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基本性质(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三一轮复习 函数的性质(偏难题)含答案

高三一轮复习   函数的性质(偏难题)含答案

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师用函数的基本性质与函数的综合运用是高考对函数内容考查的重中之重,其中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是高考命题的必考内容之一,有具体函数,还会涉及抽象函数。

函数单调性是函数在定义域内某个区间上的性质,函数奇偶性是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的性质。

研究基本性质,不可忽略定义域对函数性质的影响。

函数定义域体现了函数图像左右方向的延伸程度,而值域又表现了函数图像在上下方向上的延伸程度。

对函数单调性要深入复习,深刻理解单调性定义,熟练运用单调性定义证明或判断一个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单调区间的求法,掌握单调性与奇偶性之间的联系。

掌握单调性的重要运用,如求最值、解不等式、求参数范围等,掌握抽象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等等。

要充分重视运用方程与函数、等价转换、分类讨论及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运用分离变量方法解决函数相关问题,并围绕函数单调性分析解决函数综合问题。

一、函数与反函数例1.(1)已知A={1,2,3},B={4,5},则以A为定义域,B为值域的函数共有 6 个.解:从A到B建立映射共有23=8个,其中由2个映射的像集是{4}和{5},把这2个映射去掉,其它映射的像集都是{4,5},函数的本质是一个数集到另一个数集的映射,所以,构成以A为定义域,B为值域的不同的函数共有8﹣2=6个,故答案为6.(2)、(2012•徐汇区一模)已知函数f(x)=x2﹣1的定义域为D,值域为{﹣1,0,1},试确定这样的集合D最多有9 个.解:∵f(x)=x2﹣1,∴f(0)=﹣1,f(±1)=0,f(±)=1因此,定义域D有:{0,1,},{0,﹣1,﹣},{0,﹣1,},{0,1,﹣},{0,﹣1,1,},{0,﹣1,1,﹣},{0,1,,﹣},{0,﹣1,,﹣},{0,﹣1,1,,﹣}共9种情况,故答案为:9(3)(2013•上海)对区间I上有定义的函数g(x),记g(I)={y|y=g(x),x∈I}.已知定义域为[0,3]的函数y=f(x)有反函数y=f﹣1(x),且f﹣1([0,1))=[1,2),f﹣1((2,4])=[0,1).若方程f(x)﹣x=0有解x0,则x0= 2 .解:因为g(I)={y|y=g(x),x∈I},f﹣1([0,1))=[1,2),f﹣1(2,4])=[0,1),所以对于函数f(x),当x∈[0,1)时,f(x)∈(2,4],所以方程f(x)﹣x=0即f(x)=x无解;当x∈[1,2)时,f(x)∈[0,1),所以方程f(x)﹣x=0即f (x)=x无解;所以当x∈[0,2)时方程f(x)﹣x=0即f(x)=x无解,又因为方程f(x)﹣x=0有解x0,且定义域为[0,3],故当x∈[2,3]时,f(x)的取值应属于集合(﹣∞,0)∪[1,2]∪(4,+∞),故若f(x0)=x0,只有x0=2,故答案为:2.二、函数值域及最值求法例2、(1)(2011•上海)设g(x)是定义在R 上,以1为周期的函数,若函数f(x)=x+g (x)在区间[0,1]上的值域为[﹣2,5],则f(x)在区间[0,3]上的值域为[﹣2,7] .解:g(x)为R上周期为1的函数,则g(x)=g(x+1)函数f(x)=x+g(x)在区间[0,1]【正好是一个周期区间长度】的值域是[﹣2,5],令x+1=t,当x∈[0,1]时,t=x+1∈[1,2],此时,f(t)=t+g(t)=(x+1)+g(x+1)=(x+1)+g(x)=[x+g(x)]+1 ,所以,在t∈[1,2]时,f(t)∈[﹣1,6] (1)同理,令x+2=t,在当x∈[0,1]时,t=x+2∈[2,3]此时,f(t)=t+g(t)=(x+2)+g(x+2)=(x+2)+g(x) =[x+g(x)]+2所以,当t∈[2,3]时,f(t)∈[0,7] (2)由已知条件及(1)(2)得到,f(x)在区间[0,3]上的值域为[﹣2,7]故答案为:[﹣2,7].(2)(2013•黄浦区二模)已知,若存在区间[a,b]⊆(0,+∞),使得{y|y=f(x),x∈[a,b]}=[ma,mb],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0,4).解:∵f(x)=4﹣在(0,+∞)是增函数,∴f(x)在x∈[a,b]上值域为[f(a),f(b)],所以f(a)=ma且f(b)=mb,即4﹣=ma且4﹣=mb,所以ma2﹣4a+1=0且mb2﹣4b+1=0,所以mx2﹣4x+1=0必须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根,故m≠0,∴,解得0<m<4.∴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0,4).故答案为:(0,4).(3).(2012•虹口区一模)已知函数f(x)=2x+a,g(x)=x2﹣6x+1,对于任意的都能找到,使得g(x2)=f(x1),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6] .解:∵函数f(x)=2x+a,g(x)=x2﹣6x+1,∴x1∈[﹣1,1]时,f(x)的值域就是[a﹣2,a+2],要使上述范围内总能找到x2满足 g(x2)=f(x1),即g(x)的值域要包含[a﹣2,a+2],∵g(x)是一个二次函数,在[﹣1,1]上单调递减,∴值域为[﹣4,8],因此,解得﹣2≤a≤6.故答案为:[﹣2,6].三、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例3、(1)(2013•资阳一模)已知函数若f(2m+1)>f(m2﹣2),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1,3).解:∵x≤1时,函数y=﹣x2+2x+1=﹣(x﹣1)2+2,在(﹣∞,1]上单调递增;x>1时,函数y=x3+1在(1,+∞)上单调递增,又x≤1时,﹣x2+2x+1≤2,x>1时,x3+1>2,∴函数,∴函数在R上单调增,∴2m+1>m2﹣2,∴m2﹣2m﹣3<0,∴﹣1<m<3,故答案为:(﹣1,3)(2)已知是R上的增函数,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1,3).解:∵是R上的增函数,∴∴a∈(1,3)故答案为:(1,3)(3)(2012•上海)已知y=f(x)是奇函数,若g(x)=f(x)+2且g(1)=1,则g(﹣1)= 3 .解:由题意y=f(x)是奇函数,g(x)=f(x)+2∴g(x)+g(﹣x)=f(x)+2+f(﹣x)+2=4,又g(1)=1∴1+g(﹣1)=4,解得g(﹣1)=3,故答案为3(4)f(x)为R上的偶函数,g(x)为R上的奇函数且过(﹣1,3),g(x)=f(x﹣1),则f(2012)+f(2013)= ﹣3 .解:由f(x)为R上的偶函数,g(x)为R上的奇函数,得f(﹣x)=f(x),g(﹣x)=﹣g(x),且g(0)=0,由g(x)=f(x﹣1),得f(x)=g(x+1)=﹣g(﹣x﹣1)=﹣f(﹣x﹣2)=﹣f(x+2),即f(x)=﹣f(x+2),所以f(x+4)=﹣f(x+2)=﹣[﹣f(x)]=f(x),故f(x)是周期为4的周期函数,所以f(2012)=f(4×503)=f (0)=g(1)=﹣g(﹣1)=﹣3,f(2013)=f(4×503+1)=f(1)=f(﹣1)=g(0)=0,所以f(2012)+f(2013)=﹣3,故答案为:﹣3.四、函数的周期性例4、(1)已知奇函数满足的值为。

函数的基本性质知识点总结

函数的基本性质知识点总结

函数的基本性质知识点总结函数的基本性质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

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f(-x)=-f(x),则称f(x)为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f(-x)=f(x),则称f(x)为偶函数。

如果函数f(x)不具有上述性质,则f(x)不具有奇偶性。

如果函数同时具有上述两条性质,则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如下:1.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确定f(-x)与f(x)的关系。

