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培优题(有答案)
绝对值与有理数加减培优练习(含解析)

绝对值与有理数加减培优练习1.设x 为有理数,若||x x =,则( )A .x 为正数B .x 为负数C .x 为非正数D .x 为非负数2.若|| 3.5a -=-,则(a = )A .3.5B . 3.5-C . 3.5±D .以上都不对 3.已知|1|32x -=,则x = . 4.如图,化简代数式|||1||2|a b a b +--+-的结果是 .5.若||m n n m -=-,且||4m =,||3n =,则m n += .6.|2||1|0a b a -+++=,求31ab -的值.7.已知|22||31||4|0a b c -+-++=,求262a b c -++的值.8.式子|3|6m -+的值随着m 的变化而变化,当m = 时,|3|6m -+有最小值,最小值是 .9.已知(|1||2|)(|2||1|)(|3||1|)36x x y y z z ++--++-++=,求201620172018x y z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0.当式子|1||3||4||6|x x x x ++-+-++取最小值时,求相应x 的取值范围,并求出最小值.11.根据||0x 这条性质,解答下列各题:(1)当x 取何值时,|2|x -有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多少?(2)当x 取何值时,3|2|x --有最大值?这个最大值是多少?12.如图,半径为1个单位的圆片上有一点A 与数轴上的原点重合,AB 是圆片的直径.(结果保留)π(1)把圆片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点A 到达数轴上点C 的位置,点C 表示的数是 数(填“无理”或“有理” ),这个数是 ;(2)把圆片沿数轴滚动2周,点A 到达数轴上点D 的位置,点D 表示的数是 ;(3)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2+,1-,3+,4-,3-.第几次滚动后,A 点距离原点最近?第几次滚动后,A 点距离原点最远?13.计算.(1)已知||3a =,||2b =,且||()a b a b +=-+,则a b +的值;(2)计算24681012201620182020-+-+-+⋯-+-.14.小明在电脑中设置了一个有理数的运算程序:输入数a,加*键,在输入数b,就可以得到运算:*()||a b a b b a=---.(1)求(3)*2-的值;(2)求(3*4)*(5)-的值.15.已知:11|1|122-=-,1111||3223-=-,1111||4334-=-,⋯照此规律①11||1110-=;②计算:11111|1||||| 23243-+-+-;③计算:1111111|1||||||| 2324320162015-+-+-+⋯+-.16.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如果从A 到B 记为:(1,4)A B →++,从B 到A 记为:(1,4)B A →--,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那么图中(1)(A C → , ),(B D → , );(2)若这只甲虫按最短路径行走的路线为A B C D →→→,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3)若这只甲虫从A 处去甲虫P 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1,1)+-,(2,3)-+,(1,2)--,请在图中标出P 的位置.17.在有理数的范围内,我们定义三个数之间的新运算“#”法则:||##2a b c a b c a b c --+++=. 如:|123|(1)23(1)#2#352---+-++-== (1)计算:4#(2)#(5)--=(2)计算:113#(7)#()3-= (3)在67-,57-,⋯,17-,0,19,29,⋯,89这15个数中: ①任取三个数作为a 、b 、c 的值,进行“##a b c ”运算,求所有计算结果的最小值是 ; ②若将这十五个数任意分成五组,每组三个数,进行“##a b c ”运算,得到五个不同的结果,由于分组不同,所以五个运算的结果也不同,那么五个结果之和的最大值是 .。
word完整版有理数测试题培优提高版

2015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精品卷”(含精析)第一章有理数(培优提高卷)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
(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在实数0,—「3 , - , | 2中,最小的数是()3A .2B . 0C .3D . I 22•如图所示,有理数 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2-1A 、b<aB 、a+b <0C 、ab<0D 、b- a>04 •已知有理数a ,b 所对应的点在数轴上如图所示,则有 ( )【0: 21 • 2. 1 •网】卜六进制 01 23•6 78 9 AC D E F十进制12] 3 4567910 11 12 13 1415)3 .观察下面一组数: -1,2-5,6, -7,….,将这组数排成如图的形式,按照如图规律排下去,则第10行中从左边数第9个数是()21*5y*3算一行 第二行 童三行 sra 行A 、-902-3 4■5 (5 ・7 8 /10 -11 12 43 14 15 16B 、90C 、-91D 、91 A . — a v 0v b B .— b v a v 0 C . a v 0v — bD . 0 v b v — a5 .计算机中常用的十六进制是逢16进I 的计数制,采用数字0〜9和字母A 〜F 共16个计6 .若a b,则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是(7.下列算式中,积为负数的是(法表示为()二、填空题。
(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2 a+b11.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为2,则m -cd+ 的值是_m12 .北京的水资源非常匮乏,为促进市民节水,从阶梯水价,实施细则如下表:B. 6E .C. . 5FD. B0 .A. a b 0B. a b 0 C .ab D. ab 0A. 0 ( 5) 0.5) 10)C . ( 1.5) ( 2)D . ( 2)(11)(2)8.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病毒的长度约为0 . 00000432毫米.数据0 . 00000432用科学记数A 0 432 XI0-5B . 4 . 32 X 10-6C 4 32 X0-7D 43 2 X10-79.下列各组的两个数中,运算后的结果相等的是(A . 23和3233和( 3)3 C . 22和( 2)2 D . -和—3 310 . 一种长方形餐桌的四周可坐6人用餐,现把若干张这样的餐桌按如图方式拼接.)张?1=1 1=1 1=^□ 1=1A . 15B . 16C . 21 D. 222014年5月1日起北京市居民用水实行)若用餐的人数有90人,则这样的餐桌需要(1=1 l=ZI1匕京市居民用水阶梯水价隼1单位:元,立方米分栏水嚣户年用水量(立万米)水价其中自来水费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第一阶梯0-1S0 (含》 1. 07第二阶梯181-260 ⑻7, 004・071・571・36第三阶梯260凯上P. (K) 6. 07某户居民从2015年1月1日至4月30日,累积用水190立方米,则这户居民4个月共需缴纳水费___________ 元.15•如果互为a,b相反数,x,y互为倒数,则2014 a b 2015x y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培优专题3 有理数的巧算(含答案)-

培优专题3 有理数的巧算有理数的巧算,实际上是结合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使之避繁就简,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由于有理数的巧算常常体现出方法和思维的灵活性,因此是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中,作为考察代数运算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有理数的运算中,除了一些常见的巧算方法外,还可以用平均数的估算法、连续整数的求和法、求分数和的裂项相消法等.例1计算:(-1136+13107÷24107-1718)÷(-78)×1711.分析在运算中合理运用运算律,可以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要做到合理,关键是仔细观察题中数之间的联系.解:原式=371317818 ()()362418711 -+-⨯-⨯=37398 (17)()2477 -+-⨯-=14878136206 77777777-+=.练习11.-292324×12=_________.2.1995减去它的12,再减去余下的13,再减去余下的14,…依次类推,一直减到余下的11995,•试求最后剩下的数.3.计算:472 6342+472 6352-472 633×472 635-472 634×472 636.例2 计算:3-6+9-12+…+1995-1998+2001-2004.分析 此题解法较多,如何根据其特点使运算简而巧是关键.这个题的特点是每一个数均是3的倍数,当提取公因数3后,很容易发现这个和实际上是由668•个数组成,且可相邻的两个数为一组,组成334组就可解决.解法1:原式=3×(1-2+3-4+…+665-666+667-668)=3×[(1-2)+(3-4)+…+(665-666)+(667-668)]=3×(-334)=-1002.解法2:原式=(3-6)+(9-12)+…+(1995-1998)+(2001-2004)=-3×334=-1002.练习21.计算:1+2-3-4+5+6-7-8+…+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计算:999×998 998 999-998×999 999 998.3.计算:9999n 个×9999n 个+91999n 个.例3 计算:S n =222121+-+223131+-+…+2211n n +-+22(1)1(1)1n n +++-. 分析 将每一项拆成两项之差,使得总和中构成相反数的项相消.拆项中常常用到: ①1(1)n n +=1n -11n +; ②1(1)(1)n n -+=12(11n --11n +); ③1(1)(2)n n n ++=12[1(1)n n +-1(1)(2)n n ++]. 解:先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并适当拆项.由2211n n +-=1+221n -=1+(11n --11n +), 知:222121+-=1+(1-13) 223131+-=1+(12-14) …因此S n =n+(1-13)+(12-14)+…+(11n --11n +)+(1n -12n +) =n+1+12-11n +-12n + =322992(1)(2)n n n n n ++++. 练习31.1-22+32-42+…+992-1002+1012.2.112⨯+123⨯+134⨯+…+1(1)n n+=________.3.已知:P=(2+1)(22+1)(24+1)(28+1)(216+1)(232+1).那么P的个位数是________.例4 计算:(12+13+…+12005)(1+12+13+…+12004)-(1+12+13+…+12005)(12+13+…+12004).分析四个括号中均包含12+13+…+12004,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表示它,简化计算.解:设12+13+…+12004=A,则:原式=(A+12005)(1+A)-(1+A+12005)·A=A+A2+12005+12005A-A-A2-12005A=12005.练习41.求S=1+3+32+33+ (32005)2.求1+12+212+312+…+200412.3.比较:S n=12+23448162nn++++(n是正整数)与2的大小.例5从A、B两地随机抽取10株麦苗,测得它们的株高分别如下:(单位:cm)A:76,90,84,86,81,87,86,82,85,83;B:82,84,85,89,79,80,91,89,79,74.问:哪个麦地的麦苗长得高.分析这里问哪个麦地的麦苗长得高,实质上是比较其平均数的大小.在求平均数时,若直接将各数相加求和,计算较麻烦.一般是当一组数据x1,x2,x3•…x n的各个数值较大且要求它们的和时,我们可将各数据同时减去一个适当的常数a,•得到y1=x1-a,y2=x2-a,y3=x3-a…,y n=x n-a,那么x1+x2+x3+…+x n=na+(y1+y2+y3+…y n).这里应注意的是,常数a的确定要使得新数据的求和运算尽可能简单.解:将上述两组数据分别减去85,得到两组新数据:A′:-9,5,-1,1,-4,2,1,-3,0,-2;B′:-3,-1,0,4,-6,-5,6,4,-6,-11.则A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10[85×10+(-9+5-1+1-4+2+1-3+0-2)]=110(850-10)=84.B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10[85×10+(-3-1+0+4-6-5+6+4-6-11)]=110(850-18)=83.2.∴A地麦苗长得高.练习51.已知如下数表:12 3 43 4 5 6 74 5 6 7 8 9 10…那么第200行所有数的和为__________.2.对20名儿童的身高测量如下:(单位:cm)97,101,104,98,103,101,99,97,102,96,100,102,88,100,101,96,99,102,105,98.则它们的平均身高是________.3.计算下列各数的和.49.7,50.3,49,49.3,50.5,49.4,49.8,50.2,50,50.4,49.6,49.7,50.2.答案:练习11.-35912.原式=(-30+124)×12=360+12=35912. 2.1.原式=1995×(1-12)×(1-13)×…×(1-11995) =1995×12×23…×19941995 =1.3.2原式=472 635×(472 635-472 633)+472 634×(472 634-472 636)=472 635×2-472 634×2=(472 635-472 634)×2=2.练习21.-2004.原式=(1+2-3-4)+(5+6-7-8)+…+(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4×501=-2004.2.1997.原式=(998+1)×998 998 999-998×(998 998 999+1 001 000-1) =998×998 998 999+998 998 999-998×998 998 999-998 998 000+998=999+998=1997.3.21000n 个0原式=9999n 个×9999n 个+1000n 个0+9999n 个=9999n 个×(9999n 个+1)+ 1000n 个0=9999n 个×1000n 个0+1000n 个0=(9999n 个+1)×1000n 个0=1000n 个0×1000n 个0=21000n 个0. 练习31.5151.原式=(1012-1002)+(992-982)+…+(32-22)+1=(101+100)×(101-100)+(99+98)×(99-98)+…+(3+2)×(3-2)+1 =201+197+…+1 =(2011)512+⨯ =5151.2.1n n + 原式=(1-12)+(12-13)+…+(1n -11n +) =1-11n +=1n n +. 3.5.原式=(2-1)(2+1)(22+1)…(232+1)=(22-1)(22+1)…(232+1)=(232-1)(232+1)=264-1.∵21=2,22=4,23=8,24=16,25=32,故264的末尾数字为6,∴原数的末尾数字为5. 练习41.2006312-.3S=3+32+33+…+32006, ∴2S=32006-1,∴S=2006312-. 2.2-200412.设1+12+212+…+200412=A . 则2A=2+1+12+212+…+200312,∴A=2-200412. 3.S n <2. 2S n =1+22+34+48+…+12n n -.∴2S n -S n =1+(22-12)+(34-24)+(48-38)+…+(12n n --112n n --)-2n n =1+12+14+18+…+112n --2n n 由练2知1+12+14+18+…+112n -=2-112n -. ∴S=2-112n --2n n <2. 练习51.159201.第200行的数为:200,201,202…598.方法1:200+201+…+598=(598200)3992+⨯=159201. 方法2:每个数都减去399,则得到一组新数据:-199,-198,-197…,197,198,199,其和为0,故200+201+…+598=399×399+0=159201.2.198.9.将每个数据都减去100得到一组新数据,其和为-11, 故原数据和为:100×20-11=1989,故平均身高为99.45.3.648.1.将原数据的每个数据减去50,得到一组新数据,其和为-1.9,• 故原数据和为:50×13-1.9=648.1.。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解答题专项(专题培优)

