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课题:《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课型:复习课

授课人:宁巧媛单位:尚志中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理解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等)对化学

反应速率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讲解,合作探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内容,同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再将化

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跟踪指导

教学过程预设:

教学反思: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 理解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

速率的影响。

3.掌握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图像分析。

提纲一:

1、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对象及意义是什么?

2、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表达式及单位是什么?

3、化学反应速率的应用要注意哪些?

4、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有何关系?

5、在比较反应速率大小时应注意哪些?

例题:

1、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后,B的浓度减少了0.6mol/L。

下列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A. 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

B. 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3 mol/(L·min)

C. 2min末时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0.3mol/(L·min)

D.在这2min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是减少的,C表示的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2、化学反应A(g)+3B(g)2C(g)+2D(g),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是不同

的情况下测得的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0.2mol/(L·min) B.υ(B)=0.4 mol/(L·s)

C.υ(C)=0.45 mol/(L·min) D.υ(D)=0.35 mol/(L·min)

3、一定温度下,在 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

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到10s ,V (Z )== 0.158 mol·L -1·s -1

B 、反应开始到10s ,X 的物质的量浓度 减少了0.79 mol·L -1

C 、反应开始到10s 时,Y 的转化率为79.0%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Z(g)

提纲二:

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2、 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3、 如何判断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计算公式? 例题:

1、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一定量稀硫酸跟过量铁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总量的是

A 、加热

B 、将稀硫酸改为98%浓硫酸

C 、滴加少量CuSO 4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E 、加入醋酸钠固体

F 、加入硫酸钾溶液

G 、加入碳酸钠固体

2、(双选)反应C (s )+ H 2O (g )

CO (g )+ H 2(g) 在一可变容积密闭容器中

进行,下列条件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 A 、增加碳的用量 B 、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 C 、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氦气 D 、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氦气 3、 2SO 2(g )+O 2(g ) 2SO 3(g )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催化剂V 2O 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度一定增大

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 、在t 1、t 2时刻,SO 3(g )的浓度分别是c 1,c 2,则时间间隔t 1~t 2内,

SO 3(g )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c 2—c 1)/(t 2—t 1)

△ V 2O 5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 1.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 v =Δc Δt ,单位为mol·L -1·min -1或mol·L -1·s -1。 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在反应a A(g)+b B(g) c C(g)+ d D(g)中,存在v (A)∶v (B)∶v (C)∶v (D)=a ∶b ∶c ∶d (1)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2)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都必须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解析 对于一些化学反应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某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体积、压强的变化量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表示正反应速率,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表示逆反应速率(×) (4)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 - 1·s - 1是指1 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 - 1(×) (5)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6)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越大,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题组一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 1.(2018·郑州质检)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 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 (A)=0.5 mol·L - 1·min - 1 B.v (B)=1.2 mol·L - 1·s - 1 C.v (D)=0.4 mol·L - 1·min - 1 D.v (C)=0.1 mol·L - 1·s - 1 答案 D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

专题8.1 化学反应速率 (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班级: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百强校·2016届哈尔滨6中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升高温度,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不变,但活化分子数增加了 C.分子间所有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D.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B 考点:本题主要是考查影响速率的因素判断 2.【2017届河北沧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对反应A+B=AB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 ①20mL溶液中含A、B各0.01mol ②50mL溶液中含A、B各0.05mol ③0.1mol?L-1的A、B溶液各10mL ④0.5mol?L-1的A、B溶液各50mL 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A.②>①>④>③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答案】A

