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消毒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紫外线(UV)消毒.

紫外线(UV)消毒.

紫外线(UV)消毒摘要:紫外线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但是由于其技术复杂,成本昂贵,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本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水污染的加剧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迫使人们在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手段,保证供水水质符合更加安全的饮用水标准。

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实践,以紫外线为主组成的复合应用技术,以其良好的处理效果成为给水深度净化技术的首选。

本文主要阐述了紫外线(UV)消毒的发展概况,消毒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应用概况和紫外线杀菌灯的工作原理,并探讨采用紫外线消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向。

经过紫外线消毒的污水可以在很多领域再利用,以实现污水资源化。

关键词:紫外线消毒杀菌1 概述目前,给排水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有加氯消毒和臭氧消毒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等。

化学消毒法一般都会产生消毒副产物,而紫外线消毒是唯一早在1878年人类就发现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人类对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并于70年代到80年代初对紫外线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早期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被广泛使用的加氯消毒工艺中的余氯对受纳水体中的鱼类等生物有毒,而且发现并确认了氯消毒等化学消毒方法会产生如三卤甲烷(THMs)等致癌、致基因,致畸变的副产物。

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寻求一种更好的消毒方法,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的方法,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

于是,人们开始关注紫外线在消毒方面的应用。

紫外线消毒法最早应用于美国(1970年美国环保局完成了第一个污水紫外线消毒的示范工程),现已在美国和加拿大普遍应用。

紫外线消毒技术为物理消毒方式的一种,具有广谱杀菌能力,无二次污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成熟可靠高效环保的消毒技术,在国外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在我国由于对其技术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不多。

紫外线杀菌技术在石化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

紫外线杀菌技术在石化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

紫外线杀菌技术在石化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石油化工产业不断进行技术更新,石油资源也得到了良好的利用,但石油化工生产伴随着大量水的使用和排放,大量的污水中含有较多微生物,如不进行科学的处理很可能会污染生产水。

本文将分析石化工业水中微生物的危害和常用消毒处理技术,并具体分析物理消毒方法(紫外线杀菌技术)在石化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目的是降低工业水处理成本,降低工业水的危害。

关键词:石化工业水;微生物;紫外线杀菌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石油化工企业也不断扩大生产,生产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饮用水,并排出大量的污水,这些污水容易滋生微生物,通过地下水或管道进入饮用水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健康威胁,因此需要妥善处理污水,具体是指要对污水进行严格的杀菌处理,避免其污染饮用水。

1.石化工业水1.1组成成分石化工业水包含生产所用的饮用水,经初步处理的工艺用水,参与工艺生产的循环水,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以及工艺生产产生的污水和污水处理后可二次利用的回用水。

除有特殊需求时会将生产用水进行脱盐处理制得纯化水外,一般工业水中都含有盐分,并且含有数量不等的微生物。

自然界中微生物分布广泛,他们不仅数量、种类繁多、增殖速度快,而且大多数微生物都无法用肉眼观察到,主要包含细菌、真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

一般来讲,微生物增殖所需四种基础营养素,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盐,而石化工业水尤其是生产回用水中会残留大量的有机物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因此如果没有抑制生长的外界条件时,水中微生物会迅速大量繁殖。

1.2危害影响石化工业水中危害较大的就是水中的微生物,微生物中绝大多数细菌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尤其是影响胃肠道消化系统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这些有害细菌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给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石化工业水污染饮用水后果非常严重。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循环水利用率较高,由于其多次利用会造成水中污染物不断积累,各种无机盐和有机物逐渐增多,更有利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一方面会滋生大量细菌,使循环水中的细菌代谢物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给藻类等真菌提供了生长环境,水体滋生大量藻类开始变色,最终各种微生物的生长会使循环水中积累大量的粘泥,这些粘泥一方面会在循环水参与工艺生产过程中吸附在设备及管道表面,给工艺生产过程造成干扰,尤其是阻止换热器等设备的热交换效率,另一方面会与生产工艺中所用的化学试剂发生反应而使其变性,影响工艺方向,除此之外,这些粘泥中含有的部分微生物会发生改变水体酸碱值的生化作用,增强了循环水对设备及管道的腐蚀作用,因此,循环水中的微生物不仅会影响生产工艺,还会增加设备管理维修经济成本。

