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魔法的毛竹——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成长经历
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世是真的吗?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世是真的吗?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近日,据台媒报道,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过世,享寿65岁。
而在1月22日上午9点32,林清玄还发了他最后一条微博:“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
林清玄1953年出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市旗山。
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
在台湾地区,他曾连续十年被评为十大畅销书作家,三十岁前拿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他的文章数度被摘录进入小学语文课本,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2013年,林清玄还曾做客央视《开讲啦》,在舞台上,林清玄不聊散文,也不说写作,而是用人生经历侃侃而谈他的梦想和感悟。
他以“不怕人生的转弯”为主题,告诉青年朋友,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应该被旁人保证,而是应该由自己决定,当你确定了内心的向往,就应该无所畏惧地去实现,不要害怕困难与转弯。
在2019年伊始,林清玄最新的一部散文集正是《人生幸好有别离》。
据出版方长江文艺出版社介绍,“此书是目前市面上林清玄最后授权出版的图书,记录了他对生命、死亡的感触,可以说是把自己的生死观都写进了这本书。
”书中篇章,大多与“别离”有关。
“生死离别”为人生大事,是每个人难以逃避,又常常充满困惑的论题。
林清玄以其独到的视角,通过禅学思想,在文章中传达了他对这一论题的看法,意味深远,引人深思。
篇章大多紧扣“幸好”这一立意,传达了他面对别离时“既感伤又豁达”的态度。
有魔法的毛竹——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成长经历作文600字

有魔法的毛竹——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成长经历作文600字有魔法的毛竹——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成长经历作文600字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魔法的毛竹——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成长经历作文6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时侯,他随父兄在椰风蕉雨中流汗挨饿,在田间地头胼手胼足地劳作。
那时,他便有一个超凡的梦想:当作家——坐在家中写字别人给他寄钱。
17岁那年,他还真发表了几篇作品。
他以为他从此可以像作家一样写作,然后收到猿源源不断的稿费。
可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写的很多东西不是被委婉地拒绝,就是了杳无音讯。
这使他很沮丧,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想放弃当作家的梦想。
有一天,他实在受不了这种失落,就走进了他的老师杨教授的办公室,把自己的苦闷与烦恼一下子都说了出来。
杨教授没有出言安慰,也没有告诉他该怎么办,而是对他说,有一种毛竹,在它一生的最初5年里,你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即使生存环境十分适宜也是如此。
但是,只要5年一过,它就会像施了魔法一样,开始以每天两英尺(1英尺约合0。
3米)的速度迅速生长,并在6个星期内长到190英尺的高度。
因此,它被人们视为“有魔法的毛竹”。
稍稍一顿,杨教书继续说,当然,世界上不是存在魔法,毛竹的快速生长所依赖的是它那长达几英里的根系。
其实,早先看上去默默无闻的它一直在壮大自己的根系,它用5年的时间储蓄了能量,最终创造了自己的神话。
听后,他若有所思。
回去后,他开始大量阅读,同时,他静下心来学习理论技巧,更加深入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20岁时便推出第一本书——《莲花开落》,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还每年出版五六本书,并且本本畅销。
他就是台湾作家林清玄。
人们问起他的成长经历时,他总是爱说:我靠的是“有魔法的毛竹”。
林清玄励志故事

林清玄励志故事林清玄励志故事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明天的树叶不会在今天掉下来,不要为明天烦恼,要努力地活在今天这一刻。