一、解答题1.小李坚持跑步锻炼身体,他以30分钟为基准,将连续七天的跑步时间(单位:分钟)记录如下:10,-8,12,-6,11,14,-3(超过30分钟的部分记为“+”,不足30分钟的部分记为“-”)(1)小李跑步时间最长的一天比最短的一天多跑几分钟?(2)若小李跑步的平均速度为每分钟0.1千米,请你计算这七天他共跑了多少千米? 解析:(1)22分钟;(2)24千米.【分析】(1)时间差=标准差的最大值-标准差的最小值;(2)先计算出一周的总运动时间,利用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计算即可.【详解】(1)()14822--=(分钟).故小李跑步时间最长的一天比最短的一天多跑22分钟.(2)()30710812611143240⨯+-+-++-=(分钟),0.124024⨯=(千米).故这七天他共跑了24千米.【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运用标准差计算时间差,标准时间计算总时间是解题的关键.2.计算(1)18()5(0.25)4+----(2)2﹣412()(63)7921-+⨯- (3)1373015-⨯ (4)22220103213()2(1)43⎡⎤--⨯-⨯--÷-⎢⎥⎣⎦. 解析:(1)3;(2)37;(3)﹣236;(4)72 【分析】(1)本式为简单的有理数加减运算,从左到右先将分数进行计算,再从左到右计算即可. (2)按照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利用乘法分配律直接去括号,再进行运算. (3)将﹣71315分解为﹣7﹣1315,再利用乘方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4)分别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计算出各数,再根据实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1)18()5(0.25)4+---- =118544--+ =3;(2)2﹣412()(63)7921-+⨯- =4122(63)(63)(63)7921⎡⎤-⨯--⨯-+⨯-⎢⎥⎣⎦ =2﹣(﹣36+7﹣6),=2﹣(﹣35)=37;(3)1373015-⨯ =﹣7×30+(﹣1315)×30 =﹣210﹣26=﹣236;(4)22220103213()2(1)43⎡⎤--⨯-⨯--÷-⎢⎥⎣⎦ =341(92)149--⨯-⨯-÷ =912-+=72. 【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要正确掌握运算顺序,即乘方运算(和以后学习的开方运算)叫做三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二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一级运算.在混合运算中要特别注意运算顺序:先三级,后二级,再一级;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3.计算:(1)()()128715--+--; (2)()()3241223125---÷+⨯--. 解析:(1)2-;(2)7.【分析】(1)先去括号,再进行有理数运算即可;(2)根据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计算可得.【详解】解:(1)12﹣(﹣8)+(﹣7)﹣15=12+8﹣7﹣15=(12+8)+(﹣7﹣15)=20﹣22=﹣2(2)﹣12﹣(﹣2)3÷45+3×|1﹣(﹣2)2|=﹣12﹣(﹣8)×54+3×|1﹣4|=﹣12+10+3×|﹣3|=﹣12+10+9=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4.表格记录的是龙岗区图书馆上周借书情况:(规定:超过200册记为正,少于200册记为负).(1)上星期五借出多少册书?(2)上星期四比上星期三多借出几册?(3)上周平均每天借出几册?解析:(1)188册;(2)25册;(3)202册【分析】(1)由题意可知,周五借出的册数少于200册,即可解答.(2)根据正负数的定义分别求出周三、周四的册数,再解答即可.(3)将5天的册数分别求出,再求平均数即可.【详解】解:(1)200-12=188册.(2)(200+8)-(200-17)=208-183=25册.(3)[(200+21)+(200+10)+(200-17)+(200+8)+(200-12)]÷5=202册.答:上星期五借出188册书,上星期四比上星期三多借出25册,上周平均每天借出202册.【点睛】主要考查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5.计算:(1)32(1)(2)(34)5⎡⎤--+---⨯⎣⎦(2)121123436⎛⎫⎛⎫-+-÷- ⎪ ⎪⎝⎭⎝⎭ 解析:(1)10;(2)3【分析】(1)先算乘方和小括号,再算中括号,后算加减即可;(2)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用乘法的分配率计算即可.【详解】解:(1)32(1)(2)(34)5⎡⎤--+---⨯⎣⎦ 1[4(1)5]=+--⨯1(45)10=++=;(2)1211121(36)23436234⎛⎫⎛⎫⎛⎫-+-÷-=-+-⨯- ⎪ ⎪ ⎪⎝⎭⎝⎭⎝⎭ 121(36)(36)(36)234=-⨯-+⨯--⨯- 18249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并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进行;有时也可以根据运算定律改变运算的顺序.6.某儿童自行车厂计划一周生产儿童自行车1400辆,平均每天生产200辆,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的生产量与计划每天的生产量有出入.实际情况如下表(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2)这周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少辆?(3)该厂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辆可得50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出部分每辆另奖12元;少生产一辆扣20元,那么该工厂这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解析:(1)该厂本周实际生产自行车1409辆;(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自行车26辆;(3)该厂工人这一周工资总额是70558元.【分析】(1)根据每天的增减量,依次相加,可得答案;(2)根据每天的增减量,用最多的一天减去最少的一天即可;(3)该厂一周工资=实际自行车产量×50+超额自行车产量×12.【详解】解:(1)1400+5-2-4+13-10+16-9=1409(辆),答:该厂本周实际生产自行车1409辆;(2)16-(-10)=26(辆),答: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自行车26辆;(3)50×1409+12×9=70558.答:该厂工人这一周工资总额是70558元.【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应用,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明白“+”是比计划多、“-”是比计划少是解题的关键.7.计算题:(1)()()121876---+-+;(2)()231513221428⎫⎛---⨯-+ ⎪⎝⎭; (3)2111(3)[]()63⨯--÷-. 解析:(1)29;(2)5-;(3)4【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即可解答本题;(2)根据有理数的乘方和乘法分配律即可解答本题;(3)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除法和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1)|-12|-(-18)+(-7)+6=12+18+(-7)+6=30+(-7)+6=23+6=29;(2)23151(32)(21)428---⨯-+ =3513132()428-+⨯-+ =35131323232428-+⨯-⨯+⨯ =-1+24-80+52=-5;(3)16×[1-(-3)2]÷(−13)=16×(1-9)×(-3) =16×(-8)×(-3) =4.【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8.计算:(1)()2131753-⨯---+ (2)311131484886⎛⎫-+⨯- ⎪⎝⎭解析:(1)6;(2)58. 【分析】 (1)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加减即可;(2)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利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再计算加减即可.【详解】(1)()2131753-⨯---+ 29753=-⨯++ 675=-++6=;(2)311131484886⎛⎫-+⨯- ⎪⎝⎭ 1591148484886=-+⨯-⨯ 3096888=-+- 30916888=-- 58=.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9.计算:()22216232⎫⎛-⨯--⎪⎝⎭解析:2【分析】原式先计算乘方,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最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可.【详解】解:()22216232⎫⎛-⨯-- ⎪⎝⎭=2136()432⨯--=213636432⨯-⨯- =24-18-4=2.【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如图,将一根木棒放在数轴(单位长度为1cm )上,木棒左端与数轴上的点A 重合,右端与数轴上的点B 重合.(1)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B 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30;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A 时,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6,由此可得这根木棒的长为________cm ;(2)图中点A 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点B 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3)由(1)(2)的启发,请借助“数轴”这个工具解决下列问题:一天,妙妙去问奶奶的年龄,奶奶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37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就119岁啦!”请问奶奶现在多少岁了?解析:(1)8;(2)14,22;(3)奶奶现在的年龄为67岁.【分析】(1)由观察数轴可知三根这样长的木棒的长度,即可求出这根木棒的长;(2)由所求出的这根木棒的长,结合图中的已知条件即可求得A 和B 所表示的数; (3)根据题意,设数轴上小木棒的A 端表示妙妙的年龄,小木棒的B 端表示奶奶的年龄,则小木棒的长表示二人的年龄差,由此参照(1)中的方法结合已知条件分析解答即可.【详解】(1)观察数轴可知三根这样长的木棒长为30624cm -=,则这根木棒的长为2438cm ÷=;(2)由这根木棒的长为8cm ,所以A 点表示为6+8=14,B 点表示为6+8+8=22;(3)借助数轴,把妙妙和奶奶的年龄差看做木棒AB ,奶奶像妙妙这样大时,可看做点B 移动到点A ,此时点A 向左移后所对应的数为37-,可知奶奶比妙妙大()11937352⎡⎤⎣÷⎦--=,则奶奶现在的年龄为1195267-=(岁). 【点睛】此题考查认识数轴及用数轴表示有理数和有理数的加减法,难度一般,读懂题干要求是关键.11.某市质量监督局从某公司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中,随意抽取了20袋进行检查,超过标准质量的部分记为正数,不足的部分记为负数,抽查的结果如下表:(2)若每袋奶粉的标准质量为480克,则抽样检测的这些奶粉的总质量是多少克? 解析:(1)多1.75克;(2)9635克【分析】(1)先计算出平均质量,若正则比标准质量多,若负则比标准质量少;(2)抽样总质量等于标准总质量加上超出的质量,或等于平均每袋质量乘以抽取的袋数.【详解】解:(1)()()15505551035110203520 1.571-÷=÷=⎡⨯+-⨯+⎤⎣⨯++⨯++⎦⨯⨯(克).所以这批样品每袋的平均质量比标准质量多1.75克.(2)()5428001.56793+⨯=(克)所以抽样检测的这些奶粉的总质量为9635克.【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和正负数的意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12.已知数轴上的点A ,B ,C ,D 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 ,b ,c ,d ,且()()22141268+++=----a b c d .(1)求a ,b ,c ,d 的值; (2)点A ,C 沿数轴同时出发相向匀速运动,103秒后两点相遇,点A 的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求点C 的运动速度;(3)A ,C 两点以(2)中的速度从起始位置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与此同时,D 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数轴正方向开始运动,在t 秒时有2BD AC =,求t 的值;(4)A ,C 两点以(2)中的速度从起始位置同时出发相向匀速运动,当点A 运动到点C 起始位置时,迅速以原来速度的2倍返回;到达出发点后,保持改后的速度又折返向点C 起始位置方向运动;当点C 运动到点A 起始位置时马上停止运动.当点C 停止运动时,点A 也停止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A ,C 两点相遇,求点A ,C 相遇时在数轴上对应的数(请直接写出答案).解析:(1)14a =-,12b =-,6c =,8d =;(2)点C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3)4t =或20;(4)23-,223-,10-. 【分析】(1)根据平方数和绝对值的非负性计算即可; (2)设点C 运动速度为x ,由题意得:101042033x AC +⨯==,即可得解; (3)根据题意分别表示出AC ,BD ,在进行分类讨论计算即可;(4)根据点A ,C 相遇的时间不同进行分类讨论并计算即可;【详解】 (1)∵()()22141268+++=----a b c d ,∴()()221412+6+80+++--=a b c d , ∴14a =-,12b =-,6c =,8d =;(2)设点C 运动速度为x ,由题意得:101042033x AC +⨯==, 解得:2x =,∴点C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3)t 秒时,点A 数为144t -+,点B 数为-12,点C 数为62t +,点D 数为8t +,∴()62144202AC t t t =+--+=-,()81220BD t t =+--=+,∵2BD AC =, ∴①2020t -≥时,()2022202t t +=-,解得:4t =; ②20-2t <0时,即t >10,()202220t t +=-,解得:20t =; ∴4t =或20.(4)C 点运动到A 点所需时间为()614102s --=,所以A ,C 相遇时间10t ≤,由(2)得103t =时,A ,C 相遇点为102144-33-+⨯=,A 到C 再从C 返回到A ,用时()()()6146147.548s ----+=; ①第一次从点C 出发时,若与C 相遇,根据题意得()852t t ⨯-=,203t =<10,此时相遇数为20226233-⨯=-;②第二次与C 点相遇,得()()87.52614t t ⨯-+=--,解得8t =<10,此时相遇点为68210-⨯=-;∴A ,C 相遇时对应的数为:23-,223-,1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动点问题,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3.计算:(1)()()30122021π--+---;(2)()41151123618⎛⎫---+÷ ⎪⎝⎭. 解析:(1)18-;(2)-17.【分析】(1)原式第一项利用绝对值代数意义进行化简,第二项利用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第三项利用零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最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2)原式先计算有理数的乘方,再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去括号进行乘法运算,最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30122021π--+--- =1118-- =18-;(2)()41151123618⎛⎫---+÷ ⎪⎝⎭ =115118236⎛⎫--+⨯ ⎪⎝⎭=115118+1818236-⨯⨯-⨯ =1-9+6-15=-17.【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计算:(1)22123()0.8(5)35⎡⎤-⨯--÷-⎢⎥⎣⎦(2)5233(2)4()(12)1234⨯-+-+--⨯- 解析:(1)13;(2)10.【分析】(1)依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法则依次运算即可;(2)分别计算乘法、绝对值和后面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再将结果相加、减.【详解】解:(1)原式=127 90.8()95⎡⎤-⨯-÷-⎢⎥⎣⎦=95 ()() 527 -⨯-=13;(2)原式=52364[(12)(12)(12)] 1234-++⨯--⨯--⨯-=64(589)-++-++=6412-++=10.【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运算顺序和每一步的运算法则.注意运算律的运用.15.把4-,4.5,0,12-四个数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出来,再用“<”把它们连接起来.解析:数轴表示见解析,140 4.52-<-<<.【分析】先根据数轴的定义将这四个数表示出来即可,再根据数轴上的表示的数,左边的总小于右边的用“<”将它们连接起来即可得.【详解】将这四个数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出来如下所示:则140 4.52-<-<<.【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熟练掌握数轴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6.小明早晨跑步,他从自己家出发,向东跑了2km到达小彬家,继续向东跑了1.5km到达小红家,然后又向西跑了4.5km到达学校,最后又向东跑回到自己家.(1)以小明家为原点,以向东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km,在图中的数轴上,分别用点A表示出小彬家,用点B表示出小红家,用点C表示出学校的位置;(2)求小红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3)如果小明跑步的速度是250m/min ,那么小明跑步一共用了多长时间?解析:(1)见解析;(2)4.5km ;(3)36分钟【分析】(1)根据题意在数轴上标出小彬家和小红家,再标出学校即可;(2)根据数轴上两点距离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得出答案;(3)先计算小明总共跑的路程,先向东跑了3.5km ,再向西跑了4.5km ,再向东跑了1km ,用总路程除以跑步速度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如图所示:(2)3.5(1) 4.5()km --=,故小红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4.5km ;(3)小明一共跑了(2 1.51)29()km ++⨯=,跑步用的时间是:900025036÷=(分钟).答:小明跑步一共用了36分钟.【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式解决本题的关键. 17.计算:(1)14-25+13(2)42111|23|()823---+-⨯÷ 解析:(1)2;(2)4【分析】 (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即可求出答案;(2)先计算乘方、绝对值、然后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14251311132-+=-+=;(2)42111|23|()823---+-⨯÷=111834--+⨯⨯ =26-+=4.【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18.计算:()2213113244812⎛⎫-+--⨯-- ⎪⎝⎭. 解析:13【分析】运用乘法的分配律去括号,再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详解】解:原式()19692=-+---()85=--1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9.