紫外线消毒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运用解析

紫外线消毒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运用解析

紫外线消毒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运用解析摘要:紫外线消毒属于当代新型消毒的方法,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主要探究紫外线消毒灭菌的原理,阐述紫外线消毒受影响的要素和概况,同时比较有关消毒工艺,为今后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紫外线;消毒技术;饮用水处理紫外线消毒安全有效,不具备有毒害的副产物、不具备化学药剂,运行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快。

一、阐述消毒原理根据不同的生物效应,紫外光谱按波长可分为a、b、c、d四个波段。

在水处理领域,紫外线主要用于c波段,紫外线对水的消毒是一种光化学作用。

结果表明,紫外线可以通过破坏核酸的功能和微生物的辐射来杀灭微生物,达到消毒的目地。

微生物核酸分子的吸收光谱范围为240nm至280nm,最大吸收波长为260nm。

低压紫外灯产生的光波波长为253.7nm,与之一致。

因此,传统的紫外线消毒系统通常会选择低压高输出系统。

按照此原理,紫外线消毒技术,比如紫外线消毒灯(如图一)应用在制药工业、食品加工和市政引用水中,紫外线消毒技术首次应用是在1910年,经过百年研究,紫外线消毒技术理论比较健全,实施工艺方案多种多样。

紫外线和臭氧消毒、液氯消毒等传统手段比较,有着理想的细菌灭火效果,同时无危害,运行便捷,费用低廉,有着较好的应用效益。

常见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加氯消毒、臭氧消毒等五种消毒法,除紫外线消毒法,其余四种消毒法均是化学消毒法,在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上有着显著的优势。

图一紫外线消毒灯二、影响紫外线灭菌效率要素(一)处理水的性质浑浊、pH值、温度、水中微生物的类型都会让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受到影响。

SS(处理水悬浮物)是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较高的浊度和色度均会让紫外线穿透率受到影响,从而让消毒效率下降。

当pH=4-8时,pH值越高,残留菌数越少。

随着温度的升高,紫外线消毒的效果越来越严重。

(二)紫外线消毒时间和剂量系统中微生物的灭活程度是由微生物吸收到的紫外线剂量所决定,微生物灭活所需剂量和微生物类型及所需杀灭率有着直接关联,杀灭率随紫外线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水的净化方法

水的净化方法

水的净化方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对于我们来说,保护水资源、净化水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活水源。

一、沉淀过滤法沉淀过滤法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水质净化方法。

它通过让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这种方法常用于家庭中的自来水处理。

我们可以将自来水放置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静置一段时间,然后使用滤网进行过滤,即可去除水中的杂质。

二、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是一种具有很强吸附能力的物质,它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臭味、异色、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活性炭吸附法常用于饮用水的处理。

我们可以将饮用水通过装有活性炭的过滤器进行过滤,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三、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它通过使用紫外线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家庭用水、游泳池水等。

我们可以使用紫外线消毒器将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有效消杀。

四、反渗透膜过滤法反渗透膜过滤法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技术。

它通过使用特殊的膜材料,将水中的溶解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隔离出去,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这种方法常用于海水淡化、饮用水处理等领域。

五、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它通过使用特定的树脂材料,去除水中的金属离子、硬度成分等有害物质。

这种方法常用于软化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我们可以通过将水通过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的过滤器,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六、生物净化法生物净化法是一种环保的水处理技术,它利用微生物来分解和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有害物质,从而净化水质。

这种方法常用于污水处理、湖泊水体修复等领域。

我们可以将污水通过生物反应器等装置,让微生物发挥自身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七、化学净化法化学净化法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技术,它通过使用化学药剂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这种方法常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地下水修复等领域。

紫外线灭菌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紫外线灭菌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紫外线灭菌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水是生命的源头,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通过环境污染进入水中,影响水质安全,更严重的是会导致疾病传播。

因此,处理水的卫生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现代科技已经发展到足以掌控这一过程并确保水质安全。

