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新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测)(提升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看云识天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2 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⑴、能够熟练地利用工具书识记本课的字、词。
⑵、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的科普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
适于学生利用工具书识记生字、生词。
适于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适于学生感知文章中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3、中招考点生字、生词的音、形、义;了解简单说明文的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4、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利用工具书识记生字生词;初步接触此类科普说明文,对于说明文的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了解不多。
教师在授课前要进行简单的梳理及介绍。
二、学习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圈注课文中生字生词,利用工具书识记本课字词的音、形、义。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理清课文的思路,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评价任务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好工具书熟练查找生字生词,并进行识记积累。
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说明文的特点及相关文体知识理清课文的思路,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同学们,从这几则谚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云和天气的关系非常密切。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科普说明文《看云识天气》。
板书标题及作者2、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3、新课讲解五当堂训练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峰峦预兆轻盈匀称崩塌弥漫征兆朦胧圆弧2、解释下列词语:预兆征兆轻盈匀称弥漫崩塌一霎间姿态万千变化无常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推荐学习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讲)(提升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要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堂探讨☆要点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探究活动】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词语能否删除是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分析。
中考常考查的是:1.表程度(比较,几乎……)2.表估计(大约、可能……)3.表时间(刚刚、迄今……)4.表范围(一切、部分)5.表频率(常常、经常……)等这些限制性的词语。
【讨论明确】答题思路:1.亮明观点,一般为不能删除;2.说明该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具体作用;本次表示……,是对……的限制,突出说明和表明……3.若删去,句子表意与事实不符;4.本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堂提升】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12分)植物如何“看见”世界①植物没有智力,至少是没有像我们这样的智力,谁要是认为植物能够听懂我们的话,甚至看出我们的心思,那是太高估它们的能力了。
但这并不等于说它们没有知觉,相反,它们极其敏感,它们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并且能够感觉重力,只是它们有自己的方式,与我们的方式大不相同。
②植物能够以某种方式感觉光明和黑暗。
一般情况下,光线总是来自上方,这时植物就向上伸展。
如果光线来自侧面,比如对于窗台上的植物来说就是这样,这时它们就弯下腰去,把叶片的正面对着玻璃。
③很多种子,比如生菜、烟草或丁香的种子,也能感光,因为它们只能在有亮光的地方发芽,如果我们给它们盖上了太多的泥土,那么无论我们浇多少水,它们都一动也不动。
而大一些的种子往往能够在黑暗中发芽。
最初的淡黄色幼芽长出来时,它们并不急着生产叶绿素分子,也不利用它们的能量长胖变壮,而是保持纤弱的体型,在长度的方向上疯长。
直到接触到光亮,它才不再长长,而把剩下的能量投入叶绿素的生产。
④除了发芽和变绿,太阳还影响着植物的其他生命过程。
绿色植物能够分辨白天和夜晚,比如有些植物要在日出以后开花并且散发香味,而另一些植物只有在我们睡觉的时候才这么做。
但最令人惊奇的是,有些植物,比如西红柿,能感知邻居的存在。
教育最新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测)(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30分 3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选择题每题3分)1. 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A.贮蓄偌大朗润绿草如茵B.震落苍海炫耀花技招展C.烘托轻盈清冽梦寐以求D.沉淀松弛急躁川流不息【答案】B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两人,一个精于数字统计,一个极富创造力,是一对事业上的黄金搭档....。
B.岑参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与李白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有异.曲同工...之妙。
C. 清明节,莘莘学子祭拜了永垂不朽的英魂,永远不忘英雄们的丰功伟绩....。
D. 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发生了耸人听闻....的里氏8.9级地震,13日将震级修改为9.0级。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这是自然灾害。
不符合题意。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陆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C.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D.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是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项为语序不当,可改为“指出并纠正”;C项缺宾语的中心语,在“献爱心”后加“的号召”;D项“目前”和“当务”重复了,可删去“目前”一词。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一提到雨,也就想到雪。
“_______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________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______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_____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看云识天气》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得到识别天气阴晴雨雪的知识。
2、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3、理解本文“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
二、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了解怎样看云识天气:学习课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介绍科学知识的特点,摘抄文中的佳词妙句,积累丰富的词汇;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体会说明文条理分明说明事物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留心自然现象的兴趣和习惯。
三、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
2.通读课文
四、课时教学内容
1.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了解怎样看云识天气;
2. 学习课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介绍科学知识的特点,摘抄文中的佳词妙句,积累丰富的词汇;
五、教学过程。
推荐学习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练)(提升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吓了一跳,心里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眼尖的女老师?”B.已经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
C.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
D.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答案】C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B.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C.全国政协委员、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在接受“新华健康”记者采访时表示,治理雾霾与发展经济必须相得益彰....且和谐统一。
D.“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调查发现,面膜市场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觑,至少存在三大鲜为人知....的秘密:挂洋牌子、成分造假、价格虚高。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栩栩: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生:活的。
形容作品、画作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多指人工制造的艺术品。
不符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感动中国”2014年度十大人物中,有几位都是接近八十多岁的高龄老人。
