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策略共24页
糖尿病三级预防措施

糖尿病三级预防措施
糖尿病三级预防措施
1、一级预防。
糖尿病的一级预防就是通过积极的措施来防止糖
尿病的发生,是对健康人来说的。
健康教育、糖尿病的人群预防是
病因预防,最重要的措施是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糖尿
病危害的认识,教育对象不仅是糖尿病患者和家属,还着眼于以预
防为目的的公共教育,使整个社会提高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以改变
不良的生活方式。
肥胖是糖尿病肯定的危险因素。
肥胖者,尤其是
高血压肥胖者,减轻体重就能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肥胖者应严格限
制吃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防止能量的过分摄取。
2、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二级预防主要是关注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保护他们的健康。
通过定期筛查尽量做到糖尿病的早发现、早
诊断和早治疗,预防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二级预
防强调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监测和定期筛查,以尽早发现,早诊断,
尽早给予治疗。
三级预防是针对病人的.预防措施,强调糖尿病的规
范的治疗和疾病管理。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管理,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以上就是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可见,对于健康人来说,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是最为主要的,一定要在自己的身体最为健康的时候就关
注糖尿病的预防,而等到自己成为了高危人群或者已经得上了糖尿
病的时候就往往已经晚了。
糖尿病三级预防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糖尿病三级预防的主要内容和措施1. 糖尿病的概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升高。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糖尿病可分为三级预防,即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糖尿病三级预防旨在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一级预防2.1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一级预防的基础。
通过普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饮食、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方面。
2.2 饮食控制合理饮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建议采用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2.3 锻炼身体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此外,还应进行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2.4 控制体重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控制体重对于预防糖尿病非常重要。
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2.5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是导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2.6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的检测。
3. 二级预防3.1 早期筛查二级预防旨在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并进行干预治疗。
建议高危人群进行定期血糖筛查,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
3.2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3.3 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血糖的定期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血糖控制。
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适度运动等手段,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3.4 并发症预防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疾病等。
二级预防的重点之一是预防和控制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一、一级预防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是指对易患糖尿病的人群和已有糖尿病潜在表现的人群采取非药物或药物防治措施,通过改变和减少不利的环境和行为因素,以使这类人群不患糖尿病。
一级预防的对象包括糖尿病易发人群与糖尿病潜在人群,主要对象是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非糖尿病者、肥胖及体力活动较少者、饮酒过多者、高血压病患者,以及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
糖尿病为一种非传染性疾病,虽然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但起关键作用的是后天的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
一级预防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行为干预和药物干预。
◎行为干预(1)应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和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
过度摄入热量、营养过剩、肥胖、缺少运动等都是发病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原因是和人们的饮食观、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
所以,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潜在人群最好多吃一些低热量、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2)对体重要进行定期监测,体重增加时应及时限制饮食,增加运动量,使其尽早回落至正常范围,不要等到体重明显增加时才采取措施。
运动及体力活动可减少体内的脂肪含量,增加肌肉组织的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止胰岛功能衰竭。
杜绝一切不良嗜好,还要戒烟限酒。
特别是糖尿病高危人群——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本身又肥胖多食、血糖偏高的人群,尤应注意预防。
◎药物干预(1)药物干预的重点在药物的选择上。
预防糖尿病的理想药物既可改善糖耐量,又不会造成低血糖;既能降低血浆胰岛素的水平,又不会增加胰岛的负担,还不会出现血脂紊乱及体重增加等副作用。
(2)常用的预防药物主要有二甲双胍与α-糖苷酶抑制剂。