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3.【2017届湖北省恩施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是通过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来实现的是() ①改变气体物质的浓度②改变气体的压强 ③加入催化剂④改变气体的温度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中,只有温度和催化剂才是通过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来实现的。浓度和压强改变的是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个数,而不是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4.【2017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压强、温 度、催化剂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改变压强不一定能改变有气体参与反应的速率 B.增大浓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原因是增大浓度增加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C.温度升高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 D.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原因是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压强改变有气体参加的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选; B.增大浓度,增加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数目增大,则反应速率加快,故B选;C.温度升高,增加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选;D.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则反应速率加快,故D不选;故选B。 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完整word版)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习题附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练习 一、选择题(16*3=48)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 的量的增加 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 /(L·s )是指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 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 、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2.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②升高温度③增大压强④加入生成物 ⑤加入MnO 2( ) A .全部 B .①② C .② D .②③ 3.已知:4 NH 3 + 5 O 2 = 4 NO + 6 H 2O ,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 (NH 3)、v (O 2)、v (NO )、v (H 2O )(mol/(L?s ))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A .()3NH V 5 4= v (O 2) B .65 v (O 2)= v (H 2O ) C . 32v (NH 3)= v (H 2O ) D .5 4 v (O 2)= v (NO ) 4.将4 mol A 气体和2mol B 气体在2L 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 2C(g),若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mol/L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s );②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s );③2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④2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moL/L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200C ,将10ml 0.1mol/l Na 2S 2O 3溶液和10ml 0.1mol/l 的H 2SO 4溶液混合,2分钟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已知温度每升高100C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0C 时,同样的反应要看到明显浑浊,需要的时间是( ) A .15秒 B .20秒 C .40秒 D .48秒 6.在一定条件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一定量的O 2 ,发生反应2SO 2(g)+O 2(g) 2SO 3(g),进行到4min 时,测得n(SO 2)=0.4mol ,若反应进行到2min 时,容 器中n(SO 2)为( )。 A .1.6mol B .1.2mol C .大于1.6mol D .小于1.2mol 7.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 2+O 2 == 2NO ,下列条件中哪些能加快该反应速率的(假 定改变下列条件时温度不变)( ) A .缩小体积使压力增大 B .体积不变充入N 2使压强增大 C .体积不变充入He 气使压强增大 D .减小压强使体积增大 8.将等物质的量的X 2和Y 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mX 2(g)+nY 2(g) === pZ(g),在某一时刻,测得容器中C (X 2)=0.9mol·L -1 ,C (Y 2)=0.1mol·L -1 ,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和实验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2. 会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认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用具:实验用品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习题巩固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投影]:图2-17 快慢差别很大的化学反应 [思考与交流]:通过投影观察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反应很快,有的反应很慢,但许多反应我们希望快,有些反应希望慢,人们希望能控制反应速率的快慢为人类造福。 根据投影同学们交流一下在炸药爆炸、金属腐蚀、食物腐败、塑料老化、溶洞形成、石油及煤生成等方面,那一些人们希望快?那一些人们希望慢? [学生活动]: [讲述]:咱们这一节就要讨论人们最关心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问题。 [板书]: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极限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讲述]:不同的化学反应速率快慢千差万别,快与慢是相对而言,在科学研究中需要一个统一的定量标准来衡量或比较。与物理学中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想类似,化学反应的过程进行的快慢用“反应速率”来表示。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运动速率的理解,自学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内容。 [提问]: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什么? [回答]:通常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 [板书]: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与极限

化学反应速率与极限 1.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 2Y(g) 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的是( ) ①X 、Y 、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X 、Y 、Z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 ,同时生成2n mol Y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C 2.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 +W(s) ΔH >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入少量W ,逆反应速率增大 B .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 .平衡后加入X ,上述反应的ΔH 增大 答案 B 解析 对于可逆反应X(g)+Y(g) Z(g)+W(s),因W 为固体,所以当加入少量W 后, 化学反应速率不改变,A 错;当升高温度时,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时平衡正向移动,C 错;平衡后再加入X ,平衡将正向移动,但ΔH 不变,因为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形式未变,D 错,故选B 。 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F 2(g)ClF 3(g) ΔH <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F 的转化率增大 B .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F 3的产率增高 C .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 2的转化率降低 答案 A 解析 由给定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温或降压有利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 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 2(g)+ 3H 2(g)2NH 3(g),673 K 、30 MPa 下n (NH 3)和n (H 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点a 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 的小 B .点c 处反应达到平衡 C .点d(t 1时刻)和点e(t 2时刻)处n (N 2)不一样 高温、高压 催化剂