——林清玄林清玄励志故事:慢慢实现的三个愿望林清玄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是他立志一定要实现三个愿望:成为一名成功的、杰出的、伟大的作家,环游世界和娶到一位“奥黛丽·赫本”那样美丽优雅的女性做妻子。
这三个愿望在他人生中慢慢地都得以实现了。
爱看武侠的工作人员给“林清怪”改名关于童年,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从来没有吃过一天饱饭。
每次在吃饭的时候,我父亲会拿出18个形状不一的碗,往每一个碗里面添一点点食物,之后,他就会用很庄重的声音说:“来,大家来吃饭。
”然后我们就端起碗来吃,那种心情现在都觉得很庄严。
我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
你所处的环境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你的成长过程也不能决定你的未来,而你的心之所向,才决定了你的未来。
虽然我小时候家里很穷,可是我8岁的时候就立志将来要当一个成功的、杰出的、伟大的作家,我每天都这么鼓舞自己。
有一天,我的父亲说:“十二啊,你长大以后要干什么?”我在我家18个兄弟中排行第12,父亲已经想不出什么名字了。
又因为我出生的时候和别的小孩不一样,我没有哭,我是笑着来到这个世界的,所以我父亲就觉得我很奇怪,他给我取了一个名字叫“林清怪”。
去报户口的时候,工作人员就说:“奇怪的奇不是比较好吗?”我父亲就觉得“奇”也不错。
又有一个人说:“我正在看一本武侠小说,里面有一个清玄道长武功很厉害,你要取‘奇’,那还不如叫‘玄’好。
”所以最后就把我叫作林清玄。
我每次想到那个时刻,就觉得很惊险。
面对父亲的问题,我回答:“我长大以后要当作家,写文章给人家看。
”父亲问:“作家是干什么的?”我说:“作家就是坐下来,写一写字寄出去,人家就会寄钱过来。
”父亲很生气,当场给了我一巴掌:“傻孩子,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如果有那么好的事情,我自己就先去干了,不会轮到你!”在我的家乡,300年来从来没有出过一个作家,一个小孩子突然想要当作家,这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
一句让林清玄发奋的话的名人故事

让林清玄发奋的话的名人故事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读高中二年级时,他的学业和操行都是学校的劣等,记了两次大过,两次小过,被留校察看,甚至还被赶出了学校的学生宿舍。
许多老师对他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但他的国文老师王雨苍却没有嫌弃他,常常把他带到家里吃饭,有事请假时,还让他给同学们上国文课。
王老师告诉他:"我教了50年书,一眼就看出你是个能成大器的学生。
"这句话让林清玄感动和震撼。
为了不辜负老师的一片苦心,他从此发奋努力,决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有趣的是,几年后,已经做了记者的林清玄,在写一篇报道小偷作案的文章时,有感于小偷思维之缜密,作案子法之细腻,情不自禁地在文章最后发出感叹:"像思维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他不曾想到,这无心为之顺势而来的一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
20年后,当年的小偷已经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了!
在一次与林清玄的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点亮了我生活的盲点,它使我想到,除了做小偷,我还可以做正经事呢!"
一句话的力量有多大?
林清玄的经历告诉我们:一句话可以成为温暖他人一生的阳光,能够给他人一辈子的暖和亮。
在一个人面对歧途,被寒言冷语包围的时候,一句关怀、呵护和鼓励的话,就像一团燃烧的火,它能给人以温暖,点燃人内心深处自信和自尊的火焰,使人重生努力奋进、积极向上的力量;在一个人身陷绝境,茫然四顾辨不清方向的时候,一句点拨、抚慰和欣赏的话,恰似一盏指路的灯,可以让人在黑暗中看到前路的光明,从而冲破阴霾和迷雾,走出困境。
林清玄与毛竹

林清玄与毛竹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9年第13期林清玄从小就梦想成为一个作家。
17岁时,他发表了几篇作品,便以为自己的作家梦将成真。
此后很长时间,他的作品再未被采用,不是被婉言拒绝,就是杳无音信。
一天,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种失落,走进了老师的办公室,向老师倾诉自己的苦闷。
“我也许应该放弃当作家。
”老师静静地听完后,对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种毛竹,在它一生的最初5年里,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
只要5年一过,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迅速生长。