3.若f(-x) =f(x)或f(-x)-f(x) = 0,则f(x)是偶函数;若f(-x)=-f(x)或f(-x)+f(x) = 0,则f(x)是奇函数。

函数的简单性质包括:1.图象的对称性质:一个函数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一个函数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的图象关于y轴成轴对称。

2.在公共定义域上,奇+奇=奇,奇×奇=偶,偶+偶=偶,偶×偶=偶,奇×偶=奇。

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f(x2)),那么就说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减函数)。

必须是对于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x2时,总有f(x1)<f(x2)。

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上是增函数或是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叫做y=f(x)的单调区间。

对于复合函数y=f[g(x)],其中u=g(x),A是y=f[g(x)]定义域的某个区间,B是映射g:x→u=g(x)的象集。

1.若函数u=g(x)在区间A上单调增(或单调减),且函数y=f(u)在区间B上也单调增(或单调减),则复合函数y=f[g(x)]在区间A上单调增(或单调减)。

函数的基本性质 知识总结

函数的基本性质 知识总结

《函数的基本性质》知识总结1.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是研究函数在定义域内某一范围的图象整体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是研究函数图象在定义域内的局部变化性质。

⑴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A ,区间I A ⊆.如果对于区间I 内的______两个值1x ,2x ,当1x <2x 时,都有1()f x _____2()f x ,那么()y f x =在区间I 上是单调增函数,I 称为()y f x =的单调_____区间. 如果对于区间I 内的______两个值1x ,2x ,当1x <2x 时,都有1()f x _____2()f x ,那么()y f x =在区间I 上是单调减函数,I 称为()y f x =的单调_____区间.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I 上是单调增函数或单调减函数,那么函数()y f x =在区间I 上具有________.单调性的等价定义:①)(x f 在区间M 上是增函数,,21M x x ∈∀⇔当21x x <时,有0)()(21<-x f x f0)]()([)(2121>-⋅-⇔x f x f x x 00)()(2121>∆∆⇔>--⇔xy x x x f x f ; ②)(x f 在区间M 上是减函数,,21M x x ∈∀⇔当21x x <时,有0)()(21>-x f x f0)]()([)(2121<-⋅-⇔x f x f x x 00)()(2121<∆∆⇔<--⇔xy x x x f x f ; ⑵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方法①定义法;②图像法;③复合函数法;④导数法;⑤特值法(用于小题),⑥结论法等.注意:①定义法(取值——作差——变形——定号——结论):设12[]x x a b ∈,,且12x x ≠,那么0)]()([)(2121>-⋅-x f x f x x 0)()(2121>--⇔x x x f x f )(x f ⇔在区间],[b a 上是增函数;0)]()([)(2121<-⋅-x f x f x x 0)()(2121<--⇔x x x f x f )(x f ⇔在区间],[b a 上是减函数。

高考数学复习典型题型与知识点专题讲解4 函数的基本性质(解析版)

高考数学复习典型题型与知识点专题讲解4 函数的基本性质(解析版)