计算:(1)[]2(2)18(3)24-+--⨯÷ (2)()()243513224⎡⎤----⨯÷-⎢⎥⎣⎦解析:(1)10;(2)-15【分析】(1)先算乘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2)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除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1)解:原式=4+[18-(-6)]÷4=4+24÷4=4+6=10;(2)解:原式=-1-[9-10÷(-2)]=-1-[9-(-5)]=-1-14=-15.【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0.阅读下面材料:在数轴上6与1-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6(1)7--=;在数轴上2-与3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235--=;在数轴上8-与4-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8)(4)4---=;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数a 、b ,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 a b b a =-=-.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数轴上表示数x 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_______;数轴上表示数_______和_______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2x +; (2)七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数学老师指导下,对式子23x x ++-进行探究: ①请你在草稿纸上画出数轴,当表示数x 的点在2-与3之间移动时,32x x -++的值总是一个固定的值为:_______.②请你在草稿纸上画出数轴,要使327x x -++=,数轴上表示点的数x =_______.解析:(1)3;|x−3|;x ,-2;(2)5;−3或4.【分析】(1)根据题意找出数轴上任意点间的距离的计算公式,然后进行计算即可;(2)①先化简绝对值,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②分为x >3和x <−2两种情况讨论.【详解】解:(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5)|=3;数轴上表示数x 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x−3|;数轴上表示数x 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x +2|;故答案为:3,|x−3|,x ,-2;(2)①当x 在-2和3之间移动时,|x +2|+|x−3|=x +2+3−x=5;②当x >3时,x−3+x +2=7,解得:x=4,当x <−2时,3−x−x−2=7.解得x=−3,∴x=−3或x=4.故答案为:5;−3或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绝对值的定义和化简,根据题意找出数轴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1.计算:(1)117483612⎛⎫-+-⨯ ⎪⎝⎭; (2)20213281(2)(3)3---÷⨯-. 解析:(1)36-;(2)26.【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即可;(2)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计算加减即可.【详解】解:(1)117483612⎛⎫-+-⨯ ⎪⎝⎭ 1174848483612=-⨯+⨯-⨯ 16828=-+-36=-;(2)20213281(2)(3)3---÷⨯- 31(89)8=---⨯⨯ 127=-+26=.【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运算的相关运算法则并灵活运用运算律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2.将n 个互不相同的整数置于一排,构成一个数组.在这n 个数字前任意添加“+”或“-”号,可以得到一个算式.若运算结果可以为0,我们就将这个数组称为“运算平衡”数组. (1)数组1,2,3,4是否是“运算平衡”数组?若是,请在以下数组中填上相应的符号,并完成运算;1 2 3 4 =(2)若数组1,4,6,m 是“运算平衡”数组,则m 的值可以是多少?(3)若某“运算平衡”数组中共含有n 个整数,则这n 个整数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规律? 解析:(1)是,+1-2-3+4=0;(2)m=±1,±3,±9,±11;(3)这n 个整数互不相同,在这n 个数字前任意添加“+”或“-”号后运算结果为0.【分析】(1)根据“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即可求解;(2)根据“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得到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3)根据“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可以得到n 个数的规律.【详解】解:(1)数组1,2,3,4是“运算平衡”数组,+1-2-3+4=0;(2)要使数组1,4,6,m 是“运算平衡”数组,有以下情况: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共16中情况,经计算得m=±1,±3,±9,±11;(3)这n 个整数互不相同,在这n 个数字前任意添加“+”或“-”号后运算结果为0.【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问题,理解“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3.计算:|﹣2|﹣32+(﹣4)×(12-)3 解析:162- 【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详解】解:|﹣2|﹣32+(﹣4)×(12-)3 =2﹣9+(﹣4)×(﹣18) =2+(﹣9)+12=162-. 【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24.计算:(1)-8+14-9+20(2)-72-5×(-2) 3+10÷(1-2) 10解析:(1)17;(2)1.【分析】(1)原式利用加法结合律相加即可求出值;(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1)814920--++()()=891420--++=17-+34=17(2)2310752+()(1012)--⨯-÷-()1=4958+10--⨯-÷=49+40+10-=1【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5.计算下列各题:(1)(14﹣13﹣1)×(﹣12);(2)(﹣2)3+(﹣3)×[(﹣4)2﹣6].解析:(1)13;(2)-38【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1)(14﹣13﹣1)×(﹣12)=14×(﹣12)﹣13×(﹣12)﹣1×(﹣12)=(﹣3)+4+12=13;(2)(﹣2)3+(﹣3)×[(﹣4)2﹣6]=(﹣8)+(﹣3)×(16﹣6)=(﹣8)+(﹣3)×10=(﹣8)+(﹣30)=﹣38.【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计算,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会利用简便运算简化运算是解题关键.26.计算:(1)2×(-3)3-4×(-3)(2)-22÷(12-13)×(-58)解析:(1)-42;(2)15【分析】(1)先算乘方、乘法,再算加减法即可;(2)先算括号和乘方,再算乘除即可.【详解】(1)原式 =2(27)12⨯-+=-54+12= 42-.(2)原式 =15 4()68 -÷⨯-=5 468⨯⨯=15.【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运算,掌握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是关键.27.计算:(1)()()()923126--⨯-+÷-(2)()2235112342⎛⎫-+--÷- ⎪⎝⎭. 解析:(1)1;(2)-1.【分析】 (1)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即可求解;(2)先算乘方,后算除法,最后算加减即可求解.【详解】(1)()()()923126--⨯-+÷-=962--=1;(2)()2235112342⎛⎫-+--÷- ⎪⎝⎭ =11891632-+-÷ =1893216-+-⨯ =892-+-=-1.【点睛】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28.计算下列各题:(1)()157362912⎛⎫-+⨯- ⎪⎝⎭; (2)()()2362295321343⎛⎫⎛⎫-÷⨯---+⨯- ⎪ ⎪⎝⎭⎝⎭. 解析:(1)19-;(2) 3.-【分析】 (1)利用乘法的分配律把原式化为:()()()1573636362912⨯--⨯-+⨯-,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 (2)先计算乘方运算与小括号内的运算,同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计算减法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157362912⎛⎫-+⨯- ⎪⎝⎭; ()()()1573636362912=⨯--⨯-+⨯- 182021=-+-19=-(2)()()2362295321343⎛⎫⎛⎫-÷⨯---+⨯- ⎪ ⎪⎝⎭⎝⎭ ()4452741993⎛⎫=⨯⨯---+⨯ ⎪⎝⎭ 16733⎛⎫=--- ⎪⎝⎭ 16733=-+ 9 3.3=-=-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乘法的分配律的应用,含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9.阅读下列材料:(0)0(0)(0)x x x x x x >⎧⎪==⎨⎪-<⎩,即当0x <时,1x x x x ==--.用这个结论可以解决下面问题:(1)已知a ,b 是有理数,当0ab ≠时,求a b a b+的值; (2)已知a ,b ,c 是有理数,0a b c ++=,0abc <,求b c a c a b a b c+++++的值. 解析:(1)2或2-或0;(2)-1.【分析】(1)分三种情况讨论,①0,0a b >>,②0,0a b <<,③0ab <,分别根据题意化简即可;(2)由0a b c ++=整理出,,a b c b c a a c b +=-+=-+=-,判断a b c ,,中有两正一负,再整体代入,结合题意计算即可.【详解】(1)0ab ≠∴①0,0a b >>,==1+1=2a b a b a b a b++;②0,0a b <<,==11=2a b a b a b a b+-----; ③0ab <,=1+1=0a b a b+-, 综上所述,当0ab ≠时,a b a b+的值为:2或2-或0; (2)0a b c ++=,0abc <,,a b c b c a a c b ∴+=-+=-+=- 即a b c ,,中有两正一负, ∴==()1b c a c a b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的非负性以及有理数的运算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一般,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30.计算:(1)()()674-+--;(2)()3232--⨯. 解析:(1)17-;(2)14【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即可求出值;(2)原式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1)原式134=-17=-(2)原式()86=--14=【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浙教版七上数学第二章有理数运算培优训练试题(附答案)

浙教版七上数学第二章有理数运算培优训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温馨提示:每一题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1. 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8.8×1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精确到十分位B. 精确到个位C. 精确到百位D. 精确到千位 2. 有人用600元买了一匹马,又以700元的价钱卖了出去;然后,他再用800元把它买回来,最后以900元的价钱卖出.在这桩马的交易中,他( )A. 收支平衡B. 赚了100元C. 赚了300元D. 赚了200元 3. 已知两个有理数a ,b 如果0<ab 且0>+b a ,那么( )A. a >0,b >0B. a <0,b >0C. a 、b 同号D. a 、b 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4.已知3=x ,162=y ,则=+y x ( )A. 7或1-B. 1或7-C.7117--或或或D. 7或15. 计算99001...3012011216121++++++的值为( ) A. 1001 B. 10099 C. 901 D. 991006.如图,R P N M ,,,分别是数轴上四个整数所对应的点,其中有一点是原点,并且1===PR NP MN 数a 对应的点在M 与N 之间,数b 对应的点在P 与R 之间,若3=+b a ,则原点是A. M 或RB. N 或PC. M 或ND. P 或R7.下列各式:①10=a ;②532a a a =⋅;③4122-=-;④()()()0182534=-⨯÷-+--;⑤2222x x x =+,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⑤C. ②③④D. ②④⑤8.四盏灯如图所示组成舞台彩灯,且每30秒钟灯的颜色按逆时针方向改变一次,则开灯32分钟四盏灯的颜色排列为( )9.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值为48,我们发现第1次输出的结果为24,第2次输出的结果为12,……第2019次输出的结果为( )A .3B .6C .4D .110.如图所示,圆的周长为4个单位长度,在圆的4等分点处标上数字0,1,2,3,先让圆周上数字0所对应的点与数轴上的数-2所对应的点重合,再让圆沿着数轴按顺时针方向滚动,那么数轴上的数-2018将与圆周上的哪个数字重合( )A.0B.1C.2D.3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必须是最简洁最正确的答案!11. 已知()0212=++-b a ,求()_________20192018=++a b a12.若5=a ,2=b ,且0>ab ,则_______________=+b a 13.当n 为正整数时,()()nn 21211-+-+的值是14.如图,在数轴上,点A 表示1,现将点A 沿数轴做如下移动:第一次将点A 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 1,第2次将点A 1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 2,第3次将点A 2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 3…则第6次移动到点A 6时,点A 6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是 ;按照这种规律移动下去,第2018次移动到点2018A 时,2018A 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是15.在计算机程序中,二叉树是一种表示数据结构的方法.如图,一层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1,二层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3,三层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7,…,照此规律,n 层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_______ 16.观察规律并填空:(1)4323212112=⨯=⎪⎭⎫ ⎝⎛-(2)323432232131121122=⨯⨯⨯=⎪⎭⎫ ⎝⎛-⎪⎭⎫ ⎝⎛-(3)85454334322321411311211222=⨯⨯⨯⨯⨯=⎪⎭⎫ ⎝⎛-⎪⎭⎫ ⎝⎛-⎪⎭⎫ ⎝⎛-......______11......4113112112222=⎪⎭⎫ ⎝⎛-⎪⎭⎫ ⎝⎛-⎪⎭⎫ ⎝⎛-⎪⎭⎫ ⎝⎛-n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n 是正整数,且 n ≥ 2)三.解答题(共6题,共66分)温馨提示:解答题应将必要的解答过程呈现出来!17.(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 ⎝⎛-⎪⎭⎫ ⎝⎛+⎪⎭⎫ ⎝⎛--324413322415 (2)()241258347-⨯⎪⎭⎫⎝⎛+--(3)()()2178877-⨯⨯÷- (4)()()()201938131021-÷----+-18(本题8如图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2.(1)点B 在点A 右边距A 点4个单位长度,点B 所对应的数是 ;(2)在(1)的条件下,点A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左运动,点B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当点A 运动到﹣6所在的点处时,则A 、B 两点间距离为 ;(3)在(2)的条件下,现A 点静止不动,B 点沿数轴向左运动时,经过多长时间A ,B 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19(本题8分)某足球守门员练习折返跑,从守门员位置出发,向前跑记为正数,向后跑记为负数,他的练习记录如下(单位:米):+5,﹣3,+10,﹣8,﹣6,+13,﹣10. (1)守门员最后是否回到了守门员位置? (2)守门员离开离开守门员位置最远是多少米?(3)守门员离开守门员位置达到10米以上(包括10米)的次数是多少?20(本题10分)小明有 5 张写着不同数字的卡片,请你按要求抽出卡片,完成下列各问题:(1)从中取出 2 张卡片,使这 2 张卡片上数字的乘积最大,乘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2)从中取出 2 张卡片,使这 2 张卡片上数字相除的商最小,商的最小值为________; (3)从中取出 4 张卡片,用学过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使结果为24请你写出符合要求的运算式子(至少一个)21(本题10分). 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6,-10,10,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设点P 移动时间为t 秒.