二甲双胍能抑制肝糖原合成、减少消化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及利用,在降低血糖的同时,不但不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还会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二甲双胍可以直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有效地避免糖耐量异常(IGT)者血糖高的现象,这说明二甲双胍适合2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糖尿病的诊断、分型及三级预防

糖尿病的诊断、分型及三级预防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当胰岛素分泌绝对或者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即被胰岛素作用的效应细胞,如脂肪、肝脏和骨骼肌的细胞等)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时,即会引起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发生糖尿病。
临床表现为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及糖耐量降低,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
但并非血糖升高就是糖尿病,惟独血糖升高到符合诊断标准时才干诊断为糖尿病。
目前我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TO) 1999 年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长期糖尿病可引起多个系统伤害 (糖尿病肾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病变等)。
糖尿病病情严重或者患者处于应激 (如外伤、手术、严重感染、其他疾病等) 情况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等。
一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一】糖尿病的诊断患者有无糖尿病,属哪一种类型的糖尿病,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过去依靠症状、尿糖及空腹血糖,现已不够充分。
因为有的患者起病缓慢无明显症状。
尿糖浮现也可能由于多种原因所致,特别在老年患者中因肾糖阈升高,故血糖已高时尿糖定性可为阴性。
由于血糖持续增高是各种并发症的基础,因此,糖尿病的临床诊断,目前国内外都采用静脉血浆血糖及与血糖有关的一些检查,以诊断糖尿病并预测其并发症,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
近几年对HbAIc 用于糖尿病诊断指标的研究不少,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HbAIc 作为反映平均血糖和评价血糖控制的金标准已经被广泛应用。
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研究证明HbAIc 能稳定和可靠地反映患者的预后。
2022 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 已经把HbAI c≥6.5%作为糖尿病的首要诊断标准,最近WHO 也建议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采用HbAIc 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工具,并建议HbAIc>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切点。
然而由于我国HbAIc 诊断糖尿病切点的相关资料相对不足,特别是我国HbAIc 测定的标准化程度不够,这包括测定仪器和测定方法的质量控制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1、预防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感染等。
2、积极防治慢性并发症:指对已确诊的糖尿病病人通过综合疗法预防和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重点是防治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3、积极控制或消除与并发症有关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糖。
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基础。
合理使用降血压药物,有效控制血压。
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高胰岛素血症。
改善血液流变学,补充抗氧化剂。
纠正脂代谢紊乱。
4、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起病隐匿,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一旦进展至临床阶段,其功能和病理常不可逆,并进行性恶化。
因此糖尿病病人要重视对眼、肾、心脏的定期检查,以便能够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5、加强教育。
糖尿病三级预防主要是严格控制糖尿病,在糖尿病的三级预防阶段,如果糖尿病患者再不积极的进行糖尿病预防,那么糖尿病患者很有可能会导致致残致死的现象。
糖尿病患者应该把握好这根救命稻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出现。
预防糖尿病最好方法1、饮食禁忌管住嘴,不吃含蔗糖、葡萄糖的食品。
主食方面经常吃一些粗粮,如玉米、荞麦、豆类。
副食则以蔬菜、瓜果为主,对降糖有辅助作用的食物,如苦瓜、柚子皮(作菜)、番石榴、雪莲果等要常吃。
还要戒烟限酒。
2、坚持锻炼怎么做好糖尿病自我保健坚持锻炼但不能太剧烈,最好在户外进行,吸收更多的氧,且一定要持之以恒。
3、少熬夜睡眠稳定内分泌,再忙再累,也要注意安排好休息时间。
熬夜打乱身体工作流程,使胰岛素分泌失去规律或反应不及时,糖的分解代谢失常。
4、饮食均衡不暴饮暴食,生活、饮食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少食多餐,总量控制,日常多喝些白开水,是预防糖尿病的基础。
5、心态平和保持心态平衡,减轻心理压力。
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6、合理减肥肥胖时脂肪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对胰岛素的亲和能力降低,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糖的利用障碍,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病。
糖尿病三级预防

2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教育 生活方式干预 增加蔬菜摄入量、减 少酒精和单糖的摄入, 增加日常活动量,每 天至少20中等强 度活动
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的目标
•纠正可控制的糖尿病危险因素,降低糖尿病患病率 •定期随访,给予社会心理支持 •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密切关注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高血 脂等)
• 国际上许多大型试验均已 证实,严格地控制好血糖 和血压可以降低糖尿病患 者的死亡率和残废率
• 通过有效的治疗,慢性并 发症的发展在早期是可能 终止或逆转的
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的策略
• 继续血糖、血压、血脂控 制
• 对已出现严重糖尿病慢性 并发者,推荐至相关专科 治疗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老年、已经发生过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 尿病患者,继续采取降糖、降压、调脂、应用阿司匹林等综合 管理措施
糖尿病三级预防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
我国成人2型糖 尿病患病率
( 2013 年) 为10.4%
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目标
• 一级预防:控制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2型糖 尿病患者,在已诊断的患者中预防糖尿病 并发症的发生;
No Image
谢谢聆听
谢谢!