高考数学复习典型题型与知识点专题讲解4 函数的基本性质一、典型例型解题思维(名师点拨)知识点1 ()(0)af x x a x =+>的单调性知识点2 二次函数区间求最值知识点3 已知一半求另一半(奇偶性) 知识点4单调奇偶联袂 二、题型归类练专练一、典型例型解题思维(名师点拨)知识点1 ()(0)af x x a x=+>的单调性例1.(2021·宁夏·平罗中学高一期中)已知4()f x x x=+. (1)判断()f x 的奇偶性;(2)判断函数()f x 在(2,)+∞的单调性并用定义证明. 【答案】(1)函数()f x 为奇函数;(2)()f x 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证明见详解. (1)解:由题可知,4()f x x x=+,则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x x ≠ ,关于原点对称,又44()()()f x x x f x x x-=--=-+=-, 所以函数()f x 为奇函数.(2)解:()f x 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 证明:12,(2,)x x ∀∈+∞且12x x <, 有12121244()()()()f x f x x x x x -=+-+ 121244()()x x x x =-+-121212(4)x x x x x x -=-, 122x x <<,1212124,40,0x x x x x x >->-<∴,121212(4)0x x x x x x -∴-<,即12()()f x f x <, ∴函数()f x 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名师点评:对于函数()(0)af x x a x =+>主要性质如下:①定义域(,0)(0,)-∞+∞; ②奇偶性:奇函数;③单调性:当0x >时;()(0)af x x a x =+>在上单调递减;在)+∞的单调增;④值域与最值:当0x >时;()(0)af x x a x =+>值域为)+∞,当x =小值特别提醒同学们函数()(0)af x x a x =+>我们称为对钩函数(耐克函数),注意需要0a >这个大前提,当0a ≤时都不再是对钩函数,此时不具有对钩函数的性质。

函数的基本性质(整理)

函数的基本性质(整理)

卓越个性化教案【知识点梳理】一、函数的单调性1.单调函数的定义(1)增函数:一般地,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属于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1x 、2x ,当1x <2x 时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说()f x 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2)减函数:如果对于属于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1x 、2x ,当1x <2x 时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说()f 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3)单调性:如果函数()y f x =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

那么就说函数()y f x =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这一区间叫做()y f x =的单调区间。

2、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1 任取x 1,x 2∈D ,且x 1<x 2; ○2 作差f (x 1)-f (x 2); ○3 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 ○4 定号(即判断差f (x 1)-f (x 2)的正负);○5 下结论(即指出函数f (x )在给定的区间D 上的单调性)。

(2)图像法:从左往右,图像上升即为增函数,从左往右,图像下降即为减函数。

(3)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当内外层函数的单调性相同时则复合函数为增函数;当内外层函数的单调性相反时则复合函数为增减函数。

也就是说:同增异减(类似于“负负得正)(4)在公共定义域内:增函数+)(x f 增函数)(x g 是增函数;减函数+)(x f 减函数)(x g 是减函数; 增函数-)(x f 减函数)(x g 是增函数;减函数-)(x f 增函数)(x g 是减函数。

二、函数的奇偶性 1.奇偶性的定义:(1)偶函数: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 x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 x f x -=,那么函数()f x 就叫做偶函数。

(2)奇函数: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 x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 x f x -=-,那么函数()f x 就叫做奇函数。

题型七函数的基本性质(复习讲义)(原卷版)

题型七函数的基本性质(复习讲义)(原卷版)