(1)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P 到点A 和点C 的距离:PA=________,PC=_____________(2)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点Q 从A 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 点运动,Q 点到达C 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当点P 运动到点C 时,P 、Q 两点运动停止,①当P 、Q 两点运动停止时,求点P 和点Q 的距离;②求当t 为何值时P 、Q 两点恰好在途中相遇。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培优(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培优一、选择题1.2024年4月25号,我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发射过程中,飞船的速度约为每小时29000千米,数据29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2.9×106B.2.9×105C.2.9×104D.29×1052.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2+(﹣3)过程正确的是( )A.+(3+2)B.+(3﹣2)C.﹣(3+2)D.﹣(3﹣2)3.有一只蜗牛从数轴的原点出发,先向左(负方向)爬行9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爬行3个单位长度,用算式表示上述过程与结果,正确的是( )A.−9+3=−6B.−9−3=−12C.9−3=6D.9+3=124.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3B.a﹣c<0C.|a|>|c|D.﹣2a<﹣2b5.若式子x−2+(y+3)2=0,则(x+y)2025等于( )A.−1B.1C.−32025D.320256.计算:(−517)2023×(−325)2024=( )A.−1B.1C.−517D.−1757.22023个位上的数字是( )A.2B.4C.8D.68.求1+2+22+23+⋯+22018的值,可令S=1+2+22+23+⋯+22018,则2S=2+22+23+⋯+ 22019,因此2S−S=22019−1,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1+5+52+53+⋯+52018的值为( )A.52018−1B.52019−1C.52019−14D.52018−149.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长度为( )A.(12)3米B.(12)5米C.(12)6米D.(12)12米10.方程(x2+x﹣1)x+3=1的所有整数解的个数是( )A.5个B.4个C.3个D.2个二、填空题11.用四舍五入法对0.618取近似数(精确到0.1)是 .12.小明在电脑中设置了一个有理数运算程序:输入数a,加*键,再输入数b,就可以得到运算a*b=3a+2b,请照此程序运算(−4)*3= .13.定义一种新的运算“(a,b)”,若a c=b,则(a,b)=c,如:(2,16)=4.已知(3,9)=x,(3,y)=4,则x−y= .14.已知|3a+b+5|+(2a−2b−2)2=0,那么2a2−3ab的值为 .15.“转化”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有时借助几何图形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转化的方法.例如,借助图(1)可以把算式1+3+5+7+9+11转化为62=36.这是将数字求和问题转化为面积求和问题,从而建立数与形的联系,使问题易于解决.利用这样的方法,请观察图(2)计算12+14+18+116+132+164= .16.《算法统宗》是我国明代数学著作,它记载了多位数相乘的方法,如图1给出了34×25=850的步骤:①将34,25分别写在方格的上边和右边;②把上述各数字乘积的十位(不足写0)与个位分别填入小方格中斜线两侧;③沿斜线方向将数字相加,记录在方格左边和下边;④将所得数字从左上到右下依次排列(满十进一).若图2中a,b,c,d均为正整数,且c,d都不大于8,则b的值为 ,该图表示的乘积结果为 .三、解答题17.(1)计算:(−34−59+712)÷(−136).(2)计算:−12022−|12−1|÷3×[2−(−3)2].18.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用“<”号把它们连接起来.−3,|−3|,32,(−2)2,−(−2)19.我们知道,|a|可以理解为|a−0|,它表示: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这是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进一步地,数轴上的两个点A,B,分别用数a,b表示,那么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AB=|a−b|,反过来,式子|a−b|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和表示数b的点之间的距离,利用此结论,回答以下问题:(1)数轴上表示数8的点和表示数3的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数轴上表示数−1的点和表示数−3的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2)数轴上点A用数a表示,则①若|a−3|=5,那么a的值是_________.②|a−3|+|a+6|有最小值,最小值是_________;③求|a+1|+|a+2|+|a+3|+⋯+|a+2021|+|a+2022|+|a+2023|的最小值.20.用“※”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a※b=b2−a,如1※3=32−1=8,(1)求1※2的值;(2)求(1※2)※(−5)的值.21.老师设计了一个有理数运算的游戏.规则如下:(1)若黑板上的有理数为“−4”,求应写在纸条上的有理数;(2)学习委员发现:若正确计算后写在纸条上的结果为正数,则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最大整数是多少?22.为了增强市民的节约用水意识,自来水公司实行阶梯收费,具体情况如表:每月用水量收费不超过10吨的部分水费1.6元/吨10吨以上至20吨的部分水费2元/吨20吨以上的部分水费2.4元/吨(1)若小刚家6月份用水15吨,则小刚家6月份应缴水费_____ 元.(直接写出结果)(2)若小刚家7月份的平均水费为1.75元/吨,则小刚家7月份的用水量为多少吨?(3)若小刚家8月、9月共用水40吨,9月底共缴水费79.6元,其中含2元滞金(水费为每月底缴纳.因8月份的水费未按时缴,所以收取了滞纳金),已知9月份用水比8月份少,求小明算8、9月各用多少吨水?四、综合题23.阅读理解:计算(1+12+13)(12+13+14)−(1+12+13+14)(12+13)时,若把分别(12+13)与(12+13+14)看作一个整体,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可以大大简化难度,过程如下:解:令12+13=x,12+13+14=y,则原式=.(1+x)y−(1+y)x=y+xy−x−xy=y−x=1 4(1)上述过程使用了什么数学方法? ;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 ;(填一个即可)(2)用上述方法计算:①(1+12+13+14)(12+13+14+15)−(1+12+13+14+15)(12+13+14);②(1+12+13+…+1n−1)(12+13+14+…+1n)−(1+12+13+…+1n)(12+13+14…+1n−1);③计算:1×2×3+2×4×6+3×6×9+4×8×12+5×10×151×3×5+2×6×10+3×9×15+4×12×20+5×15×25.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2.【答案】D3.【答案】A4.【答案】B5.【答案】A6.【答案】D7.【答案】C8.【答案】C9.【答案】C10.【答案】B11.【答案】0.612.【答案】−613.【答案】−7914.【答案】−415.【答案】636416.【答案】3;72817.【答案】(1)26;(2)1618.【答案】图见解答,−3<3<−(−2)<|−3|<(−2)2219.【答案】(1)5,2(2)①8或−2;②9;③102313220.【答案】(1)3(2)2221.【答案】(1)4(2)322.【答案】(1)解:∵小刚家6月份用水15吨,∴小刚家6月份应缴水费为10×1.6+(15-10)×2=26(元),故答案为:26.(2)解:由题意知小刚家7月份的用水量超过10吨而不超过20吨,设小刚家7月份用水量为x吨,依题意得:1.6×10+2(x-10)=1.75x ,解得:x =16,答:小刚家7月份的用水量为16吨.(3)解:因小刚家8月、9月共用水40吨,9月份用水比8月份少,所以8月份的用水量超过了20吨.设小刚家9月份的用水量为x 吨,则8月份的用水量为(40-x )吨,①当x≤10时,依题意可得方程:1.6x+16+20+2.4(40-x-20)+2=79.6解得:x =8,②当10<x <20时,依题意得:16+2(x-10)+16+20+2.4(40-x-20)+2=79.6解得:x =6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小刚家8月份用水32吨,9月份用水8吨.23.【答案】(1)换元法;整体思想(转化思想)(2)解:①令12+13+14=a ,12+13+14+15=b ,∴b-a=15,∴原式=(1+a )b-(1+b )a=b+ab-a-ab=b-a=15;②令12+13+…+1n−1=m ,12+13+14+1n =t ,∴t-m=1n,∴原式=(1+m )t-(1+t )m=t+mt-m-mt=t-m=1n;③令1×2×3=x ,1×3×5=y ,∴x y =615=25∴原式=x +2x +3x +4x +5x y +2y +3y +4y +5y =15x 15y =x y =25.。
有理数的及其运算---培优题库4(含解析)

有理数及其运算培优题库41.如图,在一个由6个圆圈组成的三角形里,把1到6这6个数分别填入图的圆圈中,要求三角形的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S都相等,那么S的最大值是()A.9 B.10 C.12 D.132.如图所示,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且a、b满足|2a+6|+|b﹣9|=0(1)点A表示的数为,点B表示的数为;(2)若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请在点A、点B之间的数轴上找一点C,使BC=2AC,则C点表示的数为;(3)在(2)的条件下,若一动点P从点A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速度由A向B运动;同一时刻,另一动点Q从点C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速度由C向B运动,终点都为B点.当一点到达终点时,这点就停止运动,而另一点则继续运动,直至两点都到达终点时才结束整个运动过程.设点Q运动时间为t秒.请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到点A的距离PA=,点Q到点B的距离QB=;点P与点Q之间的距离 PQ=.3.【阅读理解】点A、B、C为数轴上三点,如果点C在A、B之间且到A的距离是点C到B的距离3倍,那么我们就称点C 是{A,B}的奇点.例如,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3,点B表示的数为1.表示0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3,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B}的奇点;又如,表示﹣2的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3,那么点D就不是{A,B}的奇点,但点D是{B,A}的奇点.【知识运用】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3,点N所表示的数为5.(1)数所表示的点是{M,N}的奇点;数所表示的点是{N,M}的奇点;(2)如图3,A、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50,点B所表示的数为30.现有一动点P从点B出发向左运动,到达点A停止.P点运动到数轴上的什么位置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奇点?4.在有理数范围内,我们定义三个数之间的新运算法则“⊕”;a⊕b⊕c=(|a﹣b﹣c|+a+b+c).如:1⊕(﹣2)⊕3=[|1﹣(﹣2)﹣3|+1+(﹣2)+3]=1.解答下列问题:(1)计算:⊕(﹣3)⊕(﹣)的值;(2)在﹣,﹣,﹣,0,,,,,,这11个数中,任意取三个数作为a,b,c的值,进行“a⊕b⊕c”运算,求在所有计算的结果中的最大值.5.数轴上点A,C对应的数分别是a,c,且a,c满足:|a+6|+(c﹣1)2=0,点B对应的数是﹣2.(1)填空:a=,c=;在数轴上描出点A,B,C;(2)若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m,且满足|m﹣1|+|m+6|=15,则m=;(3)若A,B两点同时沿数轴正方向匀速运动,点A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B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在运动过程中,点A到点C的距离是点B到点C距离的3倍时,点A对应的数是多少?6.如图,在单位长度为1的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点A、C表示的有理数互为相反数(1)请在数轴上标出原点O,并在点A、B、C、D上方标出它们所表示的有理数;(2)A、C两点间的距离AC=,B、D两点间距离BD=;(3)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这两个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的绝对值来表示,如果数轴上点M表示的有理数是x,点N表示的有理数是y,那么M、N两地间的距离用含有绝对值的式子可以表示为;(4)设点P在数轴表示的有理数是x,借助数轴解答下列问题:①式子|x﹣4|表示点P与有理数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x+1|表示点P与有理数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②当x是哪个有理数或哪个有理数范围内时,式子|x﹣4|+|x+1|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③若式子|x﹣4|+|x+1|的值是6,那么点P所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7.已知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a,b,且(a﹣1)2+|b+2|=0.(1)求a,b的值;(2)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c,且与A、B两点的距离和为11,求c值;(3)小蜗牛甲以1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从点B出发向其左边6个单位长度外的食物爬去,3s后位于点A 的小蜗牛乙收到它的信号,以2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也迅速爬向食物,小蜗牛甲到达后背着食物立即返回,与小蜗牛乙在数轴上D点相遇,则点D表示的有理数是什么?从出发至此时,小蜗牛甲共用去多少时间?8.根据下面给出的数轴,解答下面的问题:(1)请你根据图中A、B(B在﹣2与﹣3的正中)两点的位置,分别写出它们所表示的有理数A:B:;(2)观察数轴,与点A的距离为4的点表示的数是:;(3)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点与﹣2表示的点重合,则B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4)若数轴上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10(M在N的左侧),且M、N两点经过(3)中折叠后互相重合,则M、N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M: N:.9.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点A与原点O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O,则AO=|a﹣0|=|a|,类似地,点B与原点O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O,则BO=|b|,点A与点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a ﹣b|.请结合数轴,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数轴上表示m和﹣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数轴上表示m和﹣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则有理数m是;(4)若x表示一个有理数,并且x比﹣3大,x比1小,则|x﹣1|+|x+3|=;(5)求满足|x﹣2|+|x+4|=6的所有整数x的和.10.结合数轴与绝对值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m和数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为|m﹣n|.(1)例如:数轴上表示4和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1|=数轴表示5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2)|=|5+2|=(2)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表示﹣4的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表示2的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若数轴上a位于﹣4与2之间,求|a+4|+|a﹣2|的值;(3)当a=时,|a+5|+|a﹣1|+|a﹣4|的值最小,最小值为.11.如图,数轴上A、B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a和b,且(a+5)2+|b﹣7|=0.(1)则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2)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然后在新的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如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到2017次时,求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3)在(2)的条件下,点P在某次运动时恰好到达某一个位置,使点P到点B的距离是点P到点A的距离的3倍?请直接写出此时点P的位置,并指出是第几次运动.12.