其中,紫外线灭菌技术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过程之中。

第一节:紫外线灭菌技术简介紫外线灭菌技术属于非化学式杀菌技术,其原理就是通过紫外线照射灭菌灯管,将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核酸结构损坏,使它们失去生命活力。

紫外线灭菌技术不需要化学药品,也不会在水中产生任何残留物,对水质也没有任何影响,因此是一种非常环保、可靠的水处理技术。

第二节:紫外线灭菌技术的应用范围紫外线灭菌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社区供水、饮用水、游泳池、污水处理、水上乐园等各种水处理场所。

此外,紫外线灭菌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水的消毒,还可用于餐饮、医疗行业的具体器具消毒等场所,满足了多个场所的需求。

第三节:紫外线灭菌技术的优点1. 高效性:紫外线灭菌技术可以有效地杀灭大多数病毒和细菌,配置合理的的设备可达到95~99.99%的灭菌率。

紫外线灭菌速度快,一般在数秒至数十秒内即可完成灭菌。

2. 环保型:紫外线灭菌技术是一种非化学式杀菌技术,不会产生任何化学药品,也不会产生任何微毒或副产物。

3. 节能:紫外线灭菌技术不需要耗费高额的能源,一旦投入使用,各种辅助设施的费用也会沉降下来,因此运行成本较低。

4. 操作便利:紫外线灭菌技术使用操作简单,只需开启开关即可使用,维护操作也非常方便。

5. 灵活应用:紫外线灭菌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水处理场所,非常灵活。

设备小巧、结构紧凑,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采用要求。

第四节:紫外线灭菌技术的应用案例1. 青海湖桥头水厂: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其水源状况急需进行有效消毒。

青海湖桥头水厂利用大规模紫外线消毒技术,从而提高了青海湖桥头水厂供水的水质与水源的安全性,保证了当地居民健康的饮用水。

紫外光在污水处理上的应用

紫外光在污水处理上的应用

UV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 光氧化或光触媒并用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技术背景在水处理中,大量使用氯元素化合物对环境已成一大公害,水环境的富营养化现象产生的很多问题也需要尽快解决。

随着水处理用高出力紫外线光源的技术突破,为解决或减轻种种环境难题带来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紫外线(简称UV)波长100~380nm,根据光子能E=h/λ式(h常数,λ光波长),波长越短光子能越高。

280nm以下的短波长紫外线能量大,具有杀菌作用,能氧化分解分子的结合。

波长200nm以下的短波长紫外线能分解O2分子,生成的O*与O2结合产生臭氧O3。

臭氧O3具有强的氧化作用。

称为UV/O3并用光氧化法的技术要比UV或O3的单独使用处理效果好得多,两者的并用具有相乘效果。

高纯度石英玻璃制低气压UV放电管发出253.7nm及184.9nm波长的紫外线,正好满足了UV/O3并用的需要。

利用UV与O3两者相乘的氧化能力及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可得到高度净化了的用水或环境水。

光氧化法或光氧化/光触媒并用法发挥其无副作用的独特的威力,在环境保护中将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光氧化或并用光氧化法水处理的特点○污染浓度越低处理效果越高。

○利用清洁的光源能源,不产生二次污染。

○上下水处理都能利用,适应性广。

○对所有菌种有效,不产生抗药性,残臭氧持续作用长。

○UV、O3 、光触媒三者的组合的协同作用,产生远远大于单独相加的处理效果。

污水处理(杀菌消毒)Chevremont等以废水中的细菌和化学指标来评估UV-A或UV-C LED及两者结合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

实验监测了城市污水中排泄物生物指标的残存率和肌酸酐和苯酚的氧化率,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一种UV-LED相比,结合使用UV-A和UV-C两种LED能够更有效地减少废水中微生物的含量,且可以氧化37%的肌酸酐和苯酚,该结果堪比使用诸如TiO2等光催化剂的效果。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再生利用城市废水,对于很多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紫外线_UV_消毒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发展与趋势