因此,它被人们称为‘有魔法的毛竹’。
”稍稍一顿,老师继续说道,“当然,世界上并没有魔法。
毛竹的快速生长依赖的是它的根系,它用5年时间深深扎根,最終创造自己的神话。
”听完这个故事,林清玄若有所思,回去后开始大量阅读,同时静下心来学习文学理论,更加深入地观察生活。
20岁时,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莲花开落》。
30岁前,他就得遍了中国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不能仅从结果的角度去机械理解。
在成功之前,默默积累能量,不也是一种收获吗?但有多少人能坚持住“最初扎根的5年”?(选自《课堂内外·创新作文》2017年第2期)素材解读谁不渴望成功?谁不想成就一番事业?然而,成功不是空穴来风,它就像毛竹一样,是经历磨炼后的完美绽放。
林清玄梦想成为作家,但真正的作家并不是发表几篇文章,而要义无反顾地耕耘,默默地坚守,才能使自己的创作枝繁叶茂。
实践证明,大量阅读及细心观察生活,让林清玄一点点地接近成功,最终实现了梦想。
适用话题创作梦想坚持成功名言链接1.因为要做一个自足的人,就是每一时每一刻都能看清云彩从心窗飘过的姿势。
2.小小的欢喜里有小小的忧伤,小小的别离中有小小的缠绵。
3.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的前世,明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的来生。
关于林清玄自己的小故事要故事

关于林清玄自己的小故事要故事一、林清玄自述:我小时候家里也很清苦,兄弟姐妹共有18个,后来有个大事情发生就是来电了!爸爸就申请了一个灯泡,不管挂多久都是五块钱,所以18个孩子就围在电灯下24小时不熄灯的读书。
读书很快乐,可以弥补吃不饱带来的遗憾;读书也可以改变家族的命运,我从家里有了灯泡就开始读书,到初中的时候我几乎读遍了名著经典作品。
读书到8岁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课外书那么好看,我长大后一定要写课外书给别人看,那个时候我就种下了写书的念头,我爸爸问:“12(我在家的排名),你长大干什么?”我说当作家,我住的地方从来没有人知道作家是干什么的。
我父亲曾当场给了我一巴掌。
二、林清玄自述:后来我上学了,班里就17个孩子,我去的时候给我留了一个位置,跟我同桌的是一个体型很威猛的高大的女孩子,她用刀子在桌子上刻了一道三八线,我三个月都不敢在桌子上爬睡。
有一天我实在不小心睡着了,结果醒来后发现我的左胳膊袖子被她割掉了,她还说没有割掉我的胳膊已经很不错了。
我气得不行就带来一只蜈蚣放在她的抽屉里,没想到她一掌就拍死了,说拿回家去把蜈蚣烫一烫吃起来味道很不错的。
后来为了报复,她睡着之后,我用剪刀剪了她的辫子,等她睡醒大哭,我却在窃笑。
后来我就想,人和人之间为什么要有界限呢?我就要打破人与人之间的界限,那这个事情就是写作,英国的莎士比亚就是这样的。
三、林清玄自述:我小时候一直生活在高雄一个偏僻的山村,家中有兄妹近20人,我排行12,少年时代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吃饭是件很“庄严”的事情,因为怕兄弟姐妹们和自己抢饭吃,每次吃饭前都向碗里吐唾沫。
由于家里的孩子实在太多,父亲每周都要开家庭会,目的就是“认自己的孩子”。
有一天放学我向父亲打招呼,他说,你是谁,怎么这么面熟?我说我是你孩子,他说:你骗谁啊?回到家一看,发现我坐在家里,父亲吓了一大跳。
如果换成现在某些年轻人,是不是已经死了很多回了呢?那时候家里实在是太穷了,看见有钱人家的孩子喝汽水打嗝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所以就有机会就一口气喝了1500CC的汽水就等着打嗝,连着打了几十个嗝,长长的享受,每一个打嗝的过程,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美!不管条件有多么的好或者不好,及时打开幸福的开关很重要。
毛竹的励志故事(精选12篇)

毛竹的励志故事(精选12篇)毛竹的励志故事 1在中国的最东边生长着一种竹子,名叫“毛竹”。
那里的农民到处播种,每天精心培养等待着种子萌芽,即使农民几年来一直精心照顾,毛竹4年也只不过长3CM。
别的地方的人看到这种情景,摇着头表示完全不能理解。
会这样想:花这么长时间种它做什么,浪费时间和精力。
但是,竹子5年后以每天足足30CM的速度生长着。
这样只用6周就可以长到15米,这里瞬时间就可以变成郁郁葱葱的竹林。
虽然4年间只长了3CM,但从第5年开始了暴风成长,6周时间好像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
但之前的.4年间,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即使拼了命去努力也看不到成果或者即使不被人知道也坚持到底的人们。
当我们看到他们的时候,也许会认为他们很不幸或认为他们是傻子,但他们并不是不在成长,而是在扎根,很深很结实的根。
等到时机成熟,他们会登上别人遥不可及的巅峰。
也许你现在做的事情看不到成果,但不要害怕--你并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