阅读下面材料:已知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当A、B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在原点,如图1,|AB|=|OB|=|b|=|a﹣b|,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1)如图2,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AB|=|OB|﹣|OA|=|b|﹣|a|=b﹣a=|a﹣b|(2)如图3,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AB|=|OB|﹣|OA|=|b|﹣|a|=﹣b﹣(﹣a)=a﹣b=|a﹣b| (3)如图4,点A、B在原点的两边,|AB|=|OA|+|OB|=|a|+|b|=a+(﹣b)=a﹣b=|a﹣b|综上,数轴上A、B两点的距离|AB|=|a﹣b|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如果|AB|=2那么x为.(3)若x表示一个有理数,则|x﹣1|+|x+3|有最小值吗?若有,请求出最小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13.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因此,为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常常需要把“数”和“形”结合起来.【教材回顾由形想数】下图选自教材《合并同类项》(单位略)(1)从图1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学校的占地面积可以表示为100a+200a+240b+60b,也可以表示为【速算研究由数想形】37×33,26×24,79×71,…是一些十位数字相同,且个位数字之和是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算式,是否可以找到一种速算方法?图形建模:用长方形的面积表示两个正数的乘积,以37×33为例:构图方法:如图2,画长为37,宽为33的长方形,将这个37×33的长方形从右边切下一个长为30,宽为3的小长方形,拼接到原长方形的上面.图形分析:原长方形面积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37×33的长方形面积(30+7+3)×30的长方形与右上角3×7的矩形面积之和,即37×33=(30+10)×30+3×7=4×3×100+3×7=1221.用文字表述37×33的算方法是:十位数字3加1的和与3相乘,再乘以100,加上个位数字3与7的积,构成运算结果.(2)①类比示例:对于26×24,画图并简要说明其构图方法、速算方法.②归纳提炼:两个十位数字相同,并且个位数字之和是10的两位数相乘的速算方法是.(用文字语言表述)(3)①如图3,你能破解其中的奥妙吗?请画图解释图3的速算方法,并标出必要数据.②归纳提炼:用字母表示①中的速算方法:ab=.(用符号语言表述,设其中一个两位数是a,另一个两位数是b).14.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表示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数轴上有一点C,且C 点到A点的距离是C点到B点距离的2倍,且a、b满足|a+4|+(b﹣11)2=0.(1)直接写出点C表示的数;(2)点P从A点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点Q同时从B点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若AP+BQ =2PQ,求时间t;(3)数轴上有一定点N,N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2,若点P与点M同时从A点出发,一起向右运动,P点的速度为每秒6个单位,M点的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在P点到达点B之前:①的值不变;②2BM﹣BP的值不变,其中只有一个正确,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15.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表示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C是AB的中点,且a、b满足|a+2|+(b+2a)2=0(1)求点C表示的数;(2)若点P从A向右运动,点M为AP中点,在P点到达点B之前,求证:2BM﹣BP为定值(3)点P从A点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点Q同时从B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若AP+BQ=2PQ,求时间t.16.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已知a、b满足(3a+b)2+|b﹣6|=0,(1)求a、b的值;(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C,使得C到B的距离是C到A的距离的3倍,求点C表示的数;(3)若小蚂蚁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小蚂蚁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丙同学观察两只小蚂蚁运动,在它们刚开始运动时在原点O处放置一颗饭粒,乙在碰到饭粒后立即背着饭粒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求甲、乙两只小蚂蚁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所对应的时间t.17.如图,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出,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上图,完成下列填空:(1)如果点A表示的数是3,将点A先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为;(2)如果点A表示的数是﹣4,将点A先向右移动1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16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 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为;(3)一般地,如果点A表示的数是a,将点A先向右移动m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n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为.18.已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c﹣5)2+|a+b|=0.(1)请求出a、b、c的值;(2)a、b、c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点P为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点P在﹣1到1之间运动时(即﹣1≤x≤1时),请化简式子:|x+1|﹣|x﹣1|﹣2|x+3|;(写出化简过程);(3)在(1)、(2)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C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3秒钟后,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请求BC﹣AB的值.19.已知数轴上,点O为原点,点A对应的数为11,点B对应的数为b,点C在点B右侧,长度为3个单位的线段BC在数轴上移动,(1)如图1,当线段BC在O,A两点之间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恰好满足线段AC=OB,求此时b的值;(2)线段BC在数轴上沿射线AO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AC﹣OB=AB?若存在,求此时满足条件的b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某景区一电瓶小客车接到任务从景区大门出发,向东走2千米到达A景区,继续向东走2.5千米到达B 景区,然后又回头向西走8.5千米到达C景区,最后回到景区大门.(1)以景区大门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以1个单位长表示1千米,建立如图所示的数轴,请在数轴上表示出上述A、B、C三个景区的位置.(2)A景区与C景区之间的距离是多少?(3)若电瓶车充足一次电能行走15千米,则该电瓶车能否在一开始充足电而途中不充电的情况下完成此次任务?请计算说明.21.材料1:一般地,n个相同因数a相乘:记为a n.如23=8,此时,3叫做以2为底的8的对数,记为log28(即log28=3).那么,log39=,(log216)2+log381=.材料2:新规定一种运算法则:自然数1到n的连乘积用n!表示,例如:1!=1,2!=2×1=2,3!=3×2×1=6,4!=4×3×2×1=24,…在这种规定下,请你解决下列问题:(1)计算 5!=(2)已知x为整数,求出满足该等式的x:=1.22.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有关问题:我们知道,|m|=.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一结论来化简含有绝对值的代数式,如化简代数式|m+1|+|m﹣2|时,可令m+1=0和m﹣2=0,分别求得m=﹣1,m=2(称﹣1,2分别为|m+1|与|m﹣2|的零点值).在实数范围内,零点值m=﹣1和m=2可将全体实数分成不重复且不遗漏的如下3种情况:(1)m<﹣1;(2)﹣1≤m<2;(3)m≥2.从而化简代数式|m+1|+|m﹣2|可分以下3种情况:(1)当m<﹣1时,原式=﹣(m+1)﹣(m﹣2)=﹣2m+1;(2)当﹣1≤m<2时,原式=m+1﹣(m﹣2)=3;(3)当m≥2时,原式=m+1+m﹣2=2m﹣1.综上讨论,原式=通过以上阅读,请你解决以下问题:(1)分别求出|x﹣5|和|x﹣4|的零点值;(2)化简代数式|x﹣5|+|x﹣4|;(3)求代数式|x﹣5|+|x﹣4|的最小值.23.已知:在一条东西向的双轨铁路上迎面驶来一快一慢两列火车,快车长AB=2(单位长度),慢车长CD =4(单位长度),设正在行驶途中的某一时刻,如图,以两车之间的某点O为原点,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画数轴,此时快车头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a,慢车头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b.若快车AB以6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继续行驶,同时慢车CD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继续行驶,且|a+8|与(b ﹣16)2互为相反数.(1)求此时刻快车头A与慢车头C之间相距多少单位长度?(2)从此时刻开始算起,问再行驶多少秒钟两列火车行驶到车头AC相距8个单位长度?(3)此时在快车AB上有一位爱动脑筋的七年级学生乘客P,他发现行驶中有一段时间t秒钟,他的位置P 到两列火车头A、C的距离和加上到两列火车尾B、D的距离和是一个不变的值(即PA+PC+PB+PD为定值).你认为学生P发现的这一结论是否正确?若正确,求出这个时间及定值;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24.如图,半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片上有一点Q与数轴上的原点重合(提示:计算结果保留π)(1)把圆片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点Q到达数轴上点A的位置,点A表示的数是(2)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3,﹣1,,+4,﹣3,①第3次滚动周后,Q点回到原点.第6次滚动周后,Q点距离原点4π②当圆片结束运动时,Q点运动的路程共有多少?25.观察下列各式:=×(1﹣),=×(﹣),=×(﹣),…,=×(),…(1)归纳猜想:=.(2)巧计算:+++…+‘(3)巧解方程:++=.26.【背景知识】数轴上A点、B点表示的数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线段AB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问题情境】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40和20,点A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1)运动开始前,A、B两点的距离为;线段AB的中点M所表示的数为.(2)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A、B两点经过多少秒会相遇,相遇点所表示的数是什么?(3)当t为多少时,线段AB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5?27.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在学习绝对值时,我们知道了绝对值的几何含义,如|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3|=|5﹣(﹣3)|,所以|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5﹣0|,所以|5|表示5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1)一般地,点A、B、C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x、﹣2、1,那么A到B的距离与A到C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用含绝对值的式子表示).(2)利用数轴探究:①满足|x﹣3|+|x+1|=6的x的所有值是.②|x﹣3|+|x+1|的最小值是.28.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在学习绝对值时,老师教过我们绝对值的几何含义,如|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3|=|5﹣(﹣3)|,所以|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5﹣0|,所以|5|表示5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一般地,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那么A、B 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b|.(1)点A、B、C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x、﹣2、1,那么A到B的距离与A到C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用含绝对值的式子表示).(2)利用数轴探究:①找出满足|x﹣3|+|x+1|=6的x的所有值是,②设|x﹣3|+|x+1|=p,当x 的值取在不小于﹣1且不大于3的范围时,p的值是不变的,而且是p的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当x的值取在的范围时,|x|+|x﹣2|取得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3)求|x﹣3|+|x﹣2|+|x+1|的最小值为,此时x的值为.(4)求|x﹣3|+|x﹣2|+|x+1|+|x+2|的最小值,求此时x的取值范围.29.如果有理数a、b满足|ab﹣2|+(1﹣b)2=0,试求:++…+的值.30.如图,半径为1个单位的圆片上有一点A与数轴上的原点重合,AB是圆片的直径.(注:结果保留π)(1)把圆片沿数轴向左滚动半周,点B到达数轴上点C的位置,点C表示的数是数(填“无理”或“有理”),这个数是(2)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2,﹣1,+4,﹣6,+3①第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远②当圆片结束运动时,此时点A所表示的数是.31.如图,半径为1个单位的圆片上有一点A与数轴上的原点重合,AB是圆片的直径.(结果保留π)(1)把圆片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C的位置,点C表示的数是数(填“无理”或“有理”),这个数是;(2)把圆片沿数轴滚动2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D的位置,点D表示的数是;(3)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2,﹣1,+3,﹣4,﹣3.第几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近?第几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远?32.如图1,有一个玩具火车放置在数轴上,若将火车在数轴上水平移动,则当A点移动到B点时,B点所对应的数为15,当B点移动到A点时,A点所对应的数为3(单位:单位长度).由此可得(1)玩具火车的长为个单位长度.(2)你能解决下面问题吗?一天,小明去问奶奶的年龄,奶奶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40年才出生呢;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已是老寿星,116岁了!”小明心想:奶奶的年龄到底是多少岁呢?请你帮他求出来.(3)在(1)的条件下数轴上放置与AB一模一样的玩具火车CD,使原点与C重合,两列玩具火车分别从O 和A同时向右出发,已知CD火车速度1个单位/秒,AB火车速度为0.5个单位/秒,问几秒两火车头A与C 相距1个单位?33.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计算:1+21+22+23+24+25+26+27+28+29,老师在教室巡视了一圈,发现同学们都做不出来,于是给出答案:解:令s=1+21+22+23+24+25+26+27+28+29①则2s=2+22+23+24+25+26+27+28+29+210②②﹣①得s=210﹣1根据以上方法请计算:(1)1+2+22+23+…+22015(写出过程,结果用幂表示)(2)1+3+32+33+…+32015=(结果用幂表示)34.阅读材料:求1+2+22+23+24+…+22013的值.解:设S=1+2+22+23+24+…+22012+22013,将等式两边同时乘2得:2S=2+22+23+24+25+…+22013+22014将下式减去上式得2S﹣S=22014﹣1即S=22014﹣1即1+2+22+23+24+…+22013=22014﹣1仿照此法计算:1+2+22+23+ (2100)35.计算:1+2﹣3﹣4+5+6﹣7﹣8+9+10﹣11﹣12+…+2005+2006﹣2007﹣2008.36.甲、乙、丙三个教师承担本学期期末考试的第17题的网上阅卷任务,若由这三人中的某一人独立完成阅卷任务,则甲需要15小时,乙需要10小时,丙需要8小时.(1)如果甲乙丙三人同时改卷,那么需要多少时间完成?