高二【化学(人教版)】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学科化学年级高二学期第一学期 课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第二课时) 书名: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教科书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5月 教学人员 姓名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工业上采用臭氧氧化结合钙法、次氯酸盐溶液吸收法等实现烟气一体化脱硫脱 硝过程中反应条件选择的分析、工业事实和实验现象的解释,落实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知识,体会变量的控制方法,渗透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 2.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过程,渗透证据意识和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建立从化学反应原 理角度分析工业问题的一般思路。 3.通过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体会化学学科知识在工业生产中的综合利用价值, 认识到真实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论方法和实际技术要求相整合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形成从化学反应原理角度分析工业问题的一般思路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形成从化学反应原理角度分析工业问题的一般思路 教学过程 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 师生共同复习调控化学反应的方法引入 1min 复习引入

5min 设计方案 【教师提出任务一】 目的:设计烟气一体化脱硫(SO2)脱硝(NO)的方案。 要求:将SO2和NO转化为能够再次利用的物质,脱除率越高越好。 【学生活动】 基于目的和要求,根据SO2和NO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其氧化产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设计方案,加入氧化剂和碱性物质,将SO2和NO 转化为硫酸盐和硝酸盐。 【教师展示实际工艺】 【学生活动】 1.思考并讨论工业选择O3和Ca(OH)2的优点。 2.关注实际工艺中各部分装置的作用。 15min 数据分析 【教师提出任务二】 分析实验数据,理解并解释实际生产问题。 (一)臭氧氧化结合钙法吸收一体化脱硫脱硝的数据分析及解释 问题如下: 1.烟气流量一定,烟气温度为 150 ℃,从化学反应速率角度分析相 同时间内NO和SO2氧化率出现差异的原因。 2.烟气流量一定,从化学反应原理角度分析在相同时间内温度对NO 氧化率出现差异的原因。 3.以饱和Ca(OH)2溶液作吸收剂,烟气流量一定,烟气温度为150 ℃, 从化学反应速率角度分析NO和SO2去除率出现差异的原因。 (二)次氯酸盐溶液氧化吸收法一体化脱硫脱硝问题的分析及解释。 (三)氯化铁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现象的解释。 【学生活动】根据信息从化学反应原理角度,利用变量的控制方法, 结合图像,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寻找证据,解释对应的