毛竹的励志故事 2从前,有一个很大的王国,王国的西部有一座非常美丽的花园,花园的主人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都要到花园里散步一下,而且是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去。
花园里有一棵挺拔的竹子,是园中所有植物中最美丽的一株,也最受主人宠爱。
这棵竹子一年比一年茁壮,也一年比一年漂亮,它深知主人喜爱它,也陶醉其中。
有一天,主人若有所思的来到花园,他恭敬地低下头对竹子说:“亲爱的竹子,我需要你” 。
竹子听到这话便想它的时候到了,他生来就是为了等这一天。
于是它满心欢喜,但却小小声地回答说:“是的,主人,我在这里,请照你的意思善用我吧!”“竹子啊!”——主人严肃地说——“我只有把你砍断才能用你。
”竹子一听吓坏了,说:“主人你要砍我吗?你把我养成全花园最漂亮的植物,如今要把我砍掉吗?哦!求求你,不要!请用我来光荣你吧!主人,求你不要把我砍断!”“我宝贝的竹子!”——主人道,而他的声音又更严肃了——“我要是不砍断你,就不能用你。
林清玄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林清玄亲身经历的小故事【篇一:林清玄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对林清玄来说,走上写作之路,其实并非最初的愿望,最早,林清玄一直想当画家,甚至还跟著林崇汉画了一阵子。
不过,走上写作的路,倒一丝也不后悔,写作要自由的多,更能清晰地描绘出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所见、所思、所感。
所以,林清玄自觉会一直写下去,或许依然在文学素描的散文上下功夫,或许就著手去写一些比较大部头的有关人性,有关历史,有关哲理的书,或许改变途径去写小说,不管未来会写什么,写作总是一条不能斩断的路,林清玄会一步步往下走去。
七岁开始背诵唐诗宋词,八岁,获得了全国儿童绘画赛优选,十岁就开始读小说,林清玄记得小时最喜欢的是《西游记》。
民国六十一年,考取世界新专电影技术科,在学时非常活跃,开始认真写稿,而绘事则暂时抛开了。
在世新的时候,创办过「电影学报」,担任「奔流杂志」编辑,在「新闻人」周报任总主笔。
这段时候,在文坛渐露头角,开始受到了瞩目。
这些年,林清玄写报导写得多,写散文反倒写得少了,不过,他并不觉得可惜,虽然他自己也了解,报导到底只是报导,不会成为文学的重镇,甚且有一天它会式微。
不过,林清玄自觉还年轻,这段时日,就利用报导来磨练自己的事,创作的事,稍候也不迟。
林清玄也自认,目前仍然还未到定下一个风格,一个走向的时候,他还是要去做多方的揣摩,去走多样的路,去写多样的文章。
而且他还会去角逐其他以篇对篇,或似一堆对一堆的奖目。
因为,他一直是永恒的新人,一个新人永远都需要去竞逐,永远都需要接受新的肯定。
林清玄最近在大陆出版了新书《在云上》和前不久出版的《清音五弦》等,饱含着他对佛教,人生的感悟,非常值得去玩味!这个可以吧````【篇二:林清玄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偶然的一次机会,看了中央一台的《开讲啦:林清玄-不怕人生的转弯》电视公开课。
林清玄是台湾著名的作家,优雅、清新的文字,给人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
在这一期节目中,林清玄以幽默、风趣的演讲,给大家讲了很多小故事小幽默,但却透出很多人生的哲理,让我不由得一边看一边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魔法的毛竹——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成长经历
小时侯,他随父兄在椰风蕉雨中流汗挨饿,在田间地头胼手胼足地劳作。
那时,他便有一个超凡的梦想:当作家——坐在家中写字别人给他寄钱。
17岁
那年,他还真发表了几篇作品。
他以为他从此可以像作家一样写作,然后收到猿源源不断的稿费。
可此后
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写的很多东西不是被委婉地拒绝,就是了杳无音讯。
这使
他很沮丧,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想放弃当作家的梦想。
有一天,他实在受不了这种失落,就走进了他的老师杨教授的办公室,把
自己的苦闷与烦恼一下子都说了出来。
杨教授没有出言安慰,也没有告诉他该
怎么办,而是对他说,有一种毛竹,在它一生的最初5年里,你几乎观察不到
它的生长,即使生存环境十分适宜也是如此。
但是,只要5年一过,它就会像
施了魔法一样,开始以每天两英尺(1英尺约合0。
3米)的速度迅速生长,并
在6个星期内长到190英尺的高度。
因此,它被人们视为“有魔法的毛竹”。
稍稍一顿,杨教书继续说,当然,世界上不是存在魔法,毛竹的快速生长
所依赖的是它那长达几英里的根系。
其实,早先看上去默默无闻的它一直在壮
大自己的根系,它用5年的时间储蓄了能量,最终创造了自己的神话。
听后,他若有所思。
回去后,他开始大量阅读,同时,他静下心来学习理
论技巧,更加深入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20岁时便推出第一本书——《莲花
开落》,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还每年出版五六本书,并且本本畅销。
他就是台湾作家林清玄。
人们问起他的成长经历时,他总是爱说:我靠的是“有魔法的毛竹”。