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影像X线知识点总结

影像X线知识点总结

影像X线知识点总结X线影像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手段,它通过X射线的穿透和吸收特性,能够对人体内部进行成像。

X线影像在临床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病情,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X线影像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X射线的物理特性、X线影像的制作原理、常见的X线检查项目、X线影像的解读技巧等内容。

一、X射线的物理特性X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具有穿透性和吸收性。

它的穿透能力与被照射物质的原子序数和密度有关,高原子序数和高密度的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较强。

X射线的能量越高,穿透能力越强,对物质的穿透性也越强。

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不同,所以在X线影像上呈现不同的明暗度。

二、X线影像的制作原理X线影像的制作主要包括X射线的产生、穿透物质的成像和影像的记录三个步骤。

X射线是通过X射线管产生的,X射线管内产生的电子高速运动撞击靶材,释放出X射线。

X射线穿过患者的身体部位后,被放置好的感光胶片或数码探测器记录下来,形成X线影像。

三、常见的X线检查项目X线影像在临床检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见的X线检查项目包括胸部X线片、腹部X线片、四肢X线片、颅脑X线片等。

不同的检查项目对X线影像的要求和解读方法也不同。

1、胸部X线片:胸部X线片是临床诊断中最常见的X线检查项目之一,它可以用于诊断肺部疾病、心脏疾病和胸部损伤等。

在解读胸部X线片时,需要注意肺野的清晰度、肺部的密度、心影的大小和形态、纵隔的位置等。

2、腹部X线片:腹部X线片可以用于诊断腹部脏器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腹部异常积气等情况。

在解读腹部X线片时,需要注意肠道充盈情况、腹部腔内器官的位置和形态、有无胆结石或肾结石等。

3、四肢X线片:四肢X线片主要用于检查骨骼或关节的骨折、骨质增生、骨骺闭合情况等。

在解读四肢X线片时,需要注意骨骼的长短、粗细、形态以及关节的位置和形态。

4、颅脑X线片:颅脑X线片用于诊断颅脑外伤、颅内感染、颅内肿瘤等疾病。

X线胸片诊断专题知识

X线胸片诊断专题知识

少许诊疗有限
中量烧瓶心
D——胸腔积液
少许:肋隔角变顿或闭锁 300~500ml
中量:第四前肋下列
1000ml
大量:第二前肋
>1500ml
E——气胸
1.寻找肺边界
张 1.低力密性气度胸影非常大,肺完全
2.观察纵膈
1压.低缩密度影大小
3.仔细观察肺纹理
注意:一旦忽然出现气短,无X线体现,不
陈旧性骨折
X线体现
X线体现
骨折线显示清楚
骨折线较模糊,可见骨痂生长。
断端成明显锐利旳变化,或错位; 若骨折愈合,骨质增白变化;
1.第4-7肋轻易发生骨折
2.锁骨、第1-3肋骨折,常合并颈腋部血管神经损伤。
3.第11、12肋发生骨折,警惕腹内脏器和膈肌损伤。
C——经典异常心影
靴型心
梨型心
经典:主动脉关闭不全 经典:二尖瓣狭窄
印戒征
E——肺炎
X线主要体现为肺叶出现 均匀、边沿清楚旳密度 增高影,肺野透亮度减 低或两肺纹理增粗,边 沿较淡旳云雾状阴影。
病变累及肺段体现为片状 或三角形致密影 如累及肺叶旳大部分或全 部肺叶,则呈大片均匀致 密影,以叶间裂为界,边 沿清楚,形状与肺叶旳轮 廓一致
E——大叶性肺炎
充血期病变部位旳肺纹理增 粗、透亮度减低其他明显异 常。 实变期时病变一般自肺边沿 向肺门部发展,病变区均匀 密度影,有时可见空气支气 管征。 消散期时病变逐渐吸收,密 度逐渐减低,呈散在斑片影, 若吸收延迟或吸收不完全时 可发展为慢性炎或机化性肺 炎。
白,则向该侧偏转
二.检验胸片技术质量
5.吸气程度 吸气不足
深吸气后
二.检验胸片技术质量
5.吸气程度