高三化学复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要点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1、概念: 2、计算公式: 3、单位: 4、注意点: (1)固体或纯液体(不是溶液)的浓度可视为不变的常数,故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其数值不一定相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其速率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2)化学反应速率均用正值表示。 (3)所研究的反应速率一般指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 【典例1】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③用物质 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④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典例2】反应A(气)+3B(气) 2C(气)+2D(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 A.V A=0.15mol·L-1·min-1B.V B=0.6mol·L-1·min-1 C.V C=0.4mol·L-1·min-1D.V D=0.01mol·L-1·s-1 要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决定因素: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影响因素:当其它条件不变时 (1)浓度的影响:(2)压强的影响: (3)温度的影响:(4)催化剂: (5)此外:光、电磁波、超声波、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的性质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探讨]压强对气体反应体系的影响 例如:N2 + 3H22NH3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1. 容器若为恒定容器,在容器内充入惰性气体,则化学反应速率_____(加快、不变、减慢),原因是_________ 2. 容器若为恒压容器,在容器内充入惰性气体,则反应速率(加快,不变,减慢)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典例3】(2009广东卷)2SO 2(g)+O2(g)V2O5 △ 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公开课)复习过程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儋州市第二中学陈曦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绪言中介绍的碰撞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对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进一步理解又为后续化学平衡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本节课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学习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和外因,通过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 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2)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理论来解释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2)在利用碰撞理论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解释的过程中提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从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 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 运用碰撞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板块1——创设情境,引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引入】以下图片展示的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些反应,大家比较一下它们的快慢程度。 【ppt演示】烟花燃放、爆炸、铁生锈、溶洞的形成图片 【分析】爆炸和烟花燃放的反应速率非常快,都是瞬间完成的;铁生锈的反应速率相对慢一些,需要数年才能完成;溶洞的形成反应速率最慢,需 要上万年或者几百万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由此可知,不同的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是有差别的,即其反应速率是不同的。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例题)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计算公式:v(B)==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i)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ii)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 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例题讲解】 例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C.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min) 例2、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了 0.6mol/L. 对此化学反应速率的正确表示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 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 C.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min) D.B的浓度减小,C的浓度增大,v(B)<0,v(C)>0 例3、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是()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2-1《化学反应速率》课时练 双基练习 1.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 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不正确的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mol/(L·min) 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 C.在2 min内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mol/(L·min) D.在这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 解析:选项A,A为固体,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错误。选项B,用B、C、D表示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B、C、D的系数之比,正确。选项C,v(B)=错误!=mol/(L·min),正确。选项D,在这2 min内,无论用B还是用C表示,二者的变化量都是逐渐减小的,则反应速率的值也都是逐渐减小的,正确。 答案:A

2.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过t min后,测得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X2)= mol/L,c(Y2)=mol/L,c(Z)=mol/L。则该反应的反应式可表示为 () A.X2+2Y22XY2 B.2X2+Y2X2Y C.3X2+Y2===2X3Y D.X2+3Y22XY2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首先求出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值,分别为mol/L、mol/L、mol/L。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即可得系数之比为 3∶1∶2。 答案: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 B.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由时间单位和浓度单位决定 D.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是取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的绝对值,所以都为正值。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题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 实验I: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 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 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 _______ 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 +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总结--(精)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均取正值)来表示。 浓度的变化——△C 时间的变化——△t 表达式:v=△C/△t 单位:mol/(L?s)或mol/(L?min) 例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C.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的速率为负值 D.化学反应速率越大,则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就越大 例2、在2L密闭容器中,某气体反应物在2s内由8mol变为7.2mol,用此反应物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0.4 mol(L·s)-1 B.0.3 mol(L·s)-1 C.0.2 mol(L·s)-1 D.0.1 mol(L·s)-1 注意:(1)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时,其反应速率的数值可以不同,但都表同一反应的速率。(必须标明用哪种物质来做标准) (2)起始浓度与化学计量数比无关,但是变化浓度一定与化学计量数成比例。 (3)同一反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例如:2A(g)+3B (g)C(g)+4D(g) ν(A):ν(B):ν(C):ν(D) = 2:3:1:4 (3)化学反应速率均用正值来表示,且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4)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5)改变压强对无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例4.已知反应4CO+2NO2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CO)=1.5 mol·L-1·min-1 B.v(NO2)=0.7 mol·L-1·min-1 C.v(N2)=0.4 mol·L-1·min-1 D.v(CO2)=1.1 mol·L-1·min-1 例5.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min-1 B.v(B)=1.2 mol·L-1·s-1 C.v(D)=0.4 mol·L-1·min-1 D.v(C)=0.1 mol·L-1·s-1 【总结】对于同一反应,比较用不同反应物或生成物表示的反应速率大小时,要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才能比较。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决定。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外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其它因素。 (1)浓度: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注意:“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或“气体的浓度”;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可看成是一常数。对固体,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大小有关,固体的颗粒度越小(表面积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快。 (2)温度: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小反