(2)如果按照甲、乙、丙、甲、乙、丙,…的次序轮流阅卷,每一轮中每人各阅卷1小时,那么需要多少小时完成?(3)能否把(2)题所说的甲、乙、丙的次序作适当调整,其余的不变,使得完成这项任务的时间至少提前半小时?(答题要求:如认为不能,需说明理由;如认为能,请至少说出一种轮流的次序,并求出相应能提前多少时间完成阅卷任务)37.某超市在国庆期间推出如下优惠购物方案:①一次性购物不超过100元不享受优惠;②一次性购物超过100元但不超过300元一律九折优惠;③一次性购物超过300元一律八折优惠.王强两次购物分别付款80元、234元;若他一次性购买,比分两次购买可省多少元?38.阅读下列材料:我们知道|x|的几何意义是在数轴上数x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即|x|=|x﹣0|,也就是说,|x|表示在数轴上数x与数0对应点之间的距离,这个结论可以推广为|x1﹣x2|表示在数轴上x1,x2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例1:解方程|x|=2,容易看出,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为2点的对应数为2或﹣2,即该方程的解为x=2或x=﹣2例2:解不等式|x﹣1|>2,如图1,在数轴上找出|x﹣1|=2的解,即到1的距离为2的点对应的数为﹣1和3,则|x﹣1|>2的解集为x<﹣1或x>3.例3:解方程|x﹣1|+|x+2|=5.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知,该方程表示求在数轴上与1和﹣2的距离之和为5的点对应的x的值在数轴上,1和﹣2的距离为3,满足方程的x对应点在1的右边或﹣2的左边,若x对应点在1的右边,由图2可以看出x=2.同理,若x对应点在﹣2的左边,可得x=﹣3,故原方程的解是x=2或x=﹣3.参考阅读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方程|x+3|=4的解为.(2)不等式|x﹣3|+|x+4|≥9的解集为.39.如果表示运算x+y+z,表示运算a﹣b﹣c+d,那么的结果是多少?40.今年铁路大提速,小明的爸爸因要出差,于是去火车站查询列车的开行时间.下面是小明的爸爸从火车站带回家的最新时刻表:2015年10月18日起1008次列车时刻表始发点发车时间终点站到站时间A站上午8:20 B站次日12:20小明的爸爸找出以前同一车次的时刻表如下:2014年1008次列车时刻表到站时间始发点发车时间终点站A站下午14:30 B站第三日8:30 比较了两张时刻表后,小明的爸爸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帮小明解答:(1)请直接写出现在该次列车的运行时间是多少小时?(2)现在该次列车的运行时间比以前缩短了多少小时?(3)若该次列车提速后的平均时速为每小时200千米,那么,该次列车原来的平均时速为多少?(结果精确到个位)41.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2.5,解答下列各问:(2)观察数轴,与点A的距离为10的点表示的数为;(3)若将数轴折叠,使点A恰好与表示3的点重合,则点B与表示的点重合;(4)若数轴上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16,点P在点Q的左侧,且P、Q两点按(3)中的方式折叠后互相重合,则P、Q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42.为了计算1+2+22+23+24+…+29+210的值,我们采用如下的方法:设S=1+2+22+23+24+…+29+210①,则2S=2+22+23+24+…+29+210+211②,由②﹣①,得S=211﹣1,利用上述的方法,求1+5+52+53+54+…+52014+52015的值.43.某大型超市上周日购进新鲜的黄瓜1000公斤,每公斤1.5元,受暴发的“毒黄瓜”的影响,销售价格出现较大的波动,表中为一周内黄瓜销售价格的涨跌情况(涨为正,跌为负,其中星期一的销售价格是与进价比较,单位:元):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每公斤销售+0.3 +0.4 ﹣0.5 ﹣0.6 ﹣0.7 +0.1 价涨跌(与前一天比较)(1)到星期二时,每公斤的黄瓜售价是多少元?(2)本周最低售价是每公斤多少元?(3)已知截止到星期五,已卖出黄瓜700公斤,销售总额为935元.如果超市星期六能将剩下的黄瓜全部卖出.不考虑损耗等其他因素,请算算该超市本周销售黄瓜是盈还是亏?盈亏是多少?44.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折叠纸面.例如:若数轴上数2表示的点与数﹣2表示的点重合,则数轴上数﹣4表示的点与数4表示的点重合,根据你对例题的理解,解答下列问题:(1)若数轴上数2表示的点与﹣2表示的点重合,则数轴上数﹣6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2)若数轴上数﹣3表示的点与数1表示的点重合.①则数轴上数3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②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16,并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如果A点表示的数比B点表示的数大,则A点表示的数是多少?45.如图1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格点处有4只甲虫A、B、C、D,它们爬行规律总是先左右,再上下.规定:向右与向上为正,向左与向下为负.从A到B的爬行路线记为:A→B(+1,+3),从B到A的爬行路线为:B→A(﹣1,﹣3),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爬行信息,第二个数表示上下爬行信息,那么图中(1)A→C(,),B→D(,);(2)若甲虫A的爬行路线为A→B→C→D(如左图),请计算甲虫A爬行的路程;(3)若甲虫A的爬行路线依次为(+2,+2),(+1,﹣1),(﹣2,+3),(﹣1,﹣2),最终到达甲虫P处,请在图2标出甲虫A的爬行路线示意图及最终甲虫P的位置;若甲虫A向上爬行的速度为每秒0.5个单位长度,向下爬行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向左或向右爬行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请计算甲虫A 爬行的时间.46.计算下面各题(1)计算:+++…++(2)计算:1++++…+.47.(一)问题:你能比较两个数20102011和20112010的大小吗?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把它抽象成数学问题,写出它的一般形式,即比较n n+1和(n+1)n的大小(n为自然数),然后从简单情形入手,从中发现规律,经过归纳猜想出结论.(1)通过计算,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培优50题含详细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培优50题一.填空题(共5小题)1.=2.若|a|+|b|=2,则满足条件的整数a、b的值有组.3.已知a,b,c,d分别是一个四位数的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字,且低位上的数字不小于高位上的数字,当|a﹣b|+|b﹣c|+|c﹣d|+|d﹣a|取得最大值时,这个四位数的最小值是.4.如图,若数轴上a的绝对值是b的绝对值的3倍,则数轴的原点在点或点.(填“A”、“B”“C”或“D”)5.|x+1|+|x﹣2|+|x﹣3|的值为.二.解答题(共45小题)6.在一个3×3的方格中填写了9个数字,使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得到的3×3的方格称为一个三阶幻方.(1)在图1中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字,使它构成一个三阶幻方;(2)如图2的方格中填写了一些数和字母,当x+y的值为多少时,它能构成一个三阶幻方.7.阅读下面解题过程:计算:解:原式=(第一步)=(﹣15)÷(﹣25)(第二步)=(第三步)回答:1)上面解题过程中有两个错误,第一处是第步,错误的原因是,第二处是第步,错误的原因是;( (2)正确的结果是.8.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A 表示的数为 6,点 B 表示的数为﹣4,点 C 是 AB 的中点,动点P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x 秒(x>0).(1)当 x =秒时,点 P 到达点 A .(2)运动过程中点 P 表示的数是(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3)当 P ,C 之间的距离为 2 个单位长度时,求 x 的值.9.观察下列两个等式:3+2=3×2﹣1,4+﹣1,给出定义如下:我们称使等式 a +b =ab ﹣1 成立的一对有理数 a ,b 为“椒江有理数对”,记为(a ,b ),如:数对(3,2),(4, )都是“椒江有理数对”.(1)数对(﹣2,1),(5,)中是“椒江有理数对”的是 ;(2)若(a ,3)是“椒江有理数对”,求 a 的值;(3)若(m ,n )是“椒江有理数对”,则(﹣n ,﹣m )“椒江有理数对” 填“是”、“不是”或“不确定”).(4)请再写出一对符合条件的“椒江有理数对”(注意:不能与题目中已有的“椒江有理数对”重复)10.计算:(﹣+1 ﹣ )÷(﹣ )×|﹣110﹣(﹣3)2|11.已知 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并且 x 的绝对值等于 2.试求:x 2﹣(a +b +cd )+2(a +b )的值.12.如图,A 、B 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 点对应的数为﹣20,B 点对应的数为 100.(1)请写出与 A 、B 两点距离相等的点 M 所对应的数;(2)现有一只电子蚂蚁 P 从 B 点出发,以 6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 Q 恰好从 A 点出发,以 4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 点相遇,你知道 C 点对应的数是多少吗?(3)若当电子蚂蚁 P 从 B 点出发时,以 6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 Q 恰好从 A 点出发,以 4 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请问:当它们运动多少时间时,两只蚂蚁间的距离为20个单位长度?13.如图,点A、B都在数轴上,O为原点.(1)点B表示的数是;(2)若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则2秒后点B表示的数是;(3)若点A、B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而点O不动,t秒后,A、B、O三个点中有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求t的值.14.若“三角”表示运算:a﹣b+c,若“方框”,表示运算:x﹣y+z+w,求的值,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15.对于有理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a⊙b=|a+b|+|a﹣b|.(1)计算2⊙(﹣4)的值;(2)若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b.16.乐乐的爸爸投资股票,有一次乐乐发现爸爸持有股票的情况如表格所示:请你帮助分析:乐乐爸爸究竟是赚了还是赔了,赚或赔了多少元?股票名称每股净赚(元)股数天河北斗白马海湖﹣22+1.5﹣4﹣(﹣2)5001000100050017.阅读下列内容,并完成相关问题:小明说:“我定义了一种新的运算,叫❈(加乘)运算.”然后他写出了一些按照❈(加乘)运算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的算式:(+4)❈(+2)=+6;(﹣4)❈(﹣3)=+7;(﹣5)❈(+3)=﹣8;(+6)❈(﹣7)=﹣13;(+8)❈0=8;0❈(﹣9)=9.小亮看了这些算式后说:“我知道你定义的❈(加乘)运算的运算法则了.”聪明的你也明白了吗?(1)归纳❈(加乘)运算的运算法则:两数进行❈(加乘)运算时,.特别地,0和任何数进行❈(加乘)运算,或任何数和0进行❈(加乘)运算,.(2)计算:[(﹣2)❈(+3)]❈[(﹣12)❈0](括号的作用与它在有理数运算中的作用一致)(3)我们知道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两种运算律在有理数的❈(加乘)运算中还适用吗?请你任选一个运算律,判断它在❈(加乘)运算中是否适用,并举例验证.举一个例子即可)”18.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折叠纸面.例如:若数轴上数2表示的点与数﹣2表示的点重合,则数轴上数﹣4表示的点与数4表示的点重合,根据你对例题的理解,解答下列问题:若数轴上数﹣3表示的点与数1表示的点重合.(根据此情境解决下列问题)①则数轴上数3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②若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5个单位长度,并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则B点表示的数是.③若数轴上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18,并且M、N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如果M点表示的数比N点表示的数大,则M点表示的数是.则N点表示的数是.19.现定义新运算“※”,对任意有理数a、b,规定a※b=ab+a﹣b,例如:1※2=1×2+1﹣2=1,(1)求3※(﹣5)的值;(2)若(﹣3)※b与b互为相反数,求b的值.20.已知a是最小的正整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c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表示有理数dB ,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4,求 a ﹣b ﹣c +d 的值.21.阅读下列材料:点 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两个数 a 、b ,A 、B 两点间的距离记为|AB|,O 表示原点.当A 、B 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 A 为原点,如图 1,则|AB|=|OB|=|b |=|a ﹣b |;当 A 、B 两点都不在原点时,①如图 2,若点 A 、B 都在原点的右边时,|AB|=|OB|﹣|OA|=|b |﹣|a|=b ﹣a =|a ﹣b |;②如图 3,若点 A 、B 都在原点的左边时,|AB|=|OB|﹣|OA|=|b |﹣|a|=﹣b ﹣(﹣a )=|a﹣b |;③如图 4,若点 A 、B 在原点的两边时,|AB|=|OB|+|OA|=|b |+|a|=﹣b +a =|a ﹣b |.回答下列问题:(1)综上所述,数轴上 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AB|=.(2)若数轴上的点 A 表示的数为 3,点 B 表示的数为﹣4,则 A 、 两点间的距离为 ;(3)若数轴上的点 A 表示的数为 x ,点 B 表示的数为﹣2,则|AB|= ,若|AB|=3,则 x 的值为.22.已知数轴上 A ,B 两点对应数分别为﹣2 和 5,P 为数轴上一点,对应数为 x .(1)若 P 为线段 AB 的三等分点(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相等的三部分的两个点) 求 P点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 P ,使 P 点到 A 点,B 点距离和为 10?若存在,求出 x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 A ,点 B 和点 P (P 点在原点)同时向左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 1,6,3 个长度单位/分,则第几分钟时,A ,B ,P 三点中,其中一点是另外两点连成的线段的中点?23.已知|x|=5,|y|=3.(1)若 x ﹣y >0,求 x +y 的值;(2)若 xy <0,求|x ﹣y|的值;(3)求 x ﹣y 的值.24.解答下列问题::(1)计算:6÷(﹣ + )方方同学的计算过程如下:原式=6÷(﹣ )+6÷ =﹣12+18=6.请你判断方方同学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你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2)请你参考黑板中老师的讲解,用运算律简便计算(请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①999×(﹣15);②999×118 +333×(﹣ )﹣999×18 .25.阅读材料,解答下列问题:例:当 a =5,则|a|=|5|=5,故此时 a 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当 a =0 时,|a|=0,故此时 a的绝对值是 0;当 a <0 时,如 a =﹣5,则|a|=|5|=﹣(5)=5,故此时 a 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综上所述,一个数的绝对值要分三种情况,即|a|=这种分析方法涌透了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思想.请仿照图例中的分类讨论,解决下面的问题:(1)|﹣4+5|=;|﹣ ﹣3|= ;(2)如果|x+1|=2,求 x 的值;(3)若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位于﹣3 与 5 之间,求|a +3|+|a ﹣5|的值;(4)当 a =时,|a ﹣1|+|a +5|+|a ﹣4|的值最小,最小值是 .26.为体现社会对教师的尊重,教师节这一天上午,出租车司机小王在东西向的公路上免费接送老师.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出租车的行程如下(单位:千米),﹣3,﹣4,+7,﹣5,+8,+3,﹣8.(1)最后一名老师送到目的地时,小王距出车地点的距离是多少?(2)若汽车耗油量为 0.3 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升?27.定义一种新运算:a ⊕b =a ﹣b +ab .(1)求(﹣2)⊕(﹣3)的值;(2)求 5⊕[1⊕(﹣2)]的值.28.在学习绝对值后,我们知道,a|表示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与原点的距离.如:|5|表示|5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而|5|=|5﹣0|,即|5﹣0|表示5、0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类似的,有:|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3|=|5﹣(﹣3)|,所以|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地,点A、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那么A、B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b|.