紫外线_UV_消毒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发展与趋势

技术篇J ISHU给水排水动态2007.12技术交流紫外线(UV)消毒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发展与趋势徐 莹(荷兰博生紫外线消毒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代表处,北京 100086)0 引言近20年以来,紫外线消毒技术发展很快。

该技术能够满足工业和水处理行业的节能降耗的要求,高效、低成本,对环境无害。

随着紫外线消毒技术在水厂中广泛的应用,全世界每天有超过三十亿升水的处理量,这证明了紫外线技术已经不再是一种“新兴”技术,而是一项被工程师广泛采用的用于保护人类健康的技术。

几乎所有紫外线技术领军企业,如博生(Ber2 so n),海诺威(Hanovia),特洁安(Trojan)和威德高(Wedeco),他们都隶属于一些综合性的产业、财务集团,例如豪迈(Halma),丹纳赫(Danaher)和飞力(IT T)。

这些集团在稳定市场的同时,能提供专业的产品系列,这就意味着这些子公司必须产生或保持利润,由此证实前期并购投资的正确性。

相应的紫外线标准的制定和新型紫外线反应器设计的认证标准都表明该技术将转变为主流应用技术。

在过去20年,紫外线消毒设备实现了两位数的销售增长,全世界紫外线消毒产品总的年销售额很快将超过40亿人民币(约5.5亿美元)。

1 新一代紫外线消毒技术的特点利用流体力学软件建模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制造商对产品质量和产品性能的控制能力,使他们对自己的产品更有信心。

系统的选型也不再神秘,因为制造商能与设计师共同合作,最终能更加精确地预计在不同水质和流速条件下的处理级别和能力。

紫外线设备制造商们很快就能利用该工具来优化反应器内的紫外线生产剂量,同时减小能耗。

在制造商开发和改良反应器之后,他们采用一系列的认证协议来验证设计,如欧洲的DV GW和NORM认证(饮用水),以及NWRI认证(废水),美国的U SE2 PA认证。

在今后几年内,市场将会出现性能更为优化的反应器。

传统紫外线技术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中压灯会在效率、寿命和功率方面得到提高,与石英套管的有机结合可使灯管寿命超过12000h。

紫外线消毒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优越性分析

紫外线消毒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优越性分析

紫外线消毒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优越性分析水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但水源的污染也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

因此,对于水的消毒处理至关重要。

传统的水处理消毒方式包括加氯、臭氧和氯酸钠等化学物质,但由于化学剂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种方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近年来,紫外线消毒技术因其精准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水处理中更是成为了新宠。

一、紫外线消毒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 去除水中有害细菌紫外线消毒技术可以有效杀灭水中常见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如陶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从而使得水质达到消毒标准。

这种方式不需要添加化学剂,只需要将水通过紫外线灯照射一定的时间即可。

2. 确保水质保持稳定性对于传统的消毒方式而言,如果在添加过多或者过少消毒剂的情况下会对水质造成影响,容易引起环境污染。

而紫外线消毒技术通过其高效无污染的治理方式,能保证水质量的稳定性,不会对水产生二次污染,保证了水的可持续性。

3. 减少过度反应除了保证水质的稳定性,紫外线消毒技术还可以减少水处理过程中的过度反应。

在加氯等化学物质进行消毒的过程中,如果不加控制会导致过度反应,产生的余氯和次氯酸盐可能会产生化合物,导致更多的水质污染。

二、紫外线消毒技术优越性分析1. 环保无污染相较于传统的消毒方式,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处理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剂,因此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不会产生有毒物质再次流入水体中,非常环保。

2. 高精准度紫外线消毒技术的消杀机制非常特殊,从而能够达到高精准度杀灭目标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效果。

相较于其他消毒方式,紫外线消毒技术的杀灭病菌不受水质及水温影响,从而可靠性高。

3. 操作简单相对于其他消毒方式,紫外线消毒技术的设备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易用。

其也不会对水的味道、色泽产生影响,因此接受度也比较高。

4. 高安全性紫外线消毒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没有任何火焰或燃气,不需要添加化学物质,确保了充分的安全性。