2017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

2014高考必备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考纲解读】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2.表达方式 t A c v A ??= ) (,式中Δc(A)表示物质A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单位为mol/L ,Δt 表示时间,单位为s (秒)、min (分)、h (时)。v(A)表示物质A 的化学反应速率。单位是mol/(L ·s)或mol/(L ·min)或mol/(L ·h)。 3.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 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计量数之比。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如:对于化学反应:a A(g) + b B(b) = c C(g) + d D(g),则存在v(A):v(B):v(C):v(D) = a :b :c :d 。 注意:⑴化学反应速率均为正值; 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种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指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⑶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固体和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⑷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速率的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是同一个化学反应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反应,所以为相同的速率。所以比较速率时不能只看速率的数值,还要说明是用那种物质表示的速率。 (5)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 由于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反应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而要进行一定的转化。 ①看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 ②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③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即对于一般反应a A +b B===c C +d D ,比较v (A)a 与v (B)b ,若 v (A)a > v (B) b ,则A 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 大。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主要因素为内因: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反应的类型不同,物质的结构不同,都会导致反应速率的不同。

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v= ,单位:。 注意: (1)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上可能是的(填“相等”或“不等”),但各反应速率所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时,要注明具体物质; (2)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其比值等于之比;(3)固体、纯液体在反应中可视为浓度,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反应速率; 3.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常用“三段式”方法。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如Na、Mg、Al与水反应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Mg>Al。 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可从分子碰撞理论解释(充分接触和有效碰撞): (1)浓度: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少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注意:纯固体、纯液体的浓度看作常数,故其反应速率与其用量无关。 (2)温度:其它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2—4倍。 (3)压强: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注意:①压强只影响气体反应的速率;②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压充入“惰性气体”,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4)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其它条件相同时,固体反应物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5)催化剂:其它条件相同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大部分加快反应速率。 (6)其他外因:光波、电磁波、放射线、超声波和溶剂等。 6.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2O3 + 2HCl →2NaCl + S↓+SO2↑+H2O, Na2S2O3,还原剂是Na2S2O3,氧化产物是SO2,还原产物是S。 例1.(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计算与大小的比较) 1.对于反应A2(g)+3B2(g)2AB3(g)来说,下列反应速率中表示该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 A.v(A2)=0.6 mol/(L·s) B.v(B2)=2.7 mol/(L·min) C.v(AB3)=12 mol/(L·min) D.v(A2)=6 mol/(L·min) 例2.(“三段式”法计算反应速率、转化率等) 2.将2 mol X和2 mol Y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a Q(g),2 min 后达到平衡时生成0.8 mol Z,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a的值为2 B.平衡时X的浓度为0.2 mol·L-1 C.Y的转化率为60% D.反应速率v(Y)=0.3 mol·(L·min)-1 1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讲义图文稿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讲 义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一、化学反应速率 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及应用 例1: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2 s 后测得C 的浓度 为0.6 mol·L -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 用物质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 ·s -1 ②用物质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 -1·s -1 ③2 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④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 mol·L -1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若①②中用A 、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分别为0.3 mol·L -1·s -1、0.6 mol·L -1·s -1,哪种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更快? (3)若物质A 的转化率经过计算为30%,那么,物质B 的转化率为多少你能迅速得出答案吗 例2.对于A 2+3B 22C 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 速率最快的是( ) A .v ( B 2)=0.8 mol·L -1·s -1 B .v (A 2)=0.4 mol·L -1·s -1 C .v (C)=0.6 mol·L -1·s -1 D .v (B 2)=4.2 mol·L -1·min -1 考点二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例3、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产生氢气速率的因素是( ) A .盐酸的浓度 B .铝条的表面积 C .溶液的温度 D .加少量Na 2SO 4固体 例4、.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选修4

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化合物AX 3和单质X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 5。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AX 3(g)+X 2(g)AX 5(g)在容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AX 3和X 2均为0.2 mol 。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列式计算实验a 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 (AX 5)=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 (AX 5)由大到小的次序为________(填实验序号)。 【参考答案】(1)10 L×60 min 0.10 mol ≈1.7×10-4 mol·L -1·min -1 (2)bca