• 三级预防:延缓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 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 的生存质量。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的策略
• 在一般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 对糖尿病防治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倡导 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 控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 提高社区人群的糖尿病防治意识。
2型糖尿病二级预防的策略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的方法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的方法糖尿病以其病程长,治疗时间长等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不仅要控制好血糖,还要随时做好预防。
下面小编带你了解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的方法1、一级预防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
糖尿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在起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起关键作用的是后天性的生活因素和环境因素。
饮食中一定要注意热量摄入适当、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充足。
2、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糖尿病人并进行积极的治疗。
应该将血糖测定列入中老年人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正常者,仍要定期测定。
如有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异常感觉,一定要仔细检查,以期尽早诊断,争得早期治疗。
3、三级预防的目的是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其伤残和死亡率。
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
早期预防和治疗是其要点。
早期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治疗的,甚至可被消除,功能恢复正常。
中、晚期疗效不佳,乃至不可逆转。
有效的防治能使病人长期过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糖尿病的症状1、口腔问题糖尿病初期症状还会表现在患者的口腔方面,比如牙齿松动脱落等,牙周炎牙龈炎等等,这些都属于糖尿病初期症状的范畴。
2、四肢麻痹倘若经常出现手退麻痹或者阵痛,那就有可能是属于糖尿病初期症状了。
另外,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的初期症状表现为,夜间小腿抽筋。
3、时常饥饿饥饿感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一大特色,而且这种症状会一直伴随糖尿病患者。
当一个正常人突然表现出食欲大增,并且喜好吃甜食时,我们就要留意,可能这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表现之一。
4、体重减轻当你没有运动,没有吃减肥药,什么都没做的时候,体重突然减轻。
千万不要欣喜若狂,因为这很可能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状。
因为在糖尿病初期症状时,血液内的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从而使得糖尿病初期患者的体重突然减轻。
5、口舌干燥口渴,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典型表现。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张成弛PPT课件

03
二级预防:延缓疾病进展
定期筛查与早期诊断
01
02
03
定期进行血糖检测
通过定期检测血糖,可以 及时发现糖尿病前期或早 期糖尿病,采取相应措施 进行干预。
关注高危人群
对于有家族史、肥胖、高 血压、血脂异常等高危人 群,应提高警惕,定期进 行筛查。
提高公众认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对糖尿病的认识,鼓励人 们主动参与筛查,早期发 现糖尿病。
如举重、俯卧撑等,每周至少2次全身肌肉力量训练。
保持日常活动量
尽量减少久坐时间,在工作和生活中增加身体活动。
控制体重与减肥
保持健康体重
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BMI,将 BMI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减少腹部脂肪堆积
腹部脂肪堆积与糖尿病风险密切相 关,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减少腹部 脂肪。
减肥策略
采用科学合理的减肥方法,如合理 饮食、增加运动量等,避免过度减 肥和快速减肥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 们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保 健意识。
二级预防
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规 范化的治疗和管理,包括药物 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 血糖监测等。
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及早发 现并处理糖尿病相关的慢性并 发症。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自 我管理能力,增强治疗效果和 生活质量。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和相关 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调整生活方式
合理安排饮食、运动和休 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理支持与关怀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 导。
减轻压力
帮助患者减轻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保持心情愉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