请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并结合数轴解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2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P、Q两点的距离为3,点P表示的数是2,则点Q表示的数是.(2)点A、B、C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x、﹣3、1,那么A到B的距离与A到C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用含绝对值的式子表示);满足|x﹣3|+|x+2|=7的x的值为.(3)试求|x﹣1|+|x﹣2|+|x﹣3|+…+|x﹣100|的最小值.29.夫子庙派出所巡警骑摩托车在东西大道上巡逻,某天他从岗亭出发,晚上停留在A处,规定向东方向为正,当天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1,﹣9,7,﹣14,+8,﹣13,+4.①该巡警巡逻时离岗亭最远是千米.②在岗亭东面6千米处有个加油站,该巡警巡逻时经过加油站次.③A在岗亭何方?距岗亭多远?④若摩托车每行1千米耗油0.06升,那么该摩托车这天巡逻共耗油多少升?30.邮递员骑车从邮局出发,先向南骑行3km到达A村,继续向南骑行2km到达B村,然后向北骑行8km到达C村,最后回到邮局,以邮局为原点,以向南方向为正方向,用1cm 表示1km,画出数轴如图.(1)在该数轴上表示出A、B、C三个村庄的位置;(2)C村离A村有km;(3)邮递员一共骑行了km;(4)如果邮递员骑行的速度为10千米/小时,在每个村庄停留10分钟,那么邮递员从出发到回到邮局一共用了多少小时?31.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6,﹣10,10,动点P从A出发,沿(AC 方向,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 C 运动,设点 P 运动时间为 t 秒.(1)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点 P 到点 A 、C 的距离,PA =;PC = .(2)当点 P 运动到点 B 时,点 Q 从 C 点出发,沿 CA 方向,以每秒 3 个单位的速度向 A点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目的地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①当 t =,点 P 、Q 相遇,此时点 Q 运动了 秒.②请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出在 P 、Q 同时运动的过程中 PQ 的长.32.如图 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2.(1)点 B 在点 A 右边距 A 点 4 个单位长度,求点 B 所对应的数;(2)在(1)的条件下,点 A 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左运动,点 B 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当点 A 运动到﹣6 所在的点处时,求 A ,B 两点间距离.(3)在(2)的条件下,现 A 点静止不动,B 点沿数轴向左运动时,经过多长时间 A ,B两点相距 4 个单位长度.33.随着手机的普及,微信(一种聊天软件)的兴起,许多人抓住这种机会,做起了“微商”,很多农产品也改变了原来的销售模式,实行了网上销售,这不刚大学毕业的小明把自家的冬枣产品也放到了网上,他原计划每天卖 100 斤冬枣,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的销售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销售情况(超额记为正,不足记为负.单位:斤);星期与计划量一+4二﹣3 三﹣5 四+14五﹣8 六+21鈤﹣6的差值(1)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前三天共卖出斤;(2)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销售量最多的一天比销售量最少的一天多销售 斤;(3)本周实际销售总量达到了计划数量没有?(4)若冬季每斤按 8 元出售,每斤冬枣的运费平均 3 元,那么小明本周一共收入多少元?34.如图,半径为 1 个单位的圆片上有一点 A 与数轴上的原点重合,AB 是圆片的直径. 注:结果保留 π )(1)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滚动半周,点 B 到达数轴上点 C 的位置,点 C 表示的数是数(填“无理”或“有理”),这个数是;(2)把圆片沿数轴滚动2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D的位置,点D表示的数是;(3)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2,﹣1,+3,﹣4,﹣3.①第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近,第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远.②当圆片结束运动时,A点运动的路程共有,此时点A所表示的数是.35.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图中A→C(,),B→C(,),C→(+1,﹣2);(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 →A应记为什么?36.某公路检修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所走的路程(单位:千米)为+10,﹣3,+4,﹣2,﹣8,+13,﹣2,﹣11,+7,+5.(1)问收工时相对A地是前进了还是后退了?距A地多远?(2)若检修组最后回到了A地且每千米耗油0.2升,问共耗油多少升?37.我们定义一种新运算:△a b=a﹣b+ab.3 2)(1)求 △2 (﹣)的值;(2)求(﹣△5) △[1 (﹣ ]的值.38.学校图书馆平均每天借出图书 50 册,如果某天借出 53 册,就记作+3;如果某天借出40 册,就记作﹣10.上星期图书馆借出图书记录如表:星期一0 星期二+8 星期三+6星期四﹣2 星期五﹣7(1)上期五借出图书多少册?(2)上星期二比上星期五多借出图书多少册?(3)上星期平均每天借出图书多少册?39.已知,如图 A 、B 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 点对应的数为﹣10,B 点对应的数为 70(1)请写出 AB 的中点 M 对应的数(2)现在有一只电子蚂蚁 P 从 A 点出发,以 3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 Q 恰好从 B 点出发,以 2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 C 点相遇,请你求出 C 点对应的数(3)若当电子蚂蚁 P 从 A 点出发,以 3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 Q 恰好从 B 点出发,以 2 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经过多长时间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距 35 个单位长度,并写出此时 P 点对应的数.40.一辆交通巡逻车在南北公路上巡视,某天早上从 A 地出发,中午到达 B 地,行驶记录如下(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单位:千米):+15,﹣8,+6,+12,﹣8,+5,﹣10.回答下列问题:(1)B 地在 A 地的什么方向?与 A 地相距多远?(2)巡逻车在巡逻中,离开 A 地最远多少千米?(3)巡逻车行驶每千米耗油 a 升,这半天共耗油多少升?41.【概念学习】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 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 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 2÷2÷2 记作 2③,读作“2 的圈 3 次方”,(﹣3)÷(﹣3)÷(﹣3)÷(﹣3)记作(﹣3)④,读作“﹣3 的圈 4 次方”,一般地,把 (a ≠0)记作 a ,读作“a 的圈 n 次方”.+,【初步探究】(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③=,(﹣ )⑤= ;(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任何非零数的圈 2 次方都等于 1;B .对于任何正整数 n ,1 =1;C .3④=4③;D .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1)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幂的形式.(﹣3)④=;5⑥= ;(﹣ )⑩= .(2)想一想:将一个非零有理数 a 的圈 n 次方写成幂的形式等于;(3)算一算:122÷(﹣ )④×(﹣2)⑤﹣(﹣ )⑥÷33.42.若|a|=5,|b |=2,且 a <b ,求 a ﹣b 的值.43.观察下列等式: =1﹣ , = ﹣ , = ﹣ ,把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 + =1﹣ + ﹣ + ﹣(1)猜想并写出:=.(2)规律应用:计算: + +++ +(3)拓展提高:计算:+ +…+.44.操作探究: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所示)操作一:(1)折叠纸面,使表示的1 点与﹣1 表示的点重合,则﹣3 表示的点与表示的点重合;操作二:(2)折叠纸面,使﹣1 表示的点与 3 表示的点重合,回答以下问题:①5 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b :② 若数轴上 A 、B 两点之间距离为 11,(A 在 B 的左侧),且 A 、B 两点经折叠后重合,求 A 、B 两点表示的数是多少.45.阅读下面材料:点 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 a 、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当 A 、B 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 A 在原点,如图 1,|AB|=|OB|=|b |=|a ﹣b |;当 A 、B 两点都不在原点时,如图 2,点 A 、B 都在原点的右边|AB|=|OB|﹣|OA|=|b |﹣|a|=b ﹣a =|a ﹣b |;如图 3,点 A 、B 都在原点的左边,|AB|=|OB|﹣|OA|=|b |﹣|a|=﹣b ﹣(﹣a )=|a ﹣b |;如图 4,点 A 、B 在原点的两边,|AB|=|OB|+|OA|=|a|+|b |=a +(﹣b )=|a ﹣b |;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 2 和 5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2 和﹣5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 1 和﹣3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数轴上表示 x 和﹣1 的两点 A 和 B 之间的距离是 ,如果|AB|=2,那么 x为;(3)当代数式|x +1|+|x ﹣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 x 的取值范围是.46.某淘宝商家计划平均每天销售某品牌儿童滑板车 100 辆,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的销售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销售情况(超额记为正、不足记为负)星期与计划量的差值一+4二﹣3 三﹣5 四+14五﹣8 六+21 日﹣6(1)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该店前三天共销售该品牌儿童滑板车辆;(2)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销售量最多的一天比销售量最少的一天多销售辆;( (3)本周实际销售总量达到了计划数量没有?(4)该店实行每日计件工资制,每销售一辆车可得 40 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部分每辆另奖 15 元;少销售一辆扣 20 元,那么该店铺的销售人员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47.求若干个相同的不为零的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 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 2÷2÷2 记作 2③,读作“2 的圈 3次方”, ﹣3)÷(﹣3)÷(﹣3)÷(﹣3)记作(﹣3)④,读作“﹣3 的圈 4 次方”.一般地,把(a ≠0)记作 ,读作“a 的圈 n 次方”.(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③=,(﹣3)④=,(﹣ )⑤=;(2)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请尝试把有理数的除方运算转化为乘方运算,归纳如下:一个非零有理数的圈 n 次方等于;(3)计算 24÷23+(﹣8)×2③.48.已知 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且 a ≠0,那么 3a +3b + ﹣cd 的值是多少?49.已知(|x +1|+|x ﹣2|)(|y ﹣2)|+|y+1|)(|z ﹣3|+|z+1|)=36,求 2016x+2017y+2018z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50.已知 a 2=9,|b |=5,且 a <b ,求 a ﹣b 的值.(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培优 50 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 5 小题)1.【解答】解:====,故答案为:=.2.若|a|+|b |=2,则满足条件的整数 a 、b 的值有8 组.【解答】解:∵|a|+|b |=2,∴|a|=0,|b |=2 或|a|=1|b |=1,或|a|=2,|b |=0,∴a =0,b =2;a =0,b =﹣2;a =1,b =1;a =1,b =﹣1;a =﹣1,b =1;a =﹣1,b=﹣1;a =﹣2,b =0;a =2,b =0,故答案为:8.3.已知 a ,b ,c ,d 分别是一个四位数的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字,且低位上的数字不小于高位上的数字,当|a ﹣b |+|b ﹣c|+|c ﹣d |+|d ﹣a|取得最大值时,这个四位数的最小值是 1119 .【解答】解:若使|a ﹣b |+|b ﹣c|+|c ﹣d |+|d ﹣a|的值最大,则最低位数字最大 d =9,最高位数字最小 a =1 即可,同时为使|c ﹣d |最大,则 c 应最小,且使低位上的数字不小于高位上的数字,故 c 为 1,此时 b 只能为 1.所以此数为 1119.故答案为 1119.4.如图,若数轴上 a 的绝对值是 b 的绝对值的 3 倍,则数轴的原点在点C 或点D .填“A ”、“B ”“C ”或“D ”)|【解答】解:由图示知,b ﹣a =4,①当 a >0,b >0 时,由题意可得|a|=3|b |,即 a =3b ,解得 a =﹣6,b =﹣2,舍去;②当 a <0,b <0 时,由题意可得|a|=3|b |,即 a =3b ,解得 a =﹣6,b =﹣2,故数轴的原点在 D 点;③当 a <0,b >0 时,由题意可得 a |=3|b |,即﹣a =3b ,解得 a =﹣3,b =1,故数轴的原点在 C 点;综上可得,数轴的原点在 C 点或 D 点.故填 C 、D .5.|x +1|+|x ﹣2|+|x ﹣3|的值为.【解答】解:当 x ≤﹣1 时,|x +1|+|x ﹣2|+|x ﹣3|=﹣x ﹣1﹣x +2﹣x +3=﹣3x +4;当﹣1<x ≤2 时,|x +1|+|x ﹣2|+|x ﹣3|=x +1﹣x +2﹣x +3=﹣x +6;当 2<x ≤3 时,|x +1|+|x ﹣2|+|x ﹣3|=x +1+x ﹣2﹣x +3=x +2;当 x >3 时,|x +1|+|x ﹣2|+|x ﹣3|=x +1+x ﹣2+x ﹣3=3x ﹣4.综上所述,|x +1|+|x ﹣2|+|x ﹣3|的值为.故答案为: .二.解答题(共 45 小题)6.在一个 3×3 的方格中填写了 9 个数字,使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得到的 3×3 的方格称为一个三阶幻方.(1)在图 1 中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字,使它构成一个三阶幻方;(2)如图 2 的方格中填写了一些数和字母,当 x +y 的值为多少时,它能构成一个三阶幻方.【解答】解:(1)2+3+4=9,9﹣6﹣4=﹣1,9﹣6﹣2=1,9﹣2﹣7=0,9﹣4﹣0=5,如图所示:(2)﹣3+1﹣4=﹣6,﹣6+1﹣(﹣3)=﹣2,﹣2+1+4=3,如图所示:x=3﹣4﹣(﹣6)=5,y=3﹣1﹣(﹣6)=8,x+y=5+8=13.7.阅读下面解题过程:计算:解:原式=(第一步)=(﹣15)÷(﹣25)(第二步)=(第三步)回答:(1)上面解题过程中有两个错误,第一处是第一步,错误的原因是在同级运算中,没有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第二处是第三步,错误的原因是同号两数相除,结果为正(事实上结果应为正数);(2)正确的结果是.【解答】解:正确做法:原式=(第一步)=15××6(第二步)=(第三步).故答案为:(1)一,在同级运算中,没有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二,同号两数相除,结果为正(事实上结果应为正数);(2).8.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6,点B表示的数为﹣4,点C是AB的中点,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x >0).(1)当x=5秒时,点P到达点A.(2)运动过程中点P表示的数是2x﹣4(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3)当P,C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时,求x的值.【解答】解:(1)∵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6,点B表示的数为﹣4,∴AB=10,∵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10÷2=5(秒),故答案为:5;(2)∵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点P表示的数是:2x﹣4;故答案为:2x﹣4;(3)点C表示的数为:[6+(﹣4)]÷2=1,当点P运动到点C左侧2个单位长度时,2x﹣4=1﹣2解得:x=1.5,当点P运动到点C右侧2个单位长度时,2x﹣4=1+2解得:x=3.5综上所述,x=1.5或3.5.9.