影像技术学 普通X线摄影基本知识

影像技术学 普通X线摄影基本知识
➢ 用于肺部、隔上肋骨、胸椎侧位等。
深呼气后屏气
➢ 使膈肌上移,增大腹腔上下径线,减小腹腔前 后经线。
➢ 用于膈下肋骨、腰椎、腹部、骨盆等摄影。
五、X线摄影的优缺点
透视
优点
缺点
✓简便、经济、省时
✓同时观察形态和功 能,多角度观察
✓点片
✓检查时间长
✓受辐射剂量高于摄片检查, 1次前方向 • 背掌方向
摄影方向
冠状方向
R
L
躯干:左右方向,右左方向
四肢:内外方向,外内方向
上下方向(轴)
背底方向
摄影方向
切线方向:中心线与病灶边缘相切 斜射方向:中心线与被检体矢状面呈角度
➢ 正位 ➢ 侧位 ➢ 斜位 ➢ 轴位 ➢ 水平位 ➢ 其他
摄影方位
1、正位:被照体冠状面与探测器平面平行
立位 坐位 半坐位:坐姿,背部后倾斜 卧位
➢ 仰卧位:背部贴摄影床 ➢ 俯卧位:腹部 ➢ 侧卧位
✓ 左侧卧位:身体左侧贴摄影床 ✓ 右侧卧位 斜位:身体长轴与探测器成角度
摄影方向
摄影方向:中心线入射被照体的方向
✓ 矢状方向 ✓ 冠状 ✓ 上下 ✓ 斜射
摄影方向
矢状方向
➢ 前后方向 • 掌背方向
在日本 X线和CT检查更为普遍,每年新增癌症 病例中3.2%由这两种检查所致。
14 12 10
8 6 4 2 0
吸烟
肾脏CT
肝脏CT 泌尿X线检查
腰椎X线检查
每万人死亡概率
胸部X线检查
对生育的影响
男性
➢ 精子减少:中度 15-20 cGy;明显 50 cGy;严重 100 cGy;消失 200-600 cGy
✓明室
X线摄影

二、X线基本知识_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本科课件

二、X线基本知识_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本科课件

(二)增感屏的种类 增感屏可分为钨酸钙和稀土两大类。 1.钨酸钙屏:这类增感屏使用已久,以增 感速度的不同又分为:①低速增感屏②中 速增感屏③高速增感屏④超高速增感屏、 高电压增感屏、一次多层摄影增感屏等。 钨酸钙屏是在X线激发下,转换成蓝色 谱段可见光,对感蓝胶片敏感,亦称蓝敏 胶片用增感屏。
(二)增感屏的种类
六、光学密度与感光效应
(一)光学密度 胶片中的感光乳剂(卤化银)在光(或 辐射线)作用下致黑的程度称为照片的密度, 又称光学密度或黑化度。 光学密度是由于胶片上乳剂感光后,光 量子被卤化银吸收,经过化学处理,使卤化 银还原,构成黑色金属银的影像。吸收光线 越多,卤化银沉积越多,照片就越黑;反之, 卤化银沉积越少,照片越透明。
2、增感速度 增感速度是各种增感屏之间增感率的 比较。影响增感速度的因素: ①荧光 颗粒的大小;②荧光体层厚度;③不 同类型的荧光物质;④温度对增感速 度的影响。
3、荧光体的光扩散 增感屏的结晶体颗粒在受到X线照射后, 每个晶体均成为一个发光光源向外散射 荧光,使影像清晰度降低,称为“荧光 的光扩散”。此现象与荧光结晶体颗粒 大小及涂布厚度有关,结晶颗粒越大, 涂布厚度越厚,则荧光的光扩散现象也 越显著。
4、余辉现象 当X线照射停止时,增感屏上仍然继续 有荧光作用存在,这种荧光的继续滞留 称为“余辉”。
5、分辨率 是表示增感屏能清晰反映影像细节的最大 能力的指标。由于增感屏的材料和荧光性 能的制约,增感屏分辨率远低于胶片分辨 率,故对X线照片影像质量影响较大。其次, 采用不同荧光颗粒的增感屏,其分辨率也 有差异,选用时应加以注意。
(二)化学效应
2.着色作用 某些物质如铂氰化钡、增感屏、铅玻 璃、水晶等,经X线长时间照射后,其结 晶体脱水渐渐改变颜色,发生脱水、着色, 称为着色作用(脱水作用)。

