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第8章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其智能化应用-石雅莹

第8章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其智能化应用-石雅莹

,2
(
2 z

1)( 3
2 x


2 y
)
2 ,2
(
2 z

1 3
)
2 z

,2[ 1 2
(
2 x

2 y
)(
2 x


2 y
)

2 x
yx
y
]
2 ,2 ( z y z y x zxz )
7
第8章 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其智能化应用
立方晶系和六方晶系对称的磁致伸缩模式
4
第8章 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其智能化应用
8.1.2磁致伸缩系数
◆磁致伸缩效应的大小用磁致伸缩系数表示。
线磁致伸缩系数, 以 表示。 l / l
体积磁致伸缩系数,以 表示。 /
S11 S22 S33
◆沿不同方向测量出的不同。有纵向磁致伸缩系数和横 向磁致伸缩系数
• 4)非晶RFe2化合物的磁晶各向异性
成分为RFe2的溅射非晶态合金在结构和磁性方面与晶态合金不同。其居 里温度在室温以下直到400 K。这些合金最突出的特点是在低温时矫顽力大。 这是由于磁晶各向异性大和没有晶体结构两个因素共同造成的。在4K时,由 非晶TbFe2计算的最大磁能积为2.35EA/m,这与钐钴合金测得的最大值差不 多。虽然内禀磁晶各向异性可以持续到室温,但热能太高以至于无法阻止磁 化反转。因此,室温下矫顽力只有7.96 kA/m。
8.2.3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制备和组织结构

Terfenol-D材料的性能与其制备工艺、成分和微观结
构密切相关。不同制备工艺得到的材料的性能可以相差甚
远。
• 超磁致伸缩材料Terfenol-D主要有两种成分,即 Tb0.27Dy0.73Fex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介绍及应用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介绍及应用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在居里点温度以下时,铁磁材料和亚铁磁材料由于磁化状态的改变,其长度和体积会发生微小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之为磁致伸缩效应,长度的变化是1842年由焦耳发现致伸缩材料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稀土功能材料。

它具有电磁能与机械能或声能相互转换功能。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是当今世界最新型的磁致缩功能材料,是一种高效的Tb-Dy-Fe 合金。

它在低磁场驱动下产生的应变值高达1500—2000ppm,是传统的磁致伸缩材料如压电陶瓷的5—8 倍、镍基材料的40—50 倍,因此被称之为“超磁致伸缩材料”。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产生的应力大、能量密度高,可瞬间响应,并且具有可靠性高、居里温度高等优点,而且还是一种环保型材料;其所具有的卓越的电磁能与机械能或声能转换性能,是传统的磁致伸缩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可广泛应用于众多行业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制造领域,从军工、航空、海洋船舶、石油地质,到汽车、电子、光学仪器、机械制造,再到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医疗器械与食品工业,无处没有它大显身手的机会。

在国防、航空航天和高技术领域:如声纳与水声对抗换能器、线性马达、微位移驱动(如飞机机翼和机器人的自动调控系统)、噪声与振动控制系统、海洋勘探与水下通讯、超声技术(医疗、化工、制药、焊接等)、燃油喷射系统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对生产技术与生产工艺的要求极高,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个别企业能够生产。

由三个组元组成(Tbl -xDyx)Fey(X=0.27~0.40,Y=1.90~2.0)在较低磁场下具有很高磁致伸缩应变λ的合金,如Tbo0.3Dy0.7Fe1.95 首先于20 世纪70 年代初由美国海军表面武器实验室的A.C.Clark 博士等人发明,当即他们申请了美国专利。

美国海军表面武器实验室于1987 年将该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阿依华州 A mes 市的前沿技术公司创建了专门生产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E trema INC 分公司。

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应用

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应用

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应用一、超磁致伸缩材料基本概况1.研究背景20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智能材料的概念以来,有关智能材料的机理研究、智能材料的制备研究以及以智能材料为基础的智能系统与结构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已成为当前力学、物理、材料、电子、机械及信息等学界的重大基础及应用课题,并已取得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智能系统科学与技术"这一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高技术领域。