(2)由(1)可知到达平衡时生成AX 5的量为0.10 mol 。实验b 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所用时间为40 min ,其反应速率v (AX 5)=10 L×40 min 0.10 mol =2.5×10-4 mol·L -1·min -1。实验c 达到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n =0.40 mol×175 kPa 140 kPa =0.32 mol ,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 (AX 5)=10 L×45 min 0.08 mol ≈1.8×10-4 mol ·L -1·min -1 。所以v (AX 5)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 。 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三步骤 (1)变换单位——将各反应速率的单位统一。 (2)转换物质——将各反应速率转换成用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一般转换成化学计量数最小的物质)。 (3)比较大小——比较各反应速率的数值大小。 1.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 .v (H 2)=0.1 mol·(L·min)?1 B .v (N 2)=0.1 mol·(L·min)?1

最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6.1 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 第2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在高一第二学期第六章《揭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的第一节——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第二课时)。其知识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与进程的入门性知识。由于本课题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学生能够通过生活经验在学科内的延伸,定性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知识要点。因而,从学生认知和知识构建的角度来说,这个课题的内容不容易引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和认知冲突。所以本课时的设计尝试着想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一步一步地自主设计探究实验的过程,近距离地做一次科学探究方法上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反应的快慢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能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探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固体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3)初步知道怎样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2.过程与方法 (1)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定性观察、对比试验、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 (2)通过分组实验,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3)亲历探究实验的实施过程,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增强实验现象观察和描述的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推理,能得出正确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的素养。 (2)关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实例,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养成尊重事实、按化学规律办事的求实态度,树立严谨的科学实验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控制变量法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研究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 2、实验方案设计(如何体现控制变量法)。

化学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3种气态物质A、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C均为气体,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 ①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________倍。 ②在该条件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到达10min时停止反应 b.在到达10min之前C气体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 c.在10min时B气体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答案】2C A+3B 9 7 或1.29或1.3 66.7% b、c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C是反应物,物质的量分别减少2mol,A、B生成物,物质的量增加 1mol、3mol,物质的量变化比等于系数比; (2)①体系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②转化率=变化量÷初始量×100%; (3)根据化学平衡的定义判断; 【详解】 (1)由图可知,C是反应物,物质的量减少2mol,A、B生成物,物质的量分别增加 1mol 、3mol,物质的量变化比等于系数比,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 A+3B;(2)①体系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反应前气体总物质的量是7mol、反应后气体总物 质的量是9mol,所以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9 7 倍; ②转化率=变化量÷初始量×100%=2÷3×100%=66.7%; (3)a.根据图象,到达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反应没有停止,故a错误; b.在到达10min之前,C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 C气体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故b 正确; c.在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B气体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故c正确;选bc。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 系 一、单选题 1.一定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到10s ,用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 /L s g B .反应开始到10s ,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 /L C .反应开始到10s 时,Y 的转化率为79.0%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X g Y g +()Z g 2.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15 mol·L -1·s -1 ②v(B)=0.6 mol·L -1·s -1 ③v(C)=0.4 mol· L -1·s -1 ④v(D)=0.45 mol· L -1·min -1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A .② >④>③>① B .④>②=③>① C .②=③>①>④ D .② >③=④>① 3.反应4A(s)+3B(g)?2C(g)+D(g)经2min 后,B 的浓度减少了0.6mol·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A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0.4mol·L -1·min -1 B .分别用B 、 C 、 D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比是3∶2∶1 C .在2min 末的反应速率用B 表示是0.3mol·L -1·min -1 D .在这2min 内B 和C 两物质的浓度都减小 4.将等量的N 2和H 2的混合气体分别充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进行反应 ()()()223N g 3H g 2NH g +?,经过相同的时间后,测得反应速率分别为甲: v (H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