然而,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无法处理水中的溶解有机物、金属离子等污染物,也无法消灭孢子、囊病毒等一些微生物,因此需要与其他处理方法结合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线消毒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紫外线消毒最早应用于美国,由于其接触时间短、占用空间少、又不会产生对人畜有害的副产品,因此被认为是传统液氯消毒最佳的替代品。

1986年,美国环保署(EPA)将紫外线消毒列入污水消毒设计手册,进一步推动了紫外线消毒替代化学消毒的进程。

一、现代紫外线消毒技术简介
紫外线一般被分为三个不同波段:紫外A(315nm~400nm)、紫外B(280nm~315nm)和紫外C(100nm~280nm)。

紫外灯的杀菌能力取决其发射光谱中紫外C的含量,紫外C 是杀菌效果最好的紫外波长范围。

在该波段中260nm 附近已被证实是杀菌效率最高的,目前生产的紫外灯的最大功率输出在253.7nm波长。

该波长输出在目前世界顶极紫外灯中已占到紫外能量的90%,总能量的30%,由于高强度、高效率的紫外C存在,紫外技术已成为水消毒领域一个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技术。

紫外消毒的杀菌原理是利用紫外线光子的能量破坏水体中各种病毒、细菌以及其它致病体的DNA结构,使各种病毒、细菌以及其它致病体丧失复制繁殖能力,达到灭菌的效果。

紫外C杀菌的效果取决于紫外线的剂量,紫外线剂量取决于紫外C强度和照射的时间,即D=I×S,其中D为剂量,I为强度,S为照射时间。

二、现代紫外线消毒技术的优势
(1)高效率杀菌
具有较高的杀菌效率,紫外C对细菌、病毒的杀灭作用一般在1秒以内,传统的氯气以及臭氧方法,达到紫外C的杀菌效果一般需要20 分钟至1小时。

(2)高效杀菌广谱性
紫外C技术在目前的消毒技术中,杀菌的广谱性相当高,它对几乎所有的细菌和病毒都能高效率杀灭,并且对一些危害较大,而氯气和臭氧在水消毒可能的浓度内很难有效杀灭的原生动物都能有效杀灭。

(3)无二次污染
由于紫外C技术不加入任何化学药剂,因此它不会对水体和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不改变水中任何成分。

而对氯消毒来说,如果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其产生的有机氯对人体有致癌作用,并且水中含有的氯化合物在某些场合下,对水中生物、植物以及水环境产生危害。

(4)运行安全可靠
传统的消毒技术如采用氯化合物或臭氧,其消毒剂属于剧毒、易燃、易爆腐蚀性物质,这些物质的使用必须特别小心,现代紫外水消毒系统是一种对周围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相对安全可靠的技术。

三、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因素
1.紫外剂量
紫外剂量是影响消毒效果的直接因素。

它等于紫外光强度与接触时间的乘积。

在相同的紫外光强度条件下,接触时间决定紫外剂量。

在大型污水处理厂中,由于水量大,接触时间得不到保证,因此用紫外线消毒的效率比小型污水处理厂差。

从理论上分析,紫外剂量越大,消毒越好,然而紫外消毒有一限值,超过此限值则不能经济有效地对额外的微生物进行灭杀。

如果分别考虑紫外光强度与接触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可以发现,对于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两者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紫外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紫外光强度对于大肠埃希氏杆菌影响更大,这是因为细胞中的修复酶对紫外光强度更敏感;而对于真核酵母菌细胞来说,增加接触时间更有利于灭杀;当然对于更多的微生物,如噬菌体、孢子,把两者分开讨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原因可能在于其在紫外线消毒过程中处于一种不活动状态。

因此没有必要确定最少的接触时间和最小的紫外光强度,两者的乘积才是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必要因素。

2.微生物的种类和负荷
由于污水中细菌、病毒的种类繁多,且对紫外线的抗性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污水,呈现出不同的消毒效果。