它不仅用在国防和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而且在民用工业及生产活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智能材料系统与结构中智能材料是关键,它是一种能通过系统调节材料自身各种功能并对外界复杂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做出反应而发挥主动功能作用的材料,即具有感知环境变化和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的能力。

其中,一类是对外界的刺激强度具有感知,如应力、应变、热、光、电、磁、化学和辐射等;一类是对外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做出响应。

它们可以和控制电路、接口电路、数据通信及电源系统于一体,实现能量之间的转换,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传感功能和执行功能的智能器件。

目前,智能材料具有驱动功能作用的主要有压电材料、电致伸缩材料、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磁致伸缩材料和电(磁)流变液等。

表1.1所示为几种智能材料基本性能。

表1.1 几种常用功能材料基本性能指标超磁致伸缩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其优良的磁致伸缩特性及潜在的应用前景在高技术领域得到普遍的重视,成为智能材料及其应用设计中的一种重要单元。

2.超磁致伸缩的发展1842年著名物理学家焦耳首先发现:在磁场中,铁磁材料由于磁化状态的改变会引起其长度或体积发生微小变化,这种现象就称为磁致伸缩,也称焦耳效应。

其中,材料在磁化过程中伴有晶格的自发变形,会沿磁化方向发生伸长或缩短的现象,称为线磁致伸缩;体积发生膨胀或收缩的现象称为体积磁致伸缩。

一般的,由于体积磁致伸缩发生在材料达到饱和磁化以后,且体积磁致伸缩比线磁致伸缩要微弱得多,实际用途又非常少,在测量和研究中考虑得很少,因此工程上的磁致伸缩均指线磁致伸缩。

电致、磁致伸缩材料功能及应用

电致、磁致伸缩材料功能及应用

二谈电致、磁致伸缩材料功能及应用一、电致伸缩材料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所产生的与场强二次方成正比的应变,称为电致伸缩。

这种效应是由电场中电介质的极化所引起,并可以发生在所有的电介质中。

其特征是应变的正负与外电场方向无关。

在压电体中(见压电性),外电场还可以引起另一种类型的应变;其大小与场强成比例,当外场反向时应变正负亦反号。

后者是压电效应的逆效应,不是电致伸缩。

外电场所引起的压电体的总应变为逆压电效应与电致伸缩效应之和。

对于非压电体,外电场只引起电致伸缩应变。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的现象。

是压电效应的逆效应。

因电介质分子在电场中发生极化,沿电场方向排列的分子相互吸引而引起。

当场强大小发生周期性变化时,能引起材料沿电场方向发生振动。

若在电介质材料(如钛酸钡等)两端所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材料的固有频率相同时,材料将发生共振。

(1)电致伸缩效应与压电效应电致伸缩效应也是一种基本的机—电耦合效应,但是对它的实研究开展得较迟,因为电致伸缩是个二次效应,通常由其产生的形变非常小,给实验带来了困难,因此人们对它不太熟悉。

众所周知,电介质晶体在外电场作用下应变与电场的一般关系式=⋅+⋅⋅式中,第一项表示逆压电效应;d为压电系为: S d E M E E数,第二项表示电致伸缩效应;M为电极伸缩系数,它是由电场诱导极化而引起的形变与电场平方成正比。

