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期末考试试卷
雅尔-《老子论语今读》期末考试-新

6孔子认为“君子比而不周,小人周而不比。
”()1.0分我的答案:×7“父母唯其疾之忧"暗含的意思是不要让父母为他担忧。
1.0分我的答案:√8“传不习乎”中“习”的意思是“学习”。
()0.0分我的答案:√9坤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0分我的答案: ×10按照老子的观点,只要我们按照道去治理国家,百姓就会最大限度的得到实惠.()1。
0分我的答案:√11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比察焉。
”出自《卫灵公》篇.() 1.0分12“中庸"是孔子思想中最成熟的观点。
()1。
0分我的答案:√1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这句话中的“坚强”与现代文中的“坚强”意思相同。
()1.0分我的答案:×14“大德不官"的意思是德行高尚的不做官,不屑于为官.()1.0分我的答案:×15孔子在学习方面的态度是“学犹不及,犹恐失之”。
()1.0分我的答案: √16孔子在《先进》篇进一步论述了关于“仁”的思想.()1.0分我的答案:×17“赐也,始可与言诗矣”中“赐”子贡的名。
()1.0分我的答案: √18《论语》中的《公冶长》篇主要讲的如何看待一个人和如何评价一个人.()1。
0分我的答案:√19《道德经》中“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告诫我们不要一味强调竞争,要竞争先要超越自己。
1.0分我的答案: √20老子和孔子二人对于“以德报怨"的做法都持反对的态度.()0.0分我的答案: ×21“果哉,末之难也”中“末"作没有讲。
()1。
0分我的答案:√22《卫灵公》篇中“在陈绝粮”这件事是孔子虚构的.()1。
0分我的答案: ×23孔子在自己好学这一方面是自负的。
()1。
0分我的答案: √24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中直是指实事求是.()1。
0分我的答案:√25道家推崇的最高哲学准则是天。
《论语》精读2020春季班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论语》精读2020年春季班期末考试参考答案1、“子路曰:君子尚勇乎”,这句话出自( )?C、《论语.阳货》2、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中,“色难”指的是()。
C、和悦的态度3、下列行为中,属于“孝”的行为是()。
B、晨醒昏定4、“说大人,则藐之,忽视其巍巍然”,这句话出自( )?B、《孟子.尽心》5、《论语正义》的作者是( ),他认为“施劳”与“伐善”对文。
A、刘宝楠6、《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为:()也。
C、柔7、“师与商也熟贤”中的“师”指的是( )?A、子张8、以下哪位是《国故论衡》的作者?()D、章太炎9、在《说文解字》中,“克”被解释为什么意思?()C、肩也,有负担的意思10、按照孔子的想法,季氏不能使用八佾,只能使用()。
C、四佾11、以下哪一位是《论语正义》的作者?B、刘宝楠12、恕”的实质是什么?()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3、当田常欲作乱于齐,孔子问二三子何为莫出的时候,哪一位弟子请行被孔子同意了?( )D、子贡1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春秋时期“学”的三个层次?()C、学平等15、《研经室集》的作者是?()C、阮元16、以下哪个不是古人理解的“三达德”?B、达者不畏17、“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是()问仁时孔子的回答?( )D、仲弓18、子路死后,孔子歌唱道:“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这里的“萎”指()。
(1.0分)C、将要死去19、“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出自以下哪本书?()C、《史记.孔子世家》20、“君子义以为质”中,“质”可以解释为()。
(1.0分)C、基础21、《论语•宪问》中“子路问成人”,这里的“成人”是指()。
D、完人22、礼之用,和为贵”出自哪里?( )D、《论语.学而》23、将“慎终追远”解释为“丧尽其哀,祭尽其敬”的是()。
C、孔安国24、以下对“学而时习之”的解读正确的是?()D、以上都是25、大悦并许诺送子贡金百镒的是( )。
孔子与论语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孔子与论语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孔子是哪个时期的人物?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2.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A. 法治思想B. 儒家思想C. 道家思想D. 墨家思想3. 《论语》是孔子的哪一位弟子整理的?A. 子路B. 子贡C. 颜回D. 曾子4. 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的“仁”思想的核心?A. 爱人B. 礼仪C. 忠诚D. 权谋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为政篇C. 八佾篇D. 子路篇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的哪种思想?A. 仁B. 礼C. 智D. 信7.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是指什么?A. 极端主义B. 平衡和谐C. 无为而治D. 以德治国8.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哪些品质?A. 勇敢和智慧B. 财富和地位C. 权力和名声D. 仁义和礼智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里仁篇C. 公冶长篇D. 述而篇10.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强调了什么?A. 应试教育B. 素质教育C. 职业教育D. 终身教育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称为“______”。
2.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______和______。
3. 孔子提倡的“仁”思想,其核心是“______”和“______”。
4.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______”,即教育应该因材施教。
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出自《论语》的______篇。
6.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______”,而“小人”则“______”。
7. 孔子强调“礼”的重要性,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______。
8.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______的重视。
9. 孔子提出“______”的教育原则,强调教育的普遍性和平等性。
2016年下半年超星尔雅论语导读(上)期末考试答案

追念
B、
追勉
C、
追怀
D、
追问
我的答案:D
37子夏问孝,孔子的回答是()。(1.0分)1.0分
A、
能养
B、
无违
C、
无为
D、
色难
我的答案:D
38《论语》中记载“南容三复(),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1.0分)1.0分
A、
《论语》
B、
《诗经》
C、
《蒹葭》
D、
《白圭》
我的答案:D
39中国古代教育的渠道有()。(1.0分)1.0分
A、
燂温
B、
寻绎
C、
厚
D、
热
我的答案:D
17“八佾舞于庭”中的“八佾”指的是多少人?()(1.0分)1.0分
A、
三十二
B、
六十四
C、
八十一
D、
四十
我的答案:B
18士不可以不弘毅,()。(1.0分)1.0分
A、
任重而道远
B、
人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
克己复礼为仁
我的答案:A
D、