观察下列两个等式:3+2=3×2﹣1,4+﹣1,给出定义如下:我们称使等式a+b=ab﹣1成立的一对有理数a,b为“椒江有理数对”,记为(a,b),如:数对(3,2),(4,)都是“椒江有理数对”.(1)数对(﹣2,1),(5,)中是“椒江有理数对”的是(5,);(2)若(a,3)是“椒江有理数对”,求a的值;(3)若(m,n)是“椒江有理数对”,则(﹣n,﹣m)不是“椒江有理数对”(填“是”、“不是”或“不确定”).(4)请再写出一对符合条件的“椒江有理数对”(6,1.4)(注意:不能与题目中已有的“椒江有理数对”重复)【解答】解:(1)﹣2+1=﹣1,﹣2×1﹣1=﹣3,∴﹣2+1≠﹣2×1﹣1,∴(﹣2,1)不是“共生有理数对”,∵5+=,5×﹣1=,∴5+=5×﹣1,∴(5,)中是“椒江有理数对”;(2)由题意得:a+3=3a﹣1,解得a=2.(3)不是.理由:﹣n+(﹣m)=﹣n﹣m,﹣n•(﹣m)﹣1=mn﹣1∵(m,n)是“椒江有理数对”∴m+n=mn﹣1∴﹣n﹣m=﹣(mn﹣1)=﹣(﹣n)×(﹣m)+1=﹣[(﹣n)×(﹣m)﹣1],∴(﹣n,﹣m)不是“椒江有理数对”,(4)(6,1.4)等.故答案为:(5,);不是;(6,1.4).10.计算:(﹣+1﹣)÷(﹣)×|﹣110﹣(﹣3)2|【解答】解:原式=(﹣+﹣)×(﹣42)+×|﹣1﹣9|=27﹣54+10+×10=﹣17+15=﹣2.11.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并且x的绝对值等于2.试求:x2﹣(a+b+cd)+2(a+b)的值.【解答】解:∵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x的绝对值等于2,∴a+b=0,cd=1,x=±2,∴原式=4﹣(0+1)+2×0=4﹣1+0=3.12.如图,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20,B点对应的数为100.(1)请写出与A、B两点距离相等的点M所对应的数;(2)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你知道C点对应的数是多少吗?(3)若当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请问:当它们运动多少时间时,两只蚂蚁间的距离为20个单位长度?【解答】解:(1)M点对应的数是(﹣20+100)÷2=40;(2)它们的相遇时间是120÷(6+4)=12(秒),即相同时间Q点运动路程为:12×4=48(个单位),即从数﹣20向右运动48个单位到数28;(3)相遇前:(100+20﹣20)÷(6﹣4)=50(秒),相遇后:(100+20+20)÷(6﹣4)=70(秒).故当它们运动50秒或70秒时间时,两只蚂蚁间的距离为20个单位长度.13.如图,点A、B都在数轴上,O为原点.(1)点B表示的数是﹣4;(2)若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则2秒后点B表示的数是0;(3)若点A、B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而点O不动,t秒后,A、B、O三个点中有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求t的值.【解答】解:(1)点B表示的数是﹣4;(2)2秒后点B表示的数是﹣4+2×2=0;(3)①当点O是线段AB的中点时,OB=OA,4﹣3t=2+t,解得t=0.5;②当点B是线段OA的中点时,OA=2OB,2+t=2(3t﹣4),解得t=2;③当点A是线段OB的中点时,OB=2OA,3t﹣4=2(2+t),解得t=8.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t的值是0.5,2或8.故答案为:﹣4;0.14.若“三角”表示运算:a﹣b+c,若“方框”,表示运算:x﹣y+z+w,求的值,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原式=(﹣+)×(﹣2﹣1.5+1.5﹣6)=(﹣(﹣8)=.15.对于有理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a⊙b=|a+b|+|a﹣b|.(1)计算2⊙(﹣4)的值;(2)若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b.)×【解答】解:(1)2⊙(﹣4)=|2﹣4|+|2+4|=2+6=8;(2)由数轴知a<0<b,且|a|>|b|,则a+b<0、a﹣b<0,所以原式=﹣(a+b)﹣(a﹣b)=﹣a﹣b﹣a+b=﹣2a.16.乐乐的爸爸投资股票,有一次乐乐发现爸爸持有股票的情况如表格所示:请你帮助分析:乐乐爸爸究竟是赚了还是赔了,赚或赔了多少元?股票名称每股净赚(元)股数天河北斗白马海湖﹣22+1.5﹣4﹣(﹣2)50010001000500【解答】解:﹣22×500+1.5×1000﹣4×1000﹣(﹣2)×500=﹣2000+1500﹣4000+1000=﹣3500,答:乐乐的爸爸赔了,赔了3500元.17.阅读下列内容,并完成相关问题:小明说:“我定义了一种新的运算,叫❈(加乘)运算.”然后他写出了一些按照❈(加乘)运算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的算式:(+4)❈(+2)=+6;(﹣4)❈(﹣3)=+7;(﹣5)❈(+3)=﹣8;(+6)❈(﹣7)=﹣13;(+8)❈0=8;0❈(﹣9)=9.小亮看了这些算式后说:“我知道你定义的❈(加乘)运算的运算法则了.”聪明的你也明白了吗?(1)归纳❈(加乘)运算的运算法则:两数进行❈(加乘)运算时,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加.特别地,0和任何数进行❈(加乘)运算,或任何数和0进行❈(加乘)运算,都得这个数的绝对值.(2)计算:[(﹣2)❈(+3)]❈[(﹣12)❈0](括号的作用与它在有理数运算中的作用一致)(3)我们知道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两种运算律在有理数的❈(加乘)运算中还适用吗?请你任选一个运算律,判断它在❈(加乘)运算中是否适用,并举例验证.举一个例子即可)”【解答】解:(1)归纳❈(加乘)运算的运算法则:两数进行❈(加乘)运算时,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加.特别地,0和任何数进行❈(加乘)运算,或任何数和0进行❈(加乘)运算,都得这个数的绝对值,故答案为: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加;都得这个数的绝对值.(2)原式=(﹣5)❈12=﹣17;(3)加法的交换律仍然适用,例如:(﹣3)❈(﹣5)=8,(﹣5)❈(﹣3)=8,所以(﹣3)❈(﹣5)=(﹣5)❈(﹣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 凤呜大王*有理数培优题 基础训练题一、填空:1、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
2、若∣a ∣=-a,则a ( )0.3、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 )。
4、如果a+b=0,那么a 、b 一定是( )。
5、将0.1毫米的厚度的纸对折20次,列式表示厚度是( )。
6、已知||3,||2,||a b a b a b ==-=-,则a b +=( )7、|2||3|x x -++的最小值是( )。
8、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2141,-,则线段AB 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 )。
9、若,a b 互为相反数,,m n 互为倒数,P 的绝对值为3,则()20102a b mn p p++-=( )。
10、若abc ≠0,则||||||a b c a b c++的值是( ) . 11、下列有规律排列的一列数:1、43、32、85、53、…,其中从左到右第100个数是( )。
二、解答问题:1、已知x+3=0,|y+5|+4的值是4,z 对应的点到-2对应的点的距离是7,求x 、y 、 z 这三个数两两之积的和。
3、若2|45||13|4x x x +-+-+的值恒为常数,求x 满足的条件及此时常数的值。
4、若,,a b c 为整数,且20102010||||1a b c a -+-=,试求||||||c a a b b c -+-+-的值。
5、计算:-21 +65-127+209-3011+4213-5615+72176、应用拓展:将七只杯子放在桌上,使三只口朝上,四只口朝下。
现要求每次翻转其中任意四只,使它们杯口朝向相反,问能否经有限次翻转后,让所有杯子杯口朝下?能力培训题知识点一:数轴例1:已知有理数a 在数轴上原点的右方,有理数b 在原点的左方,那么( ) A .b ab < B .b ab > C .0>+b a D .0>-b a 拓广训练:1、如图b a ,为数轴上的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在a b b a a b b a ---+,,2,中,负数的个数有(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A .1B .2C .3D .43、把满足52≤<a 中的整数a 表示在数轴上,并用不等号连接。
2、利用数轴能直观地解释相反数;例2:如果数轴上点A 到原点的距离为3,点B 到原点的距离为5,那么A 、B 两点的距离为 。
拓广训练:1、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3,则._________3=-a2、已知数轴上有A 、B 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为1,点A 与原点O 的距离为3,那么所有满足条件的点B 与原点O 的距离之和等于 。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3、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例3:已知0,0<>b a 且0<+b a ,那么有理数b a b a ,,,-的大小关系是 。
(用“<”号连接)(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 拓广训练:1、 若0,0><n m 且n m >,比较m n n m n m n m --+--,,,,的大小,并用“>”号连接。
例4:已知5<a 比较a 与4的大小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 凤呜大王*拓广训练:1、已知3->a ,试讨论a 与3的大小2、已知两数b a ,,如果a 比b 大,试判断a 与b 的大小4、利用数轴解决与绝对值相关的问题。
例5: 有理数c 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式子c b b a b a -++++化简结果为( )A .c b a -+32B .c b -3C .c b +D .b c -拓广训练:1、有理数c 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c c a b b a ------+11的结果为 。
2、已知b b a b a 2=-++,在数轴上给出关于b a ,的四种情况如图所示,则成立的①②③④3、已知有理数cb a ,,在数轴上的对应的位置如下图:则b ac a c -+-+-1化简后的结果是( )(湖北省初中数学竞赛选拨赛试题)A .1-b B .12--b a C .c b a 221--+ D .b c +-21 三、培优训练1、已知是有理数,且()()012122=++-y x ,那以y x +的值是( )A .21 B .23 C .21或23- D .1-或23 2、(07乐山)如图,数轴上一动点A 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 ,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 .若点C 表示的数为1,则点A 表示的数为( A.7 B.3 C.3- D.2-3、如图,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1个单位,点A 、B 、C 、D 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d c b a ,,,且102=-a d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4、数d c b a ,,,所对应的点A ,B ,C ,D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c a +与db +的大小关系是( )A .d b c a +<+B .d b c a +=+C .d b c a +>+D .不确定的 5、不相等的有理数c b a ,,在数轴上对应点分别为A ,B ,C ,若c a c b b a -=-+-,那么点B ( )A .在A 、C 点右边B .在A 、C 点左边 C .在A 、C 点之间D .以上均有可能6、设11++-=x x y ,则下面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A .y 没有最小值B .只一个x 使y 取最小值C .有限个x (不止一个)使y 取最小值D .有无穷多个x 使y 取最小值 7、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31-和51,则线段AB 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 。
8、若0,0<>b a ,则使b a b x a x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9、x 是有理数,则22195221100++-x x 的最小值是 。
10、已知d c b a ,,,为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64366====d c b a 求c b a b d a -+---22323的值。
11、(南京市中考题)(1)阅读下面材料: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b a ,,A 、B 两点这间的距离表示为AB ,当A 、B 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 在原点,如图1,b a b OB AB -===;当A 、B 两点都不在原点时,①如图2,点A 、B 都在原点的右边b a a b a b OA OB AB -=-=-=-=; ②如图3,点A 、B 都在原点的左边()b a a b a b OA OB AB -=---=-=-=; ③如图4,点A 、B 在原点的两边()b ab a b a OB OA AB -=-+=+=+=。
B AOB(A)O BAOoAOo综上,数轴上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b a AB -=。
(2)回答下列问题:①数轴上表示2和5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②数轴上表示x 和-1的两点A 和B 之间的距离是 ,如果2=AB ,那么x 为 ;③当代数式21-++x x 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④求1997321-+⋅⋅⋅+-+-+-x x x x 的最小值。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 凤呜大王*聚焦绝对值一、阅读与思考绝对值是初中代数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引入绝对值概念之后,对有理数、相反数以及后续要学习的算术根可以有进一步的理解;绝对值又是初中代数中一个基本概念,在求代数式的值、代数式的化简、解方程与解不等式时,常常遇到含有绝对值符号的问题,理解、掌握绝对值概念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脱去绝值符号是解绝对值问题的切入点。
脱去绝对值符号常用到相关法则、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知识方法。
去绝对值符号法则:()()()0000<=>⎪⎩⎪⎨⎧-=a a a a a a 2、恰当地运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从数轴上看a 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b a -表示数a 、数b 的两点间的距离。
3、灵活运用绝对值的基本性质 ①0≥a ②222a aa == ③b a ab ⋅= ④()0≠=b ba b a⑤b a b a +≤+ ⑥b a b a -≥-二、知识点反馈 1、去绝对值符号法则例1:已知3,5==b a 且a b b a -=-那么=+b a 。
拓广训练:1、已知,3,2,1===c b a 且c b a >>,那么()=-+2c b a 。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2、若5,8==b a ,且0>+b a ,那么b a -的值是( )A .3或13B .13或-13C .3或-3D .-3或-13 2、恰当地运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例2: 11-++x x 的最小值是( ) A .2 B .0 C .1 D .-1 解法1、分类讨论当1-<x 时,()()221111>-=--+-=-++x x x x x ; 当11≤≤-x 时,()21111=--+=-++x x x x ; 当1>x 时()221111>=-++=-++x x x x x 。
比较可知,11-++x x 的最小值是2,故选A 。
解法2、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知1-x 表示数x 所对应的点与数1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1+x 表示数x 所对应的点与数-1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11-++x x 的最小值是指x 点到1与-1两点距离和的最小值。
如图易知当11≤≤-x 时,11-++x x 的值最小,最小值是2故选A 。
拓广训练:1、 已知23++-x x 的最小值是a ,23+--x x 的最大值为b ,求b a +的值。
三、培优训练1、如图,有理数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在4,2,,,2,--+---+b a b a a b a b b a 中,负数共有( )(湖北省荆州市竞赛题)A .3个B .1个C .4个D .2个 2、若m 是有理数,则m m -一定是( ) A .零 B .非负数 C .正数 D .负数3、如果022=-+-x x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A .2>xB .2<xC .2≥xD .2≤x4、b a ,是有理数,如果b a b a +=-,那么对于结论(1)a 一定不是负数;(2)b 可能是负数,其中( )(第15届江苏省竞赛题)A .只有(1)正确B .只有(2)正确C .(1)(2)都正确D .(1)(2)都不正确5、已知a a -=,则化简21---a a 所得的结果为( ) A .1- B .1 C .32-a D .a 23-6、已知40≤≤a ,那么a a -+-32的最大值等于( )A .1B .5C .8D .9 7、已知c b a ,,都不等于零,且abcabcc c b b a a x +++=,根据c b a ,,的不同取值,x有( )A .唯一确定的值B .3种不同的值C .4种不同的值D .8种不同的值 8、满足b a b a +=-成立的条件是( )(湖北省黄冈市竞赛题) A .0≥ab B .1>ab C .0≤ab D .1≤ab 9、若52<<x ,则代数式xx xx x x +-----2255的值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