题型七函数的基本性质(复习讲义)【考点总结|典例分析】考点01一次函数一、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正比例系数.二、一次函数1.一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kx+b(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一次函数y=kx+b中的b=0时,y=kx(k是常数,k≠0).这时, 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2.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kx+b,其中k,b为常数,k≠0.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的结构特征:(1)k≠0,(2)x的次数是1;(3)常数b可以为任意实数.3.注意(1)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但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2)一般情况下,一次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3)判断一个函数是不是一次函数,就是判断它是否能化成y=kx+b(k≠0)的形式.三、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与性质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2.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与性质(1)一次函数的图象≠0)的关系在直线y=kx+b(k≠0)中,令y=0,则x=bk,即直线y=kx+b与x轴交于(–bk,0).①当–bk>0时,即k,b异号时,直线与x轴交于正半轴.②当–bk=0,即b=0时,直线经过原点.③当–bk<0,即k,b同号时,直线与x轴交于负半轴.4.两直线y=k1x+b1(k1≠0)与y=k2x+b2(k2≠0)的位置关系:①当k1=k2,b1≠b2,两直线平行;②当k1=k2,b1=b2,两直线重合;③当k1≠k2,b1=b2,两直线交于y轴上一点;④当k1·k2=–1时,两直线垂直.四、待定系数法1.定义: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数的系数,从而得出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2.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1)设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解析式为y=kx(k≠0).(2)把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解析式,得到关于系数k的一元一次方程.(3)解方程,求出待定系数k.(4)将求得的待定系数k的值代入解析式.3.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1)设出含有待定系数k、b的函数解析式y=kx+b.(2)把两个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解析式,得到关于系数k,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k,b.(4)将求得的k,b的值代入解析式.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2x+2和直线y=23x+2分别交x轴于点A和点B.则下列直线中,与x轴的交点不在线段AB上的直线是()A.y=x+2 B.y x+2 C.y=4x+2 D.y=3x+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1:y=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和点B ,直线l 2:y=kx (k ≠0)与直线l 1在第一象限交于点C .若∠BOC=∠BCO ,则k 的值为( )A B C D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上,四边形ABCO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点D 为AB 的中点,点P 为OB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DP ,AP ,当点P 满足DP+AP 的值最小时,直线AP 的解析式为_____.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y x =-+过点(5,)A m 且与y 轴交于点B ,把点A 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C .过点C 且与2y x =平行的直线交y 轴于点D .(1)求直线CD 的解析式;(2)直线AB 与CD 交于点E ,将直线CD 沿EB 方向平移,平移到经过点B 的位置结束,求直线CD 在平移过程中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考点02反比例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ky x=(k 是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1y kx -=的形式.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 2.反比例函数ky x=(k 是常数,k ≠0)中x ,y 的取值范围 自变量x 和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都是不等于0的任意实数.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 ≠0,函数y ≠0,所以,它的图象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2)性质:当k>0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直线y=x和y=x,对称中心为原点.3.注意(1)画反比例函数图象应多取一些点,描点越多,图象越准确,连线时,要注意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2)随着|x|的增大,双曲线逐渐向坐标轴靠近,但永不与坐标轴相交,因为反比例函数kyx=中x≠0且y≠0.(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是连续的,因此在谈到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都是在各自象限内的增减情况.当k>0时,在每一象限(第一、三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但不能笼统地说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同样,当k<0时,也不能笼统地说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三、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1.待定系数法:确定解析式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在反比例函数kyx=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象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2.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1)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kyx=(k≠0);(2)把已知一对x,y的值代入解析式,得到一个关于待定系数k的方程;(3)解这个方程求出待定系数k;(4)将所求得的待定系数k的值代回所设的函数解析式.四、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1.反比例函数图象中有关图形的面积2.