步的生产和销售,学生的作品在全国工业设计大赛、海峡两岸文化创意设计竞赛、全国三维数字化设计大赛等多项赛事中获得了多个奖项。
但同时,为更好开展后续课程改革,需要在寻求更多合适的合作企业、引进具备丰富工程经验的人才方面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