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C
26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1.0分)1.0分
A、
直而无礼则绞,勇而无礼则乱
B、
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C、
盲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D、
直而无礼则绞,盲而无礼则乱
我的答案:B
27“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中的“反”是指()。(1.0分)1.0分
A、
重复
B、
反目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
尔雅通识课论语导读2020年期末考试答案解析(完整版)

礼与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
A、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B、施行刑罚成本高。
C、刑法更有效。
D、礼仪更有文化内涵。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自《尚书》。
错1.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此之谓也。
”这一文本出自哪一部文献?(B)A、《尚书》B、《大戴礼记》C、《论语》D、《孝经》2.“信以结之,则民不倍”。
“倍”如何理解?(B)A、加倍B、通“备”,完备C、通“背”,背叛D、准备3.孔子做过的最大的官职是?(A)A、大司寇B、中都宰C、司空D、乐正4.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反对使用刑狱治国。
(错)1下列哪些选型符合儒家执法时的原则?(AC)A、哀矜勿喜B、鼓励告奸C、原心定罪D、慢令致期2.在对待犯罪问题上,儒家和法家遵循的原则的不同点在于(BCD)。
A、儒家反対用刑罚,法家主张用刑罚。
B、儒家主张扼恶于未然之时,法家主张惩恶于已然之际。
C、儒家反对检举揭发,法家鼓励检举揭发D、儒家主张执法从宽,法家主张执法必严3.孔子认为,为了达到杀ー儆百的效果,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
(错)1.下列哪一选项能够体现孔子的政治思想?(A)A、不能将把自己的个人利益凌驾于全体人类的利益之上。
B、国家稳定的基础在于合理的制度。
C、以德治国固然重要,但费时久,见效缓慢,远不及依法治国。
D、竞争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2.下列哪些选项符合孔子的思想?(AD)A、以人为本B、执法必严,违法必究C、重农抑商D、反求诸己3.孔子认为,唯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政治制度,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可能实现。
(错)《论语》是属于全人类的经典下列选项中,哪--部经典不属于“四书”?(C)A、《论语》B、《孟子》C、《孝经》D、《中庸》2.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必须满足哪些条件?(AC)A、经受了时间与历史的考验B、深受古今中外读者的拥戴C.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出类拔萃D、销量永居榜首3.《论语》为孔子亲手所写。
(错)1.“内圣外王”最先出自哪部文献?(C)A、《论语》B、《孟子》D、《道德经》2孟子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这里的“时”有哪些意思?(ACD)A、孔子平日里做事都很准时B、孔子思考着时代的根本问题C、孔子能根据时代的需求回应时代的问题D、孔子为人处世都合乎中道,无可无不可3.孔子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原因在于他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28分)1. (17分) (2017九下·万盛开学考)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文后小题。
《论语》(节选)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不亦说乎________ ②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③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 ④不逾矩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吾日三省吾身”从_______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________的修养。
(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请从中选择一则,结合实际谈谈对你的启发。
2. (11分) (2019八下·建平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大饥,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② ,贸贸然③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
【注】①黔敖:齐国的一个富人。
②蒙袂辑屦: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
③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
(2)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以待饿者而食之________②从而谢焉________(3)把下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4)文中的“饿者”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例子也能体现这种精神?请举出一例。
《老子》《论语》今读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老子》《论语》今读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在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之二句话中,反映出他对妇女和小人的蔑视。
()参考答案:错2.《卫灵公》篇有记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比察焉”。
()参考答案:对3.在古人看来,国家治理中最重要的是“民信”。
()参考答案:对4.“足食、足兵、民信之”是孔子认为的从政最重要的三件事。
()参考答案:对5.下面哪一项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所用到的修辞方法?()参考答案:比喻6.不讲原则的老好人其实是道德的败坏者即为”乡原”。
()参考答案:对7.孔子不耻下问、学无常师的学习过程可以从“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反映出来。
()参考答案:对8.下面哪一项是“颜渊曰:‘请问其目?’”中“目”的意思?()参考答案:表现9.孔子曾说季康是“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说明孔子认为他()。
参考答案:没有以身作则10.在古人看来,国家治理中最重要的是“民信”。
()参考答案:对11.“足食、足兵、民信之”是孔子认为的从政最重要的三件事。
()参考答案:对12.孔子早年间弟子的代表人物是子张。
()参考答案:错13.知所言和知而言是知言的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对14.孔子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包括()。
参考答案:知理###知言###知命15.下面哪一项是“颜渊曰:‘请问其目?’”中“目”的意思?()参考答案:表现16.为什么孔子强调“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参考答案:女人无独立地位17.孔子曾说季康是“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说明孔子认为他()。