逆压电效应仅在无对称中心晶体中才有;而电致伸缩效应则为所有电介质晶体都有,不过一般说来它是很微弱的。

压电单晶如石英、罗息盐等它们的压电系数比电致伸缩系数大几个数量级,结果在低于IMV/m的电场作用下只看到第一项的作用,即表现为压电效应。

在一般铁电陶瓷中,电致伸缩系数比压电系数大,在没有极化前虽然单个晶粒具有自发极化但它们总体不表现净的压电性。

在极化过程中净的极化强度被冻结(即剩余极化)并产生一个很强的内电场,如BaTIO。

陶瓷净的剩余极化产生一个27MV/m的内电场,这样高的内电场起了电致伸缩效应的偏压作用,因此极化后陶瓷在弱外电场作用下产生宏观线性压电效应。

磁致伸缩材料的应用课件PPT

磁致伸缩材料的应用课件PPT
感谢您的观看
场影响,导致宏观尺度上材料的形变。
磁致伸缩的微观机制
02
包括电子自旋磁矩的重新排列、原子或分子的振动和位移等。
磁致伸缩与温度的关系
03
磁致伸缩材料的性能受温度影响,不同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磁
致伸缩效应。
磁致伸缩材料的性能参数
磁致伸缩系数
衡量磁致伸缩效应的重要参数,不同材料具有不 同的磁致伸缩系数。
居里点
历史与发展
历史
磁致伸缩材料的研究始于19世纪,早 期主要应用于声纳、水声等领域。随 着科技的发展,磁致伸缩材料在能源、 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等领域的应用逐 渐增多。
发展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能 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磁致伸缩材料在 节能减排、振动控制、智能传感器等 领域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分类与结构
振动控制
减震器
磁致伸缩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减震器,通过控制磁场强度来调节减震器的阻尼力,从而有 效抑制结构振动和噪音。
振动隔离器
利用磁致伸缩材料的逆磁致伸缩效应,可以实现主动振动隔离,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
精密测量
磁场传感器
磁致伸缩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高灵敏度的 磁场传感器,用于测量磁场强度和方向 ,广泛应用于物理、生物医学和地质等 领域。
分类
磁致伸缩材料主要分为金属型和复合型两类。金属型磁致伸缩材料主要包括镍、铁、钴等合金,复合型磁致伸缩 材料则是由铁磁颗粒与非磁性基体复合而成。
结构
磁致伸缩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金属型磁致伸缩材料的晶体结构、相变温度、晶粒大小等都会 影响其磁致伸缩性能。而复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磁致伸缩材料的颗粒大小、颗粒分布、基体相的物理性质等也会对其性能产生影 响。

超磁致伸缩材料传感/执行器的原理与应用

超磁致伸缩材料传感/执行器的原理与应用

. I 专 家论 坛
超 磁 致 伸 缩材 料 传 感 / 执 行 器 的原 理 与应 用
贾振 元 , 王福 吉, 邹 君 , 刘 慧芳
( 大 连 理工 大学 精 密 与 特 种 加 工 教 育 部 重 点 实 验 室 大连 , 1 1 6 0 2 4 )
摘要
超磁致 伸缩材料作为一种新 型功能材料 , 具有 大磁致 伸缩 系数 、 高能量 密度 、 低磁场 驱动 、 高磁 机转换效 率
以及快速 响应 等优点 , 在精 密驱动技术 中得到应用 。利用磁致 伸缩 正效应 可以开发 微位移 执行器 、 力 驱动器 和振 动器 等 ; 利用磁致伸 缩逆 效应可 以开发力 、 力矩 和位移传感器 以及能量转换器 ; 利用磁致伸 缩正逆耦 合效应 可以开
发集驱 动 、 力测量 、 输 出力 感 知 和输 出力 可 控 等 功 能 于 一 体 的 器 件 , 应 用 于 精 密 驱 动 领 域 。 在 分 析 了磁 致 伸 缩 正 效
材料 研究 所合 作开发 出了成分 为 Tb ∽Dy F e 。 的
磁致 伸缩 材料 , 由于其 磁 致 伸 缩 系 数 比一般 磁 致 伸
密度、 低 磁场 驱 动 、 高 磁 机转换 效 率 以及快 速 响应等
优 点 。该材 料具 有 强 磁 致 伸 缩 正效 应 、 逆 效应 以及 正 逆耦 合效 应 , 表 现 出 双 向 能 量转 换 特 性 。利 用 磁
应、 逆效应 以及正逆耦合效 应机理的基础上 , 阐述 了超磁致伸缩传感器 、 执行器以及传感执 行一体化 器件 的开发原
理及 其 应 用 现 状 。 关键 词 超 磁 致 伸 缩 材 料 ;执 行 器 ; 3 4 ;TH3 9