关于x线的科普知识

关于x线的科普知识

关于x线的科普知识
关于x线的科普知识如下:
X线,又称X射线,是一种穿透物质的能力。

X线具有波长很短(约几个埃)的电磁辐射,一般以可见光千分之一秒以下的速度传播,它的穿透能力取决于其波长和电离物质的能力。

X线在穿透物质时被物质吸收并损失大部分能量,穿透距离有限。

不同物质的密度和厚度不同,X 线的穿透能力也不同。

在医疗上,常利用X线的穿透本领协助诊断疾病。

此外,X线也可用于工业探伤和食品检测等。

对于不同的人体部位,X 线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对骨骼和含气量多的器官(如肺)表现明显,对脂肪和含水组织起主要作用的表现为吸收形成不同的灰度级差异,是图像形成的基础。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X线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

X线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

X线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
第8页
肋骨
X线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
第9页
透视下效果
骨骼、软组织及液
体密度高组织,吸收 了绝大部分X线,抵 达荧光板X线极少或 没有,荧光板发光很 弱或不发光,成灰黑 色或纯黑;
组织以外和肺部
(绝大部分是空气) 几乎没有吸收X线, 所以荧光板会发光, 成灰白或纯白。
X线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
咱们下次再见!!!
X线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
第39页
X线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
第27页
心影形态测量
以纵膈中点画一条垂 直线为中轴线(A),
以左心缘心尖部为基 准点向中轴线画一条 垂直线,为心影水平 线(B),
以水平线(B)与心尖 交界点向右心反搏点 画一条直线(C),
以B和C线夹角角度判 断心影为何种形态。
X线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
第28页
心影各正常形态
第10页
二、X线临床常规应用
(一)常规拍片检验 1,全胸片及全胸侧位片
X线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
第11页
常规拍片检验
全胸片
(全胸正位片)
全称为:全胸站立后 前位片; 用途:观察胸部诸骨、 双肺、心脏(大血 管)、纵膈(气管) 及横隔。
是临床常规检验最惯 用一项
X线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
第12页
全胸站立后前位-拍片姿势
X线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
第13页
全胸侧位
全称:全胸站立左(右) 侧为片
用途:1, 全胸正位片辅助检验, 用于病灶交叉定位、观 察心脏及大血管形态、 肺门、胸骨、胸膈角、 肺底及部分胸椎椎体;
X线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
第14页
全胸站立左侧位
X线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

X线产品基础知识

X线产品基础知识
2、摄影:利用较大剂量X线短时间成像,观察静态图像(投照) 拍片机、CR、DR,乳腺机……………放射科 移动拍片机………………………床边摄影检查
1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X射线产品分类
透视机
球管
功能:用来透视,观 察动态图像
控制台
影像增强器 束光器
20
X射线产品分类
胃肠X线机-RF
(1)X线管;(2)限束器;
2
(3)压迫器 (4)诊断床 ;
29
四,普通放射科的发展及工作流程
30
4.1 放射影像科的内部划分
普放科:
介入科 : CT MRI
透视机 拍片机 拍片机+CR
DR 数字胃肠机 乳腺机 口腔X 光机 移动式X光机
DSA
31
4.2 数字化影像设备:
CR Computed Radiography 计算机放射摄影 DR Digital Radiography 数字化放射摄影 CT Computed Tomography 计算机断层摄影 数字胃肠机(多功能数字化透视摄影系统) DSA
医院,发达地区市级医院
44
六 DSA设备
45
DSA的成像基本原理
经导管内快速注入有机碘水造影剂。在造影剂到达 欲查血管之前,血管内造影剂浓度处于高峰和造 影剂被廓清这段时间内,使检查部位连续成像, 在这系列图像中,取一帧血管内不含造影剂的图 像和含造影剂最多的图像,用这同一部位的两帧 图像的数字矩阵,经计算机行数字减影处理,使 两个数字矩阵中代表骨骼及软组织的数字被抵销, 而代表血管的数字不被抵销。这样,则没有骨骼 和软组织影像,只有血管影像,达到减影目的
(5)滤线栅 (6)影像增强
器; (7)CCD摄像机