有些微生物对于紫外线比较敏感,去除率较高,如粪大肠菌而有些微生物则不然,需用较高的紫外剂量进行灭杀,如F-RNA大肠杆菌菌体、铜绿色极毛杆菌。

微生物负荷是影响紫外线消毒效率的一大因素,较高的微生物量必然要求更高的紫外剂量。

目前,在紫外线消毒器的设计中,主要是灭活TC(总大肠菌)、FC(粪大肠菌)、E.coli(大肠埃希氏菌)、粪链球菌和沙门氏菌数量来估计紫外线剂量需求。

3. 水质参数
3.1 紫外线的穿透率(UVT)
一般来说,紫外线的穿透率越低,消毒效果越差。

穿透率与上游处理工艺、来源以及水中工业化合物的成分有关。

法国的一家污水厂运行紫外线消毒系统后表明:当UV输出功率为26.7wuvc ,穿透率< 40%时,经紫外线消毒后的微生物数有可能超标,而在穿透
率>55% ,并且COD和SS的值都比较低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好的消毒效果。

3.2 总悬浮物( TSS)
总悬浮物对紫外线消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悬浮颗粒吸收并分散了紫外能量, (2)微生物隐藏在颗粒中受到保护,避免了紫外线和化学药剂的破坏。

如果通过膜法过滤,再用紫外线消毒,那么所需紫外线剂量大大减少,同时消毒效果也有很大提高。

在比较国内与国外紫外线消毒性能差别时,有观点认为:国外水处理厂出水的SS < 10mg/ L ,而国内处理出水SS为20~30mg/L,这方面的差异使得国内污水厂在使用紫外线消毒后的杀菌效果较差。

3.3 颗粒物的尺寸分布(PSD)
颗粒物的尺寸分布影响紫外线的消毒效率。

当颗粒物粒径超过某一临界值时,紫外剂量随着污水中颗粒物粒径的增加而增加。

对于某些致病微生物,由于其易结成大颗粒的团状物,在处理这类污水时,紫外线消毒的效率不高,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4 水力负荷
影响紫外线消毒因素还有处理流量,当水量突然增大时,紫外线接触时间短,需要更强的紫外剂量。

而紫外线系统通常根据最大峰值流量设计,当水力负荷大时,出水水质较平时差,杀菌率无法保证。

3.5 其它影响因素
铁离子化合物也被认为会影响紫外线消毒,它可以降低紫外穿透率,为微生物提供一道保护屏障,增加消毒阻力,增加有清洗装置的石英套管结垢。

四、紫外线消毒的不足之处
4.1 灯管表面结垢
水中的各种悬浮物及溶解性有机物和无机物都会造成灯管表面结垢。

灯管表面结垢会极大地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

灯管表面结垢可以通过定期清洗来解决。

最常见的是人工清洗,清洗时需要关灯、停机;另外还有机械或其它在线清洗,不需要关灯、停机。

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定期使用酸性药品。

4.2 无持续杀菌能力
紫外线消毒属于物理瞬间消毒技术,没有向水体中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在水体不受污染的条件下可以一直保持无菌状态。

但实际上消毒后的水体会再次受到污染,因此经紫外线消毒后的水体必须尽快地使用或排放到江河湖海。

许多国家对自来水采用紫外
线再加氯消毒工艺,以保证自来水在市政管网内不受二次污染。

4.3 污水中各种主要指标及成分对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如下表
4.4 紫外线消毒与其它几种消毒方法进行比较如下表
紫外线消毒法与其它几种消毒方法比较起来,接触时间短,成本低,不需要投加
药品,无二次污染。

可以很快大范围推广。

五、紫外线消毒法未来的发展
在国内,虽然工程上已经逐渐开始使用紫外线系统,但是对于紫外线消毒技术的研究并没有完全开展起来,对于紫外线消毒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还有许多的难题,如: (1) 由于我国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水质与国外存在很大的不同,影响紫外线消毒性能的因素
又是如此之多,如何更好地发挥紫外线消毒系统的性能; (2) 目前在国内使用紫外线消毒系统的都是小型污水处理厂,如何更好的应用到大型污水处理厂; (3) 传统的加氯接触池已被证实可以改造成紫外线消毒系统,然而较长的出水渠使得光复活作用比较明显,如何降低这种影响; (4) 利用紫外线消毒与其他消毒方法的联用,是否可以灵活应用于其他工业废水的处理等等。

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并不断推广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