参考答案:没有以身作则18.“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中“直”指的是正直。
()参考答案:错19.“以公平之直道报之,不因怨而加刻,亦不因怨而有所加厚,是即直”是钱钟书先生的观点。
()参考答案:错20.“果哉,末之难也”中“末”指的是终点。
2021孔子与论语答案期末考试

2021孔子与论语答案期末考试1. 孟仲叔季,指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孟”为最长,“季”为最幼。
孔子,字仲尼,是因为他在家排行第二。
排行老大也有不用“伯”字而用“孟”字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 季春,是指春天的第二个月。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 孔子“生有异质,学无常师”,是指孔子天赋异禀,求学经常不用老师。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 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是指自己年轻时生活贫贱,所以能够干许多粗重的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 春秋时期,贵族子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技能,其中“礼”是指仪节、规程,包括行为容止;“乐”是与“礼”相关的音乐、舞蹈;“射”是指射箭;“御”是指骑马;“书”是指书写;“数”是指计算,包括卜筮。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 孔子最精通“礼”,包括吉、凶、军、嘉、宾等礼,其中“嘉”是指婚礼,“吉”含成人礼,诸候之间叫“朝聘”,个别人见天子叫“觐见”,很多人见天子叫“朝见”。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 孔子认为,“仁”是“礼”的核心。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 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 孔子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希望,寄托在提高人的素质。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 春秋时期,卿大夫是诸侯国中最高的统治者。
[判断题] *对11. 我们学过的《季氏将伐颛臾》,其中,“季氏”是齐国的卿大夫。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 “累累如丧家之犬”,这是嘲讽孔子的话。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3. 孔子倡导重振君主权威、爱义忘利、德政惠民、轻徭薄赋的理论。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4. 孔子最喜爱的弟子是子路。
子路逝世之后,孔子伤心地大哭,说“天丧予,天丧予“。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5. 孔子自作歌“泰山其颓乎,梁山其坏乎,哲人其萎乎”,表达了自己对“天下明王不兴”的伤叹与失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论语》期末考试试卷班级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40分)
1、《论语》“论”字作何解?()
A、说
B、议论
C、选择语录
D、通“伦”
2、《论语》现存多少篇?()
A、10
B、15
C、20
D、25
3、哪一年是孔子诞辰2555周年?()
A、2008年
B、2006年
C、2005年
D、2004年
4、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下列哪一位?()
A、子路 B曾皙 C、颜回 D、公西华
5、《论语》中每篇的题目基本上是按什么来命名的?()
A、每篇的主题
B、每篇的开头两个或三个字
C、每篇第一章的主题
D、每篇中出现最多的词语
6、下面哪个作品不是“四书”的内容?()
A、《尔雅》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7、孔子首创了什么教育?()
A、贵族教育 B平民教育 C、素质教育
8、下面哪句话不是出自《论语》?()
A、四海之内皆兄弟
B、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下列不是出自《论语》的成语是哪一个?()
A、朽木粪土
B、杯水车薪
C、祸起萧墙
D、一匡天下
10、谁去世后,孔子悲呼“噫!天丧予!天丧予!”?()
A、颜征在
B、孔鲤
C、子路
D、颜回
1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中“坚”字作何解?()
A、坚硬
B、坚定
C、坚决
D、坚深
12、《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应做如何翻译?()
A、遇到贤能的人便超过他,见到没有才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B、见到贤人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有没有
与他相同的毛病。
C、见到贤能的人就考虑自己和他一样有贤能,见到没有才能的人就想一想
自己也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D、看见贤能的人相互学习,看见没有才能的人互相省察。
13、孔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以下不属于此的名句?()
A、学而时习之
B、巧言令色
C、温故而知新
D、教学相长
14、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这其中的“学”就是()
A、我现在所说的学习
B、指增加各种知识
C、有志于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
D、指仁义道德的规范
15、以下对“温故而知新”理解错误的是?()
A、从温习过去的知识中可以得到新知识。
B、“温故”是重温过去走过的路,“知新”是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怎么做的。
C、“故”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
D、“新”指未来怎么样和未来怎么办。
16、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表明孔子
的教学方法是()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17、孔子曾周游列国10多年,但倍受冷落、狼狈不堪,你认为造成上述情
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孔子地位低下,
B、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不符合时代潮流()
C、受其它学派打击
D、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
1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
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
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
所适从。
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
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相对立的。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这句话的反映的
A、政论思想
B、教育思想
C、伦理道德规范
D、为人处事的标准
20、判断下列说法哪一句不是孔子的言论
A、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D、“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