X线诊断基础知识

X线诊断基础知识
常见病变:
二尖瓣狭窄 房间隔缺损 肺动脉瓣狭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形态异常----“靴形” 主动脉型心脏
表现:“靴形”
主动脉球增大 肺动脉段内凹 左心室段延长 心尖下移 升主动脉右突
常见病变:
主动脉瓣病变 高血压心脏病
形态异常----主动脉型心脏
影像检查方法 正常X线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心脏血管疾病
严重创伤常合并广泛软组织撕裂、内脏 损伤、出血或外伤性休克
临床分为闭合性和开放型两种骨折
骨骼肌肉系统创伤影像诊断—骨折总论
X线表现:
骨折线:锐利而透亮的裂缝、致密骨折线 骨皮质皱褶、成角、凹陷和骨小梁中断、折屈、 镶嵌 骨折对位、对线关系 骨折类型
气腹常见急腹症的X线表现 与诊断
胃肠道穿孔与腹膜炎
病因:溃疡、外伤、炎症、肿 瘤,以胃、球溃疡穿孔最常见
病理:穿孔后气体和内容物进 入腹腔,出现气腹几腹膜炎
X线:
游离气腹:最重要、最早出 现
腹脂线异常
麻痹性肠胀气
8 正常腹平片
9 气腹
急腹症
肠梗阻
类型:
机械性:单纯性、绞榨性(血循环障碍) 动力性:麻痹性、痉挛性(肠道无器质性病变) 血运性:见肠系膜血栓或栓塞
中央型:肺段以上支气管 外围型:肺段及肺段以下支气管 细支气管肺泡癌:细支气管、肺泡上皮
病理分型: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鳞癌、腺癌、复合癌、大细胞未分化癌

长 中央型 部
位 分
周围型
型 弥漫型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生长方式:
腔内生长:支气管腔内外生性肿物 腔外生长:浸润支气管壁、侵入肺组织
继发改变:
腹壁与盆壁 实质器官 空腔器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感度补偿型增感屏:这是一种比常规增感屏尺寸长得 多,由不同感度的荧光体组合而成的增感屏。它用于全身 脊柱摄影、上下肢全长摄影、血管造影等。 (5)乳腺摄影专用增感屏:为减少照射剂量,同时保证影 像质量,现以单层乳剂胶片与单张软线增感屏组合使用的 方法,将照射剂量减少到1/15~1/30,最近又将单层 微粒可塑型稀土屏,专用于乳腺摄影。 (6)连续摄影用增感屏:这是一种用于快速连续换片装置 中的增感屏。特点是增感率高,同时为适应胶片在装置中 的高速传递,其表面的物理强度高,防静电性能好。


增感屏的种类
增感屏可分为钨酸钙和稀土两大类。

1.钨酸钙屏:这是一种从1897年开始,到现在仍广泛
使用的标准通用型增感屏。以增感速度的不同又分为:① 低速增感屏②中速增感屏③高速增感屏④超高速增感屏、 高电压增感屏、一次多层摄影增感屏等。钨酸钙屏是在X 线激发下,转换成蓝色谱段可见光,对感蓝胶片敏感,亦 称蓝敏胶片用增感屏。缺点 荧光转换率低。


有些物质在紫外线、X线激发下,可将其吸收的能量以可 见光形式释放出来,这种现象叫荧光现象。这种能发光的 物质叫荧光体。 荧光现象是一个在物质内部进行的能量转换过程,其结果 不伴有物质的变化。在X线摄影中使用的增感屏,是在一 张硬纸基上涂有一层发光光谱与X线胶片吸收光谱相一致 的荧光体。在X线激发下产生荧光,对胶片进行感光。


二 增感屏的结构


增感屏是由以下四层组成:
1.基层:基层为荧光物质的支持体。
2.荧光体层:是增感屏的核心物质。 3.保护层:防止静电 保护荧光体不受损害。
4.反射层或吸收层:荧光体在X线激发下产生的荧光是向各方面发射 的,其中有不少荧光向增感屏背面照射而损失掉。因此,对于高感度 增感屏,在其层上涂有一层光泽明亮的无机物(如二氧化钛、硫酸钡、 氯化镁等),使荧光反射回胶片,提高了发光效率,此层即为反射层。 而对于高清晰型增感屏,则在基层上加涂一层吸收物质(如碳黑、有 机或无机颜料等),以吸收由荧光体向基层照射的荧光,防止荧光反 射到胶片,提高影象清晰度,此层即为吸收层。高清晰型增感屏没有 吸收层。
感光材料直接决定和间接影响X线胶片成像质量的因素 均称胶片的成像性能参量。包括:①感光性能:感光材料 的感光度、灰雾度、反差系数、平均斜率、最大密度、宽 容度,这些参数通过感光测定获得;②物理性能:用感光 材料的熔点、厚度、保存性、感色性、色温等参数表示; ③成像性能:用感光材料的颗粒度、分辨率、清晰度、调 制传递函数等参数表示。