第8章超磁致伸缩材料

第8章超磁致伸缩材料
国防科技大学的刘吉延等采用超磁致伸缩薄膜制成的光纤磁场传感器,采用了 磁控溅射工艺,由计算机进行控制,在裸光纤表面镀制均匀的TbDyFe超磁致伸缩薄膜。
新型的磁—光类型传感器比传统的磁—电类型传感器灵敏度更大。 用途:地质探矿、生物工程、军事制导等领域。
精品PPT
4、精密控制(kòngzhì)领域 特点:高响应速度、磁致伸缩灵敏、输出应力大等。普遍(pǔbiàn)用于航天定
图4 CU18A磁致伸缩超声换能器
精品PPT
2、力传感领域(lǐnɡ yù)
施加应力 超磁致伸缩棒 空气隙
原理:磁致伸缩逆效应。
永磁铁
优点:比压电陶瓷传感器的性能更突出,
体积轻巧、抗干扰能力强、过载能力好、工艺 简单、长寿命。
用途:静态力测量、动态力的测量、重工
轭铁 业、化学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等领域。
图11 尺蠖式马达
精品PPT
椭圆模态运动的GMM马达工作效率较低 下,这是由于定子运动到椭圆轨道下半部分时, 作空载(kōnɡ zǎi)回程运动,因而不能推动转 子运动所致。 杭州科技大学设计的新型超磁 致伸缩马达解决了这一问题,该马达的定子由 一个环和两个Terfenol-D线性驱动器构成。
图12 超磁致伸缩(shēn suō)马达定 子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的主要优点为大位移、强力、大功率以及控制精密和响应快 速,其他优点还包括可靠性高、磁(电)-机转换效率高、频带宽、能源供应简单等。另外,利 用应变直接转换成线性位移或按振动原理设计的器件结构简单、可动件少、刚性大、磨损小, 对精度、响应、可靠性和转换效率的提高也起了重要作用。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响应速度极高(<1µs),性能重复性好,换能器结构简单,消除了常 规系统中摩擦、空程、粘附引起的偏差和滞后。所以这种材料的换能器定位精度一般为 10−1µm,最佳可达纳米级。 8.3.1.3 可靠性(性能稳定,不易发生故障)

磁致伸缩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磁致伸缩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磁致伸缩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磁致伸缩材料是一种独特的材料,它具有在磁场作用下发生形变的能力。

该材
料是由一种复杂的晶体结构组成,其中的结构可以随着外界磁场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制备磁致伸缩材料需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和物理加工过程。

首先是材料的选择,
磁致伸缩材料主要由金属、合金和氧化物等材料制成。

然后,需要通过高温熔炼、高压制备等方法制备、处理合金或氧化物。

然后进行物理生长,可以采用单晶生长或薄膜制备的方式。

最后需要进行一些物理实验,如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
镜等。

磁致伸缩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在磁致伸缩传感器方面。

磁致伸缩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位移和力量的传感器,它可以测量非常小的变化,同时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控制等领域。

此外,在医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用于人体生理信号的检测和空间设备的驱动控制等。

除此之外,磁致伸缩材料还有着其他特别的应用。

例如,在噪声控制领域,磁
致伸缩材料可以用于防振和噪声衰减,可以在建筑结构和车辆上使用。

在电磁阀和电子发射管等电子器件中,磁致伸缩材料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磁致伸缩材料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也有其缺点。

例如,磁致
伸缩材料的应变受限于磁场强度,因此它只能用于较小的应力和位移。

总的来说,磁致伸缩材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
应用。

因此,磁致伸缩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发展,磁致伸缩材料的应用领域还将会继续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应用
13新能源(01)班
张梦煌
1305201026
超磁致伸缩材料(GMM)是一种在室温和低磁场条件下,就能产生很大磁致伸缩应变的新型功能材料,具有输出力大、能量密度高、机电耦合系数大、响应速度快、输出应变大等优点,在智能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力学响应行为涉及变形场、磁场、涡流场、温度场相互耦合问题,直接关系到智能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可靠运行。

目前人们已经设计并制造出各种智能结构和器件,如:主动减振装置、高精度线性马达、超磁致伸缩微泵、微阀门、微定位装置等等,使得磁致伸缩材料在众多的功能材料中备受瞩目。

超磁致伸缩材料Terfenol-D与压电陶瓷材料相比具有更优越的性能。

超磁致伸缩材料(giant magnetostrietive material,简写为GMM)是A.E.Clark 等人于70年代发现的,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它能有效地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换。

由于具有应变值大、电能一机械能转换效率高、能量传输密度大、高响应速度等特点,该材料已引起广泛的注意,并逐步开始应用于声纳、超声器件、微位移控制、机器人、流体器件中。