B.望着飞流直下的德天瀑布,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C.泰州市今年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原因,是由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
D.继英国之后,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宣布将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矛盾,把“都”去掉。
B缺少主语,把“使”字去掉。
C重复,把“的原因”或“由于”去掉一个。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阅读杨国力的《仿生食品的肉丸风波》(有删改)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讲)(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讲)(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42d6eb5fbfc77da269b1dd.png)
【学习要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分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轻盈.()匀称..()()崩.()塌一霎.()间2、解释下列词语预兆:弥漫: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反馈矫正】1、yíng yún chèn bēng shà2、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弥漫: (烟尘,雾气,水)充满;布满;姿态万千:指姿态多种多样;变化无常: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课堂探讨☆要点一: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探究活动】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说明文的结构方式一般有:①时间顺序。
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文章往往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使读者从时间变化的脉络中明白事物演变的过程。
②空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形状、布局和构造一般采用空间顺序。
③逻辑顺序。
说明事理的说明文,可以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逐层深入地安排结构。
【讨论明确】《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课堂提升】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小题(13分)云南松怕冷的秘密罗红里既为“岁寒三友”之一,松树当然是不怕冷的了。
没想到云南二月的一场尾寒,真个把好生生上万亩云南松冻得直打抖,枝枯叶败后冷死了。
云南人怕冷,难道云南松也怕冷吗?松树怕冷,自是奇闻。
人说云南的松树是云南的好天气宠坏了,这却是天大的冤枉。
俗话说“好汉就怕病来磨”。
松树——这树中的伟丈夫正是被一种叫做致冰细菌的恶魔折磨着呢。
你也许不知道,在自然界成千上万的细菌家族中,有两个怕羞的小兄弟:一个叫丁香假单胞菌,一个叫草生欧文氏菌。
它们好像很有修养:干净,爱绿色,专居留叶面。
可是如果你真认为它们是君子国里的良民,那就上当了。
人类最好的朋友——水,有一个怪脾气:从4℃开始,越冷越发“胖”,到0℃时就结冰啦!也许,你没听说过,有低于0℃而不结冰的超冷水吧?我们的水朋友在植物体内,即使气温降到零下几摄氏度时,它也不结冰而是保持超冷水的姿态,使植物能持续经受-6℃~-8℃的寒冷而不致冻坏。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7 看云识天气教学内容17 看云识天气教学目的要求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教学难点有关知识文本的内容。
教学过程用案人自主创新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导入新课: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
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
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
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2、检查预习生字情况棉絮()预兆()粼波()绫纱()点缀()绸幕()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听读课文,学生思考后回答,师引导)文本结构:总分总式。
三、研读赏析:1.找出第一段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的句子。
2.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
3.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明确]1.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3.对于设计得好的同学要提出表扬。
示例:(PPT展示)学生完成表格。
四、欣赏图片,练笔:请大家任选一种云或光彩,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对它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Ⅰ、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Ⅱ、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示例:"Hai!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
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
"五、作业:收集有关云和天气变化的谚语、俗语等。
教学内容17 看云识天气第二课时教学目的要求1.品味语言,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案4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案4篇Lesson 22 of watching the clouds and recognizing the weather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案4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看云识天气范文(常用版)2、篇章2:看云识天气样本3、篇章3:看云识天气模板(通用版)4、篇章4:看云识天气文档篇章1:看云识天气范文(常用版)一、复习导入二、合作交流,具体研讨第3~6段1、学生精读,揣摩语言的生动形象。
2、投影显示薄云图片,请学生结合课文的细致描绘,仔细观察云的形态变化,展开丰富的联想,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思考:(1)语段中清晰的思路是通过分类别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请以简表的形式列出晴天云的形态变化、特征以及预示的天气变化等情形对比。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分类说明法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一类一类加以说明的方法。
这种分类说明不仅能够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说得更明白,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清楚。
本段把薄云分为四种,一一介绍,有条不紊。
它们既有自己的特点又有共同点。
列表如下:(2)第明确:说明云的形态是现象,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
(3)第3段文字的语言,既有平实说明,又有生动说明,各举出一个例子。
明确:平实说明: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生动说明: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分 3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喧嚣健步朦胧持之以衡
B.葱笼轻盈威摄头晕目眩
C.暮色溅落骸骨海枯石烂
D.篝火宽恕感慨鸦鹊无声
【答案】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句子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A.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新高潮,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C.通过实地考察后,专家们完善和提出了治理太湖的方案。
D.经过技术革新,这种产品的成本下降了一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两面对一面,把“能否”去掉。
C语序不当,提出和完善调换位置。
D用词不当,下降不能用倍数。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
....的一项是()
A.我用儿童的狡猾
..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B.《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在上个世纪曾风靡
..一时,至今仍在传唱。
C.在团委的精心策划下,我校新年联欢会办得栩栩如生
....,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
D.《环球时报》“史海回眸”版的63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历史背后鲜为人知
....的故事,其中不少文章堪称“独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栩栩如生
....:形容作品、画作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多指人工制造的艺术品。
不符合题意。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在我迷茫徘徊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女儿就应坚如磐石;在我骄傲的时候,你呼唤我:;在我怯懦的时候,你呼唤我:。
①是山的女儿就应虚怀若谷②谦虚谨慎是山的儿女的品质
③是山的儿女就应勇敢如山④是山的儿女怎能居功自傲
A.①③
B.①②
C.④①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阅读短文回答后面小题。
(共18分)
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
①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PM2.5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PM2.5是什么?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我们又该如何抵御其污染呢?