二、光学密度与灰度
(一)光学密度


定义:胶片中感光乳剂(卤化银)在光(或辐射线)作用 下致黑的程度称为照片的密度,又称光学密度或黑化度。 光学密度是由于胶片上乳剂感光后,光量子被卤化银吸收, 经过化学处理,使卤化银还原,构成黑色金属银的影像。 吸收光线越多,卤化银沉积越多,照片就越黑;反之,卤 化银沉积越少,照片越透明。 光学密度是形成X线影像的基础,X线影像都是由黑白不同 的密度组成。 密度可以根据透光率和阻光率来测量,入射光线强度为I0 , 透射光强度为I,则透光率T为I / I0 ,阻光率O为透光率 的倒数,即I0 / I 。光学密度通常以D表示,其值就是入 射光线强度I与透射光强度I0之比的对数: D=logO=logI0 / I

2.稀土增感屏:1972年开始应用。使用的是一种由稀
土元素组成的“赋活型”荧光体。用稀土材料制成的增感 屏,能大大地提高增感效率,可较钨酸钙屏增加4~7倍, 使X线曝光量显著降低,为鎢酸钙屏的1/4~1/7。可分为 蓝光(氟氯化钡)和绿光(硫氧化钆)系列。


稀土增感屏根据荧光体的不同,可分为:(1)硫氧化物 类:受X线激发下转换成绿色谱段可见光,对感绿胶片敏 感。此类屏亦称绿敏胶片增感屏。(2)溴氧化物类:受 X线激发以后转换成蓝色谱段可见光,对感蓝胶片敏感。 稀土增感屏具有以下优点:①增感效应增强、曝光量显著 降低;②显著地减少X线幅射剂量,有利于对工作人员和X 线检查患者的防护;③小容量的X线机在应用稀土增感屏 后,能扩大其使用范围,减轻了X线机的负荷量和延长机 器的使用寿命。


(二) 胶片结构


医用X线胶片是一种感光材料,是获得永久影像记录的载 体。其结构主要由 保护层、感光乳剂层(AgX)、底层 和片基组成。 感光乳剂层(AgX) 主要由卤化银和明胶组成。卤族元素 与银的化合物统称为卤化银,是一种具有感光性能的物质, 起着记录影像的作用。
(三)胶片的感光特性

胶片的保存

标准储存条件: 温度10°~15℃,湿度40~60%; 防止 辐射线的照射;X线胶片必须完全避开辐射线的照射,它们 会引起胶片的严重灰雾。 特别强调,对于热敏胶片的保存,除上述要求外,对保 存温度的要求很严格,无论是未使用的或是成像后的胶片, 保存温度要控制在24 ℃ 以下,如果在30 ℃情况下长期 保存,能影响胶片质量。
一、影像信息检测系统
屏-片系统 影像增强器系统 IP FPD
(一)屏-片 系统
胶片

X线胶片作为影像信息得接受载体,具有记 录、显示和储存X线影像的功能。
(一)胶片的种类

医用胶片属于银盐感光材料中一种,其种 类可归纳以下类别。 一般摄影用X线胶片、 多幅相机和激光相机成像胶片、影像增强 器记录胶片、特种胶片。


3.
(1)超清晰型增感屏:适用于远端四肢关节摄影,观察微细

(2)高电压摄影用增感屏:适用于120kV以上高电压摄影。 充分利用穿透性很强的X线,而且为提高高电压摄影的像 质特点,减少散射线的影响,该屏加有一层很薄的铅合金
(3)同时多层增感屏:以2mm、5mm或10mm为间隔,在同一个 多层暗盒内,有三至七层增感屏,用于同时多体层摄影。

多幅相机成像胶片 此类胶片也称CRT图像记录胶片。
适用于CT、MR、DSA、ECT等多幅相机的成像记录。胶片为 单面乳剂,背面涂有防光晕层,保证影像的清晰、细腻, 减少荧光物质造成的影像模糊。