表1.1给出了电磁场,变形场和温度场之间能量转换的不同效应。

形状记忆合金和压电陶瓷都已在航空航天结构中被用于控制和制动。

形状记忆合金非常适合用在高冲程量、低带宽的领域中,例如旋翼叶片的飞行追踪。

而压电陶瓷适用于低冲程量、高带宽的情形,例如被安置在直升飞机的后缘襟翼上以降低较高的谐波振动。

磁致伸缩材料可以提供机械能和磁能之间的转化,其带宽在30KHz左右,低于电致伸缩材料和压电陶瓷,但高于形状记忆合金。

在过去的几年中,能产生大于0.001应变的磁致仲缩材料受到广泛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这种材料非常适合应用在一些需要较大驱动力和较小位移的领域,如可变形表面,主动振动控制和精确制造等等,在商业应用中也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磁致伸缩器件由于其独特的功能优势在许多危险工作条件和高温环境下性能出众,并且能够在低频磁场下调节应力和位移。

相对于电致伸缩材料和压电陶瓷,磁致伸缩材料的优势
在于其优越的力学性能和热鲁棒性,而相对于形状记忆合金,更具有应变大,带宽广和磁滞损耗低等优点。

这些性能优势有利于开发研制传感器和制动器,甚至二者的结合体,例如需要精密的自传感制动器。

一、工作特性
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稀土材料,与压电陶瓷(PZT)相比,超磁致伸缩材料具有一些突出的优点:(1)可产生5~10倍于压电陶瓷的静态应变,在共振频率下,动态应变比静态应变还要更高出几倍,可在低压下使用;(2)在所有功能材料器
件中能量密度最高,输出功率高;(3)结构紧凑,工作频率范围宽(数百Hz—数
百kHz,有恒定响应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能代替数个不同频率响应的压电换能器),能量转换时损耗低;(4)工作温度范围广(Terfenol一D的温度范围为一50℃~70℃)且温度稳定性高(当工作温度超过其居里温度时磁致伸缩性能
不会发生不可逆变化;而压电陶瓷即使在居里温度的一半时,压电性能也会受到不可逆的损害,超过居里温度时则完全失去极化);(5)弹性模量随磁场变化,可调控。

二、制备工艺
(1)ZMLMC法
该方法将区域熔化与液态金属冷却相结合,利用感应加热集中对凝固界面前沿液相进行加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固液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采用ZMLMC方法制备Tb-Dy-Fe磁致伸缩材料,在8×104A/m磁场下,磁致伸缩系数达10-3以上,压应力下的饱和磁致伸缩系数达1·7×10-3,比采用其他方法制备的同一材料的性能高得多.由此可见,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技术在现代凝固理论特别是高性能材料制备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2)深过冷定向凝固(DUDS)
深过冷定向凝固是深过冷与定向凝固的结合,是利用电磁悬浮冶炼、循环加热和熔体净化相结合的方法.使液态金属获得深过冷,然后,在临界过冷度附近采用可提供一定温度梯度的激发源予以激发,完成深过冷熔体激发快速定向凝固.由
于深过冷定向凝固集中了深过冷凝固与定向凝固的各自优势,深过冷定向凝固技术克服了传统定向凝固技术的一些不足之处。

但是深过冷定向凝固法作为一种改进的定向凝固法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过冷度太小或太大都不能形成理想的枝晶组织,深过冷定向凝固即过冷熔体中强制枝晶生长形成理想的枝晶阵列微观组织仅局限于某一过冷度范围内。

(3)电磁约束成形定向凝固技术(DSEMS)
电磁约束成形定向凝固技术是将电磁约束成形技术与定向凝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定向凝固技术.该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熔化感应器内的金属材料,并利用在金属熔体表层部分产生的电磁压力来约束已熔化的金属熔体成形.同时,冷却介质与铸件表面直接接触,增强了铸件固相的冷却能力,在固液界面附近熔体内可以产生很高的温度梯度,使凝固组织超细化,显著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和内在综合性能.该方法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