涉及三角形的面积型当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结合时,可通过面积作和或作差的形式来求解. (1)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如图①,S △ABC =2S △ACO =|k|;(2)如图②,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ky x=交于A 、B 两点,且一次函数与x 轴交于点C ,则S △AOB =S △AOC +S △BOC =1||2A OC y ⋅+1||2B OC y ⋅=1(||||)2A B OC y y ⋅+; (3)如图③,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上的两点,其坐标分别为()A A x y ,,()B B x y ,,C 为AB 延长线与x 轴的交点,则S △AOB =S △AOC –S △BOC =1||2A OC y ⋅–1||2B OC y ⋅=1(||||)2A B OC y y ⋅-.1.反比例函数经过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C .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D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2.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ky x=(2,1)2k =0x >y x 0x >y x y ax a =-(0)ay a x=≠A .B .C .D .3.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在轴的正半轴上,点在对角线上,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两点.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则点的坐标为( )A .B .C .D . 4.如图,点,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过点分别向轴、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连接,,.若四边形的面积记作,的面积记作,则( )A .B .C .D .5.如图,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已知点A 的坐标为,的面积为8.(1)填空: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2)求直线的函数关系式;(3)动点P 在y 轴上运动,当线段与之差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OABC A x ()3,2D OB ()0,0k y k x x =>>C D OABC 152B 84,3⎛⎫ ⎪⎝⎭9,32⎛⎫ ⎪⎝⎭105,3⎛⎫⎪⎝⎭2416,55⎛⎫⎪⎝⎭(,1)P m (-2,)Q n 4y x=P x y M N OP OQ PQ OMPN 1S POQ △2S 12:2:3S S =12:1:1S S =12:4:3S S =12:5:3S S =AB (0)k y x x =>()6,1AOB AB PA PB6.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两点.(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直线交轴于点,点是轴上的点,若的面积是,求点的坐标.考点03二次函数一、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ax 2+bx+c (a ,b ,c 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1)一般式:y=ax 2+bx+c (a ,b ,c 为常数,a ≠0).(2)顶点式:y=a (x –h )2+k (a ,h ,k 为常数,a ≠0),顶点坐标是(h ,k ). (3)交点式:y=a (x –x 1)(x –x 2),其中x 1,x 2是二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a ≠0.三、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y kx b =+my x=()1,2A (),1B n -AB x C P x ACP △4P开口向上开口向下四、抛物线的平移1.将抛物线解析式化成顶点式y=a(x–h) 2+k,顶点坐标为(h,k).2.保持y=ax2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k)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3.注意二次函数平移遵循“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据此,可以直接由解析式中常数的加或减求出变化后的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可看作顶点间的平移,可根据顶点之间的平移求出变化后的解析式.五、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1.二次函数y=ax2+bx+c(a≠0),当y=0时,就变成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2.ax2+bx+c=0(a≠0)的解是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1)b2–4ac>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2)b2–4ac=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3)b2–4ac<0⇔方程没有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1.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下列结论:①abc<0;②3a<﹣c;③若m为任意实数,则有a﹣bm≤am2+b;④若图象经过点(﹣3,﹣2),方程ax2+bx+c+2=0的两根为x1,x2(|x1|<|x2|),则2x1﹣x2=5.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2.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y轴交于点B(0,﹣2),点A(﹣1,m)在抛物线上,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b<0 B.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正实数根在2和3之间C .a =23m + D .点P 1(t ,y 1),P 2(t+1,y 2)在抛物线上,当实数t >13时,y 1<y 2 3.二次函数y=x 2的图象平移后经过点(2,0),则下列平移方法正确的是( )A .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B .向左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2个单位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D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1个单位4.下列关于二次函数22()1y x m m =--++(m 为常数)的结论,①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2y x =-的图象形状相同;②该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0,1);③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④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在函数21y x =+的图像上,其中所有正确的结论序号是__________.5.二次函数y =ax 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ab >0;②a+b ﹣1=0;③a >1;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 =0的一个根为1,另一个根为﹣1a.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6.已知抛物线22232(0)y ax ax a a =--+≠.(1)求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2)若该抛物线的顶点在x 轴上,求其解析式;7.已知抛物线与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1)求的取值范围;(2)若抛物线224y x x c =-+x c经过点和点,试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24y x x c =-+()2,A m ()3,B n m n。