激光相机成像胶片是数字拷贝的一种专用胶片, 按其处理方式不同可分为干式和湿式
(1)湿式激光相机成像胶片:分为氦氖激光片(HN型)和红外 激光片(IR型),前者吸收光谱峰值为633nm,后者吸收光 谱峰值为820nm。此类胶片特点是具有极微细的乳剂颗粒, 单层涂布,背底涂有防光晕层。其成像质量远远高于多幅 相机胶片的模拟成像。 (2)干式相机成像胶片:不同类型的干式相机配用机器 专用的胶片,尚无通用型。其中有含银盐的胶片,有不含 银盐的胶片。无论那种胶片,使用的片基一样,都是单面 感光层或单面影像记录层的胶片,都是对热敏感的,故统 称为热敏胶片。
一般摄影用X线胶片




(1)感绿胶片(扁平颗粒胶片):是屏-片系统中使用的主要类型。感 绿片是一种配合发绿光的增感屏使用的正色片,其吸收光谱的峰值在 550nm。敏感度高,它是将三维卤化银颗粒切割成扁平状,以预期的 方式排列,并在乳剂中加入了一层防荧光交迭效应的染料。从而,增 加了影像的清晰度。 (2)感兰胶片:感兰片是配合发兰紫色荧光的增感屏使用的色盲片, 其吸收光谱的峰值在420nm。它主要分为标准感度的通用型(RX型)胶 片,适用于一般摄影中的大部分,性能适中,低灰雾高对比,可使骨 骼、空气和造影剂之间对比增强。 ⑶ 乳腺摄影用正色胶片 :这是一种高分辨率、高对比、单层乳剂、 对绿色光敏感的乳腺专用胶片。由于采用了扁平颗粒技术,使荧光交 迭效应几乎减少到0%,可获得极为清晰锐利的图像,皮肤线条影像可 得到提高,特别是在乳腺放大摄影上有特色。 ⑷ 高清晰度摄影用胶片:这是一种高分辨率、高对比度胶片。特别 适用于要求提供高清晰的图像、显示组织微细结构信息的四肢摄影。
三 增感屏特性

增感率 在产生同样摄影密度值1.0的条件下,不用增感
屏与用增感屏所需X线照射量的比值称该屏的增感率。 f= t0/t式中f为增感率,t0为不用增感屏的照射量,t为 使用增感屏的照射量。增感率一般在40~95之间。 目前,多采用增感速度(或感度)的概念,即将增感率为40 的中速钨酸钙屏的感度定为100,其余各种增感屏均以产 生相同密度1.0的感度与其比较。如氟氯化钡稀土屏的感 度为400~500,增感倍数为钨酸钨屏的4~5倍。



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像
1、影像对比度增加; 2、降低影像清晰度。原因:荧光体是多面晶体,吸收X线 而发的荧光有扩散现象,双面增感屏的交叠效应,即双面 增感屏(前屏和后屏)发光扩散的荧光都能穿过胶片片基, 使双面乳剂感光;增感屏与胶片密着状态不好;X线的斜 射效应。 3、照片粒状性变差,即照片上斑点增多。

医用胶片发展方向及未来

方向 低银 薄层 扁平颗粒技术 系列化片种 未来 胶片应用越来越少——无胶片时代
(二)、增感屏

在实际X射线摄影中,由于X射线光子能量较高,仅有不到 5%的X射一光子能直接被胶片吸收形成潜影,绝大部分X射 线光子穿透胶片,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因此,必须利用一 种增感方法来增加X射线对胶片的曝光,以缩短摄影时间, 降低X射线的辐射剂量。常采用的增感措施是在暗盒中将 胶片夹在两片增感屏(intensifying screen)之间,然 后进行曝光。
第二章 X线检查技术
第一节
X线成像基本因素(p14)




X线照片影像是X线诊断的依据 1.X线影像信息的形成 由X线管焦点发出的X线穿过被照体时, 受到被检体各组织的吸收和散射而衰减,使透过后X线强度的 分布呈现差异;随之到达屏/片系统或影像增强管的受光面等, 转换成可见光强度的分布,并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空间 分布,再经显影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密度分布,形成光密度X线 照片影像。 2.X线影像信息的传递 如果把被照体作为信息源,X线作为信 息载体,那么X线诊断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传递与转换的过程。 X线照片影像形成的过程——影像链。 这个影像链受多种因 素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