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成部分,但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③PM2.5“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它是雾霾有害细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
⑤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
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
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分布到全身,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
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
⑥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
目前普遍认为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很多人已经把雾霾天气比喻成为大自然的“吸烟室”。
不但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时而有雾时而多云的天气也会有同样的问题。
⑦人体每天需要呼吸大约10立方米的空气,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就相当于一个移动的“空气过滤器”。
第一要少开车,堵车就熄火。
汽车尾气不仅危害长时间在道路周边的人,也危害司机本身,特别是长时间堵车、汽油得不到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尾气危害更大。
所以长时间堵车时最好熄火,尽量少开窗。
第二应严禁近郊私自焚烧垃圾和枯草败叶。
私自焚烧所产生的二恶英、烟尘颗粒等有毒物质,会使周边的城市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毒雾”。
第三是减少外出。
专家认为,对于雾霾天气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外出。
戴口罩可以防止一些灰尘进入鼻腔,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但对于最近引发热议的PM2.5,专家认为即便是专业的医用口罩,主要针对PM3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对于PM2.5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抵御能力不强。
第四不在室内吸烟,远离二手烟;灰霾天气少开窗,可以养点花花草草;使用空气净化器,市面上80%的空气净化器都以净化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为主,对PM2.5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勤换过滤芯。
1.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在第⑧段划线处加一句合适的话,使上下文连贯。
(3分)
【答案】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该如何抵御PM2.5污染呢?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阅读④⑤⑥三个段落,分点概括PM2.5对人体的危害。
(6分)
【答案】(1)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2)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3)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加速传播呼吸道传染病。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PM2.5对人体的危害,④⑤⑥三个段落段直接介绍了雾霾对人体的危害,注意总结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第⑦段中加点的“可能”“一定”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案】不能删去,“可能”表推测、估计,“一定”起限制作用,说明并不完全肯定肺癌患病率上升与雾霾天增加有关系,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这一知识点,这是说明文必考的考点,回答这类型的问题首先要表态,回答能或不能;然后再定性,如:“比较、几乎”表程度,“大约、左右、可能”表估计等等;最后再写结论,若删去原来的意思就变成……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按步骤答题的分率会比较高。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能否换成“它的直径很小”,为什么?(4分)
【答案】不能换。
原句用作比较(1分)、列数字(1分)的说明方法,以具体的数字(1/20),准确地说明了PM2.5的大小;而通过和头发丝作比较,写出了PM2.5的直径之小;去掉后的表达效果没有原句具体形象。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不难判断这一段使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以具体的数字(1/20),准确地说明了PM2.5的大小;而通过和头发丝作比较,写出了PM2.5的直径之小;去掉后的表达效果没有原句具体形象。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下列案例中李先生的做法有哪些地方不恰当。
(3分)
【案例】李先生患有贫血,为增强体质,他注意锻炼身体,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遇到多雾天气,也会驾车到城郊去爬山。
有时遇到拥堵,他也从不熄火。
有雾的时候,他就在街上买个普通口罩戴着爬山。
【答案】他的做法有三个不当之处:①多雾天气时,空气污染严重,锻炼会加重贫血病情;②遇到拥堵,应该熄火,避免汽车尾气污染;③戴口罩并不能有效抵御PM25以下颗粒物的污染。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