03-高三一轮复习函数专题1---函数的基本性质

03-高三一轮复习函数专题1---函数的基本性质

高三一轮复习函数专题1、函数的基本性质复习提问:1、如何判断两个函数是否属于同一个函数。

2、如何求一个函数的定义域(特别是抽象函数的定义域问题)3、如何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

(常见方法有哪些)4、如何求函数的值域。

(常见题型对应的常见方法)5、函数单调性的判断,证明和应用(单调性的应用中参数问题)6、函数的对称性(包括奇偶性)、周期性的应用7、利用函数的图像求函数中参数的范围等其他关于图像问题 知识分类一、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含有三个要素,即定义域A 、值域C 和对应法则f .当函数的定义域及从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法则确定之后,函数的值域也就随之确定.因此,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为函数的两个基本条件,当且仅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是同一个函数. 1、试判断以下各组函数是否表示同一函数?(1)f (x )=2x ,g (x )=33x ; (2)f (x )=x x ||,g (x )=⎩⎨⎧<-≥;01,01x x(3)f (x )=1212++n n x ,g (x )=(12-n x )2n -1(n ∈N *); (4)f (x )=x1+x ,g (x )=x x +2;(5)f (x )=x 2-2x -1,g (t )=t 2-2t -1.二、函数的定义域(请牢记:凡是说定义域范围是多少,都是指等式中变量x 的范围)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221x +1(2)y=422--x x (3)x x y +=1 (4)y=241+-+-x x(5)y=3142-+-x x (6)y=)13(113-+--x x x (7)y=x 11111++(6) (8)y=3-ax (a为常数)2、(1)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 [ 1,2 ] ,求f (2x -1)的定义域; (2)已知f (2x -1)的定义域为 [ 1,2 ],求f (x )的定义域;3、若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 1,1],求函数)41(+=x f y )41(-⋅x f 的定义域4、5、已知函数682-+-=k x kx y 的定义域为R ,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函数的基本性质》知识总结大全