三、应用
由于超磁致伸缩材料, 在磁场作用下长度发生变化, 发生位移而做功; 在交变磁场作用下, 发生反复伸张与缩短, 从而产生振动或声波, 将电磁能( 或电磁信号) 转换成机械能或声能( 或机械位移信息, 或声信息), 相反也可以将机械能( 或机械位移与信息) 转换成电磁能( 或电磁信息), 这样可以制成功率电- 声换能器、电- 机换能器、驱动器、传感器和电子器件等, 广泛应用于海洋、地质、航空航天、运输、加工制造、医学、计算机、机器人、仪器、电子及民品等技术领域。

(1)在磁(电)- 声转换技术中的应用
电磁波在液体和固体中因衰减过快无法应用, 而声信号在液体和固体中衰减较小, 因而成为液体和固体进行探测、通信、侦察和遥控的主要媒介。

发射和接收声信号的器件称为水声换能器, 是声纳的核心元件。

对于水声换能器来说, 发射的频率越低, 声信号在水中衰减越小, 传送距离越远, 受潜艇涂层噪音的干扰也较小。

为了提高声信号的分辨率, 还要求换能器具有较宽的频带响应和多指
向性。

由于超磁致伸缩材料具有应变大、功率密度大、低频(<2 kHz) 响应好、频带宽等特点, 是制作大功率、小体积、低频、宽频带水声换能器的理想的材料。

因而超磁致伸缩材料的最早应用是作为水声换能器的核心材料, 用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制造的水声换能器其能量密度为压电换能器的10 倍, 工作距离超过104km, 是压电换能器的几十倍, 而且它还具有比传统材料低一半的声速。

(2)在磁(电)- 机转换器件中的应用
超磁致伸缩精密致动器是改善自动控制技术、提高产品精度及反应速度的新一代致动器, 具有输出力大、漂移小、移动范围大等特点。

它不仅能克服传统电致伸缩致动器的缺点, 而且其电机转换效率具有其它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 如在精密阀门、精密流量控制、数控机床、精密机床的给进系统方面, 用精密致动器,位移精确度可达纳米级, 响应速度快, 输出力大, 设计相对简单。

日本茨城大学江田弘和东芝公司的Kohayashi 合作设计了定位精度达到纳米级的超磁致伸缩致动器, 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大型光学金刚石车床的微进给装置。

(3)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利用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磁致伸缩正效应或逆效应可以制作检测磁场、应变、位移、扭矩、压力和电流等的传感器敏感元件。

利用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在磁场中产生应变的原理, 结合激光二极管或PZT 材料可以制成各种测磁仪。

1991 年美国开发出一种GMM 激光二极管磁强计, 精度为160×10-15A/m。

国内成功开发出磁场光纤传感器原型, 将磁场传感器由传统磁- 电类型升级为更可靠和灵敏度更高的磁- 光类型; 美国海军采用超磁致伸缩材料开发了磁致伸缩应变计, 它与传统的半导体应变计相比具有更大的动态范围、更高的灵敏度和精度, 并且它的温度依赖性小, 可测的频带更宽, 可测应变量最小达到3×10-10。

利用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压磁效应研制的压磁式压力传感器, 运用了磁场平衡原理, 当传感器受力时,压力方向和垂直于压力方向上的磁场不再均匀分布,这样就会在输出线圈中产生磁通, 激发线圈产生二次电压信号。

压磁式压力传感器具有输出功率大、抗干扰能力强、寿命长、维护方便、能适应恶劣工作环境等优点, 在自动化
控制系统中有良好应用前景。

国外利用Terfenol- D 的压磁效应研制的用于检测地震波的加速度传感器, 在实际应用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超磁致伸缩材料作为三大智能材料之一,由于其优异的性能特点,正受到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其应用范围涉及到传感器、流体机械、磁电-声换能器、微型马达、超精密加工领域等,充分显示出了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巨大潜力。

从目前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形态上的薄膜化、微型化将成为具有潜力的发展方向,而执行与传感功能融合形成的具有自感知功能的执行器将成为超磁致伸缩材料器件研究的前沿。

在未来对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研究过程中,亦有必要不断进行成分调整和掺杂研究,不断提高其响应速度、饱和磁致伸缩系数、可控性、刺激转换效率等,使超磁致伸缩材料应用到地震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等新领域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