《函数的基本性质》知识总结大全

《函数的基本性质》知识总结大全第一篇:《函数的基本性质》知识总结大全《函数的基本性质》知识总结1.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是研究函数在定义域内某一范围的图象整体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是研究函数图象在定义域内的局部变化性质。

⑴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A,区间I⊆A.如果对于区间I 上是单调增函数,I称为内的______两个值x1,x2,当x1x1,x2,当x1∈M,当x1<x2时,有f(x1)-f(x2)<0f(x1)-f(x2)∆y⇔(x1-x2)⋅[f(x1)-f(x2)]>0⇔>0⇔>0; x1-x2∆x②f(x)在区间M上是减函数⇔∀x1,x2∈M,当x1<x2时,有f(x1)-f(x2)>0f(x1)-f(x2)∆y<0⇔<0;⇔(x1-x2)⋅[f(x1)-f(x2)]<0⇔x1-x2∆x①f(x)在区间M上是增函数⇔∀x1,x2⑵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方法①定义法;②图像法;③复合函数法;④导数法;⑤特值法(用于小题),⑥结论法等.注意:①定义法(取值——作差——变形——定号——结论):设x1,x2∈[a,b]且x1≠x2,那么f(x1)-f(x2)>0⇔f(x)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x1-x2f(x1)-f(x2)<0⇔f(x)在区间[a,b]上是减函数。

(x1-x2)⋅[f(x1)-f(x2)]<0⇔x1-x2(x1-x2)⋅[f(x1)-f(x2)]>0⇔②导数法(选修):在反之,f(x)区间(a,b)内处处可导,若总有f'(x)>0(f'(x)<0),则f(x)在区间(a,b)内为增(减)函数;f(x)在区间(a,b)内为增(减)函数,且处处可导,则f'(x)≥0(f'(x)≤0)。

请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可以“数形结合法”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证明函数单调性的基本步骤. (1)取值.
(2)作差变形.即作差f(x1)-f(x2), (3)定号.确定差f(x1)-f(x2)的符号.
(4)下结论,根据符号作出结论.
3.函数奇偶性的定义. ①奇函数: ②偶函数: 注意:
1.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定义域一定关于原点对称. 2.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图形.偶函数的图 象关于y轴成轴对称图形.
函数的基本性质
单调性
•对于属于定义域 I 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 当x1<x2时,都有f(x1 )<f(x2 ),则称f(x)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区间D称为f(x)的一个递增区间。
•对于属于定义域 I 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 当x1<x2时,都有f(x1 )>f(x2 ),则称f(x)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区间D称为f(x)的一个递减区间。
例2.已知函数 f (x) 的定义域 为 (1,1) ,且满足下列条 件:① f (x)是奇函数
② f (x) 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③ f (1 a) f (1 a2 ) 0 求实数 a的取值范围。
已知函数f x的定义域为0, ,且f 2 1 f xy f x f y,当x y时,f x f y (1)求f 1, f 4的值; (2)若f x f x 3 2,求x的范围
4.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1.求解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求f(-x).
3.判断f(-x)与f(x),-f(x)之间的关系 .若不具有奇偶性举反例. 4.给出结论.
5.函数周期性
1.若有f(x)=f(x+T),则T为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例1.求证:函数
在(0,1)上是减函数。
f (x) x 1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